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条件》ppt教案课件

合集下载

《燃烧的条件》燃料及其利用PPT课件

《燃烧的条件》燃料及其利用PPT课件
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空气(或氧气) C、即使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也不可能燃烧 D、由本实验推知,消除可燃物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都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方法点拨】因为红磷和白磷的燃点不同,且所给的条件也不一样,有对比性。 【解析】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A正确; B、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空气(或氧气),故B正确;C、即使 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也不可能燃烧,说法错误,符合燃烧的条件,会燃烧,故C错误; D、由本实验推知,消除可燃物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都可达到灭火的目的,说法正确,故D正确。
布置作业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如图是某化学活动小组围绕探究燃烧条件 而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装置的优点是什么? (2)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3)装置中的气球有什么作用? (1)减少生成物对空气的污染 (2)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避免试管内压强过大,使橡胶塞被冲开
新课讲解
【思考】 1、在上述实验步骤1中,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什么现象? 你能解释原因吗? 沾有水的棉花也能燃烧起来,因为加热时间较长,棉花上的水会变成水蒸 气逸散到空气中,而棉花是可燃物,满足燃烧的条件,棉花也能燃烧起来。 2、如果将实验步骤2(2)中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片换成木屑和煤粉进行实 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 木屑先燃烧,煤粉后燃烧,这说明了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 火点。
新课讲解
(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 分别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

燃烧条件PPT课件

燃烧条件PPT课件

工业生产
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 如钢铁冶炼、玻璃制造等, 燃烧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燃烧的应用场景
火力发电
燃煤、燃气或燃油的火力 发电站利用燃烧产生的热 量推动涡轮机发电。
交通运输
内燃机、燃气轮机和火箭 等交通工具通过燃料燃烧 产生能量。
烹饪与取暖
家庭和餐饮业使用燃气或 木柴进行烹饪,而壁炉和 火炉则利用燃烧产生的热 量为人们取暖。
燃烧条件ppt课件
目录
• 燃烧的定义与重要性 • 燃烧的条件 • 燃烧的类型 • 燃烧的影响因素 • 燃烧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01
燃烧的定义与重要性
燃烧的定义
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 它需要可燃物、助燃物(通常是氧气 )和足够的高温(点火温度)三个基 本条件同时满足。
燃烧的化学反应
氧气的浓度和纯度也 会影响燃烧的速度和 火焰的强度。
引火源
引火源是引发燃烧的必要条件,没有引火源,可燃物和助燃物无法结合产生燃烧。
引火源的种类和强度也会影响燃烧的速度和火焰的强度。
引火源的温度越高,越容易引起燃烧。
03
燃烧的类型
闪燃
总结词
闪燃是指物质在特定温度下的短暂燃烧现象。
详细描述
闪燃通常发生在物质表面的一小部分,持续时间较短,但温度较高。在闪燃过 程中,物质表面的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快速氧化反应,释放出大量热量 和光。
着火
总结词
着火是指物质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持续燃烧的现象 。
详细描述
着火需要足够的可燃物、氧气和点火源,三者缺一不可。着 火过程中,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热量和光,火 焰持续燃烧直至可燃物被完全消耗或缺乏足够的氧气。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PPT优质课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PPT优质课件
注意:燃烧必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缺一不可。
实验:燃烧条件的进一步探究
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1)为什么碳、硫、磷在空气中、纯氧中分别燃烧时的现象不同? 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2)篝火晚会时为什么要把柴架空呢?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火于人类亦友亦敌,善用之则为福,不善用指则为祸。 当火成为人类的敌人时,我们又该怎样把它消灭呢?
其一即可
根据灭火原理及上述活动③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原 理,可以设计一种灭火器。
①请你解释这个装置及灭火的原理。 装置正立时放在小试管中的浓盐酸与放在吸滤瓶中的碳酸钠溶液
不能接触,因而不能引发反应。但装置倾斜倒置时,浓盐酸会与碳酸 钠溶液接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强大的气压使二氧化碳 气体夹带液体一并从装置中溢出,喷射在可燃物的表面以达到隔绝空 气及降温的作用。
怎样才能燃烧,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呢?
导入新课
怎样灭 火呢?
火灾
一 燃烧的概念
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 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 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
燃烧的条件是 什么呢?
蜡烛燃烧
铁丝燃烧
二 燃烧的条件
实验一
在500mL的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并迅 白磷 速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 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 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 的白磷,观察现象 。






产生的泡沫喷射到燃料表面, 泡沫层析出的水在燃料表面 形成一层水膜,用来扑灭木 材、棉布等引起的失火。
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 吹出干粉,用来扑灭 油、气等引起的失火
二 氧 化 碳 灭 火 器
喷射二氧化碳,用来扑灭

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的条件》实验梳理PPT课件

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的条件》实验梳理PPT课件

①酒精 是 可燃物, 水 不是 可燃物; 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 是需要可燃物。
(1)
乒乓球碎片燃烧 , 滤纸碎片不燃烧。
乒乓球和滤纸都是 可燃物 。
2 (2)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 滤纸碎片后燃烧。
①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 件之一是 温度达到可燃 物的着火点 ; ②乒乓球的着火点比滤 纸的着火点 低 。
利用蜡烛和烧杯,设计一个
【典例03】请根据燃烧的条件及灭火原理分析,把以下成
语所体现的化学原理填写在横线上:
(1)“钻木取火” 。
【详解】(1)“钻木取火”是通过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着
(2)“釜底抽薪” 。
火点。
(3)“煽风点火” 。
(2)“釜底抽薪”是通过取走可燃物达到灭火目的,原理是
(4)“火上弄冰” 。
隔离可燃物。
本课结束
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
一:需要有氧气(或空气)。
3
画出设计方案图示:
被烧杯罩住的蜡烛 熄灭
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实验点拨
1. 物质燃烧的条件 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2. 着火点 某种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着火点。 【注意】
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的条件》实验 梳理PPT课件
实验梳理
【实验目的】
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
【实验仪器】 【实验试剂】
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火柴、三脚架、薄铜片 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1
实验图示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燃烧的条件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燃烧的条件课件(共23张PPT)

实验探究一 燃烧需要可燃物
实验: 1.将石子和棉花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2.分别点燃蘸有酒精和水的棉花 3.将玻璃棒和小木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现象: 1.石子不能燃烧,棉花可以燃烧 2.棉花蘸酒精的可以燃烧,沾水的不能燃烧 3.玻璃棒不能燃烧,小木条可以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可燃物
实验探究二 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42021/8/42021/8/4Aug-214-Aug- 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42021/8/42021/8/4W ednes day, August 04,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42021/8/42021/8/42021/8/48/4/2021
九年级化学“活动与探究”栏目教学策略研究课例展示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燃烧与我们的生活 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 密切的联系。
请同学们谈谈学过 哪些与燃烧有关的 实验。
硫燃烧 蜡烛燃烧
铁燃烧
燃烧事例
燃烧现象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使石灰水 变浑浊的气体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
实验: 1. 在酒精灯上分别加热纸张和小煤块 2. 在酒精灯上分别加热棉花和木块 3.取一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用坩锅钳
夹住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现象: 1.纸张能立即燃烧,煤块不能立即燃烧 2.棉花能立即燃烧,木块不能立即燃烧 3.乒乓球立即燃烧,滤纸碎片不能立即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42021/8/42021/8/42021/8/4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ppt课件全面版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ppt课件全面版

名师归纳
• 对演示实验2,实验设计中运用的实 验方法有:
• (1)对比实验法:铜片上的白磷与 红磷是一个对比点;铜片上的白磷与 水中的白磷是另一个对比点。
• (2)条件控制法:把白磷放在热水 中,通过液封而隔绝空气,其设计意 图是:提供可燃物与反应所需的温度 但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检验可燃物 是否能够燃烧。(提供燃烧所需的任 意两个条件而控制另外一个条件)
可燃物空气或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氧气铜片上的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同时满足了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讨论交流?如何对上面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进行改进防止铜片上的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时对空气造成污染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
学习目标
• 1.进一步认识燃烧的 条件和了解灭火的 原理。
• (2)铜片上红磷没有燃烧是因为 • 铜片上的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 (3)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是因为
• 同时满足。了燃烧所需要的三个条件
讨论交流
• 如何对上面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 验进行改进,防止铜片上的白磷在 空气中燃烧时对空气造成污染。
【温馨点拨】 为了防止露置在空气中的白磷燃烧污染空气,让白磷在 密闭的环境中燃烧;另外再增加一个实验:将氧气(或 空气)直接用导管通入热水中的白磷处,出现水火相容 的现象则效果更佳。
•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 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 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 2和另一种物 质,该反应是 放热 (填“吸热”或“放热”) 反应。
学习内容二 学生实验
• 学习指导
• 阅读实验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 1.用棉花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现象: ,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 酒精燃烧而水没有燃烧

人教版化学课件《燃烧的条件》PPT完美版1

人教版化学课件《燃烧的条件》PPT完美版1


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 的不同 。西方 人注重 直观性 ,喜欢 某种气 味就直 接喷洒 ,芬芳 满身, 让别人 直观地 感受到 ;

7.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 化传承 使他们 更注重 意会性 ,儒释 道三家 无不言 开悟, 最高深 的思想 是“意在 言外”, 最美好 的意境 是“言 有尽而 意无穷”,表现 在用香 上,就 会在享 受美好 的芬芳 之外, 更注重 思想的 体验和 提升。
返回
2.如图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 )
A.可燃物在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以上时就会燃烧 B.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 C.红磷不能燃烧说明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D.实验中薄铜片的作用是利用铜片的导热性给物质加热
返回
3.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结论的 是( A )
返回
6.【用不同实验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 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如下图所示)。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 P2O5室温下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毒性。 (1)图Ⅰ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_供__热__量____和隔__绝__空__气__(或__氧__气__)__。
A
B
C
D
返回
4.(2017广东)如图的实验设计不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 )
A.测定空气中O2含量 C.探究燃烧的条件
B.检验氢气的纯度
D.证明密度:CO2>空气
返回
5.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热水的温度远 高于白磷的着火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①中水为热水 B.②中白磷燃烧 C.①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 D.②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

《燃烧的条件》PPT课件2 (共11张PPT)

《燃烧的条件》PPT课件2 (共11张PPT)
80℃ 80℃
着火点 约40℃ 在水中能燃烧吗?
为什么在伸入大 试管后燃烧了?
因大试管中装有氧气。
3.蜡烛能被剪灭是因为没有可燃物吗?导致其熄 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灯芯为什
么熄灭?
剪之后 剪之前 因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因没有了可燃物。
4. 炒菜时油锅着火了,你会怎么做?
锅盖盖灭 加入大量的菜叶
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4.小结: 由实验探究可知物质燃烧条件为: ①可燃物;
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 燃烧: 缺一不可!
活动元三:学以致用
1.为什么魔术中的普通手帕没有燃烧?
浓度45%的酒精 (其中55%为水)
因酒精燃烧使水受热蒸发吸热,使温度达不到 手帕的着火点。
2. “水火相容”魔术中,白磷为什么能在热水中 燃烧? 大试管
2.提供的用品:火柴,蜡烛两支,大烧杯一个, 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镊子2个,乒乓球片 (着火点约180℃),滤纸片(着火点约245℃)。
3.实验探究:
控制变量法
(1)需要可燃物。 (2)探究内容:需要与氧气接触。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3)探究内容: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灭火原理 和正确的 灭火方法
燃烧条件
温 度 达 到 着 火 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挫折的名言 1、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2、 “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战胜挫折的名言 1、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2、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3、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4、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1、 请记得,好朋友的定义是:你混的好,她打心眼里为你开心;你混的不好,她由衷的为你着急。 2、 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3、 努力爱一个人。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要奢望出现奇迹。 4、 承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变为现实。 工作座右铭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 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3、 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国学经典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青春座右铭 1、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2、把手握紧,什么也没有;把手伸开,你就拥有了一切。 3、不在打击面前退缩,不在困难面前屈服,不在挫折面前低头,不在失败面前却步。勇敢前进! 4、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5、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激励向上人生格言 1、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2、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3、为了不让生活留下遗憾和后悔,我们应该尽可能抓住一切改变生活的机会。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 6、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激励自己的名言 1、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2、销售是从被别人拒绝开始的。 3、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4、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5、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6、有识有胆,有胆有识,知识与胆量是互相促进的。 7、体育锻炼可以(有时可以迅速)使人乐观(科学实验证明)。 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素。(注意:传统观念认为勤奋和机会是成功的要素,但是经过统计学和成功人士的分析得出,乐观是成功的第三要素) 9、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10、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燃烧的条件》PPT课件3

《燃烧的条件》PPT课件3

远眺图使用说明
1、远眺距离为1米-2.5米(远眺图电脑版比纸质 版小,距离相应缩短),每日眺望5次以上,每次 3—15分钟。
2、要思想集中,认真排除干扰,精神专注,高 度标准为使远眺图的中心成为使用者水平视线的 中心点。
3、远眺开始,双眼看整个图表,产生向前深进 的感觉,然后由外向内逐步辨认每一层的绿白线 条。
28021/7/17
实验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片 大小相同,放在薄铜片两侧,加热薄 铜片中部,观察现象。
现象:乒乓球碎片 先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到达可燃物的着火点
思考:利要用 到桌达上可的燃物物品的来着验火证点燃?烧需
29021/7/17
结论: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21021/7/17
结论:燃烧的三个条件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学以至用 2021/7/17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 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 “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答复以 下问题: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向曹军的连环木船上, “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26021/7/17
实验探究一
实验:分别点燃蘸有酒精和水的棉花。 现象:棉花蘸酒精的可以燃烧,
沾水的不能燃烧。 结论:燃烧需要可燃物
思考:利用桌上的物品设计实验来
验证燃烧需要可燃物?
27021/7/17
实验探究二
实验1:取一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 用坩锅钳夹住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现象:乒乓球立即燃烧, 滤纸碎片也能燃烧。 结论:乒乓球和滤纸片都是可燃物
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 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

《燃烧的条件》PPT教学课件2

《燃烧的条件》PPT教学课件2
80℃ 80℃
着火点 约40℃ 在水中能燃烧吗?
为什么在伸入大 试管后燃烧了?
因大试管中装有氧气。
3.蜡烛能被剪灭是因为没有可燃物吗?导致其熄 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灯芯为什
么熄灭?
剪之后 剪之前 因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因没有了可燃物。
4. 炒菜时油锅着火了,你会怎么做?
锅盖盖灭 加入大量的菜叶
研究方法: 控制变量法
4.小结: 由实验探究可知物质燃烧条件为: ①可燃物;
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 燃烧: 缺一不可!
活动元三:学以致用
1.为什么魔术中的普通手帕没有燃烧?
浓度45%的酒精 (其中55%为水)
因酒精燃烧使水受热蒸发吸热,使温度达不到 手帕的着火点。
2. “水火相容”魔术中,白磷为什么能在热水中 燃烧? 大试管
勇于探索真理是人的天职。 ──哥白尼 有很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成功代价的。 ──莫扎特 越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无知。 ──笛卡尔 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巴斯德 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 ──爱因斯坦 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就越壮观。 ──拉吉舍夫 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托尔斯泰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 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李大钊 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华罗庚 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底意志。 ──高尔基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得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托尔斯泰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加难能可贵。 ──爱因斯坦 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罢! ──但丁 最有成就的科学家都具有狂热者的热情。 ──贝弗里奇 昨天不能唤回来,明天还不确实,而能确有把握的就是今天。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 ──耶曼逊 只有天才和科学结了婚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 ──斯宾塞 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 罗兰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 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马克思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马克思 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 ──马克思 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 ──马克思 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 ──恩格斯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的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0 370
558 700~ 750
8
白磷和红磷的燃烧探究
AVSEQ35.DAT
9
三支蜡烛的探究
AVSEQ36.DAT
10
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燃烧所需要的 最低温度(即着火点)
(一般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1
平常我们燃烧的煤块总是 制成蜂窝状,而不制成球状?
_________
探_究与活动 条件一 物质具有可燃性;
实验演示
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小块棉花,分别蘸取水和酒精, 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观察现象;
现象:酒精可以燃烧,而水不可以燃烧
4
可燃物
5
燃烧的条件
_________
探_ 究与活动 条件二
实验二
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点一支小蜡烛,将其用烧杯罩住,尽可能使烧 杯与桌面间不留空隙,观察实验现象;
24
只要采取其中的一种措施,就达
到灭火的目的了。
17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8
学习安全知识 树立安全意识 防患未然
救火的原则 31.wmv
19
若遇到大的火灾我们要及时拨打电话
20
爆炸
AVSEQ38.DAT
21
1.森林着火,消防队员开辟“ 防火隔离带”的目的在于(C )
A.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B.隔离空气
2.常看到这样的报道,春节因为燃放烟花爆竹, 而引发柴垛失火,人们都是怎样去救火的?
用水去扑灭,原理是降低柴垛周围的温度, 使之低于柴垛的着火点;也可以迅速的转移 走未烧着的柴禾,原理是清除可燃物或使可 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16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点 以下。
1
请欣赏一段录像
2
探究实验燃烧的条件
1、实验一: 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小块棉花,分别蘸取水和酒精,放到 酒精灯火焰上片刻,观察现象; 2、实验二: 点一支小蜡烛,将其用烧杯罩住,尽可能使烧杯与桌面 间不留空隙,观察实验现象 3、实验三 将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块放在酒精灯上点燃,比较点 燃的难易
3
燃烧的条件
C.隔离可燃物
D.开辟运水的道路
22
2.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C ( ) 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 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 C.纸比煤的着火点低 D.纸比煤的密度小
23
燃烧的条件是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1、物质具有可燃性
1.隔离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
2、与氧气充分接触
2.隔绝氧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3.降温到该物质的
(一般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着火点以下。
现象:蜡烛熄灭
6
燃烧的条件
_________
探_究与活动 条件三
可燃物要达到燃烧的最低 实验三 温度(着火点);
将一跟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块放在酒精灯上点 燃,比较点燃的难易。
现象:木条比煤更容易点燃
7
物质
着火点 (0C)
白红 木 磷磷 材
木 乙醇
无烟煤
炭 (酒精)
40 240 250 320 ~~
因为煤块制成蜂窝状可以增加 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它更充分燃烧。
12
在家里生炉子时要用纸 引燃木材,然后木材引燃 炭。这个简单的常识中有 化学知识吗?
13
火灾及危害
14
想一想 有一支燃烧的蜡烛,我要 让它熄灭可以采取哪些方 法呢?
15
1.实验室是怎样熄灭酒精灯的,其原理是什么?
用灯帽盖灭,原理是为了隔绝可燃物与氧气 的接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