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简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明理学简述

作者湛柏欣

一理学的准备

1,唐代韩愈(768—823)提出儒家的道统说,认为道统在孟子之后就失传了。韩愈推崇《孟子》、《大学》,排击佛教,都对宋明理学影响极大。韩愈认为要承接孔孟的道统,“道学”由此得名。

2,唐代李翱(772—841)作《复性书》,启发了后世理学家的心性之学。他在《复性书》中推崇的《中庸》被后世理学家所肯定,和《论语》、韩愈推崇的《孟子》、《大学》并列为四书。

3,北宋初期有着崇道(孔孟之道)、尊经(六经)、排佛的社会思潮,为理学运动打下基础。

二理学的发端

1,在儒家的经典中,只有《易经》特别是《易传》为儒家哲学提供了一个较完整的、关于宇宙本质与生成的哲学体系。北宋儒家大力研究《周易》,把《周易》视为对抗佛、道二教的有力武器。

2,周敦颐(1017—1073)作《太极图说》,通过解释太极图、《易传》的建立了一个儒家的宇宙论纲要。《太极图说》中“太极”是最高的范畴,周敦颐把“太极”解释为“元气”,“无极”是形容“太极”的无形、无象。周敦颐还提出“人极”,《太极图说》从“太极”开始,以“人极”结束。

3,在《通书》中,周敦颐认为“诚”是出自太极乾元,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和人的本性。“诚”本就是《中庸》的重要观念,因此也成为了宋明理学的重要课题。

4,周敦颐提出“寻孔颜乐处”,此后,“寻孔颜乐处”成了宋明理学的重要课题。所谓“孔颜乐处”是指人达到“仁”的精神境界后,超越了外在的物质、利害而达到的内在的幸福和愉悦。其中的“乐”不是说刻意追求的快乐,而是达到一种精神境界后自然而有的愉悦。

因《太极图说》、《通书》影响深远,又提出了“寻孔颜乐处”这个重要思想,还做过二程(程颢、程颐兄弟的合称)的老师,周敦颐被尊为理学的始祖。

5,张载(1020—1077)提出“太虚即气”,他认为宇宙万物都统一

于“气”。张载有关气的哲学是针对佛、道二教的。他认为气的每一种凝

聚的形态都是暂时的,所以道教的内体长生只是一种幻想;他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所以佛教所说的“空”、“虚”,道教所说的“无”都是一种迷幻。而二程、朱熹都认为理在气先,宋明理学的“理气之辩”由此开启了。

6,张载提出了“大心”说。“大心”亦即“尽心”,就是说人要超越感官的感性认识的局限,努力扩展自己的思维、充分发挥思维的能动作用,从而体会到宇宙的博大和深刻。张载还提出“心统性情”之说,认为心统率性,性可发为情。

7,张载作《西铭》表达了宇宙万物为一家的思想,天地是人的父母,因而人的存在和行为具有宇宙性的意义。

8,张载是第一个区别天地之性(又称“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理学家。张载认为人和万物都是气聚而成,气的本性就是人的本性——天地之性,它是纯善的,为人和万物所共有。人由于禀受阴阳二气不同,又有各自的形体和特殊的本性,形成了气质之性,它驳杂不纯,是人的各种欲望和不善的根源。张载指出,人们应当通过修养功夫,保存“天地之性”,恢复先天的善性。

9,邵雍(1011—1077)也把太极解释为气,不过他更重

视“数”(即“象数”)。他认为数是宇宙的本质规定,决定了宇宙万物的变化发展。邵雍在《易经》的基础上写《皇极经世书》,书中表达了他独特的“宇宙历法”。邵雍认为我们存在的这个阶段只是宇宙无限循环、无限时间序列中的一个微小的片段,他的象数哲学能包括宇宙始终古今,广大而超然。

10,邵雍主张“以理观物”,认为以目观物只能看到外表,以心观物只能看到物对自己的情感因素,以理观物才能看到物的本质。他又主张“以物观物”,即在认识和实践中采取无我的客观态度,从而达到无我的精神境界。

三理学的建立

1,程颢(明道)(1032—1085)发展了先秦儒家和道家的“天理”,认为所谓的上天、天道、天帝、神其实就是理,这样理取代了气就成为哲学的最高范畴,理学之得名就由此而来。宋代哲学的核心由气变为理,道学就成为理学。

2,程颢及其胞弟程颐(伊川)(1033—1107)都认为,理既指自然法则,又指人类社会的原则,天(理)和人(理)是合一的。“天人一理”发展了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把儒家的伦理原则就上升到本体论、宇宙论层面。

3,程颢对“孔颜乐处”的理解常被后世学者引用,他提出学者应该先

体会仁,认为体会了仁这种精神境界就能把天地万物与自己看成一体,那就自然达到大乐。

4,程颢主张廓然大公,不从私我出发顺应事物的来去,这样才能做到“动亦定,静亦定”的境界。

5,程颢认为“性即气,气即性”(即是不离的意思),指人的本性是纯善的,但是生命之气有善有恶,使现实的人性也有善有恶。他还认为生命之气的不良影响可以通过修养而改变。

6,程颐说:“阴阳,气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

者。”(《遗书》卷十五)他认为离开阴阳就不能见道,但是道不是阴阳,道是所以阴阳者。他指出,理是阴阳、天地万物的所以然。

7,程颐说:“理无独必有对”,是说矛盾无所不在,这是宇宙万物的动力与基本法则,懂得这个法则就是“知‘道’者”。

8,程颐提出了“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广为后世理学家引用的著名命题。他在解释《易经》的《易传序》中指出“理无形也,故因象而明理”,就是说理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可以通过象显示出来。在此基础上,程颐认为理是体,象是用,理在象中,象显示理,所以体用不离,理象合一。程颐把这个命题推广到宇宙万物,认为事物都有理和事两个方面,理是所以然,事是表面的形迹,理是体是微,事是用是显,二者一致不可分离。

9,程颐认为性(天命之性)本善是因为理,气禀(气质之性)对人性的影响是气,他因此而提出“性即理”。“性即理”指天理在人身上的体现,这个命题为儒家的伦理原则提本体论依据。

10,程颐认为修养在于“持敬”,“持敬”就要外在“整齐严肃”(衣冠端正,表情庄重,言行举止合乎“礼”),内在“主一无适”(专心于一个地方,在用心时不要四处走作)。

11,程颐把“格物”解释为“穷理”。程颐以“在物为理”(每一物都有作为其所以然的特殊的理)为前提,得出格物就是认识理的结论,而且他还认为格物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样的,由内也有外,格物积累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质的飞跃,达到对天理的认识。程颐的格物论后经过朱熹的发展成为宋明理学最有影响力的理论。

12,程颐认为“心”“寂然不动”的“未发”是指体而言,“感而遂

通”的“已发”是指用而言。

13,程颐讲到《西铭》与墨子的不同时说,“《西铭》明理一而分殊,墨氏则二本而无分”,无意中提出了宋明理学其中一个最常见的命题 “理一分殊”。

程颢、程颐兄弟建立了理学的体系,二人上承周敦颐、张载、邵雍下启朱熹、陆九渊,可以说没有程颢、程颐兄弟就没有两宋理学。他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