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频器特性分析

合集下载

混频器

混频器

( 2w L - w s )
例2: 设一非线性器件的静态伏安特性如图所示,其中斜率为a;
设本振电压的振幅ULm=E0。求当本振电压在下列四种情况下 的混频跨导gC。 (1)偏压为E0; (2)偏压为E0 /2; 解: (1) 偏压为 EQ =E0 ; 输入信号为 uS=USmcosωSt, 且ULm>>USm, 即满足线性时变条件。 静态 gm~u 特性如图 如图 E0 +uL
例1: 已知混频管特性: ic a 0 a 2 u a 3 u
2
3
( u 0)
式中: u U B U sm cos s t U Lm cos L t 求: 解:
且U B U Lm U sm
I L S
由已知:
和 I 2 L S 混频跨导
iC = iQ + gm × uim
iQ — — 静态工作点电流 gm — — 工作点处的静态跨导
DiC
= iQ + gm × Uim cos wi t
当Uim 较小时,在ui (t ) 变化范围 内, gm 近似为常数。 若设法使gm 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g(wL) ,即为时变跨导 , 当ui 为小信号,即可构成两个信号的相乘。
3 2 g m ( t ) 2a 2U B 3a 3U a 3U Lm 2 ( 6a 3U BU Lm 3 2 2a 2U Lm ) cos L t a 3U Lm cos 2 L t 2
得:
gm1 = 2a2ULm + 6a3UB ULm ( wL - ws )
∴ gC1= gm1 / 2= ULm a2 + 3UB ULm a3 同理得: gm2= (3/2 )a3ULm2 ∴ gC2= gm2 /2 = (3/4) ULm2 a3

第六章混频

第六章混频
若输入信号us是普通调幅波,
(6.2―8)
us=Usmo(1+macosΩt)cosωCt。只要带通滤波器的带宽足够, 即B=>>2Ω,带内阻抗可近似认为等于有载谐振阻抗RL。 输出的中频电压近似等于ui=gcRLUsmo(1+macosΩt)cosωit。
第6章 混频
仿照集电极回路的分析方法,三极管混频器的输 入回路基极电流iB与输入电压us的关系也可近似写成
第6章 混频
3. 混频失真与干扰
混频器的失真有频率失真和非线性失真。此外, 由于器件的非线性还存在着组合频率干扰。这些组合 频率干扰往往是伴随有用信号而存在的,严重地影响 混频器的正常工作。因此,如何减小失真与干扰是混 频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6章 混频
4. 选择性
所谓选择性是指混频器选取出有用的中频信号而 滤除其他干扰信号的能力。选择性越好输出信号的频 谱纯度越高。选择性主要取决于混频器输出端的中频 带通滤波器的性能。此外,对混频器的要求还有动态 范围、稳定性等等。
(6.2―5)
(6.2―6)
称其为混频跨导,其值等于基波跨导的一半。在 忽略晶体管输出阻抗的情况下,经集电极回路带通滤 波器的滤波,取出的中频电压
ui gc RLUsm cosit
(6.2―7)
第6章 混频
Re 为 LC 并联谐振回路的有载谐振阻抗。中频输出
电压的幅度
Uim gc RLU sm
第6章 混频
在无线电技术中,混频的应用非常普遍。在超外
差式接收机中,所有输入信号的频率都要变成中频, 广播收音机的中频等于 465kHz ,电视接收机的中频等
于 38MHz 。在发射机中,为了提高发射信号的频率稳

二极管平衡混频器实验报告

二极管平衡混频器实验报告

二极管平衡混频器实验报告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射频电路中,混频器是一种用于将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混合的重要器件。

二极管平衡混频器是一种常用的混频器结构,其性能对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

1.2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二极管平衡混频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并通过实际实验验证其性能指标。

2. 实验原理2.1 二极管平衡混频器原理二极管平衡混频器利用非线性的二极管特性,将两个输入信号进行非线性混合,产生混频后的输出信号。

其基本原理如下: 1. 输入信号经过滤波器进行滤波,以降低输入信号的噪声和杂散分量。

2. 输入信号经过平衡网络,将两路输入信号平衡地输入到二极管。

3. 二极管由于非线性特性,将两路输入信号进行混频,产生混频后的信号。

4. 混频后的信号通过输出滤波器滤波,以去除混频带来的杂散和谐波等不需要的信号。

5. 最终得到混频后的输出信号。

2.2 二极管平衡混频器的工作原理二极管平衡混频器通常采用双平衡混频器结构,其基本原理如下: 1. 输入信号经过两个平衡网络分别输入到二极管的两个端口,使得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具有相同的振幅和相位。

2. 当输入信号的频率满足混频器的局部振荡频率时,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会将两个输入信号进行混频,产生混频后的输出信号。

3. 输出信号经过输出滤波器滤波,得到所需的混频输出。

3. 实验仪器与材料•信号发生器•二极管•滤波器•示波器•负载电阻•连接线等4. 实验步骤1.搭建二极管平衡混频器电路,按照实验要求连接信号发生器、滤波器、示波器和负载电阻等。

2.调整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和幅度,使得输入信号满足混频器的局部振荡频率要求。

3.调整滤波器的参数,使得输出信号的杂散和谐波降至最低。

4.测量并记录输出信号的幅度、相位等性能指标。

5.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二极管平衡混频器的性能。

5. 实验结果与分析5.1 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步骤所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输入信号频率(MHz)输出信号幅度(dBm)输出信号相位(°)100 0.5 0200 0.3 45300 0.2 905.2 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到二极管平衡混频器的输出信号随输入信号频率的变化曲线。

基于ADS的微波混频器设计分析

基于ADS的微波混频器设计分析

基于ADS的微波混频器设计分析微波混频器是一种通过将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混合,产生新的信号频率的器件。

它在通信系统、雷达系统、无线电设备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基于ADS软件对微波混频器的设计和分析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微波混频器的工作原理微波混频器是利用非线性器件的特性,将两个输入信号混合在一起,产生新的频率信号的器件。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非线性器件产生新的频率分量,然后通过滤波器将所需的混频输出信号进行提取。

在微波混频器中,常见的非线性器件有二极管和场效应管。

当输入的两个信号分别为f1和f2时,混频器将产生f1、f2及其差频和和频的信号。

通过适当的滤波器可以将所需的混频输出信号进行提取,达到我们需要的混频效果。

二、ADS软件的介绍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是由美国Keysight Technologies公司开发的一款专业的微波电路设计软件。

它可以用于射频、微波和信号完整性设计,提供了从原理级到电路级的仿真和优化功能,是微波电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

ADS软件能够对混频器的设计、仿真和分析进行全面的支持,包括S参数仿真、非线性仿真、优化等功能,能够帮助工程师快速准确地完成微波混频器的设计与分析工作。

1. 设计混频器电路在ADS软件中绘制混频器的原理图,选择合适的二极管或场效应管等非线性器件,并设计混频器的输入和输出匹配电路。

通过ADS中的射频电路模块来设计匹配网络,实现对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匹配。

还需要设计混频器的偏置电路,确保非线性器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进行S参数仿真在完成混频器电路设计后,通过ADS软件进行S参数仿真,分析混频器的输入和输出匹配情况、增益特性、带宽等重要参数。

通过对S参数仿真结果的分析,可以对混频器的性能进行初步评估,并对后续的优化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3. 进行非线性仿真由于微波混频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非线性器件的,因此混频器的非线性特性对其性能影响非常大。

混频器的相位特性测试

混频器的相位特性测试

如果混频器的本振是扫描的,那么本振在不同频点处的相位变化将会影响到混频器相位特性曲线的斜率,进而影响到混频器的时延。

然而当混频器本振处于扫描状态时,其输入或者输出必定有一个是固定的。

假设输入信号和本振同步扫描,输出固定,那么在输出端增加的延迟(比如增加一段传输线)只能表现为一定的相移而无法呈现出相位相对频率的函数,因此在测试时体现在混频器相位特性曲线上的也仅仅是一个相移而不是斜率的变化,这对于我们关注的混频器从输入到输出的时延特性是相悖的。

因此,当混频器的本振处于扫描状态时,通常会改变测试的思路,由于器件在输出频率处都会有一定的带宽,可以将输入信号扫频的范围分成若干个小段,而本振变成步进的状态,在每个分段中采用固定本振的测试方法得到每个带宽范围内器件的时延,将所有分段中心频点处的时延连起来,就能够拼接成本振扫描状态下的器件时延。

现有的混频器时延或相位非线性测试方法主要有向下/向上变换(三混频器)法,调制信号法(包括双音法),矢量混频器测试法(VMC)和相位相参接收机测试法(SMC+Phase)等。

3.1.向下/向上变换法该方法是采用一个额外的与被测混频器(MUT)频率范围相同,变频方向相反的逆变换混频器,比如MUT是下变频器(从RF变到IF),那么逆变换混频器就是上变频器(从IF变到RF),两者本振共享。

将两个变频器串联后形成的链路,输入和输出信号则是同频的,可以直接用网络分析仪进行幅度和相位测试,得到串联后链路的传输特性,即为MUT和逆变换混频器传输特性的乘积。

如果再找到一个与MUT频率范围相同的互易混频器(可以上变频也可以下变频,两个变频方向的传输特性一致,即SC21=SC12),将该混频器作为上变频器与MUT串联,同样可以得到串联后的传输特性,即为MUT和互易混频器传输特性的乘积。

然后将该互易混频器作为下变频器与第一步中的逆变换混频器串联,则能够得到互易混频器和逆变换混频器传输特性的乘积。

集成乘法器混频器实验报告

集成乘法器混频器实验报告

集成乘法器混频器试验汇报模拟乘法混频试验汇报模拟乘法混频试验汇报姓名: 学号: 班级: 日期:23模拟乘法混频一、试验目旳1. 深入理解集成混频器旳工作原理2. 理解混频器中旳寄生干扰二、试验原理及试验电路阐明混频器旳功能是将载波为vs(高频)旳已调波信号不失真地变换为另一载频(固定中频)旳已调波信号,而保持原调制规律不变。

例如在调幅广播接受机中,混频器将中心频率为535~1605KHz旳已调波信号变换为中心频率为465KHz旳中频已调波信号。

此外,混频器还广泛用于需要进行频率变换旳电子系统及仪器中,如频率合成器、外差频率计等。

混频器旳电路模型如图1所示。

VsV图1 混频器电路模型混频器常用旳非线性器件有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和乘法器。

本振用于产生一种等幅旳高频信号VL,并与输入信号 VS经混频器后所产生旳差频信号经带通滤波器滤出。

目前,高质量旳通信接受机广泛采用二极管环形混频器和由双差分对管平衡调制器构成旳混频器,而在一般接受机(例如广播收音机)中,为了简化电路,还是采用简朴旳三极管混频器。

本试验采用集成模拟相乘器作混频电路试验。

图2为模拟乘法器混频电路,该电路由集成模拟乘法器MC1496完毕。

24图2 MC1496构成旳混频电路MC1496可以采用单电源供电,也可采用双电源供电。

本试验电路中采用,12V,,8V供电。

R12(820Ω)、R13(820Ω)构成平衡电路,F2为4.5MHz选频回路。

本试验中输入信号频率为 fs,4.2MHz,本振频率fL,8.7MHz。

为了实现混频功能,混频器件必须工作在非线性状态,而作用在混频器上旳除了输入信号电压VS和本振电压VL外,不可防止地还存在干扰和噪声。

它们之间任意两者均有也许产生组合频率,这些组合信号频率假如等于或靠近中频,将与输入信号一起通过中频放大器、解调器,对输出级产生干涉,影响输入信号旳接受。

干扰是由于混频器不满足线性时变工作条件而形成旳,因此干扰不可防止,其中影响最大旳是中频干扰和镜象干扰。

混频电路原理与分析

混频电路原理与分析

混频电路原理与分析混频电路是一种由多个电子器件构成的电路,用于将两个或多个频率不同的信号进行混合并得到一个包含原始信号频率差的输出信号。

混频电路在无线通信、雷达、无线电广播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混频电路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分析:1.混频器混频器是混频电路的核心组件,其根据原理大致分为三种:非线性混频器、自激混频器和平衡混频器。

其中,非线性混频器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2.信号输入3.混频器作用混频器的主要作用是将多个输入信号进行频率变换。

在非线性混频器中,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信号的非线性特性产生新的频率成分。

通过控制输入信号的幅度、相位差等参数,可以得到不同频率的混频结果。

混频器通常由二极管、三极管等器件组成。

4.中频处理混频电路中的一些信号处理电路主要用于进行中频处理。

中频处理的目的是将混频器混合后的信号调整到基带或特定频率范围内,以便后续的信号处理。

中频处理器通常由滤波器、放大器等器件组成。

5.输出经过混频和中频处理后,混频电路的输出信号包含了原始信号频率差。

输出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处理和分析,从而获取所需的信息。

混频电路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混频器参数混频器的性能参数对混频电路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参数包括混频器的增益、损耗、带宽、线性度、射频和中频阻抗匹配等。

通过分析这些参数,可以评估混频电路的性能。

2.信号质量混频电路的输出信号质量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信号质量可以通过信噪比、谐波失真、互调失真等参数来评估。

3.抑制频率混频电路中的抑制频率是指混频器能够抑制掉输入信号中不需要的频率成分。

通过分析混频电路的抑制频率特性,可以得到抑制效果,进而提高信号质量。

4.杂散分量混频器一般会引入一些非线性失真,会产生一些额外的频率成分,即杂散分量。

通过分析混频器的非线性特性,可以预测和减小这些杂散分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系统灵敏度混频电路的系统灵敏度是指其对输入信号强度的敏感性。

通过分析系统灵敏度,可以确定系统的工作范围和输入信号要求。

实验三_混频器

实验三_混频器

实验三、混频器151180013陈建一、实验目的1.了解三极管混频器和集成混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用 MC1496 来实现混频的方法。

2.了解混频器的寄生干扰。

3.探究混频器输入输出的线性关系。

二、实验原理1.在通信技术中,经常需要将信号自某一频率变换为另一频率,一般用得较多的是把一个已调的高频信号变成另一个较低频率的同类已调信号,完成这种频率变换的电路称混频器。

在超外差接收机中的混频器的作用是使波段工作的高频信号,通过与本机振荡信号相混,得到一个固定不变的中频信号。

采用混频器后,接收机的性能将得到提高,这是由于:(1)混频器将高频信号频率变换成中频,在中频上放大信号,放大器的增益可以做得很高而不自激,电路工作稳;经中频放大后,输入到检波器的信号可以达到伏特数量级,有助于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

(2)由于混频后所得的中频频率是固定的,这样可以使电路结构简化。

(3)要求接收机在频率很宽的范围内选择性好,有一定困难,而对于某一固定频率选择性可以做得很好。

混频器的电路模型下图所示。

一个等幅的高频信号,并与输入经混频后所产生的差频信号经带通滤波器滤出,这个差频通常叫做中频。

输出的中频信号与输入信号载波振幅的包络形状完全相同,唯一的差别是信号载波频率变换成中频频率。

目前高质量的通信接收机广泛采用二极管环形混频器和由差分对管平衡调制器构成的混频器,而在一般接收机(例如广播收音机)中,为了简化电路,还是采用简单的三极管混频器。

2.当采用三极管作为非线性元件时就构成了三极管混频器,它是最简单的混频器之一,应用又广,我们以它为例来分析混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从上图可知,输入的高频信号,通过C1 加到三极管b极,而本振信号经Cc 耦合,加在三极管的e极,这样加在三极管输入端(be之间)信号为。

即两信号在三极管输入端互相叠加。

由于三极管的特性(即转移特性)存在非线性,使两信号相互作用,产生很多新的频率成分,其中就包括有用的中频成分fL-fS和fL+fS,输出中频回路(带通滤波器)将其选出,从而实现混频。

第13讲 混频

第13讲 混频

−(uL + us ) K1 (ωL t ) + i1 RD − (i2 − i1 ) RL = 0 −(uL − us ) K1 (ωL t ) + i2 RD + (i2 − i1 ) RL = 0
其中,RD是二极管导通电阻,K1 (ωLt ) 是单向开关函数.两方程相减,得
2us K1 (ωL t ) i2 − i1 = − RD + 2 RL
3.混频的原理 混频电路的输入是载频为fc的高频已调波信号us(t)和频率为fL的 本地正弦波信号(称为本振信号)uL(t), 输出是中频为fI的已调波信 号uI(t)。通常取fI=fL-fc。 以输入是普通调幅信号为例,若us(t)=Ucm[1+kuΩ(t)]cos2πfct, 本振信号为uL(t)=ULmcos2πfLt, 则输出中频调幅信号为uI(t)=UIm [1+kuΩ(t)]cos 2πfIt。 调幅信号频谱从中心频率为fc处平移到中心频率为fI处, 频谱宽度 不变, 包络形状不变。
若: us = U s cos ωc t 1 ∞ 2 K L (ωL t ) = + ∑ (−1) n −1 cos(2n − 1)ωL t 又,单项开关函数: 2 n =1 (2n − 1)π 则 i=i2-i1中的组合频率分量为:
ωc and | ±(2n − 1)ωL ± ωc |
n = 1, 2,
I cnm = α (θ ) I Cm
如图: 一、 二、 三次谐波分解系数 的最大值逐个减小, 经计算可得最大值 及对应的导通角为: α1( 120°)=0.536 α2( 60° )=0.276 α3( 40° )=0.185 可见, 二倍频、 三倍频时的最佳导通 角分别是60°和40°, 而且, 在相同ICm情 况下, 所获得的最大电流振幅分别是基 波最大电流振幅的一半和三分之一。 所以, 在相同情况下, 倍频次数越高, 获 得的输出电压或功率越小。一般倍频次 数不应超过3~4, 如需要更高次倍频, 可 以采用多个倍频器级联的方式。

二极管混频器

二极管混频器

二极管混频器混频器是一种用于将两个或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混合在一起的电子器件。

二极管混频器则是一种常见的混频器类型,它采用二极管作为主要的工作元件。

一、引言二极管混频器是无线电和通信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无线电频率转换和频率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二极管混频器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以及应用。

二、二极管混频器的基本原理二极管混频器利用了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充分利用了二极管导通和截止之间的阈值电压差,实现了混频的效果。

具体而言,当将两个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施加到二极管的两个端口时,通过非线性的二极管特性,将产生包含了输入信号的和频和差频信号。

三、二极管混频器的工作方式二极管混频器的工作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平衡混频器平衡混频器由两个二极管和一个中心高频变压器构成。

其工作原理是将射频信号和本地振荡器信号施加到两个二极管的一个电极上,另一个电极通过中心高频变压器连接到负载。

通过合理地选取本地振荡器的频率,可以实现将射频信号的频率转换到中频。

2. 双平衡混频器双平衡混频器是一种更加复杂的混频器结构,它由两个平衡混频器串联而成。

通过两阶混频,可以有效地抑制输入信号频率和其倍频的干扰,提高混频器的性能。

3. 单端混频器单端混频器是最简单的混频器结构,由一个二极管和一个本地振荡器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将射频信号和本地振荡器信号同时施加到二极管的电极上,通过非线性特性产生和频和差频信号。

四、二极管混频器的应用二极管混频器在无线电和通信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无线电接收机二极管混频器被广泛用于无线电接收机中,用于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转换到中频,方便后续信号处理。

2. 频率合成器频率合成器是一种用于生成特定频率信号的电子器件,二极管混频器在频率合成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用于合成所需的目标频率信号。

3. 通信系统在通信系统中,二极管混频器常用于频率转换、调制解调、频谱分析等环节,起到信号处理和改变信号频率的作用。

微波混频器

微波混频器

第六章 微波/毫米波二极管混频器混频器是微波集成电路接收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件。

不论是微波通信、雷达、遥控、遥感,还是侦察与电子对抗,以及许多微波测量系统,都必须把微波信号用混频器降到中低频来进行处理。

微波集成混频器有二极管混频器和场效应晶体管混频器以及双栅场效应管混频器。

二极管混频器基本上采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作变频元件。

优点是:结构简单、工作频带宽、噪声较低、动态范围大、工作稳定等。

FET 混频器的特点:变频增益、电路较复杂、需直流供电。

从电路结构上看,分为单管式混频、双管平衡式混频和多管式混频。

单管混频器只采用一只二极管,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噪声高、抑制干扰能力差,在要求不高时采用,它是理论分析的基础。

平衡式混频器借助平衡电桥可使本振的噪声抵消,因而噪声的性能得到改善,电桥又使信号与本振之间达到良好隔离,因而平衡混频器是最普遍采用的形式。

另外还有管堆式多双衡混频器、镜频抑制混频器等等,可根据特殊要求而设计。

5.1 微波/毫米波混频器技术指标与特性分析 一、 噪声系数和等效噪声温度比。

outout inin f N S N S N //=f N (dB)=10f N lg(5.1)也可采用以下定义:PnsPnoF =(5.2) 式中P n s — 当系统输入端噪声温度在所有频率上都是标准温度k To 290=时,系统传输到输出端的总噪声资用功率。

Pns — 仅由有用信号输入所产生的那一部分输出的噪声资用功率。

1、单边带噪声系数 SSB Singad Side BandLctm KToDfKTmDfF SSB ==(5.3)Tm :等效噪声温度 tm :等效噪声温度比 2、双边带噪声系数 DSB Double Side Band在遥感探测、射电天线等领域,接收信号是均匀谱辐射信号,存在于两个边带,这种应用时的噪声系数称为双边带噪声系数。

m m f DSB t L Lc KToD Pm F 21/2==(5.4)由(5.3)和(5.4)可知,由于镜像噪声的影响,SSB F 比DSB F 大一倍,即高出3dB 。

混频电路实验报告收获(3篇)

混频电路实验报告收获(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混频电路是无线通信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将高频信号与本地振荡信号混合,产生中频信号,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和传输。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混频电路,观察其工作原理,并分析其性能。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混频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 掌握混频电路的设计与搭建方法;3. 分析混频电路的性能指标,如频率响应、增益、噪声系数等;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三、实验原理混频电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非线性元件(如二极管、三极管等)的非线性特性,将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混合,产生新的频率。

本实验采用二极管混频电路,其工作原理如下:1. 本地振荡信号(LO)和高频信号(RF)分别输入混频电路的两个端口;2. 非线性元件将两个信号进行混合,产生新的频率,包括和频、差频等;3. 通过滤波器选择所需的中频信号(IF)。

四、实验内容1. 搭建混频电路实验平台;2. 输入本振信号和射频信号,观察输出中频信号;3. 测量中频信号的频率、幅度等性能指标;4. 分析混频电路的性能,如频率响应、增益、噪声系数等。

五、实验步骤1. 搭建混频电路实验平台,包括信号源、混频电路、滤波器、示波器等;2. 连接本振信号和射频信号,调整信号幅度;3. 观察示波器上中频信号的波形,记录频率、幅度等数据;4. 测量中频信号的频率、幅度等性能指标;5. 分析混频电路的性能,如频率响应、增益、噪声系数等。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搭建的混频电路成功实现了本振信号和射频信号的混合,产生了中频信号。

中频信号的频率约为30MHz,幅度约为1V。

2. 分析:(1)频率响应:混频电路的频率响应较好,在中频附近具有较高的增益,且在两侧有一定的频率范围;(2)增益:混频电路的增益约为20dB,满足实际应用需求;(3)噪声系数:混频电路的噪声系数约为3dB,相对较低,有利于提高系统的信噪比。

七、实验收获1. 通过本次实验,深入了解了混频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了混频电路的设计与搭建方法;2. 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为今后从事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3. 深化了对非线性电路理论的理解,为今后研究其他非线性电路提供了借鉴;4.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了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

90°光学混频器的作用

90°光学混频器的作用

90°光学混频器的作用标题:90°光学混频器的原理、应用与未来发展摘要:90°光学混频器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器件,通过光学的方式将不同频率的光信号进行混合,产生新的频率。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90°光学混频器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深入了解这个器件的特点和潜力,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它来推动光学通信和光子学领域的进步。

一、介绍1. 背景光学混频器作为一种基础器件,具有在光子领域中进行频率混合的能力。

而90°光学混频器则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类型。

2. 工作原理90°光学混频器采用相干光的叠加来实现频率的混合。

通过将两个输入光信号进行相干叠加,其频率差值将被转化为一个与原频率差值相等但相位差为90°的新频率信号。

二、工作原理详解1. 干涉原理90°光学混频器的工作基于光学干涉原理。

干涉是指两束光波在空间中叠加形成干涉图样的现象。

90°光学混频器利用干涉的特性来实现频率的混合。

2. 工作过程当两个不同频率的光波在90°光学混频器中相遇时,它们会发生干涉。

这会导致新的信号频率的产生。

具体来说,光波的电场可以用复数形式表示,即:E(t) = E1*cos(ω1*t + φ1) +E2*cos(ω2*t + φ2),其中ω1和ω2分别是两个输入光波的频率,φ1和φ2是它们的初始相位。

当这两个光波相遇并发生干涉时,新的频率信号的电场可以表示为E(t) = E'n*cos(ω'n*t + φ'n),其中ω'n是新频率信号的频率,φ'n是它的初始相位。

通过数学推导可以得到,新频率信号的频率与原频率之差等于输入光波频率之差,而初始相位差为90°。

这就是90°光学混频器的原理。

三、应用领域1. 光子学通信90°光学混频器在光子学通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multisim仿真教程混频器电路

multisim仿真教程混频器电路

us (t) U m 1 mau (t)cosst (6.7.2)
本地振荡信号
U L U Lm COS Lt
(6.7.3)
当 L S 时,乘法器的输出为:
u p U sm 1 m u (t) COS S t U mLCO0S Lt
U SmU Lm 2
1
m u (t)COS( L
S
)t
L S 即可得混频输出。
图6.7.1 混频电路的电路模型和频谱
用乘法器组成的普通调幅波(AM)调制与混 频电路如图6.7.2(a)所示。调制器输出信号
us经过乘法器和带通滤波器组成的混频电路,
输出波形如图6.7.2(c)所示,比较图6.7.2 (b) 和图6.7.2(c),可以看到载波频率 已经降低。
(6)当选择trigger Set时,选择触发源是 Internal(内部触发)还是External(外部触 发),选择触发模式是Continue(连续触发) 还是Single(单次触发)。
点击启动按纽,频谱图显示在频谱分析仪
面板左侧的窗口中,移动游标可以读取所显示
的频谱参数,每点的数据显示在面板右侧下部
240MHz。按图6.7.3连接好仿真电路,点击
频谱分析仪,进行参数设置:
(1)在Span Control区中:选择Set Span,频率范围由Frequency区域设定。频率范 围可设定为0~4GHz。
(2)在Frequency区中:在Span栏设 定频率范围,3GHz。在start栏设定起始 频率,1Hz。在Center栏设定中心频率, 1.5GHz。在End栏设定终止频率,3GHz。。
(a) 普通调幅波(AM)调制与混频电路
调制信号 调制器输出
(b) 普通调幅波(AM)调制输出波形

混频器和调制器

混频器和调制器

LINEAR AMPLITUDE
0.8 0.637 = -3.9dB 0.212 = -13.5dB 0.127 = -17.9dB 0.090 = -20.9dB
0.6
0.637 WANTED IF AT 1MHz
0.637
0.4
SUM AT 21MHz
0.2
0.212 0.127
0.212 0.09 0.127
Page 6 of 12
MT-080
图7:fRF = 11MHz且fLO = 10MHz时理想开关混频器的输入和输出
虽然得到的仍然是乘积,但现在却是ωRF正弦波(RF输入)乘以取值仅为+1或–1的变量(即ωLO 单位方波)。后者可以用傅里叶序列表示: 公式 2 因此,开关混频器的输出就是其RF输入(可简化为sinωRFt)乘以上述方波展开式,从而得到
+1 RF INPUT IF OUTPUT -1
SWITCH, fLO
图6:理想的开关混频器
理想状态下,该混频器将不存在噪声(开关具有零阻抗)和最大信号幅度限制,并且多种RF 信号之间也不会出现交调。虽然概念上很简单,但即使是针对输入频谱上的少量信号,中 频(IF)输出的波形也可能非常复杂。图7显示只将11 MHz的单路输入与10 MHz的LO进行混 频的结果。 此波形上仍然可以看到1 MHz差频率时存在“所需”IF,21 MHz和频率也同样很明显。但是, 与使用模拟乘法器时相比,此波形的频谱明显更为复杂。我们如何分析此频谱呢?
SUM AT 21MHz NO HARMONICS
LINEAR AMPLITUDE
0.6
0.4
DIFFERENCE AT 1MHz
0.2
0 0 10 20 30 40 50 60

通信领域里的混频器介绍

通信领域里的混频器介绍

七. 混频混频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模式双差分对混频电路二极管双平衡混频电路二极管双平衡混频电路三极管混频电路组合频率干扰和非线性失真(一)、混频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模式1、概念∙混频是将中心频率为f c(载频)的已调信号υs,不失真地变换为中心频率为f I的已调信号υI的频率变换过程。

通常将υI称为中频信号,f I称为中频频率。

(简称中频)图中,υL=V Lm cosωL t是本地振荡电压,ωL=2πf L为本振角频率。

(按此仿真)通常取f I=f L-f c∙混频实质:就频谱搬移观点而言,混频的作用就是将输入已调信号频谱不失真的从f c搬移到f I的位置上。

因此,混频电路是一种典型的频谱搬移电路,可以用相乘器来实现。

2、实现模型∙实现模型∙输入信号频谱(调制信号为F min~F max时)∙混频器输出电流频谱设输入调幅波本振信号调制信号为υΩ(t),a(t)∝υΩ(t), 当f L>f c时乘法器输出电流i为:i经LC中频带通滤波器后输出,一般取差频ωI=ωL-ωC;若取和频ωI=ωL+ωC。

通常的混频电路有:模拟乘法器混频电路,二极管双平衡混频电路,双差分对混频电路,三极管混频电路。

前三者都是用相乘器电路来实现;后者则用非线性器件来实现。

(二)、双差分对混频电路υs=V sm[1+a(t)]cosωc t(设为已调幅信号)υL=V Lm cosωL t(为本振信号)用乘法器的分析可得当V sm、V Lm<26mV时经LC中频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率谐振在ωI,BW3dB应满足要求)负载电阻R C则其中实现了混频若a(t)=M a cos t即υs=V sm(1+M a cosΩt)cosωc t时的混频(按此仿真)(三)、二极管双平衡混频电路(二极管环形组件应用)1、电路与原理◆二极管双平衡混频器是由两个二极管单平衡混频器组成的。

◆若υs=V sm cosωc t为输入信号压;υL=V Lm cosωL t为本振电压;◆LC中频带通滤波,中心频率谐振在ωI,输出负载电阻为R L。

晶体管混频器实验报告

晶体管混频器实验报告

晶体管混频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晶体管混频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并掌握晶体管混频器的实际应用。

二、实验原理晶体管混频器主要利用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进行频率混合,从而在输出中产生所需要的混频信号。

具体原理为:当晶体管的输入信号为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时,晶体管的非线性导致输入信号的频率之差的倍频和和差频信号的产生。

根据这一原理,可以通过调整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度,以及晶体管的工作点和放大系数,控制和产生所需的混频信号。

三、实验器材与装置1.双螺旋芯电感、电容、可变电阻、封装稳压二极管等被动元件;2.实验电路板、三极管等主动元件;3.示波器、信号源等测量工具。

四、实验步骤1.根据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将封装稳压二极管连接在电路板的相应位置上,接上电阻、电容等被动元件和晶体管等主动元件,并按照电路图要求连接示波器和信号源。

2.调节信号源的频率和幅度,使其输出频率为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

同时设置示波器,通过排气,使得信号源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均通过示波器显示出来。

3.调整电路中的电容、电阻和电感等被动元件的数值,使得晶体管在一定工作点下,表现出较好的混频效果。

4.观察示波器的波形并记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晶体管混频器的波形如下所示:(插入图片)根据波形图以及实验结果,可以看到晶体管混频器具有以下特点:1.频率混频:输入的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在晶体管中进行混频,输出的波形中同时包含了频率之和和频率之差的成分。

2.非线性特性: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是实现混频的基础,通过调整晶体管的工作点和放大系数,可以控制和产生所需的混频信号。

3.混频效果受调整元件的影响:调整电容、电阻和电感等被动元件的数值,可以影响晶体管的工作点和放大系数,进而影响混频效果。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晶体管混频器的原理和特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混频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在通信、雷达、测量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调整元件参数和信号输入来控制和获取所需的混频信号。

混频器特性分析

混频器特性分析

微波混频器技术指标与特性分析一、噪声系数和等效噪声温度比噪声系数的基本定义已在第四章低噪声放大器中有过介绍。

但是混频器中存在多个频率,是多频率多端口网络。

为适应多频多端口网络噪声分析,噪声系数定义改为式(9-1),其理论基础仍是式(6-1)的原始定义,但此处的表示方式不仅适用于单频线性网络,也可适用于多频响应的外差电路系统,即(9-1)式中 Pno ——-当系统输入端噪声温度在所有频率上都是标准温度T0 = 290K 时,系统传输到输出端的总噪声资用功率;Pns ——仅由有用信号输入所产生的那一部分输出的噪声资用功率。

根据混频器具体用途不同,噪声系数有两种。

一、噪声系数和等效噪声温度比1、单边带噪声系数在混频器输出端的中频噪声功率主要包括三部分:(1)信号频率f s 端口的信源热噪声是kT 0∆f ,它经过混频器变换成中频噪声由中频端口输出。

这部分输出噪声功率是 m fkT α∆0式中 ∆f ——中频放大器频带宽度;αm ——混频器变频损耗;T 0——环境温度,T 0 = 293K 。

(2)由于热噪声是均匀白色频谱,因此在镜频f i 附近∆f 内的热噪声与本振频率f p 之差为中频,也将变换成中频噪声输出,如图9-1所示。

这部分噪声功率也是kT 0∆f /αm 。

(3)混频器内部损耗电阻热噪声以及混频器电流的散弹噪声,还有本机振荡器所携带相位噪声都将变换成输出噪声。

这部分噪声可用P nd 表示。

这三部分噪声功率在混频器输出端相互叠加构成混频器输出端总噪声功率P nond m m no P f kT f kT P +∆+∆=αα//00 把P no 等效为混频器输出电阻在温度为T m 时产生的热噪声功率,即P no = kT m ∆f ,T m 称混频器等效噪声温度。

kT m ∆f 和理想电阻热噪声功率之比定义为混频器噪声温度比,即 00T T f kT P t m no m =∆= 按照定义公式(9-1)规定,可得混频器单边带工作时的噪声系数为 ns m ns no SSB P f kT P P F ∆==在混频器技术手册中常用F SSB 表示单边带噪声系数,其中SSB 是Singal Side Band 的缩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噪声系数和等效噪声温度比 噪声系数的基本定义已在第四章低噪声放大器中有过介绍。

但是混频器中存在多个频率, 是 多频率多端口网络。

为适应多频多端口网络噪声分析,噪声系数定义改为式 (9-1 ),其理论 基础仍是式( 6-1 )的原始定义,但此处的表示方式不仅适用于单频线性网络,也可适用于 多频响应的外差电路系统,即(9-1)式中 Pno —— -当系统输入端噪声温度在所有频率上都是标准温度T0 = 290K 时,系统传输到输出端的总噪声资用功率; Pns ——仅由有用信号输入所产生的那一部分输出的噪声资用功率。

根据混频器具体用途不同,噪声系数有两种。

一、噪声系数和等效噪声温度比1、单边带噪声系数 在混频器输出端的中频噪声功率主要包括三部分:(1)信号频率 f s 端口的信源热噪声是 kT 0 f ,它 经过混频器变换成中频噪声由中频端口输出。

这部分 输出噪声功率是 kT 0 fm式中 f ——中频放大器频带宽度; m ——混频器变频损耗; T 0——环境温度, T 0 = 293K 。

(2)由于热噪声是均匀白色频谱,因此在镜频 f i 附近 f 内的热噪声与本振频率 f p 之差为中频,也将变换成中频噪声输出,如图 9-1 所示。

这部分噪声功率也是 kT 0 f / m 。

(3)混频器内部损耗电阻热噪声以及混频器电流的散弹噪声,还有本机振荡器所携带 相位噪声都将变换成输出噪声。

这部分噪声可用 P nd 表示。

这三部分噪声功率在混频器输出端相互叠加构成混频器输出端总噪声功率P no P no kT 0 f / m kT 0 f / m把 P no 等效为混频器输出电阻在温度为频器等效噪声温度。

kT m P not m T m 时产生的热噪声功率,即 P no = kT m f ,T m 称混 f 和理想电阻热噪声功率之比定义为混频器噪声温度比,即 T mkT 0 f 按照定义公式( 9-1 )FP no F SSBP ns 在混频器技术手册中常用 缩写。

P ns 是信号边带热噪声 (随信号 / m 。

因此可得单边带噪声系数是 F k T m f F SSBT 0 规定,可得混频器单边带工作时的噪声系数为 kT m f P ns F SSB 表示单边带噪声系数,其中 SSB 是 Singal Side Band 的起进入混频器) 传到输出端的噪声功率, 它等于 kT 0 f kT 0 fm tm L m2、双边带噪声系数 在遥感探测、射电天文等领域, 用时的噪声系数称为双边带噪声系数。

此时上下两个边带都有噪声输入, 接收信号是均匀谱辐射信号,存在于两个边带,这种应 因此 P ns = kT 0 f / m 。

按定义可写出双边带噪声系9-5)式中 DSB 是 Double Side Band 的缩写。

将公式( 9-4 )和( 9-5 )相比较可知,由于镜像噪声的影响,混频器单边带噪声系数比 双边带噪声系数大一倍,即高出 3dB 。

为了减小镜像噪声, 有些混频器带有镜频回收滤波器或镜像抑制滤波器。

因此在使用商 品混频器时应注意:(1)给出的噪声系数是单边带噪声还是双边带噪声,在不特别说明时,往往是指单边 带噪声系数。

( 2)镜频回收或镜频抑制混频器不宜用于双边带信号接收,否则将增大 3dB 噪声。

(此 类混频器将在第二节镜频抑制混频器中详述) (3)测量混频器噪声系数时,通常采用宽频带热噪声源,此时测得的噪声系数是双边带噪 声系数。

在商品混频器技术指标中常给出整机噪声系数, 这是指包括中频放大器噪声在内的总噪 声系数。

由于各类用户的中频放大器噪声系数并不相同, 因此通常还注明该指标是在中频放 大器噪声系数多大时所测得的。

混频器和中频放大器的总噪声系数是F 0 式中 F if ——中频放大器噪声系数; m ——混频器变频损耗; t m ——混频器等效噪声温度比。

t m 值主要由混频器性能决定,也和电路端接负载有关。

t m 的范围大约是 厘米波段 t m = ~毫米波段 t m = ~在厘米波段,由于 t m 1 ,所以可粗估整机噪声是F 0 m F if二、变频损耗混频器的变频损耗定义是: 混频器输入端的微波信号功率与输出端中频功率之比, 以分 贝为单位时,表示式是dB 10lg 微波输入信号功率 m dB 10lg 中频输入信号功率(9-8)dB r dB g dB 混频器的变频损耗由三部分组成: 包括电路失配损耗 ,混频二极管芯的结损耗r 和非线性电导净变频损耗 g 。

1、失配损耗失配损耗 取决于混频器微波输入和中频输出两个端口的匹配程度。

如果微波输入端混频器微波输入口驻波比 s 一般为 2 以下。

的典型值约为 ~1dB 。

管芯的结损耗主要由电阻 R s 和电容 C j 引起, 参见图 9-2 。

在混频过程中,只有加在非线性结电阻 R j 上的信号功率才参与频率变换, 而 R s 和 C j 对 R j 的分压和旁路作用将使信号功率被消耗一部分。

结损耗可F if 口的电压驻波比为 dB s ,中频输出端口的电压驻波比为i , 22 s 1 2 i 12 s 1 10lg i 4 i 1 10lg 4s则电路失配损耗是(9-9)F DSB 1a m t mmm 2表示为混频器工作时, C j 和 R j 值都随本振激励功率 P p 大小而变化。

P p 很小时, R j 很大, C j 的分流损耗大;随着 P p 加强, R j 减小, C j 的分流减小,但 R s 的分压损耗要增长。

因此将存在一个最佳激励功率。

当调整本振功率,使 R j = l / s C j 时,可以获得最低结损耗,即表示二极管损耗的另一个参数是截止频率 f c 为通常,混频管的截止频率 f c 要足够高,希望达到 f c 10 ~ 20 f s 。

比如 f c = 20f s 时,将有 rmin = 。

根据实际经验,硅混频二极管的结损耗最低点相应的本振功率大约为 极管最小结损耗相应的本振功率约为 3~5mW 。

3、混频器的非线性电导净变频损耗净变频损耗 g 取决于非线性器件中各谐波能量的分配关系, 严格的计算要用计算机按多频 多端口网络进行数值分析; 但从宏观来看, 净变频损耗将受混频二极管非线性特性、 混频管 电路对各谐波端接情况, 以及本振功率强度等影响。

当混频管参数及电路结构固定时, 净变 频损耗将随本振功率增加而降低, 如图 9-3 所示。

本振功率过大时, 由于混频管电流散弹噪 声加大,从而引起混频管噪声系数变坏。

对于一般的肖特基势垒二极管,正向电流为 l~3mA 时,噪声性能较好,变频损耗也不大。

三、动态范围动态范围是混频器正常工作时的微波输入功率范围。

(1)动态范围的下限通常指信号与基噪声电平相比拟时的功率。

可用下式表示P min MkT 0 m F if f if式中 m ——混频器变频损耗; F if ——中频放大器噪声系数;f if ——中放带宽; M ——信号识别系数。

例如混频器有 m = 6dB ,中放噪声系数为 F if = 1dB ,中频带宽 f if = 5MHz ,要求信 号功率比热噪声电平高 10 倍,即 M = 10 ,此时混频器动态范围下限是r dB 10lg 1 R sR j 22 s 2C 2j R s R j (dB )r min dB 10lg 1 2 s C j R s可以看出,管芯结损耗随工作频率而增加,也随 R s 和 C j 而增加。

1 2 R s C j图 9-2 混频管芯等效电路 1~2mW ,砷化镓混频二 图 9-3 变频损耗、 噪声系数对本振功率的关系P min 10 1.38 10 23300 4 1.258 5 106121.03 10 12W90 dBm在不同应用环境中,动态范围下限是不一样的。

比如在辐射计中由于采用了调制技术,能接收远低于热噪声电平的弱信号。

雷达脉冲信号则要高于热噪声约8dB,而调频系统中接收信号载噪比约需要8~12dB。

数字微波通信信号取决于要求的误码率,一般情况下比特信噪比也要在10~15dB 以上。

(2)动态范围的上限受输出中频功率饱和所限。

通常是指1dB 压缩点的微波输入信号功率Pmax,也有的产品给出的是1dB 压缩点输出中频功率。

二者差值是变频损耗。

本振功率增加时,1dB 压缩点值也随之增加。

平衡混频器由 2 支混频管组成,原则上1dB压缩点功率比单管混频器时大3dB。

对于同样结构的混频器,1dB 压缩点取决于本振功率大小和二极管特性。

一般平衡混频器动态范围的上限为2~10dBm。

混频器动态范围曲线如图9-4 所示。

图9-4 混频器动态范围四、双频三阶交调与线性度如果有两个频率相近的微波信号s1、s2和本振p 一起输入列混频器,这时将有很多组合谐波频率,其中p n s1 m s2 称双频交调分量。

定义m + n = k 为交调失真的阶数,例如k = 2 (当m = 1 ,n = 1 )是二阶交调,二阶交调产物有m2 p s1 s2当k = 2 + 1 = 3 时是三阶交调,其中有两项m3 p 2 s1 s2 和m3 p 2 s2 s1 三阶交调分量出现在输出中频附近的地方。

当s1 和s2相距很近时,m3将落入中频放大器工作额带内,造成很大干扰。

这种情况在微波多路通信系统中是一个严重问题,如果各话路副载波之间有交叉调制,将造成串话和干扰。

上述频谱关系如图9-5 所示。

图中if 是中频带宽。

图9-5 混频器频谱分布四、双频三阶交调与线性度1、混频器三阶交调系数 三阶交调系数 M i 的定义为其值为负分贝数,单位常用 dBc ,其物理含义是三 阶交调功率比有用中频信号功率小的分贝数。

三阶 交调功率 P m 3随输入微波信号功率 P s 的变化斜率 较大,而中频功率 P if 随 P s 的变化呈正比关系,基 本规律是 P s 每减小 1dB ,M i就改善 2dB ,如图 7、6所示。

图 9-6 混频器基波和三阶交调成分随信号功率的变化2、三阶交调截止点Mi 值与微波输入信号强度有关,是个不固定的值。

所以有时采用三阶交调截止点Ma 对应的 输入功率 PM 作为衡量交调特性的指标。

三阶交调截止点 Ma 是 Pi 直线和直线段延长的交点,此值和输入信号强度无关。

1dB 压缩点 P1dB 和三阶交调截止值 PM 都常作为混频器线性度的标志参数。

有关三阶交调变化特性的改 进可参见第六章,区别仅在于混额器的输出饱和是指中频功率。

通常三阶交调截止值比 1dB 压缩点值高 10~15dB ,微波低频端约高出 15dB ,微波高频段高 10dB 。

在混频器应用中,只要知道了三阶交调截止值就能计算出任何输入电平时的三阶交调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