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中国石拱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8c2683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e.png)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中国石拱桥》说课稿本篇议论文选自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的《中国石拱桥》,全文以“我”的视角,讲述着石拱桥在我心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文中崇尚着文化传承和保护历史文物的理念,表现出作者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之间的坚定立场。
本文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在教育方面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文章结构简析本稿分为四个部分:引言、正文、结语和总之,其中正文是主要部分。
在引言中,作者提出了“桥儿已走过几千年的时间,我却在给她写一篇文章”的想法,抒发了对石拱桥这一历史文物的敬仰和热爱之情。
这种情感的表达,为文章后面的阐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正文中,作者叙述了自己对石拱桥的认识和观感。
首先,作者描述了桥的特点,如“顿挫充满力量”、“洞得宁静,见得细致”,展现了作者对桥这一形态的审美敏锐。
其次,作者从桥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进行涵盖式叙述,如桥的历史文化价值、地理位置、建造方式等,使读者能够了解到石拱桥的全貌和文化内涵。
最后,作者对石拱桥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状进行探讨,强调了石拱桥这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的必要性。
在结语部分,作者回到了引言的主题,重新强调了自己的主张:保护历史文物和传统文化。
文章的总之,强调了作者对于石拱桥的理解与思考,从而倡导大家应该把石拱桥这一涵盖着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文物,更好地融入到今天的生活中。
二、语言风格分析全文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象征、比喻、排比、反问等,以优美的文学语言,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感受。
语言简洁明了,表达清楚,没有使用任何难懂的专业术语和过于复杂的句子结构,非常适合初中生的接受能力。
本文借助于一些生动的感性描写,如“小的如豆的石头动了起来”,这样的描写往往比抽象的概念更具直观性,更容易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三、教育价值分析作者的立场鲜明,明确表达了石拱桥这一历史文物的重要性,并倡导大家应该加强对于历史文物的保护。
这种立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价值取向,也为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塑造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借鉴。
第18课《中国石拱桥》说课稿---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8课《中国石拱桥》说课稿---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334a93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18.png)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初中语文组…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国石拱桥》,下面我将从六个当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中国石拱桥》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
是作为初中阶段学习说明文的首篇文章,这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本单元的训练要点是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一位桥梁专家,他虽然只是向普通读者介绍有关中国石拱桥的一般性的知识,却显得高屋建瓴,游刃有余。
作者抓住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举例说明,要言不烦。
多处运用具体数字来说明问题,体现了作者谨严的治学态度。
二、说学情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分析和处理教材有重要作用。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说明文,掌握了说明文的基本知识,但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运用不同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以及严密的语言将事物介绍清楚还比较欠缺。
教师要加强学生这方面的思维能力训练,提升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由于说明文不求以情动人,而是重在给学生以知识,讲求科学性,不论是对于充满求知欲的初学生来说,还是觉得说明文比较枯燥、有难度的同学。
在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教师以学定教,创设情境、灵活采用学习方法激发积极性并锻炼思维。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朗读课文,明确说明对象及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梳理文章脉络,理解说明顺序;2.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感受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节课教学教学重点是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清说明顺序;感受新中国桥梁事业的伟大成就,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顺序,通过仿写、点评、修改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并学会运用说明文相关知识。
四、说教法、学法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课堂导入有这样一个人,他在十岁那年,目睹了家乡的文德桥倒塌而砸死、淹死许多人的事故,他内心因此受到震动,立下了桥梁梦;长大后,我一定要造出最坚实的桥!伟大的梦想引领着他,他果真干出一番大成就,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参与了新中国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044830fbceb19e8b9f6ba19.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说课稿《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中国石拱桥》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的课文。
在这之前,学生学习的课文绝大多数是记叙文,对说明文是陌生的,学生学习中一定会有困难,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思想准备,一定要动脑筋、想办法,将教学设计好,把学习说明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学好说明文。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单元提示中已明确指出: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一位桥梁专家,他虽然只是向普通读者介绍有关中国石拱桥的一般性的知识,却显得高屋建瓴,游刃有余。
作者抓住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举例说明,要言不烦。
多处运用具体数字来说明问题,体现了作者谨严的治学态度。
本课的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位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二、对教法及学法的处理教学这篇说明文,要引导学生辨析文体,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了解说明对象,明确其特征;局部探究,赵州桥、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
具体的教法有: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2、平等交流法。
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在本课中,它包含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完成目标时所需的学习方法和时间,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质疑等。
3、自主探究法。
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学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9cb33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f.png)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说课稿第【1】篇〗学习目的: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解本文说明事物特点的几种方法。
2.认识说明文中运用准确语言的重要性,学会准确地说明事物。
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与记叙文的区别。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理解本文准确用词的特色。
2、落实课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主要的教法与学法:多媒体教学,提示指导、理解归纳课时安排:二教时第一教时教学日期:说教学内容:课文的初读理解说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作业,导入新课: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三十年代曾成功地设计建造了有名的钱塘江大桥,五十年代又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
他对石拱桥是这样评价的:石拱桥是我国传统桥梁的基本形式之一,赵州桥和卢沟桥是我国“千万座石拱桥中杰出代表之作”。
这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就具体地为我们介绍这两座著名的大桥以及有关的知识。
二、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之后要求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全文的层次:(1)介绍石拱桥外形特点(用比喻)。
(2)总述石拱桥特点("不但外形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3)引用古籍证明"我国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并点出将要介绍的事物的具体对象。
(4)分述之一,从历史、结构、外形的设计者全面介绍赵州桥。
(5)分述之二,全面介绍卢沟桥。
(6)总说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
(7)综述解放后我国石拱桥的成就和桥梁事业的新发展。
全文层次分明,合理地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写法。
2.段落的条理:介绍赵州桥,先总写历史(建造年代古,使用时间长),结构,外形,设计和施工特点,然后分四点作具体说明,又用评价的句子作结(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
这样,在段落内采用总分总的写法,就使介绍的内容很有条理地编排出来。
由此可见,不论在全文的整体中,还是在段落的局部中,“总一分一总”能够使文章的内容编排得很有条理,“总一分一总”之间的关系,是有内在联系的密不可分的结构关系。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7b678e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0.png)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一、引言中国石拱桥是中国古代建造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本次说课将以中国石拱桥为主题,通过介绍其历史背景、特点和保护现状,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造的魅力和重要性。
二、内容概述1. 历史背景中国石拱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经历了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发展和演变。
在古代,石拱桥是交通运输的重要方式,也是城市发展的标志之一。
2. 特点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稳固:石拱桥采用石材建造,拱形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保证桥梁的稳定性。
(2)工艺精湛:石拱桥的建造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他们运用石材的特性,采用精细的雕刻和装饰技术,使桥梁充满艺术感。
(3)历史文化:石拱桥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建造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民族记忆的重要载体。
3. 保护现状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石拱桥面临着许多保护问题。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修复、保养和加强管理等,以确保石拱桥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了解中国石拱桥的保护现状和相关措施。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观察石拱桥的结构和装饰,分析其特点和历史背景;(2)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通过了解石拱桥的保护现状,引导学生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建造的热爱和兴趣;(2)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石拱桥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中国古代建造的好奇心。
2. 介绍中国石拱桥的历史背景和特点(1)讲解中国石拱桥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其在中国古代建造中的重要地位;(2)通过展示石拱桥的结构和装饰,讲解其特点和工艺;(3)引导学生观察石拱桥的形态和雕刻,分析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精选4篇)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70c07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97.png)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精选4篇)中国石拱桥说课稿1一、说教材茅以升是中国著名的桥梁专家。
对于《中国石拱桥》一文,他曾这样说道:“石拱桥是我国传统的桥梁三大基本形式之一。
石拱桥这一体系,又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乃是千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
”“它是一份可珍贵的遗产,显示着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
”《中国石拱桥》一文从不同的角度说明石拱桥的特征。
先采用概括说明“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从“久、美、坚”三个方面说明了中国石拱桥一般特点。
然后又介绍了赵州桥、卢沟桥,采用具体说明方法来揭示石拱桥的共同特点,还着重说明两座桥的各自的特点。
《中国石拱桥》是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来说明的。
先总说特点,接着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共同特点,所举例子具备了被说明事物的共同特征,即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然后分说了两桥梁各自独有的特点,最后总说我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的原因,以及社会主义时期不同石拱桥的发展。
这篇说明文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
举例子要有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即要具备被说明事物的共同特点,第二要具备该事物的自身独有的特点,赵州桥和卢沟桥就具有非常突出的代表性。
这篇说明文另一个重要说明方法是列数字,运用数字说明是准确说明事物的方法之一。
根据需要,有时需要用确切的数字,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有时要用约数,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石拱桥“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
本篇文章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作为初二学生接触说明文的首篇,一定要作好说明文入门的指导。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单元教学要求、课文特点和初二学生开始学习说明文的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抓住事物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6b7374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7.png)
中国石拱桥一、引言中国石拱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石拱桥作为我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构造和美学价值,成为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之一。
本文将从石拱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以及文化意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使读者对中国石拱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历史背景经历了几千年的变迁,中国石拱桥已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古代中国的石拱桥建造始于秦、汉时期,发展至明朝达到了全盛期。
中国石拱桥的流派主要有京派、洪洞派和浙江派等,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建筑特点。
中国古代石拱桥建造中常用的石材有花岗岩、青石等,这些材料具有坚硬、耐久的特点,可以保证桥梁的稳固性和长久使用。
石拱桥的建造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们进行精确的设计和施工,他们掌握了独特的建筑技术,使得桥梁具备了极高的抗震能力。
三、建筑特点1. 结构稳固中国石拱桥采用了拱形结构,利用石块的自重分散荷载,不仅可以承受桥车的压力,还能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
石拱桥大多为小孔结构,每个石块都相互压紧,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整体。
2. 雕刻精美中国石拱桥不仅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一件艺术品。
桥墩、拱门、栏杆等部分都采用了精细的雕刻技术,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
这些雕刻多以人物、花鸟、神兽等为题材,富有装饰性和纪念意义。
3. 多样的桥型中国石拱桥有多种不同的桥型,如独孔拱桥、连拱桥、复拱桥等。
每种桥型都有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风格。
独孔拱桥是指只有一个拱洞的桥梁,通常拱洞的形状是以圆弧为主。
连拱桥则是由多个相连的拱洞组成,形状多样。
四、文化意义中国石拱桥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见证。
石拱桥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象征着连通和和谐。
它不仅连接着两岸的交通,也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石拱桥还在中国的诗词、绘画、戏曲等艺术形式中多次出现,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和表现形式。
此外,石拱桥还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成就。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f5a9ac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2.png)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以下是一份关于中国石拱桥的说课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了解石拱桥的起源、发展及特点。
(2) 掌握石拱桥的结构原理。
(3)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石拱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2.过程与方法(1) 采用讲授和观察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石拱桥的基本知识。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3) 通过绘制草图和模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石拱桥的结构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 石拱桥的起源、发展及特点。
(2) 石拱桥的结构原理。
(3)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2.教学难点(1) 石拱桥的结构原理。
(2) 如何观察和比较不同的石拱桥。
(3) 如何通过绘制草图和模型深入理解石拱桥的结构原理。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前置知识导入(5分钟)(1) 引入本课的主题,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概念和特点。
(2) 播放石拱桥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对石拱桥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课堂讲授(20分钟)(1) 介绍石拱桥的起源、发展及特点,包括石拱桥的历史、种类和特点等。
(2) 讲解石拱桥的结构原理,包括拱的构造和拱桥的特点等。
3.观察比较(15分钟)(1) 分组观察不同的石拱桥,比较它们的特点和风格。
(2)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自己的观察和比较结果。
4.草图绘制(20分钟)(1) 让学生结合观察和讲授内容,用铅笔和纸草图绘制自己理想中的石拱桥。
(2)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石拱桥草图。
5.总结回顾(10分钟)(1) 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草图,并介绍自己设计的石拱桥的特点和创意。
(2)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再次强调石拱桥的重要性和价值。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1.讲授法:通过讲述石拱桥的历史、种类和结构原理等,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石拱桥的基本知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8 中国石拱桥 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8 中国石拱桥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300453e240c844768eaee56.png)
18《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一、说教材: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国石拱桥》,它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光辉成就。
作者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着重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伟大创造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从而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这篇文章采用了有总述有分说的方法:先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和功用;接着,用例证说明和特征说明的方法,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分别说明它们的独特构造和高度艺术水平;最后又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尤其是石拱桥的新发展。
全文条分缕析,井然有序。
这篇说明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但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和列数字。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与能力:掌握课本中出现的生字词及本课基本的文学常识。
2)过程与方法:情景创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辛勤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基于明确的教学目标,我确定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
而难点是:分析作者在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时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好处。
三、说学情: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经历了小学六年和中学一年的莽撞之后,思想开始发展成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成长。
有些事情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的满足,追求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这就造成他们在性格上既有活跃的一面,也有内敛的一面。
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用一套较宽松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以饱满的热情全面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去。
四、说教学方法:1、根据学生情况、本课文的特点,按照初中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了调动每位同学的学习热情,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我先说教法:即情境创设法、诵读品味法、合作探究法。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说课稿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583ee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65.png)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学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及运用的。
规律。
3.学习本文的写作顺序。
4.学习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特点,学会品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方法。
【说教学重难点】1.学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运用规律。
通过比较赵州桥与卢沟桥的特点异同,让学生了解说明文中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运用应该注意的两个规律,即一是被说明对象有几种类型,一般说来,就应相应地举出几个例子;二是在说明文中举例子的时候,必须考虑所举例子的代表性,代表性的标准之一,就是所举例子一定要具备被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
2.学会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方法。
说明文的语言具有科学性、准确性的特点,而本文语言在准确性上更突出,因而将分析本文语言准确性作为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
分析语言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分析的方法,教会学生用"删除法"来品析语言的准确性。
【课时安排】二课时【说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桥的解释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桥,同学们都见过什么样的桥呢?学生七嘴八舌答:公园里的九曲桥,长江大桥,河上的一般桥,立交桥,江南的小桥等等。
同学们见过形形色色的桥,请你用一句话解释什么是桥?学生思考回答。
你们知道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是如何解释桥的么?他风趣地将桥解释为"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
多么形象的解释啊!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桥梁当中,主要有梁桥、拱桥、吊桥三大类型,而拱桥极为常见。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茅以升写的一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
二、明确说学习目标1.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点。
2.学习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运用。
三、研读课文,总结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运用规律1.自读全文,添加修饰成分。
自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在题目"中国石拱桥"前面添加修饰成分。
分析时,要结合课文内容阐述理由。
2.概括特点。
初二年语文《中国石拱桥》说课稿模板
![初二年语文《中国石拱桥》说课稿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f24e43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1a.png)
初二年语文《中国石拱桥》说课稿模板一、教材分析本次课程教材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古文阅读文章——《中国石拱桥》,属于初二年级的范畴。
该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中国石拱桥的历史、特点、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等内容。
本文可激发学生对传统建筑的热爱和了解,也可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渊源和隐秘。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基本历史、特点和文化内涵;•学习阅读古文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和解释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个人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传统建筑的热爱和了解;•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安排1.教学内容•班级集体阅读:初步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小组听写:学习如何快速高效地听写篇章;•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和艺术价值;•课堂展示:几个小组展示归纳出来的结论;•个人写作:选择一道题目完成文章的写作,展示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2.教学流程•第一步:学生热身,展开话题(5分钟);•第二步:全班集体阅读并理解文章内容(20分钟);•第三步:小组听写训练(20分钟);•第四步:小组讨论,总结出文章主要内容(30分钟);•第五步:几个小组展示结论(10分钟);•第六步:学生个人写作(25分钟);•第七步: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和表达;总结课程,布置下节课预习任务(10分钟)。
四、教学方法本次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即学生在课堂上扮演主要角色,教师作为指导者和帮助者。
主要运用的方法包括:•集体阅读法:全班一起集中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内容;•小组讨论法: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PPT展示法:小组展示归纳出来的结论;•个人写作法: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写一篇文章。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观、愉快的心态下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第18课《中国石拱桥》说课稿-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8课《中国石拱桥》说课稿-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a82ba8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8.png)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XX号选手,今天给大带来的说课内容是茅以升先生的《中国石拱桥》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中国石拱桥》选自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本单元所选课文基本上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
阅读这些课文,可以使我们接触到多种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典范的说明文,茅以升以他专业化的精确介绍,让我们了解到有关中国石拱桥历史、形式、结构等方面的知识,更让我们看到,赵州桥和卢沟桥不为历史风尘湮没的光辉。
从全文结构来看,这篇文章采用了总述和分说相结合的方法,条理清析,井然有序。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界定为如下几个方面:(1)熟读课文,识记重点字词,理清文章脉络。
(2)把握两座石拱桥的结构并品味它们的特色。
(3)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风格。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确定的本科重点是:把握石拱桥的特征,品味说明文的语言风格。
而难点是:掌握多种说明方法,并尝试运用。
四、教学方法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分为,才能真正做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基于此,再结合本文的特点,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为,朗读法,画图法,合作交流法。
这些方法将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
下面进入到我此次说课的重点环节,来说一下我对教学过程的认识五、教学过程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部分,先来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是这样设计的:提到桥,大家也许会想到《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样的诗句让我们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座烟水环绕的淡雅之“桥”,又或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则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幽凉寂静的月夜图,图中那闻名天下的扬州二十四桥也给人一种清幽之美,而“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06a05b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c.png)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引言概述:中国石拱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本文将对中国石拱桥的历史、结构特点、建造技术、文化意义和保护现状进行详细介绍。
一、历史1.1 中国石拱桥的起源中国石拱桥起源于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
1.2 石拱桥的兴盛时期石拱桥在唐、宋、明、清等朝代达到了顶峰,成为当时建筑的代表之一。
1.3 石拱桥的发展现状现代社会中,石拱桥仍然保留着一定的建造和修缮活动,但数量已经明显减少。
二、结构特点2.1 拱桥的形式中国石拱桥通常采用单孔或多孔结构,拱形美观大方。
2.2 拱桥的材料石拱桥主要采用石材或青砖等坚固材料,具有较强的承重能力。
2.3 拱桥的装饰石拱桥在建造时常常加入雕刻、彩绘等装饰,体现了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
三、建造技术3.1 石拱桥的建造工艺石拱桥的建造需要经过凿石、砌砖、拱形施工等多个步骤,工艺复杂。
3.2 石拱桥的施工难点石拱桥的建造需要考虑到地基、拱形、承重等多个因素,施工难度较大。
3.3 石拱桥的保养维护石拱桥的保养维护需要定期检查、修缮,以确保桥梁的安全和稳固。
四、文化意义4.1 石拱桥的历史意义石拱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4.2 石拱桥的艺术价值石拱桥在建筑、雕刻等方面展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
4.3 石拱桥的旅游价值石拱桥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成为当地的旅游景点。
五、保护现状5.1 石拱桥的保护意义石拱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5.2 石拱桥的保护措施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石拱桥进行了保护和修缮工作,确保其长久保存。
5.3 石拱桥的未来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石拱桥的保护和传承将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总结:中国石拱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通过对石拱桥的历史、结构特点、建造技术、文化意义和保护现状的介绍,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关注这一独特的古代建筑形式,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中国石拱桥的文化遗产。
中 国石拱桥的说课稿
![中 国石拱桥的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c728f39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4.png)
中国石拱桥的说课稿《中国石拱桥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石拱桥》。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中国石拱桥》是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说明文”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学习阅读和写作说明文的方法。
这篇课文是一篇典型的事物说明文,作者茅以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文章语言准确、简洁、平实,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但对于说明文这种文体的接触相对较少,对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阅读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如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
(2)学习作者准确、简洁、平实的语言表达。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培养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品味文章准确、简洁、平实的语言。
2、教学难点(1)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学习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18.《中国石拱桥》说课稿课件部编版八年级上
![18.《中国石拱桥》说课稿课件部编版八年级上](https://img.taocdn.com/s3/m/4fa6e46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f.png)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绩,激发 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辛勤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我的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这为我开展语文教 学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很容易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但是,他们也存在着概括能力不强、自主学习能力差等特 点,因此在本文的学习中,我会多重视培养学生的互动探 讨和自主学习能力,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重、活灵活现、奇 妙绝伦”等 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②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 大成绩,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说小结、说作业
小结: 1.对学生本节课的自主探究、互助合作情 况进行整体评价,多做夸奖,对于突出的 问题要及时给予指点,让学生及时改正。 2.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包括本文的说明 顺序、说明方法和作者语言的严谨性。
私立武穴市百汇学校
说小结、说作业
当堂训练: 一、选择题 1.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石拱桥。 B、赵州桥结构的特点:结构巧,用料省,强度高,情势 美。 C、“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 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她的坚固。”此句用了作比 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卢沟桥的坚固。 D、《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建成于公元282年, 是有记载的最早石拱桥了。
品味语言,激发情感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长久)的历史。《水径注》里 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建造)于二八二年,可能是 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 有。这些桥大小不一,情势多样,有许多是惊人(骇人)的 杰作其中最著名(有名)的当推(是)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dcf7a0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6.png)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中国石拱桥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石拱桥的定义、历史、特点、建造技术和保护现状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石拱桥的定义1.1 石拱桥是指由石材构成的桥梁,桥身采用拱形结构支撑。
1.2 石拱桥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1.3 石拱桥通常采用大块石料砌筑,结构稳固耐久。
二、石拱桥的历史2.1 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现在秦汉时期。
2.2 唐宋时期,石拱桥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成为古代桥梁建筑的代表。
2.3 明清时期,石拱桥的建造技术达到了巅峰,形成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三、石拱桥的特点3.1 石拱桥的结构稳固,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
3.2 石拱桥的造型优美,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3.3 石拱桥的建造需要精湛的工艺和技术,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
四、石拱桥的建造技术4.1 石拱桥的建造需要选择优质的石料,进行精细的加工和砌筑。
4.2 石拱桥的拱形结构需要精确计算和设计,确保桥梁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4.3 石拱桥的建造需要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团队协作,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程。
五、石拱桥的保护现状5.1 随着现代交通建设的发展,许多古代石拱桥面临着破坏和消失的危险。
5.2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石拱桥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保留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
5.3 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对石拱桥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共同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总结:中国石拱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石拱桥的定义、历史、特点、建造技术和保护现状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珍惜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bb4232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8.png)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引言概述:中国石拱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设计特点。
本文将从石拱桥的起源、结构特点、建造技术、文化意义和保护现状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起源1.1 古代石拱桥的起源古代石拱桥起源于中国秦汉时期,最早的石拱桥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6年的秦朝时期。
1.2 石拱桥的发展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拱桥逐渐发展演变,从最初的简单石拱结构,到后来的多孔洞石拱桥,再到宋代的大跨度石拱桥,形成了多种不同风格和结构的石拱桥。
二、结构特点2.1 石拱桥的基本结构石拱桥主要由桥墩、拱券和桥面组成。
桥墩起到支撑和分散桥面荷载的作用,拱券则承受桥面荷载并将其传递到桥墩上。
2.2 石拱桥的拱形设计石拱桥采用拱形设计,能够充分利用石材的抗压性能,使桥墩和拱券能够承受大荷载,保证桥梁的稳定性。
2.3 石拱桥的装饰艺术石拱桥在结构上的稳定性的同时,也注重装饰艺术的表现,常常在桥墩和拱券上雕刻精美的浮雕和石刻,增添了桥梁的美感。
三、建造技术3.1 石材的选择和加工石拱桥建造过程中,需要选择质地坚硬、抗压性能好的石材,如花岗岩、大理石等,并通过石匠的加工将石块打磨成所需形状。
3.2 拱券的搭建石拱桥的拱券搭建是整个建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需要精确计算拱券的曲线形状和尺寸,然后逐渐搭建并加固,最终形成稳定的拱形结构。
3.3 桥面的铺设石拱桥的桥面铺设通常使用石板或青石板,需要将石板逐一铺设在拱券上,并通过精确的测量和安装,保证桥面的平整和稳定。
四、文化意义4.1 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拱桥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和传承。
4.2 艺术价值石拱桥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4.3 社会意义石拱桥在交通和水利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对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五、保护现状5.1 国家级保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石拱桥的保护工作,已经将一些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石拱桥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中的语文教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一课《中国石拱桥》,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教学目标、学情学法、教法、教学程序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语文基础。
所以,这节课我遵循的教学思想是:
1、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
3、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4、师生互动促进教学。
二、说教材
《中国石拱桥》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篇阅读课文。
本单元所选课文基本上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
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光辉成就,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作为八年级学生接触说明文的首篇,一定要做好说明文入门的指导,为以后学习说明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关于课堂教学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掌握课本中出现的生字词及本课基本的文学常识。
②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
③分析作者在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时运用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2、过程和方法目标:能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解决疑难问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既重结果又重过程的教学原则。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辛勤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
把“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把“分析作者在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时运用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作为本课的难点。
四、说学情学法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经历了小学六年和中学一年的莽撞之后,思想开始发展成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成长。
有些事情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的满足,追求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预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为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努力。
我尝试着用一套较宽松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说教法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我制定以下教学方法:
1、授之以“渔”,排除学习障碍
本篇文章作为八年级学生接触说明文的首篇,一定要作好说明文入门的指导工作。
因此在正式学习之前,应带领学生再熟悉有关说明文的一些知识。
2、利用多媒体,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在教学中发挥多媒体优势,展示一些桥梁图片,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乐学、爱学。
3、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创新能力和发展智能,提高整体素质。
六、说教学过程
针对本课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需通过两课时完成,具体环节如下:
(一)课前检测
根据教学目标检测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说明文的基本文学常识和作家作品的认识。
这部分利用多媒体,以学生自己的讲授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洨河(xiáo)匀称(chèn)张鷟(zhuó)
拱桥(gŏng)桥墩(dūn )惟妙惟肖(xiào)
2、茅以升(1896-1989),江苏镇江人。
桥梁学家,被誉为“中国桥梁之父”。
三十年代即主持建造了钱塘江大桥,解放后培养了大批桥梁专家,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就是由他的学生担任总工程师的。
3、①说明文的三要素(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②说明文的分类、(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科学小品文)③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周密)④说明的方法(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作比较、摹状貌、画图表、引资料)等。
说明:设计这样的检测是为了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及搜集资料的能力,也为后面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情境导入
在这部分,我设计这样的导语“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可见桥是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之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多张桥梁图片,引出本课。
说明:设计这样的导入是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图片能把抽象的事物直观的展现给同学们,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整体感知:(多媒体投影导读目标,学生依照目标朗读课文,讨论作答)
1、了解对象:说明了什么事物?
2、抓住特征:说明的对象具有哪些特点?
3、品味语言:语言有什么特点?
说明:这一环节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训练,结合导读目标,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初步领会说明文文体的特点。
(四)合作探究:
1、中国石拱桥的总的特点是什么?
2、中国石拱桥有很多,文章为什么只选取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重点说明的例子?作者分别从那些方面为我们这两座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引用
说明: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上述的说明方法学生都能找的差不多,但是“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所以找不到,在这里需要教师强调。
3、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赵州桥的?
先总说、后分说的顺序
4、根据课文,概括赵州桥的四个特点。
弓形独拱拱肩加拱拱圈拼成结构匀称
5、画出赵州桥的平面示意图,并标注各部分数据。
说明: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完成以上问题。
讨论的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师多媒体投影明确:
石拱桥{形式优美}——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单拱)
{结构坚固} {卢沟桥}(联
拱)
{历史悠久}
(五)自由研讨:
1、根据分析赵州桥的方法小组互助分析作者是怎样介绍卢沟桥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卢沟桥的特点?作者还写到了解放后的桥,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2、在介绍卢沟桥的时候能不能把这部分去掉换成课文后面陈寿儒写的《夜宿卢沟》为什么?
3、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中国石拱桥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说明:通过自由探讨环节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说明对象,掌握说明方法,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性。
区别说明文和描写性记叙文。
第三个问题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六)巩固练习
1、《中国石拱桥》的语言特点还在于使用了一些语意模糊、不确定的词语进行说明,以使说明更切合实际。
请从下面的练习中感悟这种模糊说明的艺术。
投影展示练习题:
体会下边几句话中加点词语的作用,把它们分别归类到后面的表格里。
(1)“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2)赵州桥修建于公元六零五年左右。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4)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在当时可算是最长的石拱。
(5)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6)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
(7)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8)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9)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10)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
1、本文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和新中国建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2、本文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介绍了发展状况。
3、本文在说明语言的运用上非常出色:简洁、平实、准确、周密。
语言风格与记叙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