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公开课教学设计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通用2024)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通用2024)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教材《声声慢》进行教学,该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教学内容包括词的背景、词的朗读、词的意境、词的语言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声声慢》的写作背景。
2. 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声声慢》。
3. 分析《声声慢》的意象和意境,理解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声声慢》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重点:朗读和背诵《声声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声声慢》、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宋代音乐,让学生感受宋代的文化氛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声慢》。
2. 朗读:让学生朗读《声声慢》,注意朗读的语气和节奏,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3. 解析:分析《声声慢》的意象和意境,解释生僻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声声慢》的语言特点,分享自己的理解。
5. 背诵:让学生进行《声声慢》的背诵,巩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声声慢》板书内容:意象、意境、语言特点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
2. 《声声慢》的译文是什么?3. 请分析《声声慢》中的意象和意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解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声声慢》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宋代文化背景的了解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文化素养的培养。
拓展延伸:让学生深入了解李清照的其他作品,比较《声声慢》与其他作品的异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案内容细节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材《声声慢》,该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
李清照《声声慢》优质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声声慢》优质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李清照的《声声慢》,涉及教材的诗词欣赏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对《声声慢》的背景介绍、词牌特点、诗句解析、意境把握及修辞手法运用等方面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了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
2. 掌握诗句的解析方法,深入领会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学会分析并欣赏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句意境的把握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重点:诗句解析、背景了解及词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随后,以李清照的生平简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声慢》。
2. 新课导入:介绍《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
3. 诗句解析:逐句解析诗句,分析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作。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句,讲解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帮助学生掌握修辞技巧。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7.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朗诵,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六、板书设计1. 《声声慢》2. 主要内容:李清照生平简介《声声慢》词牌特点诗句解析修辞手法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诗句解析方法,分析《声声慢》中的两句诗句。
请从《声声慢》中选取一个修辞手法,并分析其在诗句中的作用。
2. 答案:解析示例:诗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运用叠字手法,生动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忧伤。
修辞手法示例:拟人。
如“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通过拟人手法,赋予大雁以人的情感,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句意境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李清照的其他作品,了解她的创作风格。
声声慢教学设计优秀4篇
声声慢教学设计优秀4篇篇一:《声声慢》教案篇一《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书包范文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
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教学目标:通过词句品读和场景再现,体味诗人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李清照在词中表达出的“愁”教学内容:一、导入以猜字谜方式导入。
“风起了,叶落了,心碎了”,(愁板书)(聪明!)秋天的时候我们特别容易发愁,敏感一点的同学难免有时候会见月伤心,听风落泪。
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位将愁字写绝了的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
在中国的词坛上,有一位才情出众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哀婉凄,美打动了无数后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婉约词中的杰作《声声慢》。
二、知人论世: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出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人的代表之一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李清照吗?(请一个学生)初中学过她的词吗?能背出来给大家听听吗?忘了,没关系,我们一起回忆一起背好吗?背得真好。
背得很整齐。
这是李清照早期的一首词作,词风还是比较婉约清丽。
但是到了后期她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后,词风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晚年的的李清照无儿无女,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守着一个孤清的寂寞小院过日子。
又是一年秋风起,秋叶落,她一个人孤寂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写下了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声声慢》补充介绍: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良好宽松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她出落成为一个外美如花,内秀如兰的才女。
十九岁嫁给宰相之子赵明诚,夫妻两人志趣相投,琴瑟和谐,经常一起踏雪寻梅,插花折柳,共同收集金石古玩、题诗作画,堪称神仙眷侣。
关于《声声慢》教案3篇
关于《声声慢》教案3篇《声声慢》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品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2.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美,体会艺术表现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鉴赏词的意境美,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掌握艺术手法。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情景设置法、四、教学手段PPT展示五、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新课导入导入语:大文豪苏轼的词风同学们应该并不陌生,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便把词人豪放的秉性展露出来,苏轼可以说是豪放派词人的集大成者。
今天,我们要接触到的是另外一种词风,与豪放词的特点截然相反。
没错,就是有些同学已经说出来的婉约词。
介绍: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以及婉约词的主要特点。
(二)朗读词作,初步感知1.作家作品简介:时代背景,突出“国破家亡夫死”这一悲惨命运;2.学生朗读,疏通词意,初步感知词作的感情基调;(1)提问:词中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引导学生感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蕴,和铺垫的感情基调:PPT展示:寻寻觅觅————→动作——→若有所失冷冷清清————→环境——→寂寞冷清凄凄惨惨戚戚——→心理——→凄凉惨淡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3)追问: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词)有何修辞作用?(范例引导)师总结:韵律美;增强情感。
(4)结合诗作背景,说一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词人哪些情感?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愁之一:山河沦陷悲故园荒废难回;愁之二:夫妻永别悲美满姻缘难全;愁之三:形影相吊悲漫漫余生难度)(5)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2024年声声慢公开课教案
声声慢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声慢》的背景知识,感受词人的情感。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声声慢》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3.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介绍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分析《声声慢》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3.朗读《声声慢》,感受词人的情感。
4.讨论与《声声慢》相关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声声慢》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词的韵律美。
2.作者介绍: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词人的情感。
3.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声声慢》,指导学生朗读,要求学生注意词的韵律和情感。
4.意境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声声慢》的意境,如词中的意象、氛围等。
5.艺术特点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声声慢》的艺术特点,如词的结构、修辞手法等。
6.文化内涵探讨:引导学生探讨与《声声慢》相关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内涵,如宋词的发展、词人的审美追求等。
7.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声声慢》的艺术价值和文学意义。
8.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下背诵《声声慢》,并撰写一篇关于《声声慢》的鉴赏文章。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声声慢》的背景知识和文学意义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声声慢》的朗读水平和情感把握能力。
3.学生对《声声慢》意境和艺术特点的分析能力。
4.学生对与《声声慢》相关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内涵的探讨能力。
5.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背诵和鉴赏文章的撰写质量。
五、教学资源1.《声声慢》原文及注释。
2.李清照生平和创作背景资料。
3.《声声慢》的音乐和朗读录音。
4.与《声声慢》相关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内涵资料。
5.教学PPT。
六、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感受词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力。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在分析《声声慢》的意境和艺术特点时,注意结合词的具体内容进行讲解,避免空洞抽象。
声声慢教案(优秀6篇)
声声慢教案(优秀6篇)《声声慢》教案篇一教学目的:知识目标:体会词人的愁情,不是闲愁,那又来自何处?(了解作者了解历史)能力目标:如何营造的这种愁情,也就是说我们是如何感知到词人的忧愁的。
学会如何将自己的感情传达出去。
(意象的运用,意境的表现)情感目标:品读作品,品味别人的情感,愁的丰富内涵(感受词的意境)教学重点:理解这首词的含义,并品位它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体会李清照这首词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以及它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赏析诵读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的词坛上,有一位才情出众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哀婉凄,美打动了无数后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婉约词中的杰作《声声慢》。
二、李清照的生平简介李清照的生活和创作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知书达理、温婉贤惠。
18岁嫁与金石考据专家赵明诚,夫妻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诗词唱和,生活美满和谐。
前期以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写得曲折,含蓄,韵味深长,形象鲜明。
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句清新别致;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则通过对相思之情的描写,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
后期:金兵入侵,宋朝南迁,李清照逃往南方,不久,赵明诚染病身亡。
她四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
再后来,赵明诚生前搜集的金石古玩大部分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
后期的词和前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使她精神痛苦,所以词风也充满凄凉低沉之音。
主要是抒发伤感怀旧,悼亡之情。
《声声慢》是作者后期作品。
三、分析释疑1、齐读全诗,思考,这首词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词人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抒发出这种感情的?明确:采用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3、能不能从词中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明确: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雁过也,正伤心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4、探讨研究这些句子(1)朗读第一句词,回答,凄凄惨惨戚戚这种感觉是如何产生的?——词人早起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东张西望,想要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的空虚,找的也许是丈夫,也许是以前美好生活的点滴,可是四周却是冷冷清清,只有她自己孤单的身影。
声声慢公开课教案
声声慢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声声慢》;(2)理解《声声慢》的背景、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风格;(3)分析《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和词句意境;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声声慢》;(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表达的忧国忧民之情;(2)理解词人通过词牌表达的悲愤、忧郁情感;(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声声慢》;(2)理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和词句意境;(3)分析李清照的文学地位和创作风格。
2. 教学难点:(1)把握《声声慢》中的修辞手法和抒情技巧;(2)深入理解李清照在词中所表达的忧国忧民之情。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对《声声慢》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声声慢》,感受词牌的韵律美;(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句含义,体会意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和抒情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李清照在词中所表达的情感;(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声声慢》的感悟。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和抒情手法。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声声慢》;2. 分析《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和抒情手法,写一篇短文;3. 调查了解李清照的其他词作,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1. 课件:制作包含《声声慢》全文、注释、图片、视频等资源的课件;2. 教材:选用权威版本的诗词教材,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声声慢》;3. 参考资料:收集李清照的相关资料,包括生平、创作背景等;4. 投影仪:确保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正常使用投影设备。
《声声慢》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声声慢》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声声慢》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声声慢》的背景、作者及其时代背景;2.掌握中华传统文化中“慢”的概念及其与快的关系;3.熟练掌握《声声慢》的词句及其表达的情感;4.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朗诵能力,锻炼学生的感受能力。
知识点分析:1.《声声慢》的背景和时代背景;2.《声声慢》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慢”的概念;3.《声声慢》的基本内容和意义;4.《声声慢》的词句及情感的表达;5.掌握诗歌朗诵的基本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诵读《声声慢》第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请学生简单感受下,有什么情绪和感受。
2.引出本课的主题:《声声慢》。
二、讲述《声声慢》的背景及其作者(10分钟)1.介绍《声声慢》的作者温庭筠,及其时代背景。
2.特别强调温庭筠是唐朝文学家代表之一,提出《声声慢》反映唐朝后期风气渐暗,人民情绪愁闷的事实。
三、介绍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慢”概念(20分钟)1.让学生想一想,我们平时都说什么东西是“慢”的,举例让学生说出几个,“慢”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课堂 Brainstorming。
2.通过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认识到“慢”的含义,并且引导学生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慢”的概念。
四、讲解《声声慢》的基本内容和意义(20分钟)1.让学生朗读整首《声声慢》,以感受其节奏和情感。
2.分段讲解《声声慢》的基本情节和主旨,由浅至深,循序渐进。
五、讲解《声声慢》的词句及情感的表达(30分钟)1.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解释学生不会理解的生僻词汇,如“憔悴”。
2.详细解说几个比较重要的词句,如“庭院深深,绿草如茵”,请学生感受此诗的意境及情感的表达。
六、朗读训练(20分钟)1.首先让学生合唱课文。
2.随机出几个学生或者全班学生轮流朗读,让学生锻炼诗歌朗诵和口语表达能力。
七、教育反思(10分钟)1.让学生回顾《声声慢》的主要内容及情感的表达。
2.教育学生,品读一首优秀的诗歌不仅是为了欣赏美,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情感世界,塑造自己的人格品质。
声声慢优秀教案(优秀5篇)
声声慢优秀教案(优秀5篇)《声声慢》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理解婉约派词融情入景、叠字抒情的特点。
2.感受词人撷取意象表述情感的方法。
3.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体味融情入景、叠字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诗词意象,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一课时主要内容:了解柳永和李清照的生平,了解创作动机;理解婉约派词融情入境,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会通过分析歌词意象来揣摩词人情感的方法。
一。
导入:前天我们学习了宋词中一首婉约派的作品,题目叫——《蝶恋花》,作者是北宋词人晏殊。
除了晏殊,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柳永和李清照。
今天我们来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体会婉约词的融情入境的特点,缠绵凄切的基调。
二。
先了解两个词人的生平和词作的背景,以理解创作的动因。
1.柳永,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他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
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
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即开封),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的生活。
他精通音律,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雨霖铃》,唐时旧曲,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
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侧的离情。
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2.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明水人。
她的父亲是当时礼部员外郎,同时也是一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是卸任宰相王圭的长女。
李清照自小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
李清照十八岁嫁给了当时宰相之子赵明诚,这是一个喜爱收集金石古玩的收藏家,夫妇俩常常在一起诗词唱和,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我们学过她的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声声慢公开课教案
声声慢公开课教案声声慢公开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品读意象,把握作者情感。
2.技能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绪的丰富内涵。
3.情感目标:体会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作品的影响。
教学重点品读意象,把握作者情感;解析词人愁绪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体会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作品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写出来李清照青春年少时欢愉自得的好心情;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她后期创作的蕴含了深广愁思的作品。
今天就来学习她凝结了万般愁情,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二、走近词人李清照,(1084---约1151),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留有作品集《漱玉词》。
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少年历经繁华,中年饱经离乱,晚年漂泊孤苦。
(课件展示)三、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朗读。
找同学朗读,同学点评、讨论,师补充朗读需注意的问题(准确,语速,语调,情感)。
找同学再读,播放音乐。
(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有感情地自由诵读。
2.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课件展示问题)明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板书:愁。
)次第:光景,状况。
“这”指代什么?这:“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秋雨”等情景。
四、文本探究1.初读,赏愁景(课件展示问题)(默读词作)思考:词人描绘了哪几幅画面,找出画面中的意象,进一步分析这些画面或意象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愁绪的?(注意画面内容,景物特点,营造出的氛围)淡酒: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晚风:渲染愁情,环境凄清,衬托心境凄凉。
过雁:视觉,听觉。
物是人非,怀乡怀人。
黄花:喻词人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梧桐细雨:视听结合的画面,是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
雨滴敲碎人心,衬托环境之静。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大唐天子失去爱妃后失魂落魄的状态)词中的意象营造出了怎样的氛围?(冷清、凄苦、哀愁,此景在这种氛围之下,作者的愁苦确实浓得无化解。
声声慢教案精选3篇
声声慢教案精选3篇《声声慢》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了解个人的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诵读感知——合作探究——情感提升”逐层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并体会词人之愁是一种极其深沉的情感。
情感目标: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对诗词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二、学习重点凄苦意境的深切感受,厚重愁情的深入体会。
学习难点:通过与早期词作的比较阅读,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愁情的厚重。
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法学法①知人论世通过李清照两首《如梦令》和《武陵春》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诵读、分析、联系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前后期词风的不同。
②诵读法③“情境法”教学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④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中经历生疑、矛盾、挣扎、释惑的学习乐趣。
四、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五、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诗歌是情感的精灵,是美神的骄子,是人类灵魂不朽的造化。
徜徉诗歌的殿堂,我偏爱易安一人,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大家一同走进易安的词作,易安的世界。
2、知人论世诵读李清照前后期的三首作品[《如梦令》两首、《武陵春》],让学生发现、总结李清照前后期词作内容和风格的不同,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品读诗词。
李清照的一生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悠闲、充裕的少女和少妇生活使她此时的词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词风清新明丽;后期饱经离乱、颠沛凄苦的生活使她的词多写其悼亡之悲、怀旧之思,词风哀婉凄凉。
而《声声慢》写于词人南渡后,笔下流淌的已经不是闲愁。
3、涵咏词韵,走进作品(1)学生自由诵读,把握词的基调(2)请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诵读,诵读者自己评析为什么会这样处理情感进行诵读,让学生在自我点评中进一步明确词的基调和情感。
《声声慢》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
《声声慢》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声声慢》教学设计《声声慢》教学设计设计指导思想:围绕作品中”怎一个愁字了得“、“怎敌他、晚来风急”、“独自怎生得黑”三句“怎”字开头的反问句,结合诗歌形象,感受词人深夜难寐、白天煎熬、度日如年的愁苦生活。
教学目标:立足诗歌形象,通过诵读研习,重现凄凉情境,体会凄愁情感,赏析凄美语言。
教学重点:揭示词人复杂、深沉的凄愁情感,领悟词作形象、声韵的凄美魅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以《声声慢》和译作《绝望》的对比导入师: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这首诗。
(幻灯片出示诗歌内容,再出示题目)《绝望》克洛岱(法)呼唤!呼唤!等待!等待!梦!梦!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心!心!存在!存在!死!死!死!死!师:这首诗的题目叫“绝望”,是法国诗人克洛岱对李清照的《声声慢》作的翻译,接下来让我们齐声诵读《声声慢》,对比感受一下。
(生齐读全诗,师简单点评)对比这两首诗,谈谈它们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
(生可能会回答《绝望》直接、直白,《声声慢》比较含蓄、委婉;师:有人认为《绝望》是《声声慢》众多译作里面最好的一首,为什么?(较准确地表现了李清照晚年凄苦绝望的心绪。
师:《声声慢》里哪句话直接点明了这种情感?二、通过形象,感受愁情1、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师:作品中还有类似的反问表达吗?怎敌他、晚来风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1)师:古典诗词不主张用重字,“怎”字《说文解字》中释为“如何”,而《声声慢》中三个“怎”字连用有什么深意,让我们按其在作品中的顺序再读一读?(引导加强敌、急、独自、得、怎的重读)——无奈、疲惫、虚弱(2)是什么让李清照觉得敌不过晚来的急风?淡酒酒是中国古典诗词常见的意象,有什么内涵?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曲王维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古人有晨起卯时饮酒驱寒的习惯,为何觉得酒淡?李清照在前期词作《如梦令》中也写过驱寒消愁饮酒之事,然而却是“浓睡不消残酒”,酒力那么大,让他在睡了好长时间都觉得没有消下去,这里的酒力大是因为作者此时没有什么切入肌骨的愁病,有的只是作为一个年轻贵族女子的闲愁,闲愁不痛。
2024年《声声慢》优秀教案(通用13篇)
2024年《声声慢》优秀教案(通用13篇)《声声慢》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掌握寓情于景的分析方法。
2.感受《声声慢》的意境美,体会婉约词的含蓄美。
教学设想:1.尝试让学生先背诵,然后质疑,教师再解疑的方法教授诗词。
2.尝试让学生举一反三,以《声声慢》为重点,在分析词作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方法,就“情景交融”这一点让学生进行能力迁移。
教学难点:意境与意象的区别教学过程:1.“背”词:(全班齐声背诵)2.“解”词:根据学生质疑,教师解疑。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将问题归类:关注字、词;关注感情;关注创作背景及词人生平;关注开头叠词的用法。
3.“读”词:(配乐朗诵)重现情境,感受意境之美。
4.“品”词:教师由学生的质疑,提出学生关注的内容:何情?何由?如何鉴赏?教师引出意境一词,诠释之后再指出分析意境的方法之一是分析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教师提问:l 此词写了哪些景?l 这些景是如何体现作者情感的?5.能力迁移w 《踏莎行》王国维称秦观《踏莎行》中的两句“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为“词境凄厉”,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总结本课学过的《雨霖铃》、《踏莎行》、《声声慢》三首词的情景交融手法,教师提问: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可以产生怎样的艺术效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婉约词的风格特点。
作业:1、自读李清照的《一剪梅》,请任选其中一句分析其情景交融的特点。
2、课外拓展:查找李清照不同时期的作品,就此写一篇小论文,分析其婉约词的特点《声声慢》优秀教案篇21.理解词上下阙的含义2.理解李清照在词中的表达出的“愁”李清照此词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同上1课时赏析、诵读法第一课时《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
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
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
声声慢公开课教案
声声慢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声声慢》;(2)理解《声声慢》的背景、作者李清照及词的分类;(3)分析并欣赏《声声慢》中的意象和意境;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声声慢》;(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李清照的爱国情怀;(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声声慢》的字词解释;2. 《声声慢》的意象和意境分析;3. 作者李清照的背景及词的分类。
三、教学难点1. 《声声慢》的深层含义解读;2. 欣赏古典诗词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声声慢》的课件和教学资料;2. 学生准备《声声慢》的文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李清照及词的分类;(2)学生齐读《声声慢》。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声声慢》,体会词的意境;(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中的字词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声声慢》中的意象和意境;(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深入解读(1)教师引导学生从字词、意象、意境等方面深入解读《声声慢》;(2)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5. 欣赏与背诵(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声声慢》的优美词句;(2)学生齐读、背诵《声声慢》。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声声慢》的艺术价值。
7. 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声声慢》;(2)写一篇关于《声声慢》的赏析文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测试或提问,检验学生对《声声慢》的字词、意象、意境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推荐其他李清照的词作品,如《如梦令》、《武陵春》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李清照的词风。
2.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古代词人的作品,比较不同词人的风格特点。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通用6篇)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通用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篇11教学目标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知人论世﹚。
2.结合词句,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方面解读词人愁情。
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4.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经验。
2重点难点鉴赏词的意境美,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
3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讨论法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愁,仕途失意壮志难酬,两地相思离愁别绪,愁是我国古代文化风景中凄凉的一角。
李煜的愁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贺铸的愁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崔莺莺的愁是“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那么,作为词坛愁将的李清照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的词——《声声慢》。
二、新课学习:1、作家作品简介。
——明确:时代背景,突出“国破家亡夫死”这一悲惨命运。
2、学生朗读。
3、教师范读。
4、疏通词意。
5、把握词眼。
﹙古诗词十分重视字句的锤炼,常有“诗眼” “词眼”之说。
“眼”传神之所,“词眼”是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字、词或句子,请找出本词的“词眼”。
﹚——明确:词眼是:“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活动2【讲授】品味语言(1)词中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明确: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后人评价“自然贴切”,“无斧凿痕”,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开头七组叠字是怎样从多角度抒写愁情的?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感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意蕴。
——明确:﹙希望找到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结果不但无获,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反而感到凄凉忧戚。
优质课《声声慢》教案(通用8篇)
优质课《声声慢》教案(通用8篇)优质课《声声慢》教案篇1学习目标:1、把握词中意象,鉴赏叠词等艺术手法。
2、了解词人生平,体味词中的情感内涵。
教学重点:赏析叠词等艺术手法,体味词中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阅读,深入体会词人的情感世界。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才情出众,一生写过无数美妙的词作,让我们铭记在心。
据说李清照一生没有孩子,曾为此深感愧疚,可是丈夫赵明诚却说:“诗词就是我们的子女,《金石录》就是我们生命的结晶。
”足见他们夫妻二人伉俪情深,也正因为此,在丈夫去世以后,李清照一个人更觉孤苦,晚年生活凄凉无依。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她晚期的作品《声声慢》。
二、明确目标:我们先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及学习重难点。
三、诵读感知:1、首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
2、个别同学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提示从字音和节奏两个方面。
)师:词人在这首词中写了一种什么情感?情感基调是什么?生:诗歌的情感集中在一个“愁”字,这也是这首词的词眼。
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哀婉的、凄凉的、愁苦的。
师:应该怎么读呢?生:语速缓慢,语调低沉,读出忧伤、悲哀意。
3、自由诵读体会:就让我们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来传达女词人这种浓浓的哀愁吧。
4、个别同学读:师生共评,从语速、语调两方面评价。
四、品读赏析:(一)、词人的”愁”表现在哪里?1、词人通过哪些意象来写“愁”的?从词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说一说。
(1)、淡酒、急风: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写出了词人因苦闷而借酒浇愁,却抵不住傍晚时分急速而至的寒风的侵袭。
师:为什么“淡酒”而不是“浓酒”?生:不是酒淡,而是愁情太重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浓酒也成淡酒。
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醉花阴》中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句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里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句子。
2024年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与同行交流经验,分享教学资源
加入教师社群或论坛,与来自 全国各地的教师交流教学心得
和经验。
定期参加学校或学区组织的 教师交流活动,分享自己的
教学资源和课堂实践。
主动寻求与优秀教师的合作机 会,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
探索。
THANKS
感谢观看
设定合理的作业提交时间,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作业,同时避免拖延和敷衍了事的情况 发生。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认真对待作业,按时提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责任感。
及时批改作业,给予针对性建议
在学生提交作业后,及时进行批改,确保学生能够及 时了解到自己的作业情况和成绩。
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和指导,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不足和进步方向。
布置相关作业,包括背诵诗歌、 完成练习题等,巩固所学知识。
06
教学评价与反馈
设计有效的课堂评价策略
确定评价目标
01
明确评价学生哪些方面的表现,如知识掌握、思维能力、情感
态度等。
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
02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如测试、作业、
小组讨论、口头表达等。
设计评价工具
03
制定评价量表、评分细则等,确保评价过程客观、公正、有效。
讲授新课:讲解知识点,引导思考
01
02
03
04
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背景。
讲解诗歌中的意象、修 辞手法等知识点。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主 题、情感及表达方式。
通过示范朗读,指导学 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和技巧。
巩固练习:分组讨论,加深理解
01
02
03
04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与本 课相似的诗歌进行赏析。
高中公开课《声声慢》优秀教案
高中公开课《声声慢》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声声慢》,使学生了解宋代词的发展背景,掌握词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解读经典文本的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词人的忧国忧民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及词人的生活背景。
(2)分析词中的意象、情感及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词中隐喻、象征手法的运用。
(2)词人深沉的情感与时代背景的关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活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宋代词的发展概况。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声声慢》,理解词牌特点,体会词的意境。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词中的意象、情感及艺术特色,共享学习成果。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解答疑惑,重点分析词中的隐喻、象征手法。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词人的忧国忧民情怀,体会时代背景对词人情感的影响。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词的特点及词人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宋代词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词的意境。
2.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3.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共享学习成果。
4. 情感教学:以情促知,以知传情,感受词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赏析文章的质量,考察对《声声慢》的理解和感悟。
3. 长期效果:关注学生在后续课程中对词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升,评估教学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声声慢》原文及注释2. 辅助材料:李清照生平介绍、宋代词发展史、相关研究文章3. 多媒体资源:图片、音频、视频等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牌特点、词人的生活背景及艺术特色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词意3.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享学习成果4. 情感体验法:感受词人的忧国忧民情怀八、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2. 讲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及李清照的生活背景3. 分析词中的意象、情感及艺术特色4. 讨论词中的隐喻、象征手法及作用5. 感受词人的忧国忧民情怀,体会时代背景对词人情感的影响6.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2. 反思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感悟3. 反思课堂互动情况,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 反思教学资源的利用,是否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5. 针对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十、课后作业:1. 背诵《声声慢》3. 推荐一篇关于李清照或其他宋代词人的研究文章,进行阅读4.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了解词人的生活背景及创作风格十一、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让学生挑选其他词人的作品,与《声声慢》进行对比,分析各自的艺术特色及情感表达。
《声声慢》教案3篇
《声声慢》教案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声声慢》教案3篇《声声慢》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生平,联系她的其他作品理解她的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声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2.能力目标:通过“直觉感知——深入探究——情感提升”逐层深入地鉴赏诗歌。
3.情感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词中典型意象的分析,挖掘其深刻内涵,理解意象所营造出来的意境(心境),从而理解词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对比词人前后期不同的愁以及独特的创作艺术。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
诗词教学,无论采取哪一种教法,都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作品背诵下来。
因为背诵是鉴赏的前提,不能充分地诵读就谈不上深入的鉴赏。
要对诵读给予充分的重视,那种先讲解再诵读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教师可以做示范背诵,让学生明白背诵的重要性。
总之,能卓有成效地进行诵读训练,从中体验女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就可以说完成了教学目标的一半,决不能等闲视之。
2.“情境法”。
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3.比较法。
通过与《一剪梅》等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多诵读、多分析、多联系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
4.问答法。
通过有效引导,使学生能更准确地把握诗词内涵。
四、学习方法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
学法上我希望自己能把学生学习宋词的热情煽得旺旺的,能点燃他们兴趣的熊熊之火,使学生个个喜欢宋词,个个迷恋宋词,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中经历生疑、矛盾、挣扎、释惑的学习乐趣。
在形式上可通过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来进行反馈、交流,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
2.朗读法。
让学生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使难以理解的文字变为易懂的,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领悟能力,从而感染学生,使他们更进一步的接受美的熏陶。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随着略带哀婉的轻音乐响起,Ppt展示以下内容:曾经,有位才俊因思恋才女梦至“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曾经,有位佳人因倾慕意中人而“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是一段天赐良缘,惺惺相惜,琴瑟和鸣,所以有赌书泼茶、重阳竞诗的佳话……可是……国家破碎,风雨飘摇,良人竟成永诀!……他们就是李清照和赵明诚这对伉俪,千古传诵的人间美眷。
可惜好景不长,直教才女心中生出无限恨——愁情穿越千载,今日的我们读之难免唏嘘不已。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
(板书:声声慢,李清照)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气氛,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李清照曾拥有的最大幸福,以及这些幸福一旦成为水月镜花之后的无限悲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词人的情感。
2.知人论世李清照(1084-1155),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晚年名作。
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此时正是在这背景上所作。
设计意图:积累文学常识,了解写作背景,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内3.朗读训练,初步感知。
以朗诵为起点,在与录音的对比中寻找突破。
通过学生齐读、录音朗读、个人朗读等形式,熟悉文本和领会情感。
引导学生把握朗读的节奏和轻重读音,注意感受朗读中的情感基调——哀婉凄凉。
在朗读的基础上,找出一个字作为全词的词眼(“愁”)。
(此处可将“愁”字拆分为“秋”和“心”,即“心上之秋”)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语调、节奏和音乐的烘托,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
4.鉴赏意象,体验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这样写到:“语文教学应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请问作者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
自读课文,找出相关意象。
(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赏意象,品愁情: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他们每组讨论一个意象的内涵,并努力找出一个学过的例句来说明。
然后在六组讨论、发表完毕,师逐一点评后作小结。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为什么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
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含酒的诗句有: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将进酒》由此我们可知酒是“愁情”的象征。
“怎敌他晚来风急。
”这里的风是什么季节的风?(秋风)含有秋风的诗句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等。
由此我们可知秋风能渲染愁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为什么是“旧时相识”?(大雁从北飞到南方的,词人也是由北向南来的;而且鸿雁曾经为她和丈夫穿过书信。
)请同学们回忆出词人以前的作品中出现过雁的诗句以及其他诗人作品中含雁的诗(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由此我们可知过雁象征离愁。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请同学们回忆出词人以前的作品中出现过黄花的诗句?“黄花”一般喻指什么呢?(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对于满地黄花堆积,你们怎么理解?(花开得盛:花凋谢在地。
理解为花开之盛则是以乐景哀情反衬;理解为花凋谢在地则是以花喻人正衬,写出词人的凄苦忧愁。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梧桐的诗句?(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由此我们可知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雨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由此我们可知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小结:本词通过典型的愁苦意象来渲染愁情,将词人的愁苦心境烘托得淋漓尽致,让人读来不禁唏嘘。
设计意图:通过对不同意象的解读,使学生明白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
通过“深入探究——情感提升”逐层深入地鉴赏诗歌。
也让学生明白鉴赏诗词的一般步骤——由“意象”到“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心境、情感。
5.何以如此之愁?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千般浓、万般深的“愁”该怎样抒发呢?请同学们齐读此词,找出课文中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
明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人通过这句,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愁情。
这次第,是指什么时候呢?让我们走进李清照的生平,去了解她写此词时的情形。
(展示李清照生平大事记)李清照大事记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一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年,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8月18日去世,终年49岁。
李清照时年46岁。
1130年:李清照为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奔波。
1131年: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
被判刑两年。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孑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
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李清照写此词时是1151年,由上表中可知是在经历了一些什么境遇下写此词的?(国家灭亡,失去丈夫,颠沛流离)正是在此情形下,词人在《声声慢》中写下了自己的愁思。
小结这穿越千载、超越个人的愁的丰富内涵:丧夫之痛、孀居之悲、迟暮之哀、流离之苦、亡国之恨、故园之思……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李清照一生的悲喜,让学生能较好地把握诗人的心境、情感。
6.学生齐读,具体体会语言特点。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提问:七组叠词分别写什么?寻觅什么?结果怎么样?仔细体会这一句的语言特点。
“寻寻觅觅”,李清照在寻觅什么?她当时的境况怎样?(当时李清照的境况时国破家亡、夫死,自己颠沛流离。
她可能在寻觅往昔欢乐的岁月,流亡前的他太平生活,还有丈夫在世时的爱情等等,但却又不知道去哪里寻找。
从神态入笔写出了她的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诗人寻找到曾经的快乐、幸福了吗?冷冷清清是指哪里冷清?(寻觅的结果不但没寻回失去的东西,环境的冷清反而让人的心境更添寂寞冷清。
从环境上起笔,写环境之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诗人最后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凄苦无告。
从心境落笔,写内心之凄怆。
)开头这14个叠词奠定了全词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
(此处可小结叠词在作用:内容上起强化作用,音韵上、节奏上有音乐美。
)设计意图:通过诵读体验、语言品味、引导学生体会本词语言的凄美,认识词中意象的特定内涵,初步掌握诗词欣赏的方法。
7.总结全词的写作特色。
提问:词人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抒发感情的?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的艺术手法。
纵览该词可知,通篇表现的都是作者的愁绪。
是的,她的国愁,家愁还有情愁,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凭借着自己极高的艺术天赋将漫天愁绪抽丝剥茧,然后进行细细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
设计意图:关于该词艺术手法的知识点,已经在鉴赏意象的环节中散落在教学过程中,在这里提炼信息既考察了学生听课的效果,又培养了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
8.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对比阅读。
现在我们来看看《一剪梅》和《声声慢》这两首词中,哪些信息是共同的?哪些信息又是不同的?相同的信息之下内涵都一样吗?相同的信息A 雁“雁”这意象带有何意?两首词分别用了哪个动词写它?B 花两首词所代表的内涵相同吗?C 独两首词所代表的内涵相同吗?D 愁不同的信息A 月与梧桐、细雨B 酒这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什么异同?明确:同:愁。
不同:《一剪梅》中是一种“闲愁”,《声声慢》则胜于“愁”“闲愁”自是相思之情,独居生活的孤单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而《声声慢》中的愁我这样引导学生,从意象入手:过雁、满地黄花、淡酒、梧桐更兼细雨,这些意象共同的特点是惨淡,透过它们,我们能领会到词人的亡国之痛、沦落之苦、孀居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