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学案
故都的秋 学案
故都的秋学案2010.11.18一、学习目标1.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2.了解作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时为何要突出“清”、“静”、“悲凉”的特点,从而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3.在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4.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作者是在一种特定的心境下写下《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的,作者选取的故都风物自然带有作者心灵的影子,作者为什么不写火一般的香山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对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等也只是一笔带过,原因何在?作者到底描写了故都的哪些风物?抓住了这些风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从这些故都风物中折射了作者什么样的内心世界?这些都是鉴赏这篇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学习方法1.适当介绍作者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
郁达夫的小说、散文中有或多或少的伤感,甚至带有颓废色彩,如《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这种伤感除了有个人情感特点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时代在作者心灵打下的烙印。
2.强化朗读,注重有感情的朗读。
在朗读中领会,在朗读中鉴赏。
3.有重点地分析一些段意。
自由讨论,指导点拨。
四、知识链接1.关于秋的描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感受到的是秋天的壮丽。
杜甫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凉秋景。
柳永在秋中辞别、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他笔下的秋是凄苦的。
2.简介作者及其艺术风格、本文的写作背景。
《故都的秋》 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品味文本语言,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独特感受。
2、分析故都秋景的特点,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探究作者的情感态度,体会文中的文化内涵。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品味文中细腻、清新而又典雅的语言。
(2)理解作者通过描绘故都秋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1)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描写的融合。
(2)领悟文中深沉的民族文化底蕴。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在艺术上注重主观情感的抒发,常有坦率的自我暴露和自我表现。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等。
2、写作背景《故都的秋》创作于 1934 年 8 月。
当时,郁达夫由于受到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过着一种隐逸的生活。
1934 年 7 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
四、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驯(xùn)鸽槐(huái)树扫帚(zhou)落蕊(ruǐ)平仄(zè)嘶(sī)叫房檩(lǐn)细腻(nì)廿(niàn)四桥2、解释下列词语。
(1)混混沌沌: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2)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3)颓废:意志消沉,精神委靡。
五、文本研读1、作者眼中的故都的秋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认为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
2、文中描绘了哪些故都的秋景?文中描绘了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秋景。
3、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秋景来体现故都秋的特点的?(1)秋院:“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这里通过对牵牛花颜色和秋草的描写,体现了秋的清、静。
《故都的秋》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
3、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曾参与组织“创造社”。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社会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其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触,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
因为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混混沌..沌()潭柘.寺( ) 一椽.( ) 房檩.()驯.鸽( ) 落蕊.( ) 颓.废( ) 平仄.( )廿.四桥( ) 鲈.鱼()混混沌..沌(hùndùn)潭柘.寺(zhè) 一椽.(chuán) 房檩.(lǐn)驯.鸽(xùn) 落蕊.(ruǐ) 颓.废(tuí) 平仄.(zè)廿.四桥(niàn) 鲈.鱼(lú)二、全文可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大意是什么?第一层(至段)第二层(至段)第三层(至段)第一层(1至2段)以江南之秋来衬托北国之秋,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5)七、读文感知 (6)八、经典语句解读 (7)九、预习检测答案 (8)一、学习目标《故都的秋》学习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通过学习本文,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理解作者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绘和深沉情感。
品味文章中的优美语言,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感受的技巧。
感受作者笔下的故都秋韵,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之情,从而培养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学习重难点《故都的秋》学习重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把握文章情感是学习的重点。
郁达夫在文中将故都的秋景与深沉的思绪相融合,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故都的眷恋之情。
因此,理解并体会作者的情感是理解全文的关键。
文章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这些手法既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掌握并欣赏这些修辞手法,是理解文章艺术特色的难点。
学习《故都的秋》需要重点关注文章情感的把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通过深入研读和体会,才能真正领略到文章的魅力。
三、预习检测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苦涩屋檐萧索落蕊B. 幽远混钝落寞平仄C. 训鸽细腻凋谢意境D. 点缀颓废赏玩蟋摔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凋谢(diāo)潭柘寺(zhè)一椽(chuán)B. 细腻(nì)平平仄仄(zē)椭圆(tuǒ)C. 文钞(chāo)橄榄(lǎn)嘶叫(sī)D. 鲈鱼(lú)鲑珍(xié)驯鸽(xùn)二、填空题1. 《故都的秋》是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_______(填写作者姓名)的作品。
2. 文章开头部分提到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是要饱尝这_______。
3. 文章按照顺序依次描绘了北平秋天的五幅画面,请写出其中三幅画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都的秋学案及答案
故都的秋一、学习目标1、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南国的秋和北国的秋)。
2、鉴赏品味对故都之秋的景物描写的情致。
二、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1、作者简介郁达夫,原名郁文,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与郭沫若等人同为“创造社”的发起人,影响极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南洋从事抗日工作。
1945年被日本人杀害于苏门答腊,1952年被追为烈士。
代表作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散文《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等。
本文构思的情感基调是清、静、悲凉,以中国南方秋天为映衬背景,表现了故都秋天的独特情致、并揭示出北国之秋蕴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
作者选取了静观晨景、轻扫落蕊、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等细节进行富于文人情趣的描写,然后转入对秋天的文化内涵的挖掘,表现了秋天深刻的人文情趣。
最后,把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作了一个简明的对比,点明对故都之秋的热爱。
2、回顾学过的有关“秋”的诗句,体会其感情基调a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 杜甫无边路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 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d 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e 毛泽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3、朗读课文,解决生、难字读音混混沌..沌()潭柘.寺()落蕊.()一椽.破屋()廿.四桥()房檩.()颓.废()鲈.鱼()(二)课堂学习1、找出文章的文眼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郁达夫对北国之秋总的感受是什么?文中哪一句话可以表明这种感受?明确:秋天,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者意念之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
3、段落分层:(思考写了哪些秋景)一(1 --- 2 ):抒发感受,向往故都之秋秋晨院落故秋槐落蕊都二( 3 -----12 ):秋蝉残声的秋雨话凉秋秋日胜果三(13 ----- 14 ):总结全文,眷恋故都之秋4、文章首尾在结构上有什么关系?(首尾呼应,意境升华)5、作者在描写秋色的画面中还添加了多重色彩和声音,请归纳出来,并体会它们集中体现了秋景的什么基调?(静、悲凉)颜色:碧蓝、蓝、白、青、灰白、淡绿、淡黄(冷清色彩,冷色调)一切景语皆情语,选取这样的色彩表明作者当时的内心冷清,孤独。
郁达夫《故都的秋》优秀教案(通用12篇)
郁达夫《故都的秋》优秀教案(通用12篇)郁达夫《故都的秋》优秀教案 1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古都的深深眷恋的情感。
2、体会课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品味文章优美隽永,清新雅致的语言。
4、学习美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作者笔下的“清、静、悲凉”的秋,和作者抒发的对古都深深的眷恋之情。
2、难点: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及点拨法五、课前预习1、自主学习本文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把握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3、画出文中描写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现色彩、声音的词语4、给各段景物描写添加一个小标题5、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第一课时一、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2、概括文中五幅秋景图3、通过分析秋晨院落图是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二、教学过程1、导入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
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
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
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
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
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
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2、检查预习学生介绍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3、解题“故都”的秋,“故都”点明了描写地点,“秋”点明了描写内容,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融合。
我们知道故都也就是北平,但作者问什么不直接把题目写成“北平的秋”呢?明确:故,有历史的悠久,年代遥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乡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是一种繁华褪尽,荒凉落寞的情绪。
《故都的秋》 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独特感受,理解其深沉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底蕴。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品味文中细腻、清新的语言。
3、培养对自然与生活的审美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作者笔下故都秋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
(2)分析文中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品味语言特色。
2、难点(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复杂情感,探究其文化内涵。
(2)学习借鉴本文的写作手法,进行写景抒情的片段写作。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 年 12 月 7 日-1945 年 9 月 17 日),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2、写作背景《故都的秋》创作于 1934 年 8 月 17 日。
当时,郁达夫到达北平,饱尝了故都的秋味。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 年 4 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
1934 年 7 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该文。
四、预习导航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潭柘寺()驯鸽()平仄()颓废()譬如()廿四桥()混沌()鲈鱼()2、解释下列词语。
(1)不远千里:(2)混混沌沌:(3)疏疏落落:(4)一叶知秋:3、初读课文,思考:作者眼中故都的秋具有怎样的特点?五、文本研读1、整体感知(1)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哪几幅故都秋景图?(2)这些秋景图分别体现了故都秋的什么特点?2、精读赏析(1)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秋景图,分析作者是如何写景的,运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示例:“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故都的秋》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故都的秋》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故都的秋》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故都的秋》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方式,领略作者的感受与思考。
2. 掌握一些诗歌鉴赏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3. 理解和感受唐代文学的艺术及其价值。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增强其综合语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都的秋》的诗歌欣赏和分析。
2. 唐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及其价值。
3. 诗歌鉴赏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本课课文,了解诗歌的背景及作者的生平和创作特点。
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品味诗歌,感受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 课堂讲解首先,讲解唐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和价值,并与现代文学做一些比较和对比,加深学生的体会和理解。
接着,讲解诗歌鉴赏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审题、找出诗歌的核心意思、寻找艺术手法(比喻、拟人、对仗、假设等)、找出诗歌的情感倾向和主旨、探究诗歌与生活的关系等等。
最后,结合指导学生对《故都的秋》进行分析和欣赏。
学生可以就以下问题进行探究:1) 诗歌的主题和中心是什么?2) 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情绪转折如何?3) 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是怎样的?4)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有哪些?5) 诗歌与我们现实生活有何联系?3. 课后作业基于上课吸收的知识,让学生分析另一首唐诗作品,了解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教师根据上课情况,评估学生的诗歌分析和欣赏能力,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补充。
针对学生自己选个唐诗进行分析和写作,评定学生的诗歌分析和写作能力。
五、教学总结在此次导学案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着重介绍了唐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和价值,以及诗歌鉴赏和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具体实践。
希望学生们可以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自己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唐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学习了诗歌鉴赏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故都的秋》教案(最新5篇)
《故都的秋》教案(最新5篇)故都的秋教案篇一《故都的秋》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二、教学重点:加强朗读,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四、教学方法:1、美读法。
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组织讨论法。
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教学时数一课时一。
导入导语设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
也留下了无数描写秋的佳作,同学们能说一说吗?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登高》是啊,秋天是多姿多彩的------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感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
《故都的秋》教案范文(通用11篇)
《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教案范文(通用11篇)《故都的秋》教案篇1教学目标:1、欣赏秋景,体会情感2、品味语言教学重点:1、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鉴赏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预习任务:①给各自然段加注序号;②画出文中描写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现色彩、声音的词语;③给各段景物描写添加一个小标题。
④把握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⑤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样精彩”的两个奥运,让08年9月的北京张灯结彩、繁华似锦。
盛装的北京无比的美丽,但也模糊了四季的轮廓,让人忘掉了这是----秋天。
以前的秋天的北平会是什么韵味呢?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回到1934年的北平,走进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
二、明确教学目标二、阅读,整体把握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文本,然后告诉我,郁达夫先生对北平的秋天是什么情感?请用文本的句子回答。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大家先对课文有个整体印象,再由表及里地探究。
)学生的回答应该是:喜爱。
理由:①“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②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③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
可见爱秋之深啊!(这两句话要让学生读,使他们明白:不仅仅是喜欢、欣赏。
而是极端的爱。
能答出:眷恋、热爱、痴迷等的就算解决,喜欢的程度轻一些!)三、深入探究(一)、郁达夫先生既然这么喜欢故都的秋,那么他是通过描写什么样的景色来表现这故都的秋呢?请同学们在音乐声中速读课文,看他共描绘了几幅“故都秋景图”。
《故都的秋》学案
10、故都的秋一、本课学习重点。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3、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寄托的感情。
二、文本解读。
《故都的秋》是一篇典型的写景状物抒情散文。
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通过对故都之秋洗练优美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致使故都的清秋笼罩着一种“悲凉”。
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作家将他丰富而执著的内心情绪融入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中,而又传达着对中国源远流长的赏秋文化的珍爱和他那难以排遣的故都情结。
从结构上看,按总分总的结构体系,分为总起、分写、总结等部分。
整篇文章很好地抓住了使情和景结合的有特征的对象,借景抒情,以景显情,感情浓厚,意味隽永。
阅读时通过不同的方式品赏景物描写,揣摩精警的语句,赏析散文优美的语言,消除时代的隔阂,感受人文精神及文学形象,培养自己散文鉴赏中的审美情趣,并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
2、课文素材利用成功范例。
借得清秋一缕魂谈起秋天,总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即便在炎热的夏天,只要一听到“秋天”二字,顿时就感觉凉爽了许多。
每当记起秋天,我总是想起那浓霜,那厚露,那悲凉,我给这种感觉取了个名字,叫秋魂。
像郁达夫,从杭州到青岛,从青岛到北平,租一椽破屋,泡一碗浓茶,看碧绿青天,听驯鸽飞声,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那故都的秋的悲凉。
秋风过后,满院是断肠的落红,满地是衰残的生命。
这些朴素而轻微的生命,那么美丽,那么短暂,那么默无声息,生活的重压,人世的践踏,它们转眼间,杳无踪迹。
如黛玉言: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是啊,在一个动荡的年代,还有谁去关注,去珍惜,去呵护这些深沉而凄美的生命?如此看来,这秋,在呼唤着人的良知。
秋雨,没有春雨的细腻,没有夏雨的激昂,没有冬雨的哀伤。
它虽是沉默,但不屈服;虽是静默,但不彷徨;虽是婉约,但不懦弱。
《故都的秋》教案(通用15篇)
《故都的秋》教案(通用15篇)《故都的秋》教案 1教学目标要求:1、知识能力目标: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静、悲凉”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
”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师: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2、诵读评价: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1、师: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孤寂的柳影里。
你能接着说下去吗?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习。
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故都的秋学案
故都的秋学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故都的秋》这篇文章的主题和情感,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中的深层含义。
帮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和语法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故都的秋景之美。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爱国情感,增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二、教学内容介绍作者郁达夫的生平事迹和文学风格。
解析《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包括文本中的主题、情感、重点段落和关键词句。
通过互动交流和讨论,让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文章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和思想,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重点: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和语法结构,理解作者对故都的秋天的热爱和眷恋之情,感受文章中所描绘的秋景之美。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黑板:用于列出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和语法结构。
投影仪:用于展示文章中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软件:用于播放音频资料和展示PPT。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授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和语法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故都的秋景之美。
练习法:教师布置阅读理解练习题,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教师给予指导和解答。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介绍郁达夫的生平事迹和文学风格,并引出《故都的秋》这篇文章。
初步感知:学生自主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和主题情感。
深入理解:教师讲解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和语法结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主题、情感和思想。
同时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故都的秋景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互动交流: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同时开展互动交流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探讨文章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故都的秋》学案及答案
《故都的秋》学习任务单一、课前预习1.“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明确:北平。
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突出历史悠久,文化深厚。
当时都城为南京,“故”有“从前的”、“过去的”意思。
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情感。
“故乡”“故人”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
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2.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
故都的秋味有何特点?清静悲凉3.《故都的秋》按照顺序依次描绘了北平秋天的五幅画面,画面中不仅包含着秋景,更包含着作者领略秋意的方式甚至情态。
请仿效示例,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五幅画面。
4.《故都的秋》开头结尾都写了江南的秋,有何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
内容上:与故都的秋形成对比,凸显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和眷恋。
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二、课堂研读1.《故都的秋》通过多角度写景表现出北平秋天的“清”“静”“悲凉”,请对此进行赏析。
通过感官角度,视觉上描写了故都的秋院落、天色、牵牛花、槐树落蕊、秋雨等秋景,凸“静”,触觉上描写了秋雨后的凉意。
味觉上,结尾处四个比喻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
通过多感官写景,全方位地呈现北平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使读者身临其境。
表达了作者对于北平秋天的喜爱与眷恋。
2.在郁达夫的笔下,故都的秋特别“清”“静”“悲凉”,带着传统文人的某种审美情趣。
阅读《故都的秋》,分析其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民族审美心理和审美特点。
3.“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主观感受的词,为什么作者把“悲凉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明确心境。
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导致思想苦闷。
作家个人气质。
作家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4.第12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议论。
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故都的秋.学案doc
《故都的秋》学案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与重点: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学会知人论世:通过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感情底蕴。
其人其文:郁达夫(1896—1945 ),现代作家。
浙江富阳人。
1913 年留学日本,1922 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 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1934 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 、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混混沌沌()一椽破屋()潭柘寺()落蕊()著着单衣()颓废()廿四桥()鲈鱼()2 、快速阅读全文。
边看边划出作者描写的景物。
划出表示颜色、声音的词语、短语。
三、自学思考1. 故都的秋景的特点是什么? 把文眼找出来。
2.用三个字来概括南国之秋的特点?3.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是否闲笔?4.本文开头分别写出了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北国之秋______;江南之秋______。
通过这不同感受,表达作者______的感情。
5.“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秋雨声,同样给人以幽静感觉,其原因是______。
6.如果说4题是用微弱的音响反衬幽静,则更幽静的话,那么“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就是用疏落的形象反衬悲凉,则更悲凉。
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妙处就在______。
7.“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觉得有点儿落寞”,与“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共同点是______。
《故都的秋》学案正稿.doc
《故都的秋》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2、掌握故都秋景“清、静、悲凉”的特点,理解文中描绘的五幅秋景图,学习本文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二、【学习重点】以探讨“郁达夫是'颂秋'还是'悲秋’,或是……”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讨论分析,掌握文中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三、【学习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Z情以及文屮流露出的悲凉Z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四、【学法指导】1、掌握分析这类文章的思维程序:(1)了解文章写的景物对象,感知景物对象的整体。
(2)分析文章怎样写这些景物?景物的特点是什么?(3)透过字面,揣摩体会,情景相连,挖掘作者寓于景物对象中的深情。
2、诵读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催化。
3、通过了解作者和背景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1)阅读课文P50注释①;(2)郁达夫,3岁丧父,7岁入私塾。
青年时代,随长兄赴日留学,十年客居H 本,期间饱受屈辱和歧视。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成为一位多才的作家。
在文学上,他提倡“静的文学雹”所以,他的作品体现着极强的“主观色彩S这篇散文,秋中有情的眷恋,秋中有情的落寞,是最自然不过的了。
当然,这样说也就是和他的个性有关了。
郁达夫性情沉静,有些忧郁的气质。
另外,也与写作背景有关。
郁达夫是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
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1936年2月,离开杭州赴福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吋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 并写下了本文。
当时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
因此,作者描写心中的悲凉,己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渗透着拂之不去的人事沧桑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2.了解作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时为何要突出“清”、“静”、“悲凉”的特点,从而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3.分析故都秋景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学习重点】掌握文章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知识链接】关于秋的描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感受到的是秋天的壮丽。
杜甫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凉秋景。
柳永在秋中辞别、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他笔下的秋是凄苦的。
【温故知新】简介作者及其艺术风格、本文的写作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阳人。
自1913年始留学日本10年,饱受了屈辱和歧视。
1922年回国后,一方面在大学任教,一方面搞创作,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家庭的变故、国家的现状,激起了作者无限愤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战争。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
游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游记。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一椽()嘶()叫潭柘()寺橄榄()普陀()山房檩()陪衬()夹袄()廿()四桥着()衣混沌()椭圆()2、释题:试分析题目的含义(“故都”为何不用“北平”代替?)3、本文描写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物?【合作探究】1、课文为什么不写火一般的香山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对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等也一笔带过?2、能表现文章感情基调的是哪几个词?作者对它们是分别描写的,还是通过所选取的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试举例说明。
3、简述课文的结构,文章是怎样前后呼应的?【当堂检测】3、1.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B.“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啦!”C.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D.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2.下列句中的划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切的一项是()①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②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萧索的来的。
A.稀稀落落严厉感慨 B.疏疏朗朗严厉感触C.疏疏落落严厉感触 D.疏疏落落严肃感叹3.下列句中“像”字表比喻的一项是()A.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B.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C.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D.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这三段文字写到了三种景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中作者选用了很多表示色彩的词,如________、_______等,它们都属于________色,显示了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3.作者为什么要“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赏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的理由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句从_________觉、__________觉和_____________觉上写出了故都之秋__________的特点。
6.为什么说“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文中画线的句子你联想到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你对这三段文字的写景特点作简单的评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材积累】描写秋天的诗词:《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苏幕遮》【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故都的秋》导学案答案【自主学习】1.字音一椽(chuán)嘶叫(sī)潭柘寺(zhâ)橄榄(lǎn)普陀山(tuó)房檩(lǐn)陪衬(chân)夹袄(ǎo)廿四桥(niàn)着衣(zhuó)混沌(dùn)椭圆(tuǒ)2.释题:“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
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3、牵牛花、槐花落蕊、秋蝉残声、秋雨凉风、枣树奇景。
【合作探究】1、明确: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
正因为这样,他言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笼罩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
文章不写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腰壁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
文章紧扣“清”“静”“悲凉”这三个带文眼性的词,来描写景物的特点。
对景物的描绘,作者往往只用寥寥数笔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2、明确:本文能表现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静”“悲凉”,作者是通过所选取的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而不是分别描写的。
举例分析(1)牵牛花:“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是在写“静”,又突出了“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
(2)槐树落蕊:整段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文眼:清静悲凉牵牛花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疏疏落落的衰草故静对着都槐花落蕊“扫街……清闲”极细微落寞风极柔软物秋蝉残声啼鸣衰弱秋雨凉风都市闲人息列索落凉悠闲缓慢②江南之秋不能让人满足①清晨所见、牵牛花②槐树落蕊故记叙③秋蝉残声前都 2.分写④秋雨话秋凉后的⑤枣树奇景呼秋议论:凡是有情趣的人,对于秋应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觉①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3.总写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能力提升】1.C2.C3.C(其余表比较)课文语段阅读题1.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2.青、蓝、灰、白(任选二个);冷;深沉、淡泊。
3.为了感受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会故都秋的质朴美。
4.秋的特征应是清淡。
5.听、嗅、触;静。
6.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面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7.金灿灿的阳光和枯黄的小草。
8.围绕“描写细腻,情景交融”来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