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政策与法规第三章
信息保护与隐私政策制度

信息保护与隐私政策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加强公司对信息保护和隐私政策的管理,保护员工和客户的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公司的声誉和利益,订立本《信息保护与隐私政策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员工以及与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合作伙伴。
公司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处理必需遵从本制度。
第二章信息保护第三条信息分类依据信息的性质和敏感程度,对公司内部的信息进行分类: 1. 公开信息:指公司公开发布的信息,以及未明确设置保密措施的信息。
2. 内部信息:指公司内部员工共享的信息,对公司运营和管理具有紧要意义。
3. 机密信息:指公司的商业机密、客户的个人信息以及其他敏感信息。
第四条信息收集和使用1.公开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必需符合法律法规和业务需要,不得违反个人隐私保护原则。
2.内部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必需遵从业务需要和公司相关政策,不得外泄或滥用。
3.机密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必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商定,保证信息安全和保密性。
第五条信息存储和传输1.公开信息的存储和传输不受特殊限制,但应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内部信息的存储和传输应采取合理的安全措施,防止未授权人员取得和窜改。
3.机密信息的存储和传输应采取加密、权限掌控等措施,确保信息不被非法取得或泄露。
第六条信息安全管理1.公司应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信息安全工作的有效执行。
2.公司应定期组织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
3.公司应建立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及时应对信息安全事件。
第七条安全审计和监控1.公司应定期进行信息安全审计,评估信息处理系统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2.公司应建立监控机制,对信息流动和使用进行实时监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第三章隐私政策第八条隐私政策订立和公示1.公司应订立明确的隐私政策,明确收集、存储和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和方式。
2.公司应公示隐私政策,告知用户个人信息的用途和保护措施。
第九条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1.公司收集个人信息必需经过用户同意,不得违反用户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
第3章信息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法律

4. 信息政策的作用P54 3.1.3 信息法概述 1. 信息法的定义 是调整信息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这里所说的信息活动包括各种法律主体从事的、与信息 的生产、采集、获取、加工处理、传播、利用、保存等事 务相关的一切活动。 (1)信息法律。信息法调整的是信息化进程中各组织和个人 的信息行为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相互间形成的信息法律关系。是对信息产 业各领域内一定主体及其行为、一定的客体以及它们之间 的关系进行规范。
补充
案例三:网吧传播影视作品被判赔 2008年4月,对北京网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诉北京亿兆先 锋互联网上网服务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纠纷案,北京市第 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亿兆先锋公司停止侵权、 赔偿原告1.5万元及合理支出5000元。 据悉,2006年11月,网尚文化公司获得电视剧《东方之 珠》在中国大陆独占的网络传播权,后发现亿兆先锋公司 未经许可,在其经营网吧的局域网上非法复制并传播涉案 电视剧供上网的用户观看。网尚文化公司认为,该公司的 行为侵犯了其享有的网络传播权,故诉至法院,要求判令 亿兆先锋公司停止侵权,赔偿其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5.8 万元。 市二中院经审理认为,未经网尚文化公司许可,亿兆先 锋公司在其局域网络环境下传播涉案电视剧《东方之珠》 的行为,侵犯了网尚文化公司享有的网络传播权,依法应 承担停止侵权和赔偿损失的责任。
信息网络传播权相关案例
补充
案例一:因播放《黄石的孩子》5公司成被告 2008年6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受理了原告北京其欣 然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诉北京六间房科技有限公司、北 京搜狐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梦之窗数码科技有 限公司、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合一信息技术( 北京)有限公司等5公司侵犯其著作权案。原告要求上述 5家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其经济损失56.6万余 元。 原告诉称,电影《黄石的孩子》由原告与北京命之作影视 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拍摄完成,原告经其他出品 方授权,成为该电影在中国大陆的发行方,依法对该作品 享有著作权。被告在未经原告许可且未支付报酬的情况下 ,擅自通过其经营的网站提供电影《黄石的孩子》网络在 线观看服务,严重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故提起诉讼。
《信息政策与法规》课件

总结
1 信息政策与法规的重要性
保障信息安全、推动信息化发展,规范网络行为。
2 如何落实信息安全责任
落实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勤于学习信息安全知识。
Q&A
常见问题解答
工信部、公安部、网信办等,对信息政策和法规进行立法和监管。
2
地方政府机构
各地相关部门,开展地方性信息化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监管。
3
行业协会和组织
IT行业相关组织,制定和推动行业信息化政策的实施。
信息安全责任
企业信息安全责任
积极落实信息管理制度,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
个人信息安全责任
勤于学习信息安全知识,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信息资源
信息化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资料,可被利 用创造价值。
信息政策的原则
目标导向
明确信息化发展目标与方向,保障信息资源和技术 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导向
推进信息化与产业化融合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政策导向
制定和推行相关的信息政策,促进信息化发展。
信息政策的实施
政策法规
相关法规明确企业和个人的 信息管理和保护责任。
《信息政策与法规》PPT 课件
在信息时代,了解信息政策和法规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至关重要。本课程将 介绍信息政策与法规的重要性、基本概念、实施、监管机构、信息安全责任 等方面。
什么是信息政策与法规?
法规
是国家规定的制度、程序和标准,为保障信息安全、 推动信息化建设提供法律依据。
政策
是制定在法规基础上的指导思想和行动计划,促进 统一行动、保障信息安全。
文化建设
培育信息化人才,促进信息 技术应用和发展。
技术支持
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帮助, 推进信息化建设创新。
第3章 信息资源管理法规

第三章信息资源管理法规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资源共享所带来的好处,信息资源共享得到了各个层面的共识,但是从目前来说,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信息资源共享所引起的政策法规问题。
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信息化已成为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领域的重要内容,它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信息化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新资源和新推动力的同时,也使得人们在信息交流活动中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日益复杂,这些关系常因人为的不正当作用而产生不良的影响,如信息网络和资源安全问题,信息技术的不正当使用、信息侵权和计算机和网络犯罪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除借助于教育,道德约束等方法外,有时还需要利用政策和法律的手段进行干预。
而如何有效地处理好信息领域的各种经济社会关系,则是信息政策和法规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3.1 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概述3.1.1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信息政策法规是用来调整信息在生产、搜集、处理、累积、储存、检索、传递和消费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规则的总和,它以信息领域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
信息政策法规包括信息政策、信息法以及调整信息领域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等。
信息政策是国家用于调控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活动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涉及信息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以及信息行业的发展规划,组织与管理等综合性的问题;信息法规是由国家立法机关批准制定,并由国家执法机关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节信息领域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政策与法规的区别尽管信息政策和信息法规调整的都是信息领域的各种经济和社会关系,但它们却有着不同的调节内容和方向,侧重点并不相同。
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政策运用行政手段,制定一定的政策,对信息领域的各种活动起到宏观导向作用;而信息法规则采用法律手段,运用法律手段对具体的行为起制约作用。
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与政策

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与政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保护信息安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和政策的指导。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并探讨其对信息安全保护的作用和影响。
一、信息安全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其中包含了保护公民的信息安全的规定。
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
”这一条款为个人信息的保护提供了法律基础。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是保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法律,也涉及到信息安全问题。
其中,第253条规定了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的犯罪行为,第285条规定了非法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的犯罪行为,这些规定为打击网络犯罪提供了依据。
3.《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以网络安全为主题的立法,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
该法涵盖了网络安全的方方面面,包括网络运营者的责任、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监管等内容。
它为我国的网络安全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保障。
二、信息安全政策1.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是我国政府关于网络安全的指导性文件,旨在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和能力建设。
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明确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提出了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并重的原则,为国家信息安全保护制定了战略规划。
2.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中国政府推出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对信息系统按照一定的风险等级进行分类管理。
该制度细化了不同安全等级的技术要求和保护措施,推动了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和管理。
3.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中国政府一直重视个人信息的保护,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等。
这些政策规定了个人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和使用的要求,保护了公民的个人信息权益。
三、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与政策的作用和影响1.强化了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出台,引起了各界对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视,增强了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
电大作业信息政策与法规课程报告

电大作业信息政策与法规课程报告信息政策与法规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如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维护国家信息安全、促进信息技术与经济、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
下面就信息政策与法规这门课程进行报告。
一、信息政策与法规的概念与特点信息政策与法规是指国家制定的,用来规范信息领域个人和机构行为的若干原则和规定的统称。
信息政策与法规的特点包括:(1)发展性与导向性,即旨在引导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2)兼顾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即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尊重个人隐私权和知识产权;(3)国际比较性,即需要参考其他国家的信息政策与法规,以不断完善我国的信息管理制度。
二、信息政策与法规的分类与内容信息政策与法规根据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人信息政策与法规、国家信息安全政策与法规、信息技术与经济政策与法规、信息资源和文化政策与法规等。
具体而言,信息政策与法规的内容包括:(1)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保障、应急响应等措施;(2)信息产业促进,如优惠政策、投资和财税政策等;(3)信息资源管理,如开放共享、信息保密等;(4)网络管理和维护,如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
三、我国信息政策与法规的发展历程近年来,我国在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国信息政策与法规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法规制度建设阶段和涉外法规建设阶段。
起步阶段,指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对信息化建设进行规划和探索的时期。
当时,国家开始出台一些初步的信息政策和管理文件,为后续的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法规制度建设阶段,是指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新世纪初期,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信息领域的法律和规定,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并逐步建立了信息产业的支持制度,推动了信息产业健康发展。
涉外法规建设阶段,是指从新世纪初期到现在,我国开始加强与国际信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参与全球信息政策的制定和制定,同时也在国际上逐步影响信息政策话语权,如加强网络安全合作等。
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条款(2024版)

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条款(2024版)合同目录第一章:引言1.1 政策声明1.2 目的与适用范围1.3 术语定义第二章:个人信息的收集2.1 收集原则2.2 收集方式2.3 用户同意第三章:个人信息的使用3.1 使用限制3.2 使用目的3.3 用户选择权第四章:个人信息的存储4.1 存储期限4.2 存储安全4.3 数据加密第五章:个人信息的共享、转让和公开披露5.1 共享信息的范围5.2 转让的条件5.3 公开披露的情形第六章: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6.1 内部管理6.2 技术防护6.3 人员培训第七章:用户权利7.1 查询权7.2 更正权7.3 删除权第八章:数据泄露与应急响应8.1 数据泄露的识别8.2 应急响应措施8.3 通知义务第九章:第三方合作与管理9.1 第三方合作的审核9.2 第三方责任9.3 用户协议的链接第十章:未成年人信息保护10.1 收集限制10.2 父母同意10.3 信息保护第十一章:政策更新与通知11.1 更新机制11.2 用户通知11.3 生效日期第十二章:争议解决12.1 争议解决方式12.2 法律适用12.3 管辖法院第十三章:其他条款13.1 政策的解释权13.2 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冲突13.3 完整协议第十四章:签字盖章14.1 用户确认14.2 公司代表签字14.3 签字日期14.4 签订地点以上为《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条款(2024版)》的目录内容。
合同编号______第一章:引言1.1 政策声明本政策旨在明确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保护和共享等方面的规定,确保用户隐私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
1.2 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政策适用于所有使用本公司服务和产品的用户,旨在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和合法使用。
1.3 术语定义本政策中的关键术语定义如下:"个人信息" 指能够单独或结合其他信息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的各种信息。
第二章:个人信息的收集2.1 收集原则我们仅收集为提供服务所必需的个人信息,并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

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确保网络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网络信息系统的运营管理和网络信息安全维护工作。
第三条网络信息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经济发展和人民利益、推进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四条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各类网络运营商、互联网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和社会组织等,应当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防范和应对工作,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落实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责任。
第五条国家将支持和鼓励各类网络运营商、互联网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和社会组织等开展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加强网络信息安全能力建设。
第六条国家将建立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应急响应机制,确保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有效地应对网络信息安全威胁和风险。
第七条国家将建立网络信息安全检测与监测机制,对网络信息系统的运行状况和网络信息流量进行监控和检测,发现和处置网络信息安全风险隐患。
第八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和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网络信息安全保护合力。
第九条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种网络运营单位、互联网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等应当积极开展网络信息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制定工作,不断提升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第十条国家将依法制定和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科学规范和有序发展。
第二章网络信息安全保护第十一条各种网络运营单位、互联网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等,应当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保护制度和管理机制,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措施,确保网络信息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第十二条各种网络运营单位、互联网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等,应当对网络信息系统进行定期安全评估和检测,发现并及时排查网络信息安全风险隐患。
《信息政策与法规》学科知识点

02133《信息政策与法规》学科知识第一部分1.信息政策与信息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①从手段上讲,信息政策侧重于导向作用,信息法则侧重于制约作用②从内容来讲,信息政策侧重于为社会信息活动提供具有到新兴和约束力的行动准则,而信息法侧重于通过贯彻国家意志,借助于国家强制力,来规范信息行为,保护信息权利,调整信息关系,稳定信息秩序③从稳定性上讲,信息政策作为社会信息活动的指导准则,往往是宏观的方针性号召,允许灵活性和针对性,可以随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目标,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状况和条件改变而改变,而信息法一般是在长期的信息政策实践后总结提炼出来的,内容比较成熟,时效较长,而且他的制定,修改或废除都需要经过严格和复杂的法定程序,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④从强制性上讲,信息法是由国家专门的立法机关依照法律程序而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明确性,稳定性,可靠性和执行的强制性,而信息政策的制定程序相对简易,甚至缺乏必要的审议表决程序⑤从调整范围上讲,信息法侧重于调整那些能够成为法律事实,能够引起信息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信息活动⑥从可操作性,信息法不仅能调整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而且能合理,准确的规定信息主体的具体权利和义务,信息法律部门也有相应的机构,人员,设施来实施信息法条款的各项规定,而信息政策仅仅是一个总的指南或准则,其非强制性和非长效性决定了在具体操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2.信息政策与信息法之间的联系,具体表现:①信息政策对信息立法有指导作用;②信息法是信息政策的升华;③科学而合理的信息政策应当受到信息法的制约。
3.在信息政策法规的实践中如何正常处理信息政策和信息法的关系:①依法治国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②信息政策对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和开发,以及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市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协调作用。
4.信息政策的作用:①告知作用;②指导和调节作用;③评价作用;④预测作用;⑤教育作用;⑥规范作用;⑦执行社会公共职能,维护社会秩序。
图书馆学中的信息政策与法律法规

图书馆学中的信息政策与法律法规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和信息服务的重要场所,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快速增长,图书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信息资源,图书馆学中的信息政策与法律法规显得尤为重要。
一、信息政策的重要性信息政策是指国家或组织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在图书馆学中,信息政策起到了引导和规范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作用。
首先,信息政策能够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开放。
通过制定开放的信息政策,图书馆可以更好地获取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
其次,信息政策还能够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通过鼓励图书馆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信息政策能够提升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水平,提高读者的信息获取效率。
最后,信息政策还能够保护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
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图书馆可以确保知识产权的合法使用,同时保护读者的个人隐私不被滥用。
二、法律法规的作用法律法规在图书馆学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法律法规为图书馆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指导。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对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进行了规范,为图书馆提供了明确的办事指南。
其次,法律法规还保护了读者的权益。
通过制定有关读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图书馆可以确保读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最后,法律法规还规定了图书馆在信息资源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图书馆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合法获取和使用信息资源,保护知识产权,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三、信息政策与法律法规的挑战尽管信息政策与法律法规在图书馆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政策与法律法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兴起,图书馆面临着新的管理和服务模式的挑战,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
其次,信息资源的海量和多样化使得信息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变得更加复杂。
02133 信息政策与法规考点笔记

第一章绪论1、信息建设的必要性: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信息网络对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影响必然对传统法律产生巨大的冲击。
法律的发展总要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原有的传统法律对新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带来的新的社会问题总是有点力不从心,而法律建设又必须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制定新的信息法律规范,调整在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下产生的社会关系,抓紧制定信息领域的立法是十分必要的。
2、物质、能源、信息被称为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
3、信息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1)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信息法制建设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2)从技术与法律的关系来看,信息法制建设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必然。
(3)从财产权法律体系的发展历程来看,信息法制建设是财产权法律体系的发展方向。
能够作为法律上所说的财产,必须具有经济价值和人能实际支配两个条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又出一个新法律部门——经济法。
信息法制建设一般可以通过三个层次来实现——法律、(行政)法规、(政府)政策。
4、你认为有必要将信息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吗?其理由主要是:①对部门法的划分虽然不是随意的,但任何式样的划分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不变的。
②信息法有着特定的调整对象,即信息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③我国的信息法律法规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巨大的进展。
④信息法的兴起与发展,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带有历史的必然性,具有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
5、信息与宪法的关系:普通法与根本法,信息法必须依据宪法制定,并且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6、信息政策的特点:战略全局性、指导性、时间性、变异性。
7、信息法律与信息政策的区别:①形成过程和表现形式不完全相同。
②实施方式和范围不完全相同;③作用的时效和影响作用过程不完全相同。
8、信息法律和信息政策的联系:①信息法律和信息政策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
②信息政策是信息法律的重要基础。
③信息法律是保障信息政策得以实施的重要法律手段。
9、从法律形态的角度,可以把信息主体分为自然人、法人和国家三大类。
信息政策与法规

信息政策与法规1、信息政策与法规:是信息政策、信息法和其他信息法规、条件、规章等的统称。
内容包括: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信息技术政策法规、信息网络政策法规、信息保密与公开政策法规(公民知情权)、电子商务法等。
2、信息政策特点:战略全局性、指导性、时间性、变异性(其中有许多个人表态)而法规是具体的。
3、信息政策与信息法的区别:1、形成过程与表现形式不同(导向性,说服;强制性,普遍约束力);2、信息政策侧重引导,实施范围广;信息法详细、是微调的和具体的;3、作用失效与影响作用不同(信息政策较短,阶段性、灵活;信息法稳定、较长);二者联系:1、都是种管理手段,二者相辅相成;2、信息政策是信息法律前提和基础;3、信息法是保障信息政策实施的手段。
4、信息法律关系:信息主体间会形成权利和义务;信息活动的参与者针对信息客体形成特殊的社会关系;信息内容:权利和义务。
5、NII(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又称信息高速公路 CHINAET中国公共计算机互联网6、信息系统安全概念: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定义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信息系统中的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显露。
美国定义是:信息系统安全是指信息系统有能力控制给定主题对给定客体的存取。
7、影响信息系统安全的因素:自然灾害(人类不可控因素引起的,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水)、人为灾害(分为有意灾害(人员违纪违法犯罪)和无意灾害(失误操作、故障、殃及池鱼的火灾等),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危害最大、最严重)。
8、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法律规范有:《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分类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9、(1)国家秘密国家信息安全中的信息关系主体是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7年4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2号公布2019年4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11号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建设法治政府,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
国务院办公厅是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办公厅(室)是本行政区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本行政区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实行垂直领导的部门的办公厅(室)主管本系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并指定机构(以下统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具体职能是:(一)办理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事宜;(二)维护和更新本行政机关公开的政府信息;(三)组织编制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四)组织开展对拟公开政府信息的审查;(五)本行政机关规定的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其他职能。
第五条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遵循公正、公平、合法、便民的原则。
第六条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
行政机关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和经济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理水平。
02133 信息政策与法规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信息政策与法规课程代码:02133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信息政策与法规》课程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的必修课,是为培养和检验应考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信息政策与法规》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开设本课程,对于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强烈的信息政策和法规意识,加强国家信息政策和法规建设,以及自觉地利用信息政策和法规促进信息管理工作的完善和推动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信息政策和法规是规范信息活动、调节信息领域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解决信息领域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保障。
加强信息政策和法规建设是社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对促进信息社会的健康和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当代,信息化已成为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其主要特征是,信息要素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中,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不是依赖物质材料的增加和新能源的开发,而是依赖信息力量的推动。
信息化的出现和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新的资源、新的财富和新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信息化使信息经济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主流,使各行各业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推动力,推动了国家经济向世界经济的转型,使社会文化、生活等领域增添新内容。
与此同时,社会信息化也使人类在信息的生产、搜集、处理、积累、储存、检索、传递和消费等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变得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这些关系常常因人力的不正当作用而被扭曲,产生矛盾和冲突,如信息技术的不正当作用问题、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的安全问题、信息产业发展的结构性失调问题、信息市场的恶意竞争问题、信息侵权问题、计算机和网络犯罪问题、信息利益分配不公问题、越境数据流的非法截取问题等。
这些问题除一部分可以借助技术手段和经济手段,以及通过道德、民约、公约、教规等予以约束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依托信息政策和法规手段来加以调节与保障。
信息政策与法规

1) 信息政策法规体系的结构研究 2) 信息政策法规制定与执行的保障机制研究 3) 信息政策法规的国际兼容性研究 4) 开展典型信息部门政策法规应用的仿真研究
思考题
1. 什么是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引起了哪些社会 环境的变迁?
2. 试结合当前信息领域存在的问题举例说明信息政 策法规需求的迫切性。
为了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浪潮,加速国家现代化建设的 进程,我国政府也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国家信息化的发展目标, 指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 产力的跨越式发展。”2001年8月,我国政府正式组建了国 家信息化领导小组。
表明我国政府已经将信息化建设提升到了全面发展和推进 的日程,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经济飞跃的巨大推动力和不 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手段 内容 稳定性 强制性 调整范围 可操作性
1) 信息政策对信息立法有指导作用 2) 信息法是信息政策的升华 3) 科学而合理的信息政策应当受到信息法的制约
§1.3.2 信息政策法规的类型
1) 长期政策法规、中期政策法规、短期政策法规 2) 国际政策法规、国内政策法规 3) 鼓励性政策法规、限制性政策法规 4) 保护性政策法规、防范性政策法规、发展性政策法规 5) 总政策法规、分政策法规 6) 宏观政策法规、微观政策法规 7) 主体性政策法规、配套性政策法规
社会信息化导致了许多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截然 不同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形成,也使原有的经 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的甚至根本性的变化。 信息政策法规正是在理顺这些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 和社会关系中产生和发展的。
信息政策法规需求的形成与信息技术的创新、开发、 引进、选择和应用的日益广泛密不可分。信息技术特 别是信息网络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 响,使人类在信息的生产、搜集、处理、积累、储存、 检索、传递和消费等方面的活动能力增强,为发展社 会生产力开辟了新的途径。
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与政策

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和破坏信息的行为。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规范和管理信息安全事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
一、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是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16年颁布实施的,旨在保护网络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该法规定了网络运营者和网络用户的责任和义务,要求网络运营者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网络安全,并向用户告知网络安全风险,用户也需要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此外,网络安全法还规定了对网络攻击者的惩罚措施,旨在打击网络犯罪行为,维护网络安全。
二、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是一项涉及信息安全的法规,旨在保护个人的隐私权和信息安全。
该法规定了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披露规则,要求个人信息控制者在收集个人信息时必须依法取得事先明确的同意,并且需要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性,不得泄露或滥用个人信息。
此外,个人信息保护法还强调了对个人信息控制者的监管和追责,以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和合法使用。
三、密码管理法密码管理法是中国国家密码管理局于2019年发布的一项法规,旨在加强对密码的管理和保护,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该法规定了对密码使用者的管理要求,要求密码使用者在设置密码时采取合理的密码长度和复杂性,并定期更换密码。
同时,密码管理法还规定了密码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密码管理者采取技术措施保护密码的安全性,不得泄露密码信息。
这些规定旨在提升密码的安全性,预防密码被破解和滥用。
四、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一项政策,旨在根据信息系统的重要程度和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该政策规定了信息系统的分类等级和相应的安全要求,对不同等级的信息系统要求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以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信息政策与法规课程总结

信息政策与法规课程总结信息政策与法规是一门旨在深入了解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的政策和法规制定以及相关问题的课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信息政策与法规的重要性和影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下面我将对这门课程进行总结。
首先,在课程的第一部分,我学习了信息社会的背景和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资源。
在这一部分,我了解到了信息社会普及的原因,包括技术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等。
同时,我还学习了信息社会面临的一些挑战,例如信息不平等、网络安全问题等。
这使我更加意识到了信息政策与法规的重要性。
其次,在课程的第二部分,我学习了信息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制定过程。
信息政策是国家为了引导和规范信息社会发展所制定的一系列方针和措施。
我了解到了信息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例如公平性、透明度和可行性等。
同时,我还学习了信息政策的制定过程,包括问题识别、目标制定、政策设计和政策实施等。
这些知识使我更加了解了信息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重要性。
然后,在课程的第三部分,我学习了信息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信息法规是为了规范信息社会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和法规。
我了解了信息法规的分类,包括通信法律、知识产权法律和隐私保护法律等。
同时,我还学习了信息法规的基本原则,例如法律的效力、保护公民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更加意识到了信息法规对于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最后,在课程的第四部分,我学习了信息政策与法规实施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信息政策与法规的时效性、合规性和可行性等。
学习了这些问题和挑战后,我更加了解了信息政策与法规实施中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总之,通过学习信息政策与法规课程,我对信息政策与法规的重要性和影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了解了信息社会的背景和发展趋势,掌握了信息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制定过程,了解了信息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信息政策与法规实施中的问题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息政策与信息法规(讲义)
2009-12-06 20:54
信息政策与信息法规(讲义)
1?信息政策与信息法规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人文范畴。
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重视信息管理中的人的因素,强调从人和社会的角度综合解决信息管理问题。
2?对信息政策的理解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1)大信息政策观;(2)小信息政策观;(3)折衷的信息政策观。
3?信息政策可划分为科技信息政策、经济信息政策、文化信息政策等;也可以划分为国际信息政策、国家信息政策、地方信息政策等。
4?我们给出一个信息政策的定义,是以调控信息生产、交流和利用的措施、规范和准则的集合,它涉及信息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
5?关于信息政策要素的构成,学者们也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莫尔要素说;希尔要素说;赫尔农-雷利要素说;伯格要素说。
6?莫尔要素说:1991年,莫尔在《信息政策》一书中提出信息政策应包括四个方面:(1)法规问题;(2)宏观经济问题;(3)组织问题;(4)社会问题。
7?希尔要素说:1994年,希尔在《国家信息政策和策略》一书中对信息政策要素进行了详尽具体的阐述,但由于划分过细,有些要素相互重叠,整体上显得比较零乱。
希尔认为信息政策应包括以下方面:(1)政府
的信息获取;(2)政府的信息管理;(3)政府对信息和传播技术的利用;(4)信息技术产业;(5)电信和网络;(6)信息经济;(7)工业、农业和商业;(8)科学技术信息;(9)信息产业;(10)图书馆和档案馆;(11)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问题;(12)向公众发布官方信息;(13)出版和传媒;(14)跨国数据流;(15)隐私权和数据保护;(16)社会事件;(17)健康和消费者信息;(18)教育和工作;(19)信息自由与国家安全和犯罪预防;(20)法律方面;(21)知识产权和工业产权;(22)质量和可靠性;(23)信息的生产。
8?赫尔农-雷利要素说:1991年,赫尔农和雷利和著的《信息政策》一文中列举了一个信息政策要素分类表。
他们的分类侧重于政府信息。
具体包括:(1)与信息政策有关的联邦组织:提供联邦信息的政府机构的结构。
(2)联邦政府和信息部门之间的关系:从事政府信息生产、分配和传播的机构和组织的责任与角色。
(3)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对政府信息提供的影响。
(4)政府信息经济学:政府提供联邦信息的费用和效益。
(5)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能力:公众获取联邦信息的权利和政府的责任。
(6)信息自由和隐私权保护:在保护不应泄漏的信息的同时,公众获取政府机构记录的权利。
(7)国家机密及其保护:为了保护公众利益和国家安全,政府有不公开一部分信息的权利。
9?伯格要素说:1993年,伯格在其《信息政策——评价和政策研究框架》一文中采用了这一方法。
该方法把信息政策的要素归纳为九大类:(1)联邦信息资源管理;(2)用于教育、创新和竞争的信息技术;(3)电
信、广播和卫星转播;(4)国际交流的信息政策;(5)信息泄露、机密和隐私权;(6)计算机法规和犯罪;(7)知识产权;(8)图书馆和档案馆政策;(9)政府系统、证券交易所和信息披露。
10?伯格针对各种不同的具体问题和研究角度归纳出五种信息政策问题研究框架:(1)目标框架;(2)政治要素框架;(3)简化框架;(4)问题框架;(5)政策主体框架。
11?莫尔认为,在考虑信息政策的框架体系问题时应当注意以下三个发展趋势:(1)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趋势;(2)信息资源广泛利用的趋势;(3)社会信息意识加强的趋势。
12?1993年,莫尔在“面向21世纪的中国的信息政策和战略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一个分析信息政策的二维矩阵模型,用以确定信息政策的主要范围和问题以及不同信息政策之间的联系,勾画了信息政策设计和评价的基本框架。
莫尔矩阵模型包括三个层次(产业层次、组织层次、社会层次)和5个信息政策的要素(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管理、人力资源、法律法规)。
13?信息政策在产业、组织和社会三个不同层面上共同发挥作用:
(1)产业政策层面。
主要考虑在一国范围内与信息部门的发展相关联的政策问题,研究信息政策如何规范信息服务部门的发展。
(2)组织政策层面。
把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加以管理和处理的方法,研究信息政策对机构内信息利用的影响,提高组织内部的效率和竞争力。
(3)社会政策层面。
考虑个人和社会团体相关联的信息需求与信息供给,研究人们利用信息的方式。
14?在每一个层面上,都要研究决定信息利用方式的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管理、人力资源和法律法规五个方面的因素:(1)信息技术因素。
包括通讯设施、决策支持系统等政策目标。
(2)信息市场因素。
强调信息市场不仅仅局限于商业信息的交换,而应面向所有的信息交换。
(3)信息管理因素。
改进信息管理和信息利用的过程,扩展其范围。
(4)人力资源因素。
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公民的信息意识,改进个人获取和处理信息以及利用信息获益的技巧和能力。
(5)法律法规因素。
强调立法工具对实现信息政策目标的作用。
15?信息法律是指对信息活动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调控的法律措施,这些措施涉及信息系统、处理信息的组织和对信息负有责任的个人等。
16?信息法律关系的主体,即权利义务主体是指在信息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个人或组织。
信息法律关系所涉及的主体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能够和有资格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全部主体形式:(1)政府部门;(2)经济组织;(3)非营利性组织、包括学校、社会团体和事业机构;(4)个人。
17?信息法律的客体,是指一定的行为以及在特定环境中的物化的和非物化的财产。
信息法律规范的客体包括三个部门:(1)信息资源;(2)信息技术;(3)各相关主体的信息行为。
18?信息法律的调整对象包括二个方面:(1)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关系和社会问题。
(2)信息在生产、传播、处理、存储应用、交换等环节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垄断与竞
争、利益与冲突、信息自由与个人隐私等。
19?信息法律与信息政策的关系:第一种观点将两者严格区分开来,认为两者尽管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但在性质和作用范围上有明显的区别:(1)在性质上,信息法律是一种法律手段,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而信息政策是一种行政手段,是一种软性的指导性准则或指南。
(2)在作用范围上,信息法律的问题、对象比信息政策更基本、更普遍、时效更长、相对更稳定;而信息政策一般随国家的发展目标、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状况和条件而改变。
(3)从二者的关系上,信息政策是信息立法的基础,信息立法是保障信息政策得以贯彻和实施的重要法律手段。
20?信息法律体系框架的构建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充分考虑各相关权利主体的利益和地位,通过立法规范主体行为,创建一个适于各行为主体充分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
(2)必须考虑到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未来发展,具有前瞻性。
(3)考虑到信息活动的跨行业、跨地域的特性,将信息立法置于社会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以及国家关系的大背景下通盘考虑,加强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协调。
21?信息立法应特别关注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
(1)信息资源管理问题;(2)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问题;(3)信息市场管理问题;(4)知识产权保护问题;(5)信息安全与计算机犯罪问题;(6)信息利益分配和“信息公平”问题;(7)信息国际化问题。
22?一般而言,部门法的体现大致包含三个部门:基本法、辅助法和必要的单行法规、条例、章程等法律文件。
23?信息法律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八项法律制度:(1)信息资源管理法律制度;(2)信息自由与信息安全法律制度;(3)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4)信息市场与信息服务法律制度;(5)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法律制度;(6)新闻出版与信息传播法律制度;(7)信息传输与数据交换法律制度;(8)国际信息合作与交流法律制度。
24?80年代以来美国信息政策的重点在以下六个方面:(1)出版自由;(2)通讯与发展;(3)直接的跨国卫星广播;(4)隐私保护;(5)信息的定价与税收;(6)知识产权。
25?美国的信息政策的四个明显特征:(1)完整配套性;(2)强调信息自由流动与个人隐私权保护的统一;(3)重视信息立法,推进信息政策法律化;(4)鼓励竞争,促进信息市场自由化。
26?英国信息政策研究具有四个主要特点:(1)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采取集中控制的方法;(2)重视科学技术信息的利用;(3)强调政府在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参与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中的作用;(4)通过与欧盟各国的合作、加强与美、日等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开展竞争。
27?战后日本国家信息政策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国家信息体系形成阶段;(2)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建设阶段;(3)信息交流的国际化阶段;(4)发展“信息高速公路”阶段。
28?日本信息政策具有四个基本要素:提高人的福利、利用信息促进生产、开发尖端技术和开发信息资源。
29?日本信息政策的四个主要特点:
(1)在政策的导向上重视科学技术信息,尤其是专利信息,这与日本“科技立国”的长期政策是一脉相承的;(2)高度重视国家信息资源的开发,认为“信息是一种国际资源,公共性特别强,必须依赖国家投资;(3)注重加强国际信息交流,但强调自主信息体制,单方面地吸收和利用他国的信息资源,特别是吸收技术信息资源,而不是双向交流;(4)扶持企业信息要素的发展,通过扶持建立行业信息中心和税收、金融的优惠政策促进日本信息服务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参与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