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共筑生命家园

合集下载

共筑生命家园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共筑生命家园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可并落实我国环境基本国策。

理解并认同我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及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道德修养: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热爱大自然。

法治观念:正确理解并遵守党和政府制定的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各项政策,与违反政策的各种行为作斗争。

健全人格: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责任意识:在生活中以践行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的重难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做法,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教学方法:讲授法,探讨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平度市市长关于大泽山景区的推介导入新课。

)二:子议题一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和做法活动一:屏幕播放8.90年代大泽山的山景和大泽山人的讲述设问:1.当年这样的大泽给人们带来了什么?2.大泽之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谈谈你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教师引导得出人与自然的关系(边说边展示关系图)过渡:同学们的认识非常到位。

正是因为人和自然是这样的一种关系,所以我们要坚持人和自然和谐共生,那么如何做呢?让我们再次聚焦大泽。

活动二:播放大泽山党委书记的访谈录设问:姜镇长的话告诉我们泽山人是怎样努力和泽山和谐共生呢?探讨得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贯彻了国家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开放,协调,绿色,创新和共享发展理念。

活动三:(法律之窗)在资源法中明确规定,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环保法中规定,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

拓展:展示国际社会从《环境宣言》到去年的《昆明宣言》归纳:说明生态文明的建设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

综上所学我们知道了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 共筑生命家园》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 共筑生命家园》精品教学课件

学习任务四
以下材料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就是要始终坚持用最严格 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已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30余部、行政法规100多件、地 方性法规1000余件,还有其他大量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定, 为形成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立法方面) 今年上半年,全国公安机关共侦破相关犯罪案件2.9万起,公安部挂 牌督办155起重大案件。公安部同时公布10起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典型案例。 (执法方面)
学习任务一
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自然
相互依存 共生共荣
人类
避免伤害,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 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学习任务一
探究与分享:82页伦敦“杀人雾事件”,思考并回答问题。
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 的悲剧。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 的原因。
全国生态日设立的原因及意义?
笔记整理三
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①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 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 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③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 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 图景。
请与同伴交流!
小 结 与 思 考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 什么收获?
课后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 么? 还有什么疑问吗?
课后作业
1.基础型作业: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2.发展型作业:完成本课时练习。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 共筑生命家园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 共筑生命家园课件 (共21张PPT)

2.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做法
塞罕坝的变迁
历史上的塞罕坝
一片绿洲
过度开垦放牧
20世纪50年代的 塞罕坝
荒原沙地
治理、保护
现在的塞罕坝
林海绿洲
塞罕坝的变迁告诉我们该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 共筑生命家园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 共筑生命家园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 共筑生命家园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 共筑生命家园课件 (共21张PPT)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 共筑生命家园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 共筑生命家园课件 (共21张PPT)
说说我们中学生该怎样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废纸回收
多乘公交车
多种一棵树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 共筑生命家园课件 (共21张PPT)
就餐要光盘
少用塑料袋
及时关灯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 共筑生命家园课件 (共21张PPT)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2.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 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 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型社会)
• 美丽中国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 共筑生命家园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 共筑生命家园课件 (共21张PPT)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说课稿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说课稿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共筑生命家园》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生命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可能还不够强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联系生活实际,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多样性,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关爱生命,保护家园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生命的多样性,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难点: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关爱生命,保护家园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我会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引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我会通过展示一些生态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生态环境,引出本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生命的多样性,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3.案例分析:我会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从中得出结论。

4.小组讨论:我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5.总结提升:我会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他们的环保意识。

6.课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当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共筑生命家园1.生命的多样性2.人类与自然的关系3.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练习题的正确率等方面进行。

同时,我还会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环保行为的实践,看他们是否真正树立起了环保意识。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共筑生命家园》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六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理解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爱生命,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生命的价值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生命和自然的理解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深入的分析来深化他们的认识。

同时,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保护环境,共筑生命家园。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生命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的方法。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价值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2.讨论交流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生命的价值和环境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六单元第二课《共筑生命家园》。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案例材料: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命的图片,如花草、动物等,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生命的重要性吗?我们应该如何珍爱生命呢?”引导学生思考,引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案例,了解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

然后提问:“案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做到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你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生命的价值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构建生命共同体的意义,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对社会现象和问题有自己的看法。

但在生态环境、生命关爱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命共同体的概念,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关爱他人,保护生态环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构建生命共同体的意义,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关爱他人,主动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在分析讨论中深入理解生命共同体的概念。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4.引导启发法:教师善于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上的生命,引出本课主题。

2.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生态环境破坏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认识到构建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性。

3.知识讲解:讲解生命共同体的概念,阐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共筑生命家园》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六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表和思考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生命价值和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环保信息较多,但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和思考。

此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待提高,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提高环保意识。

3.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环保问题的看法和做法。

3.启发引导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达到深入理解生命价值和环保意识的目的。

4.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表和思考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讨论。

2.准备环保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制作多媒体课件,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图表和思考题,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3.操练(20分钟)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环保口号创作等。

《共筑生命家园》PPT精品教学课件

《共筑生命家园》PPT精品教学课件

知识整合 发展道路、战略、社会形态?
,需坚持哪些基本国策、理念、
➢ 基本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 理 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 发展道路:绿色发展道路。 ➢ 战 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两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青少年可以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做什么? ①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策; ②低碳生活,绿色出行;节约资源,纸张双面使用;保护 环境,植树造林; ③与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④为我国的节能环保工作献计献策。
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届缔约方会议在法国巴黎通过《巴 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指明了方向。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 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知识拓展: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国家
①国家要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 ②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坚持依法保护环境,严惩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④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⑤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淘汰落后产业。
2、坚持绿色富国 绿色惠民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 4、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2年7月全球极端气温肆 虐已造成超过1700人死亡
猴痘扩散蔓延
新冠疫情反复
重庆山火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城市森林公园
海绵城市
美丽乡村

6.2《共筑生命家园》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6.2《共筑生命家园》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共筑生命家园》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学生能够理解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道路等理念是对国家发展和人类未来负责的正确选择,增强对国家相关政策的认同感。

2.认识到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中所承担的责任,培养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健全人格: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环境伦理观,使学生具有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4.通过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探讨和解决方法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环境挑战的乐观态度和坚韧意志。

责任意识:5.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热情,从自身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6.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环境问题,学会思考如何推动社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自然为人类提供的滋养和条件,以及人类对自然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认识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智慧选择。

2.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措施和意义掌握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具体要求,如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富国和绿色惠民等。

理解走绿色发展道路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意义。

难点:3.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学生将绿色发展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如在消费、出行、生活习惯等方面做到环保、低碳、绿色。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绿色生活方式和参与环保行动的途径。

4.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

让学生掌握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并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图片或视频,如森林砍伐、水土流失、水污染、空气污染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配套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配套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配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而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资料,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缺乏深入理解和系统的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掌握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

2.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2.案例资料: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案例。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生态环境恶化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对我们有什么好处?2.呈现(10分钟)讲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阐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引发学生的共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6.2《共筑生命家园》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我们共筑的生命家园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剖析,使学生理解到保护环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于生命、环境、社会责任等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不能很好地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共筑生命家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引导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共筑生命家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讨论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生命家园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生命家园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共筑的?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共筑生命家园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如何做到关爱他人、保护环境?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6.2 共筑生命家园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总议题:从日本排污议如何共筑生命家园一、教材分析《共筑生命家园》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的第二框内容。

本框题共有两目内容,第一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要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学生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懂得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第二目“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主要讲述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的中国路径和中国方案。

据此本课以时政素材“日本排污”为主线,设置总议题:从日本排污议如何共筑生命家园;设置子议题:“聚焦问题怒日本排污之悲;深层分析悟人与自然之理;找寻对策商保护家园之行”让学生从议题任务“模拟外交发言人发言”“预判事件走向”“旅游、点赞”中感知日本排污危害、分析日本排污其他可行方案以及我国盐库察尔汗盐湖的生态保护措施,从中感知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

二、学情分析随着学识的增长和生活经历的丰富,九年级学生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现状有所了解,知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有初步的认识。

然而,当前初中生的思维深度、社会经验有限,缺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难以理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中学生对建设美丽中国的认知是浅层的,对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做法不够了解;没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行动不足。

三、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同我国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生态的家园,认同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基本国策法治观念: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了解日本排污不合法性,以及做到保护公共财产的基本义务责任意识:树立环保意识,在生活中践行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教材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教学难点: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人与自然的理念、理解国家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政策五、教学过程导入: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 共筑生命家园课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 共筑生命家园课件

BBZY
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学同们,请看一组宣传 图片。
BBZY
环保使世界更加美好
3.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 态文明?
(1)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 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 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 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3) 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 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 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 ,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4) 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 提供可靠保障。 (5)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 良好、人民幸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塞罕坝涅槃
60年代的塞罕坝,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五种极端环境于一体, 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刚刚建场的塞罕坝,没有粮食,缺少房屋,交通闭塞,冬 季大雪封山,人们便处于半封闭、半隔绝的状态;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没有 娱乐设施,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建设者们,除了简单的行李衣物,其他的几乎一 无所有。通过塞罕坝两代人近50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立地条件下,在 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 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 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塞罕坝人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 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6.2《共筑生命家园》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6.2《共筑生命家园》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6.2《共筑生命家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共筑生命家园》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材还介绍了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深入分析生态环境问题,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认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美好之处,引出本课主题。

2.案例分析:呈现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讨论交流:分组让学生就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4.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份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报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成果分享:各小组展示报告,共同总结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6.2《共筑生命家园》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原因,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措施,青少年如何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知识,对生态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认识不够深刻,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措施了解不全面。

此外,学生在面对生态环境问题时,往往感到无能为力,缺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原因,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措施,学会从自身做起,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原因,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措施。

2.难点:如何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激发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原因,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实践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生态环境问题及相关政策,收集典型案例,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6.2共筑生命家园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

6.2共筑生命家园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
A.人类要尊重、呵护自然,绝对服从自然
B.我国加强国际合作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C.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
D.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天然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其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和各方面的价值都是不可替代的。2022年6月1日,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湿地保护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该法的制定实施,旨在( B )
5.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
6.知识拓展:介绍五大新发展理念。
1.结合生活实际,认真思考问题。
2.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3.跟随教师引导,结合自身理解,初步理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认真观看视频,积极思考问题并举手回答问题。
7.言语引导,总结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8.梳理本课逻辑,总结知识提纲。
1.仔细阅读相关材料,认真观看视频,结合自身感受,积极思考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动举手发言。
2.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认真思考问题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3.在老师的点拨下,理解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的要求,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2.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3.塞罕坝的“前世今生”
简单介绍塞罕坝过去与现在的变化。
播放关于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的付出的视频
提问:为什么塞罕坝从“美丽高岭”变成“黄沙漫漫”?为什么它又从“沙地荒原”变回“林海绿洲”?你从中得到哪些启发?
4.介绍“塞罕坝”精神,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分析塞罕坝变化原因。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从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和途径、共建美丽中国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对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更缺乏实际行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对人类的影响,掌握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和途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共建美丽中国。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对人类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和途径。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生态环境问题,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主题演讲法:邀请有关专家或学生代表进行主题演讲,分享保护生态环境的经验和感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案例分析题和小题检测题。

3.准备好演讲嘉宾及演讲主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图片,如雾霾、水污染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提问:“你们认为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数据和事实,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共筑生命家园》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生态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自己的责任认识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实践教学法: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情境视频、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讨论话题,准备好相关问题。

3.准备好实践活动的方案,以便学生进行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关于生命和生态环境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美妙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和帮助。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九年级(上册)_6.2共筑生命家园课件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九年级(上册)_6.2共筑生命家园课件

田园观光
美丽宜居
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 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道德与法治
经济 发展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 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走绿色发展道路 (发展共识)
生态 保护
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 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人民 生活
2019年,北京PM2.5年均浓 度 创 下 2013 年 监 测 以 来 的 最 低 值,全国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 度比2013年下降43%。
初中道德与法治
人与自然的关系
思考:你会给这段内容,起一个怎样的标题? 《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
就地球自身而言,其在大小和质量上恰如其分的足够, 这就使得其有能力形成大气层,有生命赖以存在的空气。。
在与太阳的距离上,这颗蓝色的星球也是拿捏的相当好, 使得地球接受来自太阳的光和热恰到好处,使得万物之源的 水,得以形成。从而为生命的孕育提供了最原始的条件。
自然
山 水 林田 湖 草
相互依存“纷动发进多乱态展取元”中中中中的的的的的平协有一中衡调度致有序
共 生 共 荣
人类
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 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初中道德与法治
1952年12月5日开始,一场大雾在英国伦敦持续了5天。当时伦敦冬季 多使用燃煤采暖,市区还有许多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站。煤炭燃 烧产生的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整个伦敦城笼罩在烟尘煤气中。据英 国官方统计,在大雾持续的5天里,死亡者多达4000多人。在大雾过去的 两个月内,陆续又有8000多人因毒雾死亡。英国媒体将这次污染事件称 为“杀人雾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 示: (1)特殊的天气状况是“伦敦杀人雾事件”的
重要诱因,但就其根本原因则在于有法不依。事实 上,在该事件之前,英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控制空 气污染的法规。然而,受制于当时以经济建设为核 心的发展战略,这些法律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执行。 空气污染日益加剧并最终导致灾难的发生。
提 示: (2)第一,在未来的空气污染治理中,我们一方
2.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 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 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2.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1)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 (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 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 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 实现绿色富国之梦。P85-86 (3)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 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 方式。p86 (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 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 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p87
面要加强对原有环保法规的执法检查,将立法落到实 处;另一方面也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空气污染治理的法 律法规。
第二,政府部门要从改善环境质量角度出发,进 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提升企业环境准入门槛,落后产 品、设备必须淘汰出局。第三,国家相关部门要将重 污染天气的“区域性应急联动”提上日程。等等。
假如你是牧民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
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那本世纪中 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 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 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p87
塞罕坝现在
退耕还林形成了生态系统 经过治理后,频频出现 的良性循环,绿化面积得到大 的“北京蓝”。 幅度提升。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过程没有机械转动部件也不消耗燃料,并且不 排放包括温室气体在内的任何物质,具有无噪声、无污染的特点; 太阳能资共源没筑有地生域限命制,分家 布广园泛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要可以持资续己可源 发的能牲多一环展畜的个境、头增牧承人数加场载与,自,尽己牧能 自量的民力然与牲有为和牧畜两场头种谐基的数做共础承…法生、…载,为以力一相是自目适适然标应当规。;的二控律是制为尽自准则、以
(1)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 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 p83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 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p84 (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p84
因此,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具可持续发展理想特征的可再生能 源发电技术。
自学过程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详细阅读教材(84-88页),完成下列目标。 1.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了解) 2.完成p84探究与分享,简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的关系※ 3.完成p84-87各探究与分享相关问题并思考:
怎样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 4. 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了解) 扩展延伸: 5归纳:我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6为创建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从国家、企业、 个人角度建言献策。 ※
熄灯一小时
多乘公交车
多种一棵树
就餐要光盘
少用塑料袋
及时关电脑
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环保 法》备受瞩目,这是1989年我国公 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 后的首次修订,被称为“史上最严 ”环保法。
其体现出的亮点:凸显保护优 先原则,建立公共预警机制,划定 生态保护红线,扩大公益诉讼主体 ,明确政府监管职责,加大对环境 违法行为追责处罚力度。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人类面对生态 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p81
(2)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 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生态兴则文明 兴,生态衰则文明衰。p82
杀人雾事件
伦敦“杀人雾事件”回顾
阅读教材第82—83页“探究与分享”; (1)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请 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 (2)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 理霾有什么启发?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人类面对生态 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p81
滥砍乱伐,毁林开荒
超采地下水浇灌农田
生态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过度放牧
以上图片说明 了什么?
滥挖矿山
目标导学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6.为创建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从国 家、企业、个人三个角度建言献策(做 法)。
(2)企业: ①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依法履行保护环 境的义务,落实节能减排政策。 ②“三废” (废气、废水、废渣)经过无 害化处理在排放。 ③加大环保的资金投入力度,使用环保设备, 控制环境污染。 ④依靠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 源利用率等。
我们既要绿水 青山,也要金 山银山。
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 去绿水青山为代价, 那么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绿水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个人利益服从公众利益, 短期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2.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
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 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
探究与分享
小清家在一条小河旁。以前,河水清澈见底,人们常在河里捕 鱼虾,洗衣洗菜。后来,河水渐渐变得浑浊起来,鱼虾不见了踪影 ,人们也不敢在河里洗衣洗菜了。原来,在小河的上游建了一家造 纸厂,厂里的污水违规排放直接进入河里,河水被严重污染了。
建设生态文明
(1)基础: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 (2)准则: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3)目标: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4)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5)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塞罕坝之前
三代林场人发扬塞罕 坝精神,大力植树造林,让 塞罕坝从“沙地荒原”变回 “林海绿洲”。
道路 6. 为创建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从国家、
企业、个人角度建言献策。※
课堂检测:
记忆本课重点知识点(5分钟)并完成同步练 习选择题部分(5分钟)
课后作业:
1巩固知识点(基础) 2同步训练提升部分主观题(提升)
2.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 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坚持绿色惠 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 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2.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 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 、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自学过程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详细阅读教材(81-84页),完成下列目标(5 分钟) 1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2案例探究p82,完成相关问题
并思考:如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措施、方式)
自 相互依存,

然 共生共荣

过度放牧导致草 原退化
滥挖矿山导致农 田重金属污染
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 失土地荒漠化
鼓了“钱袋子” 伤了“居住环境”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基础上,走绿色发 展之路。
既获得了经济效益 又获得了生态效益 和社会效益。
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 设生态文明的?
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就 是保护生产力,改善 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 产力,决不能以牺牲 环境、浪费资源为代 价,换取一时的经济 增长。
6.为创建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从国家、 企业、个人三个角度建言献策。
(3)个人: ①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 态文明理念,增强法治意识; ②落实环保行动,从身边小事做起,不使用 一次性物品;做好垃圾分类;出门尽量乘坐 公交车或者步行,做到绿色出行等; ③积极学习并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相 关政策; ④坚决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5.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意义:
①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②有利于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 发展,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③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可持 续发展之路。 ④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⑤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推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态文 明建设。 ⑥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课堂总结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
坚持人
与自然 2.如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措施、
共 筑 生
和谐共 生
方式)※ 1.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了解)

2.简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家 园
坚持绿 色发展
3.怎样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 4.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 5.我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
目标导学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 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 共识。p84
2.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
猜一猜
湖州安吉县余村
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这 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富起来
第二次富起来
以牺牲资源和环境 为代价,谋求经济 的一时增长。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2课时 共筑生命家园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掌握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做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