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
河北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项目建设指导意见
河北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项目建设指导意见河北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项目建设指导意见为了指导和规范我省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项目建设,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指导意见》有关规定和要求,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建设目标1、具备对鼠疫、霍乱、艾滋病、非典型肺炎、结核病等传染病、以及地方病、寄生虫病、职业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能力。
规范和强化免疫预防服务。
逐步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伤害的综合防治工作。
2、开展污染性卫生指标监测,强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预测、预报和预警职能,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和救灾防病能力。
3、提高常见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的检验诊断和预防控制能力,增强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等卫生检验监测能力。
4、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具备对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的能力。
二、规划布局1、整体布局应坚持科学、合理和节约用地的原则,新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用地应在满足基本功能需要的同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
2、动物房和昆虫饲养室,应与主体建筑物分开建设。
3、主要建筑物应有良好朝向,建筑物间距应满足卫生、日照、采光、通风、消防等要求。
4、实验楼的实验室布局应考虑试验项目中有害因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合理布局如理化、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等应尽量设在高层。
5、应合理确定功能分区,科学设计人流物流,做到洁污分区,避免交叉污染。
6、新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筑容积率宜为25%~30%,绿地率不低于当地环境规划要求。
改扩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筑容积率不宜超过35%,绿地率不应低于25%。
7、污水、污物处理及废气排放设施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见附表6)。
三、选址要求新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选址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选择市政公共设施齐全,交通便利地段,以利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2、应选择地势较高、平坦,地基良好地段。
3、应远离易燃、易爆及有害气体生产、贮存场所。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
特殊实验区(室)环境及设施
病原微生物实验区:空气洁净系统(万级,负 压)或传统无菌间,墙地面同卫微区;Ⅱ级生 物安全柜(A或B型);洗眼器;非手触式水 龙头;系统内必要的消毒灭菌设备设施;生物 安全标志及有关废弃物收集容器;准备间及相 关设备与设施。
霉菌实验区:传统无菌间(生物安全柜);接 种罩;通风橱;培养鉴定设备;毒素提取设备; 其他必要设备。
危害等级Ⅱ :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 危害;能引起人或动物发病,但一般情 况下对健康工作者、群体、家畜或环境 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病原体。实验室感 染不导致严重疾病,具备有效治疗和预 防措施,并且传播风险有限。
生物危害程度分级
危害等级 III :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能 引起人类或动物严重疾病,或造成严重经济损 失,但通常不能因偶然接触而在个体间传播, 或能使用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治疗的病原体。
危害等级Ⅳ :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 能 引起人类或动物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不能治 愈,容易直接或间接或因偶然接触在人与人, 或动物与人,或人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间传 播的病原体。
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
根据实验对象的生物危害程度和采取的 防护措施分为四级(biosafety level BSL ) :以BSL-1、BSL-2、BSL-3、 BSL-4表示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 水平 ;以ABSL-1、ABSL-2、ABSL-3、 ABSL-4表示动物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 防护水平。
实验室空气净化系统
洁净标准:洁净度以含有的微粒浓度衡 量。浓度高则洁净程度低,反之则高; 以数字表示的空气洁净级别,级别越高, 数字越小,则洁净度越高;反之则洁净 度越低 。习惯以百、千、万、十万、三 十万级表示,现以1-9级表示。
生物危害程度分级
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法律百度一下帮助 | 高级搜索把百度设为首页卫生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4]10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发展改革委:为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科学化管理,加强和提高省、地、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能力与水平,规范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卫生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组织专家制定了《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地结合本地区工作的实际,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工作中参照执行。
附: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卫生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二00四年七月二十三日附件: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保证有效实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职能,制定本意见。
第二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从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现状与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必须坚持科学、合理、实用、节约的原则,根据服务人口数量、服务内容与需求量等因素,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卫生规划,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体现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特点,适当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确定实验室建设规模。
第三条本意见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指导原则,是编制、评估、审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重要依据,各地应结合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技术水平和工作实际需要参照执行。
第二章功能与建设规模第四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用房包括业务、实验、行政及保障用房,其中实验用房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为:省级不少于41%、地级不少于40%、县级不少于35%。
疾控中心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需要,加强和规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程项目决策水平与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保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效实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职能,制定本建设标准.第二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适用范围。
本建设标准除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提供依据外,也为其他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如独立设置的职业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及各种地方性疾病等预防控制机构相关功能用房建设提供了参照依据。
第三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的作用.第四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要求,适应和满足社会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服务的需求,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坚持科学、合理、适用、节约的建设原则,在保证基本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工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同时应充分考虑节约投资和降低运行能耗的因素,更好地保证和发挥项目的投资效益.第五条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中,应重视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进行改建、扩建的时候,应充分利用已有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充分利用。
第六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与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定额、指标的关系。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七条本条阐明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规模确定原则.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内容、工作量有所不同,因此建设规模也不尽相同。
第八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的基本工作任务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疾病预防与控制、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实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业务培训与保障、技术管理与服务等。
主要职能和工作内容、项目见卫生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能》。
疾控中心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需要,加强和规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程项目决策水平与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保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效实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职能,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适用范围。
本建设标准除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提供依据外,也为其他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如独立设置的职业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及各种地方性疾病等预防控制机构相关功能用房建设提供了参照依据。
第三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的作用。
第四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要求,适应和满足社会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服务的需求,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坚持科学、合理、适用、节约的建设原则,在保证基本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工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同时应充分考虑节约投资和降低运行能耗的因素,更好地保证和发挥项目的投资效益。
第五条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中,应重视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进行改建、扩建的时候,应充分利用已有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充分利用。
第六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与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定额、指标的关系。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七条本条阐明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规模确定原则。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内容、工作量有所不同,因此建设规模也不尽相同。
第八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的基本工作任务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疾病预防与控制、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实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业务培训与保障、技术管理与服务等。
主要职能和工作内容、项目见卫生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能》。
疾控中心建设标准
疾控中心建设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需要,加强和规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程项目决策水平与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保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效实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职能,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适用范围。
本建设标准除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提供依据外,也为其他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如独立设置的职业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及各种地方性疾病等预防控制机构相关功能用房建设提供了参照依据。
第三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的作用。
第四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要求,适应和满足社会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服务的需求,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坚持科学、合理、适用、节约的建设原则,在保证基本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工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同时应充分考虑节约投资和降低运行能耗的因素,更好地保证和发挥项目的投资效益。
第五条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中,应重视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进行改建、扩建的时候,应充分利用已有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充分利用。
第六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与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定额、指标的关系。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七条本条阐明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规模确定原则。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内容、工作量有所不同,因此建设规模也不尽相同。
第八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的基本工作任务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疾病预防与控制、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实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业务培训与保障、技术管理与服务等。
主要职能和工作内容、项目见卫生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能》。
疾控中心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需要,加强和规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程项目决策水平与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保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效实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职能,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适用范围。
本建设标准除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提供依据外,也为其他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如独立设置的职业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及各种地方性疾病等预防控制机构相关功能用房建设提供了参照依据。
第三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的作用。
第四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要求,适应和满足社会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服务的需求,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坚持科学、合理、适用、节约的建设原则,在保证基本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工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同时应充分考虑节约投资和降低运行能耗的因素,更好地保证和发挥项目的投资效益。
第五条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中,应重视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进行改建、扩建的时候,应充分利用已有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充分利用。
第六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与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定额、指标的关系。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七条本条阐明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规模确定原则。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内容、工作量有所不同,因此建设规模也不尽相同。
第八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的基本工作任务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疾病预防与控制、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实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业务培训与保障、技术管理与服务等。
主要职能和工作内容、项目见卫生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能》。
疾控中心建设标准
疾控中心建设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需要,加强和规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程项目决策水平与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保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效实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职能,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适用范围。
本建设标准除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提供依据外,也为其他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如独立设置的职业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及各种地方性疾病等预防控制机构相关功能用房建设提供了参照依据。
第三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的作用。
第四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要求,适应和满足社会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服务的需求,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坚持科学、合理、适用、节约的建设原则,在保证基本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工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同时应充分考虑节约投资和降低运行能耗的因素,更好地保证和发挥项目的投资效益。
第五条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中,应重视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进行改建、扩建的时候,应充分利用已有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充分利用。
第六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与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定额、指标的关系。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七条本条阐明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规模确定原则。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内容、工作量有所不同,因此建设规模也不尽相同。
第八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的基本工作任务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疾病预防与控制、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实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业务培训与保障、技术管理与服务等。
主要职能和工作内容、项目见卫生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能》。
疾控中心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适应卫生事业开展和公共卫生体系建立的需要,加强和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程工程决策水平与建立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保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效实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安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安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安康教育与安康促进和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职能,制定本建立标准。
第二条本条明确了本建立标准适用围。
本建立标准除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立提供依据外,也为其他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如独立设置的职业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及各种地方性疾病等预防控制机构相关功能用房建立提供了参照依据。
第三条本条明确了本建立标准的作用。
第四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立,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要求,适应和满足社会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效劳的需求,从我国根本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开展的关系,坚持科学、合理、适用、节约的建立原那么,在保证根本设施建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根底上,应充分考虑工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同时应充分考虑节约投资和降低运行能耗的因素,更好地保证和发挥工程的投资效益。
第五条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中,应重视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进展改建、扩建的时候,应充分利用已有根底设施,合理规划、充分利用。
第六条本条明确了本建立标准与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建立强制性标准、规、定额、指标的关系。
第二章建立规模与工程构成第七条本条说明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规模确定原那么。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开展不平衡,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容、工作量有所不同,因此建立规模也不尽一样。
第八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当的根本工作任务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疾病预防与控制、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实验与评价、安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业务培训与保障、技术管理与效劳等。
主要职能和工作容、工程见卫生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本职能?。
疾控中心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需要,加强和规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程项目决策水平与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保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效实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职能,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适用范围。
本建设标准除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提供依据外,也为其他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如独立设置的职业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及各种地方性疾病等预防控制机构相关功能用房建设提供了参照依据。
第三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的作用。
第四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要求,适应和满足社会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服务的需求,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坚持科学、合理、适用、节约的建设原则,在保证基本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工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同时应充分考虑节约投资和降低运行能耗的因素,更好地保证和发挥项目的投资效益。
第五条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中,应重视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进行改建、扩建的时候,应充分利用已有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充分利用。
第六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与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定额、指标的关系。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七条本条阐明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规模确定原则。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内容、工作量有所不同,因此建设规模也不尽相同。
第八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的基本工作任务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疾病预防与控制、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实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业务培训与保障、技术管理与服务等。
主要职能和工作内容、项目见卫生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能》。
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
精心整理附件: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保证有效实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35%。
第五条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职能分工应建立下列功能实验室省级:P3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肠道细菌检测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分离鉴定实验室,呼吸道病毒实验室,肠道病毒实验室(含脊灰实验室),HIV确认实验室,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地方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消毒实验室,杀虫实验室,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霉菌分离及鉴定实验室,虫媒病毒实验室,毒理室及感染动物房,放射防护检测实验室,职业卫生检测室,化学毒物及毒素检测实验室,普通理化实验室,生化实验室。
地级: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血清学实验室,肠道菌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分离鉴定实验室,HIV初筛实验室,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地方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消毒实验室,杀虫实验室,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霉菌分离及鉴定实验室,放射防护检测实验室,职业卫生检测室,常见化学毒物检测实验室,普通理化实验室。
场所、消杀产品和卫生产品卫生质量分析,健康相关物品材料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分析,大型医用设备应用质量检测,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农药中毒事件毒物分析,化学污染事件因素检测分析,核恐怖、放射污染事件因素检测分析,急性、亚急性、亚慢性与慢性毒性试验,刺激性与过敏性试验、致癌与致畸毒性试验,营养与保健食品功能评价,化妆品功能评价,其他健康相关物品有关功能评价。
地级:开展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常见细菌、病毒、霉菌培养分离鉴定,生物恐怖、中毒事件微生物培养初步分离鉴定,食品、水、空气、涉水产品、化妆品等的卫生质量检测,消毒灭菌效果检测,健康相关物品微生物检测,寄生虫病病原学检测,寄生虫病中间宿主的种群鉴定和密度测定,寄生虫病中间宿主和虫媒的抗药性测定,作业场所、公共场所、生活居住环境有毒有害因素的相关实验,饮用水和水源水质分析,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农药中毒事件毒物及化学污染事件因素检测初步分析。
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
附件: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保证有效实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职能,制定本意见。
第二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从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现状与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必须坚持科学、合理、实用、节约的原则,根据服务人口数量、服务内容与需求量等因素,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卫生规划,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体现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特点,适当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确定实验室建设规模。
第三条本意见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指导原则,是编制、评估、审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重要依据,各地应结合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技术水平和工作实际需要参照执行。
第二章功能与建设规模第四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用房包括业务、实验、行政及保障用房,其中实验用房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为:省级不少于41%、地级不少于40%、县级不少于35%。
第五条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职能分工应建立下列功能实验室省级:P3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肠道细菌检测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分离鉴定实验室,呼吸道病毒实验室,肠道病毒实验室(含脊灰实验室),HIV确认实验室,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地方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消毒实验室,杀虫实验室,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霉菌分离及鉴定实验室,虫媒病毒实验室,毒理室及感染动物房,放射防护检测实验室,职业卫生检测室,化学毒物及毒素检测实验室,普通理化实验室,生化实验室。
地级: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血清学实验室,肠道菌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分离鉴定实验室,HIV初筛实验室,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地方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消毒实验室,杀虫实验室,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霉菌分离及鉴定实验室,放射防护检测实验室,职业卫生检测室,常见化学毒物检测实验室,普通理化实验室。
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方案【最新版】
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方案疾控预防和控制中心(CDC)是一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国家部门,其建设水平的高低反应了一个国家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保障程度。
自全球性的SARS疫情和禽流感发生后,国家加大了在这方面建设的力度,并投人大量的资金对各省、市、县的CDC进行改建或新建。
1 CDC要求具备的功能从CDC的服务对象来分主要为二大类:一类是服务于公共卫生,主要涉及到食品、日用品等国家要求的一些检验科目,如:微生物学检验、卫生学检验等。
另一类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的科目,如:突发的疫情、流行性疾病等。
省、市、县的各级CDC 所需的检测要求和内容是不一样的,但总体来说内容比较繁多,主要包括:疾病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职责。
其大检验的类别数量为25项、内容数量为79项、项目数量为225项,具体测试的项目主要有:寄生虫、性病和艾滋病、鼠疫、理化分析、卫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毒理实验、病原微生物、急性传染病、病媒、虫媒、血吸虫等。
正因为CDC担负着以上的检测任务,所以其工作的程序安排,包含着很大部分的不确定性,除了在管理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制度外,实验室的布局和硬件的设施也是尤为重要的环节,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至关重要的。
2 目前的状况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加强了这个领域的投人和建设,特别是SARS疫情的爆发和禽流感的发生,使人们看到CDC在保障人民健康中的重要性,从而促进了各地CDC的建设。
就目前而言,国家还没有一个完整和系统的关于CDC的建设规范,而是套用和引用一些相关领域的规范,目前使用的规范和准则主要有:《微生物和生物医学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JG J91-93,《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术语》GB/T16803一1997,《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1-1990。
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
附件: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保证有效实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职能,制定本意见。
第二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从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现状与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必须坚持科学、合理、实用、节约的原则,根据服务人口数量、服务内容与需求量等因素,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卫生规划,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体现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特点,适当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确定实验室建设规模。
第三条本意见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指导原则,是编制、评估、审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重要依据,各地应结合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技术水平和工作实际需要参照执行。
第二章功能与建设规模第四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用房包括业务、实验、行政及保障用房,其中实验用房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为:省级不少于41%、地级不少于40%、县级不少于35%。
第五条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职能分工应建立下列功能实验室省级:P3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肠道细菌检测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分离鉴定实验室,呼吸道病毒实验室,肠道病毒实验室(含脊灰实验室),HIV 确认实验室,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地方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消毒实验室,杀虫实验室,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霉菌分离及鉴定实验室,虫媒病毒实验室,毒理室及感染动物房,放射防护检测实验室,职业卫生检测室,化学毒物及毒素检测实验室,普通理化实验室,生化实验室。
地级: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血清学实验室,肠道菌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分离鉴定实验室,HIV初筛实验室,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地方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消毒实验室,杀虫实验室,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霉菌分离及鉴定实验室,放射防护检测实验室,职业卫生检测室,常见化学毒物检测实验室,普通理化实验室。
疾控中心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需要,加强和规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程项目决策水平与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保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效实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职能,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适用范围。
本建设标准除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提供依据外,也为其他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如独立设置的职业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及各种地方性疾病等预防控制机构相关功能用房建设提供了参照依据。
第三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的作用。
第四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要求,适应和满足社会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服务的需求,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坚持科学、合理、适用、节约的建设原则,在保证基本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工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同时应充分考虑节约投资和降低运行能耗的因素,更好地保证和发挥项目的投资效益。
第五条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中,应重视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进行改建、扩建的时候,应充分利用已有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充分利用。
第六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与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定额、指标的关系。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七条本条阐明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规模确定原则。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内容、工作量有所不同,因此建设规模也不尽相同。
第八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的基本工作任务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疾病预防与控制、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实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业务培训与保障、技术管理与服务等。
主要职能和工作内容、项目见卫生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能》。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一、建设目标与任务1.建设目标: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高疾病预防和控制能力,保障公众健康。
2.建设任务:主要包括疾病预防与控制、公共卫生监测、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导与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方面。
二、建设规模与内容1.建设规模:根据地区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建设规模,一般可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建设内容: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楼、实验室、培训中心、应急物资储备库等设施。
三、建设用地与布局1.用地规模: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任务和规模确定用地规模,一般应不少于50亩。
2.布局要求:合理布局建筑物、设施和绿地,方便车辆进出,并应符合卫生防疫要求。
四、建筑标准与要求1.建筑标准:建筑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建筑规范和标准,同时应考虑地区气候、地理等条件。
2.建筑要求:建筑应体现卫生防疫理念,方便使用和维护,同时应考虑环保、节能等因素。
五、设备配置与要求1.设备配置: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疫情信息管理系统、公共卫生监测设备等。
2.设备要求: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同时应考虑使用和维护的便利性。
六、人员配备与要求1.人员配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任务和工作量确定人员数量,一般应不少于50人。
2.人员要求: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技能,同时应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七、建设进度与计划1.建设进度:应根据建设任务和实际情况确定建设进度,一般应不少于两年。
2.计划要求:制定详细的建设计划,包括用地规划、建筑设计、设备采购、人员招聘等方面的内容。
八、资金筹措与管理1.资金筹措:通过政府投入、社会捐赠等方式筹措建设资金。
2.资金管理: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益。
九、环境保护与安全1.环境保护: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安全要求: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
十、使用管理与维护1.使用管理:建立完善的使用管理制度,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
卫生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无
【期刊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
【年(卷),期】2004(000)008
【摘要】<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发展改革委: 为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科学化管理,加强和提高省、地、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能力与水平,规范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卫生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组织专家制定了《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
【总页数】17页(P51-67)
【作者】无
【作者单位】卫生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1
【相关文献】
1.卫生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方案》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8〕214号) [J], 无;;;
2.卫生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工商总局办公厅、国家质检总局办
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的通知 [J], 无;;;;
3.卫生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2010年全国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配置规划》的通知 [J], 无;;
4.卫生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中期考核评估方案》的通知 [J], 无;;;
5.卫生部出台《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疾控中心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需要,加强和规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程项目决策水平与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保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效实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职能,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适用范围。
本建设标准除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提供依据外,也为其他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如独立设置的职业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及各种地方性疾病等预防控制机构相关功能用房建设提供了参照依据。
第三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的作用。
第四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要求,适应和满足社会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服务的需求,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坚持科学、合理、适用、节约的建设原则,在保证基本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工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同时应充分考虑节约投资和降低运行能耗的因素,更好地保证和发挥项目的投资效益。
第五条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中,应重视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进行改建、扩建的时候,应充分利用已有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充分利用。
第六条本条明确了本建设标准与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定额、指标的关系。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七条本条阐明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规模确定原则。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内容、工作量有所不同,因此建设规模也不尽相同。
第八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的基本工作任务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疾病预防与控制、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实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业务培训与保障、技术管理与服务等。
主要职能和工作内容、项目见卫生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能》。
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
卫办疾控发[2004]108号关于印发《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发展改革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发展改革委:为推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科学化管理,加强和提高省、地、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能力与水平,规范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卫生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组织专家制定了《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地结合本地区工作的实际,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工作中参照执行。
附: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卫生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二○○四年七月二十三日附件: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保证有效实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职能,制定本意见。
第二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从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现状与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必须坚持科学、合理、实用、节约的原则,根据服务人口数量、服务内容与需求量等因素,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卫生规划,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体现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特点,适当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确定实验室建设规模。
第三条本意见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指导原则,是编制、评估、审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重要依据,各地应结合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技术水平和工作实际需要参照执行。
第二章功能与建设规模第四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用房包括业务、实验、行政及保障用房,其中实验用房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为:省级不少于41%、地级不少于40%、县级不少于3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保证有效实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检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和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等职能,制定本意见。
第二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从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现状与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必须坚持科学、合理、实用、节约的原则,根据服务人口数量、服务内容与需求量等因素,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卫生规划,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体现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特点,适当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确定实验室建设规模。
第三条本意见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指导原则,是编制、评估、审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重要依据,各地应结合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技术水平和工作实际需要参照执行。
第二章功能与建设规模
第四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用房包括业务、实验、行政及保障用房,其中实验用房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为:省级不少于41%、地级不少于40%、县
级不少于35%。
第五条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职能分工应建立下列功能实验室
省级:P3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肠道细菌检测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分离鉴定实验室,呼吸道病毒实验室,肠道病毒实验室(含脊灰实验室),HIV 确认实验室,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地方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消毒实验室,杀虫实验室,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霉菌分离及鉴定实验室,虫媒病毒实验室,毒理室及感染动物房,放射防护检测实验室,职业卫生检测室,化学毒物及毒素检测实验室,普通理化实验室,生化实验室。
地级: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血清学实验室,肠道菌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分离鉴定实验室,HIV初筛实验室,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地方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消毒实验室,杀虫实验室,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霉菌分离及鉴定实验室,放射防护检测实验室,职业卫生检测室,常见化学毒物检测实验室,普通理化实验室。
县级:血清学检测实验室,食源性病原菌及肠道菌分离鉴定实验室,HIV初筛实验室,结核病实验室,地方病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食品、化妆品、水质、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微生物实验室,职业卫生和放射防护检测室,理化实验室,生化实验室。
除有特殊要求的实验室外,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相关病原微生物工作的实验室应达到P2实验室的建设标准。
可针对本地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实际,
充分考虑需要和可能以及利用率,设置相应功能的实验室。
第六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省级:开展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菌、病毒、霉菌及其他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生物恐怖、中毒事件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食品、水、空气、涉水产品、化妆品等的微生物检测,消毒灭菌效果检测,健康相关物品微生物检测,寄生虫病中间宿主的种群鉴定和密度测定,寄生虫病中间宿主和虫媒的抗药性测定,作业场所、公共场所、生活居住环境有毒有害因素的相关实验,食品、化妆品、涉水产品的安全性检测,消杀产品和卫生产品卫生质量分析,健康相关物品材料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分析,大型医用设备应用质量检测,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农药中毒事件毒物分析,化学污染事件因素检测分析,核恐怖、放射污染事件因素检测分析,急性、亚急性、亚慢性与慢性毒性试验,刺激性与过敏性试验、致癌与致畸毒性试验,营养与保健食品功能评价,化妆品功能评价,其他健康相关物品有关功能评价。
地级:开展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常见细菌、病毒、霉菌培养分离鉴定,生物恐怖、中毒事件微生物培养初步分离鉴定,食品、水、空气、涉水产品、化妆品等的卫生质量检测,消毒灭菌效果检测,健康相关物品微生物检测,寄生虫病病原学检测,寄生虫病中间宿主的种群鉴定和密度测定,寄生虫病中间宿主和虫媒的抗药性测定,作业场所、公共场所、生活居住环境有毒有害因素的相关实验,饮用水和水源水质分析,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农药中毒事件毒物及化学污染事件因素检测初步分析。
县级:开展免疫学、生物化学实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常见中毒事件微生
物培养初步分离,食品、水、空气、涉水产品、化妆品等的微生物检测,寄生虫病病原学检测,寄生虫病中间宿主的种群鉴定和密度测定,作业场所、公共场所、生活居住环境有毒有害因素的相关实验,饮用水和水源水质分析,常见毒物和化学污染因素的初步分析。
第七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各项检验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配置参照表1配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能力应达到表2要求。
第三章布局要求
第八条新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应符合当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其选址宜符合下列要求:
1、充分利用城市基础设施;
2、地形规整,交通方便;
3、避让饮用水源保护区;
4、避开化学、生物、噪声、振动、强电磁场等污染源及易燃易爆场所。
第九条实验用房宜与办公等其他功能用房分开设置,不同类别实验室建筑宜独立设置,合理分区。
实验室建筑宜处于最小风频上风向。
第十条各类实验用房集中在一个楼宇的,垂直布局由上至下宜按照毒理(包括动物实验室)、理化、微生物依次安排。
业务、实验、行政及保障等各类功能用房集中在一个楼宇的,实验用房宜置于楼宇上部。
第十一条楼层平面宜为中廊式。
实验区位于楼层一端,垂直通道、实验人员办公及生活等其它区域位于楼层另一端,与实验有关的辅助用房可置于上述二个区域之间。
第四章建筑设施的基本要求
第十二条实验楼宜采用框架(剪)结构,便于实验室合理布局。
第十三条实验楼的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消防设施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
实验室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乙类建筑。
实验楼应设置完善的防雷系统。
二级以上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机房、大型仪器分析室等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宜设置独立的防雷系统。
第十四条高层实验楼宜安装电梯,以便于设备和物资搬运。
第十五条实验楼不得采用可造成不同实验室之间空气交换的中央空调系统。
具有洁净度、温湿度、压力梯度要求的不同功能类别的实验室,应采用独立新风、回风与排风通风系统。
实验室通风柜的排风系统宜独立设置,即一柜一管一风机系统,不宜共用风道,不得借用消防风道。
实验用房在外墙上应预留潜藏的侧送侧排风口。
第十六条高度超出城市给水管网水压范围的实验楼,给水系统宜设置变频恒压供水装置。
实验废水应设污水处理装置或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具备有效去除酸、碱、
重金属、有机溶剂及杀灭致病微生物的功能,水质达到污水排放标准。
装置结构应设调节池、物化处理单元、生化处理单元及消毒单元。
第十七条实验室开间模数宜为3.5米~4.0米(以3.6米为佳)。
对设有地下停车场的实验楼,应同时兼顾柱网与停车的关系。
进深宜为6.0米~9.0米。
实验室建筑层高宜为3.7米~4.0米;净高宜为2.7米~2.8米;有洁净度、压力梯度、恒温恒湿等特殊要求的实验室净高宜为2.5米~2.7米。
在确定建设高度时,应尽量扩大技术夹层的高度。
第十八条实验室走廊净宽宜为1.6米~2.0米。
普通实验室门宽以1.1米~1.5米(不对称双开)为宜;有缓冲间的实验室(包括无菌室、洁净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结构复杂的实验用房),应留有隐蔽的设备门,供实验设备,尤其是大型设备的进出。
第十九条实验室的墙面应采用表面吸附性小、清洗方便的建筑材料。
实验室的地面应采用耐腐蚀、耐磨损、易冲洗的建筑材料。
洁净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以及其它有特定要求的实验室地面材料还应满足整体无缝隙的要求。
第二十条实验室采取透明化分隔时,应采用不低于1米的实墙。
实验室外窗不宜采用有色玻璃,以免在实验时造成色觉判断误差。
对有避光要求的实验室应另行采取物理屏障措施。
第二十一条实验用台柜的基材应符合环保要求,面材应具备耐腐蚀、易清洗、防火的特点。
第二十二条微生物实验室洗手水嘴宜使用非触摸式;实验室水槽、下水
管道应耐酸、碱及有机溶剂,并采取防堵塞、防渗漏措施。
存在生物危险因素的微生物实验室污染区不得设置地漏。
第二十三条理化实验区内易受化学物质灼伤处应设置洗眼器及紧急冲淋装置,或设置共用紧急冲淋装置。
第二十四条实验室建筑的供电应留有足够的负荷余量,设施应安全可靠,一般采用双路供电,不具备双路供电条件的,应设置自备电源。
有特殊要求的,应配备不间断电源。
第二十五条实验室建筑的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楼宇自控、安全防范等智能化系统应达到同期社会较先进的水平,并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实验区,每个实验室至少设置一个数据与语音点,有特殊需求的可另行考虑。
第二十六条 PCR实验室、HIV初筛和确认实验室、放射检测实验室、动物实验室、环境测试舱、空气消毒实验室、杀虫模拟现场实验室等特殊条件实验室的建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
表1
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主要仪器装备标准
A: 完成常规工作所需仪器设备
B: 按照基本功能必须装备的基本仪器设备
表2
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验能力标准
A : 必须开展的工作项目
(注:省级开展检验项目合计为433项,地市级开展检验项目合计为359项,县级开展检验项目合计为17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