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上的标签课文讲解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教案)床头上的标签课文

(六年级语文教案)床头上的标签课文

床头上的标签课文六年级语文教案李比希是德国化学家。

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他就立志做一名化学家。

因为从小心里就有一团理想之火,所以他学习非常自觉。

他十九岁完成学业,并得到了博士学位;二十三岁就做了化学教授。

李比希曾经试着把海藻烧成灰,用热水浸泡,再往里面通氯气,这样就能提取出海藻里面的碘。

但是他发现,在剩余的残渣底部,沉淀着一层褐色的液体,收集起这些液体,会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

他重复做这个实验,都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这种液体是什么呢?李比希想,这些液体是通了氯气后得到的,说明氯气和海藻中的碘起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氯化碘。

于是,他在盛着这些液体的瓶子上贴了一个标签,上面写着“氯化碘”。

几年后,李比希看到了一篇论文——《海藻中的新元素》,他屏着呼吸,细细地阅读,读完懊悔莫及。

原来,论文的作者,法国的青年波拉德也做了和李比希同样的实验,也发现了那种褐色的液体。

和李比希不同的是,波拉德没有中止实验,他继续深入研究这褐色的液体有什么样的性质,与当时已经发现的元素有什么异同。

最后,他判断,这是一种还未发现的新元素。

波拉德为它起名“盐水”。

波拉德把自己的发现通知了巴黎科学院,科学院把这个新元素改名为“溴”。

《海藻中的新元素》就是关于溴的论文。

这件事,深深地教育了李比希。

他把那张“氯化碘”的标签从瓶子上小心翼翼地揭下来,装在镜框里,挂在床头,不但自己天天看,还经常让朋友们看。

后来,他在自传中写道:“从那以后,除非有非常可靠的实验作根据,我再也不凭空地自造理论了。

”从此,李比希更认真、更严谨地从事研究工作。

有一次,他到一家化工厂考察。

当时工厂正在生产名叫“柏林蓝”的绘画颜料。

工人们把溶液倒入大铁锅,然后一边加热,一边用铁棒搅拌,发出很大的响声。

李比希看到工人们搅拌非常吃力,就问工人:“为什么要这样用力呢?”一位王长告诉他:“搅拌的响声越大,柏林蓝的质量就越高。

”李比希没有放过这个问题,他反复思考:搅拌的声音和颜料的质量有什么关系呢?回去以后,他就动手实验,最后查出了原因。

六级下册语文《床头上的标签》 (共14张PPT)

六级下册语文《床头上的标签》 (共14张PPT)
• 告诫我们: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要有严 谨的工作态度、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课文层次
• 第一段(1) • 写李比希从小就自觉刻苦地学习,立志做
一名化学家。 • 第二段(2—5) • 写李比希由于没有可靠的试验做依据,轻
易地给一种新元素命名为“氯化钾”,结 果失去了发现这个新元素命名的机会,这 件事给了他很深的教训。
• 第三段(6—8)
• 写李比希根据自己的研究,发现了柏 林蓝颜料质量提高的关键原因,减轻 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颜料的质量。
• 第四段(9)
• 写李比希善于在异常现象中发现问题, 又能通过实验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所以称为化学史上的巨人。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8/232021/8/23Monday, August 23, 2021
床头上的标签
• 什么是标签?
• 用文字来表明事物的名称 或性状的小纸片。
• 本文说的是谁床头上的什 么标签?
李希比简介
尤斯图斯·冯· 李比希 ,男爵,(1803年5月12 日出生于德国达姆施塔特,1873年4月18日逝 世于德国慕尼黑)是一位德国化学家,他最重 要的贡献在于农业和生物化学,他创立了有机 化学。因此被称为“化学之父”。作为大学教 授他发明了现代面向实验室的教学方法,因为 这一创新,他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教育 家之一。他发现了氮对于植物营养的重要性, 因此也被称为“肥料工业之父”。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232021/8/23August 23, 2021
பைடு நூலகம்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232021/8/232021/8/232021/8/23

第八课 新《床头上的标签》课件概论

第八课 新《床头上的标签》课件概论
床 头上 的标 签
深学课 文
伊宁市十七中学 木哈太斯老师
自学展示
1、李比希是哪国化学家? 2、李比希获得了什么学位?
3、法国青年化学家是谁?
4、李比希为了引以为戒,时时提 醒自己做了什么事?
5、李比希的一次研究失误,是因 为他?
6、李比希为什么最后成功了?
探究学习
1、这篇课文讲了哪两个关于李比希的故事? 2、为什么介绍李比希的学历、成就非常简单,而 介绍他的失败和改正失误的做法却非常详细呢? 3、课文写李比希成功的提高了柏林蓝的质量是要 说明什么? 4、从李比希身上,我们应该学习什么?
1.这篇课文讲了哪两个关于李比希故事? 失败 → 失去了发现新元素的机会 成功 → 提高了柏林蓝的质量
2、为什么介绍李比希的学历、成就非常简 单,而介绍他的失败和改正失误的做法却 非常详细呢?
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科学家也是普通人, 他们拥有成功的喜悦,也品尝过失败的痛苦。 让我们明白: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不断吸 取失败的教训,才能迎来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3、课文写李比希成功的提高了柏林蓝的 质量是要说明什么?
写李比希在工厂的那件事说明那次重 大失误使李比希变得更聪明,更严谨,从 此以后,李比希不断从发生在身边的异常 现象中提出研究课题,做出新的贡献。
5、从李比希身上,我们应该学习什么?
我们要学习他的求实、自律、谦虚、谨慎的 科学态度。持之以恒、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始 终不懈地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在科学道路上, 只有不断地吸取失败的教训,才能迎来一次又一 次的成功。
人海,十分拥挤,声音噪杂,我排在同班同学后面。我踮起脚尖,偷偷地看
了一眼她的稿纸。哇!好多呀!我只有那么可怜的几行字呢!看着自己的稿
纸,心情一下子紧张起来,我会不会选上呢?我心“怦怦"地跳,像一只在奔

六年级语文《床头上的标签》ppt(下册)

六年级语文《床头上的标签》ppt(下册)
标题和巧妙的细节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要求自己更认真更严谨的化学家形象让我们明白只要不断吸取教训就能迎来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六年级语文《床头上的标签》ppt(下册)
六年级语文《床头上的标签》ppt(下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ppt简介:
《床头上的标签》是一篇拓展阅读课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一成一败”的两个小故事。课文以别巨匠心的.标题和巧妙的细节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要求自己“更认真”“更严谨”的化学家形象,让我们明白只要不断吸取教训,就能迎来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床头上的标签》精品ppt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床头上的标签》精品ppt课件

作者简介
• 叶永烈,1940年出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现为上海作家协会 专业一级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香港海外文联 名誉主席。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已出版180多部著作。 系《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之一,创作了大量科普作品,代表作是三部《小灵通漫游 未来》。主要新著为《叶永烈自选集》、《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毛泽东与蒋介石》等多部传记作品。作品曾在美、英、法、日等多国出版或发表。 其作品数十次获奖。1998年获香港“ 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1989年被收入美国 《世界名人录》,并被美国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
床头上的标签
教学目标:

1、学会围绕中心、多角度选取材料及正、侧面描写相结
合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科学家的精神;树立对科学的信念与追求;

3、领会文中巧妙的细节描写及其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本文的三个特点:
• (1). 别具匠心的标题。 • • (2). 精心的选材。
• (3). 这篇文章巧妙的细节描写。
2019/9/1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8
谢谢欣赏!

2019/9/1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9
全的人,主要是担心漏掉重要内容,影响以后的复习与思考.,这样不仅失去了做笔记的意义,也将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本末倒置了﹙太忙于记录, 便无暇紧跟老师的思路﹚。 如果只是零星记下一些突出的短语或使你感兴趣的内容,那你的笔记就可能显得有些凌乱。 做提纲式笔记因不是自始至终全都埋头做笔记,故可在听课时把时间更多地用于理解所听到的内容.事实上,理解正是做好提纲式笔记的关键。 课堂笔记要注意这五种方法:一是简明扼要,纲目清楚,首先要记下所讲章节的标题、副标题,按要点进行分段;二是要选择笔记语句,利用短语、数 字、图表、缩写或符号进行速记;三是英语、语文课的重点词汇、句型可直接记在书页边,这样便于复习时查找﹙当然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前提是你 能听懂﹚;四是数理化生等,主要记老师解题的新思路、补充的定义、定理、公式及例题;五是政治、历史等,着重记下老师对问题的综合阐述。

第八课 新《床头上的标签》课件

第八课 新《床头上的标签》课件

“标签”在文中还起到了线索
的作用,把李比希失败与成功这
两件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文
章的结构更加完整。

课堂盘点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一次失败的经历





初进高中,学校便开始竞选干事。我满怀信心地拿来竞选稿纸,写下了演 讲稿。 竞选干事的那天下午,我早早来到竞选地点--寄宿部二楼。那里人山 人海,十分拥挤,声音噪杂,我排在同班同学后面。我踮起脚尖,偷偷地看 了一眼她的稿纸。哇!好多呀!我只有那么可怜的几行字呢!看着自己的稿 纸,心情一下子紧张起来,我会不会选上呢?我心“怦怦"地跳,像一只在奔 跑的兔子。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看到前面就只有两人的时候,我的心跳的更快, 手心直冒汗。可能是心里作祟,感觉怎么这么快轮到了我呢?我鼓起勇气, 走进房间,踏着小步来到老师面前,读起我的演讲稿,因为很短,不一会儿 就读完了,我故作从容的看着老师,并淡定的回答出老师给我设置的难题。 过了几天,成绩公布在公告栏上。我过去瞧了瞧,上面没有我的名字, 心情一下子低落到谷底。 失败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经受夭折的玫瑰。虽然这次我没有选上, 但我的胆量经过了一次考验和锻炼,变得更加有勇气,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胆 小、害羞。 我知道,人只有走过沟坎,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以后的路在我的脚下, 我将会用成功来作我文

深 学 课
伊宁市十七中学 木哈太斯老师
自学展示
1、李比希是哪国化学家? 2、李比希获得了什么学位? 3、法国青年化学家是谁?
4 、李比希为了引以为戒,时时提
醒自己做了什么事?
5 、李比希的一次研究失误,是因
为他?
6、李比希为什么最后成功了?
探究学习
1、这篇课文讲了哪两个关于李比希的故事?

【推荐】《床头上的标签》课文word版本 (2页)

【推荐】《床头上的标签》课文word版本 (2页)

【推荐】《床头上的标签》课文word版本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床头上的标签》课文李比希是德国化学家。

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他就立志做一名化学家。

因为从小心里就有一团理想之火,所以他学习非常自觉。

他十九岁完成学业,并得到了博士学位;二十三岁就做了化学教授。

李比希曾经试着把海藻烧成灰,用热水浸泡,再往里面通氯气,这样就能提取出海藻里面的碘。

但是他发现,在剩余的残渣底部,沉淀着一层褐色的液体,收集起这些液体,会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

他重复做这个实验,都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这种液体是什么呢?李比希想,这些液体是通了氯气后得到的,说明氯气和海藻中的碘起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氯化碘。

于是,他在盛着这些液体的瓶子上贴了一个标签,上面写着“氯化碘”。

几年后,李比希看到了一篇论文——《海藻中的新元素》,他屏着呼吸,细细地阅读,读完懊悔莫及。

原来,论文的作者,法国的青年波拉德也做了和李比希同样的实验,也发现了那种褐色的液体。

和李比希不同的是,波拉德没有中止实验,他继续深入研究这褐色的液体有什么样的性质,与当时已经发现的元素有什么异同。

最后,他判断,这是一种还未发现的新元素。

波拉德为它起名“盐水”。

波拉德把自己的发现通知了巴黎科学院,科学院把这个新元素改名为“溴”。

《海藻中的新元素》就是关于溴的论文。

这件事,深深地教育了李比希。

他把那张“氯化碘”的标签从瓶子上小心翼翼地揭下来,装在镜框里,挂在床头,不但自己天天看,还经常让朋友们看。

后来,他在自传中写道:“从那以后,除非有非常可靠的实验作根据,我再也不凭空地自造理论了。

”从此,李比希更认真、更严谨地从事研究工作。

有一次,他到一家化工厂考察。

当时工厂正在生产名叫“柏林蓝”的绘画颜料。

工人们把溶液倒入大铁锅,然后一边加热,一边用铁棒搅拌,发出很大的响声。

李比希看到工人们搅拌非常吃力,就问工人:“为什么要这样用力呢?”一位王长告诉他:“搅拌的响声越大,柏林蓝的质量就越高。

床头上的标签 《床头上的标签》课文

床头上的标签 《床头上的标签》课文

《床头上的标签《床头上的标签》课文》摘要:是他盛着这些液体瓶子上贴了标签上面写着氯化碘,李比希看到工人们搅拌非常吃力就问工人什么要这样用力呢,位王长告诉他搅拌响声越柏林蓝质量就越高李比希是德国化学还上学候他就立志做名化学因从心里就有团理想火所以他学习非常觉他十九岁完成学业并得到了博士学位;二十三岁就做了化学教授李比希曾试着把海藻烧成灰用热水浸泡再往里面通氯气这样就能提取出海藻里面碘但是他发现剩余残渣底部沉淀着层褐色液体收集起这些液体会闻到股刺鼻臭味他重复做这实验都得到了样结这种液体是什么呢?李比希想这些液体是通了氯气得到说明氯气和海藻碘起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氯化碘是他盛着这些液体瓶子上贴了标签上面写着氯化碘几年李比希看到了论《海藻新元素》他屏着呼吸细细地完懊悔莫及原论作者法国青年波拉德也做了和李比希样实验也发现了那种褐色液体和李比希不是波拉德没有止实验他继续深入研究这褐色液体有什么样性质与当已发现元素有什么异他判断这是种还发现新元素波拉德它起名盐水波拉德把己发现通知了巴黎科学院科学院把这新元素改名溴《海藻新元素》就是关溴论这件事深深地教育了李比希他把那张氯化碘标签从瓶子上心翼翼地揭下装镜框里挂床头不但己天天看还常让朋友们看他传写道从那以除非有非常可靠实验作根据我再也不凭空地造理论了从李比希更认真、更严谨地从事研究工作有次他到化工厂考察当工厂正生产名叫柏林蓝绘画颜工人们把溶液倒入铁锅然边加热边用铁棒搅拌发出很响声李比希看到工人们搅拌非常吃力就问工人什么要这样用力呢?位王长告诉他搅拌响声越柏林蓝质量就越高李比希没有放这问题他反复思考搅拌声音和颜质量有什么关系呢?回以他就动手实验出了原因他写信告诉那工厂用铁棒铁锅里搅拌发出响声实际上是使铁棒和铁锅摩擦磨下些铁屑铁屑与溶液化合提高了柏林蓝质量如能溶液加入些含铁物质不必用力磨蹭铁锅也会提高柏林蓝质量那工厂按照李比希话做然提高了颜质量还减轻了工人劳动强李比希接受教训善异常现象发现问题又能通实验出问题途径所以成化学史上巨人。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6.4《床头上的标签》|北师大版 (共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6.4《床头上的标签》|北师大版 (共张PPT)

生字
mó shòu bó mā cā zhā róng xiè niǔ fèn duàn
授博 摩擦渣溶屑扭愤 断
(教授 )(博士 )(摩 擦)(摩擦 )(残渣)(溶液 )(铁屑 )(扭动 )(发愤 )(武断 ) (授课 )(博学 )(摩平 ) (擦洗 )(渣子 )(溶化)(纸屑 )(扭伤 )(愤怒 )(断定 )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52021/8/5T hursday, August 0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52021/8/52021/8/58/5/2021 12:16:46 P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52021/8/52021/8/5Aug-215-Aug-21
• 本文中有两处精当的细节描写: • 一处是:当李比希看到了一篇能证明自己失误
的论文时,他“屏着呼吸,细细地阅读” • 此处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李比希对科学研究慎重
的态度及自己懊悔的心情。
• 第二处是:描写李比希制作“标签”的过程。 是这样写的,“他把那张‘氯化碘’的标签从 瓶子上小心翼翼地揭下来,装在镜框里,挂在 床头,不但自己天天看,还经常让朋友们看”。
思考: 本文的三个特点
(1)别具匠心的标题。
• 以“床头上的标签”为题最能表现李比希这 位“化学史上的巨人”,具有谦虚、谨慎的 科学态度,持之以恒、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同时“标签”在文中还起到了线索的作用, 把李比希失败与成功这两件事有机地结合在 一起,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
(2)精心的选材

《床头上的标签》课件1

《床头上的标签》课件1

讨论探究
• 是什么使李比希与新元素失之 交臂? • 为什么要将标签贴在床头?
• 标签起到了什么作用? • 为什么以“标签”为题?
拓展延伸
• 我们从李比希的一成一败的经 历中总结经验,面对学习我们 该如何去做?
• 从李比希的一成一败两个故事 中可看出李比希身上具有怎样 的科学精神?
课后作业
收集一些你感触深刻 的标语或者谚语作为激励 自己的话。(联系综合活 动开展)
生字词积累 • 懊悔莫心的标题 • 精心的选材 • 巧妙的细节描写
• 以“床头上的标签”为题最能表现李比希 这位“化学史上的巨人”,具有谦虚、谨 慎的科学态度,持之以恒、实事求是的科 学精神。同时“标签”在文中还起到了线 索的作用,把李比希失败与成功这两件事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 整。
• 本文选了两件事,而且是一成一败,一得 一失。这样选材让读者感受到科学家也是 普通人,他们拥有成功的喜悦,也品尝过 失败的痛苦。这样写,才能使人物形象更 鲜活,更饱满。同时也让读者明白这样一 个道理: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不断地吸 取失败的教训,才能迎来一次又一次的成 功。
• 两处精当的细节描写:一处是:当李比希 看到了一篇能证明自己失误的论文时,他 “屏着呼吸,细细地阅读”,此处的细节 描写表现了李比希对科学研究慎重的态度 及自己懊悔的心情。第二处是:描写李比 希制作“标签”的过程。是这样写的, “他把那张‘氯化碘’的标签从瓶子上小 心翼翼地揭下来,装在镜框里,挂在床头, 不但自己天天看,还经常让朋友们看”。 生动地再现了李比希求实、自律的形象。
谢谢观赏!
李比希简介
• 尤斯图斯· 冯· 李比希,1803年5月12日出生 于德国达姆施塔特,1873年4月18日逝世于 德国慕尼黑是一位德国化学家,他最重要 的贡献在于农业和生物化学,他创立了有 机化学。因此被称为“化学之父”。作为 大学教授他发明了现代面向实验室的教学 方法,因为这一创新,他被誉为历史上最 伟大的化学教育家之一。他发现了氮对于 植物营养的重要性,因此也被称为“肥料 工业之父”。

床头上的标签课文讲解

床头上的标签课文讲解

畅言教育
课堂总结
李比希是一位著名的化学家,他在科学工作中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在发现 “溴”元素这个问题上却违背了科学精神,吃了亏。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当初 李比希采取严格的科学态度,认真分析那瓶褐色的液体,那么发现元素“溴” 的就不会是法国青年波拉德,而是李比希。这样一个重大的科学发现与李比 希失之交臂,他怎么能不懊悔呢?要的是求真务实、一丝不苟,需要的是严谨认真、持之以 恒,需要的是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科学的精神!
畅言教育
质疑问难,深入感悟
李李比比希希因因为为什什么么事事情情而而““懊懊悔悔莫莫及及””?为?为什什么么? ?
当李比希看到一篇论文中介绍发现了新的元素之后,他 “懊悔莫及”。因为在几年之前他就发现了这种“褐色 的液体”,但由于他的主观判断,没有继续坚持科学研究实 验,于是与这个新元素失之交臂,他也因此受到深刻的教育。
李比希用“床头上的标签”来时刻提醒自己:对待科学 要具有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实事求是的 科学精神。在文中起到了线索的作用,把李比希失败与成 功这两件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
畅言教育
感受特色
(1)文章以“床头上的标签”为题目很有特色。这既是全文内容的线索,又突出了李 比希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畅言教育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李比希,德国著名化学家。他的父亲是一个经营无 机盐和颜料的商人,他在闲暇时就用这些东西搞化学实 验,所以李比希从小就被领进了化学领域。为了上大学, 他来到了波恩,进入埃尔兰根大学并于1822年取得博士 学位。1824年完成了一系列雷酸化合物的研究。后来, 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有机化学的研究。在农业化学 方面,他正确地指出:土地肥力丧失的主要原因是植物消 耗了土壤里的生命所必需的矿物成分,诸如钠、钙、磷 等。他还是第一个主张用化肥代替天然肥料的人。

《床头上的标签》PPT课件

《床头上的标签》PPT课件

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知道自己目的地的人,才是旅行得最远的人。 感谢上天我所拥有的,感谢上天我所没有的。 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不要抱怨自己所处的环境,如果改变不了环境,那么就改变自己的心态。
假若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确认,他的任性要求都能满足,他的不听话并未遭致任何不愉快的后果,那么就渐渐习惯于顽皮任性捣乱不听话,之后 就慢慢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苏霍姆林斯基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没有了爱的语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
床头上的标签
教学目标:
1、学会围绕中心、多角度选取材料
及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科学家的精神;树立对科学
的信念与追求;
Hale Waihona Puke 3、领会文中巧妙的细节描写及其对
表现人物的作用。
本文的三个特点:
(1). 别具匠心的标题。 (2). 精心的选材。
(3). 这篇文章巧妙的细节描写。
(4). 先写李比希读论文后“后悔莫及” 这一结果,后写“懊悔”的原因。

六年级下语文说课稿床头上的标签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语文说课稿床头上的标签北师大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分析人物性格,理解诚信与责任的概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自己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感。
(1)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具体内容如下:
①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书写和运用。
②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③分析人物性格,理解诚信与责任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为六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的初期,具有以下特点:年龄特征上,他们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较为复杂的故事情节和抽象概念;学习兴趣上,他们对于富有情感和故事性的内容更感兴趣,喜欢参与互动性强、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学习习惯上,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规律,但可能存在学习方法不当、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等问题。
3.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如“你们认为诚信和责任在生活中有多重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从而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步骤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
1.首先通过板书或多媒体展示课文的标题,引导学生预测课文内容。
2.接着逐步呈现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词语游戏或情境模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年级下语文说课稿床头上的标签北师大版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床头上的标签》。该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诚信与责任的故事,讲述了一位母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本节课在课程体系中属于品德与生活教育范畴,旨在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感。主要知识点包括:课文内容的理解、人物性格的分析、诚信与责任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畅言教育
质疑问难,深入感悟
李李比比希希因因为为什什么么事事情情而而““懊懊悔悔莫莫及及””?为?为什什么么? ?
当李比希看到一篇论文中介绍发现了新的元素之后,他 “懊悔莫及”。因为在几年之前他就发现了这种“褐色 的液体”,但由于他的主观判断,没有继续坚持科学研究实 验,于是与这个新元素失之交臂,他也因此受到深刻的教育。
畅言教育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李比希,德国著名化学家。他的父亲是一个经营无 机盐和颜料的商人,他在闲暇时就用这些东西搞化学实 验,所以李比希从小就被领进了化学领域。为了上大学, 他来到了波恩,进入埃尔兰根大学并于1822年取得博士 学位。1824年完成了一系列雷酸化合物的研究。后来, 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有机化学的研究。在农业化学 方面,他正确地指出:土地肥力丧失的主要原因是植物消 耗了土壤里的生命所必需的矿物成分,诸如钠、钙、磷 等。他还是第一个主张用化肥代替天然肥料的人。
畅言教育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zǎo

海藻


氯气
xiù
jǐn
溴谨
溴元素 严谨
diǎn

碘酒


摩擦


褐色


擦窗户
ào

懊恼
cènɡ

磨蹭
畅言教育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本文主要写了李比希的几件事?
本文写了两件事。一件是李比希凭空自造理论,是 对科学不严谨、不认真的失败事例;另一件是李比希通 过认真地研究、思考与动手实践,找出提高颜料质量、 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的成功事例。
畅言教育
第六单元 · 科学的精神
பைடு நூலகம்床头上的标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本课时编写:合肥市 秦老师
畅言教育
教材分析
《床头上的标签》是拓展阅读,延续前面课文对科学精神的阐释。从 写发生在李比希身上的两件事中总结经验,一败一成,一失一得中认识科 学精神,即严谨认真,观察仔细,坚持不懈的精神。作为题目“床头上的 标签”起着线索的作用,除了把失败与成功相连外,也展现了李比希自律, 严格,不断奋进的精神品质。
畅言教育
教学目标
1、掌握“藻、、淀、擦、残、蹭”,认识“氯、溴、碘”,理解“沉 淀、懊悔、小心翼翼、严谨、教训”;
2、理解把握文章的主旨; 3、能用普通话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 4、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把握主旨,领会文中的细节描写。学习文中 呈现的“严谨、认真、观察仔细、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和“自律,自我 约束”的精神品质。
畅言教育
质疑问难,深入感悟
作者为什么在写失败的事例时,先写结果,后写原因?
先写李比希读论文后“懊悔莫及”这一结果,后写“懊 悔”的原因,是为了强调当时李比希发现自己失误后的痛 苦心情,也为下文写他制作“床头上的标签”警示自己作 准备。
畅言教育
质疑问难,深入感悟
“床头上的标签”有什么含义?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畅言教育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同学们,看到课文题目,大家 心里就会产生疑问:标签为什么在 床头上呢?标签上写的是什么呢? 这篇课文以此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呢?我先告诉大家,这是一篇有关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的文章,在我们 找出问题答案之前,我们先来了解 一下这位科学家的相关资料。
畅言教育
作者介绍
叶永烈,浙江温州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以儿童 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曾任中国科 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 事。11岁起发表诗作,18岁起发表科学小品,20岁出版第一部科学 小品集《碳的一家》,21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
(2)本文选了两件事,而且是一成一败,一得一失。这样选材让读者感受到科学家也是 普通人,他们拥有成功的喜悦,也品尝过失败的痛苦,使得人物形象更鲜活,更饱满。同时也让 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不断地吸取失败的教训,才能迎来最终的成功。
(3)这篇文章巧妙的细节描写也很有特色。其中一处是当李比希看到一篇证明自己 失误的论文时,他“屏着呼吸,细细地阅读”,表现了李比希对科学研究慎重的态度及自己懊 悔的心情。第二处是描写李比希制作“标签”的过程,生动地再现了李比希求实、自律的 形象。
畅言教育
布置作业
1、掌握生字词读音。 2、熟读课文。
畅言教育
谢谢观看!
畅言教育二维码 扫一扫,提出你的建议!
畅言教育
课堂总结
李比希是一位著名的化学家,他在科学工作中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在发现 “溴”元素这个问题上却违背了科学精神,吃了亏。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当初 李比希采取严格的科学态度,认真分析那瓶褐色的液体,那么发现元素“溴” 的就不会是法国青年波拉德,而是李比希。这样一个重大的科学发现与李比 希失之交臂,他怎么能不懊悔呢?本文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证实了一个 真理,即科学研究需要的是求真务实、一丝不苟,需要的是严谨认真、持之以 恒,需要的是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科学的精神!
李比希用“床头上的标签”来时刻提醒自己:对待科学 要具有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实事求是的 科学精神。在文中起到了线索的作用,把李比希失败与成 功这两件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
畅言教育
感受特色
(1)文章以“床头上的标签”为题目很有特色。这既是全文内容的线索,又突出了李 比希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和持之以恒、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