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城市低碳发展的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

城市低碳发展的研究框架和理论体系
Ab t a t s r c :Ur a o c r o e eo me ti u e,c mp e u p n t e r n r c ia y tm ,t u b n l w a b n d v l p n s a h g o lx b to e h oy a d p a tc l s se h s;a r - e s ac a wo k a d t e r tc ls se fo t e p r p cie o y t m h o se tb ih d. L w a b n u b n. e r h f me r n h o eia y tm r m h e s e tv fs se t e r i sa ls e r y o c o ra r a s a whoe s se 。 a t did fo t r e d me so so p c l y t m c n besu e r m h e i n in fs a e.tme a d f ncin.Ec n mi n o iln t r l i n u to o o c a d s c a a u a r s ur e n ne g r h n u fu b n s se s we la n io me ta d e si n S t e o t u .Th e e o c s a d e r y a e t e i p to r a y tms a l s e v r n n n miso s i h u p t e r. s ac ft o ei a y t m flw ~ c r o r a v l p n n te f t r h u d b c n t e flo n s e r h o he r t ls se o o c a b n u b n de eo me ti h u u e s o l e r h i h olwi g a . i p cs:s c s:t e sr c u a y t m n un to a h r ce itc et u ha h tu t r ls se a d f ci n l c a a t rsis,s c y t m ,l c lt n lb l e,c t s pa e s se o ai a d go ai y z i y,

国际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实践和研究展望

国际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实践和研究展望
低碳城 市生 活方式 、低碳城 市 运行系 统之 间 的耦 合关 系, 并提 出 :
占地 1 6 m,将众 多节能减排的措 .5 h 施集中于一个小生态社区中,切实有 的比较 有代 表性 的还 有我 国天津 的 生态城和 以低碳技术 创新为特征 的 阿联酋的M s a 城[ l a d r 1 。关于具体的 D 料进行介绍,笔者不再赘述。
() 2 低碳 的城市生活方式,包括
居民低碳的消费理念、企业低碳 的生 碳足迹,并通过对 巴 西首 ̄ a 1 地球生活”活动,旨在让可持续的居 Brz ]a B 产 方式 等。 和东南部的 C r i a两个城市燃料 住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变得易行、有 u1 tb () 3 低碳 的城市运行系统,包括 消耗量的对比研究,验证了低密度开 吸引 力,并提 出社 区开发建 造时需 遵
决二氧化碳减排问题,还需要以更加
多元的标准来衡量城市规划与建设, 与减少碳排量。通过城 市规划的手
10 3 个国家的科学家也达成共识并声 如联 合 国环境规 划署 确定 2 0 年 世 从城市结构与发展模式上整体控制 08
( 《 英国低碳转型计划 也指出,全球 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世界自然 段 ,探 讨 适宜 的城 市 土地 利 用模式 ,
而流离失所0 。
了减排的目标;在 2 1 年 3 00 月中国
碳”城市发展模式为人类的进~步发
召开的两会上,低碳、环保成为与会 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目前急需改变
1. 2低 碳 城 市 建 设 是 缓 解 全 球 代表热议的话题之一。联合国环境规 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来应对 当前全

认为,没有 “ 低碳社会”就无法发展 “ 低碳经济” 日本环境大臣咨询机构 。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摘要:基于低碳理念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对其意义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这一过程的策略以及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对基于这一下理念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具体措施进行若干总结,并进行探讨。

关键词:低碳理念;城市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引言伴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居环境要求也日益提升,在资源紧张、“雾霾天气”的大背景下,民众开始逐步认识到“低碳减排”的重要性。

而对于“低碳减排”来说,低碳城市建设是重要的一环,因此做好这方面研究意义重大。

2、基于低碳理念城市规划的的意义2003年英国政府发布的《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2007年,日本进行了“低碳社会”的探索。

在实践低碳理念的过程中,城市是居民生活生产的载体,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场所及主体,基于此,城市必须要做好“低碳社会”和“低碳经济”的融合,不仅强调低碳生产,还要强调低碳消费。

具体来说,城市规划属于国家宏观调控中非常重要的手段,具备较强的公共政策属性,具有持久的结构性调整效能。

此外,城市区域性基础设施建成之后不仅是难以改变的,而且也会时时刻刻对居民的经济、生活等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发展理念和产业转型升级,有效降低城市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的排放。

由此可见,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3、基于低碳理念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策略及需要解决问题3.1基于低碳理念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策略在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中,我们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首先,使建成区域内的城市空间尽量均匀,大运量公共交通串接服务功能单元,以降低出行的次数和距离。

其次,对用地适度混合的开发方式进行鼓励,减少简单的单一功能区划,增加短距离出行。

第三,大力提倡绿色出行,以完善的慢行系统或大运量公共交通引导出行。

第四,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依据进行转变,由以往的中心地理论变为目前的多级网络嵌套理论,实现公交枢纽和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综合设置,此外,市或片区级公交枢纽与公共服务中心间的协调可以通过空间耦合度来度量。

低碳城市的空间形态探索——以恩施市为例

低碳城市的空间形态探索——以恩施市为例
范 围与强 度 ,引起 一 个交通 与城 市 形态相 互 影 响 的循 环机 制。
11 经 济 发 展 .
经济 增 长对 城市 形态 的影 响最 为 重要 ,作 为
社 会 经济 发 展 的 产物 ,城 市 的 形成 、 发展 、 变 化都 是 城市 经济 作用 力 的表 现结 果 ,经 济增 长 的
速 度 、特 征 与 方式 , 引起 城 市 扩展 的速 度 与 形 式 空 间 形 态 演 变 机 制 分 析 .
城市 形态 演变 是 有形 的、 可见 的 ,但是 真正
城市 形 态是其 内 在经 济发 展 的外在 表现 ,两
A bs r tact T w arh he t of he Ur t ban pataI s i
是 外在 表象 产生 和存 在 的根据 ,内在 本质通 过 外
a angem entf he r r ort new em ent i t el s n he p oces h nam i ange of h ur r soft e dy c ch e ban An t .
推动 城市 形态 演 变 的动力 既有 内在 的 ,也有
推动城市形态的演变。
14 交 通 方 式 的 变 化 .
交通 方式 与城市 形 态相 互适 应 ,交通 因素所 决 定 的空 间可 达性 是影 响城 市 形态 的重 要外部 动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 章鳊 号 10- 3X ( 00) 2 08 — 4 03 7 9 21 1— 00 0
4绿地楔入原则组团之间保留的水体农田林地湿地等绿色自然隔离地带和生态廊道是低碳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的重要有机组成同时它也是生物流和能量流的重要通道有利于形成完善的生态绿地系统发挥绿地系统的通风降温降尘减噪净化空气蓄水减灾防灾生物繁衍改善环境质量增加城市开敞空间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形成城市与自然协调和谐的城市生态文化为市民创造良好的户外交往休闲游憩活动场地以及动植物的栖息环境

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研究

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研究

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研究作者:李菁贺薪竹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7期摘要:气候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越来越恶劣的地球天气使世界对可持续未来发展的意愿愈发强烈。

本文从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入手,对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系统梳理涉及低碳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的一系列问题,旨在较为全面的梳理空间结构所包含的设计因素,将研究框架变得清晰明朗。

论文首先界定了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的概念,其次梳理了低碳城市的国际国内发展理论与实践,从城市空间结构方面入手探讨论文研究重点;涉及城市交通、城市土地利用等方面。

论文的最后,对前面做系统总结的同时,将工业化背景下城市空间结构与低碳城市空间结构作了进一步的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低碳城市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低碳城市空间结构交通模式土地利用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低碳城市”相关基本概念1 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在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实现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型,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 低碳城市所谓低碳城市,本质就是在城市实施低碳经济。

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

其概念就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方向及发展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行动理念及行为指导、政府管理部门以创建低碳社会为标本和蓝图的城市。

目标就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城市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

二、低碳城市的理论及实践发展1国内外低碳城市理论及实践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先驱,其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问题也较多,并且英国作为岛国,资源稀缺,深刻理解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未来可持续的重要性。

英国在 2008 年正式通过《气候变化法案》。

2004 年,日本政府制定《面向 2050 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境》的研究计划;2007 年,美国发布《抓住能源机遇,创建低碳经济》报告;2008 年,印度政府发布《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而联合国也于 2007 年出台“巴厘岛路线图”,提出节能减碳的目标。

低碳视角下老城区空间整合利用研究_以南京市下关区为例

低碳视角下老城区空间整合利用研究_以南京市下关区为例
土地的混合使用不仅仅包括几种不同功能用 地 的 相 互 混 合 ,同 时 强 调 “土 地 使 用 兼 容 性 ”,它 包 括两方面的内涵:其 一 是 用 地 周 边 环 境 对 于 该 地 块使用性质的约 束 关 系;其 二 是 该 地 块 主 导 用 地 功能与其他用途用地的兼容关系。混合式的土地
欧 洲 社 区 委 员 会 在 《城 市 环 境 绿 皮 书 》认 为 紧 凑的城市形态可 以 有 效 遏 制 城 市 蔓 延,保 护 郊 区 开敞 空 间,减 少 能 源 消 耗,推 动 城 市 可 持 续 增 长。 城市规模的紧凑有助于减少城市对周围生态环境 的 侵 蚀 ,从 而 降 低 人 类 活 动 对 自 然 环 境 的 影 响 ;同 时可以大大减少 对 私 人 小 汽 车 的 依 赖,从 而 减 轻 道 路 交 通 压 力 、降 低 对 石 油 等 资 源 的 消 耗 ,减 少 大 气污染等。 1.2 土 地 的 混 合 使 用
老 城 区 一 般 位 于 城 市 中 心 ,人 口 拥 挤 ,建 筑 密 集,交通拥堵。 这 些 条 件 使 得 老 城 区 成 为 碳 排 放 的 集 中 点 ,要 研 究 以 低 碳 为 目 标 的 城 市 规 划 ,就 不 能忽视老城 区 这 一 空 间 节 点。 同 时,老 城 区 特 有 的空间形态与建 筑 形 式,决 定 了 一 座 城 市 的 独 特 风 貌 ,在 以 可 持 续 发 展 为 目 标 的 城 市 规 划 中 ,同 样 不可忽视老城区的特殊要求。
下关区处于南 京 老 城,京 沪 铁 路 的 分 割 将 下 关 区 分 为 南 北 两 片 ,在 快 速 发 展 的 过 程 中 ,产 生 了 交 通 拥 堵 、停 车 设 施 缺 乏 等 问 题 ;南 京 规 划 布 局 的 不合理又加剧了 这 种 影 响,南 京 重 化 工 业 大 部 分 处于城区的上风 位 置,甚 至 出 现 与 生 活 区 犬 牙 交 错现象影响 居 民 的 生 活 和 身 体 健 康。 其 次,下 关 区 位 于 长 江 下 游 ,上 、中 游 水 体 污 染 对 下 关 地 区 水 质存在重要影响。 2.2 自 然 山 水 破 坏 严 重

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分析——基于“工业三废”处理水平的实证研究

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分析——基于“工业三废”处理水平的实证研究

云 南省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空 间结 构 分 析
式中, G为区 域基尼系数; l E j - E i l 为任何两个次级地域指标之差的 绝对值( √ = 1 , 2 , 3 …, 1 6 ) ; r t
为 次级 地域 总个 数 ; 为全 部次 级地 域指 标平 均值 。 ( 2 ) 泰 尔指 数【 1 1 ]
和工业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三个测度指标对云南省 1 6个市州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空间结构分析 。
[ 关键词】云南省 ; 低碳经济 ; 空 间结构 ; 工业三废 【 中图分类号】X 3 【 文献标识码】A d o i : 1 0 . 3 9 6 9 4 . i s s n . 1 6 7 4 — 9 3 4 0 . 2 0 1 3 . 0 4 . 0 1 4
二 、计 量 方 法
( 1 ) 基 尼系数 『 l 1 l
G= 1
-l J
Zபைடு நூலகம்

I  ̄ - E , I
( 2 - 1 )
收 入 日期 : 2 0 1 3 — 0 3 — 1 1
基金项 目: 国家级 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少数 民族地理 : 空间结构 , 地理观念和人地系统预警” ( 项 目编号 : 4 1 2 6 1 0 3 3 ) 。 作者简介 : 徐娟 ( 1 9 7 9 一) 女,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 县人 , 讲师 , 硕士 , 研究方 向为灾害管理与防治及 区域可持续发展 。


i =1
I g ( ) I
_ 2 )
( 2 — 3 )
三 、 工 业 三 废 处 理 水 平
式中, 7 1 为区域泰尔指数 ; E 为各次级地域指标 的平均值 ; E为第 i 个次级地域的指标值 ; r t 为

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回顾与思考

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回顾与思考

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回顾与思考【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突出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区域发展,使得低碳城市的建设迫在眉睫。

低碳城市的建设涉及经济、资源与环境等多个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文中对国内外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总结,论述了低碳城市规划应着重关注的空间布局、产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以在城市规划中全面贯彻低碳经济理念。

【关键词】低碳城市;规划;低碳经济;回顾1 低碳城市规划的提出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从源头看,城市的快速发展使之成为高耗能、高碳排放的集中地。

因此,建设低碳城市成为应对这个问题的重要举措。

低碳城市就是在各种实际约束条件下,尽量降低整体城市生活的碳排放。

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的关键时期,加快低碳城市建设,既是顺应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潮流,也是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2 低碳城市规划研究回顾关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英国和日本起步较早,我国近年来也逐步关注相关领域研究。

英国政府在2003年发布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是“低碳经济”概念在世界上首次见诸于政府文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其规划政策指引中,关于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政策,从规划的编制、实施、公众参与、实施反馈等多方面入手,建立了完善的减排政策措施体系。

日本于2007年和2008年分别颁布了《日本低碳社会模式及其可行性研究》和《低碳社会规划行动方案》,主要遵循3个基本原则,即:在所有部门减少碳排放;提倡节俭精神,通过更简单的生活方式达到高质量的生活,从高消费社会向高质量社会转变;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保持和维护自然环境成为人类社会的本质追求。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开展“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城市规划的研究,这些称号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低碳的概念,但是其主导思想与低碳城市的核心内容都较为接近。

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

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
的城 市 交通 与 土 地使 用 的 5 D模 式 , 对在 规 划 实践 中如 何 实现 面 向低 碳 的城 市 空 间 结构 提 出 了一 些建 议 。 并
【 键 词 】T D; 碳 城 市 ;交通 与 土 地使 用 ; 市 空 间结 构 关 O 低 城
【 中图分类号 】F9 . 211
城市空 间结 构 是 指 城 市 要 素 的 空 间分 布 和 相
互作 用的 内在机 制 。城市 土地 的利 用方 式 ( 功能 和 构成 ) 和强 度 , 决定 了城 市 空 间构 成 的 二维 基 面 和 基 本形态格 局 , 城 市 形态 ” 其 表 现形 式 , 要 素 “ 是 而 之 间的相互作用 , 以及 城 市 中各种 活 动对 不 同 区位 的竞 租过程 , 成 了城 市 系统运 行 的 内在机 制 。城 形 市 交通是 由城 市 活 动 而衍 生 出来 的人 和货 物 的 空 间移动。所 以城 市 的土地 构 成和 区位 关 系 , 定 了 决 居住 、 工作 、 购物 、 制造 和 消 费等活 动 的空 间分 布 和
和 土 地使 用发 展 模 式进 行 必要 的 控 制 。 并 以上 海 为例 分析 了城 市 交通 政 策 、 地 使 用控 制 对 延 缓 个人 机 动 化 快 速 发 展 的 作 土
用 , 轨 道 交通 建设 与 可 持 续发 展 的关 系 , 出 多模 式 交 通 体 系的 重 要 性 , 后 提 出 了有 利 于建 设 具 有我 国特 点 的低 碳 城 市 及 指 最
种矛 盾 , 尤其 是减少 城 市 能源 消耗 与 废气 的排放 成
了人 们 非 常 关 注 的 问 题 。
以上海 为例 , 2 0 到 0 7年 已 经 连续 1 0多 年 国 内 生产总值 的增长超 过 1 % 以上 , 0 目前 人均 G P已达 D

低碳导向下的城市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低碳导向下的城市空间规划策略研究

为影 响 当 今 各 国 发 展 的 重 要 因素 ,作 为 快 速 工 业 化 和 城 市 化 的 发 展 中 大
国— — 中国 面 临 着 愈 加 严 峻 的 能 源 安
型 能 源 等 ,但 要 发 展 理 想 的 低 碳 城 市
3 低碳 导 向下 的 城市 空 间规 划策 略
仅仅通 过节能减排等 技术手段 尚不足
随着 温 室 气 体 减 排 和 能 源 安全 成
地 也是高 碳排放.高能耗的集 中地 。
据 统计 .全 球 大城 市 消 耗 的能 源 占全
球 的 7% ,温室气体 排放 量占世界 的 5
8 % 。 从 使 用的 角 度 看 ,碳 排 放 的 来 O
5 现 代城 市研 究 2 1 ^ 2 00 1
c b nct e eo me t o l,heatcep o o e re ra ln igsrtg o tesail r a o i d v lp n as t ril r p sdg e nub npa nn tae yf m p t y g r h a
p a ni g n l d n u l i g g e n u ba r f i r n i o in e y t ms e e o i g mi e - l n n ,i c u i g b id n r e r n ta fc ta st re t d s s e ,d v l p n x d - it n i e u b n u isa d e t b ih n c l g c lu i a d we g — h p d s a e s se i r e n e sv r a n t n sa l i g e o o ia n tn d e s a e p c y t m n o d r s t c i v b o a b e e t e ̄ ' n rd c o 1 t e c r o o r e c r o mi s n , a b n c p u ea d t y b e u t n o3 h a b n s u c 。 ab n e s i s c r o a t r n r o i o ul f l l t el w- a bo e eo me t o l. ufl i h o c r n d v lp n as g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合理布局和发展的行为,在城市规划中,城市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起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空间结构涉及城市内各个区域的布局和空间组织方式,而发展模式则涉及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方向。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

一、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形态和空间组织的总体布局,具体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交通网络、用地分配和功能布局等。

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能够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和生活质量。

1.地理位置:城市的地理位置直接决定了它的发展潜力和自然资源条件。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城市的地理位置,并合理规划城市的功能布局和开发方向。

2.交通网络:交通网络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城市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便捷性。

合理规划和建设交通网络能够提高城市的整体效率,并缓解交通拥堵等问题。

3.用地分配:城市的用地分配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功能布局和人口分布。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根据城市的发展需要和人口需求来合理规划用地,并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设施。

二、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发展模式是指城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所呈现的发展特点和走向。

合理的城市发展模式能够有效平衡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生态环境保护。

1.经济发展: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合理规划和布局产业发展区域,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2.社会公平:城市规划应该关注社会公平,提供良好的居住和工作条件,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合理规划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并提供公共空间和休闲设施,促进社会交流和共享。

3.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的发展必须考虑到环境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资源浪费。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合理利用土地和资源,并提供绿色生态空间。

三、城市规划的挑战与展望城市规划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人口增长、土地紧缺、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低碳视角的城市空间形态优化路径研究

低碳视角的城市空间形态优化路径研究
低 碳 视 角 的城 市 空 间形 态 优 化 路 径 研 究
黄 斌 ,吕 斌
( 1 .国务院发展研 究 中心 - 东方文化与城 市发展研 究所 ,北京 1 0 0 0 1 0 ; 2 .北京大学 城 市与 区域 规划系 ,北 京 1 0 0 8 7 1 )
[ 摘 要 ]低碳 城 市 空间形 态是低 碳城 市研 究 的重要 领域 。本 文基 于城 市 中碳 流动和 影 响低 碳城 市空 间形 态 的主要
随着 我 国低碳 城市 的进一 步发 展 ,低碳 城市 空 间形态
( 集中式供电)相结合 ,既能有效利用能源,还能平滑能 源的波峰波谷需求曲线 ,提升城市能源利用效率 ,并更好 的保 障城 市 能源安 全 . 。
广义 的城 市碳 源还包 括交 通和跨 界交 通 ,以及城 市必 需品 ( 食物 、燃 油 、水 和 建 材 ) 生 产 过 程 中产 生 的温 室 气体 。基 于美 国 8 城市 的混 合型 生命周 期碳 足迹模 型研 究 发现 ,跨 界 温室 气 体 排 放 ( 即跨 界 交 通 和 必需 物 生 产 过 程温 室气 体 排放 ) 占总排 放 的 4 7 % ,使 用绿 色 建 材 ,倡 导减 少 肉类 比重 的饮 食结 构将 显著 降低城 市温 室气体 排放 量 。反 映到城 市 空 间形 态 则 应 保 持城 市农 业 用 地 ,并
[ 文章编 号 ] 1 0 0 5 — 6 4 3 2( 2 0 1 3 )4— 0 0 5 1 — 0 6
1 引 言
最 新 的研究 进一 步证 实 自 2 0世 纪 中 叶 以来 ,大 部 分 已观测 到 的全 球 平 均 温 度 升 高 很 可 能 ( 9 0 % 以上 ) 是 观 测 到 的人 为温 室气体 浓度 ( 主要 是 C O )增 加所致 。城 市 是 人类 活动 强度 最大 的 区域 ,其 温室 气体 排放 占全球 总 量 的7 5 % … 。我 国 2 8 7 个 地 级 以上 城 市 C O , 排 放 量 占 中国 总量 的 5 8 . 8 4 % ,统计 到城 镇更 高达 8 0 % 以上 。发 展 低 碳 城市 已经 成 为世界 和我 国城 市发展 的共 识 。 建设 低碳 城 市 的前提是 找 到城市 碳排 放 的构成 、影 响 要 素及其 影 响机 制 。西方发 达 国家 的城市 碳排 放主要 源 于 交 通和建 筑 耗 能 ( 纽 约 、东 京 、伦 敦 等 全 球 城 市 的 能 源 消 费 中建 筑 和交 通 的 比值 占到 近 9 0 %[ 3 1 ) ,而建 筑 、交 通

低碳城市发展下的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例

低碳城市发展下的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例
Ab ta t T e g o i g o O2e s i n i e y s r u h e t t h lb le o o ia n i n n .Ho t o to h a b n e si n sr c : h r w n f C miso s a v r e o s t r a o t e go a c l gc l e vr me t i o w o c nr l t e c r o miso i a g e t c n el i e w rd c n mi t cu e r s a i g a d d v lp n n t c n l g ae p a ig i ot n oe i h r c s . s r a o c li n t o l .E o o c sr t r e h p n n e eo me t i e h oo y r ly n mp r t r l n t e p o e s ' h u a
低 碳 城 市 发 展 下 的 区域 空 间结 构 研 究

以 长 株 潭 “ + ” 市 群 为 例 3 5城
曾志伟 1陈 立 立 2 易 纯 , 启 蒙 , , 宁
(. 1湖南城 市学 院建筑 与城市 规划 系 , 10 0 2 湖南 省株 洲 市规划局 , 1 0 ) 430 ; . 4 2 7 0
国 土 与 自 然 资 源 研 究
2 No5 01 . 1 TERRI TORY & NAT URALRESOURCES ST UDY 。1 3’
文 章 编 号 :0375 (0 1 0—030 10 — 8 3 2 1 ) 5 0 1 — 3
中 图 分 类 号 : 19. F1 9
— —
Ta e C— k Z— 3 十 5 u b n a g o e a i n a n e a l T“ ” r a g lm r to s a x mp e

城市低碳空间结构模式初探

城市低碳空间结构模式初探

城市低碳空间结构模式初探作者:磨建功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5期摘要:当下低碳城市已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基于低碳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刚刚起步,有待于进一步整合。

本文在整合低碳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碳城市空间结构的五大原则,并将五大原则落在了城市空间上,提出基于五大原则的理想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关键字:城市空间结构;低碳;原则;模式Abstract: The current low carbon city has been the hotspot of academic research, research on low carbon city spatia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beginning, need to be further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low carbon city spatial structure, proposes five principles of low carbon city space structure, and the five big principles fell on the city space, put forward five principles of ideal low carbon city spatial structure model based on.Key words: city space structure; low carbon; principle; mode中图分类号:TF7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随着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凸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发展理念先后提出。

城市空间结构历来是城市规划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低碳理念下,城市空间结构是什么样的,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之一。

低碳经济理念的城市规划研究

低碳经济理念的城市规划研究

浅议低碳经济理念的城市规划研究【摘要】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在这种发展背景下,低耗能低碳排放的“低碳”城市化发展是减碳的关键。

本文从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低碳经济;城市;规划【 abstract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economy, population increase production and life style of incontinence, the world climate face more and more serious problem, has serious harm to human survival environment and health and safety. in this development background, the low consumption low carbon emissions “the low carbon”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s the key to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this article from the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to strengthen the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 a low carbon economy; the city;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前言“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 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 :创建低碳经济》。

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空间布局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空间布局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源 技 术 、 收 集 与 利 用 技 术 等 的创 新 ] 碳 。两 型 社 会 建设 涉 及 到 包 括 技 术 、 度 、 理 、 务 、 费 等 多 个 方 面 的 制 管 服 消
促 进 两 型社 会 建 设 。 根 据 两 型 社 会 的 界 定 , 碳 创 新 低
与两 型 社 会 是 密 切 联 系 的 , 以 说 两 者 的 目标 基 本 是 可
强低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 合 区域低碳创 新资源 , 整
图 1 区 域 低 碳 创 新 系 统 与 两 型社 会 建 设 的互 动 关 系
1 1 低 碳 技 术 创 新 和 低 碳 制 度 创 新 是 两 型 社 会 建 设 .
的突破 口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 键 在 于 低碳 技 术创 新 。构 建 两 关 型社会 , 进节 能减 排 , 必须 走低 碳 创新 发展 道路 , 促 就 就 必 须 加 强 低 碳 技 术 和 制 度 等 创 新 , 高 资 源 能 源 技 提 术 利 用 效 率 , 是 构 建 资 源 节 约 型 、 境 友 好 型 社 会 的 这 环 关 键 。低 碳 技 术 创 新 主 要 包 括 节 能 减 排 技 术 、 洁 能 清
区域 低 碳 创 新 系 统

创 新 文化 环 境
霎 曩 堑
约 社 型 会
\一 /
提 出“ 设 资 源 节 约 型 、 境 友 好 型 社 会 ” 并 将 其 确 定 建 环 , 为 国家 经 济 与 社 会 发 展 中 长 期 规 划 的 重 要 战 略 任 务 。 正 确 认 识 和处 理低 碳 经 济 与 我 国正 在 开 展 的 “ 型 ” 两 社 会 建 设 的关 系 及其 内在 机 理 问题 , 已成 为 当前 国 内具 有 重 大 理论 价 值 和 实践 意 义 的 热 点 问 题 。 区 域 低 碳 创 ] 新 系统 是 在 两 型 社 会 建 设 与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的 背 景 下 提 出来 的 , 展 低 碳 经 济 重 在 行 动 、 在 创 新 ] 发 成 。所 谓 区 域 低 碳 创 新 系 统 , 在 特 定 区 域 内 , 低 碳 技 术 创 新 全 指 与 过程 相 关 的政 府 、 业 、 等 院 校 、 研 机 构 、 企 高 科 中介 服 务 机 构 、 融 机 构 等 , 织 机 构 和 制 度 与 机 制 等 实 现 条 件 金 组 构 成 的 网络 体 系 ] 区域 低 碳 创 新 系 统 的 核 心 在 于 加 。

低碳导向紧凑型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低碳导向紧凑型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低碳导向的紧凑型城市空间形态研究摘要:低碳城市的建设需要对以往无序蔓延的城市发展方向加以转换,将城市空间的整体结构改变为有序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并且维持其丰富而有活力的城市环境。

以紧凑型城市增长的规划策略将城市向低碳化发展引导。

关键词:低碳城市紧凑型城市空间形态控制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低碳城市与紧凑型城市1.1低碳城市低碳城市的理念来源于低碳经济。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定义,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

气候变化组织给低碳城市下的定义是,在城市内推行低碳经济,实现城市的低碳排放,甚至是零碳排放。

通常来说,低碳城市就是通过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城市温室气体的排放,彻底改变过去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和大量浪费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成结构合理、可循环利用、高效节能的经济体系,形成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最终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2紧凑型城市紧凑型城市有两个侧面。

其一,是在交通手段以步行为主的时代所形成的历史的市区形态。

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南部的许多城市都是在古罗马时代建立的。

知道18世纪才才形成了成为城市中心的城市空间。

第二,就是根据城市再生政策营造的紧凑型城市。

紧凑型城市的城市形象作为相对于20世纪呈郊区化发展的近代城市的反命题。

2城市空间紧凑度的价值2.1移动性与可达性在城市地区的交通规划中,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移动的“移动性”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在此重要的是方便快速达到目的地的“可达性”这两个概念看上去视乎有些相似,其实,意义却完全不同,为了提高移动性,要进一步扩充以汽车交通委主导的城市交通设施,力求尽可能的满足对交通工具需求量的增加。

而可达性优先的设计理念,在对土地利用和设施配置的理想状态、公共交通、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等的替代交通瘦点等诸多方面也进行了特别的考虑。

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研究

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研究
作用 。因此 ,建设 和实现低碳城市是各 国政 府关注 的热点 , 也 是社会各界关 注 的焦 点。西方 国家对低碳城 市 的研究较 早 ,在实现模式 、城市规 划和政策研 究等方 面作 了深入 的 研究  ̄ 4 ,如一些 国家制定 了相应 的行动计划 ,并在相应 的城 市进 行了实践 。 。作为一个发 展大 国,发展 低碳城市
提 供 动 力机 制 。
关 键 词 :低 碳 城 市 ; 空 间 结 构 ;模 式
DOI 03 6  ̄i n10 —3 82 1.20 4 :1.9 9 .s .0 17 4 . 02 .1 s 0
中图分类号 : 2 11 F9.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0 17 4 (0 02 — 0 6 0 10 - 3 82 1)2 0 5 — 4
低碳城 市与城 市空 间结构
11 低 碳 城 市 .
城市是人 类的生产 和生 活中心 ,但也 是能源 的主要消 耗 者和温 室气体 的主要 排放点 。随着城市 化进程 的加 速 , 传 统工业 文 明城 市( 别是处 于发 展过程 中的生 产型城 市) 特 的发展模式 和发展轨迹 成为全球 低碳发展 的关注焦点 。学 术 界 、国际组织 和各级政府于 2 0 0 7年开始关 注“ 低碳城 市” 的概念 … , 目前世界各 国都没有给 出确切的定义 。 国 但 我 学者对低碳 城市的概念界定进行 了相关的论述 , 通过 对不 同学者观点 的归纳 与总结 ,结 合我 国国情 ,本文认为
新交通工具 使用 ;③ 策略研究 ,如加强政府 在低碳城 市建 设 中的主 导作 用等 ,但 研究 中对 城市空 间结 构与低碳城 市 的关系涉及较少 。 城市空 间结构是城 市发展 的内在动力 。在低 碳发展 理 念逐渐深入人 心 、我 国经济快速增 长 、城市化加 速 、碳排

低碳视角下大城市地区空间理性增长实现途径探析——以西安为例

低碳视角下大城市地区空间理性增长实现途径探析——以西安为例
A Ca e S u y o Xi a s td f nan P h g ei
中 目 分 妻 { TU9 1 8
史鼓标识码 B
文章■母
辅 妻
lB 79 ( l )7 l 1 ¨ 3 X _ 1 一_ 3 f l I / 1 5
交织 .走向低 碳的城 市发展和 规划 ,邀成为
遏 制 ± 球 增 温 、 生 环 境 恶 化 白 然 选 撵 勺必
f 圉1 。 】
0脚 1 7 j
Ⅲ }
I C T

l3 _
目前 .我 目城市 空间 增长 表现 出两 大 特 一是城 市规 模迅 遗扩大 , 同时也建 成 大量 土地潦 费和 恋 环境幂 虢 力T降 . =是城 市内部 问结构 逐步 调整 ,但也 带 来 7城 市功 能结构 失衡 、社会 加剧 等
o c Iw-c ̄ o pai f ns t sⅢctr s d lw- a b r a l nn ombie wi os l yof i nt eho al u e an o c r onu b n pan ig c n d t h0 c e s ud ’ x an i h peof r iig a b ssorc ̄ t c ovdn a if p s f i
问 题 , 城 市 发 展 成 本 急 剧 ● 升 。 中 目
1 内 涵i 知 :低 硪 槐 角 下 的 城 市 空 同 三方面 简 单增长—— ±要是描进城 市的规 L
雀晨 的 再 认 识 由于 长期以来城市 空间发展 调控过 模增长 ,一般从^ 口 长和用地增 长两 增 来反跳 . 程 中存在 的急功 近利 、軎 自* 政、祝 舟缺 碰 、费 流失 、公 A蚨位 、 境 透支 尊现 象, 城市 i间的增长一 直是 高能耗、高 碳排放 、高速度 为成长特征的 。现实中城 布增长—— ±要描进城市 各组成 要素 ( 市中0B、 I业 ( 城 产业 ) 、±活 居住 、 路空 目络 、开放空间 、漕在 道 目) 随着时 间的变化 、城市的发展 而 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V ol.27 No.22 Nov. 2010第27卷第22期2010年11月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研究 周 潮1,2,刘科伟1,陈宗兴1(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127;2.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淮安223001)摘 要:建设和发展低碳城市是实现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关键所在,而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内在动力支撑因素。

基于低碳城市与空间结构的概念及二者的关联性,在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低碳发展理念观的3种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以促进城市低能耗发展,为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提供动力机制。

关键词: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DOI:10.3969/j.issn.1001-7348.2010.22.014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0)22–0056–040引言人类社会正步入低碳经济时代,低碳城市正成为城市品牌的新亮点和新坐标,是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在全球范围内城市软实力的竞争中即将发挥关键性作用。

因此,建设和实现低碳城市是各国政府关注的热点,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西方国家对低碳城市的研究较早,在实现模式、城市规划和政策研究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1~4],如一些国家制定了相应的行动计划,并在相应的城市进行了实践[5]。

作为一个发展大国,发展低碳城市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面向“后京都时代”的必然选择。

因此,国内学者也围绕低碳城市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6~10],并在保定市和崇明岛等城市进行了低碳城市建设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总的看来,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主要注重:①理论探讨,如理论模型、评价方法和指标等;②技术革新,如新建筑材料和新交通工具使用;③策略研究,如加强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等,但研究中对城市空间结构与低碳城市的关系涉及较少。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低碳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碳排放日益增加的时期,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成为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协调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促进城市资源节约利用、保证城市低碳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因此,本文将在分析低碳城市概念及影响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因素的发展阶段的“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对促进和实现城市低碳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低碳城市与城市空间结构1.1低碳城市城市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心,但也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和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工业文明城市(特别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生产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迹成为全球低碳发展的关注焦点。

学术界、国际组织和各级政府于2007年开始关注“低碳城市”的概念[11],但目前世界各国都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

我国学者对低碳城市的概念界定进行了相关的论述[12~14],通过对不同学者观点的归纳与总结,结合我国国情,本文认为低碳城市是指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低碳转变,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建设低碳排放的宜居模式城市,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可以看出,低碳城市强调以低碳理念为指导,在一定的规划、政策和制度建设的推动下,以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为基础,以低碳能源生产和应用为主要对象,以市民低碳生活为行为特征,通过发展当地经济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全球碳排放减少作出贡献。

1.2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的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合理的空间结构模式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因此,关于城市空间结· 57 ·周 潮,刘科伟,陈宗兴: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研究 第22期 构的研究较早也较多,但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不同时代、不同学者、不同学科的理解和侧重点不同[15]。

目前,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城市空间结构指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支撑要素。

城市是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的集中表现,但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城市系统的内涵各不相同。

作为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城市空间结构,其模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和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如,为了适应工业革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西方国家的学者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提出了以同心圆、扇形和多核心三大经典空间模式为代表的众多模式。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碳排放日益增加的时期,国内学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改进、补充和修正,形成了传统稳定增长的“外溢式”模式、高速发展下的“跨越式”模式、单中心块聚式模式、走廊城市模式和多中心网络式模式。

这些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提出,对我国在城市化中期阶段解决城市规模不经济等众多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1.3 二者关联由于空间结构具有锁定作用,城市的物质空间一旦建立就很难改变,并会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传统工业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下,虽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技术革新等可以促使低碳城市的建设,但这些措施并不能改变由城市空间结构所带来的能耗与温室气体排放,城市内部能源消耗及排出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总量增长迅速而且十分难以控制。

与此同时,在这种空间结构模式下,降低由其引起的交通能耗和减少碳排放量也是十分困难的。

当前,我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进行大规模的物质建设、环境建设和空间模式调整,我国城市规划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结构模式,成为城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低碳经济时代,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成为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研究合理的空间结构模式,以适应低碳城市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如:采用紧凑空间结构模式,以提高土地的混合利用率;发展公交主导的空间结构模式,以降低交通能耗和碳排放量;采用生态主导的空间结构模式,有利于碳的捕捉和脱钓等,是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保证城市健康和良性发展的前提。

因此,二者在系统上具有一定的因果关联性。

2 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影响因素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迈进生态文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这种转变集中体现在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聚集中心——城市,不仅影响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机制,而且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促进城市新模式的产生。

2.1 产业结构改变在传统工业文明中,工业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工业生产部门也是社会主要能源的使用者与碳排放者,在以高能耗、高排放换取经济发展的模式下,城市的空间结构着重体现生产布局的要求。

在全球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城市成为碳减排的重要研究对象。

因此,许多城市都在调整三产结构和工业结构中轻、重工业的比重;积极优化技术密集程度高、控制污染性的行业,淘汰落后产业;努力转变企业高消耗、低效率、高排放的传统工业经济生产方式,逐步实现开放式线性经济模式向封闭式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开发建设了“飞地”模式的各种工业开发区等,这些现象必然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

传统城市空间结构模式适应不了低碳产业结构变化的要求,城市产业新的发展观必然导致传统工业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改变。

2.2 居民消费行为改变城市建设、生活节能减碳是建设和实现低碳城市的重要环节。

建筑材料的低碳化,居民家电的节能化,城市交通策略的调整,如市民以步行、自行车及公共交通的绿色交通方式替代开私家车出行等,使居民在物质上由占有变为使用,在生活方式上由高消费、高浪费转变为节约与简单。

在适应低碳城市发展的理念后,居民生活行为的转变直接影响城市原有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模式,推动传统城市空间模式向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转变。

2.3 低碳政策制度完善为了促进城市低碳经济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 )于2008年正式推出了“城市低碳领导力”项目,组成低碳城市联盟,协调政策、分享资源,共同推动低碳城市发展。

现在城市之间通过对话与合作平台,规范组织形式,完善工作机制,共商促进城市实现低碳转型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国内许多城市基于治理理论,充分发挥政府—国家行政体制、企业—市场机制、非政府组织—社会机制,以政府为主导,由营利性企业以及公益性组织、社会公众等构成的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在发展低碳城市中发挥重要作用。

城市发展策略是城市软环境结构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城市低碳策略将对城市整体发展战略产生深远影响,并直接促进新的城市空间模式的产生和形成。

3 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我国建设和发展低碳城市,既符合全球低碳理念的经济发展观,也符合低碳理念的社会发展观,是在经济增长与碳减排之间寻找一条“绿色通道”,采用低碳的方式保障我国社会持续稳定地发展。

以低碳的理念来建设和发展城市,是城市革新中的一个新尝试,但阻力很大,如传统的工业文明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

在新的发展观下,人类生· 58 ·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 存的物质空间和生活的社会行为空间必将突破旧的格局,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也不例外。

在低碳城市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城市结合各自的经济社会性和自然条件,形成如下的3种空间结构模式,但这3种模式既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以一种模式为主、其它一种或两种模式为辅的形式呈现在某一城市中。

3.1紧凑多中心空间模式紧凑多中心空间结构模式是有效的限制城市蔓延的结构模式。

在低碳经济时代,紧凑性是城市空间结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的规划设计理念,多中心是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一种趋势。

构建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必须在城市规划中着重考虑城市密度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己证明通过密度控制可以减少出行、实现城市的紧凑发展,从而达到“低碳发展”的目的。

这种空间结构模式,对所有的城市一般都可以采用,对大城市或特大城市更为适合。

为了充分体现低碳城市理念,在采用此模式时必须注重如下问题:(1)为了建设与发展低碳城市,在遵循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提出的“CIRCLE”原则[16]的指导下(即低碳城市结构形态——“紧凑型城市”,包括了高密度、高容积率、高层的三“高”含义),进行城市紧凑型规划设计。

也就是紧凑的城市要开发先前未充分开发的城市土地,重新开发已经存在的建筑物或先前已开发的地区,通过细分和转换、合并和扩充,鼓励用地的有效棍合,避免巨型或单一化的功能分区,提高短距离出行的比例。

(2)紧凑发展的城市空间可以促使城市土地使用的集约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