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合集下载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中国礼文化的具身隐喻效应:蜷缩的身体使人更卑微作者:黎晓丹,杜建政,叶浩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该研究将中国文化与具身认知的研究范式相结合, 通过三个社会情境实验考察了礼文化中蜷缩身体姿势与评价人物社会地位的双向隐喻效应, 在此基础上还考察了礼文化中身体与空间双重隐喻效应的作用机制, 结果发现身体与空间的双重隐喻启动时其联结效应独立产生作用。

该研究设计合理, 三个实验逻辑清晰, 结论可靠, 为中国文化具身认知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证据。

但是, 还有以下一些问题值得商榷:意见1:“中国礼文化”是本研究的关键概念, 它的核心要义是什么?它与一般的礼仪文化(中西方)有什么区别?文中缺少交代。

回应:感谢审稿人的意见, 已在文中引言第三段处补充相应的内容。

意见2:在引言中, 作者写道:“在现代中国社会, 礼依然存在。

纵然其面貌有所改变, 但人们仍遵循着礼的大部分社交规则, 例如在与社会地位高的人交谈时, 其身体倾向蜷缩状(低头、弯腰); 在与社会地位同等或者低的人交谈时, 身体倾向扩张状(抬头、挺腰)。

”这是论文研究假设的来源的重要基础, 应标明文献的出处。

回应:感谢审稿人的意见, 已对该处补充了参考文献。

意见3:在引言中, 作者用张静(2009)和黄光国(2006)等有关当代大学生对儒家传统价值观的较高认可度的结论来说明现今大学生大致上是认可中国礼文化所体现的价值体系, 说服力稍显不够, 儒家传统价值观与中国礼文化价值观是什么关系?回应:可以说是儒家传统价值观包含了本研究所定义的中国礼文化的价值观。

礼文化的含义与表象较为复杂。

礼是儒家修身的主要实践渠道, 同时, 礼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之一。

在古代社会, 儒家身体力行地提倡与传承以“礼”为核心的身心实践, 然而经过多年的社会演变, 礼文化的总体形态与影响均在产生变化。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多级评分的认知诊断计算机化适应测验作者:蔡艳,苗莹,涂冬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轮非常感谢审稿专家的细致审稿及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这些都促进了本文的进一步完善。

根据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及建议,我们对文章做了认真修改,现就文章修改了的部分做如下详细说明,所有修改了的部分我们均在文中用黄色进行了标注。

审稿人1意见:论文中方法正确,推导过程无误,表述清楚,结构合理,逻辑缜密,是一篇较好的学术论文。

存在的问题在于:意见1:对于EAP方法的估计结果,形式上是否存在不足,0,1表示的知识状态?回应:专家的这条意见非常好。

在认知诊断中,如果采用EAP方法估计被试的知识状态,则估计值一般是介于0-1之间的概率,即每个被试在每个属性上的期望后验掌握概率;而在认知诊断中,一般会根据被试在每个属性上的期望后验掌握概率划分为掌握或未掌握,而划分的依据一般是以0.5为标准,即当被试期望后验掌握概率小于0.5则断为没掌握(即ˆ0α=ik ),否则判为掌握(即ˆ1α=ik)。

在本研究中,被试参数估计方法采用是MLE/MAP法,这两种方法估计的结果则直接是0-1二分化的。

意见2:进一步修改正文稿格式,错别字错误。

回应:非谢谢专家的意见,根据专家的建议我们又通读了全文,并对相关格式及错别字做了修改,详见文章第11、13、21、22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稿人2意见:作者基于涂冬波等人(2010)提出的P-DINA模型,针对多级评分项目提出了GP-DINA模型,这个模型比P-DINA模型更合理些。

作者还基于0-1项目的选题策略KL、PWKL和HKL给出多级评分的相应选题策略PS-KL、PS-PWKL和PS-HKL。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强化敏感性基础作者:应梦婷江光荣于丽霞鲁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轮首先在此感谢各位审稿专家认真严谨的审稿,为我们的稿件提供了许多宝贵建议,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我们进一步改进稿件提供了很大帮助。

下面是我们针对各位审稿专家的意见作出的回复以及修改情况说明,同时,在稿件正文中也用蓝色对相应修改内容进行了标记。

审稿人1意见:文章写作规范,概念准确,有一定的创新,行文清晰简明,使用的范式具科学性,对无关变量的控制也很细致。

但是本文仍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建议修改后再审。

意见1:研究一没有报告描述性结果,不知道两个研究的被试是怎样的被试,也会影响对文章结果的理解,比如:研究二的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在其他人口学变量上是否有差异?回应:感谢审稿专家的意见。

已补充研究一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并对研究二的被试组成作了更细致的说明。

见2.2.2描述统计结果和3.1.1(2)被试的组成,蓝色标记部分。

意见2:研究二的入组标准中,有“入组的自伤被试必须同时满足2个条件:(1)自伤问卷总分大于9;或自伤问卷总分大于6且至少有一种自伤行为的发生次数在5次及以上”,为何制定这样的标准?这一标准是否有文献支持?回应:针对审稿专家的意见,对此标准进行说明和修改完善如下:本研究所用自伤问卷是国内研究者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外自伤量表编制而成,目前以此问卷为研究工具的研究表明,该自伤问卷上得分越高,情绪表达不能、情绪调节困难、冲动性等核心病理特征的程度越严重(冯玉,2008; 于丽霞,2013; 于丽霞等,2013)。

然而,目前尚缺乏对问卷划界分的相关界定,且由于是中国版问卷,缺乏国外研究证据的支持。

本研究起初制定筛查标准时,主要是结合DSM-5对自伤行为的界定,采用经验划分法选取的划界点。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选择多多益善?——选择集大小对消费者多样化寻求的影响作者:刘蕾郑毓煌陈瑞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本文通过三个实验研究,探讨了消费者多样化寻求行为与选择集数量之间的关系。

从论文选题来看,是消费行为领域的重要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所汇报的实验结果也支持了作者的假设。

论文优点在于:作者对相关文献有很好的把握和梳理,实验设计严谨规范,尝试利用moderator(研究三)来验证机制的尝试也值得肯定。

但是论文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需要在修改中加以完善。

意见1:论文摘要部分需要修改,现在的版本中有多处表述语意不清楚的地方。

回应:非常感谢评审专家的宝贵建议!我们将论文摘要部分做了细致的修改,以确保语意清晰,语句流畅。

详情请参阅论文摘要部分。

意见2:论文引言的第二段的出现非常突兀。

可以考虑放在最前面作为引出―多样化寻求行为‖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或者直接删除,或者在论文的discussion部分提及。

回应:非常感谢评审专家的细心审阅和建议,的确引言第二段内容与前后文逻辑关系不强,论文作者也非常认同评审专家的建议,已将该段内容放在文章开头作为引出―多样化寻求行为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意见3:论文第四段的相关讨论(―因此,作为生产企业和供应商,应找到倒U形的临界点,只要供应临界点的产品种类数量,就可以通过减少生产和供应成本而使总收益最大化‖)没有事实根据,建议作者谨慎。

回应:非常感谢评审专家认真严谨的审阅和建议。

为周密起见,我们已将该段表述删除。

意见4:第4页倒数第5行,―柯学‖的引用需要注明年份。

回应:特别感谢评审专家如此细心的审阅并耐心的指出文中不足。

已注明所引用论文的年份。

意见5:第5页作者提到―消费者多样性寻求行为随选择集增大而增加(McAlister,1982;Pessemier,1978;Simonson,1990;Walsh,1995)‖,这部分内容与本文立意相矛盾。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女性生理周期对条件性恐惧习得和消退的影响作者:金艳;郑希付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意见1:本研究以临床常见的经前期综合征为切入点,研究其可能的理论机制;研究区分了条件性线索恐惧和条件性情景恐惧,比较了经前期和经期女性在2种条件性恐惧习得和消退的特点,得出了经前期女性对条件性情境恐惧易习得难消退的结论,结果分析和讨论合理。

文章中一些地方用词不严谨:如“老鼠”,具体是大鼠还是小鼠?“以往研究显示雌激素调节条件性恐惧,而黄体酮对条件性恐惧的研究较少”句子不完整,请对文章中类似问题进行修改完善。

回应:感谢审稿人指正。

首先,文章中用的“老鼠”一词,经过文献查证,已在修改稿中具体区分了小鼠和大鼠。

其次,对于文中句子不完整处,经多次通读,已做了相应的修改。

意见2:图3和4未做差异显著性标记,请补充。

回应:感谢审稿人指正。

修改稿中图3和图4已做差异显著性标记,补充了图注。

审稿人2意见:意见1:实验具有可行性,经前期和经期数据具有可对比性。

采用的NPU研究方法,增加了数据的可信度,虽然样本数太少,仍建议发表。

回应:感谢审稿人的认同。

本实验中样本量确实较少,主要是因为经期女性自主参加实验的人数不多。

但在国内外期刊曾发表了不少小样本的条件性恐惧的论文。

例如,《心理学报》2012年,vol.44,No.3,条件性恐惧记忆消退返回的性别差异,作者孙楠:实验中采用男性和女性被试各20名;又如国外期刊Neuroscience Letters,2011年, vol.487,No.3,Effects of intensity and positional predictability of a visual stimulus on simple reaction time,作者Carreiro, L. R. R., Haddad, H., & Baldo, M. V. C.:实验中只有16名大学生参加行为实验。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新生儿情绪性语音加工的正性偏向——来自事件相关电位的证据作者:张丹丹陈钰敖翔孙国玉刘黎黎侯新琳陈玉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意见1:我仅对实验范式有一个疑问:作者利用中性声音作为odd-ball范式中的标准刺激,而情绪语音(高兴、愤怒、恐惧)作为偏差刺激。

结果发现高兴会诱发一个更大的失匹配反应。

但因为这三种偏差刺激的声音是不同的,作者如何能确定观察到的现象是因为对不同情绪语音的处理引起的,还是因为三种不同的声音底层属性引起的?现odd-ball范式对这个问题公认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用同样的声音即做标准刺激又作为偏差刺激。

比如可以在一个block里用高兴做偏差刺激,中性做标准刺激。

而在另一个block里反过来,这样可以直接比较高兴这同一个刺激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异,进而避开因不同声音引起的可能混淆变量。

当然,各种声音可以自由组合。

另一种简单的办法是做一个baseline run。

就是把高兴、愤怒、恐惧三种声音在一个独立的block里混合随机播放,来确定其反应。

再用这些反应作为相应的baseline与odd-ball里的反应做对比。

回应:审稿人的意见非常正确,本研究的设计的确存在不足,我们也准备在后续的相关实验中加入两种刺激位置反转的session。

由于参加此次实验的孩子已经长大了,不是新生儿了,现在也不可能把他们找回来补测,因此此次实验的缺陷请审稿人原谅。

本次修改我们将此项不足在讨论中明确指出了(见讨论倒数第二段)。

不过,Cheng et al (2012)在研究中还使用了对照刺激(control stimuli),他们通过语音处理软件抽提出情绪语音材料的基频(f0)作为对照刺激,采用中性材料的f0作为标准刺激,情绪材料的f0作为偏差刺激,发现新生儿的大脑并不能分辨不同情绪材料的f0。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具身认知视角下软硬触觉经验对性别角色认知的影响作者:易仲怡杨文登叶浩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第一轮非常感谢审稿专家为稿件提出的建议,也感谢编辑部编委、老师的辛勤工作。

以下为作者针对专家意见所进行的修改说明:审稿专家1意见:作者从典型的社会语言现象入手,基于具身认知理论,旨在探讨触觉经验与性别角色认知的隐喻式关系,并通过三个实验揭示了触觉经验与性别认知间的双向作用关系:软硬—性别隐喻的心理现实性—性别隐喻的内隐程度性—抽象概念的心理模拟性。

考虑到当前热点词的流行、内化程度,进行这样一个本土化的实证研究很有必要。

同时作者以具身视角从进化适应及传统文化方面对该现象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总的来说,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理论贡献,但仍有几个需修改的地方:意见1:引言中问题的提出应与总讨论相呼应,综述部分的段落建议精简一些。

突出重点。

回应:感谢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

修改稿针对性地做了如下两点修改:(1)精简了引言的综述部分。

稿件从具身认知的视角切入,对性别角色认知进行了探讨,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身体触觉经验与性别角色认知之间的双向作用关系,为整合社会性别角色认知的生物性与社会性提供一定的启示。

专家的意见让我们重新审视了文章的思路和侧重点,在引言对“性别角色的生物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之间的争议”段落进行了删节,并对“性别角色的概念是否会通过软硬进行隐喻表征”段落进行相关研究的补充,突出从具身认知视角研究软硬触觉对性别角色认知形成与发展影响的必要性。

具体删补如下:①删除“如Paul和Perryjenkins (2016)对109个美国家庭进行的7年追踪研究发现,父母的性别行为和性别意识预测了儿童的性别角色态度,当父母在儿童生命的第一年时间里报告了更多的传统性别行为和意识时,孩子们就自己的性别报告了更多关于传统性别角色印象的知识。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阅读水平调节儿童阅读眼动注视模式的发展:基于9~11岁儿童的证据作者:梁菲菲;王永胜;杨文;白学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总评:该篇文章探讨了阅读模式的发展变化,分别以年级和阅读水平作为两个变量,每个变量分为三个水平,来探讨阅读模式的发展即由不成熟到成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作者区分了两个重要理论,基于阅读水平发展的熟悉型的假设,以及基于年龄变化的眼球运动协调假设。

总体来看,作者探讨的问题具有较大理论价值,文笔较为流畅,但研究方法和控制手段存在一定瑕疵。

一些问题需要澄清。

意见1:3-5年级的划分,是否能够对应眼球的生理成熟度的等级划分,3年级的同学可能8岁,四年级的同学也可能8岁或者九岁,这些信息需要呈现出来。

此外,希望有一个更客观的指标来衡量生理成熟度。

回应:3-5年级的划分是严格对应儿童生理年龄的。

在选择被试时,我们首先做的是在各年级中选取入学年龄相同的儿童作为测试对象,根据其语文水平的高低,分别选取阅读水平高、中、低三组被试参加正式的眼动实验。

例如,在三年级被试的选择上,我们首先选择2006年9月1日-2007年8月31日出生,并在2013年9月1日正式进入三年级的儿童作为测试对象。

由于眼动实验是在三年级下半学期进行的,因此,统计出来的平均年龄是在9.1岁。

非常抱歉在撰写论文的时候,未注意到用“年级”一词表达儿童的生理年龄会带来理解上的偏差。

感谢专家提出并予以修改的机会,为了明确这一点,在文中,我们摒弃以“年级”作为区分生理成熟度的说法,而改用儿童的实际生理年龄作为生理成熟度的反映,即在文中用儿童的“生理年龄”来代替“年级”,具体修改详见文中蓝色字体部分。

意见2:阅读材料选择评分都比较容易,是否因为比较容易,在平均注视时间等指标上达到了天花板效应,导致没有出现阅读水平的主效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说明书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说明书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辩证领导行为及其对企业创新能力和绩效的影响:一项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领导行为研究作者:王辉王颖季晓得纪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评审这篇文章。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领导概念——辩证领导行为, 并试图通过概念分析和实证数据, 论证辩证领导行为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依据及对组织变量(一般绩效与创新能力)的影响, 研究设计严谨, 数据收集和统计方法科学合理。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作者在本文的题目中明确提出了“基于中国传统文化领导理论的探索”, 表明了作者的理论自信和探索勇气。

我有几个疑问和建议, 提出来供作者参考。

不过, 这些疑问只是本人的意见, 不代表编辑部, 如果与其他评审专家的意见有冲突或不一致, 请忽略本人的意见, 听取编辑部的意见。

意见1: 本文开头的铺垫似乎没有必要。

黄鸣鹏和王辉早在2017年就提出了辩证领导行为的概念, 与2020年的疫情蔓延没有任何关系。

本文也没有提供解释疫情应对的关于领导作用的内容。

所以, 这一段与本文的主题没有直接关系, 建议删除。

回应: 非常感谢您的建议!诚如您所说, 新冠疫情的蔓延与辩证领导行为的提出没有非常直接的关联。

但是, 新冠肺炎疫情无疑对当前中国经济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从零售餐饮、住宿旅游、交通运输、文化娱乐等行业营收大幅下滑, 到制造业、房地产、施工建筑行业等因人流、物流受限而复工复产缓慢, 再到远程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生鲜物流等科技公司的异军突起, 疫情给中国各个行业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挑战与机遇, 而这些变化可能会深刻影响到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

开头铺垫的初衷是想说明在疫情背景下, 企业坏境变得更加复杂, 领导者需要权衡矛盾、应对变化、关注大局的需求变得愈发迫切, 这为研究辩证领导行为及其影响提供了前提, 故在问题引入时做了铺垫。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知觉负荷对面孔多重社会范畴加工的影响作者:王冠周霈张凯莉王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本文采取侧抑制范式,比较了面孔种族和性别特征的加工特点,揭示了二者的加工过程分别具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性。

实验设计严密,结果客观,整体逻辑基本合理。

现有以下建议:意见1:实验1,实验2a的材料筛选,需要提供数据结果。

回应:非常感谢审稿专家专业的审稿意见!在实验1和实验2a中,作为目标刺激,除真名之外总共制作了72个假名,由假字和生僻汉字组成.在前侧实验材料包括72个假名和24个真名(6个欧洲男姓名和6个中国男姓名,6个欧洲女姓名和6个中国女姓名),混合在一起要求被试通过7分量表评价真假名的程度。

7为最像真名,1为最像假名。

结果显现,72个假名的均值为M=6.21,SD=0.78,24个真名的均值为M=1.64,SD=0.75。

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为t(23)=17.47, p<.001,Cohen's d=5.97。

这说明真名假名的区别明显,材料操纵有效。

同时,男性姓名和女性姓名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为t(11)=.081,p=.937, Cohen's d=.048表明男名和女名的真名识别度无差异。

欧洲姓名和中国姓名的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为t(11)=.102, p=.885, Cohen's d=.044,表明中欧姓名的真名识别度无差异。

对此我们均已在文章中做了补充报告(以黄色标明。

其他修改内容亦然。

)。

意见2:个别语句联结逻辑跳跃过大或存疑,比如:“……当名字本身的性别属性不典型的时候,如果面孔性别自动被加工,那么必定对中性名字的性别判断应该会倾向于面孔一致。

这样更能进一步证明性别的自上而下的选择性注意加工”;“……这似乎与Bruce和Young(1986)的面孔信息加工模型相符,认为面孔性别的加工要发生在面孔结构编码之后的注意加工阶段,是自上而下的加工……”。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特质焦虑对急性心理性应激反应的预测作者:彭惠妮; 吴健辉; 孙小方; 关青; 罗跃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本研究采用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以心率和皮质醇作为应激指标,探讨特质焦虑对急性应激反应的预测作用,结果验证了假设:特质焦虑对急性应激状态下的心率具有显著负向预测,对皮质醇变化的预测未达显著。

并对特质焦虑水平较高者的交感神经系统反应较小提出了可能的解释。

本人认为这是一篇设计较好的研究论文。

是对前人相关研究的一个较好补充。

现有如下问题供参考:意见1:本研究采用的是Spielberger编制的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中的特质量表部分,虽然特质焦虑是一种相对稳定且有个体差异的焦虑,但状态焦虑也很重要,特别是有本研究中特里尔社会应激测试引发的焦虑中,状态焦虑也许更为显著,文中并未讨论状态焦虑部分,在文献综述中也未涉及,有何考虑?回应:感谢审稿专家的意见。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解释如下:(1)被试到达实验室后,首先安坐在沙发上30分钟,期间填写量表。

状态焦虑是在应对不利情况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反应(Spielberger et al., 1983),我们在休息平静阶段所测的状态焦虑可能水平较低,并且个体差异较小;(2)状态焦虑本身是应激心理反应的指标之一(Hellhammer et al., 2012)。

因此,我们认为用平时的状态焦虑预测应激情况下的状态焦虑可能不太具有意义;(3)状态焦虑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性变量(Spielberger,1970),可能不适合作为稳定的预测因子。

而特质焦虑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质,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的相对稳定性,因此本文采用特质焦虑作为个体应激反应的预测因子。

意见2:文章结尾局限性的讨论中,对于实验室引发的人类被试应激水平过低时提到,应该探讨对自然发生引起的严重应激反应进行研究,事实上,汶川地震后已经有很多研究者从这一角度进行了探讨,希望作者综述更多的相关文章,获取更进一步的解释。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治疗的神经心理机制——脑成像研究的ALE元分析作者:任志洪阮怡君赵庆柏张微赖丽足江光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意见1:焦虑、抑郁障碍患者在治疗前不同状态下激活脑区的异同,在治疗后变化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进一步分析讨论其可能的生物和心理机制。

回应:感谢专家建议。

对于治疗后变化的相同之处,在本研究“3.2.1总体数据分析”,就是针对焦虑和抑郁障碍二者在治疗后的共同激活变化情况;而对于治疗后变化的不同之处,本研究3.2.2两种精神障碍数据分析,进一步探讨二者在治疗后脑区激活变化的不同之处。

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只关注治疗后脑区激活的变化,而焦虑和抑郁障碍患者治疗之前脑区激活的异同,前人已有较多的相关研究,并非本研究关注的重点。

比如,以下两个研究就是对未接受治疗的抑郁和焦虑障碍的脑区异常情况的探索:Williams, L. M. (2016). Defining biotypes for depression and anxiety based on large-scale circuit dysfunction: a theoretical review of the evidence and future directions for clinical translation. Depression & Anxiety, 33, 1-16.该研究对抑郁和焦虑障碍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二者在大范围的神经回路上的功能联结性异常情况,结果发现了二者一致在默认模式回路、突出回路、消极与积极情感回路、注意回路及认知控制回路的功能联结性上存在异常。

Bishop, S., Duncan, J., Brett, M., & Lawrence, A. D. (2004). Prefrontal cortical function and anxiety: controlling attention to threat-related stimuli. Nature Neuroscience, 7(2), 184-188.该研究主要探讨了对与威胁相关的刺激物进行加工时,注意控制的情况,最终发现了焦虑障碍与抑郁障碍一样,都被认为在发病过程中前额叶、杏仁核和海马有相似的改变。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词汇识别中歧义词素语义加工:ERP研究作者:赵思敏吴岩李天虹郭庆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该研究结合掩蔽启动范式和ERP技术,探讨词素加工过程中的时间进程,结果发现,词素语义信息在早期的ERP成分N250上就出现了效应,基于此研究者提出词素语义加工可以很早,在N250左右时窗就获得激活。

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但是可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如下:意见1:作者在文章中反复强调,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了N250反映的是早期的知觉层面的加工而不是语义加工,而作者在这个研究中通过实验设计发现,N250反映的是语义而不是知觉层面的加工。

作者可能需要在前言和讨论中增加更多地文献,支持N250可能不仅可能反映知觉加工,还有可能反映语义加工。

否则仅仅以这个研究而推翻或者否定之前大量研究的证据,略显武断。

另外,作者可能需要在讨论中解释,为什么大量的之前词素的ERP研究中,都无法看到N250的效应。

回应:多谢指正,非常非常感谢审稿人的宝贵意见。

我们在行文中对N250的介绍和讨论确实有所欠缺。

根据您的建议,我们在前言部分我们增加了关于N250与词素语义加工关系的相关文献(请参见P1和P2红色字体部分),在讨论部分我们进一步解释了N250效应(请参见P15第二段全部内容)。

意见2:作者的实验方法部分存在一些需要澄清的地方,包括:意见2.1:实验材料的控制上:作者希望选择的词素,其包含的两个义项的频率是匹配的。

然而这些词素是否都只具有两个义项?此外,研究者提到两个义项的平均频率差为0.15,统计是否显著?再者研究者对两个义项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了评定,结果是否显著?另外,之前的研究发现,词素的通透性是会对词素加工产生影响。

而这个研究中,作者编制的启动词以及目标词,其各自的通透性如何?作者是如何控制这个变量的?问题一:然而这些词素是否都只具有两个义项?回应:确实,材料中所用词素并非只具有两个义项,而是根据条件一步步进行筛选得来的。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中英流行背景音乐对大学生中英词汇记忆的影响作者:高淇,白学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探讨音乐与记忆的关系,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但研究总体而言在问题提出上缺乏应有的逻辑,在实验设计上欠严谨,具体如下:意见1:虽然研究指出“...前人研究中区分了不同音乐类型及歌词语言对不同学习任务的影响,但针对不同歌词语言信息与所学语言之间是否有交互作用,及这种交互作用是否会影响学习效果的研究较少...”,但事实上,从研究的实验设计来看,“音乐类型3(中文流行音乐,英文流行音乐,无音乐)×词汇类型2(中文词汇,英文词汇)”,所探讨的本质上而言仍然是与前言部分所提及的Pierre 和Alan(1989)的研究同样的问题,即背景音乐语言熟悉性的干扰问题。

回应:非常感谢审稿专家所提出的宝贵意见。

诚如审稿人所言,Pierre和Alan (1989)的研究的确也是背景音乐语言熟悉性的干扰问题,但是Pierre和Alan (1989)研究的是英语和意大利语的背景音乐对英语母语者单词记忆影响,而意大利语对被试而言是完全不懂的语言。

做过类似研究的还有:Takahashi (2006)以日语母语者为被试,学习材料为日语,无关言语材料为日语背景音和韩语背景音;Marsh,Hughes 和Jones (2009)以英语母语者为被试,学习材料为英语,无关言语材为以英语背景音和威尔士语背景音;Hyönä和Ekholm(2016)以法语母语者为被试,学习材料为法语,无关言语材料为法语背景音和意大利语背景音。

这些研究均探讨了不同熟悉度的背景音语言产生干扰大小的问题,且所使用的背景音材料均为母语或者外语。

但是,以上研究中使用的外语均为被试完全不懂的语言,实际上与无意义言语没有差别(慕德芳,宋耀武,高江峰;2013; Hyönä & Ekholm, 2016)。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任务证据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任务证据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部分线索效应的认知抑制过程:情绪Stroop任务证据作者:白学军刘湍丽沈德立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意见1:研究目的“对部分线索效应的提取抑制假说进行了重新检验”这种提法降低了研究的价值,建议进一步提炼研究主旨。

回应:虽然本研究也是对提取抑制假说的重新验证,但更重要的是对抑制的发生时间进程的考察,正如外审专家认为的,原文中试图通过“对部分线索效应的提取抑制假说进行了重新检验”这一论述表达本研究的目的,并不十分准确,同时也降低了研究的价值。

现把研究目的更改为“对部分线索效应的认知抑制进程进行了考察,同时为提取抑制假说提供证据”。

意见2:研究提出当前有关线索效应有两个假说,但后文设计仅对抑制假设着力,如何在2个假说中完成了二择一的关注,目前文稿稍显突兀。

回应:正如专家指出的意见,原文对于两个假说的综述,并不能很好的呼应后文中仅对抑制假说的验证。

策略破坏假说和提取抑制假说的关系是这样的:策略破坏假说(Basden, Basden, & Galloway, 1977; Basden & Basden, 1995; Reysen & Nairne, 2002)的提出较早,而提取抑制假说(Anderson, Bjork, & Bjork, 1994; Bäuml & Aslan, 2004, 2006; Aslan, Bäuml, & Grundgeiger, 2007)是最近提出来的。

策略破坏假说虽然得到了部分研究的支持,但该假说存在一些含糊不清的问题,基于此,研究者从抑制的角度提出了提取抑制假说,相较于策略破坏假说,提取抑制假说得到了更多研究的支持,特别是采用fMRI技术的研究也支持提取抑制假说,表明该假说能对部分线索效应的本质进行更好的解释,所以本研究把部分线索范式和Stroop 范式相结合对部分线索效应的抑制假说进行验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报》审稿意见与作者回应题目: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的问题性网络使用: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作者:陈武,李董平,鲍振宙,闫昱文,周宗奎第一轮审稿人1意见:该研究通过大样本的调查考察了亲子依恋对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影响机制,并对青少年的同伴因素(越轨同伴交往)的中介作用,以及意志控制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分析。

研究的理论逻辑清晰,模型构建依据充分,研究也具有一定理论和实用价值。

但仍然需要在一些概念的完善,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方面进行提高。

详细请见审改稿。

意见1:1.1中―社会控制‖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它会导致沉迷网络?在这里应该做些简单地交代,在讨论中也需要抓住这个议题。

在依恋理论中,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是两个基本维度(Brennan et al., 1998),温暖支持和社会控制与这两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回应:感谢专家的意见。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成员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他人行为以符合社会规范和期望的一种调节功能,即使他人主观上不愿意做出相应的改变(Lewis & Rook, 1999)。

在本研究中,良好的亲子依恋提供了社会控制的功能,此时个体担心沉迷网络及相伴出现的问题(如学业失败)会让父母伤心(Hoffmann, 2011),因而减小了PIU的可能性。

这里仅对其做出简单交代。

1.3 意志控制的调节作用第三段对社会控制作了更多介绍:根据社会控制理论(social control theory),家庭相关变量具有社会控制的作用(Hirschi, 1969)。

在实证研究中,研究者最为关注直接社会控制和间接社会控制两种具体形式(Oxford, Harachi, Catalano, & Abbott, 2001)。

当个体较为年幼时,父母作为一种权威对孩子更多施加直接控制(如父母监控),随着个体从童年期到青少年期自主性的增加,直接控制减少,间接控制增加(Oxford et al., 2001),且后者的作用更为显著。

本文所考察的亲子依恋就是典型的间接控制变量,此时把意志控制这一自我控制变量纳入进来,有助于考察社会控制与自我控制如何交互作用影响青少年PIU。

在讨论部分,也对社会控制进行了进一步论述: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自我控制和社会控制非常关键。

早期主要关注青少年犯罪的自我控制和社会控制问题。

Reiss(1951)指出家庭依恋是社会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遏制理论(containment theory)中进一步概括出内遏制和外遏制:内遏制即是指自我控制,外遏制则指来自个体外权威(比如父母、老师等)的监控和管理(Reckless, 1967)。

Hirschi(1969)提出的社会联结理论(social bond theory)认为心理和社会成分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的社会成分即是指包括依恋、服从权威在内的社会控制成分。

关于自我控制和社会控制,Hirschi(1969)认为这两者都很关键,没有哪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其中的某一个可能更为重要(Gibbons, 1994)。

本研究认为这两者谁更重要并不是关键问题,重点在于这两种控制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自我控制和社会控制的交互作用则可以对该问题作出回答。

就本研究而言,亲子依恋的保护作用对于低意志控制的个体更为显著,说明社会控制对于自我控制较低的个体效果可能更明显。

Brennan, Clark和Shaver(1998)结合成人依恋(恋人之间的依恋)的研究指出,依恋具有回避和焦虑两个基本维度。

这是针对依恋结构本身的维度而言的。

本研究使用在青少年期较常用的―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IPPA)来测量依恋安全性。

该工具包含信任、沟通、疏离三个维度。

这些维度也是针对依恋本身的结构而言的。

以往研究指出,亲子依恋作为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能具有情感温暖和社会控制两大核心功能,可以促进个体健康发展(Luthar, 2006)。

本研究旨在从亲子依恋所具有的两大功能来阐述其影响PIU的作用机制。

也就是说,如果亲子之间具有良好的依恋,则这种依恋关系可以发挥情感温暖和社会控制的功能,有助于减少青少年的PIU。

先前的表述不够准确,容易使读者将亲子依恋所具有的两大功能同亲子依恋本身的测量维度产生混淆。

本次修改时对这两大功能进行了重新表述:―在理论层面上,良好亲子依恋所具备的两大核心功能(情感温暖、社会控制)都有助于减少青少年的PIU‖。

意见2:1.2中―同伴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更加直接(Bogenschneider et al., 1998),是导致青少年物质使用和犯罪的近端因素‖,这里隐含的意思是―同伴是导致青少年物质使用和犯罪的近端因素‖?同伴也有积极的作用啊。

回应:诚如专家所言,同伴对青少年发展不仅仅是消极作用,也存在积极影响。

本次修改时结合上下文语境,强调了不良同伴具有消极作用,而不是泛泛地提及同伴具有消极作用(详见1.2 越轨同伴交往的中介作用第二段)。

意见3:1.3第二段首句中―意志控制‖的具体含义是什么?需要在这里加以简要说明。

这一段和下一段应该调换,以免读者理解困难。

回应:本次修改已简要说明了意志控制的含义:意志控制(effortful control)是指个体抑制优势反应、激活次优势反应的自我调节能力(Rothbart & Bates, 2006)。

另外,这两段的逻辑顺序确实有些混乱,容易造成读者理解上的困难。

本次修改已经交换了两段的先后顺序。

意见4:IPPA量表有三个维度,但论文中只有一个得分,这样是否符合原量表的要求,是否合适?在前面提到亲子依恋的两个核心成分:温暖支持和社会控制,在这里是否能有所反映?回应:关于IPPA量表的得分,在以往文献中要么是算总分,要么求各个维度的得分,究竟采用何种计分,更多取决于研究目的。

如果要深入考察各个维度与其他变量的关系,就必须求各个维度的得分。

考察亲子依恋三个维度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但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主要关注亲子依恋总体质量的好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根据IPPA原量表的使用手册,由于IPPA三个维度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可以直接计算总分(Armsden & Greenberg, 1987)。

例如,―The dimensions a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in each relationship type and are therefore commonly aggregated to yield a single index of security insecurity with respect to parents or peers‖。

因此,本文直接计算了该量表总分。

另外,如前所述,Luthar(2006)指出亲子依恋作为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具备情感温暖和社会控制两大功能,因而可以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

本研究在此观点的指导下旨在从亲子依恋所具有的这两大功能来阐述其对PIU的作用机制。

因此,亲子依恋所具有的情感温暖和社会控制的功能并未直接反映在亲子依恋本身的测量维度中。

意见5:意志控制量表也有三个维度,简单地合成一个指标是否合适?有无依据?回应:意志控制量表包含了在概念上相互联系的三个维度,根据量表编制者Rothbart及其合作者的理论建构和计分方式(Ellis & Rothbart, 2001; Rothbart & Bates, 2006),可以计算这些维度的合成分数,因为这几个方面是意志控制的具体指标。

这样的计分方式也在其它研究中有所使用(e.g., De Pauw & Mervielde, 2011; Li, Zhang, Li, Zhen, & Wang, 2010; Véronneau, Hiatt Racer, Fosco, & Dishion, 2014; Whittle et al., 2008; Xu, Farver, & Zhang, 2009)。

在本研究中,三个维度呈中等程度的显著正相关(r s = 0.30 ~ 0.52, p s < 0.001),说明其所测三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

意见6:越轨同伴交往的平均分为1.55,这个数据应该显示被试交往的越轨同伴人数是比较少的。

是否可以提供更进一步的有关这个量表的人数分布信息(仅供参考)?以便在讨论时有更确切的依据。

回应:本研究中越轨同伴交往的人数分布图如下:诚如专家所言,被试交往的越轨同伴人数不是非常多。

刘成斌(2006)在其方法学论文中指出,研究总体可以分为―绝对总体‖和―相对总体‖,相对总体是指如果分析单位本身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人群概念,而是相对于另一个人群所指涉的概念,那么调查对象就应该同时包括本研究单位和相对应的单位。

根据该观点,本研究为了探讨越轨同伴交往的效应,就应该在结交较多越轨同伴和结交较少越轨同伴(包括没有结交越轨同伴)的个体之间进行比较,即本研究选取的越轨同伴交往这一变量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此时若只以有越轨同伴交往的青少年为对象,这将导致自变量全距受限(range restriction),缩减变量得分的变异性,从而有偏地估计.....(高估vs. 低估)变量间的关系(Kaplan & Saccuzzo, 2013)。

因此,我们认为,即使越轨同伴交往的得分低也是有意义的。

那么怎样确保样本中有足量的越轨同伴交往者呢?文献中主要有三种处理方式:一是增大总样本容量(obtaining large samples),意指按照事件发生的固有比例进行大样本抽样,从而保证低频事件也有足量的被试,这样所抽取的样本不会扭曲事件发生的常态,但缺点是费时费力。

二是超量抽样(oversampling),意指在低频事件发生概率相对较高的区域进行抽样,这样可增加低频事件的数量,缺点是这种非比例性抽样(nonproportional sampling)会扭曲变量间的相关(Kareev & Fiedler, 2006)。

三是极端组方法(extreme groups approach),即选取变量得分较高和较低的两组群体构成高低极端组,丢弃分布于中间状态的取值。

许多研究者采用这种方法,但该方法存在严重的缺陷:人为丢弃中间取值扭曲了数据分布的常态(生态效度差),导致信度膨胀和效应值偏差,且研究结论与所提问题有太大差距(Preacher, Rucker, MacCallum, & Nicewander, 2005)。

因而方法学家不建议使用该策略。

经权衡和考量,本研究采用的是第一种方式——增大总样本容量,由此来保证越轨同伴交往的被试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