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目标设计原则

合集下载

(2023年整理)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2023年整理)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2023年整理)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2023年整理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概述本文档旨在整理并介绍2023年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高中物理教育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主要内容1. 知识体系:新课程标准将基本物理概念和原理作为核心,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电磁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2. 实验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能力,课程将增加实验教学的时间和比重,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科学方法和数据分析技能。

3. 数学应用:物理与数学密切相关,新课程标准将强调物理知识与数学应用的结合,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数学建模和计算能力。

4. 科技创新:鼓励学生关注科技创新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中。

5. 跨学科融合:物理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新课程标准将鼓励物理教育与数学、化学、生物等学科进行跨学科的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目标1. 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理解,提高物理素养水平,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2. 培养实验探究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推理能力。

3. 提升数学应用能力:强化物理知识与数学应用的结合,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数学建模和计算能力。

4. 培养科技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关注科技创新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中。

5. 实现跨学科融合:促进物理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以上是对2023年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简要介绍,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将为高中物理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

2023高中物理教学计划

2023高中物理教学计划

2023高中物理教学计划2023高中物理教学计划1一、学科要求背景分析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领域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相衔接,只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学生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观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一)课程总目标1认识领域。

学习全面的物理基础知识及应用。

2操作领域方面。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初步学会科学的研究物理问题,寻找物理规律的方法。

3情意领域方面。

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客服困难,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课程具体目标1知识与技能。

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认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作用地位,掌握实验的技能会使用一些基本实验仪器能独立完成一些物理实验;了解物理学的发展进程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用用;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通过概念,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物理工具在物理发展中的应用,作用;能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努力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参加实践活动,尝试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物理原理自己解释;具有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和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实践的意识;具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关心国内外的科技发展现状。

三、教学内容1选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2具体内容走进物理课堂之前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3各章节课时安排表四、学生现状分析由于刚上高中,对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还不怎么清楚,从整体来看我所交的三个班里有两个班是尖子班,他们的入学成绩还可以,可是物理成绩基础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差的,所以在学习当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加强,对物理的概念理解方面多加强,多练多做。

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物理课程,旨在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教学任务包括: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和现代物理等核心内容的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在此基础上,本教学设计将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如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体系。

(2)学会运用物理公式进行问题分析、计算和解决,提高解题能力。

(3)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能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处理实验数据。

(4)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如观察、假设、实验、验证等,进行物理现象的探究。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注重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在学习中保持积极的态度。

(2)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社会、科技、环境等方面的联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使他们具备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4)通过物理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5)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明白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认识到科技发展应遵循道德伦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关于高中物理教案设计

关于高中物理教案设计

关于高中物理教案设计教学目标明确教案设计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这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例如,在教授“牛顿第二定律”的课程时,教学目标可以是:-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能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

-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探索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安排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内容应从浅入深,由易到难,形成逻辑上的连贯性。

例如,先介绍力的概念,再引入加速度,最后结合二者讲解牛顿第二定律。

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关的课堂实验,如使用小车和斜面来验证定律的正确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T、教学视频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例如,在讲解抽象概念时,可以通过动画演示来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课堂互动设计设计有效的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或者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某个实验任务。

例如,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然后实际操作并分享结果。

作业与评价布置适量的作业,既能够巩固课堂所学,又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业应涵盖各个层次,从基础题目到提高题目,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

评价则应公正客观,不仅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

教学反思每堂课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总结哪些教学方法有效,哪些需要改进。

这有助于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目 标 ,即 “ 知识 与技能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 度与 价值观 ”。 表 面 看 来 ,这 只是 对 已往 的 “ 基 础 知识 和基 本技 能 ” 的 “ 双 基”培 养 目标 的补 充和 完善 ,其实 ,它 是在 科学 教育 的本 质与精 髓的认识 上 的一 次质 的飞跃 。 课 程培 养 目标不 同 ,对 知识 的选 择和侧 重点就 不 同。 ( 2 )倡导 自主学习 ,重视 科学探 究,实现教 学方式 的多样
会 发展 的互动关 系。 ( 5)创设 问题情境 教 学 中使 学生产 生认 知需要 的关 键是 问题 情境 。 问题 情 境 是有 一定 困难 、需 要学 生经 过努力 获取新 知的 学 习情 境 。新 奇 的 问题 情 境 对 学 生具 有 较 大 的 吸 引力 ,能激 发 学生 的学 习 兴 趣 。在 教 学 设 计 时要 分析 学 习者 的 学 习准 备情 况及 其 学 习 风 格 ;要做 学 习 内容 分析 ,旨在 规定 学习 内容 的范 围、深 度和 揭 示 学习 内容组 成 部分之 间的联 系 ,以保证 达到 教学最 优 化 的 内 容 效度 ;要运 用 各种可 能 的课 程资 源 ,为 教学 问题创 设 合适 的 情 境 ,从 而创 造 良好 的课 堂教 学氛 围 ,激 发学 生 的求 知欲望 , 为 达成 课 程 目标打下 基础 。 ( 6 ) 获得 成功体 验 评价 与交 流探 究结 果是 进一步 认识 事 物规律 的必 要过 程 。 评 价是 为 了促 进 发展 。学 生通 过评 价与交 流,可 以发 现新 的 问 题 ,吸 取 经验教 训 ,改进 探究 ,培 养合作 精神 ,更重 要 的一 点 是 获得 成 功的体 验 。根据 马斯 洛 的需要层 次论 ,当人 的归属 与 爱 的需 要 、自尊 的需 要 得不 到满足 时 ,很 难产 生 出强 烈 的认 知 需 要 。所 以 教 师 对学 生 的 态 度也 影 响 着 学 生 的 积极 性 。这 其 中 ,关 键 是引 导学生 树 立信 心 。当学生在 学 习 上有 了哪怕 是小 小 的进 步 ,也 给予热 情 的鼓 励 。一 句真诚 的鼓 励 话语 ,可 能 带

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目标设计原则

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目标设计原则

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目标设计原则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就其本质来讲,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现代课程与教学观的具体体现,是现代教学理念和新课程观的具体化。

落实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其途径是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师生通过一系列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最终实现课程目标。

因此,教学目标确定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课程目标的实现。

课堂教学目标的科学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设计遵循全面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操作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教学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

高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高中物理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教学目标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始终提倡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认知,而应该是在认知建构的过程中,促进情绪体验,感受过程,掌握方法,促进科学价值观的自然形成;三是教学目标要涉及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的各个方面,内容要全面。

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目标设计的,课程目标应贯穿和体现于教学目标之中,因此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与课程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具体可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

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技能;过程与方法是指认知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与方法。

特别强调在过程中获得和应用知识,学习和应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自己、他人、对自然、对文化以及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备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

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时,一定要全面考虑三个维度,不能只注重知识领域的目标,而忽视其他领域的目标。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家课程标准把高中物理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学目标也应分为三个维度,而且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课堂教学应当同时兼顾的一个目标体系。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2012-11课改探微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不论是自然现象的发现和解释,还是自然规律的总结和应用,都充满了问题。

物理教学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的理念,把物理课上得更生动一些、更鲜活些,将知识与生活结合得更紧密些,从而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下面就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提出以下教学策略。

一、了解和学习新教材新大纲采用两类物理课的方式来安排必修和选修的内容,给出两类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要求。

其中,必修物理课是基本要求的物理课,它是着眼于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科学,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必修加选修是较高要求的物理课,它为学习者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适合于理科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

在能力要求上,两类物理课都要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教育的出发点,未来社会需要多类型的人才,高中课程就应该为不同发展方面的学生打好不同类型的基础。

分类型开设物理课是优化课程体系的结果,充分体现课程规划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发展特长的特色,提供两类物理课的思路,不仅符合培养目标的多样性,而且是适应和促进普通高中多种办学模式的需要。

二、新课程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确定教学目标和分析教学问题,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修改的过程。

我认为,新课程教学设计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教学的三维目标2.分析教学内容,确定重点、难点问题3.分析学生状况,创设问题情境4.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策略5.设计和选择指导学生完善知识结构的教学策略6.对教学策略的反思和评价三、物理课堂的教学策略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途径。

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方案改进都可以成为物理教学设计的内容。

高中新课程物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

高中新课程物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

《高中新课程物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前言为推进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引导中学学科教学朝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向迈进,我们组织编写了《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研修手册》。

这套丛书按新课程结构编排共分15册,本册为物理分册。

《高中新课程物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概论,主要阐述新课程理念下物理学科的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物理学科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物理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等。

第二部分为新课程物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汇集了17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教学设计与案例,这些“设计”都是根据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设计的,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策略和方法。

每个“设计”有“课标要求”、“教学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还有“专家点评”。

第三部分为高中物理新课程课例实录,选配了4个典型课例,其中包括“概念课”、“规律课”、“探究课”和“活动课”,并对这些课例进行分析与点评,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造性地设计。

本书把教育理论和教师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教育实践活动的改革密切结合起来,用现代教育观念和理论方法、优秀课堂教学范例,结合理论和实践,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推动教育改革。

这套丛书主编吴惟粤,副主编李文郁、吕伟泉。

本书主编姚跃涌,编写人员张军朋、刘雄硕、宁革、洪丹、何晋中、胡志坚、刘同胜、陈拱忠、李镇滔、陈旭、苏剑青、黎炬、张增慧、黄重创、刘志敏。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存在缺点和不足,欢迎老师和同学们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修订。

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2005年2月目录高中新课程物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目录第一部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概论(1)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2)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20)三、高中物理教学过程的设计(28)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46)第二部分高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47)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8)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55)三、用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62)四、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动(73)五、探究自由落体运动(81)六、探究自由落体运动(89)七、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95)八、研究摩擦力(101)九、力的等效与替代(109)十、力的合成与分解(116)十一、力的合成与分解(125)十二、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34)十三、牛顿第三定律(143)十四、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51)十五、超重和失重(158)十六、测物体运动加速度(168)十七、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178)第三部分高中物理新课程课例实录(186)一、超重和失重(概念课)(187)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课)(188)三、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探究课)(189)四、测物体运动加速度(活动课)(190)“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高中教师物理教案设计思路

高中教师物理教案设计思路

高中教师物理教案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概念。

2.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热力学计算和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入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概念,让学生体会热与功的转化过程。

2. 学习:教师讲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概念和公式,并结合实际示例进行讲解。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规律,并记录数据进行分析。

4. 讨论: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讨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6. 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资源准备:
1. 实验装置和材料。

2. 教学PPT。

3. 相关实例和练习题。

教学评估方法:
1. 实验报告评分。

2. 课堂讨论表现评估。

3. 习题练习成绩。

教学反思与改进:
1. 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掌握他们的学习状况。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关于高中物理教案人教版

关于高中物理教案人教版

关于高中物理教案人教版
教案的目标定位
在编写教案之前,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这些目标应当符合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物理知识的掌握、科学思维的培养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

具体来说,教案应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教学内容的梳理
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

以人教版为例,每一章节都有其核心知识点和难点,教案中应将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力学部分,可以通过实验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牛顿定律;对于电磁学部分,则可以结合现代科技发展,让学生了解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教案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人教版教案范本通常推荐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合作学习则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课堂活动的设计
课堂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

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既能巩固知识点又能提高学生兴趣的活动。

例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或者通过角色扮演来模拟科学家的发现过程。

评价与反馈
教案的最后一部分是评价与反馈。

教师需要在教案中设计合理的评价机制,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评价方式应多样化,既包括传统的笔试和口试,也包括学生的日常表现和课堂参与度。

结语。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

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物理学一方面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经典物理学奠定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近代物理学推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的迅速发展,继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变化。

课程性质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

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二)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高中物理课程在内容上应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四)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2024年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2024年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2024年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解读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2024年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主要涉及教材第二章《运动的描述》和第三章《力的作用》。

详细内容包括:物体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三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体运动的描述方法,理解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2. 使学生了解牛顿三定律的内容及意义,学会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并能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牛顿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

教学重点:物体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的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小车、滑轮、砝码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运动员百米冲刺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引出物体运动的描述。

2. 教学内容讲解:(1)物体运动的描述:介绍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2)匀变速直线运动: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导速度、位移公式。

(3)牛顿三定律:阐述牛顿三定律的内容,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4)力的合成与分解: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举例说明。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演示: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

六、板书设计1. 物体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

2.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位移公式。

3. 牛顿三定律:内容、应用。

4. 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给定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求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2)分析题:分析一个物体受力情况,判断其运动状态。

2. 答案:(1)位移 = 初速度× 时间+ 1/2 × 加速度× 时间的平方。

高中物理教案新课标要求

高中物理教案新课标要求

高中物理教案新课标要求
课型:新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1. 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计算方法;
2. 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
3. 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应用;
4.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电流和电阻相关计算题目;
5. 能够通过实验验证欧姆定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流的概念、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应用;
难点:电阻的计算方法,实验验证欧姆定律。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等;
2. 教学板书:电流的概念、欧姆定律的表达式、相关计算题目。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实例引入电流和电阻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电流和电阻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二、讲授:介绍电流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引入欧姆定律的内容,讲解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
应用。

三、示范:通过实验演示欧姆定律的实验验证过程,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

四、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电流和电阻相关计算题目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
掌握。

五、总结:复习本课内容,强调电流和电阻的重要性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后拓展: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和探究,拓展对电流和电阻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电流和电阻的基本概念展开,通过实验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深入
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教案撰写要求

高中物理教案撰写要求

高中物理教案撰写要求
1. 教案标题:教案标题简明明了,能够准确概括本节课的内容。

2. 教学目标:明确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3. 教学重点:指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

4. 教学难点:指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学生可能存在困难的知识点。

5. 教学策略:列出本节课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安排。

6. 学情分析: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等。

7.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详细编排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导入、讲解、示范、练习、作业等环节。

8. 教学评价:明确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包括考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能力的应用水平等。

9. 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效果和存在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
出改进建议。

以上是一份高中物理教案的撰写要求范本,希望可以为您撰写教案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4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范本(六篇)

2024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范本(六篇)

2024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范本一.指导原则与教学目标:遵循新课标、新高考规定及教学大纲,同时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掌握情况,强化物理基础知识教育,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培养其逻辑思考与自学能力,为高考物理取得佳绩奠定稳固基础。

教学过程中,确保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对于概念,需使学生理解其含义,明晰概念间的差异与联系;对于定律,教学应借助实例、实验和推理过程来引导,使学生理解定律的表达形式及适用条件,以深化对基本概念和定律的掌握,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水平,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二.课程评估与教学内容:在新教材改革中,高中学习内容和能力要求有显著调整,同时对教师教学理念和学生学习策略也提出新期望。

内容上,既沿袭了物理学对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的认知过程,精选各领域代表性内容;又注重时代性,要求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介绍与基础知识紧密关联的现代科技成就,强调知识获取的过程。

本学期将教授人教版物理第二册必修及选修部分,涵盖机械波至电磁感应的全部主题。

教学中,需理解大纲,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需求;遵循渐进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加强实验教学,提升学生能力及学习热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合理安排练习,这是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除课本练习外,学生需使用《物理教与学整体设计》进行同步练习。

三.主要措施与标准:深入研究新课程要求,全面理解新课标,分析课程变化,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起点,确保所有学生都能适应并有所收获。

加强集体备课,团结协作,共享资源和智慧,每周一次大备,每日一次小备,实现五个统一。

严格遵循教学常规,备课充分,教学态度认真,方法灵活,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认真批改作业。

认真组织单元测试和讲评,每章设计两套试题,一套检测,一套巩固,确保每个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配合班主任做好优秀生和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2024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教学计划范本(二)一、指导原则遵循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坚持以新编中学物理教材为教学蓝本,致力于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高中物理教案设计理念

高中物理教案设计理念

高中物理教案设计理念
一、目标:
1.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2.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二、教学内容:
1.认识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基础知识;
2.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定律;
3.学习物理学科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
4.探究物理学科的常见应用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2.探究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4.课堂讨论法,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阶段:通过引入问题或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讲解阶段:介绍物理原理和定律,讲解实验方法和技巧;
3.实验操作:引导学生开展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数据;
4.讨论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讨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总结评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评价学生的表现和提出建议。

五、延伸拓展:
1.课外阅读:推荐相关物理书籍和资料;
2.实践活动:组织科学实践活动和竞赛;
3.研究课题:引导学生围绕物理领域开展研究。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理念,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达成。

高中物理课教学计划编制要点

高中物理课教学计划编制要点

高中物理课教学计划编制要点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在编制高中物理课教学计划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我认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

知识目标是指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是指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于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发展的要求进行选择。

可以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容编制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具体内容。

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专业方向,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应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讲述、示范、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物理课教学计划编制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可以利用实验室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物质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

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知识和信息来源。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参观,拓宽学生的视野。

五、教学评价的方法选择在物理课教学计划中,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际能力的评价,不仅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还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时间的安排在教学计划编制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应根据学科的难易程度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合理分配每个知识点的教学时间。

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避免教学过度和不足的问题。

七、教学方式的创新在物理课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

可以尝试引入游戏化教学、案例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摘要】新课程的实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有人说:“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其实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课堂教学设计来体现。

本文仅谈谈我对新下的物理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课程目标;科学探究;学科特点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从着眼于学生全面、富有个性地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弘扬科学和人文精神,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科学素养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物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体系。

下面根据新教材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结合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谈谈我对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的认识。

1.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

新教材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提出了高中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

在教学中,课程目标的这三个维度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都融于同一个教学过程之中。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需要从三个维度来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对自由落体运动快慢的猜想,提高他们制定科学探究计划的能力;可以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可以讨论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科学发展的意义;可以展示人类在月球上所进行的有关实验照片,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领略自然规律的普适性;还可以通过对打桩机的重锤下落和高台跳水运动员等自由落体运动实例的讨论,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的意识。

2.提高科学探究的质量,关注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达成。

通过初中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体验,并具有了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浙江省浦江县第三中学张日伙【前言】:2006年秋,全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在高中全面推开,对广大物理教师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人本主义教育十分重视情感的教育价值,强调情知的协调发展。

新课改的重要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把“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同等的目标维度,承认学习过程的价值,注重在过程中把知识融入个人的整体经验,转化为“精神的力量”和“生活的智慧”。

因此,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充分照顾全体,把情感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构建一个教师善导、学生乐学的课堂教学新秩序。

【关键词】:目标定位体验情感投入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学过程都有三个目的,即认识目的、情感目的、实用目的。

而在教学过程中,把情感作为教学目的之一,是现代科学对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学生的情感活动是影响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1、物理教师要努力创设情景,注重情感教学的引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积极的利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创设一个充满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以取得发展学生智力活动的最佳效果。

以往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由于受升学率、舆论、社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少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尤其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情感的变化和障碍。

由于过分强调应试教育,物理教学模式采取“教师教、学生听”单通道的课堂教学模式,过多地注重认知方面的传授,课堂上缺乏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物理世界奥秘的愉悦情绪,致使学生感到物理课枯燥无味,忽视了物理学自身情感的投入。

情感教学是一种通过创设不同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与氛围中进行学习的教学方式。

设置情景,一方面使物理问题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注意观察,保持持久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创设各种不同的教学情景,如问题情景、阶梯情景、读议情景、感悟情景、释疑情景、应用情景演示情景、赏析情景、探究情景、迁移情景、矛盾情景、交际情景、讨论情景、等。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摘要:高中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在中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物理学习,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过于依赖教材,学生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新课改在推出高中物理新课程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希望能在教学方式上有所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物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教学;新课改物理是高中的重点课程,它对培养学生的基本物理概念,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常常把重点放在传授物理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导致许多学生不仅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觉得物理课程枯燥无味,排斥学习,教学效果不佳。

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

一、重视学生在物理课堂中的主体性,制订合适的目标在新课改背景下,将学生的主体性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采集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学生在实验中可以亲自动手,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并针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

以“重力”的学习为例,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教师可以制订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如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理解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和重力加速度、并掌握如何通过重力的作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目标设计原则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就其本质来讲,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现代课程与教学观的具体体现,是现代教学理念和新课程观的具体化。

落实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其途径是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师生通过一系列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最终实现课程目标。

因此,教学目标确定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课程目标的实现。

课堂教学目标的科学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设计遵循全面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操作性原则、具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教学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

高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高中物理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教学目标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始终提倡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认知,而应该是在认知建构的过程中,促进情绪体验,感受过程,掌握方法,促进科学价值观的自然形成;三是教学目标要涉及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的各个方面,内容要全面。

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目标设计的,课程目标应贯穿和体现于教学目标之中,因此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与课程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具体可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是指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

技能是指动作技能以及观察、阅读、计算、调查等技能;过程与方法是指认知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认知过程中人际交往的过程与方法。

特别强调在过程中获得和应用知识,学习和应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自己、他人、对自然、对文化以及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备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

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时,一定要全面考虑三个维度,不能只注重知识领域的目标,而忽视其他领域的目标。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家课程标准把高中物理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学目标也应分为三个维度,而且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课堂教学应当同时兼顾的一个目标体系。

在课堂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应受到足够重视,反映能力要求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组织教学内容的主导性目标,而“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设置则是实施上述两类目标的基础。

二、系统性原则
高中物理教学目标从学科角度讲也是一个系统,在设计时要从系统论的角度整体上把握目标要求,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孤立地就课时而设计课时目标,而是要从“高中物理课程目标──高中物理学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逐步具体化,上下贯通,相互联系。

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规定了高中物理课程总目标,但是在不同的学段,由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必须要把握好各个学段的目标,并结合学科的特点,使之系统化。

各课时教学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要把它们放在一个单元系统中考虑,实施有效的教学。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虽然要从三个维度考虑,但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之间是一个系统,不能截然分开,要将目标的三个维度进行有机的整合。

控制论认为,过程受目标所控制,条件与过程相联系。

教学是一个有明确目的、按一定步骤进行的活动,可以说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学目标的确定、实现和检测的过程。

三、操作性原则
教学目标的实现不是学习的终点,而应该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途径。

任何课堂教学目标都要适合自己的学生,能够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

课堂上的时间
有限,教学目标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考虑教学进程,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技术和社会实际,使教学目标便于操作,又具有实效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价的依据,目标具体、可行,才具有可操作性。

一个好的目标体系,实际上已蕴涵了学习结果的测验方式和评价标准。

四、具体性原则
所谓具体,就是要求我们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必须明确、具体,有针对性,即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根据所教学生的共同基础以及兴趣、习惯等,把教学目标具体化;同时还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学习水平要求,准确选择和使用行为动词。

对各学习目标水平以及相应的行为动词,要在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学习水平要求的基础上,选择和使用相应的行为动词,在分析具体内容标准中的目标水平时,一般可以通过描述“标准”的动词来判断其学习水平要求,如“概述、阐述、说明”等对应于理解水平,“描述、说出、识别”等对应于了解水平。

明确性、具体性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根据行为学的定义,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终了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变化结果,因此编写教学目标要考虑目标描述的行为化。

例如,学生实验的教学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和要求等。

用非常具体的语言进行教学目标描述,是物理教学目标的特点之一。

目标叙述得越明确,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就越准确,对目标实现状况的检验就越可靠。

在教学目标设计时,不能用课程的具体内容标准代替教学目标。

课程的具体内容标准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但它不是详细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因此不能以
具体内容标准来代替教学目标,而应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具体内容标准和教学实际来设计教学目标。

五、层次性原则
每一节课的教学中都可能包括三个领域的教学目标,但是确定教学目标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应该深入分析和研究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弄清哪些目标是重点目标,哪些目标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从而确定出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每一课时要以一个基本目标为主干,一节课不可能对学习领域的所有目标全部落实到位,如行为目标可以用来表述结果性目标中的“知识和技能”领域的目标要求,而且落实也容易做到。

但是,体验性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目标要求,就不是通过一两节课的教学能立竿见影的,因此,体验性目标只能作为具体学习行为目标的补充,要慎用。

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多元性,并不是不分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

六、科学性原则
首先,教学目标设计时,要明确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要从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原有基础出发,确定合适的教学“最近发展区”,能够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教学目标的确定,如果仅从教师自身出发,按照一个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势必会造成大部分学生的失落,人为地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导致教学的低效率。

其次,教学目标不仅要适应时代对物理教学的要求,而且要从学校、班级、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调高目标,以适应学生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目标,使他们学有所获,也体验到成功感。

再次,教学目标要针对我国物理教学的特点和实际,有意识地改变实际教学与现代教育思想不相一致的现象,比如改变中学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实验、重记忆轻思维、重知识轻素质、重解题轻发展等不良倾向。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针对物理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以及薄弱环节,
遵循物理教学大纲或物理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

只有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遵循了适应性和针对性要求,就达到了科学性原则。

案例遵循以上原则,以“自由落体运动”(高一物理)一课为例,采用以演示实验为主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方法,围绕自由落体运动主线,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个维度进行整合,其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具有饱满的热情和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能从所给的实验现象或实例中抽象概括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运动性质: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能从实际问题情景中抽象出自由落体运动模型,能从所给的几种具体的实际运动中识别出自由落体运动。

(2)能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小实验测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能说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叫做重力加速度,说明重力加速度通常取值9.8m/s2,方向竖直向下;知道地球上不同的位置重力加速度不同,同一地方的不同物体具有相同的重力加速度;能熟练地写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速度和位移关系公式;理解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会解答自由落体运动的有关问题。

(3)接受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观念;认同通过实验和实际事例分析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及其运动性质的思想方法;承认物理学的实验科学特点。

两人一组能用一把刻度尺和秒表设计出测定反应时间的实验方案,按步骤进行操作,分别测出自己的反应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