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4章 第二节 0-3岁婴幼儿记忆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4章 第二节 0-3岁婴幼儿记忆的发展

三、1—3岁幼儿的记忆
(一)再认的内容和性质发生变化 再认形式的记忆发展较早。1岁半至2岁左右,
语言真正发生后,再认的内容和性质也迅速发生 变化。 (二)符号表象记忆产生 (三)短时记忆出现重要变化 (四)出现初步的回忆
记忆的发展: 记忆提取的情境性依赖逐渐降低: 条件反射 客体永久性 自传体记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 --谢切诺夫
第四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第二节 0-3岁婴幼儿记忆的发展
一、新生儿的记忆
(一)建立条件反射 (二)对熟悉的事物产生“习惯化”
二、1个月-1岁婴儿的记忆的发展: 记忆的保持时间逐渐延长: 2个月的婴儿能够延续24小时。 3个月婴儿的记忆可以保持7天。 6个月婴儿的记忆可以保持15天。 18个月婴儿的记忆可以保持13周。
2岁后在成人的提示和询问下,可以记住一 些简单的歌谣、故事,可以完成成人吩咐的 简单的任务。
记忆: 记忆的策略萌发: 18个月左右的儿童就已经开始使用记忆 策略
谢谢欣赏!
记忆的发展:
记忆的内容以动作、情绪、形象为主,语词记忆随语 言发展逐步增多:
2岁前记住的是外部特征突出的事物、带有情绪 色彩的事情、动作以及相关动作的顺序。
2岁后在成人的提示和询问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以记住一些简 单的歌谣、故事,可以完成成人吩咐的简单的任 务。
记忆的发展: 记忆的容量不断扩展: 2岁前记住的是外部特征突出的事物、带有 情绪色彩的事情、动作以及相关动作的顺序。
二、1个月-1岁婴儿的记忆的发展: (一)3个月的婴儿对操作条件反射的记忆 能保持达4周之久。 (二)3—6个月婴儿的长时记忆有很大发 展。 (三)6—12个月婴儿的记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言语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言语

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语言
言语
是交际、思维的工具 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

是社会现象,具有较 心理现象,具有个体

大的稳定性
性和多变性
研究语言的科学是
言语活动则是心理
语言学
学的研究对象
离开语言这种工具,人就无法表达自己

的思想或意见,也就无法进行交际活动;
语言也离不开言语,因为任何一种语言

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其
请分析该幼儿三次说“肉”表达的含义,并 结合案例说明该年龄段幼儿言语发展特点。
以词代句
三、电报语言时期(18—24月) 双词句阶段 • 开始说双词或三词组合在一起的句子
• “妈妈,出去”——“妈妈带我出去玩”
“妈妈,饭饭”——“妈妈,我要吃饭”
“妈妈在吃饭”
• 这种句子的表意功能虽然比单词句明确,但 其表现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 ,大多在5个字以下,好像成人的电报式文 件,所以也称“电报句”或“电报式语言”
书面言语 (识字——阅读——写作)
内部言语
特点:隐蔽发音、默默无声,比 较简约、压缩,与思维密不可分。
(一)外部言语 1.口头言语: 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语音信息来表达思想感 情的言语。 指以听、说为主的言语。 以对话和独白的形式来进行→ ①对话言语:具有“情境性” ②独白言语:没有交谈者的言语支持,需要作准备 ,表达完整、连贯(比对话更为复杂)。
交际工具的作用。
第一节 言语概述
三、言语的构成
但在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两个过程并 不完全同步,一般来说,接受性言语(感知、 理解)先于表达性言语的出现。
第一节 言语概述
四、言语的作用 (1)言语的符号固着功能

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指那些处于学前阶段(通常指0至6岁)的幼儿。

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关注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和进展。

第一章:幼儿认知发展
在幼儿认知发展的研究中,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探索了幼儿在知觉、注意力、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变化。

研究者关注幼儿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方式,以及他们在信息处理、问题解决和概念形成等认知任务中的表现。

第二章:幼儿情感发展
在幼儿情感发展的研究中,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关注幼儿情绪的产生、表达和调节。

研究者通过观察幼儿的情绪反应和行为,了解他们对内外界刺激的情感反应,并探索他们在情绪认知、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方面的能力发展。

第三章:幼儿社交发展
在幼儿社交发展的研究中,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关注幼儿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研究者研究幼儿的社交能力、合作行为和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了解他们在与家庭成员、同伴和其他社交伙伴交往中所表
现出的行为和意识。

第四章:幼儿身体发展
在幼儿身体发展的研究中,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关注幼儿身体机能的发展和身体活动对其发展的影响。

研究者关注幼儿的运动能力、协调性和感知技能的发展,了解他们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身体挑战和变化。

通过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和变化规律。

这些研究成果为教育和幼儿保育提供了指导,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优秀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性和价值1.2 儿童发展概述掌握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儿童发展的不同理论和观点1.3 研究方法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掌握如何观察、记录和分析儿童行为和发展第二章:儿童认知发展2.1 感知觉和注意力理解儿童感知觉和注意力的发展过程学习如何促进儿童的感知觉和注意力发展2.2 记忆和语言掌握儿童记忆和语言的发展特点探索如何促进儿童记忆和语言能力的提升2.3 思维和问题解决了解儿童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成长学习如何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第三章:儿童情感和社会发展3.1 情感和情绪发展掌握儿童情感和情绪的发展过程探索如何理解和管理儿童的情感和情绪3.2 社会认知和交往能力理解儿童社会认知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学习如何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技巧和合作能力3.3 道德和价值观探索儿童道德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学习如何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第四章:儿童个性和自我意识发展4.1 个性特征和人格发展掌握儿童个性特征和人格的发展过程探索如何培养儿童的积极个性和健康人格4.2 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理解儿童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的形成学习如何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4.3 自尊和自信探索儿童自尊和自信的培养方法学习如何提高儿童的自尊和自信心第五章:儿童发展中的问题和干预策略5.1 常见发展问题了解儿童发展中常见的问题和挑战学习如何识别和应对儿童发展中的常见问题5.2 干预策略和方法掌握儿童发展中的干预策略和方法探索如何通过教育和支持促进儿童的发展5.3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理解家庭和学校在儿童发展中的合作重要性第六章:儿童发展中的心理健康6.1 心理健康概述理解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学习儿童心理健康的评估和识别方法6.2 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掌握儿童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常见类型探索针对儿童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干预策略6.3 心理创伤和逆境了解儿童心理创伤和逆境的影响学习如何帮助儿童应对心理创伤和逆境第七章:特殊儿童的发展7.1 特殊儿童的定义和分类理解特殊儿童的定义和分类标准学习如何识别和评估特殊儿童的需求7.2 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掌握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和挑战探索如何适应和支持特殊儿童的发展7.3 特殊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了解特殊教育的原则和目标学习特殊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以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第八章:文化和社会背景对儿童发展的影响8.1 文化背景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发展的差异学习如何尊重和促进儿童的文化多样性8.2 社会背景和环境因素掌握社会背景和环境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8.3 社会公正和平等了解社会公正和平等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学习如何推动社会公正和平等,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第九章:观察和评估儿童发展9.1 观察和评估的重要性理解观察和评估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学习有效观察和评估儿童发展的方法和技巧9.2 发展适宜的评估工具掌握常用的评估工具和量表探索如何选择和使用适合儿童发展的评估工具9.3 评估结果的应用和改进了解评估结果对儿童教育和干预的意义学习如何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教学改进和家长支持第十章:未来趋势和研究前沿10.1 技术在儿童发展中的应用理解科技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和机会学习如何利用技术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10.2 跨学科研究的兴起掌握跨学科研究在儿童发展中的应用探索如何通过跨学科合作推动儿童发展研究10.3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了解儿童发展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学习如何为儿童发展做好准备,应对未来的变化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关注章节:第二章、第三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二章:儿童认知发展重点关注儿童感知觉、记忆、语言、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 条件抑制:也叫内抑制,出生后逐渐形成的,只能产 生于大脑皮层。
• 三种形式:消退抑制、分化抑制、延缓抑制 a.消退抑制: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不再受到非条件刺激
的强化,其信号作用就会逐渐丧失,而不再引起反射 行为。
例如:出生后严格按照作息制度生活的婴儿对喂奶时间 已经形成了条件发射,一到喂奶时间,便会产生食欲, 如果换个环境,每到吃奶时间,儿童吃不到奶,那么原
儿童就自动摆手。
(三)条件反射建立方式的变化
4、言语强化的方式。 言语强化的方式总是和成人的表情、动作等其他因素 共同起作用。
例如,当儿童摇手表示再见时,成人常常高兴地 夸他“好宝宝”、“真聪明”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条件定向反射——对新生儿认识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当新刺激(如大的声音和鲜艳的物体)出 现时,儿童会把头朝向它,或停止正在进行的活 动,好像在探究“这是什么?”
三、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
• 抓握反射
例如,用手指或小棍碰触新生儿的手心,儿 童的手就会立即紧握不放,力量之大,甚至 可以将身体吊起来。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主讲人:陈凯莉
课程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新生儿心理的发生 • 第三章 婴儿心理的发展 • 第四章 先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 第五章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 第六章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 第七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 第八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课程主要内容
• 第九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 第十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 • 第十二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 第十三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学龄期
第二节 关键期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四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四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目录
注意概述 学前而 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和规律 学前儿童注意的培养
第一节 一、注意的含义
注意概述
观察并思考: 请你仔细观察 右图的服装,并围绕此服装 说一段话。
问:图上写着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答案:数字分别是9,7,5,3 总和:24
(一)注意的含义和特点
——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对一 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1.注意对象新鲜、独特、生动有趣,则注意的稳定性就大; 反之,对象单调、普通、无变化,则注意的稳定性就小,
2.游戏条件下,幼儿注意持续时间比一般条件下(特别是 比枯燥的活动条件下)长的多。
3.幼儿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注意稳定性大大提高。
(三)注意的广度与幼儿的活动
生活中如打字员,司机等职业都需要较大的注意广度。 “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 c.当和别人直接交谈时,经常似乎没有倾听(如,即使环 境并没有明显干扰也经常走神)。
• d.经常不能遵守指令,并且不能完成功课、家务或工作 (如,刚开始工作很快就分心并且容易转移目标)。
• e.组织任务和活动经常有困难(如,维持任务顺序困难; 乱放物品、材料;工作组织混乱;时间管理无序;不能按时完 成任务。
1.遗传因素:父母小时候也多动。 2.生物化学及代谢因素:维生素缺乏或某些食 物添加剂或色素所致的代谢紊乱。 3.精神发育受损或成熟延迟:儿童行为较幼稚, 动作笨拙,协调性差,手脚不灵活,剖宫产和 早产儿患多动症的概率更高。 4.其他因素:社会、家庭、心理等因素。
力不集中。
(三)目的要求不明确
案例三:
今天上午张老师在家生气了,来到幼儿园给小朋友上绘 画课的时候也没有心情讲课了,于是随便就给小朋友说小 朋友们今天自己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于是活动室里大乱。

【附答案及详细解析】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四章 幼儿的注意

【附答案及详细解析】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四章 幼儿的注意

第四章幼儿的注意一、选择题1.幼儿在教室里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这种现象属于( )。

[浙江省2009年4月真题]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转移2.5~6岁幼儿能参加较复杂的集体游戏和活动,说明幼儿注意的()。

[浙江省2009年4月真题]A.稳定性较好B.分配能力较强C.范围较大D.选择性较强3.关于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是( )。

[浙江省2008年10月真题]A.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占据越来越大的地位B.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C.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D.选择性注意范围的扩大,定向性注意的范围缩小4.儿童注意开始受到表象影响的年龄是( )。

[浙江省2008年10月真题]A.1岁以前B.1~3岁C.3~4岁半D.4岁半~6岁5.幼儿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幼儿注意的( )较差。

[浙江省2007年10月、2007年4月真题]A.稳定性B.广度C.分配能力D.范围6.下列关于婴儿注意选择的偏好描述中正确的是( )。

[湖北省2008年下半年真题]A.偏好分散刺激多于集中刺激B.偏好直线多于曲线C.偏好规则模式多于不规则模式D.偏好复杂的刺激7.3-6岁儿童占优势地位的注意是( )。

[湖北省2008年上半年真题]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内部注意8.儿童最早能够辨别的图形是( )。

[浙江省2010年10月真题]A.圆形B.正方形C.三角形D.长方形9.三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

[浙江省2010年10月真题]A.5分钟B.10分钟C.15分钟D.20分钟10.婴儿注意人脸主要是注视脸的( )[浙江省2010年10月真题]A.中央B.边缘C.上部D.下部11.“聚精会神”、“仔细”主要描绘的是注意的什么特点?( )A.指向性B.集中性C.清晰性D.鲜明性12.四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

A.5分钟B.10分钟C.15分钟D.20分钟13.关于幼儿注意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是( )。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小学教育本科2017年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小学教育本科2017年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5011008 课程名称:儿童发展心理学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理论课。

课程内容以儿童心理发展特征为主。

在先修《心理学概论》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全面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 特征,同时对儿童心理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加深理解,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以及将来从事 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该课程涉及的内容多,条理性差,在教学中应突出重点,要求学生结合见习,加深对儿 童心理各个领域发展及特点的认识。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 .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2 .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 .掌握儿童认知过程、情绪、语言及个性的基本特点和规律;4 .掌握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相关理论,熟悉重要的几个理论问题及争论。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师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要求先修《心理学概论》。

四、学时分配本课程学分为2学分,建议开设32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学 分:2五、教材与参考书教材: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主要参考书: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鲁道夫•谢弗著、王莉译《儿童心理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

4.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中国妇女出版社,2013年。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地位。

通过本课程理论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儿童心理发展基本特点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提升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上要求借助多媒体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

七、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闭卷考试。

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 四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 展
感知觉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儿童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和 理解。本章将深入探讨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各个方面,包括发展阶段、影响因 素、促进方法和实际应用案例。
感知觉的定义和重要性
感知觉是学前儿童通过感受和理解来获取信息的过程。它对儿童的认知、语 言和社交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促进感知觉发展的方法
1 提供多样的刺激
给予儿童丰富多样的感 知刺激,如触摸、听力 和视觉刺激,以促进他 们的感知觉能力。
2 创造有趣的体验
通过创造有趣的活动和 体验,激发儿童的好奇 心和探索欲望,从而促 进他们的感知觉发展。
3 提供适当的挑战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能力 水平,提供适当的感知 觉挑战,帮助他们逐步 提高感知觉的能力。
感知觉的发展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部分。通过深入了解感知觉的定义、 发展阶段、影响因素和促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支持和引导学前儿童的感 知觉发展。
感知觉发展的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
儿童的感知觉发展受到家庭、学校和社区环境的影响。提供丰富的刺激和经验可以促进感知 觉的发展。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感知觉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儿童可能会继承特定的感知觉能力,如对音乐、颜 色或形状的敏感性。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环境对感知觉发展产生着影响。例如,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对颜色、形状和模式有 不同的偏好。
感知觉的发展阶段
1触觉Biblioteka 发展婴儿时期,触觉是感知觉的首要形式,通过接触探索周围物体。随着年龄增长, 触觉能力逐渐细化和提高。
2
听觉的发展
婴儿能听到声音并对其作出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能逐渐分辨声音的来源 和区分不同的声音。

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优秀教案一、教案简介章节名称: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意义。

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2.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教学重点: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定义;2. 研究方法及意义。

教学难点:1. 研究方法的运用;2. 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教学准备:PPT、教材、黑板。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家研究什么。

2. 新课导入:介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

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4. 讲解研究方法:讲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等。

5. 分析研究意义:讨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如对教育、心理干预的指导作用。

6.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讨论。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二、教案简介章节名称: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2.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3. 心理发展的理论。

教学重点:1. 心理发展的规律;2. 影响因素及理论。

教学难点:1. 规律的运用;2. 理解不同心理发展理论。

教学准备:PPT、教材、黑板。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如顺序性、阶段性等。

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

4. 讲解影响因素:讲解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如遗传、环境等。

5. 介绍心理发展理论:介绍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如弗洛伊德、皮亚杰等。

6.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讨论。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三、教案简介章节名称:第三章认知发展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和阶段。

清风Get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各章知识点练习及参考答案

清风Get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各章知识点练习及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各章知识点练习及参考答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各章知识点练习举要及参考答案第一章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C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 B.0—3岁 C.0—6岁 D.0—13.14岁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A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对)6.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

(对)7.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对)8.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对)9.个体心理发展指一个人作为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再从新生儿到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10.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11.发展的差异性,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12.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3)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13.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14.试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1)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

为一切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首先为学前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其次,儿童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医疗和保健提供必要的知识、此外,儿童心理学对一切与儿童有关的法律条文的制定、对儿童文学艺术的创作、儿童出版物的策划和装帧、儿童玩具的设计和制作、儿童服装的设计、儿童食品的开发和调配等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讲义第四章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讲义第四章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章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

2.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3.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目标和内容。

4.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5.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矫正方法。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

心理健康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者行为问题;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即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有效地为人类作出贡献。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标志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学前儿童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如下。

(一)智力发展正常智力普通是指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量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

心理学工作者通常采用智力测验的方法测量儿童的智力水平。

如最常用的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将学前儿童的平均智商定为100分,1Q在140分以上的称为天才,1Q低于70分的可能存在智力低下。

(二)情绪稳定乐观情绪稳定乐观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

心理健康者与不健康者的主要区别,不在于是否产生消极情绪,而在于这种消极情绪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它在人的整个情绪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是否恰当。

学前儿童的情绪带有很大的冲动性和易变性,因此,教师与家长要注意学前儿童的情绪保健,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情绪外部条件,让他们的各种情绪都有适当表现机会,并注意引导他们逐步学会用理智操纵情绪,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

(三)意志品质建全与行为协调适度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内外艰难的心理过程。

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健康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自制能力,并训练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与习惯,学会对生活环境中各类刺激正确应对与反应。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四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四章
• ( 一) 思维的广阔性 • 思维的广阔性, 是指善于全面地考察问题。 从事物的多种多样的联
系和关系中去认识事物。 思维广阔的人, 不仅注重问题的整体, 还 注重问题的细节; 不仅考虑问题的本身, 还考虑与问题有关的其他 条件。 思维的广阔性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 只有具备大量知识 的人, 才能从事物的不同方面和不同联系上去考虑问题, 从而避免 片面性和狭隘性。
• ( 五) 思维的敏捷性
•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速度或迅速程度, 它是指一个人能在 很短的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 即人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当 机立断, 不徘徊、 不犹豫。 古人所谓 “ 眉头一皱, 计上心来” , 便是思维敏捷的一种表现。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有的人遇事胸有 成竹, 善于迅速做出判断; 与此相反, 有的人遇事优柔寡断, 或草 率行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思维概述
• ( 二) 抽象与概括 • 抽象是指在头脑中抽出一些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 舍弃其非本质属
性的过程。 例如,“ 可以写字” 是笔的本质属性, 这一结论是通过抽 象得到的。 概括是指在头脑中把从同类事物中抽取的共同本质属性 结合起来, 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 例如, “ 凡是有羽 毛的动物是鸟” , 这就是概括。 • 抽象与概括是在分析、 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更高一级的思维过 程。 只有通过抽象与概括, 人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 联系, 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 ( 三) 比较与分类 • 比较是对事物进行对比, 确定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以及它 们之间的关系的过程; 分类是把具有共同点的事物归为一类的过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思维概述
• ( 二) 判断与推理 • 判断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

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优秀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2 儿童发展概述掌握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儿童发展的主要理论和观点1.3 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理解儿童发展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发展规律掌握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和普遍性第二章:认知发展2.1 认知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解认知发展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和阶段2.2 感知觉和注意的发展掌握儿童感知觉和注意的发展特点和过程探讨感知觉和注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2.3 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理解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特点和过程探讨语言和思维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第三章:情绪和情感发展3.1 情绪和情感的基本概念理解情绪和情感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情绪和情感的主要理论和分类3.2 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点掌握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过程和变化探讨儿童情绪和情感的调节和表达方式3.3 情绪和情感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理解情绪和情感对儿童认知、社交和个性发展的作用掌握促进儿童情绪和情感健康发展的方法第四章:社会性发展4.1 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解社会性发展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和阶段4.2 儿童社会认知和社交技能的发展掌握儿童社会认知和社交技能的发展特点和过程探讨社会认知和社交技能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4.3 儿童道德和价值观的发展理解儿童道德和价值观的发展特点和过程探讨道德和价值观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第五章:个性发展5.1 个性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解个性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个性发展的主要理论和阶段5.2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掌握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和过程探讨自我意识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5.3 儿童性格和行为的发展理解儿童性格和行为的发展特点和过程探讨性格和行为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优秀教案第六章:儿童发展的评估6.1 儿童发展评估的基本概念理解儿童发展评估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儿童发展评估的主要方法和工具6.2 儿童发展评估的实践操作学习如何进行儿童发展评估的步骤和技巧探讨儿童发展评估的结果解读和应用6.3 儿童发展评估的伦理和道德问题理解儿童发展评估中存在的伦理和道德问题掌握解决伦理和道德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第七章:家庭因素与儿童发展7.1 家庭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理解家庭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家庭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7.2 家庭环境与儿童发展掌握家庭环境的定义和分类探讨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7.3 家庭干预与儿童发展理解家庭干预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家庭干预的主要方法和实践操作第八章:教育因素与儿童发展8.1 教育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理解教育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教育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8.2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掌握学前教育的定义和目标探讨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8.3 教育干预与儿童发展理解教育干预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教育干预的主要方法和实践操作第九章:心理因素与儿童发展9.1 心理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理解心理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心理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9.2 心理健康与儿童发展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探讨心理健康对儿童发展的影响9.3 心理干预与儿童发展理解心理干预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心理干预的主要方法和实践操作第十章:儿童发展的障碍与干预10.1 儿童发展障碍的基本概念理解儿童发展障碍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儿童发展障碍的主要类型和表现10.2 儿童发展障碍的评估与诊断学习如何进行儿童发展障碍的评估和诊断的步骤和技巧探讨儿童发展障碍的评估和诊断的方法和工具10.3 儿童发展障碍的干预与支持理解儿童发展障碍的干预和支持的方法和策略掌握儿童发展障碍的干预和支持的实践操作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优秀教案第十一章:文化与社会背景对儿童发展的影响11.1 文化背景与儿童发展理解文化背景对儿童发展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文化背景对儿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11.2 社会背景与儿童发展理解社会背景对儿童发展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社会背景对儿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11.3 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干预与支持理解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干预和支持的方法和策略掌握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干预和支持的实践操作第十二章:特殊需求儿童的发展12.1 特殊需求儿童的定义和分类理解特殊需求儿童的定义和分类掌握特殊需求儿童的主要特点和发展需求12.2 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和支持掌握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探讨特殊需求儿童的支持系统和资源12.3 特殊需求儿童的发展干预理解特殊需求儿童的发展干预方法和技巧掌握特殊需求儿童的发展干预的实践操作第十三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3.1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概念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3.2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理解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和应用掌握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的应用13.3 研究伦理与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解研究伦理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的重要性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中ethical 问题的处理方法第十四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应用领域14.1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应用概述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要作用14.2 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方法和策略探讨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实际应用案例14.3 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医疗、法律、社会福利等领域的应用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和策略第十五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未来趋势15.1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新进展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成果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理论和新技术15.2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应用新领域探讨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新技术、新环境下的应用前景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新兴领域中的应用方法和策略15.3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挑战与机遇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讨儿童发展心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主要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19
第三节 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 最突出的表现:爱做事和闹独立。 1、爱做事--怎么办 表现为:非常好动,喜欢模仿成人做事。 方法:珍惜儿童的积极性,抓住时机,加强引导,给他们分配一些简单 的任务。另外,要注意安全。 2、闹独立--怎么办 表现为:1岁时,产生独立性的需要;2岁左右,独立的愿望更加强烈, 表现为固执,不听从成人的吩咐。因此,这一年龄阶段既是人生的第一个 转折期,也是一个危机期。 方法:注意转移,适时说理。
Page 3
第一节 先学前儿童生理的发展 (四)内脏器官 有了一定发展。比例,3岁时心率降为每分钟100次,
但和成人相比仍然较快。
总之,儿童身体各方面仍很柔嫩,不耐劳,不宜进行 过分剧烈的活动,但已经能保证儿童从事一些最基本的活 动。
Page 4
第一节 先学前儿童生理的发展
二、神经系统的发展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继续发展。脑重继续增加(3岁
达到1000克),神经纤维不断增长,突触联系不断增加,
神经纤维髓鞘化迅速进行,条件发射形成的速度与巩固程 度也不断提高。 先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皮质抑制机能 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上。
Page 5
第一节 先学前儿童生理的发展
(一)皮质抑制(内抑制)机能的发展
Page 13
第二节 先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
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学习使用物体的动作,有时会出现倒退的 现象。表面上是倒退的,实际上是前进的。原因是,儿童对已经学会
的动作失去了新鲜感,对新的动作产生了兴趣。
Page 14
第三节 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实物活动在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所谓实物活动,指的是操作实际物品(包括工具)的活动。它是由一系列
统才真正形成和发展起来。
Page 9
显的特点是动作增多、
熟练和复杂化。1-1.5岁的儿童学会自己走路,2岁之后能跑、
跳、爬高,越过小障碍。与此同时,手的精细动作也发展起 来,爱做事情,初步学会使用工具和做游戏。
Page 10
第二节 先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 第二节 先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
动作,使它符合客观对象的特点。这样,活动的逻辑与实物本身的逻 辑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儿童在反复进行某种活动的过程中,
逐渐掌握的行动的逻辑,从而也就逐渐认识了有关事物的逻辑。
Page 16
实物活动不仅使儿童获得了对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而且也获得
了深刻认识事物的心理机能--思维。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
指令,以控制和调节行为。词语是人类所独有的。
Page 7
第一节 先学前儿童生理的发展
婴儿期是第一信号系统开始发展的时期。婴儿末期, 儿童对个别词语发生的反应也非常接近第一信号系统,
所以还不宜归为第二信号系统。真正的第二信号系统的
发展是在先学前儿童时期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 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形成的, 而且总与第一信号系统联系在一起。
二、手的灵活动作 这是人的一生中,开始使用工具的年龄。
儿童开始使用各种工具的动作,大致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完全不按用具的特点进行动作。 把手中物品当做手的延续,不停更换动作方式,有效方式少。 第二阶段:进行同一动作的时间有所延长,不再连续变换新方式。 第三阶段:能够有意重复有效动作,不再是等待有效动作的偶然出现。 第四阶段:能够按照用具的特点来使用它,并且能够根据使用时的客观条件来 改变动作方式。
会了跑和攀登,并很少摔跤。
2岁左右的儿童,动作虽然不灵活,但是动作的积极性很高,而且不知 道危险。
以后,儿童又陆续学会了比较复杂的动作。像独立上下楼梯、独脚跳等。 双脚向前跳。这些动作的发展,使儿童可以自由进行活动,因此开阔了他们 的视野,扩大了认识范围,促进了心理的发展。
Page 12
第二节 先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
第四章 先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1--3岁为先学前期。儿童学会走路、说话,都 是在这个时期。并且这个时期的儿童有了最初的 自我意识以及对人对事物的要求,最突出的就是
产生了独立性的需要。这个年龄阶段是儿童心理
发展过程的第一个转折期,又有人称作“第一个
反抗期”或“第一个危机期”。
Page 2
第一节 先学前儿童生理的发展
操作动作组成的。 儿童获得关于非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有两种途径:言语传递和亲身实践。
这两种途径是相互结合的,但是在不同年龄段各有侧重。先学前儿童主要是
通过实物活动来认识世界的。
Page 15
第三节 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实物活动是一种对象性活动。组成活动的动作都是以某种实际
的物体为对象。要成功完成一项活动,必须协调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
一、走、跑、跳
1岁左右,儿童开始练习独立行走。儿童开始独立走 路时,还走不稳,步子僵硬,头向前,前脚掌着地,走的 特别快,常常跌倒。原因有三个:1、头重脚轻;2、骨骼 肌肉比较嫩弱;3、全身动作不能协调一致。
Page 11
第二节 先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
儿童学会自由走动,同时也发展了全身的各种动作。1岁半,由成人领 着,可以走上楼梯。2岁左右,儿童学会了双脚原地跳和原地站立踢球,学
儿童的抑制过程很微弱。先学前儿童的内抑制机
能迅速发展。内抑制的发展使大脑皮质的分析综合活 动日益精细准确,对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作用也有 所增强。这样,抑制过程远弱于兴奋过程的状况就有 了初步的改善。
但是,儿童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还是极不平衡的。
这就造成了儿童行为的高不稳定性、冲动性。
Page 6
第一节 先学前儿童生理的发展
(二)第二信号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信号系统,是以现实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
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是以感知觉、表象等直观形式来直
接反映现实的。妈妈的形象
第二信号系统,是以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暂 时神经联系系统。词是信号的信号。凭借词,可以发反应 不在眼前的事物,因而心理反应的范围不再局限于眼前的 小天地;词具有概括性;有机体还可以通过词对自己发出
式运算阶段。
如果没有实物活动中获得的认识做基础,儿童不能真正理解语词 的含义,语言也就起不到思维工具的作用。所以, 实物活动是儿童
思维发展的真正源泉。
Page 17
第三节 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二、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一)言语真正形成 先学前期是儿童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在短短两三年 内,儿童不仅能理解成人对他们讲的话,而且能够运用言语清 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还能根据成人的言语指示调节自己
Page 8
第一节 先学前儿童生理的发展
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直接刺激 直接反应
7、8个月,以自身动作应答具体刺激物
(二)词的刺激
(三)直接刺激
直接反应
8个月-1岁,对少数词有反应
对词的反应 1-1.5岁,对熟悉的事物做词的反应
(四)词的刺激
词的反应
1.5岁之后,词具有概括性,第二信号系
Page 20
一、身体发育 (一)身高 平均每年增长8-10厘米,2岁时达到85厘米,3岁时达 到93厘米左右,比出生时增加了近一倍。 (二)体重 增长更为迅速,3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4倍,重约13 公斤左右。 (三)骨骼肌肉 骨骼继续骨化,但仍有弹性大、易弯曲的特点。 大肌肉耐力差,易疲劳;小肌肉远未发展,因此还不 能从事需要手指精细活动的、灵活的、准确性很高的动作。
的行为。
Page 18
第三节 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二)思维能力出现 先学前儿童的思维在实物活动中出现了;它的发生, 引起了原有的低级认识过程的质变:知觉不再单纯反映事
物的外部特征,也开始反映事物的意义和事物之间的关系,
成为理解性的知觉;记忆的理解性增强,情绪情感逐渐深 刻;意志行动产生了;儿童心理开始具有最初的系统性。 但先学前儿童的思维总是在动作中进行的,离不开对 事物的感知和自身的动作,具有直觉行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