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珠江三角洲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下册 珠江三角洲 教学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珠江三角洲 教学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台湾地区5% 台湾地区
其他23% 其他 港澳地区74% 港澳地区
1、这个工厂的土地由 这个工厂的土地由 土地 什么地方提供, 什么地方提供,工人 来自于什么地方? 来自于什么地方? 2、工厂的投资资金、 、工厂的投资资金、 投资资金 样品、设计、 样品、设计、技术管 理人员来自于哪里 来自于哪里? 理人员来自于哪里? 3、产品主要销往什 产品主要销往什 么地方? 么地方?
1、位置 2、政策 3、人文
1、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 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 海陆交通便利, 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 南大门 。 ______”。 “______ 经济特 目前这里成为一个包括____ 2、目前这里成为一个包括____ 区 沿海开放城市 __、___________、 经济开放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侨乡 这里是我国重点____之一。 ____之一 3、这里是我国重点____之一。
珠江三角洲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____ ____贸 1、珠江三角洲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____贸 易渠道,出口至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易渠道,出口至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珠江三角洲形成了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珠江三角洲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交错分布的独特土地 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交错分布的独特土地 利用景观。 利用景观。 城镇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的增长和______ __________的增长和 3、城镇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的增长和______ __和____的扩张 的扩张。 __和____的扩张。

【配套K12】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珠江三角洲

【配套K12】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珠江三角洲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珠江三角洲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第一节面向海洋的与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一、自然概况:.位置: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

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高温多雨,冬温暖湿润)利于农业生产,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水稻、甘蔗);农业生产特色——基塘农业。

3.地形:较低平的冲积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4.河流:珠江为主,由东、北、西向南边流5.自然灾害:夏季多台风、暴雨、洪涝;冬季容易出现咸潮6.对外开放的前沿:①区位因素:毗邻港澳、近东南亚;沿海水陆交通便利;农业基础好、劳动力充足。

②人文因素:多著名的侨乡;③政策因素:实行“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政策。

二、经济特点——外向型经济,以轻工业(加工制造业)为主外向型经济:从初期以合资、独资的企业为主,发展到海外建厂;从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方法为主,到吸收、消化、创新、发展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并以形成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标;同时带动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城镇文化水平的提高。

初期: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后期:极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至20世纪末,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品消费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发展的的利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②海陆交通运输便利;③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劳动力充足。

经济模式:“前店后厂”,“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

本区和港澳地区各自发展经济的优势是什么?珠江三角洲:资源、劳动力、较低的地租(但此优势将会随着本区经济发展而消失,故必须要进行调整,努力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如IT业等)港澳:资金、技术、人才、对外贸易型经济(特别是香港为自由贸易港)产品出口地区:(大洲)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国家)美国、台湾、香港等三、城镇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越高。

八年级地理珠三角的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珠三角的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珠三角的知识点珠三角是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个经济发达地区,它包括珠江三角洲的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城市。

以下是八年级地理学习中,必须掌握的珠三角知识点。

一、珠三角的地理位置珠三角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位于中国南部的珠江三角洲,东临福建,南接广西,西邻贵州和湖南,北部与江西相接。

同时,它还紧邻南海,与东南亚各国相连,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的主要枢纽地区。

二、珠三角的气候特点珠三角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的特点。

夏季炎热潮湿,多雨;冬季凉爽干燥,雨量较少。

在珠三角的各座城市中,广东省的深圳、珠海、佛山等城市的气候比较类似,而广州城市的气候则略有不同。

三、珠三角的人文特色珠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它拥有较为丰富的人文资源,其中包括广东省的岭南文化、澳门和香港的殖民文化、中山的孙中山文化、深圳的改革开放文化等。

四、珠三角的产业特色珠三角地区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大量的世界知名品牌都是产自珠三角地区的。

它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化学制品等产业为支柱,同时珠三角地区近年来还涌现出很多互联网电商企业。

五、珠三角的交通特点珠三角地区是全国交通重要的枢纽地区,交通条件丰富便捷。

其中包括陆路交通、水路交通以及航空交通。

通过珠三角地区,可以轻松到达中国其他地区以及世界各地。

六、珠三角的环境特点珠三角的城市经历了高速发展,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土地资源短缺等,同时也带来了水源、垃圾治理等问题。

因此,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进行珠三角的环境治理和保护。

结语:以上就是八年级地理必须掌握的珠三角知识点。

珠三角地区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它拥有丰富的人文和产业资源,同时也面临着环境等问题。

我们应该通过学习了解更多珠三角的知识,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地区,为珠三角的发展和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理湘教版新版八年级下册 珠江三角洲 ppt课件

地理湘教版新版八年级下册 珠江三角洲 ppt课件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1 .被称为中国“南大门”的是 B A .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C.台湾省 D.云南与西藏 2.与辽中南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发展 经济比较劣势的条件是 C A.地理位置 B.海陆交通 C.矿产资源 D.人口与市场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广州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深圳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珠海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区域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一、地理位置 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 区,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是中国的 “南大门”;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 以北。
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区域生产总值 的一半左右是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的,
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0%以上。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
每年在广州举办,是中国目前历史 最长、规模最大、商品 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 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 合性国际贸 易盛会。
二、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一)广州市(羊城)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珠江三角洲周围是丘陵、山地,中 部除少量低山外,大部分是平原,属亚 热带季风气候。这里土地肥沃,河网纵 横,水热充足,拥有良好的农业生产和
水运条件。珠江三角洲与东南亚隔海相
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源自是中国的“南大门”。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查阅相关资料,说一说珠江三角洲区域实 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并将答案填入下列 空白图框中。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_《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知识总结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_《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知识总结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知识总结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珠江三角洲的成因: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江三角洲”。

2.位置及重要性: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是中国的“南大门”。

3.地形:以平原为主。

4.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5.发展条件: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水热充足,拥有良好的农业生产和水运条件。

6.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组成:该区域是由珠江沿岸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所组成的区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7.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1)政策条件:国家政策优惠,对外开放的前沿(2)区位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②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

(3)人文条件:著名侨乡,便于吸引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二、外向型经济的壮大1.区域经济特点:中国外向型产业密集的区域。

2.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区域成为中国吸引外商投资和外企落户的重要区域。

通过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目前,这里不少企业的资金、原材料和产品销售都与国际市场息息相关。

3.发展成果: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区域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是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0﹪以上。

4.主要城市及发展(1)广州:①广州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

②广州是著名的侨乡,华侨人数居全国各城市之首。

③广州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汽车、电子、石油化学、轻纺、食品、医药等工业部门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④广州长期作为外贸通商口岸,广州港是华南地区的国际贸易巨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新兴的国家航空枢纽。

⑤广州文化教育发达,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粤剧、粤菜、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等蜚声海内外。

八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课件:7.3 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外向型经济 (共24张PPT)

八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课件:7.3  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外向型经济  (共24张PPT)
珠江三角洲区域总体上形成了以电子、家电、机械、汽 车、服饰、食品等部门为主体的产业格局,商贸金融、交 通、物流、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珠江三角洲区域重视产业升级,强调区域创新,高新技
术产业发展迅速,注重加强与香港、澳门的联系,综合实 力和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
Zx.xk
谢谢观看!ຫໍສະໝຸດ 二、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 (一)广州市
1. 广州市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 2. 广州是著名侨乡。 3. 广州港是华南地区的国际贸易港,广州白云机场是新兴的国际航空枢纽。 4. 广州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汽车、电子、石油化学、轻纺、食品、医 药等工业部门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5. 广州文化教育发达,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粤剧、粤菜、岭南画派、岭 南建筑、岭南园林等蜚声海内外。
227
166.2
87.3
35.4
31.6
1736.1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周围是丘陵、山地,中部除少量低山外,大部
分是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水 热丰足,拥有良好的农业生产和水运条件。珠江三角洲与东南
亚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是中国的“南大 门”。
查阅相关资料,说一说珠江三角洲区域实行对外开放的有 利条件,并将答案填入下列空白图框中。
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珠江三角洲的区域 外向型经济
珠江三角洲风景
广州
深圳
地理位置
位置:中国南部沿海 地区 地形:平原为主,少量 低山、丘陵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热丰足 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地理区域
作为中国 改革开放的先 锋区,珠三角 由珠江沿岸的 九个城市组成。
优越的地理位置
据图说一说珠江三角洲的 地理位置特征。

八年级地理下册-7.3珠江三角洲

八年级地理下册-7.3珠江三角洲

来实现
5、广州别称 首位。广州是
,是著名的
,华侨人数居全国
文化的中心地,蜚声海外的有 。
6、深圳紧邻香港是中国第一批

7、珠江三角洲为了发展经济采取的措施有

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 部沿海地区,是由珠江及 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 的总称,简称“珠三角”。
据图说一说珠江三角洲的 地理位置特征。
珠江三角洲
(1)A是___香__港___特别行政区, 与其毗邻的B是__深__圳____。 (2)C是 珠海 。 (3)D是____京__九____铁路。 (4)广州别称“___羊__城____”,它 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举两例典 型文化代表:__粤__剧___、岭___南__画__派。
当堂训练: 课课练
年份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出口额 (亿美元)
0.39
0.72
1.75
5.68 77.99 171.59 409.29 696.00
粤菜
粤剧
岭南画派
岭南建筑
岭南园林
20世纪80年代的深圳 现在的深圳
读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广州
深圳
珠海Βιβλιοθήκη 学习目标:1、叙述一个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 2、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征 3、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
独学:
1、珠江三角洲属于
气候,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中
国的 。是
的先行区。
2、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城市有 3、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从境外引进 了该地区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
。 促进
4、珠江三角洲生产总值的一半是通过 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 。
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 区,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是中国 的“南大门”;大部分位于北回 归线以南。

八年级地理珠江三角洲

八年级地理珠江三角洲
八年级地理珠江三角洲
contents
目录
• 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 珠江三角洲的气候和环境 • 珠江三角洲的历史和文化 • 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 珠江三角洲的旅游资源
01 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 特点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广东省东部, 珠江下游,毗邻港澳。
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利,是中国对 外开放的重要门Fra bibliotek。空气污染
该地区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加上机动车 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空气质量恶化。
水污染
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珠 江三角洲面临严重的工业废水和生 活污水排放问题,导致水体污染严
重。
A
B
C
D
噪声污染
城市交通和工业生产产生的噪声影响居民 生活。
土壤污染
部分地区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 污染和生态破坏。
结合珠江三角洲的地理、文化和历史优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 旅游产品。
加强区域合作
与周边地区加强合作,共同打造旅游线路和品牌,实现资源共享 和互利共赢。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文化特色
01
02
03
岭南文化
珠江三角洲是岭南文化的 发源地之一,具有独特的 地域文化特色。
侨乡文化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 侨乡,许多居民移居海外, 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
现代都市文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珠江三 角洲地区形成了具有现代 都市特色的文化氛围。
文化遗产
古建筑
珠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具 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如 广州的陈家祠、佛山祖庙 等。
02 珠江三角洲的气候和环境
气候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点:第三节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点:第三节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点:第三节知识能增加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搜集的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珠江三角洲位置纬度位置: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属温度带中的热带和亚热带,属五带中的北温带和热带。

海陆位置:南临南海,海上交通便利。

相对位置: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

2、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十分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全国著名的侨乡。

国际贸易发达的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也位于三角洲上。

与香港毗邻的深圳和与澳门毗邻的珠海,是我国优先发展起来的经济特区。

3、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开发利用与海外特有经济联系,引进国外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本地区缺乏发展工业所需要的各种能源和矿产。

在本区修建了两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

4、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轻工业非常发达,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生产基地。

轻工业指主要生产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工业。

如家用电器、食品、服装等。

5、广东、福建、海南是著名的侨乡。

广州市有侨城之称。

华侨、外籍华人通过赠送、投资、家人赡养、旅游探亲等方式,每年都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带来大量钱财。

6、珠江三角洲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十分利于亚热带和热带作物的生长,一直是我国香蕉、龙眼、菠萝、荔枝等热带水果生产基地。

7、由于人口稠密,人均耕地极少,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当地农民大力发展基塘农业。

这里的塘鱼、生猪、家禽、花卉生产也很发达,除满足广州、香港、澳门以及台湾等地需求外,还大量出口东南亚和日本等地。

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点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

初中地理知识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初中地理知识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12.河流海铁路线南交通众多大充足AB台风
【解析】
【分析】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1)读图可得,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多沿河流、沿海和沿铁路线分布,该地区水陆交通运输便利。
(4)香港的海陆位置特点:香港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西邻澳门,北接深圳经济特区,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
(5)珠江对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影响:珠江流量较大且季节变化小,支流众多,给珠江三角洲区域的航运事业带来了优越条件,航运价值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珠江水系水能资源蕴藏丰富,水利枢纽众多,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支持;珠江流域面积广阔,冲积而成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势平坦,水网稠密,适宜人类居住,经济发达;珠江流域旅游资源丰富,如著名的黄果树瀑布、桂林山水,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3)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对粤港澳大湾区开发建设的积极影响有_____(双项选择)。
A.缩短港珠澳间的交通时间 B.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C.解决资源、能源短缺问题 D.促进信息产业发展
(4)图示地区夏秋季节易受到_____(气象灾害)的侵袭,是造成港珠澳大桥施工难度大的原因之一。
13.经济发展。
材料一:2018年4月,海南省庆祝建省30周年暨成立经济特区30周年,生态立省是海南省的战略方针,生态环境是海南最大的资本、最强的竞争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
3.正在规划建设深中大桥(深圳-中山) ,其优势是大大缩短珠江口两岸的陆上距离,缓解港珠澳大桥的通行压力,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经济发展,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旅游业的发展;结合题意。故选:D。

星球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3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共35张PPT)

星球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3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共35张PPT)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香 港 、 澳 门 在 中 国 的 位 置
读图,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1.结合教材图7—3—4 、 7—3—5,找出香港和澳门的主要组成部分。 2.找出香港、澳门临近的城市,说说它们的相对位置。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 成,陆地面积1104平方千米,人口 约710万(2010年)。
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
开放的前沿
❖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国 家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 广东占3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占了两个经济特区(即深 圳、珠海经济特区),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 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电子通讯产品、服 装、鞋类
A.对外开放的政策
B.自然资源丰富
C.许多地方是侨乡
D.靠近我国香港和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
2.1980年,我国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下列经济特区位于珠江三角
洲的是( C )
①汕头 ②珠海 ③深圳 ④厦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这里气
候湿热,四季常青;经济繁荣,风景优美。
期9.7%的年
均增长速度。
3、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可在短时间内促进经济的发展
活动
1.结合教材52页材料,说一说,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有 哪些优势条件。
(1)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
(2)海陆交通便利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使 得珠江三角洲由过去的商品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珠江三角洲 复习课件(共53张PPT)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珠江三角洲  复习课件(共53张PPT)

同步训练2
夯实基础
知识点①:改革开放的前沿
1.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是著名的侨乡
B.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高
C.经济发达
D.重工业基础雄厚
2.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的主要原
因是( C )
A.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稀少
B.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C.珠江三角洲接受港澳地区产业的转移
基础梳理2
一、改革开放的前沿 1.____深__圳___、_____珠__海___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东、西两侧, 1980年成为我国的经济特区。 2.到2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已成为世界信息产品最大的 ___制__造______业基地和___出__口____基地之一。 3.21世纪以来,珠江三角洲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和技术, 发展___计__算__机_____、____信__息__技__术____、____生__物__工__程____等 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改革开放的第二次腾飞。
8.“回南天”是指空气湿度大时,墙壁及家具表面出现水
珠的现象。在珠江三角洲,它最常出现的季节是( A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第十六届亚运会在广州举行,广州是我国第二个取得 亚运会举办权的城市。据此读图,完成9~10题。
9.广州亚运会选择在11月份举办,是因为该月份( C )
A.寒冷干燥,雷雨天气少 B.温和多雨,气候宜人
①肇庆 ②汕头 ③中山 ④江门 ⑤韶关 ⑥东莞
⑦惠州 ⑧湛江
A.①②⑥ B.③⑦⑧ C.②⑤⑧ D.①④⑥⑦
4.珠江三角洲范围内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 A )
A.香港、澳门
B.汕头、厦门
C.深圳、珠海

人教版初二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点之珠江三角洲

人教版初二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点之珠江三角洲

人教版初二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点之珠江
三角洲
1.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
南方地区位于_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
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_、低山和丘陵,沿江是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
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2.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发展条件:
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水田;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
(2)农作物
主要粮食作物:水稻
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
水果:柑橘、香蕉、菠萝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二下册地理第七章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八年级地理《区域特征》知识点总结:南方地区
八年级地理《区域特征》知识点总结:北方地区。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珠江三角洲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珠江三角洲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珠江三角洲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珠江三角洲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第一节面向海洋的与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一、自然概况:1. 位置: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

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高温多雨,冬温暖湿润)利于农业生产,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水稻、甘蔗);农业生产特色——基塘农业。

3. 地形:较低平的冲积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4. 河流:珠江为主,由东、北、西向南边流5. 自然灾害:夏季多台风、暴雨、洪涝;冬季容易出现咸潮6. 对外开放的前沿:①区位因素:毗邻港澳、近东南亚;沿海水陆交通便利;农业基础好、劳动力充足。

②人文因素:多著名的侨乡;③政策因素:实行“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政策。

二、经济特点——外向型经济,以轻工业(加工制造业)为主外向型经济:从初期以合资、独资的企业为主,发展到海外建厂;从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方法为主,到吸收、消化、创新、发展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并以形成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标;同时带动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城镇文化水平的提高。

初期: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后期:极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至20世纪末,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品消费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发展的的利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②海陆交通运输便利;③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劳动力充足。

经济模式:“前店后厂”,“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

本区和港澳地区各自发展经济的优势是什么?珠江三角洲:资源、劳动力、较低的地租(但此优势将会随着本区经济发展而消失,故必须要进行调整,努力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如IT 业等)港澳:资金、技术、人才、对外贸易型经济(特别是香港为自由贸易港)产品出口地区:(大洲)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国家)美国、台湾、香港等三、城镇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越高。

7 八年级地理下第七章第三节珠江三角区域

7 八年级地理下第七章第三节珠江三角区域


南南
亚海
2、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濒临___南__海___(海域) 紧靠香__港___、澳__门___(特别 行政区)与东__南__亚___(地区)
隔海相望
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位置便利,被称为中国的“__南__大___门__”_
任务二
为什么珠江三角洲区域能成为中国改革开 放的先行区?
气候 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是( )
A.地势平坦 B.位于南部沿海,交通便利
C.农业发达
D.劳动力资源充足
2.下列各组城市中,均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区
B 域的是( )
A.广州、株洲、湛江、汕头
B.广州、佛山、东莞、珠海C.广州、南宁、南昌、厦门D.广州、深圳、海口、三亚
玲玲在朋友圈分享“四四月月的早晨,广阔的田野一望无际,船船儿在密
径流量__大____汛期___长_____、 含沙量__小____结冰期_无_____
河流航运价值高,水上运输便利
交通 水陆交通便利

京广线

线
陆上交通便利
港珠澳大桥 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开P5放2的活有动利2:珠条查件江阅,相三并关将角资答洲料案或区填同入域学下实间列相空行互白对交图流外框,中开分。放析(珠的2分江有钟三)角利洲条区件域实。行对外
知识储备
我国有哪几个经济特 区?其中有哪些位于 广东省?哪些位于珠
江三角洲?
我国的经济特区示意图
喀什
(2010)
汕头 厦门
珠海
海南
深 圳
我国的经济特区示意图
喀什 (2010)
汕头 珠海 深
厦门
海南

任务一
珠江三角洲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初二下册地理书本知识点总结:珠江三角洲

初二下册地理书本知识点总结:珠江三角洲

初二下册地理书本知识点总结:珠江三角洲期末考试来临,寒假还会远吗?准中考生们可不能白白浪费寒假假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二下册地理书本知识点总结,在新学期开始之前抓紧时间预习吧!1、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沿海开放城市(广州)、经济开放区(整个珠江三角洲)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2、利用这里的优越条件,珠江三角洲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的投资(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是港澳地区),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3、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方法和最新工商科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加工制造企业,发展外向型的经济。

4、珠江三角洲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赚取了大量的外汇。

至20世纪末,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5、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

香港利用海外贸易窗口优势,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扮演“店”的角色。

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

6、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餐饮、娱乐、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这些非农产业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还吸纳了数百万外地劳动力。

7、随着非农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迁入,珠江三角洲有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改变为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用地,这些非农用地与尚存的农业用地相邻,形成了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农业用地交错分布的独特土地利用景观。

8、西双版纳是除海南省之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

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巨大的板块根、残忍的绞杀植物、气势磅礴“独木成林”等都是雨林特有的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知识点:珠江三角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与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一、自然概况:

位置: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

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高温多雨,冬温暖湿润)利于农业生产,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水稻、甘蔗);农业生产特色——基塘农业。

3.
地形:较低平的冲积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
4.
河流:珠江为主,由东、北、西向南边流
5.
自然灾害:夏季多台风、暴雨、洪涝;冬季容易出现咸潮
6.
对外开放的前沿:
①区位因素:毗邻港澳、近东南亚;沿海水陆交通便利;农业基础好、劳动力充足。

②人文因素:多著名的侨乡;
③政策因素:实行“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政策。

二、经济特点——外向型经济,以轻工业(加工制造业)为主
外向型经济:从初期以合资、独资的企业为主,发展到海外建厂;从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方法为主,到吸收、消化、创新、发展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并以形成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标;同时带动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城镇文化水平的提高。

初期: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后期:极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至20世纪末,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品消费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发展的的利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②海陆交通运输便利;③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劳动力充足。

经济模式:“前店后厂”,“前店”指港澳地区,“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

本区和港澳地区各自发展经济的优势是什么?
珠江三角洲:资源、劳动力、较低的地租(但此优势将会随着本区经济发展而消失,故必须要进行调整,努力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如IT业等)港澳:资金、技术、人才、对外贸易型经济(特别是香港为自由贸易港)
产品出口地区:(大洲)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国家)美国、台湾、香港等
三、城镇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越高。

重要标志: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变化(农业用地发展为城镇建筑用地)
原因:①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②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向工业转变,人口从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变)主要表现: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和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张。

本区城镇化的特色:①加工制造业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吸纳劳动力;②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交错分布。

产生的问题:(1)社会问题(治安、就业、教育、交通、住房等);(2)环境污染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