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马说微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23课《马说》课件精品PPT

第23课《马说》课件精品PPT

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 yé
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再读文本·译重点
• 结合文下注释和以往所学,翻译下列句子: 1.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助词,无意义
同“饲”,喂 代词,指千里马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定语后置的标志 有时候
代词,…的人 连词,表顺承,不翻译
千里马,吃一次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千里马能够日行 千里来喂养。
• 结合文下注释和以往所学,翻译下列句子:
才能
3.食不饱,力不足,才 美不外见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 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 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 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结合文下注释和以往所学,标记下列标红字的注音:
在政治上发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 在文学上提倡散文,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 柳”。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有《昌黎先生 集》传世。
初读文本·正字音
• 结合文下注释和以往所学,标记下列标红字的注音: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 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明“作者之情”
名作动,用马鞭驱赶 代词,指千里马
连词,表转折

第23课《马说》课件精品PPT(共22页)

第23课《马说》课件精品PPT(共22页)

把握准确字音
lè zhǐrǔ
伯乐 祗辱
shí sù dàn
一食或尽粟一石
yé
cè
邪策
pián cáolì
骈 槽枥
sì
xiàn
食马者 外见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食sì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 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创作背景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 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 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zhuó)用,终 未被采纳。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 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 之叹。
文体介绍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是一 些文人志士对事对物有感而发,宣泄心中 郁闷,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说可以发表 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 理,跟现在的杂文相近。《马说》即谈马、 论马。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食,通“饲”,喂 也
见,通“现”,表现 才美不外见
邪,通“耶”,语气词 其真无马邪
材,通“才”,才能 食之不能尽其材
一词多义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喂
执策而临之
鞭子
策 策之不以其道
用鞭子打
能 虽有千里之能
才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能够
课文分析
读第一段,思考: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结构助词 不译
安பைடு நூலகம்其能千里也
代词 它
其 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第23课《马说》课件精品PPT

第23课《马说》课件精品PPT

定语后置的标志, 能行千里的马 吃一顿 马之千里者,一食
有时 通“饲”,喂
或尽粟一石,食马
能够

虽然
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
能力
才能和美德 通“现”,表现,表
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露,且欲
等同
怎么
犹,尚且
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所加,“马说”即是谈马、论马。
疏通文意
可是,表转接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
所以 即使 只是
屈辱,埋没
乐不常有。故 虽有名马,祗 辱于奴隶人之手,
并列而死 。骈,两马并驾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凭借、 著称 用
世上先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 常有,但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 马,也只是在仆役的手里辱没,(和普通的马)一 同死在槽枥之间,不能凭借日行千里而著称。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读准字音、停顿节奏,疏通文义。 2.结合具体语句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了解托物 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3.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体会 文章表达的情感。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
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世
关 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
于作 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 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 者 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主要作品有《论佛骨表》《师说》《进学解》

第23课《马说》课件精品PPT(共38页)

第23课《马说》课件精品PPT(共38页)

翻译: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 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 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 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 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 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 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 能够日行千里呢?
读析文段二:
1、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鞭策它不按照它的方法,喂养 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 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 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 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 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读析文段三:
1、哪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
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 下无马!” 2、本段哪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 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
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表现
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语气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通“只”,只是
内容理解:
1.本文托物寓意,说说作者借“千里马” 不遇“伯乐”的遭遇比喻什么?表达了怎样的 愿望主张?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 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写法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上相近。 它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说”比“论”随便些。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 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 道理”来理解。
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至 十六年间(795—800),其实,韩 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 书宰相求擢用,但都没有成功。尽 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 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 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 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 “伯乐不常有”之叹。

第23课《马说》课件精品PPT(共39张PPT)

第23课《马说》课件精品PPT(共39张PPT)

一日,伯乐见一匹马拉盐 车而上山,其马瘦弱,蹄伸膝 折,灰汗交流。伯乐大惊,知 道此为名曰骐骥的千里马,立 即将其解下,脱衣为马披上, 此马仰首而鸣,声达于天,如 金石之声。伯乐买下此马,精 心饲养,一年后,此马体形如 龙,毛色闪亮,两目如炬。齐、 秦诸国遣使持金来购,伯乐谢 绝,将它赠给墨翟。墨翟乘此 马翻山越岭,如行平地,世人 方知伯乐为良马之知音。
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 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千里马的悲惨命运。
“祇”“骈”两句可以交换位置吗?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 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 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 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定语后置
吃一次 有时 吃尽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
顺承
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
转折
所以 即使
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
。 “只”,被动用法,
仅仅 被辱。

一并 在
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凭借 著称
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具体是怎样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
两者对举。 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
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
(结论) 不 知 马
策之不以其道 (表现一)
辱于奴隶 人之手
食之不能尽其材 (表现二)
力不足, 才美不 外见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表现三)
骈死于 槽枥之 间
且欲与常 马等不可 得(被埋 没)
善于发现人才的人
有才能的人
愚昧无知、埋没 人才的统治者
揭露了统治者的愚昧无知、 昏庸无能,表现了作者怀 才不遇的愤懑。
第一个被成为伯乐的人,本 名叫孙阳,春秋时期郜国(今山 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人,春秋时 著名畜牧兽医。善相马,写出了 中国历史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 乐相马经》(《相马经》),并 为秦国富国强兵立下汗马功劳。 他在相马过程中,学会了给马看 病,并写出了兽医第一部针灸书 《伯乐针经》,成为民间兽医用 针之重要依据。

第23课《马说》课件精品PPT(共24张PPT)

第23课《马说》课件精品PPT(共24张PPT)
主要作品有《论佛骨表》《师说》 《进学解》,著有《韩昌黎集》,本文 选自《杂说》四篇中的第四篇。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 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 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 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 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 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 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 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 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 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 “伯乐不常有”之叹。
容量单位,十
吃一次。 斗为一石。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
能千里而食也。
有时。
同“饲”,喂。下文“而 食”“食之”中的“食”读 音和意思与此相同。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
文 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这,这样。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
一、问题导入
据说,有一匹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 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曲;尾巴下 垂,皮肤也受了伤;浑身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 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有个人遇见了,上前挽 住马对它流眼泪,并脱下自己的衣服覆盖在马身上。 马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他倾诉 什么。
这个人就是伯乐,这匹马就是千里马,千里马 长鸣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但是,在现实 生活中,千里马往往难以遇到伯乐,才华也很难发 挥出来,今天我们来学习韩愈写的杂文《马说》, 作者对千里马的命运又是怎样的述说呢?
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材,才能,才干。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
指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 面对。 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第23_课《马说》课件(共25张PPT)

第23_课《马说》课件(共25张PPT)
• 乐于帮助后学,“馆之(指后学)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 不介意。”
结语
《马说》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比喻贤才,写千里 马被埋没、受辱的遭遇,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 讽刺了封建统治者及特权阶层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 的愚昧无知,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作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马鞭,名词用作动 词,用马鞭驱赶
竭尽
通晓
拿 表修饰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
方法
才能,才干
鞭子 面对
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加强诘问 语气
其实
译文:用马鞭赶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 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面对千里 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 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② 封德彝(568—627): 名伦,字,德彝,唐代官 员,官至尚书右仆射。 ③ 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
——《资治通鉴•唐纪八》 治的人。④患:担忧。
韩愈的观点会导出千里马大概率会被埋没的结果,显然这 是他的激愤之言,切qiè肤之痛。《马说》为全天下被埋没的人 才打抱不平。
文体: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问题 的观点、看法,写法灵活,可夹叙夹议,也可先叙后议。
常以小见大,借讲寓言故事讲道理,或状写事物来托物 寓意。
朗读课文
马 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
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课件(共18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课件(共18张PPT)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
称也。(表示判断或肯定的语气,悲叹千里马的遭遇。)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示疑问,对
策之不以其道 正确的方法。 执策而临之 面对。
2.一词多义
以 不以千里称也: 介词,凭借。
策之不以其道:介词,按照。 奴隶人之手: 结构助词,的。
之 马之千里者: 不译,定语后置的标志。
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补足音节,无实义。
安求八代以来的衰败文风得到振兴,他对儒 道的宣扬使天下人在沉溺中得到拯救;他的忠诚曾 触犯了皇帝的恼怒,他的勇气能折服三军的主帅。
能文能武,有勇有谋——人才
韩愈

然世 后有 有伯 千乐 里, 马 。

一、走近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 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 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谥号“文”,又称“韩文 公”。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同为古文 运动的倡导者。
五、四读课文——结合文体,掌握手法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 上某些问题的观点、看法,写法灵活,跟现代的 杂文大体相近。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借讲 寓言故事、状写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也就是我 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千里马——怀才不遇的人
伯 乐——能够赏识人才的人
托物寓意
食马者——埋没人才的人/统治者
二、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 里称也

第23课《马说》课件精品PPT(共26页)

第23课《马说》课件精品PPT(共26页)
语言精练,逻辑严密。
①年且九十 ②天子且至
将近 将要
③且焉置土石 况且 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与“学”相互促进,“教”是“学”的另一种形式。作者用类
且 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
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 不知其善”的道理;然后,再对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一食:吃一次 或:有时 尽:吃尽
食:同“饲”,喂 是:这样的 虽:虽然,即使 能:能力
食:吃 足:足够 足:①足够②值得 见:同“现”,表现
见:①同“现”,表现②了解③听到【见余大言】 且:犹,尚且
等:等同,一样 安:怎么
从千里马的特点出发,进一步揭示千里马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原因,突出 “食马者”的无知,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处境。
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一词多义 食不饱,力不足( 动词,吃 )
食之不能尽其材( 动词,通“饲”,喂 )
策之不以其道( 动词,用马鞭驱赶 ) 执策而临之( 名词,鞭子 ) 安求其能千里也( 动词,能够 )
虽有千里之能(名词,能力 )
说说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其: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其:恐怕、大概
总结全文,作者用设问的形式,把“真 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对“ 食马者”的深刻讽刺跃然纸上。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 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第23课《马说》课件精品PPT(共28张ppt)

第23课《马说》课件精品PPT(共28张ppt)
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 哲学家:宣扬“圣人立教” 政治家:初登进士,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
御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行军司马,晚年官至 吏部侍郎。
关于“说”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可以发表 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跟现在的杂文相近。 “马说” 即谈马、论马。
“不平”事1:千里马被摧残
1 遭屈辱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 被埋没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3 人不知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背景链接
“不平”事2:胸中志难实现
青年时期的韩愈刻苦读书,虽然出身寒门,但他有着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和壮志。 寓居长安,举目无亲,推写自荐信,渺无音讯。第四次科考,金榜题名。但只是具备 了做官的资格,还要吏部选试才被授予官职,结果连连落选。多次给宰相写自荐书信, 希望被宰相赏识,但石沉大海;登门求见,吃闭门羹。韩愈认为这是一种极大的不公 平,诉诸笔端,发出了铿锵有力的鸣音,“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之后辗转于 幕府之间,始终得不到重用。所以《马说》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单纯的客观描写,而 是表现作家的思想、感情和愿望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 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所以 即使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
只 受辱
并列 在 马槽

著称
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 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23马说课件(54张ppt)

23马说课件(54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3 马说课 件(5 4张ppt )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3 马说课 件(5 4张ppt )
5.课文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 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 无法施展才华。为千里马被埋没鸣 不平,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 而感到同情和惋惜。
用马鞭赶它。策, 指不按照(驱使千 马鞭,这里是动 里马的)正确方法。 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 词,用马鞭驱赶。 道,正确的方法。 才能。材,才能、才干。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
它鸣叫,却不能 通晓它的意思。
面对。
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表示惊叹, 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3 马说课 件(5 4张ppt )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3 马说课 件(5 4张ppt )
3.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什么? 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着决定作用。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3 马说课 件(5 4张ppt )
后 今意: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
生另一件事情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3 马说课 件(5 4张ppt )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23 马说课 件(5 4张ppt )
一词多义

食不饱,力不足( 动词,吃 ) 食之不能尽其材( 动词,通“饲”,喂 )
策之不以其道( 动词,用马鞭驱赶 )
倒装句:
文言句式
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应为“千里之马者”)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状语后置,应为“祗于奴隶 人之手辱”)

第23课《马说》课件精品PPT(共40页)

第23课《马说》课件精品PPT(共40页)
【译文】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 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 沉沦。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 力使它这样子的。但是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异。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 多么奇怪啊!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周易》说:“云跟随着龙。”那么既然 叫做龙,就应该有云跟随着它啊!
文体解读
说 《爱莲说》也属于这一文体。
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概念 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感想。
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篇幅一般不长。 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 先议后叙,或边叙边议,而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议由叙 特点 生,核心是议。 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常常借讲寓言故事、状写 事物等来说明事理,即我们常说的“托物寓意”。
【译文】作者谈氏在他写的《崔山君传》里说,那些声称自己如仙鹤般长寿能知往事的人,实在太荒谬了。 但据我观察,能够尽到人的本性而不象禽兽那样的人太少了,而这些人又愤世嫉俗、隐居避世,这是为什么呢? 昔时的圣人们,有的头像牛,有的身体像蛇,有的嘴巴像鸟,还有的面貌如同蒙倛那样方而且丑陋,但是他们 仅仅是与那些野兽外貌相似,而本性却完全不同,我们能够说他们不是人吗?而有的人身材丰满,皮肤细嫩滑 泽,面色红润有如朱砂,美丽非凡,他们的外表是人,而本性却象禽兽一般。那么是否还能够把他们称作人呢? 所以以貌取人,不如观其言察其行来的正确。鬼神之说,我们儒家弟子从不轻信,所以我就从这个故事中选择 了愤世嫉俗的一面,来发表一些感想而已。
课外拓展
韩愈的“杂说”有四篇, 分别为《龙说》《医说》《崔山 君传》《马说》。

第23课《马说》课件(共25张PPT)

第23课《马说》课件(共25张PPT)

学习任务5:
设想新的身份
设想新的身份。假如 在当下,你是伯乐, 你将会怎样对待千里 马?假如你是现代社 会里的食马者,你又 会怎么做?
假如我是伯乐: (1)我会利用多种机会,测试下眼前的马是否 是千里马。 (2)我会各尽其才,让千里马发挥它的才能, 从而带来更大益处。 …… 假如我是食马者: (1)我会平等对待所喂养的所有的马 (2)采取温顺的方式对待他们,饲养它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他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登门被守门人挡在 门外。尽管如此,他依旧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 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 得志,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视,所作《马说》。
写作目的
文章阐释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 因,抒发作者对有志之士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愤 慨,对不能知人善任的昏庸统治者的嘲讽。
定语后置的标志 吃一次 有时
千里马特征: (1)千里马遇到伯乐很难,命 运无常 (2)本领非凡,日行千里 (3)所要求的环境也高
01
学习任务2: 想一想千里马的命运
千里马的命运
zhǐ
状语后置,在马槽之中 pián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即使 同“袛(只)”,只、仅 (和普通马)一同死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第1段),说 明伯乐对千里马 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2段),揭 示千里马被埋 没的根本原因。
(第3段),总 结全文,点名主 旨“不知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 千里称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写出有关马的四字成语, 或者诗词名句
马不停蹄、马到成功、马首是瞻、 马放南山、 马前泼水、马瘦毛长、一马平川、 驷马难追、 走马观花、快马加鞭、马革裹尸、 龙马精神、 指鹿为马、千军万马、万马奔腾、老马识途 ……

第23课《马说》课件(共23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3课《马说》课件(共23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不是天下没有千里马,而是“不知马” 。
拓展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试梳理论证思路。
提出论点: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正面论证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 有
反面论证 故虽有名 马…... 不以千里称 也。
进一步从 反面论证:
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食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 也”
痛斥执策者的愚蠢
勾画执策者狂妄无知的形象
伯乐: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 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 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现在引申为善于发现、推荐、培 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 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 州)人,唐代文学家,“唐 宋八大家之首”,有“文起 八代之衰”的美誉。曾与柳 宗元倡导“古文运动“主张 文道合一,反对骈体文,提 倡散文,作品都收在《昌黎 先生集》里。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 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 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 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 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 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第二段重点
实词
虚词:
一食: 吃一顿
或:有时
食马者:通“饲”,喂
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至十六 年(800)。当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 宰相以求得提拔,却一直未被采纳。虽然没能得到重用, 但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 后来的几年内,他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 度使张建封,也并未得到特别的赏识,所以常常郁郁寡 欢,并有“伯乐不常有”之叹。他进京城应试以图做官, 在京城上下奔走相告,待了十年之久,最终还是怀着无 限怨愤离开了长安。韩愈的坎坷遭遇正是写作《马说》 的思想基础,而此文的另一用意是委婉地表白心迹,并 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第23课《马说》课件(共51张PPT)语文八年下册

第23课《马说》课件(共51张PPT)语文八年下册

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提出问题
马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分析问题 说
不是天下没有千里马,而是“不知马”
---点明主旨
主题
揭露“食马者”“不 知马”
揭露统治者不能识别 人才,摧残、埋没人 才。
目标检测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本文的主旨句是:
其真不知马也。
写千里马终身不幸遭遇的是哪一句?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有时 通“饲”,喂
或尽粟一石,食马
能够

虽然
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
能力
才能和美德 通“现”,表现,表
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露,且欲
等同
怎么
犹,尚且
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 养它.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下一 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 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 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 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 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 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 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 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喂养它。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 它日行千里呢?
作业布置 【必做】 1.整理课堂笔记。 2.《大同步》110页第1—6题。 【选做】 《文言文详解》111页12、13题。(EF 选做)
的发言进行汇总,并对每位成员1.X发X同言学的:你优的点回进答很行全赞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 才美不外现。
❖ 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 能千里而食也。
9
无能、无知、 B.本段从侧面讽刺了喂马者什么?
目光短浅。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 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对千里马的命 运的惋惜,对 食马者的讽刺。
10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A.哪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5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 A.本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7
❖ B.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
辱没在仆役和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 死在马厩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C.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8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A.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 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 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曰:“天下无马!”
11
B.本段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
❖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C.本段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人才埋没 的愤懑之情。
12
二、主旨探究
1.作者所说的 “食马者” “伯乐”“千里 马”各比喻什么?
❖ “千里马”比喻人才;
1
目标呈现
❖ 1.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 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
❖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 3.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2
自主预习
作者档案 字词积累
请打开
P64
3
4
韩愈
5
疏通文意
1.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试译课文, 并画出疑难语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 •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 论解决或请老师回答。(译文见《课时夺冠》 P63)
❖ “伯乐”比喻慧眼识才者; ❖ “食马者”比喻愚昧无知的统治者。
13
2.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 怎样的思想?
千里马
不遇
伯乐
贤才 难遇 明主
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作
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
14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