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些面积单位,还要让学生感知这些面积单位的大小。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两点:

1.巧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测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并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适时提出:同一本书,为什么测量的结果却不一样?由此引入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直观且有效的学习手段,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动手操作这一直观手段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通过体验认识——动手操作——实际应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知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每组一个信封,信封里有3张正方形纸,这

3张正方形纸的边长分别是9厘米、4.5厘米和1厘米,还有3张面积大约是4平方厘米,形状分别是三角形、长方形和圆的纸片。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面积。这节课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数学书,在小组内用准备好的学具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联系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直接提出问题,在引导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提出测量要求。

(1)测量前,先小组讨论要选择什么样的图形作为测量单位(每组只能选两种),并说明理由,再用选择的测量单位进行测量。

(2)统计选择结果。(由各小组组长汇报选择作为测量单位的图形,教师在黑板上统计)

师小结:选正方形作为测量单位主要有两点原因:①正方形能密铺;②操作简单方便。

2.汇报测量结果。

(1)各小组汇报测量结果。

(2)提出问题:同一本书,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

(学生讨论后汇报)

(3)总结:测量同一个图形,要想测量出一致的数值结果,需要统一测量单位。

3.认识面积单位。

(1)出示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明确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cm2)。

(2)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3)体会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有多大。

①剪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与粉笔盒正面比一比,体会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②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

③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米?

④操作:用手臂围出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4名同学合作用手臂围一个正方形,教师用米尺量一量围出的正方形的边长是不是1米)

小结:计量稍大图形的面积一般用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或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dm2);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是1平方米(m2)。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3个面积单位,应用面积单位我们就能准确地测量和计算面积了。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讨论交流,然后进行实际验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实际大小,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