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白蚁危害及防控现状

合集下载

南昌市古建筑白蚁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南昌市古建筑白蚁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结 构 砖 木 砖木 砖木 砖 木 砖木 术 砖 木 砖混 砖木 砖木 砖混 砖木 砖木
危 害 蚁 种 家 白蚁 、 胸 散 白蚁 黄 黄胸散 白蚁 家 白蚁 、 黄胸散白蚁 家 白蚁 、 胸 散 白 蚁 黄 家 白蚁 家 白蚁 、 黄胸散白蚁 黄胸 散 白蚁 家 白蚁 、 黄胸散白蚁 黄胸散 白蚁 黄胸散 白蚁 家 白蚁 家 白蚁、 黄胸散白蚁 黄胸 散 白蚁
不 同时期 的古 建筑演 绎着南 昌市 的历史 变迁 。 20 0 8年 , 我所 对 全 市 2 3处 古 建 筑 白蚁 危 害现状进 行 了 调查 。调 查 发现 , 市 大 多数 古 我
1 白蚁危害现状及种类
1 1 危害情 况 .
本次 调查涉 及南 昌市东 湖 区 、 西湖 区 、 云 青 谱 区及 湾里 区共 2 古 建 筑 , 中 1 古 建 3处 其 8处 筑 不 同程 度遭 受 到 白蚁 的危 害 , 害 率 占调 查 危 总数 的 7 . 6/ 8 2 。现将 检查结 果列 于表 l 9 现 , 部分 管 理 者 发 现 白蚁 危 害后 能认 识其严 重 性 , 及 时 加 以治 理 。但 也有 部 并 分古 建筑 管理者 因对 白蚁 危 害认识 不清 及治理 费用 问题 等原 因 , 没有 对蚁 害部 位加 以处理 , 从
而导致 危 害更 为严 重 、 围更 广 。如何 有 效 控 范
危 害 部 位 墙 、 及 院 内树 木 柱 直柱 室 内木结构 、 塑像柱 展 区 窗 户 展J J至 丁I 柱、 院内树木 窗、 门框 门套 、 楼梯 门框 门套 、 踢脚线 直柱 、 门套 柱 、 院内树 木 门、 门框 、 院内树木
危害程度 ★ ★ ★ ★ ★ ★★★ ★ ★ ★ ★★ ★ ★ ★★★ ★ ★★★ ★★ ★★★ ★

房屋建筑白蚁危害程度评价及预防对策

房屋建筑白蚁危害程度评价及预防对策

房屋建筑白蚁危害程度评价及预防对策白蚁是一种对房屋建筑造成严重危害的害虫,它们以木材为食,可以在不经意间将整个建筑物的结构毁坏。

白蚁危害不可小觑,因此对于房屋建筑白蚁危害的评价和预防对策至关重要。

一、白蚁的危害程度评价1. 结构破坏白蚁以木材为食,它们会在建筑物内部构造隐蔽的隧道并大量进食木材,造成结构的破坏。

特别是对于一些老旧建筑或者使用木质结构的建筑来说,白蚁危害更加突出。

2. 经济损失白蚁造成的结构破坏不仅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进行修复,更严重的是对于建筑的价值会直接降低。

对于房屋所有者来说,这无疑是经济上的一大损失。

3. 健康隐患白蚁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长繁殖,它们分泌的排泄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在白蚁经常出没的地方,也容易有一些细菌和真菌的滋生,对人体健康也会造成威胁。

白蚁对房屋建筑造成的危害程度是非常严重的,因此有必要制定并严格执行白蚁的预防对策。

二、预防对策1. 定期检查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检查是预防白蚁侵害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在潮湿的季节,建筑物的地下室、阁楼、门窗等处更需要进行密切的观察。

只有在白蚁侵害尚未造成严重危害时才能进行及时的防治措施。

2. 加强建筑结构的防护对于一些易受白蚁侵害的木质结构,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进行防护。

比如使用特殊的木材防腐剂,或者在木材表面进行防护处理。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白蚁的侵害。

3. 清除废弃物白蚁喜欢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下生长繁殖,因此在建筑物周围堆放的废弃物、垃圾等都是白蚁滋生的温床。

定期清除这些废弃物,可以有效地减少白蚁的滋生。

4. 使用化学防治手段在白蚁侵害已经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化学防治手段进行灭治。

但是在施用化学物品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使用,以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5. 密封建筑缝隙白蚁常常通过建筑的缝隙进入室内,因此密封建筑缝隙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手段。

对于屋顶、门窗等处的缝隙,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密封处理。

对于房屋建筑白蚁危害的预防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古建修缮白蚂蚁防治方案

古建修缮白蚂蚁防治方案

哎,你知道吗?古建修缮这事儿,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仿佛是在和历史的尘埃谈情说爱。

但实际情况呢,更像是和一群躲在木头里的小白蚂蚁斗智斗勇!没错,今天咱们要聊的,就是那让人哭笑不得、恨得牙痒痒的古建修缮白蚂蚁防治方案。

你说这白蚂蚁,是不是专挑软柿子捏?不对,它们是专挑古董捏!人家古建筑,历经风吹雨打,好不容易保存下来,本想在新时代里继续发光发热,结果却被这群小家伙盯上了。

它们悄悄地在木头里安家落户,生儿育女,把个好好的古建筑搞得千疮百孔,简直就是建筑界的“拆迁办”!你说这事儿,气不气人?更气的是,这些白蚂蚁还特别会躲猫猫。

白天不出来,晚上才悄悄行动,就像是夜行的忍者,无声无息地破坏着历史的痕迹。

有时候,修缮师傅们辛辛苦苦地把古建筑整修一新,结果没过多久,白蚂蚁们又卷土重来,仿佛在说:“嘿,大爷,你这儿又空出来了,咱们继续住吧!”所以,防治白蚂蚁这事儿,简直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不过,咱们也不是吃素的,得想个法子,让这些小家伙知道谁是老大!首先,咱们得来个“釜底抽薪”。

把古建筑里的木头好好检查一遍,发现有白蚂蚁的迹象,立刻采取措施,比如用药剂处理,或者是物理隔离。

就像给古建筑穿上了一层“防弹衣”,让这些白蚂蚁无处遁形。

然后,咱们再来个“请君入瓮”。

在古建筑周围设置一些诱饵,让这些白蚂蚁自己送上门来。

当然了,这些诱饵可不是白给的,里面都藏着咱们的秘密武器——灭蚁药剂。

等这些小家伙们吃得心满意足,嘿嘿,那就是它们的末日了!最后,咱们还得来个“持久战”。

防治白蚂蚁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得长期观察、定期检查。

就像养个孩子一样,得时刻关注它的成长,一旦发现有什么问题,就得立刻处理。

只有这样,才能让古建筑真正远离白蚂蚁的侵扰。

所以啊,古建修缮这事儿,虽然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只要咱们有决心、有智慧、有耐心,就一定能战胜那些讨厌的白蚂蚁。

让古建筑在新时代里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文物建筑白蚁预防方案

文物建筑白蚁预防方案

文物建筑白蚁预防方案文物建筑白蚁预防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文物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

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文物建筑受到了白蚁的威胁。

白蚁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害虫,它们善于侵蚀建筑材料,损害文物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和保护性能。

因此,制定科学的白蚁预防方案对于保护文物建筑的完整性和保存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二、白蚁的危害与特点白蚁是一种昆虫,它们以纤维素为主要食物,可以侵蚀木材、纸张、织物等有机材料。

白蚁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损坏建筑结构:白蚁通过蚁道侵入建筑内部,破坏木质结构材料,如梁柱墙体等,导致建筑物的结构失去稳定性,甚至发生倒塌。

2. 破坏文物表面:白蚁会在文物表面留下蚁道和剥落痕迹,损坏文物的外观和美观度。

3. 损坏文物内部:白蚁侵蚀文物内部的木材或纸张,对文物的原始结构和保存状况造成严重破坏。

4. 传播疾病:白蚁在侵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这些粉尘可能携带疾病病原体,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三、白蚁预防方案为了有效预防白蚁的危害,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结构、环境、材料等多个因素,制定科学的白蚁预防方案。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白蚁预防措施:1. 环境整治:及时清除建筑周围的垃圾、堆积的木材等,保持周围环境的整洁和干燥,减少白蚁滋生的环境条件。

2. 结构设计:在文物建筑设计阶段,应采用防白蚁的结构设计措施,如增加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比例,减少木材的使用量,阻止白蚁的侵入。

3. 材料选择:选择白蚁不易侵蚀的材料进行建筑修复和保护工作,如使用防白蚁木材、防蚁漆等。

4. 剂型使用:在文物建筑内部和周围施用防白蚁剂,如白蚁防治药剂和防蚁漆等,制作蚁道、阻隔蚁道的传播。

5. 定期巡检:建立健全的系统监测机制,定期巡检文物建筑,及时发现白蚁活动的迹象,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6. 教育培训: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白蚁防治的认识和知识水平,增强他们的预防意识和能力。

浅谈文物古建筑白蚁危害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浅谈文物古建筑白蚁危害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浅谈文物古建筑白蚁危害的现状及防治对策作者:何爱民张宝仙王秋红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4年第04期[摘要]文物古建筑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但目前遭白蚁毁坏的现象十分普遍,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

本文介绍了当地文物古建筑遭受白蚁危害的状况,论述了文物古建筑蚁害种类及其发生原因,提出古建筑白蚁防治综合治理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文物古建筑;白蚁危害;现状;防治对策1.古建筑白蚁危害现状文物古建筑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

就浦江县而言,浦江县历史悠久,境内存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

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文物保护点137处。

这些古建筑集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高度和谐统一,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物古建筑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文物古建筑及周围的农村老旧房屋除老人及经济上的弱者外,已很少有人居住,甚至有些房屋已倒塌,这给白蚁、天牛、粉蠹、木蜂等害虫提供了滋生条件,白蚁通过倒塌房屋为媒介危害(害虫)古建筑,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

此类以祠堂、寺、庙、楼、塔、古宅等木构件框架为主体的古建筑,约占文物保护单位总数的95%以上,且近9成的砖木长期遭受各种白蚁、天牛、粉蠹、木蜂危害。

由于白蚁危害常常是隐而难察,在人们的疏忽大意中,给古建筑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坏,轻则建筑结构遭破坏,重则建筑倒塌。

据估计,浦江县每年由白蚁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由白蚁对文物古建筑造成的毁坏则难以用经济数据来直接进行统计,因此做好文物古建筑的白蚁防治是当务之急,文物古建筑的白蚁防治工作,已是保障文物古建筑安全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应当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2.白蚁种类及特点2.1白蚁种类经浦江县博物馆与浦江县白蚁防治站的共同调查,危害当地古建筑的白蚁有二科四属五种即:鼻白蚁科家白蚁属的台湾家白蚁,散白蚁属的黑胸散白蚁,黄胸散白蚁,白蚁科土白蚁属的黑翅土白蚁,大白蚁属的黄翅大白蚁,膜翅目木蜂科木蜂属的赤足木蜂,粉蠹科粉蠹属的褐粉蠹及鞘翅目天牛科的天牛。

古建筑白蚁危害现状调查

古建筑白蚁危害现状调查

古建筑白蚁危害现状调查古建筑在历经沧桑的保存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和自然力的因素,使其遭受损害、破坏甚至毁灭,其中白蚁危害(属生物破坏范畴)就是自然因素之一。

白蚁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社会性昆虫,它在地球上至少已有1亿5千万年的生存历史。

浙中(金华地区)气候湿润温热,适合白蚁生存繁衍,金华地区已发现有白蚁2科13属35种。

白蚁以取食木质纤维为主要营养来源,并且可在较大型的建筑木构件内筑巢,古建筑的建筑特点和微生态环境正好与白蚁的生物学特性相吻合,成了白蚁的聚居地和重灾区。

为了给XX省住建厅下达的“浙中古建筑白蚁综合治理”科研项目提供基础数据,我们进行了浙中古建筑白蚁危害调查,基本摸清了浙中古建筑的白蚁危害现状。

1材料与方法1.1调查样本筛选截至20XX年,浙中(金华地区)共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0个,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80个。

经过充分的探讨,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古建筑(文保单位)列入调查范围:①建筑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②村落(建筑群)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代表性建筑;③明代以前的建筑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④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清代以前的典型房屋建筑。

依据上列筛选原则,适当考虑入选样本的分散性,兼顾各县(市、区)的数量分布。

共筛选出26处古建筑列为调查对象,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个。

1.2调查准备工作为保证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对列入调查的古建筑进行基础资料的收集和相关准备工作,包括:①通过文保部门网站获取古建筑的概况和保护现状,含规模、功能、区域环境、近年维修情况等;②从文保部门取得古建筑的平面图;③向当地白蚁防治部门了解近年白蚁危害及治理情况;④由金华市文物局印发《关于开展金华市文物保护单位白蚁危害专项调查的通知》。

1.3白蚁危害检查全面检查古建筑近地面构件、梁柱架构、屋顶、庭院绿化、展陈物品、外围环境等区域,检查是否有白蚁危害或活动迹象、是否有活体白蚁、是否有白蚁筑巢等,采集白蚁标本或判断危害白蚁种类。

分析我国古建筑白蚁危害及防治现状

分析我国古建筑白蚁危害及防治现状

分析我国古建筑白蚁危害及防治现状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古建筑作为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其数量稀少、不可再生,如果遭到毁坏,就会丧失其原有的风貌。

以木结构为主体的建筑体系,因其在施工时所需的大量木制材料,能给蚂蚁带来充足的食物,成为蚂蚁侵袭的理想目标。

某省为全球最大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温度11-14度,是中国白蚁危害的中风险区域。

关键词:古建筑;防治现状;白蚁危害引言古建筑承载着灿烂的文明,传承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木材构造是古建筑中大量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极易受到白蚁的侵害。

为提高人们对古建筑中白蚁危害的了解,提高人们在古建筑保护中的防蚁意识,减少由于白蚁而导致的古建筑结构破坏、功能下降、价值损失等危险,文章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古建筑中的白蚁危害及防控情况。

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本项目拟以我国典型地区为研究区,以木结构、砖木结构及砖木结构为重点,以青岛,烟台,济南,泰安,济宁5个城市为研究区域,从2020年三月到2021年十一月,采用了实地勘察和问询的方式,根据工作方案,将纳入抽查项目的古建筑,以建筑或建筑群为研究单位,对每一幢房子和每一栋房子展开了一次白蚁普查,对古建筑的木结构、展列物品、周边环境等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对是否存在着白蚁危害的迹象、是否有活体白蚁等进行了考察,并在实地向管理者询问了有关的白蚁发生历史,对全部的调查资料进行了详尽的记载。

(二)资料收集根据国家《建设工程白蚁危害评定标准》(GB/T51253-2017)的相关规定,将古建筑的白蚁危害分为3个等级,即:轻度或有可能造成危险的白蚁称为I,中等或较大程度的白蚁称为II,重度或较大程度的白蚁称为III,而对承重柱、承重梁等承重构件造成威胁的情况则称为III。

二、古建筑群的保存和使用原理(一)谨慎原则城市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在这一过程中,显得比较繁琐、冗杂,其中包括了很多的工作步骤与工作流程,这属于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古建筑寺庙白蚁危害调查方法与防治效果

古建筑寺庙白蚁危害调查方法与防治效果

寺庙白蚁防治方法
考虑到寺庙建筑有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房屋都建于竹木树林之中,环境与房屋白蚁有一定的牵连性,彻底控制白蚁必须采用内外相结合的措施,挖巢、喷药、诱杀等综合性防治方法,以取得最佳防治效果。

1.挖巢灭治法。

寺庙的大佛台白蚁喜欢筑巢,但挖巢灭蚁只能在冬季,其它季节挖巢不提倡。

2.见蚁喷药粉。

在白蚁活动的个体上均匀的喷上"克蚁星"药粉,使其沾上药粉,携药粉回巢导致全巢传递中毒死亡。

3.蚁害木构件处灌药液。

起到有蚁治蚁,无蚁预防的作用。

4.涂药液。

使药液渗入其中,起到灭治蛀虫、白蚁的作用。

5.药饵包诱杀。

诱使白蚁取食致全巢传递中毒死亡(主要对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

6.灯光诱捕。

进行灯光诱捕,对捕杀飞虫的有翅繁殖蚁,减少新的白蚁侵害能起到较大作用。

7.对古建筑寺庙的害虫进行挖、喷、灌、涂、诱、捕综合性防治后,多次复查,没有发现有白蚁危害活动的迹象及天牛、蛀虫,防治效果很好,达到了控制要求。

房屋建筑白蚁危害程度评价及预防对策

房屋建筑白蚁危害程度评价及预防对策

房屋建筑白蚁危害程度评价及预防对策白蚁是一种会危害房屋建筑的昆虫,它们以木质部分为食,可能导致严重的结构损坏。

白蚁危害程度评价及预防对策对于保护房屋建筑的结构和价值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白蚁危害程度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一、白蚁危害程度评价白蚁主要以木质部分为食,它们在房屋建筑中可能造成以下几种危害:1. 结构损坏:白蚁会钻入木质结构,以木材为食,导致建筑结构的破坏。

长期以来,白蚁可能导致建筑物的结构不稳定,从而危及人员的安全。

2. 价值损失:白蚁危害会导致建筑物的价值下降。

受到白蚁侵害的房屋建筑,其市场价值通常会减少。

3. 后续维护成本增加:受到白蚁危害的房屋建筑需要进行额外的维修和加固,增加了维护的成本。

4. 影响居住环境:白蚁在房屋内繁殖会导致木屑和排泄物堆积,影响居住环境的卫生和舒适度。

二、白蚁预防对策针对白蚁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预防对策:1. 建筑设计防治:在新建房屋时,可以采用防蚁处理的木材和材料,增加防治白蚁的设计。

可以在建筑结构中加入抗白蚁的化学品或隔离层,从而减少白蚁的侵害。

2. 防蚁处理:对于已有的房屋建筑,可以定期进行防蚁处理。

这包括使用防治白蚁的药剂对木材进行处理或进行土壤处理,以防止白蚁的侵害。

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房屋建筑的木质部分,如地板、支撑结构和天花板等,发现有白蚁迹象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 维护环境卫生:保持房屋建筑周围环境的清洁,避免木材应用于潮湿或受损的环境,减少白蚁的繁殖和寻食。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发现白蚁已经对房屋建筑造成了较大的损害,应及时寻求专业的灭白蚁服务,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治。

三、结语白蚁危害房屋建筑的程度较为严重,因此预防对策尤为重要。

除了以上提到的预防对策外,房屋建筑的业主和管理者还应加强对白蚁防治的重视,了解更多有关白蚁的知识,增强自身的防治能力。

通过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白蚁对房屋建筑的危害,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探讨老旧房屋建筑白蚁危害问题及防治措施

探讨老旧房屋建筑白蚁危害问题及防治措施

探讨老旧房屋建筑白蚁危害问题及防治措施摘要:白蚁是一种对人类生存和生存造成极大威胁的有害生物,其危害范围十分广泛。

目前,白蚁对房屋建筑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要想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控,最关键也是最行之有效的防控工作就是要加强对老旧房屋建筑的白蚁防控工作,这既能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又能降低经济上的损失。

以此为基础,本文首先对白蚁对老旧房屋建筑的危害特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之后对老旧房屋建筑中产生白蚁危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老旧房屋建筑中的白蚁控制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白蚁危害;老旧房屋建筑;防治措施引言目前,在老旧房屋建筑工程中,白蚁的危害较为严重,要想提高老旧房屋建筑工程的改造质量,就必须加大对白蚁的控制力度,并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采用行之有效的防水方法,对沉降缝和伸缩缝进行恰当的处理,对墙体和木构件进行改进,对其进行规范。

做好药剂的管理工作,以保证对老旧房屋建筑进行的改造,提高住户的使用效果。

以此为基础,本文首先介绍了白蚁对老旧房屋建筑的危害特征,之后对其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中白蚁发生的成因分析,阐述了对老旧房屋建筑进行控制的对策,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

一、住宅建设中白蚁的危害性(一)白蚁危害特征分析。

其中,木材、纤维类物质危害最大。

而在住宅中,由于木材及纤维性物料较多,因此最易被白蚁入侵。

(二)白蚁对房屋建筑的危害具有潜伏性。

由于它们的生活习性,它们喜欢居住在比较隐秘的地方,例如空心墙内、厨卫空间的水管、天花板上方、电闸下方等,它们都属于比较难被发现的区域,而在那些隐秘的区域,它们会不断地腐蚀着房屋,当它们的危害发生时,就会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害。

(三)对危害对象具有选择性。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中,人类开发出了无机材料,但是,白蚁会根据环境的变化,将其食物转化为对砖木及复合结构建筑物的侵蚀。

就当前而言,以木材为原料建造的房子受到的破坏最为严重。

老建筑的白蚁防治方案

老建筑的白蚁防治方案

老建筑的白蚁防治方案白蚁防治方案引言:老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文化遗产,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恢弘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建筑材料赋予老建筑独特的韵味。

然而,白蚁作为建筑物的“隐形杀手”,给老建筑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和维护这些宝贵的文化古迹,本篇将探讨如何制定有效的白蚁防治方案。

一、了解白蚁白蚁是一种社会性昆虫,主要以木材为食。

它们以地下为基地,攻击建筑物的木结构,并通过建筑内部的通道进行水分和食物的交流,造成建筑结构的破坏。

了解白蚁的特点对于制定防治计划至关重要。

二、综合治理白蚁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预防、检测和治理三个方面。

1.预防工作(1)建筑结构防护:使用抗白蚁木材、植物材料或加装白蚁防护层,增加木材的防护能力。

(2)湿度控制:白蚁依赖湿度生存,保持建筑内部的湿度在白蚁生存的适宜范围内,调节通风和湿度设备。

(3)周围环境管理:保持建筑周围环境清洁,及时清除周围积水和废弃物,减少白蚁的滋生和传播。

(4)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白蚁危害的认识,加强对于建筑保护和维修的教育宣传。

2.检测工作(1)表面检测:定期检查建筑外墙和屋顶的表面,寻找可能的蛀虫迹象,如泥土和小洞。

(2)建筑结构检测:利用红外线、声音和振动等检测技术,检查建筑结构内部的白蚁活动。

3.治理工作(1)物理治理:通过冷冻、热处理、蒸汽和振动等物理手段,直接杀死白蚁和蛀虫。

(2)化学治理:使用适量的杀虫剂喷洒或涂刷在木材表面,以防止和杀死白蚁。

使用环境友好型杀虫剂,避免对人体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3)生物治理:利用昆虫或微生物来控制白蚁数量,如引入天敌、使用白蚁病原菌等。

三、案例研究以中国传统宅院为例,介绍一种白蚁防治方案。

1.预防工作(1)选择抗白蚁特性良好的木材作为建筑材料。

(2)基础处理:使用含有杀虫成分的防腐剂对基础木材进行涂刷处理。

(3)保养维护:定期检查宅院的木构件,及时修复和更换受损部位。

2.检测工作(1)搭建检测桩:在宅院周围设置白蚁检测桩,利用检测桩上的锚固板记录蚁迹,及时发现白蚁入侵。

浅谈我国古建筑白蚁危害及防治现状

浅谈我国古建筑白蚁危害及防治现状

134㊀|R E A LE S T A T EG U I D E浅谈我国古建筑白蚁危害及防治现状操五一㊀章㊀江㊀(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房产管理中心㊀安徽㊀安庆㊀231400)[摘㊀要]㊀白蚁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社会性昆虫,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尤其对古建筑造成的危害更为明显.白蚁以植物纤维素为主要食物,容易对木质文物造成破坏.我国古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容易被白蚁破坏,导致木材的应力性降低或者丧失,影响古建筑的稳定性,甚至直接导致古建筑倒塌.我们应深刻认识白蚁对古建筑造成的危害,并积极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防治措施,提升古建筑保护水平与保护效果.基于此,本文分析白蚁对古建筑的危害,并就白蚁防治措施进行探究.[关键词]㊀白蚁危害;防治措施;古建筑;灌注药剂[中图分类号]T U 746 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4563(2023)14-134-03引言古建筑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较高的艺术㊁历史以及科学价值.我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相较于石建筑,其存在寿命更短,因此对古建筑的保护显得更为重要.白蚁会对古建筑造成巨大危害,在古建筑保护过程中应加强白蚁的防治,降低白蚁对古建造成的危害,提升古建筑保护效果,延长古建筑存在寿命.1㊀白蚁对古建筑造成的危害我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无论是建筑的间隔板,还是建筑的梁柱结构通常都以木材为原材料.这为白蚁的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得古建筑更容易遭受白蚁危害.直柱是古建筑的主要承载构件,同时也是古建筑中白蚁危害的主要构件,直柱受到白蚁危害(图1),会导致其承载能力下降或者丧失,严重威胁古建筑的稳定性,甚至会直接导致古建筑倒塌.除此之外,柱梁也是白蚁危害的常见部位.梁柱部位如果遭受白蚁危害,容易造成梁断裂会威胁古建筑的稳定性.图1㊀直柱的白蚁危害白蚁对古建筑造成的危害通常都是先下后上,但也有从古建筑上部开始危害的情况发生.这是因为古建筑修建过程中通常会将木柱置于础石之上,这样一来,古建筑的木构件便不会与地面产生直接接触,能够起到防潮㊁防虫以及防腐的作用,有助于延长古建筑的使用寿命.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完全规避白蚁的危害,由于古建筑直柱通常会设置在比较隐蔽的部位,白蚁会筑泥质蚁路沿础石而上进入木构件,进而对古建筑上部造成危害.古建筑屋顶通常会覆盖瓦片来防水,瓦片中的苔藓㊁落叶以及灰尘容易形成潮湿的环境,适于白蚁生存.再加之很多古建筑都修建在山林之中,山林中的空气湿度更高,古建筑相关木构件的含水量较大,这也为白蚁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另外白蚁通过分群飞翔来繁衍后代,这也是导致古建筑上部容易遭受白蚁危害的主要原因.白蚁在对古建筑造成危害的同时,还会对古建筑附近的树木造成一定的危害,如当阳关陵的古柏树等.对古建筑造成危害的白蚁种类多样,其中以土木两栖白蚁为主,而家白蚁对古建筑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散白蚁次之.在散白蚁中,黑胸散白蚁对古建筑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图2).除此之外,木栖性白蚁也会对古建筑造成危害,主要集中在南方古建筑.相较于土木两栖白蚁以及木栖性白蚁,土栖性白蚁则很少危害古建筑,但也有例外,如那些超市的直柱㊁地板㊁地枋则比较容易遭受土栖性白蚁的危害.只有了解危害古建筑白蚁的种类才能为白蚁危害的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为白蚁的高效防治奠定基础.图2㊀黑胸散白蚁2㊀古建筑白蚁的防治我国古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再加之通常会修建在山林之中,生态环境优越,这些都为白蚁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使得古建筑更容易遭受白蚁危害.在古建筑保护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白蚁防治,积极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白蚁防治方法,提升白蚁防治效果,保障古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延长古建筑的存在寿命.2 1㊀钻孔设饵防治白蚁钻孔设饵是防治白蚁的主要措施,该方法简便高效,在防治危害古建筑白蚁的防治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钻孔设饵防治方法的应用,不仅对古建筑造成的破坏性小,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R E A LE S T A T EG U I D E |135㊀而且能够延长白蚁防治时间,防治效果十分显著.在防治过程中,首先在古建筑白蚁活动的木构件上钻孔,应用直径不大于6毫米的钻头钻孔,然后将药饵置于孔内,最后封口.应用的药饵为柱型诱饵,便于向孔内放置.白蚁在活动过程中取食药饵便会中毒死亡,同时借助白蚁的交哺习性,可以达到使整个白蚁群体中毒死亡的目的.另外,剩下的药饵会长时间存在于古建筑的木构件之中,会对再次危害古建筑的白蚁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因此钻孔设饵的防治方法能够保证白蚁的长时间防治,其防治效果十分显著.如针对青城山道教建筑的保护过程中便采用了钻孔设饵的方法来防治白蚁.青城山道教建筑由于修建在上林之间,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再加之空气湿度相对较大,因此涉及的古建筑均遭受了白蚁的危害,部分古建筑遭受的危害十分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古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白蚁防治过程中既要降低对古建筑造成的破坏,也要保证白蚁防治效果,因此钻孔设饵防治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钻孔设饵的防治方法不仅对古建筑造成的破坏小,而且灭治效果佳,同时还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适合在青城山道教古建筑白蚁反之中应用,并且可以保证白蚁的防治效果.2 2㊀坑㊁箱诱杀白蚁利用白蚁对失误趋性的特点可以借助坑㊁箱来诱杀白蚁.在以往的白蚁防治过程中通常会应用诱饵剂进行防治,但是这种方法在应用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影响白蚁防治效果,并不能根除白蚁危害.有时会直接更换遭受白蚁危害的木质构件,但是这种方法通常也无法根除白蚁,同时还会导致白蚁群体被分散割裂,造成更大范围的影响.另外,古建筑周围的花草㊁树木以及杂物等均可能有白蚁分布,常规手段难以全部清除,需要采用诱集的手段才能保证防治效果.所谓诱集的手段是指将分散的白蚁引诱而集中,便于防治处理.借助坑㊁箱诱杀白蚁,即在白蚁活动的地方或者白蚁有可能活动的地方设置诱集坑或者诱集箱,应用松木作为诱集物.松木是白蚁喜食的食物,对白蚁有着较大的吸引力,能够引诱白蚁在诱集坑或者诱集箱中集中,便于集中灭杀.设置诱集坑或者诱集箱之后,定期观察,在集中的白蚁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向白蚁喷洒药粉,使白蚁中毒传递,进而实现对白蚁群体的集中灭杀.这种方法虽然效果比较理想,但是实施起来比较复杂繁琐,不仅防治效率不高,而且需求定期观察,容易错过白蚁聚集的时机影响灭杀效果.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坑㊁箱诱杀白蚁法进行改良,即将诱饵剂设置在诱集坑或者诱集箱之中,根据白蚁的种类与数量确定诱集坑㊁诱集箱的密度,同时还要合理确定药量,确保药剂高于白蚁群体整体死亡的最低量,这样才能确保白蚁防治效果.在应用这种方法防治白蚁的过程中只有白蚁取食药饵的时间集中,取食药饵的白蚁数量较多,这样才能使中毒白蚁在整个群体中的传递时间更加集中,相应的受害白蚁也会更多,白蚁的防治效果更加理想.为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在诱集坑或者诱集箱中同时设置诱集物以及药饵,并将药饵放置于塑料袋之中,在白蚁取食诱集物数量较多时蛀破塑料袋,进而取食药饵,达到白蚁集中中毒的目的.这种方式更加便捷㊁高效,白蚁防治效果十分显著.2 3㊀灌注药剂防治白蚁在古建筑白蚁防治过程中,灌注药剂方法的应用也比较广泛,这种方法同样具有便捷高效的特点,但是这种方法的不足也十分明显.首先灌注药剂的方法适用范围有限,只能在遭受便以危害并且能够检查出来的木构件中才能应用,无法起到预防的作用,并且针对那些难以检查出来遭受白蚁危害的木构件无法应用该方法进行防治.其次,灌注药剂的方法还会给环境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灌注药剂防治白蚁的方法通常适用于维修中的建筑,在古建筑维修过程中便于发现白蚁危害,可以借助灌注药剂的方法进行防治.另外,针对那些已经遭受白蚁危害,但是依然存在使用价值的木构件也适合应用灌注药剂的方法进行防治.灌注药剂法不仅防治白蚁,而且针对天牛等其他危害木构件的害虫的防治过程中也可以应用该方法.为进一步提升白蚁防治效果,在应用灌注药剂方法的同时还可以综合应用钻孔设饵法,通过不同方法结合应用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保障防治效果.2 4㊀物理方法防治白蚁无论是钻孔设饵法还是灌注药剂法,均属于化学防治方法.对于物理防治方法而言,主要涉及物理屏障法以及物理灭杀法.物理屏障法能够起到隔离白蚁的作用,避免白蚁对古建筑造成危害.物理屏障法是指利用白蚁构建蚁道往返觅食的习性,借助金属网㊁P V C 板㊁沙子等作为物理屏障,阻断白蚁的爬行路径,将其与古建筑相隔离,避免对古建筑造成损害.这种方法十分简便,并且防治材料十分常见,具有防治效果好㊁防治成本低以及环境友好等方面的优势.但是这种方法无法阻止飞蚁对古建筑造成损害.物理灭杀法是指借助低温㊁高电压㊁微波或者高温等手段破坏白蚁的正常生理生化反应,实现对白蚁的灭杀.这种方式不会造成污染,并且实施起来比较简便.物理灭杀法适用于白蚁危害不严重的木构件,因此适用范围不广,同时这种方法的成本相对较高,而且白蚁防治效果持续时间短.对于古建筑来讲,微波㊁电流以及温度的变化等容易对古建筑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物理灭杀法应慎重使用.2 5㊀加强监测白蚁防治过程中需要加强监测,只有尽早发现白蚁危害才能及时进行防治,降低白蚁对古建筑造成的危害,因此在白蚁防治过程中加强监测至关重要.由于兵蚁在新近过程中头部打击地面会发出声音,同时白蚁在发出警报或者在追踪食物时腹板腺会分泌化学嗅味,利用这些习性,借助白蚁危害传感器以及无线电白蚁检测仪等相关仪器设备可以实现对白蚁的监测.在相关仪器设备的支持下,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发现古建筑内部的白蚁,进而及时进行防治,减少白蚁对古建筑造成的危害.除了以上仪器设备之外,近年来在白蚁检测过程中对电阻勘探技术㊁微波遥感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除此之外,白蚁在取食木材的过程中会发出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波,借助相关设备则可以接收到此类声波,通过这种方式也能起到监测白蚁的作用.但是应用这种方式无法确定白蚁的种类,会给白蚁的防治带来一定的难度.(下转第138页)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38㊀|R E A LE S T A T EG U I D E3 3㊀建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工程是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开展的,在水土流失地区采取 以小流域为单元 的综合治理措施,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治理,重点治理水土流失问题[5].需要加强对水土流失问题的全面管理,实施科学的防治措施,降低水土流失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要加强对水土保持设施的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对水土保持工程进行维护和管理,从而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此外,还需要制定完善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案.同时还要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和技术规范.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当地居民能够意识到水土流失问题给当地居民带来的严重危害,从而提高当地居民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示范工程建设,在经济㊁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发挥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进而促进全国水土保持工作水平的提升,从而有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3 4㊀加强监测管理工作水土流失监测工作是对水土保持工程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为保证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效果,需要加强对水土流失监测工作的重视.首先,应建立完善的监测管理制度,明确监测人员㊁责任和权限,定期开展水土流失监测工作.其次,在监测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来执行,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还要积极收集水土流失信息,以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一项长期性㊁系统性工程,需要在后期对监测成果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从实际情况出发,明确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以此作为依据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结语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对农田水利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能减少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概率,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农田利用率.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情况发生,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参考文献[1]㊀马郁荻.当前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对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 ].商情,2021(44):0085-0087 [2]㊀魏沁宇.农村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措施[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22(12):4[3]㊀孙海英.浅谈如何做好农田水利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J ].现代农业研究,2022,28(7):3[4]㊀张文明.农田水利建设施工过程中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方法[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16):3[5]㊀徐永峰.当前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对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影响[J ].河北农机,2022(009):000 (上接第135页)㊀3㊀古建筑白蚁防治的建议古建筑白蚁防治采用单一的防治技术往往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应制定综合防治技术方案,多种防治技术综合应用,可以更好控制白蚁危害.应尽量选用对古建筑损坏小或者不损坏古建筑的防治方法,无钻孔设饵法以及坑㊁箱诱杀法等.另外综合防治技术方案要做到防㊁治并重,既要灭杀古建筑现有的白蚁,也要做好白蚁的预防工作,以免古建筑再次遭受白蚁危害.制定古建筑白蚁综合防治技术方案还要充分考虑环保问题,尽量选用环保型防治技术以及环保药剂,避免白蚁防治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与危害.古建筑白蚁防治不能紧紧围绕古建筑本山开展,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古建筑周围环境,要将古建筑与古建筑周围环境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采用同步防治的方式才能确保防治效果.要注重对白蚁监测技术的应用,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防治.及早发现及早防治不仅能够降低白蚁防治难度,而且可以降低白蚁对古建筑造成的危害.要加强对古建筑的保养与维护,加强保养与维护有助于及早发现白蚁危害,同时还有助于延长古建筑的存在寿命.应建立古建筑日常保养维护制度,定期对古建筑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白蚁危害应及时进行防治,将白蚁对古建筑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结束语古建筑是重要历史遗存,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现代社会有义务和责任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我国古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加之很多古建筑都修建在山林之中,使得古建筑容易遭受白蚁危害.在古建筑保护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白蚁的危害,并切实做好白蚁防治工作,及时发现及时防治,将白蚁危害降到最低.参考文献[1]㊀龚跃刚,莫建初.浙江德清县新市镇古建筑白蚁危害情况调查[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23,29(01):65-68[2]㊀于保庭,章凯婴,韦益健,等.浅谈我国古建筑白蚁危害及防治现状[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22,28(06):566-569 [3]㊀隋晓斐,何瑞华,刘君旭.山东省古建筑白蚁危害现状调查[J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22,28(06):545-547[4]㊀黄姗姗.古建筑白蚁危害成因及远程实时监测技术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3):96-99[5]㊀朱艳燕.解读安徽省«古建筑白蚁防治技术规程»[J ].安徽建筑,2020,27(05):77-79[6]㊀刘超华,覃仕德,王维炜,等.夷陵区圆通寺古建筑白蚁危害及成因分析[J ].湖北植保,2020,(02):49-51[7]㊀张文童,杨嘉理,王瑊,等.江苏省南通市古建筑白蚁危害现状调查[J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20,31(02):219-222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保护建筑白蚁防护方案

历史保护建筑白蚁防护方案

历史保护建筑白蚁防护方案历史保护建筑是我们一座城市宝贵的文化遗产,代表着历史和文化的连续性。

然而,这些古老的建筑往往在面临一个严重的威胁 - 白蚁。

白蚁可以严重破坏历史建筑中的木材结构,危及其稳定性和完整性。

因此,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白蚁防护方案至关重要。

第一步是对历史建筑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查,以确定白蚁的存在和程度。

这可以包括外部和内部检查,使用白蚁探测器进行监测和观察建筑物是否受到白蚁的侵害。

建筑师和专业人员应该参与其中,以确保对建筑物的检查是全面和准确的。

一旦确定白蚁的存在,接下来的步骤是采取措施来控制白蚁的扩散和破坏。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化学防治剂,如白蚁毒药和剧毒药剂。

这些药剂可以直接喷洒或注入木材中,以杀死和阻止白蚁的进一步繁殖。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绝缘层和屏障,以阻止白蚁进入建筑物。

此外,建筑物的维护和修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历史建筑的木材结构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完整性。

如果发现任何白蚁的迹象,立即采取行动来控制和消除它们。

同时,修复任何受到白蚁侵害的木材,并使用防腐剂来保护它们免受白蚁的再次侵害。

在制定白蚁防护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应该对建筑物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其结构和特点,以制定最有效的防治措施。

其次,需要选择合适的防治药剂和技术,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此外,建筑物的维护和修复也必须得到足够的关注,以确保长期的保护和保存。

最后,教育和意识提高也是保护历史建筑免受白蚁侵害的重要因素。

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向公众传达白蚁的危害和防治方法,增强民众的意识和参与。

同时,建筑师、修复专家和政府部门应该共同合作,共同努力,保护和保存这些宝贵的历史建筑。

总之,保护历史建筑免受白蚁侵害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涉及到建筑评估、化学防治、维护修复和教育提高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全面的防护方案和大众参与,我们才能保护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使它们能够延续下去,为后代提供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都江堰古建筑白蚁防控方案

都江堰古建筑白蚁防控方案

都江堰古建筑白蚁防控方案都江堰古建筑白蚁防控方案白蚁是古建筑的常见害虫之一,对古建筑的破坏严重。

针对这一问题,制定一套科学的白蚁防控方案对于保护都江堰古建筑的完整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套综合性的白蚁防控方案,旨在保护都江堰古建筑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一、了解白蚁在制定白蚁防控方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白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态习性。

白蚁是一种昆虫,通常生活在贫瘠土壤中,以木材和纤维素为食物。

它们喜欢潮湿和不通风的环境,古建筑提供了它们理想的生存条件。

白蚁能够迅速繁殖,并在短时间内对木材和建筑结构造成严重破坏。

二、改善建筑环境为了减少白蚁的生存条件,我们需要从改善建筑环境入手。

1. 提高通风性:增加建筑内部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湿度,减少白蚁的滋生。

2. 排水系统的完善:确保建筑物周围的排水系统良好,减少湿气堆积。

3. 建筑结构修复:修补破损的漏水地板和墙壁,防止水分进入建筑结构。

三、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是白蚁防控的重要环节,可以及早发现并处理问题。

1.检查建筑结构:定期检查古建筑的木材结构,特别是梁柱、地板和墙壁的连接处,以及潮湿和暗处2. 维护建筑结构:对发现的白蚁受损木材进行修复或更换,同时密封木材的裂缝,阻断白蚁的入侵路径。

3. 使用防蚁剂:在木材表面涂抹防蚁剂,形成保护层,防止白蚁的进入。

四、物理和生物防治除了改善环境和定期检查维护,还可以采用一些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

1. 地基处理:在建筑周围挖掘地坑,然后填充密封层,阻断白蚁的入侵。

2. 安装防蚁屏障:在建筑结构和地下室周围安装带有防蚁屏障的屏障,阻止白蚁的进入。

3. 使用益虫:引进天敌,如蚁狮等捕食白蚁,控制它们的数量。

五、教育和宣传加强公众对白蚁危害的认识是白蚁防治的关键。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古建筑保护的意识,并普及白蚁防控知识,以共同保护都江堰古建筑。

综上所述,都江堰古建筑白蚁防控方案应包括改善建筑环境,定期检查和维护,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以及教育和宣传等综合措施。

浅谈我国古建筑白蚁危害及防治现状

浅谈我国古建筑白蚁危害及防治现状

浅谈我国古建筑白蚁危害及防治现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古建筑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的特性,一旦被破坏,会失去原真性。

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建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木材,可为白蚁提供丰富的食料,成了白蚁入侵危害的优质对象。

某省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1~14℃,适宜散白蚁的生存繁衍,是我国白蚁危害的中风险地区。

关键词:我国古建筑;白蚁危害;防治现状引言古建筑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是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建筑富含木构件的木质结构,容易遭受白蚁危害。

为了加强对古建筑白蚁危害的认识,提升古建筑保护过程中的防蚁意识,降低因白蚁危害而造成的古建筑结构受损、功能降低、价值丢失等风险,本文对我国古建筑白蚁危害和防治现状进行了简述。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根据某省白蚁分布特点,针对性选取了以木结构、砖木结构和砖木石结构为主的文物保护单位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主要分布在青岛、烟台、济南、泰安、济宁等市,调查时间为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白蚁活动活跃期。

采取现场勘查与问询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按照工作方案,对列入抽查计划的古建筑以建筑或建筑群为调查单元,逐间逐栋进行白蚁检查,全面检查古建筑木结构、展列物品、外围环境等,检查是否有白蚁危害迹象、是否有活体白蚁等,并现场询问管理人员白蚁发生史,详细记录所有的调查信息。

1.2方法参照国标《建设工程白蚁危害评定标准》(GB/T51253—2017)的有关内容将古建筑白蚁危害情况划分为3级:白蚁轻微危害或存在潜在危害风险为Ⅰ级,白蚁中度危害为Ⅱ级,白蚁严重危害为Ⅲ级,其中危害承重柱、承重梁等承重结构的情形均定为Ⅲ级。

2古建筑保护及利用原则2.1谨慎原则对于城镇古建筑的保护以及利用,这一过程中较为繁琐、冗杂,包含较多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这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但是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不能盲目进行,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应规章制度,实际操作时需要小心谨慎。

杏坛灭白蚁解决方案(3篇)

杏坛灭白蚁解决方案(3篇)

第1篇一、引言白蚁作为一种常见的害虫,对人类的房屋建筑、家具、农作物等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在我国,白蚁的分布范围广泛,尤其在南方地区,白蚁问题尤为严重。

杏坛作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悠久,白蚁问题也较为突出。

为了保护杏坛的历史文化遗产,确保居民的生活环境,本文提出了一套针对杏坛的白蚁灭治解决方案。

二、白蚁危害及现状分析1. 白蚁危害白蚁属于昆虫纲等翅亚纲,是一种群居性害虫。

白蚁主要危害木材、纸张、棉麻、丝毛等有机物质,严重时甚至可破坏房屋建筑、桥梁、堤坝等基础设施。

白蚁危害具有以下特点:(1)繁殖能力强:白蚁群体中,蚁后、雄蚁和工蚁分工明确,繁殖能力强,短时间内即可形成庞大的群体。

(2)隐蔽性高:白蚁常在地下、墙壁、家具等隐蔽处筑巢,不易被发现。

(3)破坏力大:白蚁蛀食木材时,先从内部开始,逐渐向表面蔓延,导致木材强度降低,严重时会发生断裂。

2. 杏坛白蚁现状分析杏坛作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悠久,白蚁问题较为严重。

以下为杏坛白蚁现状分析:(1)分布广泛:杏坛镇内多个村庄、居民区、学校、文物古迹等地均存在白蚁危害。

(2)危害严重:部分房屋、家具、文物古迹等受到白蚁侵害,导致结构强度降低,存在安全隐患。

(3)防治难度大:由于白蚁的隐蔽性高,防治难度较大,传统防治方法效果有限。

三、杏坛灭白蚁解决方案1. 预防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白蚁危害的认识,普及白蚁防治知识,引导居民自觉参与防治工作。

(2)建筑防蚁:在建筑设计、施工过程中,采用防蚁措施,如使用防蚁材料、设置防蚁设施等。

(3)加强农田管理:在农田管理过程中,注意防止白蚁侵入,如合理施肥、清除杂草等。

2. 早期发现与报告(1)建立白蚁监测点:在杏坛镇内设立白蚁监测点,定期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2)设立举报热线:鼓励居民发现白蚁危害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3. 灭治措施(1)物理灭治①人工捕杀:发现白蚁巢穴后,组织人员进行人工捕杀,清除白蚁。

红色基地白蚁防治工作专题报告

红色基地白蚁防治工作专题报告

红色基地白蚁防治工作专题报告
一、背景介绍
红色基地是我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
部分。

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限制,红色基地的建筑物和
文物遭受了白蚁的侵蚀和破坏,给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白蚁的危害
白蚁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昆虫,它们以木材为食,能够在短时间内将
建筑物和文物彻底破坏。

白蚁的危害不仅仅是对建筑物和文物的破坏,还会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

三、红色基地白蚁防治工作的现状
目前,红色基地白蚁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
一些问题。

首先,防治工作的投入不足,导致防治效果不佳;其次,
防治工作的方法和技术不够先进,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最后,防治工
作的宣传和教育不够到位,导致公众对白蚁防治的认识不足。

四、红色基地白蚁防治工作的对策
为了加强红色基地白蚁防治工作,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加大防治工作的投入,提高防治效果。

2.引进先进的防治技术和方法,提高防治效率。

3.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白蚁防治的认识。

4.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白蚁问题。

五、结语
红色基地是我们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保护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白蚁防治工作是保护红色基地的重要一环,我们需要加强防治工作,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眉山古建筑白蚁预防方案

眉山古建筑白蚁预防方案

眉山古建筑白蚁预防方案眉山地区的古建筑是眉山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古建筑已经面临严重的白蚁侵害问题。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古建筑,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首先,对于已经受到白蚁侵害的古建筑,我们需要进行全面彻底的治理。

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方法,通过使用防白蚁药剂进行喷洒、刷涂等方式,将白蚁驱逐出古建筑并阻断其返回。

此外,结构性损坏的部分需要进行修复和加固,以确保古建筑的稳定和安全。

其次,对于未受到白蚁侵害但潜在受到威胁的古建筑,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首先是保持古建筑周边的环境清洁,及时清理落叶、树枝等杂物,以减少白蚁孳生的食物来源。

其次是加强对古建筑的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白蚁蚁穴或迹象。

同时,可以在关键部位设置白蚁监测器,及时发现并控制白蚁的扩散。

另外,可以利用白蚁防护网覆盖古建筑的底部和周围地面,阻止白蚁的进入。

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生物防治的手段。

比如引入天敌,如白蚁捕食性昆虫,放置陷阱或设置白蚁幼虫食物,引诱白蚁上钩,进而控制其种群数量。

此外,利用某些植物的特殊香气或毒性物质可以有效抑制白蚁的生长和繁殖,如白蚁苦楝、白蚁菊等。

最后,要加强对古建筑的维护管理。

定期检查古建筑的建筑结构、木材状况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修复,防止白蚁利用古建筑的损坏部分扩散。

另外,还需要做好保湿和通风工作,保持古建筑内部的湿度和温度稳定,避免白蚁滋生的环境。

总之,眉山古建筑白蚁预防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措施,包括全面治理、环境清洁、白蚁监测、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维护管理等。

只有通过综合手段的应用,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眉山的历史文化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原有基础上修缮、翻修的古建筑,以及按照历史的遗址或 痕迹重新开发建设的一些项目,其本身大部分木结构或遗址 已经遭受白蚁的危害,而对其的修缮、翻修、重建本着修尊 重历史原貌的原则,主要是对损坏的木构件进行加固和更换、 重新建造木结构等办法,而这些木构件的使用反而为白蚁提 供了新鲜而丰富的食物来源。
古建筑内部杂物堆放,院落杂草丛生,房屋漏雨,都有 益于白蚁孳生。
黄陵庙位于湖北宜昌,长江西陵 峡南岸黄牛岩山麓,为春秋时期 我国原始农耕的重要内容,也是 记载自古川江水患及治水的立体 通史。面朝长江,背靠青山,加 之大部分为木结构建筑,多年来 白蚁危害严重。
2 古建筑遭受白蚁危害的原因(一)
2.1 我国的古建筑特点
木质:我国的古建筑绝大多数采用的是传统的立柱式砖木 结构,木结构较多,而且承重结构中主要以木质材料为主, 这些都是白蚁喜爱的食料,因此白蚁发生率高,危害程度 较重。
3.2 古建筑的工程结构和建筑材料与现代建筑有很大区别。 因此,将常规白蚁防治经验应用于古建筑时,可能遇到意想 不到的问题。应该制定针对性的,控制对策。
3.3 古建筑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白蚁防治工作必须遵 循文物保护的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技术的应用, 进一步增加了白蚁防治难度。
4 古建筑白蚁遭受危害的重点部位
主要的白蚁监测控制系统:心居康(Sentrlcon)系统、网罗牌监测控制系统、 Exterra系统、Advance系统和Orkin白蚁监测装置。这些系统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构造和效果的不同,各有优缺点,需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
黄陵庙古建筑白蚁综合治理概况
2016.6~8月启动-2017.2验收。据调查,黄陵庙白蚁面积 达到65%,截头堆砂白蚁、黑胸散白蚁、黄胸散白蚁和台 湾乳白蚁等4种。白蚁综合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分区治理、长期维护”的综合治理策略,加以“乳剂药物 处理、喷粉处理、药物灌浆、药物屏障、诱杀灭治、灯光 诱杀、设置监控装置、木材保护剂”等具体技术措施,达 到了基本控制当前为害白蚁的灭治效果,在5年质保期内, 将持续进行跟踪治理,白蚁危害率控制在2%以内。 (2018年)。
(3)按照历史遗留的痕迹,进行开发建设的时期。
如果在这些古建筑的保护、改造和开发建设的过程中
不进行白蚁防治,将有可能导致刚修缮好的古建筑再次 或很快遭受到白蚁危害。
6 危害古建筑的常见白蚁种类
由我国报到的古建筑白蚁危害事件看:台湾乳白蚁、 黄胸散白蚁、黑胸散白蚁、黑翅土白蚁、黄胸大白蚁 等是主要的侵害白蚁种类。
3 古建筑白蚁危害难防治的原因
3.1白蚁活动隐蔽,一旦发现就已经造成了严重危害。
白蚁生存繁殖力强,数量多,扩散蔓延快;社会化程度高,
长期进化过程中,获得了对外界环境恶劣环境的生存适应能 力强,仅仅使用,喷洒杀虫剂等普通虫害控制方法,不仅无 法有效杀灭隐藏在地下和木构件中的大量白蚁,相反可能造 成蚁害向其他区域扩散蔓延。
7.2微损探测技术白蚁检查
阻力仪:利用微钻针在电动机驱动下,以恒定速率钻 进木材,并实时采集微钻针遇到的阻力,绘制出阻力 曲线。根据阻力曲线的特征,可以判断木材是否已经 受到白蚁的破坏。阻力仪监测需要在木材上钻出3mm 左右直径的孔,属于微损探测方法。
7.3监测&控制防治白蚁
将监测控制装置/系统布设在房屋建筑周围的土壤中,当觅食的工蚁侵入 其内取食时,用毒饵或药粉对工蚁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全歼区域内所有白 蚁的目的。优点:
找蚁源,确定白蚁危害的发生部位、范围和程度等。
红外线成像检测技术
一般有白蚁活动的部位湿度较高、温度较低。红外 热像仪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光波转变为可见的 热像图,利用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 如果热图像某一区域颜色偏冷色,与周边区域有明 显的区别,则可能内部存在白蚁活动。地面返潮、 房屋漏水等因素可能造成误判,应注意辨别。该设 备探测深度与微波雷达设备接近,也无法探查深层 活动的白蚁。
北防危害古建筑的白蚁种类少且单一,南方白蚁种类 多且会有多种同时危害。
7 白蚁检测技术
红外线成像检测技术 声波探测技术 微波探测技术 X射线探测技术 湿度检测技术 气味探测技术 微孔探测技术 木材抗力检测技术 白蚁探测犬
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依靠多种检测技术的综合运用来查
22.3古外部建环筑境对遭古受建筑白的蚁影响危害的原因(三)
外部:土壤、绿化树、古树等,都是白蚁长期筑巢危 害古建筑的虫源之一。这些白蚁有可能迁移、扩散到 古建筑,造成危害。
周围民用建筑物、周围排水系统不畅、疏于管理。
经费短期,管理不善,缺少针对白蚁的定期监测与早 期防控,是影响我国古建筑屡屡遭受白蚁危害的主要 原因。
(1)、对房屋建筑所在区域内可能出现的白蚁进行长期监控,避免了化学
屏障处理因施药不均匀或药物失效儿导致白蚁入侵的弊端。
(2)、在有白蚁入侵时(早)用极少量药物并起效,避免过度用药。
(3)、施工时不需特殊的保护措施,对处理区的人和宠物无影响(安全),
极大的减少了常规白蚁防治中工作施工人员、居民和宠物发生药物中毒的可 能性。
注意事项:使用时要手持稳定,尽量避免周围人员走动或其 他物体运动。该设备的有效探测深度,一般在木材中为1025cm,在砖石中为4-8cm。白蚁活动深度超过有效深度则无 法准确探知。
特点:用的较多,有产品。灵敏度高,10个白蚁就 可以探测到。
微波探测仪
X射放大木材中细微的声音,然后根据音频特 征,判断是否存在白蚁白蚁运动和取食。该设备 可能受到噪音干扰,对探测环境要求比较高。
声波探测仪
声波探测仪
声波探测仪
声波探测仪
气味探测仪
微孔探测镜
微孔探测镜
微孔探测镜
微孔探测镜
白蚁探测犬
美国和澳大利亚均有公司提供培训和服务
7.1无损探测技术白蚁检查
(3)木材湿度计:木材湿度计是一种手持便携设备, 只需将湿度计的两个探针插入木材,即可显示木材含 水量。与红外热像仪相同,该设备也是利用白蚁活动 的部位湿度较高这一特点判断白蚁危害,但仅能测量 浅层木材湿度,且同样需要注意返潮、漏水等造成的 误判。
古建筑遭到白蚁危害后,立柱和墙体的底部容易被白 蚁蛀空,直接影响到房屋安全。
古建筑的房屋橼条等也会不同程度遭到白蚁的危害。
5

古建筑白蚁防治的重要时期
古建筑白蚁防治,应与建筑物的保护或改造工程相结
合而进行,有以下时期比较有利于白蚁防治工作的开
展:
(1)古建筑修缮的时期;
(2)古建筑翻修的时期;
,
1 白蚁危害古建筑事件
1.2北京故宫古建筑侵害
2006年,故宫毓庆宫发生白蚁侵害;
2010年,北京故宫宝和殿发生侵害。
经专家鉴定,故宫2处都是黑胸散 白蚁危害
木质立柱是故宫发现白蚁危害的建筑 中被白蚁危害最严重的部位。
毓庆宫是康熙年间(1679年)特为皇太子胤礽 所建,雍正以后不再预立皇太子,改为皇子 居所。乾隆皇帝12岁到17岁间一直居于此宫。 嘉庆皇帝5岁时曾与兄弟子侄等人居于此宫, 后迁往撷芳殿,乾隆六十年(1795年)退位后 又迁回毓庆宫。 不对外开放
中国古建筑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中国历史悠久,灿烂文化、丰富文物和优秀的人文传统,积 淀、凝固于一座座古城、故建筑中。古城、古建筑——人 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文化遗产。
古城进行保护与改造,来发掘和利用历史文物资源,提高 城市的形象、地位。
不限于对文物古迹、园林名胜单体保护、利用,而是扩展 到古民居建筑群落的修缮适用及历史街区成片改造,并逐 渐转向整个古城遗址开发保护,保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11.1北白京蚁香山危古建害筑古侵害建事件筑散事白件蚁 修缮2年完成
上世纪60-70年代,香山碧云寺西配殿曾发生古建筑坍塌, 是因建筑中一根30cm×30cm的陀架彻底被白蚁蛀空。
2007年5月1日,油工在对香山碧云寺涵碧堂补做地仗时,发 现金柱与槛墙接缝处存在轻微糟朽,故同时拆除四根金柱相 邻处槛墙对金柱详细调查,发现金驻两柱柱根已被蛀空高达1 米以上,尤其是木柱中早材部分已完全蛀光,仅剩质地坚硬 的晚材及蛀虫分泌物。施工中在涵碧堂,御碑亭,中山堂等建 筑内发现不 同程度的白蚁虫害, 尤其在中山堂北配殿内发现 活体白蚁。
潮湿:古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往往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统一,或依山傍水而建,或溶山水于园林之中(有土地), 而且大部分的房屋常年失修或空关(管理不善),加上长 期渗漏,容易造成内部阴暗潮湿,使木材和墙体处于潮湿 环境,给白蚁的繁衍造成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温暖:避风向阳,空调系统的使用
22.2古古建建筑修筑缮遭、翻受修、白开蚁发建危设中害的的白蚁原侵害因风(险 二)
红外线摄影机
(钟俊鸿教授 提供)
红外线摄影机
(钟俊鸿教授 提供)
红外线成像技术
(钟俊鸿教授 提供)
红外线成像技术
(钟俊鸿教授 提供)
红外线成像技术
Activity detected in support beams
(钟俊鸿教授 提供)
微波探测技术
原理:当微波信号遇到移动物体反射后会产生多普勒效 应,物体向接收器方向运动则反射频率略高于发射频率, 反之反射频率略低于发射频率。根据这一现象可以检测 木材中是否有活动的害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