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背景下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1-

近年来,工匠精神已成为职业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践行的内涵与目标,应用型本科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家建设和地方建设的有力支撑。目前我国正处于新的发展时期,应用型本科也要加大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工匠精神为背景,积极探索与挖掘新的合作育人模式与机制,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1 工匠精神阐述

工匠精神是对大国工匠所具备的职业素养的总称,因此,从根本上来讲,工匠精神是历经时间检验能够始终保持的优秀职业态度和优良品质,是从业者在本行业过程中持续坚守的职业素养。爱岗敬业、专业专注、务实创新等都属于工匠精神的最直接体现。

2 “工匠精神”背景下校企合作育人的必要性

2.1 校企合作育人是国家战略的明确要求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面临着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与推进的实际环境。在此背景下,对人才的需求必然会迅速增长,尤其是技术技能方面的人才需求更为突出。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育人过程中要注重自身模式的转变,推动育人由“会”向“精”的过渡,由固有的“劳动力人才”向新型的“创新型”人才过渡。

2.2 校企合作育人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使命

社会供给侧改革的人才来源都得益于高校教育的发展。据了解,我国在2018年就计划支持地区建设多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从而达到为我国高校教育增添活力与新鲜血液的目的,进而更好地为我国高校教育产业和国家发展提供人才需求,尤其是对综合素质高的工匠精神人才的需求,以此推动高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稳步前进。

3 “工匠精神”背景下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意义

3.1 有效推动了师德师风建设,巩固校企合作基础

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不仅能够反映出其职业精神,同时也是衡量其是否满足工匠精神要求的重要因素,是校企合作基础能否巩固的关键。众所周知,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对学生有着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是在应用型本科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自身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忽视了自身作用的发挥,而是采取了较为死板与枯燥的教学方式。在

此环境下,学生学习到的技能知识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而且教师不严谨的治学态度也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对待学业散漫的情况时常发生,教学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工匠精神其核心就在于让人们保持初心,能够始终坚守自身的职业理想,这是后续建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基础所在,是对当下教育者提出的具体要求。因此在工匠精神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知识结构予以重构与拓宽,并始终坚守自己的职业理想,这也是工匠精神运用在教学中的直接体现。此外,将工匠精神渗透到教学工作中,还能推动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持续提升,同时也能够以自身渊博知识和良好的治学态度为载体,以学生为面向,实现良好的职业精神的传递。

3.2 推动了学生职业观的养成,优化了校企合作机制

步入高校教育后,部分学生的态度就变得较为散漫,缺乏应有的学习积极性,且其学习目标也不够明确。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讲,高校教育是获得文凭的重要途径,对学习等活动缺乏准确的认知。同时,此类学生也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观,对自己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使得其在后续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盲目的状态。工匠精神强调专注性,着重自我效能的充分发挥,并借助持续的学习推动职业优势的形成,以此带动职业素养的提升。从而在后续的实际工作当中,能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并完成职业理想,这也是校企合作育人得以优化的最终目标。但是在现阶段,高校学生职业素养仍待提升,刻苦钻研的精神也较为缺乏。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校企合作育人中,既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职业观的形成,又可以帮助其技能的提升。

3.3 有助于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的创新,合作形式也得以丰富

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这也就决定了其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关系。据了解,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为企业输出了一定的优秀人才。同时,企业想要更好地引进人才也与应用型本科进行了相应的合作,针对性地培养了与岗位需求相契合的人才。但是从本质而言,校企合作的方式只实现了学校和企业方面的共赢,无法深入到学生的职业发展层面,学生的长远发展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只能适用于短期的岗位匹配,既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得校企合作的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基于工匠精神背景下,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也应

[收稿日期]2019-01-31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大学滇池学院2018年度教改研究项目“政、校、企合作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编号:2018YB0101)。

“工匠精神”背景下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探索

杨林海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8)

[摘 要]在新时期背景下,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发展趋势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将工匠精神渗透到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当中,无论是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和机制的建立都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目标,是我国制造业得以发展的有力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工匠精神”背景下校企合作育人模式进行探索,以期能够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工匠精神”;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探索[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及时予以改革与创新。从应用型本科方面来讲,要提高对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视力度,并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此方面有所侧重;从企业方面来讲,要注重职业发展平台的建构和不断完善,从而借助工匠精神的载体作用实现企业自身文化建设,更好地推动企业、校风和工匠精神融合的共赢局面。

4 “工匠精神”背景下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构建以下主要以“工匠精神”为着手点,在开展校企合作育人的过程中,将工匠精神贯穿在其中,从而推动应用型本科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建立,并赋予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化传承功能新的内涵。

4.1 注重师资队伍的打造,培养和引进具有工匠精神的师资力量

首先,要对现有的教师工作测评体系进行改革,并将工匠精神纳入到其中,从而使教师对工匠精神有深刻的认识。工匠精神背景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还要对教学内容比重予以调整,适当增加职业精神培养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从而使学生的技能知识水平和职业精神都能得到充分的提升与塑造。其次,要科学合理地提升教师的招聘门槛,并以职业素养作为衡量其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这也是后续育人效果得以保障的基础所在。客观来讲,师德师风建设是开展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中的关键内容,在良好的师德师风熏陶下的学生,不仅能够对自身学业内容有深刻且深入的把握,而且其拓展性也能得到有效的锻炼与提升,对后续学生能力与岗位的契合性、学生与同事间的和谐相处、交际能力都有重要帮助。由此可见,注重教师队伍的打造,对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建构有着基础性作用。

4.2 以市场导向为依据,建立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要始终将职业和市场作为主要立足点,推动学生正确职业观的建立,并以学生自身的独特优势为基础,开展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注重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中工匠精神的渗透与融入,以市场需求为引导,加强相关技能的开发力度,提高技能与岗位之间的匹配性。同时,要及时调整固有的企业向应用型本科输送人才方面的制度,突破瓶颈,在企业内挑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的职员,将其分配到合作学校开展交流与沟通,向应用型本科学生讲述当下行业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重大挑战,并将最新行业的动态情况分享给学生,提升应用型本科教育知识结构的实效性,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已经过时的理论和知识。所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起的育人模式,能够实现人才在学校和企业两方面的自由流通,既有助于工匠精神内涵的丰富,又能推动企业与应用型本科之间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更好地达到共赢。

4.3 提高工匠精神、企业文化和校风学风在校企合作中的融入,提升凝聚力

可以说,当代大学生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因此他们受互联网文化的影响较为深远。部分学生由于其认知水平与能力较低,所以在面对一些负面的网络文化时,极容易产生负面且消极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对未来也较为迷茫,严重影响了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质量。然而,纵观当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可以发现,学生仅仅具备较强的技能水平是远远不够的,综合素质高也是其对人才的一个核心要求。所以对企业文化不能产生认同感、对待学业与工作持有消极态度的学生将会面临被社会所淘汰的风险。因此,我们要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人才类型和素养培养方面的新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工匠精神,建构起以民族文化、社会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为主的文化育人模式,以此使人才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爱岗敬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其文化结构的完善性日益突出,但是在企业文化和职业文化等方面实施“工匠精神”文化育人模式上还有所欠缺,需要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因此在后续文化育人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好地实现共赢。同时,学校和企业还要注重特色文化活动的组织与举办,例如文化长廊、企业家风采、文化大讲堂等,都是帮助学生融入轻松活跃的校园氛围,获得文化熏陶的重要途径。

4.4 注重创新,建构校企合作育人新载体

除了上述阐述的几点外,还要坚持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对现有的校企合作育人进行创新,这也是校企合作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条件。例如,可以对传统校企合作实训室建设进行改革,而且要逐步向产业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进行过渡,并由特聘顾问、创新创业导师和相关方面的教授的共同参与建构校企合作育人专家库,从而为后续的校企合作育人提供便利的通道。同时,还要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引领,以专业发展服务融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行业整体现状为背景对专业的整体布局与发展予以系统化考虑,将产业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作为学生开展实训的重要场所与平台。

4.5 推动课程教学新模式的实施

要注重校企合作育人的多样化,以专业为导向从外面引进在行业内有所造诣的企业家和技能人才,并使其参与到应用型本科育人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同时,要以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为结合点,对课程教学质量标准予以调整,确保其指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此外还要注重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在育人过程中的引进,使工匠精神作为应用型本科学生知识能力提升的重要理念与目标。

5 结语

工匠精神的培育不仅仅是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更是以学生为对象来提出的,是开展现代职业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与坚守的一种精神。因此,在工匠精神背景下,要不断强化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应用,推动产教融合,进而使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得到有效的落实。

[参考文献]

[1] 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

辩证法研究,2015(08).

[2] 金花.工匠精神视角下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讨[J].

中国商论,2018(17).

[3] 武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研究[J].现代营

销,2018(02).

-2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