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古庙游神民俗的前生今世——《游神民俗启示录》之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龙古庙游神民俗的前生今世
——《游神民俗启示录》之七
导语:继续特别节目《新山游神启示录》节目。在之前的五期节目中,我们走访了马来西亚的新山,广州的南海神庙以及肇庆的龙母庙,游神民俗活动的场面给我们巨大的震撼,活动所承载的文化功能、社会经济功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们许多启示和思考。现在,我们回到潮州,去审视我们本土的游神民俗。
2010年5月3日,位于潮州韩江南堤上的安济圣王庙红毯彩旗,鼓乐声声,原广东省省长卢瑞华为安济圣王庙撰题批联的揭牌仪式在这里举行。
“安民济世为官崇善名千古,扶桑扬德还里思敬达当今”。文为心声,字如其人,老省长借着褒扬安济圣王,表达了对家乡民俗文化的关切。
安济圣王庙也叫青龙古庙,始建于宋代。古庙奉祀的安济圣王,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永昌太守王侃,由于守土爱民,为后人所景仰,明末清初由谢姓潮州人从云南引来,在城南堤畔供奉,历来有镇水消灾的传说,潮州民间奉为庇护神,俗称“大老爷”。
潮州游神民俗庙会,俗称“闹热”,起源于农业文明,对土地崇拜而产生的一种节庆活动。潮州人是一个移民民系,由于移民的年代和区域的不同,形成了多神崇拜,游神,也是不同乡不同俗,在人们心目中,它比春节更热闹,更隆重。
在潮州各地的游神中,潮州府城的安济圣王出游,其热闹程度和影响力可谓首屈一指,特别在清末到民国,盛极一时,一年一度的“营大老爷”,是潮州民俗的大展示,是一次民众自发的狂欢节。
【同期声】青龙古庙管理人员张宝兴:说到抗战后,我知道的,13班锣鼓,24对锡香炉,大夫人3对,二夫人3对,18对在前面,这是一定要的。
【同期声】安济圣王庙民俗研究会筹备组成员林声荣:花灯、鞭炮、火砖,各个地方做戏,有纸影(木偶戏),一般一次“闹热”请十多台戏。
【同期声】青龙古庙管理人员张宝兴:锣鼓慢慢打,有本钱的多教弦诗乐,无能力就捶死锣。
【同期声】安济圣王庙民俗研究会筹备组成员林声荣:特别在1936年,我们有火车,火车货柜都坐满人,安丰公司、安黄公司、护堤公司的车都加班载人客入城,来的时候不是正日才来,都提前在营老爷之前3日。
鼓乐灯影,百戏杂陈,爆竹震耳,万人空巷,潮州年节中最热闹高的盛况,只出现在老辈人的口中,年轻人没机会看到。
2009年正月二十四日凌晨,“安济圣王”出游的正日,没有歌谣中的锣鼓喧天,也没有传闻中的满城狂醉,即便是这样单调的象征性“巡游”,也只出现在最近几年。
【同期声】韩山师范学教授黄挺:几十年来,其实我们有非常长的时间,政府禁止游神,完全从学校教育到行政命令,都把这些东西看成封建迷信,所以基本上是断层了,断层无法发展。
文革期间,许多庙宇、文物古迹横遭破坏,青龙古庙也难逃一劫,游神活动完全销声匿迹。那个年代,就连民众家里拜神也是不允许的。
80年代后,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个体信仰又重新获得了自由。政府也创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给民众的信仰提供一个诉求的地方,慢慢地从禁止转为默许,这种默许的状态一直延续到今天。
【同期声】韩山师范学院教授黄挺:九十年代初乡村游神都要派出所下去抓下去管,甚至政府发通令,不准游神,在这种情况下它的形式要改变非常难。
九十年代初,重兴青龙古庙,恢复民俗活动的呼声日高。1994年,由香港同乡会庄静庵、李嘉诚先生发起重修青龙古庙。同年12月9日,也就是农历11月初七,青龙古庙迎来几十年未有隆重庆典。
重塑的安济圣王和两位夫人的神像在信众的簇拥下,从市区游行来到青龙古庙,接受信众祭拜。民众参与热情高涨,同时还举行了盛大的文艺游行。当年昙花一现的入宫仪式,由于主办者事后受到处分,使到这项民俗活动,最终没能重现昔日风貌。
在乡村,传统游神活动慢慢恢复,但是在城市,还是被视为禁区。
【同期声】安济圣王庙民俗研究会筹备组成员吴雪忠:过去游神,后来改为择吉日让人祭拜,事实虽是祭拜,我们也出游过,我们以神像(画像)。
【同期声】张宝兴:再危险,赶、抓,我们继续游,游完“安路”回来。我和雪忠曾经抱着(神像)闯入清水宫,钻进台下面。(派出所)叫去谈,保证今后不游,按手指印,这个有的,我按过15个(手指印)。
当我们在羡慕新山人能开开心心过节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各地都在利用民俗活动打品牌造势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重新审视我们对待游神的态度?我们除了一味禁止还能做些什么呢?
其实所谓“封建迷信”的提法,还有待商榷,在国际汉学界,都把它叫做“民间信仰”或者“民间宗教”。
采取一味地禁止,使得它本身某些积极意义,比如民众精神慰籍的功能、社区娱乐的功能也被屏蔽。
【同期声】潮州文史专家曾楚楠:马来西亚新山的营老爷,抬的过程说什么话呢,最简单最明了的一个字,还用潮州话说的,兴啊兴啊,就是一个“兴”嘛,游神活动所寄托的,基本就是一种美好的意愿,既然大家都抱有相似或者是相同的良好的祝愿,怎么能说它会害人呢。甚至害己都算不上嘛,所以我理解应该是属于无害的一种类型,既然无害,就应该容许,这样才是和谐社会所规定的精髓,所提倡的东西。
近几年,潮州乡村的“闹热”,小规模的游神已经比较普遍,也基本上处在一种有序的氛围,热而不乱,这似乎也在告诉我们,没有必要把它看成是洪水猛兽,没必要听到游神就如临大敌。
【同期声】马来西亚著名文化策划人陈再藩:过去新山“营老爷”,包括我这一代人,都觉得这是迷信的活动,不过慢慢发觉说,主要想法的的点,“定位”,你定位这是一个节场,一个文化的节场,一个民俗的节场,或者定位为这是发展旅游一个最好的机会,想法一定下来之后,其实就像一把钥匙开门,开了之后,其实真丰富。
【同期声】马来西来南方学院中文系主任安焕然:在我的看法来说,传统跟现代并不是一刀可以把它切掉的,往往现代是从传统里面走出来的,但是传统也有很多封建、迷信、保守、糟粕的东西,怎么样去芜存箐,我觉得才是我们让游神文化走向现代一个最关键一个因素。
青龙庙庙会的兴起,与商贸发展有非常大的关系,庙会本身就是商会在组织,在出游前一个月,府城各行各业赶制、调运货物供应市场,商号发请帖请客户;大户人家邀请外县外乡的亲朋好友;各公会社头请戏班、赶制花灯;各家各户也舂米做粿,备五牲、元宝、香烛,形成一个商业旺季。
【同期声】黄挺:潮州人为什么要游青龙爷,在沈敏那本《潮州风俗谈》里面,说得非常清楚,那三天,游青龙爷的时候,所有旅馆都住满,所有的商店一年就靠那几天来赚。
串词:游神是不是所谓的“封建迷信”?的确还有待商榷,在国际汉学界,都把它叫做“民间信仰”或者“民间宗教”。因为,当你真实感受新山游神、南海神诞及肇庆龙母诞的万众狂欢时,当你从史书记载中读出整个社会为游神节庆而舞动时,我们不得不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