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生产记录填写规程

合集下载

生产记录管理规程

生产记录管理规程

一、目的:规范生产记录的管理要求,便于准确提供该产品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二、范围: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纳入批生产记录归档管理的记录及其他记录的管理。

三、职责:1。

车间主任、QA负责本规程的监督与检查。

2.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按本规程正确实施。

四、内容:本规程所指生产记录包括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以及纳入批记录的其他生产辅助记录。

除上述记录外,生产过程中的其他诸如记录、卡、帐、薄等可参照本规程管理.1 批生产记录和批包装记录的编制:1。

1 编制基本要求1。

1.1批生产记录和批包装记录应当依据现行批准的工艺规程的相关内容制定。

批生产记录和批包装记录应当一并连贯设计,统一编码,统一文件编号,作为该批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记录。

记录的设计应当避免填写差错。

1。

1.2 批生产记录的每一页应当标注产品的名称、规格和批号。

1.1.3 批包装记录的每一页应当标注产品的名称、规格、批号、包装形式.1.1。

4 记录应当留有填写数据的足够的空格。

1.1.5 编制格式应该符合《文件管理规程》()有关要求。

1.2 批生产记录设计包括的主要内容:1.2。

1产品名称、规格、批号;1.2.2 生产以及中间工序开始、结束的日期和时间;1。

2。

3 每一生产工序的负责人签名;1.2.4 生产步骤操作人员的签名;必要时,应当有操作(如称量、投料)复核人员的签名;1.2。

5 每一原辅料的批号以及实际称量的数量(包括投入的回收或返工处理产品的批号及数量);1.2。

6 相关生产操作或活动、工艺参数及控制范围,以及所用主要生产设备的编号;1.2。

7 中间控制结果的记录以及操作人员的签名;1.2.8 不同生产工序所得产量及必要时的物料平衡计算;1.2.9 对特殊问题或异常事件的记录,包括对偏离工艺规程的偏差情况的详细说明或调查报告,并经签字批准.1。

3 批包装记录设计包括的主要内容:1.3。

1 产品名称、规格、包装形式、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至;1。

医疗器械批生产记录全过程管理规程

医疗器械批生产记录全过程管理规程

医疗器械批生产记录全过程管理规程一、目的及范围为了规范医疗器械批生产记录的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合规性,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医疗器械批生产记录的全过程管理。

二、申请与备案1.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开始批生产前,应向相关监管部门提交申请,包括生产计划、工艺流程等相关资料。

2.监管部门应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查,并及时给予备案通知。

三、生产过程控制1.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按照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并严格执行相关质量管理规范。

2.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关键参数和质量控制点,应有相应的监测措施,并记录在批生产记录中。

3.如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并记录在批生产记录中。

4.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助剂等应具备相关质量合格证明,并按规定进行接收、贮存和使用。

5.生产过程中应有质量检测工作,检测结果应记录在批生产记录中。

四、批生产记录填写与管理1.批生产记录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质量控制点、质量检测结果等,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填写。

2.生产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按规定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批生产记录应由生产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共同签字确认,并及时进行归档管理。

4.批生产记录的归档管理要求保密可靠,以防止外部人员的非法获取和篡改。

归档材料应定期进行备份和存档。

五、溯源与追溯1.批生产记录应具备溯源和追溯的功能,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追溯到各个关键环节的记录。

2.批生产记录的存储和备份必须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和数据的完整性,确保溯源和追溯的有效性。

3.如发生产品质量问题或相关监管部门的检查要求,生产企业应主动配合提供相关的批生产记录,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六、培训与验证1.生产企业应对相关人员进行批生产记录的填写培训,确保人员了解相关规定和要求。

2.生产企业应定期进行内部验证,以确保批生产记录的管理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

七、违规处理如果发现生产企业在批生产记录方面存在违规行为,监管部门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停产、罚款等。

批生产记录的制定填写存档及变更的标准操作程序

批生产记录的制定填写存档及变更的标准操作程序

批生产记录的制定填写存档及变更的标准操作程序批生产记录的制定、填写、存档及变更的标准操作程序一、目的:建立一个批生产记录的制定、填写、存档及变更的标准操作程序程序,使之规范化。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车间所有批生产记录。

三、责任者:班组长、质量监督员、操作工。

四、程序:1 批生产记录的格式由车间主任根据产品的工艺规程制定,生产部负责人审核后,由总经理审核批准,最后由生产部印发执行。

2批生产记录随生产工艺规程一同下发到相关岗位。

由各岗位操作工人负责填写,具体填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2.1 内容真实,记录及时,不得提前或滞后填写。

2.2 字迹端正清晰,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填写。

2.3 不得撕毁或任意涂改,需要更改时,应划去后在旁边重写,签名并标明日期。

2.4 按表格内容填写齐全,不得留有空格,如无内容填写时要用“——”表示,以证明不是填写者疏忽。

内容与上项相同时应重新抄写,不得用“″”或“同上”表示。

2.5 品名不得简写,应按标准名称填写。

2.6 与其他岗位有关的操作记录应做到一致性、连贯性。

2.7 操作者、复核者均应填全名,不得只写姓或名。

2.8 填写日期一律横写,并不得简写,例如 2010 年 04 月 06 日不得写成“2010/4/6”,“2010/6/4”。

2.9 有数字计算的数据填写,根据工艺要求,采取“四舍六入五留双”的原则省略多余数字。

3 每批产品生产完毕后,其记录由班组长汇总,并检查是否收集齐全,填写完整。

生产部负责人审核后再交品管部负责人审核,审核无误后再交回生产部。

4 批生产记录由生产部班组长按批号装订成册交公司档案室归档保存,保存至保健品失效期后一年,未规定保健品失效期的批记录至少保存三年。

批生产记录如由于生产工艺变更等原因而要求变更,按本文件第1条进行。

五、批生产记录和原始记录管理规程1 内容和要求:1.1 批生产记录和原始记录是保健品生产、质量保证和经济活动情况的直接反映,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

批生产和批包装记录管理规程

批生产和批包装记录管理规程

批生产和批包装记录管理规程一、审批程序(一)批生产记录和批包装记录由生产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共同负责编制和审批。

(二)批生产记录和批包装记录应通过内部质量审核,并在GMP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下进行审查和批准。

(三)生产部门应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工艺的要求,结合相关法规要求,制定相应的批生产和批包装记录管理规程。

二、编制规范(一)编制阶段1.生产部门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编制批生产和批包装记录模板。

2.质量管理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和法规要求,制定批生产和批包装记录的内容。

3.批生产和批包装记录应具备可追溯性,记录清晰,规范准确。

(二)记录内容1.批生产和批包装记录应包含完整的生产/包装操作过程,包括原料、中间体、辅料等使用情况。

2.批生产和批包装记录应记录生产和包装操作员的姓名、操作时间和操作步骤。

3.记录中应有准确的操作参数,例如温度、压力、时间等。

4.记录中应详细记录出错和差错的情况以及处理措施。

(三)记录管理1.批生产和批包装记录应按照生产批次进行编号,确保记录准确无误。

2.记录应按时填写,并由生产操作员和质量管理人员共同签字确认。

3.记录应保存完整,不容有缺失和涂改,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记录应具备可检索性,以方便日后的质量追溯。

三、审批程序(一)内部质量审核1.批生产和批包装记录应经过内部质量审核人员审核。

2.质量审核人员应对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进行核查,确保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二)质量管理体系1.批生产和批包装记录应符合GMP的要求,经过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查和批准。

2.质量管理部门应对审批流程进行记录,并及时发布通知。

四、文件管理(一)文件编号1.批生产和批包装记录应根据公司的文件管理制度进行编号。

2.文件编号应明确批生产和批包装记录的类别和目的,以便于查找和使用。

(二)文件归档1.批生产和批包装记录应按照QMS的要求进行归档管理。

2.归档文件应进行分类存放,便于查找和检索。

批生产记录的制定填写存档及变更的标准操作程序

批生产记录的制定填写存档及变更的标准操作程序

批生产记录的制定、填写、存档及变更的标准操作程序一、目的:建立一个批生产记录的制定、填写、存档及变更的标准操作程序程序,使之规范化。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车间所有批生产记录。

三、责任者:班组长、质量监督员、操作工。

四、程序:1 批生产记录的格式由车间主任根据产品的工艺规程制定,生产部负责人审核后,由总经理审核批准,最后由生产部印发执行。

2批生产记录随生产工艺规程一同下发到相关岗位。

由各岗位操作工人负责填写,具体填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2.1 内容真实,记录及时,不得提前或滞后填写。

2.2 字迹端正清晰,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填写。

2.3 不得撕毁或任意涂改,需要更改时,应划去后在旁边重写,签名并标明日期。

2.4 按表格内容填写齐全,不得留有空格,如无内容填写时要用“——”表示,以证明不是填写者疏忽。

内容与上项相同时应重新抄写,不得用“″”或“同上”表示。

2.5 品名不得简写,应按标准名称填写。

2.6 与其他岗位有关的操作记录应做到一致性、连贯性。

2.7 操作者、复核者均应填全名,不得只写姓或名。

2.8 填写日期一律横写,并不得简写,例如 2010 年 04 月 06 日不得写成“2010/4/6”,“2010/6/4”。

2.9 有数字计算的数据填写,根据工艺要求,采取“四舍六入五留双”的原则省略多余数字。

3 每批产品生产完毕后,其记录由班组长汇总,并检查是否收集齐全,填写完整。

生产部负责人审核后再交品管部负责人审核,审核无误后再交回生产部。

4 批生产记录由生产部班组长按批号装订成册交公司档案室归档保存,保存至保健品失效期后一年,未规定保健品失效期的批记录至少保存三年。

批生产记录如由于生产工艺变更等原因而要求变更,按本文件第1条进行。

五、批生产记录和原始记录管理规程1 内容和要求:1.1 批生产记录和原始记录是保健品生产、质量保证和经济活动情况的直接反映,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

1.2 每批保健品应有生产记录,包括该批产品制造和检验的全部记录。

生产批记录管理规程

生产批记录管理规程

建立生产批记录管理规程,规范生产批记录的管理,正确记载产品生产过程,具可追溯性.2、范围生产批记录的管理,包括编制、复制、发放、整理、审核、保存、销毁等。

3、责任生产部长、生产部文件管理员、车间主任、车间工艺员、操作人员负责本规程实施,质量部、QA检查员监督本规程的实施.4、规程4。

1 生产批记录的编制4。

1。

1 生产批记录包括批生产记录和批包装纪录。

4。

1。

1.1 每批产品均应有相应的批生产记录,可追溯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4。

1。

1。

2 每批产品或每批中部分产品的包装,都应有批包装记录,以便追溯该批产品包装操作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4.1.1.3 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每项操作时应及时记录,操作结束后,应由生产操作人员确认并签字.4。

1.2 批生产记录和批包装纪录由车间主任或工艺员编制,生产部长和质量部长审核,总经理批准,质量部将原件存档,复印件交由生产部使用.4。

1.3 批生产记录依据现行批准的工艺规程的相关内容制定。

记录的编制应避免填写差错.批生产记录的每一页应标注产品的名称、规格和批号。

4。

1。

4 批生产记录的内容应包括:4。

1。

4.1 产品名称、规格、批号;4.1。

4。

2 生产以及中间岗位开始、结束的日期和时间;4。

1。

4.3 每一生产岗位的负责人签名;4。

1。

4。

4 生产步骤操作人员的签名;必要时,还应有操作(如称量)复核人员的签名;4.1。

4.5 每一原辅料的编码以及实际称量的数量(包括投入的回收或返工处理产品的批号及数量);4。

1。

4。

6 相关生产操作或活动、工艺参数及控制范围,以及所用主要生产设备的编号;4.1。

4.7 中间控制结果的记录以及操作人员的签名;4.1。

4.8 不同生产岗位所得产量及必要时的物料平衡计算;4.1。

4。

9 对特殊问题或异常事件的记录,包括对偏离工艺规程的偏差情况的详细说明或调查报告,并经签字批准.4。

1.5 批包装记录应依据工艺规程中与包装相关的内容制定.记录的编制应注意避免填写差错。

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管理规程

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管理规程

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管理规程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管理规程的目的是规范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的管理,并确保其完整、准确、可靠。

适用于该公司生产车间的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管理。

二、定义1.批生产记录:指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记录,包括原料配方、生产过程参数、质量监测结果等,用于验证产品的合格性。

2.批包装记录:指产品包装过程中的各项记录,包括包装材料、包装过程参数、包装检验结果等,用于验证产品包装的合格性。

三、记录的编制与保管1.批生产记录的编制:(1)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参数等应及时记录在批生产记录中;(2)每一批次的生产记录应按照产品批号顺序进行编制,并分别加盖生产日期、生产人员签名和质量管理部门确认的章;(3)所有记录应为纸质或电子记录,确保可追溯性和保密性。

2.批生产记录的保管:(1)生产人员负责将已完成的批生产记录及时交给质量管理部门;(2)质量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门的档案区域存放批生产记录,并做好防火、防潮和保密措施;(3)批生产记录应按照规定的保管期限保存,不得私自销毁或遗失。

3.批包装记录的编制与保管:(1)包装过程中的数据、参数等应及时记录在批包装记录中;(2)每一批次的包装记录应按照产品批号顺序进行编制,并分别加盖包装日期、包装人员签名和质量管理部门确认的章;(3)所有记录应为纸质或电子记录,确保可追溯性和保密性;(4)包装人员负责将已完成的批包装记录及时交给质量管理部门;(5)质量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门的档案区域存放批包装记录,并做好防火、防潮和保密措施;(6)批包装记录应按照规定的保管期限保存,不得私自销毁或遗失。

四、审核与验收(1)质量管理部门应对每一批次的生产记录进行审核,并确保记录的完整、准确和可靠;(2)审核人员应记录审核结果,并签字确认;(3)对于审核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记录在批生产记录中。

2.批包装记录的验收:(1)质量管理部门应对每一批次的包装记录进行验收,并确保记录的完整、准确和可靠;(2)验收人员应记录验收结果,并签字确认;(3)对于验收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记录在批包装记录中。

批生产记录书写规范

批生产记录书写规范
a来自2新版GMP对记录要求
第161条 记录应当保持清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 记录填写的任何更改都应当签注姓名和日期 ,并使 原有信息仍清晰可辨,必要时,应当说明更改的理 由。记录如需重新誊写,则原有记录不得销毁,应 当作为重新誊写记录的附件保存 。
第162条 每批药品应当有批记录,包括批生产记录、 批包装记录、批检验记录和药品放行审核记录等与 本批产品有关的记录。批记录应当由质量管理部门 负责管理,至少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 。
a
3
新版GMP对记录要求
第171 条 每批产品均应当有相应的批生产记录, 可追溯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第 172 条 批生产记录应当依据现行批准的工艺规程 的相关内容制定。记录的设计应当避免填写差错。 批生产记录的每一页应当标注产品的名称、规格和 批号。
第173条 原版空白的批生产记录应当经生产管理负 责人和质量管理负责人审核和批准。批生产记录的 复制和发放应当均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控制并有记录, 每批产品的生产只能发放一份原版空白批生产记录 的复制件。
a
14
案例(新版GPM常见缺陷)
1、批生产记录部分内容不全。部分记录填写数据的空格不 够。记录未及时填写(第159条);
2、过滤器完整性试验仪器打印的记录、高效液相色谱 、红 外光谱等图谱未标明样品或产品的批号和记录设备的信息、 操作人员的签名和期日第(601条) ;
3、记录的更改不符合规定,原始记录未作为重新誊写记录 的附保件(第存611条);
a
6
记录
填写 -不易擦除的方式,蓝色签字笔(不得用铅笔) --在给 定地方填写 -操作后及时填写 -签名 -按规定修改
保存年限(中国GMP规定)
-批生产记按录批号归档,保存至药品有效期一年后; -未规定有效期的药品,其批生产记录至少保存三年。

实训五批生产记录填写规范

实训五批生产记录填写规范

实训五生产记录的填写一、实验目的1.掌握批生产记录填写规范2.掌握批生产记录的填写二、实验器材三、实验内容批生产记录填写规范什么是批生产记录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批生产记录能提供该产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对于每一种产品都应准备批生产记录,它应该包括跟每一批产品有关的完整的信息。

批生产记录应在发行之前被检验,以确保它是一个正确的版本、一个对适当的主要产品说明的清晰再现。

批生产记录书写规范1.与其他岗位、班组或车间有关的操作记录应做到一致性、连贯性2.操作人员应按要求认真适时填写,填写时做到字迹清楚、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并由操作者及复核人签字。

3.记录应保持整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任何隐去原有记录进行的修改的行为均是不允许的。

更改错误时应在原错误地方,画一横线,在上方或旁边填写上正确的数据,并签上修改人的姓名及修改日期;修改后原来的数据或文字应清晰可见。

记录表格一致不应有未填的空项,如无内容可填时,可在该项中画一斜线或横线。

4.记录应现场记录;不允许进行事后补写;更不允许事先估计后填写——不得将生产记录当成“回忆录”或“备忘录”对待。

5.填写记录时应记录完全,操作者、复核者均应填写姓名,不得只写姓或名。

不得简写、缩写。

如姓名为赵本山,不得简写为赵、本山、小赵、阿本、大忽悠等。

6.如有相同内容不得填写为“同上”,或打上“,,7.记录过程中的数据处理:书写任何数据及文字包括签名时应尽量做到清晰易读,且不易擦掉;内容真实,记录及时,不得提前或迟后填写;字迹端正清晰,不得用铅笔或具有挥发性物质的笔;数据与数据之间应留有适当的空隙;书写时应注意不要越出对应的表格。

8.书写中出现任何书写错误均不得进行涂黑原数据后书写新数据、采用涂改液修改错误数据后书写或用刀片刮掉错误数据后书写等行为。

9.日期书写格式:应按2005年12月16日或2005.12.16的样式进行书写;不得写为:16/12-05 、05-12-16等10.数据的真实性:批生产记录要求真实、客观地重现生产及检验过程中所有操作行为的数据,记录中的任何数据均应真实有效,不允许存在任何形式的假造数据、估计数据等行为;11.签名的真实性:在批生产记录在的任何签名必须保证是本人签名,任何情况下均不允许代签,签名必须工整,易于识别。

批生产记录管理规程

批生产记录管理规程

批生产记录管理规程本规程的目的是规范生产过程中记录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使用、保管的管理程序。

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剂型、品种的批生产记录。

相关车间岗位操作人、岗位负责人应严格执行本规程。

车间主任、生产技术部负责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本规程。

质量管理部对本规程的审核和实施过程中进行监督。

批生产记录的编制原则包括:根据产品生产工艺规程、标准操作规程和技术参数等内容设计;需具有产品质量的可跟踪性;按产品生产先后顺序依次进行编制;先由相关车间技术负责人制定初稿,然后交生产技术部部长审核,质量管理部部长批准后方可印刷、使用;设计时应有足够的填写空间,但尽量无空格。

批生产记录的编制要求包括:反映生产品种的基本情况;反映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卫生管理及清场管理结果;反映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操作步骤;反映原辅料的品名、规格数量、批号、中间产品、半成品、成品的检测结果、结论等;反映工艺规程执行情况及其采取的特殊措施情况;反映生产过程中出现偏差、质量事故的处理情况;反映出物料平衡情况;反映操作人员、复核人员、检查人员及审核人员。

批记录内容包括:封面、目录(项目、页数)、批生产指令单、批包装指令单、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各检验报告单(半成品、成品)、批监控记录(按工序)、批清场记录(按工序)、批审核放行单。

填写批生产记录时,应注意以上要求。

4.4.1 在任何记录表格中,都不应该写有与本表格内容无关的字或画。

4.4.2 记录的内容必须真实,及时记录,并按照工艺要求进行记录。

不得提前填写,也不得写回忆录。

4.4.3 记录的字迹必须清晰,不得随意更改。

4.5 批生产记录的修订。

4.5.1 批生产记录应根据工艺规程、生产条件及标准操作规程的变动情况随时进行修订。

4.5.2 批生产记录的修订程序与其制定程序相同。

(13)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管理规程

(13)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管理规程

1.目的:建立生产记录的编制、填写、审核和保管的规程。

2.范围:一切与生产有关的原始记录、报告单、台帐、凭证。

3.责任:生产部、质量部、供储部、销售部、各生产车间。

4.内容:4.1.编制生产记录的要求:4.1.1.每批药品均应有相应的批生产记录,可追溯该批药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4.1.2.批生产记录应依据现行批准的工艺规程的相关内容制定。

记录的设计应避免填写差错。

批生产记录的每一页应标注药品的名称、规格和生产批号。

4.1.3.原版空白的批生产记录应经过生产管理负责人和质量管理负责人的审核和批准,并签注姓名和日期。

批生产记录的复制和发放均应按照批准的书面程序进行控制并记录,每批药品的生产只能发放一份原版空白批生产记录的复制件。

4.1.4.生产开始前应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和工作场所没有上批遗留的产品、文件或与本批产品生产无关的物料,设备处于已清洁及待用状态。

检查情况应有记录。

4.1.5.在生产过程中,每项操作进行时应及时记录,操作结束后,应由生产操作负责人确认并签注姓名和日期。

4.2.批生产记录的内容应包括:4.2.1.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批号;4.2.2.生产以及中间工序开始、结束的日期和时间;4.2.3. 每一生产工序的负责人签字;4.2.4.生产步骤操作人员的签名,必要时,还应有操作(如称量)复核人员的签名;4.2.5.每一原辅料的批号以及实际称量的数量(包括投入的,回收或返工处理产品的批号及数量)4.2.6.所有相关生产操作或活动、工艺参数及控制范围,以及所用主要生产设备的编号;4.2.7.中间控制和所得的结果的记录以及操作人员的签名;4.2.8.不同生产工序的产量及必要的物料平衡计算;4.2.9特殊问题的记录,包括对偏离生产工艺规程的偏差情况的详细说明或调查报告,并经签字批准。

4.3.编制批包装记录的要求:4.3.1.每批产品或每批产品中部分产品的包装,都应有相应的批包装记录,可追溯该批药品的包装操作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批生产记录书写规范

批生产记录书写规范

批生产记录应包括
• 日期,时间 • 使用的主要设备(如:反应器、干燥器、粉碎机等)的说明 • 每个批次特定的认证,包括重量、尺寸和生产中的原料、中间体或任 何再加工物料批号 • 重要进程参数真实的结果记录 • 任何已完成的取样 • 实施和直接管理或检验操作中每一重要步骤的人员签名 • 内部控制(IPC)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 适当阶段或时期的真实收率 • 成品包装和标签的描述 • 如单独贮存,其评估、调查的管理(如适当)或与调查有关的任何提 到的背离。 • 发放测试的结果
• 新增条款 • 提出批包装生产过程质量追溯控制的要求。
第一百七十七条 批包装记录应当依据工艺 规程中与包装相关的内容制定。记录的设计 应当注意避免填写差错。批包装记录的每一 页均应当标注所包装产品的名称、规格、包 装形式和批号。
• 新增条款 • 根据包装生产过程控制的需要,批包装记录页表 头上增加包装产品的基础信息的内容,用于生产 操作人员对记录文件的识别,防止人为差错的发 生。
• 新增条款 • 提出空白批记录的复制与分发控制要求。
第一百七十四条 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每项 操作时应当及时记录,操作结束后,应当由 生产操作人员确认并签注姓名和日期。
• 完善条款 • 提出生产批记录的填写要求。
第一百七十五条 批生产记录的内容应当包括: (一)产品名称、规格、批号; (二)生产以及中间工序开始、结束的日期和时间; (三)每一生产工序的负责人签名; (四)生产步骤操作人员的签名;必要时,还应当有操作(如称量)复 核人员的签名; (五)每一原辅料的批号和(或)检验控制号以及实际称量的数量(包 括投入的回收或返工处理产品的批号及数量); (六)相关生产操作或活动、工艺参数及控制范围,以及所用主要生产 设备的编号; (七)中间控制结果的记录以及操作人员的签名; (八)不同生产工序所得产量及必要时的物料平衡计算; (九)对特殊问题或异常事件的记录,包括对偏离工艺规程的偏差情况 的详细说明或调查报告,并经签字批准。

批生产记录书写规范

批生产记录书写规范
--没带统计本,先记在手上,等找到统计本再 抄下来 。
原始统计是第一手资料,任何眷抄都不是原 始统计!
原始统计旳填写
•1、基本要求:真实、及时(不得提前填写, 也不得事后补填)、精确、完整、预防漏记和 随意涂改,更不得伪造、编造数据。
• •注意:绝对不能伪造、编造数据。 •2、统计应用字规范、笔迹工整,不得使用 笔铅、圆珠笔,要求使用蓝色签字笔。
7、统计旳修改:批生产统计中旳任何数据旳 修改方式均以横线划去相应旳错误数据,在 上方或旁边填写上正确旳数据,并签上修改 人旳姓名及修改日期。
– 如数据为92.96错写为72.96,应如下述方式修 改:
– 修改后原来旳数据或文字应清楚可见
统计旳整顿和存保
1、由班组长整顿并交车后间,批生记产录由 车间技术人员汇总整顿,不得缺页、漏页; 2、 整顿完旳批生产统计,由QA按品种分批 存档,保存至使用期后一年, 没有使用期旳 产品,保存六年。 3 、生产统计分品种、分批存档,保存至使 用期后1年
记录
填写 -不易擦除旳方式,蓝色签字笔(不得用铅笔) --在给 定地方填写 -操作后及时填写 -署名 -按要求修改
保存年限(中国GMP要求) -批生产记按录批号归档,保存至药物使用期一年后; -未规定使用期旳药物,其批生产统计至少保存三年。
记录
什么是原始统计 ? -你是否这么做: --写得有些潦草,重抄遍一; --怕把统计弄脏,先记在草稿纸上,再抄到正 式旳统计员管理:员工旳培训统计、培训档案、体检表等 料物管理:采购统计、验收统计、入库统计、库卡、台帐 请验单、发放统计、不格合品处理统计等。 生产管理:批生产统计、批包装统计、偏差处理统计等。 质量管理:检验统计、检验台帐、留样观察统计等 。 设备管理:设备使用清洁统计、维护保养统计等。 卫生管理:杀虫灯记录、捕鼠器统计、厂房、地漏清洁统计、 清洁统计等。 销售管理:产品销售统计、退货统计等。 凭证:合格证、不合格证、桶签、检验等。

批生产记录书写规范

批生产记录书写规范

01
完善条款 提出生产批记录的填写要求。
02
第一百七十五条 批生产记录的内容应当包括: (一)产品名称、规格、批号; (二)生产以及中间工序开始、结束的日期和时间; (三)每一生产工序的负责人签名; (四)生产步骤操作人员的签名;必要时,还应当有操作(如称量)复核人员的签名; (五)每一原辅料的批号和(或)检验控制号以及实际称量的数量(包括投入的回收或返工处理产品的批号及数量); (六)相关生产操作或活动、工艺参数及控制范围,以及所用主要生产设备的编号; (七)中间控制结果的记录以及操作人员的签名; (八)不同生产工序所得产量及必要时的物料平衡计算; (九)对特殊问题或异常事件的记录,包括对偏离工艺规程的偏差情况的详细说明或调查报告,并经签字批准。
完善条款 在98版规范第七十二条基础,根据对生产质量追溯性管理要求,批生产记录内容增加:如物料的信息、生产关键操作、工艺参数及控制范围、设备编号、偏差处理等记录内容。
第五节 批包装记录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什么是批生产记录
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批生产记录能提供该产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对于每一种产品都应准备批生产记录,它应该包括跟每一批产品有关的完整的信息。批生产记录应在发行之前被检验,以确保它是一个正确的版本、一个对适当的主要产品说明的清晰再现。
批生产记录应包括
01
02
新增条款 根据包装生产的特点,如有企业设置批包装批号时,明确对批包装批号编制的控制要求。 强调对包装批包装记录的控制要求。
第一百七十八条 批包装记录应当有待包装产品的批号、数量以及成品的批号和计划数量。原版空白的批包装记录的审核、批准、复制和发放的要求与原版空白的批生产记录相同。

批记录书写要求

批记录书写要求

批生产记录书写要求
1.批记录书写时必须一笔一画,不得用行书、草书等连笔字体。

2.批记录每页涂改不得超过3处,每次涂改时,在原来写错的地方划一条横线,
在旁边写上正确的,原来的字迹要清晰可辨认,在涂改处签名,写上日期:
例如: 243.5kg 245.3kg
包娟 2011年10月2日
3.日期书写必须完整,如2010年7月12日,不得写成10年7月12日
4.数字计算要准确,计算收率,要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并且四舍五入。

如计算
BPDA的收率时:
5.记录时间过凌晨0:00要在时间旁边写明日期:
23:15 保温
2011年10月2日 0:00 保温
0:30 保温
6.批记录书写时不得有空项,在空项处划一条直的横线:
7.遇到停电、停蒸汽等异常情况,要在批记录中写明:
8.批记录中的物料要平衡
如双锥出料185.12kg,过筛后183.14kg,颗粒1.35kg,落地粉0.23kg,损失
0.20kg,取样检测0.20kg,则185.12=183.14+1.35+0.23+0.20+0.20 9.遇到特殊情况,在备注中注明,并写明日期时间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批生产记录管理规程

批生产记录管理规程

批生产记录管理规程批生产记录(Batch Production Records,BPR)是指根据药品生产规程(Production Procedures)和质量管理规定(Quality Management Requirements),对每一批次药品生产过程进行记录的一种管理工具。

一、记录的内容:1.产品信息:包括药品名称、药品规格、批号、制剂类型等。

2.生产日期:记录药品的生产日期,以及所用原辅材料的生产日期。

3.操作人员信息:记录参与生产过程的操作人员的姓名和工号。

4.生产设备信息:记录所用生产设备的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和设备编号。

5.原辅材料信息:记录每一批次所用的原辅材料的名称、批号、生产厂家等信息。

6.生产工艺步骤:详细记录每一步骤的操作方法、工艺参数、所用的原辅材料等。

7.药品检验记录:记录每一批药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验结果,包括物理性状、化学性质、微生物限度等。

8.生产环境记录:记录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环境参数。

9.生产批签发记录:记录生产批次的签发人员、签发日期和签发结果。

10.技术变更记录:记录生产过程中的任何技术变更,包括设备、工艺、原辅材料等方面的变更。

二、记录要求:1.记录准确性:记录应真实可靠,确保与实际操作相符。

2.记录及时性:记录应在操作完成后及时填写,错过填写时间的记录应及时补填。

3.记录完整性:记录应完整无缺漏,任何重要信息都不应被省略。

4.记录清晰度:记录应清晰易读,使用规范的文字和数字表示方法。

5.变更记录:任何变更都应有相应的变更记录和签字,包括变更的原因、内容、批准人等。

6.签字记录:记录中应有相关人员的签字确认,包括生产操作人员、质量控制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等。

三、记录保存:1.完成时间:记录应在生产过程完成后生成,整理和审核之后留存。

2.保存期限:记录应按照法规和公司规定的要求保存一定的时间,一般不少于5年。

3.保存形式:记录可以以纸质形式或电子形式保存,但需要保证记录的完整性,防止篡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管理制度
1 目的:规范批生产记录的填写,为生产,技术,质量分析提供依据。

2 范围:批生产、中间体检验记录
3 责任:车间主任、班组长、操作工、QA监督员
4 内容:
4.1 岗位操作记录由岗位操作人员逐项认真填写,班组长或车间主任复核,QA监督员检查审核,三者均须签字。

4.2 批生产记录于批产品在生产结束后,由各班组长及时汇总填写,在汇总过程中注意本工序物料平衡计算。

4.3 生产记录应按以下要求填写。

4.3.1 内容真实、记录及时、数据完整,记录内容必须是实际操作过程的反映,应于操作过程中及时填写,不得事前填写或事后追记。

4.3.2 字迹工整、清晰,尽量楷书,不得草写,填写记录使用炭素笔或钢笔。

4.3.3 按记录表内容填写齐全,不得留有空格,如确无内容填写时,要用“——”表示,内容同上项时应重复抄写,不得用“...”或“同上”表示。

4.3.4 品名应采用本厂“质量标准”中所规定的正名(中文名)不得简写或用俗名、别名。

例“益母草颗粒”不得写成“益母草冲剂”。

4.3.5 填写记录中所用的计量单位用现行的法定计量单位,如“千克”不
批生产记录填写规程共 2 页第 2 页
得写成“公斤”。

4.3.6 签名应填写全名,不能只写姓或名,更不得写成代号。

4.3.7 填写日期一律采用横写,不得简写,如“2012年4月1日”不得写成“1/4”。

4.3.8 记录表应保持整洁,不能撕毁或任意涂改,确须更改时应用划线法划去原内容,并保持原划去的内容清晰可辩,在其旁重新写上要更正的内容,由改正人签名,并注明改正日期。

记录更正不得使用涂改浸液或修正液。

4.3.9 批记录由质保部负责,按批号归档,保存至有效期后一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