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派
桐城派的散文成就及其影响
桐城派的散文成就及其影响桐城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支重要派别,其散文成就及其影响深远。
桐城派的散文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独特的主题吸引了广大读者,并在中国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桐城派的散文成就体现在其独特的风格上。
桐城派的散文追求简约而自然,语言流畅而富有节奏感。
其句式多样,既有长句展开情节,又有短句点明主题。
这种独特的写作风格使桐城派的散文不仅具有美感,更有一种深入人心的力量。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震撼。
桐城派的散文成就还体现在其独特的主题上。
桐城派的散文不拘泥于传统的文人雅致,而是关注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疾苦。
他们以真实的生活为素材,以人民的命运为话题,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传达出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
例如,郭沫若的《祝福》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真实的描写,表达了对人民的深深祝福,激励人们奋发向前。
桐城派的散文成就不仅体现在个体作家的创作上,更在整个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桐城派的散文以其鲜明的风格和深入人心的主题,开创了中国现代散文的新局面。
他们的作品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文学界,也影响了后来的作家,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重要源头之一。
桐城派的散文成就也使得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得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
桐城派的散文成就及其影响深远。
他们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入人心的主题使其作品在中国文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桐城派的散文不仅在创作形式上创新,也在文学思想上有所突破,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命运的关注起到了重要作用。
桐城派
桐城派【名词解释】桐城派,即桐城文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
其主要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清代安徽桐城人(今桐城文化圈包括桐城市、枞阳县和安庆市宜秀区等部分地区),故名。
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其作家多、播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文学史所罕见。
“桐城派”是清代中叶最大的散文流派。
代表作家有方苞、刘大櫆、姚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称“桐城派”。
“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建立,是从方苞开始的。
“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
时间从康熙时一直绵延到清末;地域超越桐城,遍及国内。
桐城派的“载道”思想和“义法”理论,适应了清朝统治者提倡程朱理学的需要,故得以常盛不衰。
他们在矫正明末清初“辞繁而芜,句佻且稚"的文风,促进散文的发展方面也起了一定作用。
清代散文流派。
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但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
因为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程晋芳、周永年便戏谓姚鼐说:“昔有方侍郎,今有刘先生,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姚鼐《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从此学者转相传述,号桐城派,时在乾隆末年。
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
“义法”一词,始见于《史记·十二诸侯表序》。
表序说“(孔子)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
”方苞取之以论文。
他说:“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
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
”(《又书货殖传后》)所谓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
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内容和形式相统一。
又说:“法之变,盖其义有不得不然者”(《书五代史安重诲传后》),又认为形式决定于内容。
从“义法”说出发,他主张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
刘大櫆着重发展了方苞关于“法”的理论,进一步探求散文的艺术性,并提出了“因声求气”说。
他说:“作文本以明义理,适世用。
桐城派重要文人教育,交游专题研究及相关文献整理
桐城派重要文人教育,交游专题研究及相关文
献整理
桐城派是清代著名文化流派,代表人物有张岱、周德清、顾炎武等。
他们在教育、交游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和实践,以下是关于桐城派重要文人教育、交游的专题研究以及相关文献整理。
一、桐城派重要文人教育
1.以经世致用为基本宗旨,注重实用性。
桐城派认为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以实际行动改变社会,因此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读书与实践相结合。
2.以德育为先,讲究品行。
桐城派重视文人的品行修养,认为德行是文人立身之本,要以榜样和行为影响他人,助力社会和谐。
3.反对师法宿儒,倡导素心修身。
桐城派认为传统的儒家经典需要与现实社会相结合,不能停留在纸面上,同时也不应盲目模仿旧时的教育方式,要根据时代需求进行改革。
二、桐城派重要文人交游
1.张岱、周德清、顾炎武等文人都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他们之间交游频繁,相互切磋文学艺术和政治思想。
2.桐城派注重与社会精英的交往,认为与人交往可以得到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知识,同时也可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才华。
3.桐城派也注重与后辈学子的交流,倡导传承文化并不断推陈出新,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相关文献整理
1.《桐城派与江南文化》,作者:黄宏文。
2.《桐城派文化研究》,作者:宋晓义。
3.《清代文化丛书•桐城派》,作者:周柏邨。
4.《桐城派的文化精神与现实价值》,作者:兰质兴。
5.《桐城派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作者:王静波。
以上是对桐城派重要文人教育、交游专题研究及相关文献整理的简要介绍。
桐城派名词解释
桐城派名词解释桐城派,又称“桐城诗派”,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一个诗派。
桐城派的核心人物有高启、谭嗣同和刘师培等。
桐城派的产生和兴起标志着中国近代文学的新篇章的开启。
桐城派的名字来源于诗人高启的故乡桐城,他们通过诗作表现了对故乡的深情厚谊。
桐城派诗人重视古典文学的传统,注重对古典诗句的研究和领悟,同时兼顾现实生活的感受和表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
桐城派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桐城派强调取材广泛。
他们善于通过繁杂的生活琐事和社会现象来表现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他们的诗作中既有关于家乡、自然山水的描写,也有对社会问题的反映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其次,桐城派注重修辞技巧。
他们针对不同的主题和情感,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力和诗意的语言来增强诗作的感染力。
他们在古典诗词的传统上进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
第三,桐城派追求意境的表达。
他们在作品中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情景描写和细致入微的感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
他们以清新素雅、自然质朴的方式来展现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第四,桐城派注重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他们善于运用韵律和音韵的变化,使诗作具有动听的声韵之美。
他们注重节奏的把握,使诗句的排比、对仗和重复更具有韵律感。
最后,桐城派对古典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他们虽然受到古典文学的影响,但他们并没有僵化地沿袭古典的诗歌形式和题材,而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创新,与时俱进地打破了传统束缚,创造出了独具个人风格的新诗。
他们在写作中既有自身的特色,又注重与传统的连续性和创新性。
总的来说,桐城派的诗人们在诗歌创作中兼顾了古典诗词的传统和现实生活的体验,通过独特的诗歌语言和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他们以细腻、深入的观察力和感悟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开创了中国近代诗歌的新局面,对于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名词解释桐城派
名词解释桐城派桐城派又名安庆派,因其世居桐城而得名。
是清代前中期散文流派,属桐城文派,因多以“桐城”冠名集子,故名。
其创始人为方苞、刘大櫆、姚鼐,集中有名作家方苞、刘大櫆、姚鼐等。
有“中国散文八大家”之称。
晚清散文中最有影响的散文流派之一。
桐城派是对桐城文派的简称。
桐城派主张为文应讲求声律,“义法”,并以义理、考据、词章合为创作宗旨。
重视文章的“义法”,认为义理、考据、词章三者缺一不可,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结合起来。
其理论基础是程朱理学,但又与姚鼐、刘大櫆、曾国藩等人的学说相近。
因此桐城派又被称为“姚刘曾方”。
桐城派虽然是地域性很强的文学流派,但由于它成员之间的学术观点比较一致,所以又在当时和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方苞,字灵皋,安徽桐城人。
生于公元1707年(康熙四十一年),卒于1742年(乾隆六年)享年69岁。
先后担任过编修、御史等职。
在礼部尚书任内,还专程到北京,向皇帝上了一篇《天变论》,提出了“畏天命”,“慎刑法”等改革意见。
他的这些主张,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新兴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具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
在散文创作上,方苞受桐城派的直接影响,他反对明清小品空虚无物的文风,主张“雅洁”、“有法度”的散文。
他提倡“义理”和“考据”,反对“辞章之学”。
他的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气势充沛,语言质朴自然,都继承发展了桐城派古文传统。
方苞散文的特点: 1.能够把握题材的社会价值,选择有现实意义的事件入手; 2.善于描写景物,使笔下的山川草木、亭台楼阁皆有情态;3.叙述议论,抒情写景,两者配合适宜,互相渗透,形成完美的艺术整体。
方苞的著作有《周官集注》、《左传集解》、《春秋集解》、《孟子注》、《论文偶记》、《古文约选》、《诗集》、《尺牍》、《书集》、《左氏释》、《庄子释》、《离骚经解》、《史记评》及杂剧8种共38卷外加未刻定稿10余万宇;另纂录历次乡试正、副榜文字若干则附刊末尾(《试院冰渊录序例略存·跋韩柳诸集>条载各省优贡举业详晰甚备矣!)或亦足供采掇云尔!”(《赠孙雨林侍郎序>)(摘引)汪辉祖( 1736-1802)清代散文家,字才甫,号瞿庵,别号恕斋,晚年自号茶山老农,江苏常熟人。
桐城派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桐城派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桐城派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散文流派,其创始人是清代文学家方苞。
该派的特点是注重义理,强调修辞,语言典雅,章法严谨。
桐城派的文章主张学习史记、左传等史书,强调文言文的正统性,重视语言的表达和运用,是中国传统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桐城派的文章特点是气势磅礴,语言流畅,说服力强,常常运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让读者读后倍感倍感清新、明了。
桐城派的文章广泛适用于科举考试、学术交流等领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流派之一。
拓展:
桐城派是清代最为著名的散文流派之一,其作品多为弘扬儒家思想、宣传道德规范的产物。
该派别的代表人物有方苞、刘大櫆、姚鼐等,他们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具有很高的声誉。
桐城派代表人及其作品
桐城派代表人及其作品桐城派代表人简介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
它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风靡全国,享誉海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
正式打出“桐城派”旗号的,是道光、咸丰年间的曾国藩,他在《欧阳生文集序》中,称道方、刘、姚善为古文辞后,说:“姚先生治其术益精。
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
”自此,以桐城地域命名的“桐城派”应运而生。
1、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
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
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
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
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1)曾国藩诫子书2)桂湖五首·遂刘华阳国3)桂湖五首·矮桂枝钩袖4)忆弟二首·忽忆他时襄水上5)送吴荣楷之官浙江三首·读书三十年6)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域中哀怨广场开7)贺新郎··题钱楞仙同年玉堂归娶图二首·艳福如斯也!记年华8)桂湖五首·十里荷花海9)寄郭筠仙浙江四首·碣石造这起阵云10)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山县寒儒守一经2、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
桐城派及其代表人物简介
桐城派及其代表人物简介桐城派简介: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
它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风靡全国,享誉海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
桐城派以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均是安徽桐城人而得名。
他们提倡古文,强调学习《左传》、《史记》等先秦两汉散文和唐宋八大家散文,讲究所谓“义法”,即注重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
他们还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
在语言上追求“雅洁”,并以阳刚阴柔辨析文章风格。
桐城派所写的主要是应用文学,尤以碑志、传状为最多,此外还有一些议论文以及记事小品和描写山水景物的文章,成就以后者为高。
他们的文章大都文理清顺,简洁明了,语言通畅。
有些作品还具有一定的战斗性。
当然,也有一些作品内容比较贫薄,生动性不够。
桐城派文风是由程朱的理学思想、韩欧的文章法度和八股时文的巨大影响三种因素相互交融而形成的。
桐城派其他成员还有鲁絜非、吴嘉宾、欧阳兆熊、梅曾亮、管同、姚莹、方东树、曾国藩、吴汝纶、黎庶昌、林纾等。
主要代表人物:“桐城四祖”:1、方苞方苞(1668~1749)字风九,一字灵皋,号望溪,桐城派创始人。
32岁参加江南乡试中举,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中进士第四,因母病,未参加殿试。
五十年,因《南山集》案牵连入狱两年,后经李光地营救免死,编入汉军旗籍管制,以白衣平民入南书房,后移养蒙斋,编校《御制乐律》、《算法》诸书。
六十一年,充武英殿修书总裁。
雍正元年(1723)赦还原藉。
九年,授左右允,次年迁待讲学士,十一年,迁内阁学士、礼部待郎,充《一统志》总裁。
乾隆元年(1736)充《三礼义疏》副总裁,七年,因病辞归,赐翰林院待讲衔。
治经以宋儒为宗,尤致力于《春秋》、《三礼》。
论文提倡“义法”,认为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
义以为经,而法以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
桐城派 名词解释
桐城派名词解释桐城派是中国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一个学派,也称为徽学派。
它以安徽桐城为中心,以王国维、蒋廷黻、姚雪垠、陈寅恪等人为代表,影响力遍及整个中国。
桐城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支文人派别,其成立可以追溯到晚清时期的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是为了推翻以科举制为核心的封建王朝,追求国家独立、民主自由、科学进步和文化创新。
桐城派的成立与维新运动有着密切的关联。
桐城派的主要思想特点是"归宗"和"论文"。
"归宗"是指继承传统经典、研究经史哲学的文化传统。
桐城派主张通古达变,既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又注重与时俱进,把古代文化引入到现代文化创新中。
"论文"是指研究文学、艺术和批评的方法。
桐城派的学者们通过对古代文艺作品的研究和批评,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学艺术理论体系。
桐城派的成功之处在于其以考据为基础,研究古代文学作品并据此进行创作和批评,形成了一种既有独创性又深入人心的文学风格。
桐城派的作品不仅注重形式美和艺术性,更重视内涵和思想性。
他们在文学批评方面也有所突破,提出了"两汉文学论",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评价,为研究中国文学史奠定了基础。
桐城派的影响力非常大,不仅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桐城派的成员大多受过西方教育,在思想上接触了当时的西方先进思想,提倡科学、民主和现代化。
他们反对封建礼教,主张平等自由的人际关系,为中国的现代文化和文化人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桐城派是一支秉持继承与创新的文化派别。
他们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使中国文化得以与时俱进。
他们的影响不仅在文学领域,还在时代精神和社会进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桐城派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但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
桐城派及其以外的散文
桐城派及其以外的散文一.桐城派。
康熙年间由桐城人方苞开创,同乡刘大櫆、姚鼐等继承发展,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派别。
(一)先驱:戴名世,字田有,为桐城派理论的发轫。
主张:1.为文以“精、气、神”为主,“言有物”为“立言之道”(《答赵少宰书》)。
2.“道也、法也、辞也,三者有一之不备而不可谓之文也。
”(《己卯行书小题序》)(二)奠基者:方苞,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
1.“义法”说。
“义法”一词始见于《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方苞取来论文,“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又书货殖传后》),合起来说是言之有物而文有条理;分开来说:(1)“义”指文章内容,“本经术而依于事物之理”(《答申谦居书》),以儒家经典为宗旨,具服务于当代政治的目的;(2)“法”指文章作法,包括形式、技巧问题,如布局、章法、文辞等。
(3)义决定法,法体现义。
2.讲文章作法,或侧重“虚实详略之权度”,或追求“首尾开合,顺逆断续”之“脉络”,或提倡用语“体要”、简洁,偏重文法;但认为“义”在其中,“法以义起而不可易者”(《史记评语》)。
3.要求内容醇正,文辞“雅洁”。
沈廷芳《书方望溪先生传后》记其语:“古文中不可入语录中语,魏晋六朝人藻丽徘语,汉赋中板重字法,诗歌中隽语,南北史中俳巧语”,使古文用语典雅、古朴、简约,适应清统治者“清真古雅”的衡文要求,并给古文建立更严格的具有束缚性的规范。
4.由于与制举之文相通,利于维护理学道统,所以受到朝野崇奉和欢迎,“义法”说也成了桐城派遵奉的论文纲领。
5.创作:选材精当,以凝练雅洁见长,开桐城派风气。
(1)读史札记和杂说,如《汉文帝论》、《辕马说》等简洁严整,无枝蔓芜杂之病。
(2)游记如《游雁荡记》;赠序如《送刘函三序》;碑铭如《先母行略》《兄百川墓志铭》《田间先生墓表》等,详略有致,具有法随义变的特点。
(3)名篇如《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
名词解释桐城派
名词解释桐城派桐城派是清朝中叶至民国初年出现于安徽省桐城县的散文流派,因其作家中有“桐城人”,且又以散文创作为主而得名。
“桐城”,即今桐城市。
清康熙二十五年( 1681年)张英迁“县治于此”,雍正七年( 1729年)升格为府。
自此,桐城为安徽省一个最繁华富庶的地区,也成为安徽省最早的文化发达区域之一。
桐城位于安徽省东南边陲,邻接江苏省。
春秋时代为桐国封邑,故别称“桐城”。
东汉建安年间,学者董遇和他的侄子董钧在这里教授学生,传授儒家经典,世称“大小戴”,成为桐城派奠基人。
桐城派以散文创作为主,后期更注重诗歌、戏曲、小说等方面的创作。
“桐城派”三祖姚鼐、刘大櫆、方苞之外,著名散文家还有梅曾亮、吴汝纶、蒋士铨等。
“桐城派”三祖姚鼐、刘大櫆、方苞之外,又出现了散文作家姚莹。
“桐城派”中的最后一位作家是吴汝纶。
“桐城派”所谓“义法”,是指桐城派的文章宗旨,即作家要效法唐宋古文运动的精神,以唐宋八大家“文以明道”、“文以载道”为指归,以“雅洁"、“雍容”、“理足"、“词严”为特征。
桐城派一反当时浮靡文风,提倡散文“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备,认为“义理、考据、词章”缺一便不能称之为美文。
所谓“义理”,是指写文章要有根据,讲道理,要通达、要正确;所谓“考据”,是指引经据典,要严谨、要详明;所谓“词章”,是指文章的形式技巧,要美、要典雅。
“义理、考据、词章”是并列的,不可偏废。
因此桐城派强调的是,为文要义理、考据、词章并重。
“桐城派”之名,始见于方苞的《书姚姬传后》。
其后,方苞弟子戴名世和姚鼐兄弟相继标举桐城派宗旨。
桐城派的“义法”主张深深影响了同时代的其他文派,如湘乡派、阳湖派、清代的骈文派,都受到桐城派文风的影响。
一般认为,桐城派开创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1)左右,盛行于乾隆、嘉庆时期,嘉庆末年衰落,前后历时150多年。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流派,源于方苞,重视义法。
乾隆、嘉庆年间,逐渐形成,咸丰时最为盛行。
桐城派
“义法”是方苞论文的中心,并且成为后来的“桐城派”的体 义法”是方苞论文的中心,并且成为后来的“桐城派” 系的基础。概括而言,就是要求在内容上“文以载道” 系的基础。概括而言,就是要求在内容上“文以载道”,在 形式上讲究结构条理、语言技巧等。 形式上讲究结构条理、语言技巧等。刘大櫆补充了方苞的 理论,认为“义理、书卷、经济者”是"行文之实 ,是“匠人 行文之实", 理论,认为“义理、书卷、经济者” 行文之实 之材料”,而“神、气、音节者”是“匠人之能事”。而姚鼐首 之材料” 音节者” 匠人之能事” 次将义理、考证、 次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结合起来作为古文理论的整体 原则提出来,是对桐城派文论的发展与贡献。 原则提出来,是对桐城派文论的发展与贡献。
义理、考证、辞章” 姚鼐 — “义理、考证、辞章”说
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是刘大櫆的学生。 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是刘大櫆的学生。 他提倡文章要“义理” 考证"、 辞章” 他提倡文章要“义理”、“考证 、“辞章”三者相互 为用。 为用。 “义理”就是程朱理学 义理” 考证”就是对古代文献、文义、 “考证”就是对古代文献、文义、字句的考据 辞章”就是写文章要讲求文采。 “辞章”就是写文章要讲求文采。
桐城派散文理论
一、桐城派散文理论综述 方苞、刘大櫆、 二、桐城派三祖 —方苞、刘大櫆、姚鼐 三、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影响
桐城派是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散文流派, 桐城派是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散文流派, 其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 其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 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 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 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 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 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 戴名世主张为文道法辞兼备,精气神合一 是桐城派理论的雏形 是桐城派理论的雏形。 戴名世主张为文道法辞兼备,精气神合一,是桐城派理论的雏形。 桐城派的文论, 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 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
桐城派文学与哲学的汇通
桐城派文学与哲学的汇通目录一、桐城派文学概述 (2)1. 桐城派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3)2. 桐城派文学的特点与风格 (3)3. 桐城派文学的代表作品 (5)二、哲学思想对桐城派文学的影响 (6)1. 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 (7)(1)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 (8)(2)中庸之道与文学表达 (10)2. 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 (11)(1)自然无为的思想 (12)(2)道法自然的文学表现 (13)3. 其他哲学思想的影响 (14)三、桐城派文学中的哲学思想体现 (16)1. 文学创作中的哲学思考 (17)2. 文学作品中的人生哲理 (18)3. 文学批评中的哲学标准 (19)四、桐城派文学与哲学的互动关系 (20)1. 哲学思想对文学的渗透与融合 (21)2. 文学作品对哲学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22)3. 桐城派文学与哲学的相互推动 (24)五、桐城派文学与哲学的现代意义 (25)1. 对现代文学创作的启示 (26)2. 对现代哲学思考的价值 (27)3. 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贡献 (29)六、研究桐城派文学与哲学的意义与方法 (30)1. 研究意义与价值 (31)2. 研究方法与路径 (32)(1)文献研究法 (33)(2)文本细读法 (34)(3)跨学科研究法 (35)3. 研究展望与趋势分析 (36)一、桐城派文学概述桐城派是清代中叶以安徽省桐城为中心的一个文学流派,以“没想到学问专治于经”为思想根基,注重文以载道,主张文章要“诗言志”,强调文风朴实自然。
该文学流派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经三次发展阶段:第一次指向明末清初的奠基期,以戴名世为代表人物;第二次则是在清朝中叶盛行的鼎盛期,成员中著名的有姚鼐、方苞、刘大櫂等人,他们提出了“义正、辞严”的文学观;第三次则是在晚清时期,以曾国藩、裘江为代表的桐城派作家为缓和儒学与国际知识间张力的尝试而展开的创新实践。
桐城派文学强调诗文创作的审美情感和社会价值,倡导文学应兼具传统文化的深度和时代精神的广度。
桐城派的名词解释
桐城派的名词解释
桐城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派别,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年)。
桐城派以桐城为中心,由一批知名文人组成,包括纪晓岚、郑观应、张贤亮等。
桐城派主张追求文学的自由和个性化表达,强调情感真实与直抒胸臆。
他们对于文学形式的追求也很独特,注重抒情诗的音韵、格律以及结构,尤其擅长吟咏山水田园之美。
桐城派的文学作品表现了一种富有江南文化特色的细腻情感和秀丽景致,作品内容丰富多样,有诗、词、文、赋等。
他们对于民生、社会现实以及个体感受的触动,都能以细腻的文笔和独特的表现手法进行描绘。
桐城派的兴起对于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多样化和个人化发展。
他们的作品风格独特、精致优美,深受后来文人们的推崇和效仿,对于后世诗歌创作有着重要影响。
桐城派经典文章
桐城派经典文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桐城派,是清代康熙时期的一支文学流派,以其清新自然、清丽细腻的文风而闻名。
桐城派的经典文章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在古文、诗词还是小说领域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影响力。
桐城派的经典文章之一就是《桐城集》,这部集子是桐城派的代表作之一,包括了许多经典的诗词文章,如《大雪诗》、《桐城小学记》等。
这些作品以其优美的文学语言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后人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大雪诗》是桐城派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描述了大雪纷飞的场景,以雪为媒介描绘了作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云林冻井横”,“磐石冰雪压”,“野禽雪画出”等,将大雪的壮美与自然的神秘融为一体。
这首诗在语言表达和意境塑造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展现了桐城派文人对自然的敏感和情感的细腻。
另一篇经典文章是《桐城小学记》,这篇文章是桐城派代表性的散文作品,描写了桐城小学的校园风景和学生生活。
文章以一种清新自然的笔调,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小学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老师学生之间的亲情友爱,展现了一种纯真、温馨的校园风貌。
这篇文章不仅具有纯朴的情感和优美的文学风格,还反映了桐城派文人对教育和人文关怀的关注。
除了诗词和散文,桐城派的小说也是其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桐城派始祖张以宁的《桐城世家小说集》是桐城派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包括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如《桐城四案》、《桐城世家述怪》,这些小说描绘了桐城民风民俗、传奇故事和历史事件,其中融入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思考和批判,展现了桐城派小说的独特魅力。
桐城派经典文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不仅在文学形式上有着独特的贡献,更在文学价值和审美品位上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桐城派的文学艺术风格清新自然、清丽细腻,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和传承。
希望这些经典文章能够一直被传承下去,为后人提供学习和借鉴的参考,让桐城派文学的光芒永远闪耀。
第二篇示例:桐城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兴起于明清时期,以桐城(今安徽省泾县)一带的文人为代表,曾经产生了许多经典文章,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桐城派代表人物]桐城派有哪些代表人物
[桐城派代表人物]桐城派有哪些代表人物篇一: 桐城派有哪些代表人物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讲求经世致用,看不起明末反传统、倡性灵的公安派、竟陵派等浪漫文学。
方苞提倡“义法”说,主张作文为了宣传义理,而义理主要指孔孟、程朱的道统。
他的主张,正好和满清政府尊崇理学和道统的国策配合。
桐城派以“道统自任”,戴均衡《方望溪先生集外文补遗序》说:“平心论之,宇宙间无今汉学家,不过名物、象数、音韵、训诂未能剖析精微,而于诚、正、修、齐、治、平之道无损也;而确守程、朱如先生者,多一人则道看一方,遂以昌明于一代。
”梁启超说:“桐城派又好述欧阳修‘因文见道’之言,以孔、孟、韩、欧、程、朱以来之道统自任,而与当时所谓汉学者互相轻。
”戴名世戴名世,今桐城市人,字田有,因晚年在桐城南山买了田宅,以备退隐,人称南山先生。
戴名世6岁时随父到枞阳陈家洲读私塾,父客死塾馆后,戴名世接馆继续教书育人,以文为生。
初为诸生时,以文章锦绣而负盛名。
57岁时才考中进士,官至清廷翰林院编修。
康熙五十二年,因文字狱被杀。
戴名世的文学理念源于儒家的道统和君亲师的正统观,主要成就在于文学的独创,所作的文章皆以道、法、辞三者为要素,以致名满天下,他因此成为清代文坛上倍受人们重视的桐城派代表人物。
方苞苞,字凤九,因祖籍在浮山马溪,晚年自号望溪。
方苞世居南京,大比之年以桐城籍生员参加考试,因此对枞阳山水满怀眷念之情,从来不喜欢作诗的他在文集中仍留下《过枞阳》的诗篇。
康熙五十年冬,方苞因给戴名世《南山集》作序而株连下狱,康熙五十二年,被释放。
方苞最初提出的“义法”文论,即要求作文要言之有物、有序,也是对“空疏”文风的一种矫正和批判。
“义法”之说已成为桐城文派创作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他所着的《左忠毅公逸事》和《狱中杂记》中的人与物,情与景记述精妙,生动感人,催人泪下。
他以实践开创了一代文风,其许多文章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
正如姚鼐所说:“望溪先生之古文,为我朝百余年文章之冠”。
桐城派经典文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桐城派经典文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桐城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起源于清末民初时期。
该派代表作家以桐城为根据地,主要包括吴祖光、茅盾、冯雪峰等知名文学家。
桐城派的文学理念主张“以民族性为基础,以现实主义为手段”,注重描写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倡导文学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桐城派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品广泛传播,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桐城派的起源和发展、文学特点以及经典文章的代表作品,探讨桐城派在中国文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桐城派经典文章的基本架构以及主要内容分布情况。
可以简要介绍各个章节的主题和重点内容,让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此外,也可以说明每个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文章整体的逻辑结构,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路和主旨。
分的内容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桐城派经典文章的特点和影响,分析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桐城派的起源、发展以及代表作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文学流派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总结桐城派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可以更好地认识他们在文学领域的影响力和独特价值。
在展望桐城派在当代的意义方面,可以探讨其对当代文学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促进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和发展。
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能够传承和弘扬桐城派文学精神,推动中国文学的繁荣和传统的传承。
2.正文2.1 桐城派的起源和发展桐城派是中国古代文学流派之一,起源于宋代。
它的创始人是南宋末年的文学家王禹偁,他在桐城郡(今安徽省无为县)创建了一个文学社团,成员包括诗人、文学家等。
桐城派的发展经历了明、清两代,并在明代达到了鼎盛时期。
桐城派的文学特点主要体现在其作品的风格和内容上。
桐城派的作品多以山水田园、儒家思想为题材,具有清新淡雅、含蓄内敛的风格。
作品中常常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沉思。
桐城派
姚莹、曾国藩等桐城派桐城派至姚鼐时最盛,天下翕然,其门人以梅曾亮(一七八六——一八五六)、管同(一七八0——一八三一)、方树东(一七七二——一八五一)、姚莹(一七八五——一八五三)为著名,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说:“四人者为高等弟子,各以所得传授徒友,往往不绝。
其中,管同早卒,故本节以姚莹及梅曾亮为代表,略窥曾国藩之前的桐城派文论。
梅曾亮梅曾亮,字伯言,江苏上元(今南京)人。
在姚门四大弟子中,梅曾亮是最短于考证和少谈义理而自认为“稍知者独文字耳”(《答吴子叙书》)。
在《赠汪写园序》中,就强调“宁自居于文人之畸而不欲以功名之庸庸者自处”,“决其一而专处之”。
应该说,在我国传统的诗文理论领域内,能这样肯定文学独立的人是不多的。
正因此,梅曾亮对我国古代一直占统治地位的文学从属于德行,德行可取代于文学的观点不以然,认为这是两门学问,“自古大贤不能兼”,以至对“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的圣人结论也明确地表示了异义。
在强调文学独立性的基础上,他指出了文学的特性在于“合乎古而乐乎心”(《复邹松友书》)。
所谓“乐乎心”,就是指文章能使人产生一种快乐愉悦的情趣。
所谓“合乎古”,其实质就是“能得其真”(《朱尚斋诗集序》)。
他在《杂说》、《黄香铁诗序》、《太乙舟山房文集序》、《吴笏庵诗集序》等文中反复强调了文学作品的价值就在于“得其真”;而“得其真”的关键在于“肖乎我”,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其《太乙舟山房文集序》云:见其人而知其心,人之真者也;见其文而知其人,文之真者也。
人有缓急刚柔之性,而其文有阴阳动静之殊。
譬之查梨橘柚,味不同而各符其名,肖其物;犹裘葛冰炭也,极其所长,而皆见其短。
使一物而兼众味与众物之长,则名与味乖;而饰其短,则长不可以复见:皆失其真者也。
失其真,则人虽接膝而不相知:得其真,虽千百世上,其性情之刚柔缓急,见于言语行事者,可以坐而得之。
盖文之真伪,其轻重于人也,固如此。
梅曾亮把“真”归结为个性,“肖乎我”,这是很有见地的。
桐城派古文特点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一个流派,因为这个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后人名之曰桐城派。
剪裁精当,结构谨严,层次清晰,平易畅达,文辞雅洁,声调抑扬,杂以说理,辅以考证,就是桐城派古文的特色。
桐城派历时长久,作家众多,故各家文风也不尽相同,但作为一个流派,还是有其共同特点的。
这些特点可由桐城三祖——方、刘、姚的理论与创作中去探寻。
方苞首标“义法”,作为文章纲领。
其言曰:“春秋之制义法,自太史公发之,而后之深于文者亦具焉。
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
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
”(《又书货殖列传后》)可见义即文章的思想内容,法即指表现形式,义以为经而法纬之,即指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但方氏所重者在法,具体地说,即要求文章取舍详略精当、结构布局合理以及语言文字的雅洁。
方苞以为《左传》深于义法,因其能识“详略之义”,他在《书〈汉书·霍光传〉后》中云:“《春秋》之义,常事不书”,“其详略虚实,措注各有义法。
”这种对于剪材详略的强调,意在力求文章的内容精练,材料具有代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桐城派
【名词解释】
桐城派,即桐城文派,又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
其主要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清代安徽桐城人(今桐城文化圈包括桐城市、枞阳县和安庆市宜秀区等部分地区),故名。
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流派,其作家多、播布地域广、绵延时间久,文学史所罕见。
“桐城派”是清代中叶最大的散文流派。
代表作家有方苞、刘大櫆、姚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称“桐城派”。
“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建立,是从方苞开始的。
“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
时间从康熙时一直绵延到清末;地域超越桐城,遍及国内。
桐城派的“载道”思想和“义法”理论,适应了清朝统治者提倡程朱理学的需要,故得以常盛不衰。
他们在矫正明末清初“辞繁而芜,句佻且稚"的文风,促进散文的发展方面也起了一定作用。
清代散文流派。
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但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
因为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程晋芳、周永年便戏谓姚鼐说:“昔有方侍郎,今有刘先生,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姚鼐《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从此学者转相传述,号桐城派,时在乾隆末年。
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
“义法”一词,始见于《史记·十二诸侯表序》。
表序说“(孔子)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
”方苞取之以论文。
他说:“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
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
”(《又书货殖传后》)所谓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
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内容和形式相统一。
又说:“法之变,盖其义有不得不然者”(《书五代史安重诲传后》),又认为形式决定于内容。
从“义法”说出发,他主张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
刘大櫆着重发展了方苞关于“法”的理论,进一步探求散文的艺术性,并提出了“因声求气”说。
他说:“作文本以明义理,适世用。
而明义理,适世用,必有待于文人之能事。
”所谓“能事”,主要是指文章的“神气”、“音节”问题。
他说:“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
”“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论文偶记》)
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
他一方面针对当时“言义理之过者,其辞芜杂俚近,如语录而不文;为考证之过者,至繁碎缴绕,而语不可了当”的弊病,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以能兼者为贵”(《惜抱轩文集·述庵文钞序》);另一方面,又发展“神气”说,他说:“凡文之体类十三,而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
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
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古文辞类纂序》)他把众多不同的文章风格,归纳为“阳刚”、“阴柔”两大类,实际上他们多数人的创作,是偏于“阴柔”之美的,所以又以为“文之雄伟而劲直者,必贵于温深而徐婉”(《海愚诗钞序》)。
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为“阐道翼教”而作;在文风上,是选取素材,运用语言,只求简明达意、条例清晰,不重罗列材料、堆砌辞藻,不用诗词与骈句,力求“清真雅正”,颇有特色。
桐城派的文章一般都清顺通畅,尤其是一些记叙文,如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都是著名的代表作品。
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
时间上从康熙时一直绵延至清末;地域上也超越桐城,遍及国内。
主要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姚鼐四人之外,还有方氏门人雷□、沈彤、王又朴、沈庭芳、王兆符、陈大受、李学裕,刘大櫆门人钱伯□、王灼、吴定、程晋芳等,姚鼐门人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等。
追随梅曾亮的还有朱琦、龙启瑞、陈学受、吴嘉宾、邓显鹤、孙鼎臣、鲁一同、邵懿辰等。
道光咸丰年间,曾国藩鼓吹中兴桐城派,但又以“桐城诸老,气清体洁”,“雄奇瑰玮之境尚少”,欲兼以“汉赋之气运之”(吴汝纶《与姚仲实》),承其源而稍异其流,别称“湘乡派”。
桐城派的“载道”思想,适应清朝统治者提倡程朱理学的需要;“义法”理论,也能为“制举之文”所利用,故得以长盛不衰。
他们在矫正明末清初“辞繁而芜,句佻且稚”(方
苞《书柳文后》)的文风,促进散文的发展方面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姚鼐编选《古文辞类纂》,流传尤广。
【代表人物】
桐城派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方东树,吴汝纶,马其昶。
【代表作品】
方苞《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登泰山记》、刘大櫆《西山》、《游三游洞记》【影响作用】
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
时间上从康熙时一直绵延至清末;地域上也超越桐城,遍及国内。
主要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姚莹四人之外,还有方氏门人雷□、沈彤、王又朴、沈庭芳、王兆符、陈大受、李学裕,刘大櫆门人钱伯□、王灼、吴定、程晋芳等,姚鼐门人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等。
追随梅曾亮的还有朱琦、龙启瑞、陈学受、吴嘉宾、邓显鹤、孙鼎臣、鲁一同、邵懿辰等。
道光咸丰年间,曾国藩鼓吹中兴桐城派,但又以“桐城诸老,气清体洁”,“雄奇瑰玮之境尚少”,欲兼以“汉赋之气运之”(吴汝纶《与姚仲实》),承其源而稍异其流,别称“湘乡派”。
桐城派的“载道”思想,适应清朝统治者提倡程朱理学的需要;“义法”理论,也能为“制举之文”所利用,故得以长盛不衰。
他们在矫正明末清初“辞繁而芜,句佻且稚”(方苞《书柳文后》)的文风,促进散文的发展方面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姚鼐编选《古文辞类纂》,流传尤广。
200余年前的桐城文派不能一概否定,正如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说“不能以其末流之堕落,归咎于作始”。
桐城文学,便转折到了现当代历史阶段。
“天下文章其在桐城呼!”是对桐城的赞誉,同样当代桐城文学仍然生机蓬勃,尤其以潘承祥先生创立的中国桐城赋派为代表。
桐城赋派的作家群,站在桐城丰厚的文化积累上,透过文化地域政治这些表层的东西,以桐城赋的新形式,创造了桐城文化的又一个活跃蓬勃的时期。
桐城辞赋文学是人学,桐城辞赋作品应该能够反映一个时代深处真实的东西,引起人们对生活、社会、时代、以及生命的思考。
当代桐城辞赋文学,以社会百科全书的规模记录社会变迁和历史沧桑,具有永久的价值。
学者王泽生选集,系统化地总结了桐城辞赋作家的创作实践;潘承祥大师的作品最为经典。
当代桐城辞赋文学,原汁原味。
既反对形式上拟古倾向,又主张生活创造,对唐宋清以来古文运动作出了新的诠释,在桐城文学史上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