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3、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
高中物理专题练习-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 甲、乙两个物体, 其质量比为10 : 1 , 甲从H高处自由下落, 乙从2 H高处自由下落, 空气阻力不计, 设两个物体同时开始下落, 则〔〕A. 在下落过程中, 同一时刻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B. 在下落过程中, 同一时刻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C. 甲落地时, 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D. 甲、乙在空中运动时间之比为1 : 22. 把物体自由下落的总距离分成长度相等的三段, 按由上到下的顺序, 通过这三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为〔〕A. 1 : 2 : 3B. 1 : 3 : 5C. 1 : 2 : 3D. 1 : ( 2 -1 ) : ( 3 - 2 )3. 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头2 s 内, 头4 s内, 头6 s内的位移之比为〔〕A. 1 : 2 : 3B. 1 : 3 : 5C. 1 : 4 : 9D. 3 : 7 : 114. 一人站在2.0 m高的窗子前反复测量从楼顶自由下落的物体经过窗子的时间, 测得物体经过窗子所需时间为0.4 s , 取g = 10 m/s2 , 则下述正确的是〔〕A. 物体到窗顶处的速度为3.0 m/sB. 物体到窗台处的速度为7.0 m/sC. 物体从离窗顶4.5 m处开始下落D. 物体从离窗顶0.45 m处开始下落5. 一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 从抛出时刻算起, 上升到最大高度一半的时间为t1, 速度减为抛出速度一半的时间为t2 , 则〔〕A. t1 > t 2B. t1 = t 2C. t1 < t 2D. 无法判断6. 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 空中运动时间为10 s , 开始2 s内和最后2 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A. 1 : 5B. 1 : 7C. 1 : 9D. 1 : 117. 某人在自由下落的升降机内, 相对升降机以v0竖直上抛一物, 在此人看来〔〕A. 物体匀速上升至顶板B. 物体匀减速上升C. 只有v0足够大时, 物体才能到达顶板D. 无论v0多大, 物体都可到达顶板8. 有一条长5.0 m的铁链, 将它的上端挂着, 静止释放, 让其自由下落, 铁链全部经过悬点下25 m处所经历的时间为多少?9. 有一矿井深45 m , 在井口每隔相等的时间自由释放一个小球, 当第七个小球从井口开始下落时, 第一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 试求:(1) 相邻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2) 第一个小球到达底时, 第三个小球和第五个小球之间的距离.10. 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 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所用的时间为t1 , 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所用的时间为t2 , 试求A、B之间的距离.11. 两个物体用10 m长的细绳连接, 从同一高度先后相隔1.0 s自由落下, 问第二个小球下落多长时间绳子才被拉紧?答案1. BC2. D3. C4. ABD5. C6. C7. AD8. ( 5 -2) s 9. (1) 0.5 s (2) 15 m 10. 18g (21t-22t) 11. 0.5 s。
2025高考物理复习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课件教案练习题

平均速度为
v =ht
=5 m/s,当t=
2+
7
s时,小球通过的路程为s3=
2hm+h=55 m,平均速度为 v =2-+157 m/s=10-5
7
m/s,故B错误,
C正确;整个运动过程的加速度一直为重力加速度,方向一直竖直向下,
故D错误。故选C。
返回
聚焦学科素养 刹车类问题与双向可逆 类运动
应用1.小明驾驶他的SUV以时速72 km/h匀速行
驶在320国道上,看到前方十字路口闪烁的绿灯只
有5 s了,他立即刹车,此后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
动,加速度大小为5 m/s2,等车子稳稳地停下来
后,他挂好空挡,拉好手刹,抬头发现闪烁2 s的
黄灯刚好变成红灯。则小明刹车后这7 s内车子的
位移是
A.17.5 m
方法技巧
竖直上抛运动的研究方法 1.分段法:将全程分为两个阶段: (1)上升过程:匀减速直线运动; (2)下降过程:自由落体运动。
方法技巧
2.全程法: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将全过程视为初速度为v0、加
速度为a=-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则有v=v0-gt,h=v0t-
1 2
gt2。
此时要注意v、h的矢量性及其意义:
(1)v>0时,物体正在上升;v<0时,物体正在下降。
(2)h>0时,物体在抛出点上方;h<0时,物体在抛出点下方。
对点练1.一个从地面上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
间隔是5 s,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是3 s,则A、B之间的距离
是(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
A.80 m
审题指导 木杆通过圆筒的上端A所用的时间:木杆的下端到达圆筒上端 A时开始计时,木杆的上端到达圆筒上端A时结束计时。
人教版高中物理-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专题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练习题1.从离地面80m的高空自由落下一个小球,g取10m/s2,求:(1)经过多长时间小球落到地面;(2)自开始下落计时,小球在第1s内的位移和最后1s内的位移;(3)小球下落时间为总时间一半时的位移.2.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通过1.75m高的窗户所需的时间为0.1s,物体从窗底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为0.2s,则物体是从__________m的高处开始下落的.3.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中的人,手持一对用80m长的轻绳连接起来的质量相同的小球,若第一个小球自由下落2s后再释放第二个小球,第一个小球下落多长时间后,绳子张紧?(g 取10m/s2)4.屋檐定时滴下水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正分别位于高为1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取g=10m/s2.问:(1)此屋檐离地面多少米?(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5.一矿井深为125m,在井口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落下一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达到井底,则相邻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为多少?这时第9个小球与第7个小球相距多少米?(g取10m/s2)6、以初速度v=10m/s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不考虑空气阻力,它落回到抛出点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它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多高?7.竖直上抛的物体经8s落地,其v一t图如图期中(一)一7所示。
体抛出后经过多长时间到达最高点?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则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8、气球以2m/s的速度在空中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的一个小物体,小物体经过7s 落回到地面,(g=10m/s2)。
求:(1)物体距地面的最大高度;(2)物体离开气球后3 s末的速度;(3)物体离开气球后5 s末的位移;9.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m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如图所示,举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8m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运动员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计算时,可把运动员看作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质点.g取为10m/s2,求:(1)运动员离开跳台时的速度大小;(2)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运动员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训练含答案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 D.平均速度大小为 ,方向竖直向上
三、实验题
13.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已知打点的频率为50Hz,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重物、铁架台、夹子、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有(______)
四、解答题
15.如下图所示,直杆长L1=0.5m,圆筒高为L2=3.7m。直杆位于圆筒正上方H=0.8m处。直杆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并能竖直穿越圆筒。试求(取g=10m/s2)
(1)由释放到直杆下端刚好开始进入圆筒时经历的时间t1;
(2)直杆穿越圆筒所用的时间t。
16.矿井深80米,在井口每隔一段相等的时间落下一小球,当第9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达到井底,求:(g取10m/s2)
A.加速度为0B.位移为2.5mC.速度变化为0D.平均速度为0
3.如图所示, 两棒的长度相同, 的下端和 的上端相距 。若 同时运动, 做自由落体运动, 做竖直上抛运动且初速度 取 ),则 相遇时 的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4.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1.5v。则ab段与bc段位移之比为( )
B.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C.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D.小球在位置“5”的速度为
10.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2倍,甲从H高处自由下落,乙从2H高处与甲同时自由下落,下述正确的是( )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下落过程中,下落1s末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C.下落过程中,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2.4 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 检测卷

综合提升练习--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一、单选题(本题为单项选择题,共8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一名足球球员正在练习颠球,这名球员每次都能将球颠起,球上升后恰好能停在球员的头顶,则请你估算球员将球颠起时的速度为( )A .1m/sB .3m/sC .6m/sD .9m/s2.A 球由塔顶自由落下,当落下a 时,B 球自距离塔顶b 处开始自由落下,两球恰好同时落地,则这塔的高度为,不计空气阻力:( )A .+a bB .2ab a b +C .2()4a b a +D 3.某时刻甲同学从地面竖直向上以v 0=10m/s 抛出一个小球A ;与此同时,乙同学在甲同学出手点正上方h =10m 处由静止释放另一个小球B ,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小球将在A 上升的过程中相遇B .两球相遇时速度大小相等C .两球相遇时A 球的速度为零D .两小球将无法在空中相遇4.A 球自空中某处以速度为v 0竖直向上抛出,B 球自A 球正上方某处同时自由下落,两球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012v t g=,两球在空中相遇。
之后互不影响,不计空气阻力,则( )A .A 球到达最高点后两球距离不再增加B .A 球到达最高点后距离增加得越来越快C .A 、B 两球相遇时A 处于下降阶段D .B 球到达A 球抛出点时,A 球刚好到达最高点5.如图所示,将小球a 从地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的同时,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b 从距地面h 处由静止释放,两球恰在2h 处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球a 竖直上抛的最大高度为hB .相遇时两球速度大小相等C .相遇时球a 的速度小于球b 的速度D .两球同时落地6.在某处以初速度20 m/s 竖直向上抛出A 球后,又以同样速度从同一位置竖直向上抛出B 球,两球抛出的时间间隔为2s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10 m/s 2.则( )A .A 球在上升过程中与B 球相遇B .B 球抛出后,经过1.5s 与A 球相遇C .A 球抛出后,经过3 s 与B 球相遇D .若时间间隔再小一点,A 球可在上升过程中与B 球相遇7.将小球A 从一座高度为H 的高塔塔顶静止释放的同时,另一个小球B 自塔底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A 、B 两小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均不计空气阻力。
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试题专题2.5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

2v利用表中数据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A、打第1点时纸带运动的速度是m/s。
B、第0点(填“是”或“不是”)自由落体运动的起点。
C、测出当地重力加速度g= 。
14.(2023春·江西·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甲、乙两同学在家庭实验中完成了重力加速度测量实验,两位同学均采用滴水法测量重力加速度,其中下图1是甲同学的数据测量及处理情况;下图2是乙同学的数据测量及其处理情况。
注意到两位同学,都测量了100滴水下落的总时间,然后测量了滴水起点和落点之间的距离,甲同学点水高度为122.55cm,测得重力加速度为29.804m/s,乙同学滴水高度为0.31m,测得重力加速度为29.84m/s。
两位同学在课堂上分享展示了自己的家庭实验活动后,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
请完成下面有关思考与讨论:(1)两位同学在重力加速度测量实验中都采用了减小测量误差。
A.控制变量法B.累积法C.极限法D.理想实验法(2)同学们进行误差分析时陈述了下列一些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有。
A.水滴将受到空气阻力作用,这是不可避免的系统误差:B.水滴下落高度测量困难导致高度测量有误差:C.测量水滴下落时间误差大小与总滴水数多少无关;丙同学对比甲、乙两同学的实验后,提出利用家住30层高楼的条件,通过水滴高楼法可以进一步减小实验误差。
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实验建议,并说明理由。
15.(2023秋·重庆沙坪坝·高一期中)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量重力加速度。
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 Hz,图乙是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自由落体运动的轨迹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的点是从放手开始打下的连续的计时点,两点之间的距离已标在图中。
v ,(1)已知打点计时器打下B、C、E、F各点时,重物的速度分别是0.19m/sB0.39m/s C v =,0.77m/s E v =,0.96m/s F v =,请你计算D 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D v m/s 。
高中一年级物理必修一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综合练习

高一物理通用版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综合练习(答题时间:60分钟)1. 自由下落的物体第n秒内通过的位移与第(n-1)秒内通过的位移之差为()A. 9.8 mB. 4.9(2n+1) mC. 3(n+1) mD.n2n2-1m**2. 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接球。
他每隔0.40s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
已知除正在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4个球。
将球的运动近似看作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取g=10m/s2)()A. 1.6mB. 2.4mC. 3.2mD. 4.0m*3. 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的大国,节约能源刻不容缓.设有一架直升机以加速度a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起飞,已知直升机在上升过程中每秒钟的耗油量V=pa+q(p、q均为常数). 若直升机欲上升到某一定高度处,且耗油量最小,则其加速度大小应为()A. p/qB. q/pC. p+qpD.p+qq4. 从地面竖直上抛物体A,同时在某高度处有一物体B自由下落,两物体在空中相遇(并非相碰)时的速率都是v,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物体A的上抛初速度大小是相遇时速率的2倍B. 相遇时物体A上升的高度和物体B已下落的高度相同C. 物体A和B的落地时间相同D. 物体A和B的落地速度相等5. 一物体从高x处由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t到达地面,落地速度为v,那么当物体下落时间为t3时,物体的速度和距地面的高度分别是()A. v3,x9B.v9,x9C.v3,89x D.v9,33x6. 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同时从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运动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则刚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可能是下图中的( )**7. 用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正下方的盘子里,调节水龙头,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而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水恰好离开水龙头,测出n 次听到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t ,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 ,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设人耳区别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 s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 m/s ,则( )A. 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为34 mB. 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为34 mC.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2hn 2t 2D.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22)1(2t n h8. 某物体以30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5 s 内物体的( )A. 路程为65 mB. 位移大小为25 m ,方向向上C.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D. 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 ,方向向上**9. 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的灯光照射下,可观察到一个个下落的水滴,缓慢调节水滴下落时间间隔到适当情况,可看到一种奇特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A、B、C、D四个位置不动.一般要出现这种现象,照明光源应该满足(g= 10m/s2)A. 普通光源即可B. 间歇发光,间歇时间0.02sC. 间歇发光,间歇时间0.1sD. 间歇发光,间歇时间0.5s*10. 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面224m水平飞行时,运动员离开飞机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高考物理专题3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练习(含解析)

专题3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只在重力作用下(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切推论公式也都适用.2.竖直上抛运动是初速度竖直向上、只在重力作用下(加速度大小为g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可全过程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列方程,也可分成上升、下降阶段分段处理,特别应注意运动的对称性.3.“双向可逆类运动”是a 不变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参照竖直上抛运动的分析方法,可分段处理,也可全过程列式,但要注意v 0、a 、x 等物理量的正负号.1.(2020·福建永安一中月考)如图1所示,某同学观察悬崖跳水者从悬崖处自由下落,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现测出跳水者碰到水面前的下落时间为 3.0 s ,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9.8 m/s 2,而悬崖到水面的实际高度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准确测量,准确测量的高度可能为( )图1A.43.0 mB.45.0 mC.47.0 mD.49.0 m答案 A解析 若没有空气阻力,有h =12gt 2=44.1 m ,由于跳水者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所以他向下运动的加速度要小于重力加速度g ,计算的结果比实际的高度偏大,可知实际的高度要小于44.1 m ,A 正确,B 、C 、D 错误.2.(2020·福建省四地六校月考)某同学为估测一教学楼的总高度,在楼顶将一直径为 2 cm 的钢球由静止释放,测得通过安装在地面的光电门数字计时器的时间为0.001 s ,由此可知教学楼的总高度约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 A.10 m B.20 m C.30 m D.40 m答案 B解析 v =d t =20 m/s ,v 2=2gh ,则h =v 22g=20 m.3.(2020·安徽滁州市联合质检)将一个小球从报废的矿井口由静止释放后做自由落体运动,4 s 末落到井底.该小球开始下落后第2 s 内和第4 s 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A.1∶3B.2∶4C.3∶7D.1∶4答案 C解析 小球从静止释放,第2 s 内和第4 s 内位移之比为3∶7,则v 2∶v 4=3∶7. 4.(2020·陕西省一模)如图2所示,在地面上一盘子C 的正上方A 处有一金属小球a 距C 为20 m ,在B 处的另一个金属小球b 距C 为15 m ,小球a 比小球b 提前1 s 由静止释放.g 取10 m/s 2,则( )图2A.b 先落入C 盘中,两球不可能在下落过程中相遇B.a 先落入C 盘中,a 、b 下落过程中的相遇点在BC 之间某位置C.a 、b 两小球同时落入C 盘D.a 、b 两小球的相遇点恰好在B 处 答案 D解析 a 比b 提前1 s 释放,a 在1 s 内下落的位移为h 1=12gt 12=12×10×12m =5 m ,因为a在b 上方5 m 处,故a 到B 处时b 才开始释放,即a 、b 两小球相遇点恰好在B 处,由于在B 点相遇时a 初速度大于零,b 的初速度为零,故a 先落入C 盘中,选项D 正确.5.(多选)(2020·百校联考)将一个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碰到高处的天花板后反弹,并竖直向下运动回到抛出点,若反弹的速度大小是碰撞前速度大小的0.65倍,小球上升的时间为1 s ,下落至抛出点的时间为1.2 s ,重力加速度取10 m/s 2,不计空气阻力及小球与天花板的碰撞时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与天花板碰撞前的速度大小为10 m/sB.小球与天花板碰撞前的速度大小为8 m/sC.抛出点到天花板的高度为15 mD.抛出点到天花板的高度为13 m 答案 AC解析 由题意可知,vt 1+12gt 12vt 2+12gt 22,求得v =10 m/s ,抛出点到天花板的高度为h =vt 1+12gt 12=15 m ,选项A 、C 正确.6.(多选)如图3所示,在倾角为30°且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底端,一小球以初速度v 0=10 m/s 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g 取10 m/s 2),则( )图3A.小球沿斜面运动的最大距离为20 mB.小球回到斜面底端的时间为4 sC.小球运动到距底端7.5 m 处的时间可能为3 sD.小球运动到距底端7.5 m 处的时间可能为1 s 答案 BCD解析 由mg sin θ=ma 得a =5 m/s 2,上升最大距离x =v 022a =1022×5m =10 m ,A 错误;上升时间t 上=v 0a =105s =2 s ,根据对称性知t 总=2t 上=4 s ,B 正确;全过程分析7.5 m =v 0t -12at 2,得t =1 s 或t =3 s ,故C 、D 正确. 7.(2019·福建永安一中、德化一中、漳平一中联考)一条悬链长7.2 m ,从悬挂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整条悬链通过悬挂点正下方20 m 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整个过程中悬链不落地)( ) A.0.3 s B.0.4 s C.0.7 s D.1.2 s 答案 B解析 悬链的上、下端到达该点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 上=2h 上g =2×2010s =2 s , t 下=2h 下g=2×10s =1.6 s , 则Δt =t 上-t 下=0.4 s ,故B 正确.8.(2020·山东烟台市期末)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即x -t 图象)如图4所示.某次玩具枪测试中,子弹从枪口射出时的速度大小为40 m/s ,测试员在t =0时刻竖直向上射出第一颗子弹,之后每隔2 s 竖直向上射出一颗子弹,假设子弹在运动过程中都不相碰,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对于第一颗子弹,它和以后射出的子弹在空中相遇的时刻分别为( )图4A.3 s,4 s,5 sB.4 s,4.5 s,5 sC.5 s,6 s,7 sD.5.5 s,6.5 s,7.5 s答案 C解析 第一颗子弹从射出到落回射出点所用的时间t 0=2v 0gt 后与第n 颗子弹相遇,则相遇时第n 颗子弹的运动时间t n =t -2(n -1) s ,n =2,3,4,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位移公式有v 0t -12gt 2=v 0t n -12gt n 2,联立两式解得t =(n +3) s ,当n =2时t =5 s ,当n =3时t =6 s ,当n =4时t =7 s ,C 正确.。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之竖直上抛专题练习含答案

竖直上抛专题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1.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A. 在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也越来越小B.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C. 上升和下降经过同一位置速度相同D. 上升和下降经过同一段高度的过程中,上升时间等于下降时间2.建筑工人常常徒手抛砖块,当砖块上升到最高点时被楼上的师傅接住用以砌墙.如所示,若某次以10 m/s的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砖块,g取10 m/s2,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则()A. 砖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0 mB. 砖块上升的时间为1 sC. 抛出后经0.5 s上升的高度为最大高度的一半D. 抛出后上升过程砖块做加速度变化的减速直线运动3.将一小球从足够高的塔顶以某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2s小球的速度大小为v=5m/s,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初速度大小一定为15m/s,2s末小球在抛出点上方10m处B. 初速度大小一定为15m/s,2s末小球在拋出点下方10m处C. 初速度大小可能为25m/s,2s末小球在抛出点上方30m处D. 初速度大小可能为25m/s,2s末小球在抛出点下方30m处4.将质量为m的小球甲和质量为2m的小球乙,分别从高地高度为h、2h处同时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和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碰撞后小球速度大小不变。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球空中下落的加速度比之等于1:2B. 甲乙第-次落地时速度大小之比等于1:21 / 8C. 甲乙与地面第一次碰撞前下落的时间之比为1:2D. 从开始下落计时时两球第一次在空中相遇5.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是T a,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是T b,则a、b之间的距离为()A. g(-)B. g(-)C. g(-)D. g(-)6.一物体从某一行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t=0时抛出,得到如图所示的x-t图象,则()A. 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10 m/s2B. 该物体上升的时间为5 sC. 该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为10 m/sD. 该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度为20 m/s7.每隔0.3s从同一高度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做初速为6m/s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第一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数为(取g=10m/s2)()A. 三个B. 四个C. 五个D. 六个8.从地面上以初速度2υ0竖直上抛物体A,相隔时间△t后再以初速度υ0从同一地点竖直上抛物体B,不计空气阻力。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压轴题一、单选题1.热气球运动爱好者从某高处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0.5kg 的物体,地面测量人员测量发现物体在落地前1s 内下落的高度是40m ,不考虑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210m/s 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从释放到落地经历的时间为4.5sB .物体落地时的动能为400JC .从释放到落地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0m/sD .物体下落的高度为80m 【答案】A 【详解】A .设物体下落时间为t ,由题意可求物体落地前1s 内的平均速度为40m/s ,即最后1s 中间时刻的速度,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40(0.5)g t =-代入数据解得4.5s t =A 正确;B .落地速度为45m/s v gt ==所以落地动能为2k 1506.25J 2E mv == B 错误。
C .从释放到落地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22.5m/s 2vv == C 错误。
D .物体下落的高度为21101.25m 2h gt == D 错误。
故选A 。
2.杂技演员每隔相等的时间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一切阻力,小球间互不影响),若每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都是1.8米,他一共有5个小球,要想使节目连续不断地表演下去,根据该表演者的实际情况,在他的手中总要有一个小球停留,则每个小球在手中停留的时间应为(g 取102m /s )( ) A .0.36秒 B .0.24秒C .0.2秒D .0.3秒【答案】D 【详解】每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都是1.8米,根据212h gt =解得0.6s t == 根据竖直上抛的对称性可知,空中有四个小球,一个刚上升,一个在顶端,另外两个在上升和下降且处于同一高度,共4个时间间隔t ∆,所以球在手中的停留的时间为在空中总时间的四分之一20.3s 4tt ∆== 故选D 。
3.下雨时,某同学在家发现屋檐上有雨滴落下,相邻两水滴滴下的时间间隔相等。
当第1个水滴刚好落到地面上时,第3个水滴刚好离开屋檐。
第1章 第3节 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竖直下抛运动

思路三(从公式推论入手):
2 2 vB vA 2gh3
vB v A gt1 代入数据可得:vB 60m / s 由vB gt 得:t 6s
2 vB 2gh1
h1 180m
思路四(从平均速度入手):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 h3 v 55m / s t1 利用结论: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某段的平均 速度等于该段中间时刻的速度大小 t1 vB v g 60m / s 2 由vB gt 得:t 6s vB t 由h1 2 得:h1 180m
【解析】根据题意画出小球的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 其中t 4s,h 196m 解法一:根据自由落体公式 1 2 由H gT 2 1 2 H h g T t 2 1 2 1 h gt 196 9.8 16 2 2 解得T s 7s gt 9.8 4 1 2 1 H gT 9.8 7 2 m 240.1m 2 2
解法二: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的性质解题. 由题意得最后4s内的平均速度为 h 196 v m / s 49m / s t 4 因为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 间时刻的速度,所以下落至最后2s时的瞬时速度为 vt v 49m / s
由速度公式得从开始下落至最后2s的时间 vt 49 t s 5s g 9.8 t 4 所以T t 5s s 7s 2 2 1 2 1 H gT 9.8 7 2 m 240.1m 2 2
点评:分析解答竖直上抛问题时,既可采用分 段法,也可采用整体法.分段法物理过程清晰, 但解题步骤较多;整体法是直接把已知量代入 公式,但必须注意 h 、 v 正负号的意义及其取 舍.
题型一: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高中物理 第二章 习题课 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习题课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1.某同学身高1.8 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 m高度的横杆(如图所示).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取g=10 m/s2)( )A.2 m/s B.4 m/sC.6 m/s D.8 m/s解析:选B.身体横着越过1.8 m的横杆,此时重心高度为1.8 m,起跳时重心高度为0.9 m,所以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1.8 m-0.9 m=0.9 m.所以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v=2gh=2×10×0.9 m/s=3 2 m/s,最接近的是4 m/s,所以应选B.2.(2019·江苏南通一中高一期中)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利用直尺估测反应时间: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直尺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住直尺,根据乙手指所在位置计算反应时间.为简化计算,某同学将直尺刻度进行了改进,以相等时间间隔在直尺的反面标记反应时间的刻度线,制作了“反应时间测量仪”,下列四幅图中刻度线标度正确的是( )解析:选B.由题可知,手的位置在开始时应放在0刻度处,所以0刻度要在下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h=12gt2,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所以随时间的增大,刻度尺上的间距增大.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只有图B是正确的.3.小球从空中某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碰撞后上升到空中某一高度处,此过程中小球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在下落和上升两个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不同B.小球开始下落处离地面的高度为0.8 mC.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为1.0 mD .整个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为2 m/s解析:选B.v -t 图象斜率相同,即加速度相同,所以选项A 错误;0~0.4 s 内为自由落体过程,通过的位移即为高度0.8 m ,选项B 正确;前0.4 s 自由下落0.8 m ,后0.2 s 反弹向上运动0.2 m ,所以整个过程小球位移为0.6 m ,选项C 错误;整个过程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 m/s ,选项D 错误.4.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他每隔0.40 s 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4个小球,将球的运动近似看做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g 取10 m/s 2)( ) A .1.6 m B .2.4 m C .3.2 mD .4.0 m解析:选C.被杂技演员抛出的小球在空中应做竖直上抛运动.考虑到空中总有四个小球,其边界情况为,演员手中的球将要被抛出时,空中第4个小球刚到演员的手中,如图所示.也就是说,抛出的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是1.6 s .再根据竖直上抛运动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具有对称性,可知第二个小球抛出后经过0.80 s 到达最高点.小球到达的最大高度H =12gt 2=3.2 m.5.(2019·湖南衡阳高一月考)建筑工人安装搭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有一名建筑工人由于不慎将抓在手中的一根长5 m 的铁杆在竖直状态下脱落了,使其做自由落体运动,铁杆在下落过程中经过某一楼层面的时间为0.2 s .已知重力加速度g =10 m/s 2,不计楼层面的厚度.则铁杆刚下落时其下端到该楼层的高度为( ) A .25.5 m B .28.8 m C .30 mD .29.5 m解析:选 B.设铁杆下端到达该楼层面时的速度为v .根据L =vt +12gt 2得:v =L -12gt 2t=5-12×10×0.040.2m/s =24 m/s则铁杆下落时其下端到该楼层的高度为:h =v 22g =24×2420m/s =28.8 m ,故B 正确.6.某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 m 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举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45 m 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从离开平台到手接触水面,运动员可以用于完成动作的时间为多长?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运动员可视为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取g =10 m/s 2. 解析:如图所示,从平台跃起,到手接触水面,运动员重心的高度变化为h =10 m. 方法一:将整个过程分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考虑,设运动员跃起的初速度为v 0,则v 202g=H , v 0=2gH =2×10×0.45 m/s =3 m/s ,故上升时间为:t 1=v 0g=0.3 s.设运动员从最高点到手接触水面所用时间为t 2,则 12gt 22=h +H ,t 2= 2(H +h )g=2×(10+0.45)10s ≈1.4 s ,故用于完成动作的时间为t =t 1+t 2=1.7 s.方法二:运动员的整个运动过程为竖直上抛运动,设总时间为t ,由于运动员入水时位于跃起位置下方10 m 处,故该过程位移为x =-h ,即:x =v 0t -12gt 2,其中v 0=3 m/s ,代入数据得:5t 2-3t -10=0,t =3+20910s ≈1.7 s(另一根不合题意,舍去). 答案:1.7 s。
自由落体运动(7大题型)(原卷版)—-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同步题型分类讲与练(人教版必修一)

自由落体运动知识点 1 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自由落体运动。
【注】自由落体运动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只受重力作用;②初速度v0=0。
2、运动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它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例,其v-t 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斜率k=g。
【注意】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空气阻力,实际上当物体在空中下落时,由于要受空气阻力的作用,物体并不是做自由落体运动。
知识点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1、重力加速度①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又叫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表示。
②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③大小:在地球的不同地点,g的大小一般不相同,从赤道到两极,一般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增大,从海平面到高山,一般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计算中g一般取9.8m/s2,近似计算时,取10 m/s2。
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推论式对自由落体运动都适用。
①基本公式速度公式:v t=g t位移公式:ℎ=12g t2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2t=2gℎ②推论平均速度:v=v t2=v2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内下落的高度差:∆ℎ=g T2知识点3 测重力加速度的方法1、打点计时器法①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让重物自由下落,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点迹清晰的纸带。
②对纸带上计数点间的距离h进行测量,利用g=ℎn―ℎn+1T2求出重力加速度。
2、频闪照相机法频闪照相机可以每间隔相等的时间拍摄一次,利用频闪照相机可追踪记录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各个时刻的位置,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ℎ=g T2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ℎT2。
3、滴水法在水龙头正下方放一个盘,让水一滴一滴地滴下,使第1滴水碰到盘的瞬间第2滴水正好从水龙头口开始下落,依次持续下去。
用刻度尺测出水龙头口距盘面的高度h ,再测出每滴水下落的时间T ,其方法是:当听到某一滴水滴落在盘上的同时,开启停表开始计时,之后每落到盘上一滴水依次数1,2,3,…,当数到n 时按下停表停止计时,每一滴水滴下落的时间为T =tn ―1,由ℎ=12g T 2得g =2(n―1)2ℎt2。
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一例一练(含答案)

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一、自由落体1.成泽同学在社会实践时发现一口深井。
为了估测井口到水面的距离,他将一小石块从井口由静止释放,同时利用智能手机开始计时,经过2.0 s听到石块击水的声音。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 m/s2,该井口到水面的距离约为()A.5 mB.10 mC.20 mD.40 m2.暑假,小王跟随科技夏令营前往意大利进行游学活动期间,前往了意大利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参观了高55 m的比萨斜塔。
他在登至塔顶时不慎将所围围巾掉落至奇迹广场,则围巾的下落时间可能为()A.1.6 sB.2.3 sC.3.3 sD.8.5 s3.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一个所用的时间为t1,第四个所用的时间为t2。
不计空气阻力,则满足()A.1<<2B.2<<3C.3<<4D.4<<54.(多选)物体从离地面100 m的空中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且取g=10 m/s2,如果把100 m由上至下分成5段,第一种分法是经过每段的时间相等,第二段的下落高度为h。
第二种分法是每段的距离相等,经过第二段的时间为t,则()A.物体即将着地时的速度为20m/sB.t=0.83 sC.物体下落的总时间为10 sD.h=75 m5.(多选)如图所示,是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示意图,频闪仪每隔0.04 s闪光一次,截取照片中的一段,将第一个球位置记为坐标原点O,图中数字是与第一个小球之间的距离,单位是cm,如果要通过这幅照片测量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可采用的方法是()A.利用h=,计算重力加速度的数值B.利用Δs=gt2,然后求平均值计算出重力加速度C.利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求出各点的速度,然后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重力加速度D.先求出小球在两个不同位置的速度,然后利用a=求重力加速度6.(多选)为了测定重力加速度,用一个小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测出以下数值就可以测出重力加速度的是()A.下落高度和时间B.着地速度和下落时间C.下落高度D.石子质量7.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2)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实验时是纸带的(填“A”或“B”)端和重物相连接.(3)纸带上1至9各点为计时点,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重物的加速度为m/s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4)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8 m/s2,该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是.8.现给定以下器材:A.闪光照相机B.秒表C.打点计时器D.交流电源4~6 V E.导线若干F.纸带G.复写纸H.铁架台I.游标卡尺J.重物K.刻度尺L.直径1 cm的钢球M.1 m长细线N.照相底片设计一个测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实验方案:(1)从给定器材中选(填器材前面的字母)________作为实验器材;(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3)用你测量出的物理量写出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__________.9.如图所示,有一根长为l=0.5 m的木棍AB,悬挂在某房顶上,它自由下落时经过一高为d=1.5 m的窗口,通过窗口所用的时间为0.2 s,求木棍B端离窗口上沿的距离h。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教案、讲义、练习题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知识点】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1.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1)基本公式t v at =,212x at =,22t v ax =. (2)特点从0t =开始计时,以T 时间为单位,有:①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瞬时速度之比为:123::::1:2:3::n v v v v n =……②第1个T 内、第2个T 内、第3个T 内……位移比为:::::1:3:5::(21)N x x x x N =-ⅠⅡⅢ……③1T 内、2T 内、3T 内……位移比为:2222123::::1:2:3::n x x x x n =……④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1):::N t t t t =ⅠⅡⅢ……2.自由落体运动(1)运动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特点①初速度00v =②受力特点:只受重力作用,没有空气阻力或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③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g ,其大小不变,方向始终竖直向下.(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速度公式t v gt = 下落高度212h gt =下落时间t =落地速度v 3.竖直上抛运动(1)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竖直上抛运动具有对称性,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是可逆的.物体在通过同一位置时,上升速度和下落速度大小相等;物体在通过同一高度的过程中,上升时间与下落时间相等.(2)竖直上抛运动的几个具体值①物体上升的时间01v t g= ②上升的最大高度220011122v H v t gt g=-= ③物体下落的时间02v t g =,④落回原地的速度0002v v v g v g =-=-(3)处理方法①可以将其分为两个过程来处理:上升过程为a 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为自由落体运动,利用前面的规律公式求解.②因为整个运动过程的加速度不变,都是g ,且竖直向下,整个运动可以看成是一个匀减速直线运动,这样处理更方便.规定抛出点为原点,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如右图所示,则规律公式为:02012t v v gty v t gt=-⎧⎪⎨=-⎪⎩例题精讲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3s 内的位移是20m ,第9s 内的位移是50m ,则其加速度为( )A 、22m/sB .23m/sC .25m/sD .以上均不对2、.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甲、乙同时着地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3、.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5倍,甲从H 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 高处与甲物体同时自由落下,在它们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双选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B.下落1s 末,它们的速度相同C.各自下落1m 时,它们的速度相同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4、.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s 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 )A.保持不变B.不断增大C.不断减小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5、.图1所示的各v -t 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 )6、一物体从45m 高处自由下落,在最后1s 通过的高度是______s ,最后1s 的初速度是______m/s ,最后 1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
高一物理竖直上抛运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竖直上抛运动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取10m/s2.下列对物体4s内的运动描述错误的是()A.上升最大高度20m B.位移大小为40mC.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向下D.平均速率为10m/s【答案】B【解析】以初速度为正方向,物体加速度为a=-g,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 ,由时间对称性可知物体刚好回到出发点,2s末到达最高点;,选项A正确。
4s的位移为零,选项B错误.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速度改变量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即竖直向下,选项C正确.由,选项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了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位移、平均速率、加速度.2.一物体自空中的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1s后物体的速率变为10m/s,则物体此时的位置和速度方向是(不计空气阻力,g=10m/s2)A.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下B.在A点下方,速度方向向下C.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D.在A点下方,速度方向向上【答案】C【解析】假设此时其位置在抛出点的下方,由竖直上抛公式v=v0-gt,若时间t=1s则必须是v=0时,才有v=-10m/s,而这种情况说明此时物体的运动方向向下,且不是竖直上抛了,而是自由落体,由题目不符,因此此时只能是在A点的上方,速度方向向上,故C正确.【考点】抛体运动的规律。
3.给小球以一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去,加速度大小为g,当小球速度大小减为时,所用时间可能是A.B.C.D.【答案】AD【解析】小球的速度大小减为时,速度方向有向上和向下两种情况,取初速度方向为正值的话,加速度为-g,末速度为+和-,根据自由落体规律得到时间可能是、 A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4.一物体从地面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当物体上升至速度为v/3,经过的时间为()A.v0/3g B.4v/3g C.v/g D.2v/3g【解析】物体从地面以初速度v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当上升/3,则根据可知,经历时间为,所以答案为D速度为v【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点评:本题考察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判断和计算,在计算时要掌握方向正负的判断。
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 专题练习--竖直上抛运动

专题:竖直上抛运动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1.将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竖直上抛。
不计空气阻力,甲从抛出到返回出发点的时间与乙从抛出到到达最高点的时间相同,则A. 甲、乙达到最高点的所需时间之比为1︰4B. 甲、乙所能达到最大高度之比为1︰4C. 甲、乙做竖直上抛运动的初速度之比1︰4D. 甲、乙分别第一次运动到最高点的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42.在蹦床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作竖直上抛运动的时间为2s,则运动员跳离蹦床最高的高度为()(g取10m/s2)A. 5mB. 10mC. 15mD. 20m3.物体竖直上抛后又落回地面,设向上的速度为正,在整个运动过程中,v-t图象关系为图中的()A. B.C. D.4.以一定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空气的阻力大小恒为F,则从抛出至落回出发点的过程中,空气的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A. 0B. −FℎC. −2FℎD. −4Fℎ5.将一个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物体()A. 刚抛出时的速度最大B. 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零C. 上升时间大于下落时间D. 上升时的加速度等于下落时的加速度6.某同学身高1.8 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 m高度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g取10 m/s2)( )A. 2m/sB. 4m/sC. 6m/sD. 8m/s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7.物体甲从地面上的C点竖直上抛,同时物体乙从正上方的A点自由落体,经过时间t两者在B点相遇,相遇时两者速度大小相等都是v,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之间距离等于BC之间的距离B. 物体甲从B点再经过3t将回落到地面C. B点距离地面3vt2D. A点距离地面2v2g8.把一个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体达到最高点后落回抛出点。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专题训练习题(原卷版)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与竖直上抛运动】专题训练习题一素养核心聚焦考点一物理观念-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题例题1.一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经2s落地,则该物体下落1s时,离地高度是(g取10m/s2)()A.5m B.10m C.15m D.18m考点二科学思维-竖直上抛运动规律的应用例题2.从20m高的楼房的阳台上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求小球运动到离抛出点15m处所经历的时间。
(g=10m/s2)考点三科学思维-竖直方向上的追及相遇问题例题3.从地面上以初速度2v0竖直上抛物体A,相隔时间△t后再以初速度v0从同一地点竖直上抛物体B,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B只能在物体A下降过程中相遇B.当Δt>2v0g物体A、B可能相遇C.当Δt>3v0g时物体A、B在空中不可能相遇D.要使物体B正在下落时与A相遇一定要满足的条件是2v0g <Δt<3v0g二学业质量测评基础练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计算中g取9.8m/s2C.物体开始下落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D.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2.宇航员在月球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一个质量为1.0kg的小球从离月球表面一定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自由释放并计时,测得小球在第5秒内的位移是7.2m,此时小球还未落到月球表面,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在5秒末的速度大小为7.2m/sB.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6m/s2C.小球在第3秒内的位移为3.6mD.小球在前5秒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6m/s3.甲、乙两物体所受重力之比为1:4,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4:1,它们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2:1 B.从开始下落到着地的平均速度之比是4:1C.下落过程中加速度之比是1:4 D.从开始下落到着地所用时间之比为16:14.地面上有一钢球B,其正上方距地面高40m的位置有一个钢球A,现将钢球B竖直上抛,同时钢球A 由静止自由释放,不计钢球受到的阻力,两球能在空中相遇。
专题 竖直上抛专题练习—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竖直上抛专题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1.某一小球从离地面高为2m处竖直向上抛出,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到达地面,已知小球在下落阶段的平均速度是5m/s,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落地时的速度是15m/sB. 小球上升到最高时离地面为10mC. 小球从抛出到落到地面过程中的路程为8mD. 小球从抛出到落到地面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3m2.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地面竖直上抛.已知小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为T A,两次经过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为T B,重力加速度为g,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A. (T A−T B)g2B. (T A2−T B2)g2C. (T A2−T B2)g4D. (T A2−T B2)g83.如图所示,将小球从地面以初速度竖直上抛的同时,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从距地面ℎ处由静止释放,两球恰在处相遇(不计空气阻力)。
则A. 两球同时落地B. 相遇时两球速度大小相等C. 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球a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球动能的增加量D. 相遇后的任意时刻,重力对球做功功率和对球b做功功率相等4.如图所示,物体A以速率v0从地面竖直上抛,同时物体B从某高处由静止自由下落,经过时间t0正好以速率v0落地。
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不计空气阻力,两物体在时间t0内的v−t图像正确的是()A. B.C. D.5.下列关于物理学的基本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B. 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 加速度为正值,表示速度的大小一定越来越大D. 当一个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返回原抛出点时,位移的大小等于上升高度的两倍6.某同学将篮球竖直向上抛出,经过2s篮球落回抛出点,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且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关于篮球在空中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篮球上升的时间大于下降的时间B. 篮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0mC. 篮球加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D. 篮球抛出瞬间的速度大小为10m/s7.小球A从离地面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B从A下方的地面上以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两球同时开始运动,在空中相遇,不考虑相遇时的碰撞对运动过程的影响,两球落地后不反弹,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遇时,小球B的速率是B. 两球相遇位置离地面高度为10mC. 开始运动时两球相遇D. 两球在空中只相遇一次8.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的同时,在离地面高H处有另一物体B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距地面高ℎ处时速率都为v(两物体不会相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H=2ℎB. 物体A竖直上抛的初速度大小为2vC. 物体A竖直上抛的初速度大小是物体B落地时速度大小的2倍D. 物体A、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B.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一定小于该段时间内位移中点的速度C. 物体由某高度从静止开始下落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D. 竖直上抛到最高点时物体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不为零10.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上抛,取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物体在3s末上升到最高点B. 第2s末和第4s末物体的速度相同C. 前4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D. 前4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50m11.如图所示,长度为0.55m的圆筒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在圆筒正上方距其上端1.25m处有一小球(可视为质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3: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
编制人:王志伟
班级 姓名 完成日期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1s 内的位移为它最后1s 内位移的一
半,g 取10m/s 2
,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A.5m
B.11.25m
C.20m
D.31.25m
2.A 球由塔顶自由落下,当落下a m 时,B 球自距离塔顶b m 处开始自由落下,两球恰好同时落地,则塔的高度为
A.a +b
B.b
a a
b +2 C.
a
b a 4)(2+
D.2
2
2b a +
3.一个人在离地面10m 高处,以40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物体(g =10m/s 2
),下面正确的是
A.4s 末物体达到最高点,2s 末物体达到最大高度的一半
B.4s 末物体瞬时速度为零,2s 末物体的速度为初速度的一半
C.4s 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D.5s 末物体的位移为5m
4.某同学身高1.8m ,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m 高度的
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取g =10m/s 2
)
A.2m/s
B.4m/s
C.6m/s
D.8m/s
5.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 ,同时在离地面某一高度处有另一物体B 自由落下,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同一高度时速率都为v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 向上抛出的初速度和物体B 落地时速度的大小相等
B.物体A 、B 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C.物体A 能上升的最大高度和B 开始下落的高度相同
D.相遇时,A 上升的距离和B 下落的距离之比为3∶1
6.某人在高层楼房的阳台外侧以20m/s 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石块,石块运动到离抛
出点15m 处所经历的时间可以是(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 2
)
A.1s
B.2s
C.3s
D.(2+7)s
7.一个从地面上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 的时间间隔是5s ,两次经
过一个较高点B 的时间间隔是3s ,则AB 之间的距离是(g =10m/s 2
)
A.80m
B.40m
C.20m
D.初速未知,无法确定 8.滴水法侧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其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里面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恰离开水龙头.测出n 次听到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t ,用刻度尺量出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 ,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设人耳能区别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 ,声速为340m/s ,则
A.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至少为34m
B.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为34m
C.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22
2t hn
D.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2
2
)1(2t n h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9.一条铁链长5m ,铁链上端悬挂在某一点,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铁链经过悬点正下
方25m 处某一点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s.(取g =10m/s 2
)
10.从同一地点以30m/s 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两个物体,相隔时间为2s ,不计空气阻力,第二个物体抛出后经过_______s 时间跟第一个物体在空中相遇,相遇处离抛出点的高度为_______m.
11.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m 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举双臂直体离开平台,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45m 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_______s.(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g
取10m/s 2
,结果保留二位数字)
12.杂技演员把3个球依次竖直向上抛出,形成连续的循环.在循环中,他每抛出一球后,再过一段与刚抛出的球与刚才在手中停留时间相等的时间,又接到下一个球,这样,在总的循环过程中,便形成有时空中有3个球,有时空中有2个球,而演员手中则有一半时间内有
1个球,有一半时间内没有球.设每个球上升的高度为1.25m ,取g=10m/s 2
,则每个球每次在手中停留的时间是_______.
三、计算题(共36分)
13.(12分)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
125m 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14.3m/s 2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m/s ,问:
(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g=10m/s2)
14.(12分)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已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为1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1—3—1所示,问:
图1—3—1
(1)此屋檐离地面多高?
(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g取10m/s2)
15.(12分)一弹性小球自4.9m高处自由落下,当它与水平桌面每碰撞一次后,速度减小到碰前的7/9,试计算小球从开始下落到停止运动所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