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

合集下载

中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维护措施

中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维护措施

中职教师心理安康问题探析及维护措施只有具备良好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德智体全面开展的技术人才。

中职教师职业角色和所面对的对象的特殊性,对他们的心理安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就目前中职教师心理安康存在的问题进展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维护措施。

国务院总理在《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把开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任务”。

可以说,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职业教育正逐步走向普及化和化。

但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开展给中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对中职教师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不少中职教师对这一转变难以适应,从而出现很多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对中职教师知识、技能的正常发挥产生很大影响,进而直接影响到中等职业教育的开展。

因此,对中职教师心理安康的关注和维护应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教师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其心理安康标准既要遵循一般人所必备的心理安康品质,又要表达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而中职教师又是教师这个群体的特殊群众,他们面对的学生也是个特殊的群体,因此,中职教师的心理安康问题更为突出。

相关研究发现,中职教师的心理安康必须具备如下标准:有效的智力活动、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情绪安康、意志健全、人格和谐、自我意识正确、适应能力良好等。

工作的压力学生的教育难度增加是导致中职教师工作压力大的重要原因。

目前,“普高热”已经影响到中职生源的质量。

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而没有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

这些学生存在根底比拟差、厌学、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差、易冲动、不良行为习惯多等特点。

中职教师不仅要进展专业技术的教学,还要全方位地对这些学生进展品行教育和日常。

有些时候教师的付出得不到学生的理解,使很多教师的成就感受到挫伤,出现工作倦怠等反响。

另外,中职学校专业与课程门类繁多,而且随着人才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造成教师工作量大幅增加,教学任务过重。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自我调节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自我调节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自我调节老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自我调整老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老师个人三者通力合作。

在社会体制上,需要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来提高老师的社会地位,加大教育投入,对老师的工作供应必要的支持与保障,形成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在学校层面上,学校应友好、合作地对待老师,了解老师各自的力量与工作状况,公正对待每一位老师;应准时、适当地给老师的工作以鼓舞的确定,不断提高老师的角色认知水平;应关怀和正确对待老师的心理冲突、心理冲突,关心分析冲突缘由,消退心理阴影;增加老师与同学的沟通机会,使老师得到更多直接来自教学过程的内在嘉奖;赐予老师更多的自主权,学校的组织管理要使老师有获得社会支持的心理感受。

然而,社会和学校仅仅是引发老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外部因素,而老师的个人因素则是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内部因素。

要维护老师的心理健康,还应从老师的个人因素入手,通过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来促进和维护心理健康水平。

所以,就心理问题而言,“除了你自己,没人能救你!”。

一、增添心理保健意识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保健学问的不断普及,老师要增添心理保健意识,随时关注自己的心理状况与心情改变,这是老师维护与调适自身心理健康的基础与前提。

二、职业看法的自我调整在老师常见的心理问题中,职业心理问题是最多、最严峻的。

而职业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其不良的职业心态。

2023年笔者在老师培训中对中学校老师的职业心态进行调查,结果说明:74%的老师不喜爱老师这一职业,多数是良心型、心情型、无奈型和动摇型的,只有少数老师是把老师这一职业作为事业来做的。

在这种心态之下,许多老师就会消失职业适应不良、职业行为问题,甚至会消失职业倦怠症。

作为老师,要预防或调适这一心理问题,就是要调整自己的职业看法。

首先,要增加职业骄傲感:常常用一些赞美老师的语言来进行自我示意,如“我们是站在人才的摇篮边。

教师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教师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教师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作为教师,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的工作压力大,面对的挑战也不少,因此必须学会关爱自己的内心,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健康。

教师应该学会自我调适。

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和困难,我们不能总是将自己置于消极的情绪中。

要学会正视问题,积极面对,寻找解决的办法。

尽管教育工作中有时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

教师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要学会放下过去的不愉快和遗憾,不要过多地纠结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要相信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价值,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要时刻提醒自己,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还需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量的运动。

要学会放松自己,寻找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读书、听音乐、旅行等,来缓解压力和疲劳。

同时,要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们分享经验和心得。

要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

教师要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关心和照顾自己的内心世界。

只有保
持良好的心态和身心健康,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教育使命,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心理健康的教师,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课件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课件
家庭的支持与理解
家庭是教师的重要支撑,家人应给予教师足够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共同应对压力。
同事与家庭的支持体系
03
政策与法律的支持
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与法律,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01
社会舆论的理解与宽容
社会应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宽容,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和误解。
02
专业机构与资源的利用
定期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缓解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同事、朋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受。
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
良好的作息习惯
社交互动
如有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获得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良好的自我认知
教师需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能够接受和面对。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自评量表
观察法
访谈法
心理测验
教师心理健康的评估方法
01
02
03
04
教师可以通过自评量表来评估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和问题。
通过观察教师的行为、语言、情绪等来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
通过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其心理状况和需求。
维护心理健康有助于教师提升自我认知、增强心理韧性,从而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关注和维护教师心理健康有助于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的校园文化,提升整体教育环境。
帮助高职院校教师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提高心理素质。
课程目标
涵盖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心理调适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

01
社会认同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认同感,增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
02
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保障高职院校教师的权益和利益。
03
社会关怀
倡导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和生活。
06
CHAPTER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维护 的未来展望
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发展趋势
专业化发展
随着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教师心理健康维护将逐渐走向专业化,建立专业的心 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干预措施。
02
CHAPTER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维护 的重要性
对教师个人的重要性
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有助于教师保持良好的 心态,减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
绪,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职业发展
心理健康有助于教师应对工作压力, 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职业满足感, 促进职业发展。
维护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心 理健康有助于预防和缓解各种身心 疾病。
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创新路径
创新心理辅导模式
探索线上线下的心理辅导模式, 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为教师提 供更加便捷的心理服务,满足不 同教师的个性化需求。
引入积极心理学理

关注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和潜能, 通过培养教师的乐观、自信、感 恩等积极心态,提高教师的心理 健康水平和工作满意度。
构建教师支持网络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
对教师个人的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导致教 师出现身体不适、情绪波 动、生活质量下降等现象, 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
对教学的影响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 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对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不 良影响。

关于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指出了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的意义,分析了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形成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能提高大家对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很快,无论院校数量,还是在校生规模都是快速增长的趋势。

高职院校的教师是一个庞大的教师群体,而对于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1 教师的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这就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青少年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的心理和人格对他们影响非常大。

教师心理的积极与健康会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直接的、积极的影响。

如果教师具有不良的心理状况,在教学和与学生日常交往中表现出不当言行,就会在学生心目中产生负面影响。

2 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形成原因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为了加快学校的发展,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推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和管理的改革措施,给教师带来了一些压力,这必然会给教师带来一定的的心理负担,从而出现心理问题,影响心理健康。

2.1 由于对自身能力怀疑而产生的自卑心理教育部指出高职教育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为社会各行业培养急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为此,高职院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要重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教师的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普通高校毕业生,这是构成高职教师的主体;二是从普通高校调入或中专学校转型而来;三是从社会企事业单位直接引进或聘请的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

一些低学历、低职称的青年教师和年龄较大的教师在接受教学改革上有一定的困难,在心理上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怀疑自己的学识水平是否能够胜任目前的工作岗位。

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与维护

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与维护
二、 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意义 高职 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是 自身生活质量不 断提高的一个 必要条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而积极的心理适应状态 。健康 的心理状态意 味着 当事人不 仅可获 得 自身 的平衡 , 而且可 做到与环 境 的基 本协调 。 影响心 理健康的主要 因素有 : 生理 因素 、 心理因素 、 社 会因素 。在 现实 生活 中, 个体能否保持心理健康 , 取决 于心理 压力 与心理 承受力 的交互 作用状况 。n
教师 的业 务成长 , 并 为之 提供表现机会 , 尽力减轻教师 负担 , 注重教 师
意识 到 自己的生存 价值 ; 喜欢 自己 , 有基本 的 自尊 自信 ; 立足 于可控的 自我 , 对不可控 自我不去强求 ; 在不违背社会规 范情况下 , 满 足 自我需
求, 正确对待 “ 不如意 ” 自我 ; 较少 自我观念问题和其它人格 问题。 3、 适 当的 自我控 制。能真实地 感受 自己的情 绪 ; 有基本 经常进 行 自我激励 ; 能通 过 自我控

担 及问题 ; 社会 支持资源不足 ; 社会 病态心理蔓延 ; 社会生活 中的种种 矛盾 ; 家庭生活 问题 ; 社会偏见 ; 人文关怀 、 心理疏导不到位。
四、 维护增 强高职 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对策
维护和增强高 职院校辅导员 心理健康是一项 系统工程 , 需 要从不 同维度和不同层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 甚至涉及到相关体制 、 政策与 法规的改 革。较 为可行 的对策 主要有 四个方面 。
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 必须面对 的课题 。
身体健康等 问题 。在辅 导员 队伍 中 , 青年教 师居 多 , 他们不但 没有 得到 应有 的重视 、 扶持和培养 , 而且还 面临着学 习任 务工作 重 , 生活负担重 , 工资低 、 住房少等许多实际问题。

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五篇)

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五篇)

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五篇)第一篇: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现在心理问题逐渐不再被视为一个神秘的领域,任何人,从事何种职业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心理问题。

教师由于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某种意义上显得有些复杂,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显得越来越重要。

首先教育体制给我们带来了心理压力。

而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师肩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来不得半点马虎。

但教师本来也是一种普通的人,人们或许有理由要求我们有超常的业务与道德素质,但不可能要求我们没有常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易形成孤独、和感情抑郁,进而会导致心理问题。

在学校对学生关爱负责,在家庭中充当各种角色,要应付自己家庭生活中的多种人际交往。

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

要淡薄名利,随遇而安,不要斤斤计较,愤愤不平。

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外界要创设良好环境,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

关心教师,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教师也一样,一切的辛勤工作同样希望得到校领导的肯定、鼓励。

我们应善待自己,要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来维护心理健康。

相信自己,正确认识自己。

接受自我,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并体现自身的价值。

建立良好人际交往圈。

教师要学会与人交际,善于与人交际,将自己和谐地融入社会之中,保证健康的心理。

成功的教师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还要积极进取,努力工作。

不断学习,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的知识层出不穷,要想靠在学校学习的十几年就学会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知识技能尚不可能,更不用说今天呈几何级增长的新知识。

因此,教师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新的知识。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道理。

只要我们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心境轻松愉快;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认知能力,有独创性;能够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人际交往和谐,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中职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中职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中职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中职教师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教师中的特殊群体。

近年来,职业教育正逐步走向普及和市场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这给中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同时给中职教师带来更多更高的要求,不少中职教师难以适应,从而出现很多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师知识、技能的正常发挥,直接影响到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效果。

因此,对中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应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和关注。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心理调适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水平,即人在面临内部问题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时,能持久地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是诸多心理因素在良好态势下运作的综合体现。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得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

可见,心理健康是一个持续而内外统一的过程。

它协调内外,使之能适应和发展。

教师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有关其心理健康的标准莫衷一是,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与心理健康的概念一样,说法众多。

浙江教育学院的骆伯巍认为,心理健康的教师必须具备五条标准:广泛的兴趣;融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进取精神;稳定的工作热情。

有人认为,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为:能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心境轻松愉快能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具有能胜任教学工作的认知能力,有独创性;有健全的人格,人际关系和谐,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据中央教科所的俞国良等人的研究,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为: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具有教育的独创性;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重视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

所以,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的要求除了应该与其他人群遵循同一个心理健康的个体标准外,应适当考虑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措施

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措施

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工作压力日益增大,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成为了当下一个重要的话题。

为了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需要保持良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

教师的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容易超负荷工作,从而导致心理疲劳。

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合理分配工作与休息的比例,确保有足够的时间休息、放松和娱乐,与家人朋友相处,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教师要学会有效地应对工作压力。

教师工作中常常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如学生的学习成绩、家长的期望、学校的评估等。

教师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

可以通过进行体育锻炼、参加一些兴趣爱好活动、与同事交流等方式来减压,缓解工作压力。

第三,教师要关注自身情绪和情感的管理。

教师的情绪和情感对于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的稳定和积极。

可以通过学习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同事、家人和朋友交流来排解情感,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

第四,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和进修,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增强自信心和满足感。

通过不断学习和成长,教师可以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压力,从而保持心理健康。

第五,教师要保持积极的人际关系。

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社交性,需要与学生、家长、同事等各种人群进行交流和合作。

教师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沟通协作,形成积极的工作氛围。

可以通过主动与同事交流、参加聚会活动、关心他人、互相支持等方式来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提升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有效应对工作压力、关注情绪和情感的管理、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保持积极的人际关系。

论述如何维护和提升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论述如何维护和提升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论述如何维护和提升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说到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哎呀,这个话题可真得好好聊聊。

大家都知道,教师这个职业,看似风光,其实背后压力山大。

每天站在讲台上,面对一大群学生,嘴巴得说得出,脑袋得想得快,心情得稳得住。

可很多时候,教师也是人啊!谁也不能一直撑着笑脸,装作一切都好。

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内卷”严重的社会,很多高校教师身心疲惫,压力山大,甚至迷失了自己。

要说,如何维护和提升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咱得从几个方面来着手。

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多关心、多理解。

毕竟,心理健康这个事儿,得从关怀做起。

大学生都知道,教授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备课、讲课,还有各种琐碎的事情,像科研项目、评职称、批改作业……这些事儿你说轻松不轻松?说重不重。

很多时候,大家看到的只是教授们的“高大上”,却不知道他们也是为生活奔波,甚至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是“躲不掉的工作机器”。

老师们的压力,需要从旁人关心中得到缓解。

学校的领导应该不只是开开会、发发文,更得实际行动起来。

给教师们提供更多的休息时间,组织些集体活动,或者就算是简单的一句“辛苦了”,也能让老师感受到被尊重和关怀。

然后,说到心理健康,咱不得不提到“心理疏导”这事儿。

教师们的心理压力有时候就是悄悄积累的,没人能察觉。

长期这样,可能一不小心就会爆发,像锅里的水沸腾一样。

学校应该要设置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给教师们提供心理支持,帮他们及时排解压力。

你想啊,做教师的又不是超人,难免会有焦虑、迷茫的时候,或者对教学方法、学生的表现不满意,甚至在做科研的时候,也会因为难题、资金、评价这些事儿焦头烂额。

如果学校能定期组织一些心理辅导讲座或者一对一的心理咨询,那肯定能帮助教师们缓解很多内心的负担。

毕竟,心理疏导就像是心理按摩,能把那些隐形的压力一层一层地拿掉。

再有一点,大家也别忘了“社交支持”。

许多教师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可能不太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觉得工作就是那么简单,唉,真是活在象牙塔里。

教师的心理健康及维护3

教师的心理健康及维护3

(三)教师职业群体存在的心理问题
1、职业适应性差 职业倦怠:个体因在体力、 精力和能力上无法应付外界 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 状态,是个体厌倦和畏惧工 作任务的一种心理、 生理反应。
职业倦怠的主要症状和表现:
首先是情绪耗竭。 其次是人格解体。 第三是成就感降低。
2、因各种认知偏差而造成的态 度偏差 一是知觉误差
5、人际交往障碍
(1)对交往的重要性认识不清。
(2)缺乏必要的交往技能和手段。
(3)某些不良个性也阻碍正常的交 往。
6、自我意识发展存在偏差
教师自我意识的偏差,主要表现 在: (1)由于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冲 突,导致的自我分裂。
(2)过高地估计自己,唯我独尊,产 生自负。过低地估计自己,产生自卑。
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 钢铁般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 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 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 人们通常的认识。
教师应具备的良好人格特征: 对待自己:自知、自信、自爱、自尊、 自强、谦虚; 对待他人:善良、正直、宽容、热情、 温和、礼貌、诚信、接纳、乐群、 合群; 对待工作:敬业、乐业、勤奋、刻苦、 踏实、认真、务实、负责、创新;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也影响身体健 康,是身体健康的支柱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教师的心理角色:
知识的传播者 行为的管理者 学生集体的领导者 家长的代理人 心理调节者 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学生楷模
1、热爱生活,善于享受生活 2、胸怀宽阔,不为小事烦恼 3、拥有健康的认知模式 4、欲望适度,不为名利所累 5、情绪波动不大,心境良好 6、善与人处 7、充满自信,善于发挥人 的主碎之事极度烦躁 晚上无法放松自己 半夜或凌晨经常被惊醒 难以做决定 缺乏停止思考问题、思考白天之事的能力 充满恐惧感 对别人的指责无能为力 即使是对充满希望的利益也缺乏热情 不愿会见新的人、不愿尝试新的经验 在被要求做某事时不能说“不” 所负责任超出你的能力

论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doc

论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doc

论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作者:毛玉琴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09期[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给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教师在短时间内难以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影响了教师的心理健康。

本文从教师个人、学校内部、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维护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作者简介]毛玉琴(1969- ),女,河南宁陵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心理理论研究。

(河南商丘476000)[中图分类号]G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4-0073-02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探讨和从事的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教育工作,而忽视了教师心理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转型而发展起来的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从被质疑到被认可,从艰难创业到已初具规模的蓬勃发展过程,其间,教师们面对办学层次的提高,背负了巨大的压力,经历了新的学习和挑战,也产生了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正如我国著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樊富珉教授所说,21世纪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将从学生转变为学生、教师、管理者、学校环境。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到最佳状态。

目前在我国,心理健康既指心理健康状态,也指能认识自我,排除心理困扰,预防心理疾病或行为问题,具有完整人格等。

根据以上所述的概念,我国学者指出人的社会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是:(1)认知功能正常;(2)情绪反应适度;(3)意志品质健全;(4)自我意识客观;(5)个性结构完善;(6)人际关系协调;(7)社会适应良好;(8)人生态度积极;(9)行为表现规范;(10)活动效能吻龄。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中,学生们面临着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各种挑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本文将针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系统性目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数处于零散状态,缺少系统性和全面性。

学校大多只是在特定的时间段举办一些心理健康讲座或活动,而缺乏长期的系统性计划和方案,无法形成持续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2.师资力量不足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依赖一些兼职的心理应用专业教师,而且学校中缺乏专职的心理辅导员,导致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满足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需求。

3.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单一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多为普及性的心理知识,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4.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不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薄弱,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估与改进机制,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持续发展。

二、对策建议1.建立系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学校应建立起系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心理健康辅导机构等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方式,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间断地进行。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提供更多的经费和政策支持,增加专职心理辅导员的数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3.多样化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校应注重挖掘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技能以及心理健康体验活动等多样化的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文化建设。

浅议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浅议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了影 响 高职 院 校教 师 心理 健 康 的原 因 . 并提 出 了 维护 高职 教 师 心 理 健 康 的 途 径
关键词 : 高职 院校 ; 师 ; 理健 康 ; 径 教 心 途
作 者 简 介 : 芬 (93 , , 家 口人 , 家庄 法 商 职 业 学 院讲 师 , 要 研 究 方 向 为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高 职 教 育 : 晓 春 乔 17 -) 女 张 石 主 刘
些老师 心理就会产 生不 良影响 , 情 绪不稳定 . 感幼稚 . 如 情 喜怒 无 常 . 绪 反 应 与 刺 激 的 性 质 和 强 度 不相 称 有 时 候 缺 情
是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主 要 依 靠 力 量 . 于 实 施 创 新 教 育 . 养 对 培
新 型 技 能 型人 才 起 着 决 定 性 作 用 但 是 . 国 的 高 等 职业 教 我 育 起 步 晚 , 展 过 程 中 又 受 到 资 金 、 源 、 业 等 一 系 列 问 发 生 就 题 的 影 响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特 色 、科 学 体 系 还 没 有 完 全 形
这 也 是 造 成 教 师 心 理 压 力 过 大 的 重 要 原 因之 一 特 别 是 职 业 院 校 的 教 师 , 会 往 往 把 其 看 成 是 一 个 全 才 、 成 是 个 圣 社 看
焦虑 、 紧张 、 绪 暴 燥 、 情 工作 倦 怠 、 神抑 郁 等 等 精


影 响 高 职 院校 教 师 心 理 健 康 的 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因
高 职 院 校 教 师 , 健 康 是 一 个 极 其 复 杂 的 动 态 过 程 . i f理 包 括 许 多 相 对 独 立 的 特 质 影 响 高 职 院校 教 师 心 理 健 康 的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第一篇: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工作性质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倾注更多的情感,给予更多的心理关照。

可是,多少年来,这些‘灵魂工程师’的心灵,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安顿和滋养。

” 老师们普遍反映心理压力大,人际沟通不畅,职业枯竭感偏高,许多人受到慢性疲劳和慢性病的困扰,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教师心理不健康状态不仅对教师自身的心理和生理上产生不良影响,引发焦虑、易怒、行为冲动、情感失控、不顾后果等众多负性心理反应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失眠、神经性头痛等不良生理反应,更重要的是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他们的不健康心理状态,易造成教师对教学工作和学校怀有不满情绪,在教学中表现出:情绪低落、丧失幽默感、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易产生发怒、处罚学生等行为,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并直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致使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状态,无论是对教师个人,还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质量的提高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心理健康主要的维护途径体现在学校、社会、教师三个方面。

一、学校对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关心和激励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

1、学校要善于了解并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

为教师营造一个优美、恬静、安全的生活环境;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政治氛围。

关心教师的发展前途,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性,为所有的教师提供进修深造、自我提高和实践的机会等。

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有助于教师心情舒畅、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避免因不满而产生的烦躁、沮丧、自卑、空虚等负性情绪对教学和自身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

2、学校要正确对待,做好教师心理健康工作,关心教师的生活。

学校要时刻了解和关心教师所遇到的心理挫折,并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郭秀兰摘要:在社会改革与转型时期,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的历史使命,其心理健康尤其值得关注。

从当前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入手,提出了判断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六个标准,认为促进,改善和提高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需要社会、学校、教师个人的全方位维护。

关键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精神症状高校教师是中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承载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在当前社会改革与转型之时,其所面临的社会竞争和精神压力比任何时候都要大,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笔者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一90量表)对地方工科院校149名教师的心理健康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高校教师心理正处于亚健康状态。

这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与生活愉悦,还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国家的人才质量与竞争力。

因此,直面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刻不容缓。

一.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1.总体上教师心理处于亚健康状况,值得特别关注。

虽然被试总体均分皆在常模范围之内,但有朝着超出常模范围方向发展的趋势,在多个因子上与全国成人常模存在非常显著差异,说明教师整体的精神状况处于危险的边缘。

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集多重角色于一身,而且教师的成就感、效能感比一般职业人要求高,在知识突增、信息爆炸、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教师普遍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冲击,如果教师的自我期望值、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跟不上新形势的要求,就会降低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满意度,甚至是处于职业倦怠状况。

2.女性教师、中年教师、讲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文科科目的教师的心理健康处于高危状态,是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五类人群。

说明高校教师的精神症状问题与其性别、年龄、职称、学历,科别等因素有较高的相关性,也预示着教师所承受的压力越大出现的心理问题越多,而追求完美、高自尊、高期待、高成就感是造成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对高职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过大的压力给教师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直接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

因此,全社会应真正兴起尊师重教之风,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共同关注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高职院校教师心理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要发展高职教育,就要以更长远的眼光和更大热情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近年来,许多调查都显示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心理压力,严重地制约着教师的健康成长。

一、当前高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压力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也有学校的,还有个人的因素。

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导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1.生理与安全的需要。

就人而言,为了能够继续生存,必须满足基本的生活要求,如衣、食、住、行等。

马斯洛认为,这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

基本生活条件具备以后,生理需要就不再是推动人们工作的最强烈力量,取而代之的是安全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如就业安全、生产中的劳动安全、生活中的人身安全等。

从年龄阶段特征来看,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对这两种需要的心理体验不同。

从经济状况来看,教师依然是比较清贫的职业。

从用人体制来看,教师已经不再是稳定的职业,也可能面临下岗的威胁。

2.社交的需要。

人们总希望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别人的注意、接纳、关心、友爱和同情,在感情上有所归属。

生活圈子的狭小,使教师的社交范围较为狭窄,形成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

如果工作压力较大,学校再缺乏和谐的气氛,领导管理方式不当,就会使领导和教师、教师和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冲突时有发生。

通常来说,对社会和他人缺乏信任,容易使个体产生消极厌世的心理,缺乏合作能力,从而影响到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研究
几个动物实验:
➢无所适从的狗 ➢内心矛盾的猫 ➢莫名其妙的猴子 ➢提心吊胆的猴子
2. 心理健康是教师学习和工作积极性的基础
心理健康是教师完成工作职责的前提条件。 教师心理健康与其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持续性密切 相关。只有教师处于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充分发 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积极投入工作,充分发挥其潜能, 因而取得令人满意的工作效果。
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 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 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 第一种汉堡,口味诱人,但却是标准的“垃圾食品”。吃它等于是享 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也埋下未来的痛苦。用它比喻人生,就是及时 享乐,出卖未来幸福的人生,即“享乐主义型”;
• 第二种汉堡,口味很差,里边全是蔬菜和有机食物,吃了可以使人日 后更健康,但会吃得很痛苦。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 标,他称之为“忙碌奔波型”;
心理学家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 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幸福是什么
获得财富? 良好的教育? 年轻? 结婚? 阳光明媚的天气? 宗教信仰?几十年中人均GDP翻了几番, 但是许多研究发现,不管用什么指标什么方法 测量,人们的幸福程度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压 力反而增加了。这就产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 题:我们耗费了那么多的精力和资源,增加了 整个社会的财富,但是人们的幸福程度却没有 什么变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英国的《新科学家》杂志上一个名为 “世界价值调查”的报告发现,世界上最幸福 的人竟然是人均日收入不到1美元的尼日利亚 人。
世界范围的居民幸福感研究发现人口40 万左右的城市居民幸福感最强;中国研究发现 县级市居民的幸福感最强;大城市中成都人的 幸福感最强。
• “政府的职能是促进和保护经济的发展。” • “当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兼顾人们的
----美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
(1)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可能直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
如果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如和蔼、热情、宽容、耐心、有幽默
感,作风民主、行为坚忍、关心学生,同时具有令人愉快的表情和礼
貌等,就能深得学生的爱戴与敬慕,学生也会随时随地用自己敏锐的
目光注视教师的一言一行,并在暗地里加以模仿。这样,久而久之,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 ——如何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
电话:
引言 幸福在哪里? 一、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二、高职教师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表现 三、高职教师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原因 四、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方法
引言 幸福在哪里?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 是最重要的?
经济学家说: “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是最 大化财富,而是最大化人们的幸福。”
• 第三种汉堡,是最糟糕的,既不美味,吃了还会影响日后的健康。与 此相似的人,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和追求,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 对未来抱期许,是“虚无主义型”;
• 第四种“幸福型”汉堡。又好吃,又健康。一个幸福的人,是即能享 受当下所做的事,又可以获得更美满的未来。
在对幸福的认识上,积极心理学和经 济学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二)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保证
只有健康心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学生。也有学者 指出,教师心理健康还直接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和人格品质的 发展。
只有心理积极、健康的教师,才能创造出一种和谐与 温馨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心情愉快;作为一名教师,其心理 品质和心理状态是其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如果我们忽 视教师这一重要的教育因素,而去寻求其他开展心理教育的 途径,其效果会大打折扣。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的过程中,只有发掘出教师自身的教育因素,才能保证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才能真正把心育工作落到实处。
学生的心理便会无形中受到教师健康心理的熏陶和影响。反之,心理
失调的教师,常常会带给学生消极的影响。如教师粗暴无理、偏爱、
不公正、工作拖拉、情绪不稳、挖苦嘲笑、缺乏耐心、傲慢自大等,
这样的教师不仅难以得到学生的尊敬,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害怕、说
谎、缺乏礼貌、反抗、挑衅等消极心理反应。

尤其是喜怒无常的情绪状态和暴躁怪戾的性格,会成为造成学生
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
案例:
• 少年惨绿:三毛与自闭症
(2)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
相关研究: 调查“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好比是——与——的关系。”结果发
现三分之一以上学生的感受是消极的: ➢ 猫与老鼠 ➢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 ➢ 警察与小偷 ➢ 老虎与兔子 ➢ 法官与罪犯 ➢ 暴君与复仇者 ➢ 监狱长与囚犯 ➢ 留作业的工具与做作业的工具 ➢ 棍子与懒驴……
如何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
我们可以不用改变外在世界,而 改变内心信念、价值、规条,从而获 得幸福感受。
一、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是人生的幸福之源
1. 心理健康直接影响教师个人的生活质量 一个具有健康心理的人,对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环
境和社会环境)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都具有高效而 愉快的适应度。包括对身体健康、人际关系(师生关 系、同事关系)、家庭生活(家庭关系、家庭生活氛 围与质量)等的影响。

一个人心理不健康祸及的是他自己及其家人,而
一个教师心理不健康祸及的可能是一大批或许多批学
幸福。”
• 人们到底是不是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许多和绝对财富无关的因素。比如,有两 类比较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感。一种是时 间性的比较,一种是社会性的比较。幸福 的另外一个来源是脉冲式式的变化所带来 的。
积极心理学的观点
• 幸福是什么?
• 本﹒沙哈尔说: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 “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
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 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因素。 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 景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 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 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让人开心;能 伤人,也可以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 化或解除,儿童之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于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