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走进生命科学英语27页PPT
合集下载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走进生命科学》教学课件PPT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走进生命科学》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decae266bec0975f565e264.png)
实
验 法
分 子
水
平
Thank You!
作业:练习册P1(第一章第一节) 最后一题:学了“生命科学”发展史,请提出一个你还想继
续了解的有关生命科学的问题。
·(我国)种植水稻——公元前5000年,饲养猪——公元前3000年
个
·《诗经》——春秋时代,记载动植物200多种
体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
水
·《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
平
·发明显微镜—— 17世纪 ·创立“生物分类法则” —— 18世纪,瑞典,林奈 ·提出“细胞学说” ——德国,施莱登、施旺 ·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 ——英国,达尔文
沃森和克里克搭建的DNA分子模型(1953)
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胰岛素分子模型
(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 质,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
在这一阶段生 命科学开展的是什 么水平的研究?
分子水平阶段
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当代生命科学 发展方向
微观
分子生物 学的发展
我国古代:《诗经》、《齐民要术》、《本草纲目》
技
国外: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
术
18世纪林耐的“生物分类法则”
的
19世纪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
发
展
实验法生物学阶段: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以及摩尔根的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沃森、克里克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生物学进入了 分子水平
走进生命科学
2020.9.1
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 它是研究生命活动(life action)及其规律的科学, 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一上1.1《走近生命科学的世纪》教学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一上1.1《走近生命科学的世纪》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9d68929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4.png)
——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草图绘 制成功;
——2003年4月14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 所有目标全部完成;
——这一计划的实施,无疑将从根本上 阐明人类生命活动的遗传学基础
——为人类疾病的基因诊断、基因治疗 以及基因工程产品的开发创造了广阔的 前景
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
1 走近生命科学 —— 1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
1 走近生命科学 —— 1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1999年,美国《科学》杂志 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的 成就列为世界十大科学成就 之首
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
1 走近生命科学 —— 1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
——自1990年启动;
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
1 走近生命科学 —— 1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 ——是研究生命活动(life action)及其规律的科学, 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
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
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
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 (分子水平的新阶段)
结晶牛胰岛素
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个体和群体、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生态学
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
1 走近生命科学 —— 1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1997年,英国科学家成功的 培育出克隆羊“多利” ——这是人类采用高度分化 的体细胞克隆动物的重大突 破。
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
1 走近生命科学 —— 1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利用动植物和真菌的国家
——2003年4月14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 所有目标全部完成;
——这一计划的实施,无疑将从根本上 阐明人类生命活动的遗传学基础
——为人类疾病的基因诊断、基因治疗 以及基因工程产品的开发创造了广阔的 前景
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
1 走近生命科学 —— 1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
1 走近生命科学 —— 1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1999年,美国《科学》杂志 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的 成就列为世界十大科学成就 之首
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
1 走近生命科学 —— 1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
——自1990年启动;
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
1 走近生命科学 —— 1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 ——是研究生命活动(life action)及其规律的科学, 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
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
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
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 (分子水平的新阶段)
结晶牛胰岛素
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个体和群体、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生态学
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
1 走近生命科学 —— 1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1997年,英国科学家成功的 培育出克隆羊“多利” ——这是人类采用高度分化 的体细胞克隆动物的重大突 破。
生命科学 LIFE SCIENCE
1 走近生命科学 —— 1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利用动植物和真菌的国家
《走进生命科学》PPT课件
![《走进生命科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393faa0b4e767f5bcfce35.png)
21世纪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的世 纪 那么:
你知道哪些有关生命科学的话题呢?
对于生命科学,你最想知道或最感兴趣 话题是?
第1节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 纪
一、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1、描述性生物学阶段:
阅读思考 :早期农业和动物饲养;
1、我生国命科贾学思发勰展的简《齐史民大要术体》分为几个阶段?;
李时珍
的《本草纲目》;
2、实验生物学阶段:
但 1865年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用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定律。 值得一提的是直到1900年,孟德尔的两大遗传规 律才同时被三位生物学家重新发现。
孟德尔被誉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3、分子生物学阶段:
1953年,美国沃森,英国克里克提出DNA双螺 旋结构模型——分子水平阶段。
人口膨胀 粮食短缺 疾病危害 环境污染
能源危机 资源匮乏 生态平衡破坏 生物物种大量消亡
未 来 的 世 界 需 要 你 的 参 入
生命科学探究 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好
新
奇
设计实验
的 问
心
实施实验
题
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
克隆羊之父维尔莫特
环境的污染
环境的污染
小懒猴
物种的减少
濒危动物
(提示:按各个时期的ຫໍສະໝຸດ 要研究方法和深度层次来分)• 17世纪显微镜的发现:生命科学研究进入
;
其他 • 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
创立“生物分类法则”;
国家 • 德细国胞植水物平学家
和
提出“细胞学说”;
2、生命•科英学国博的物发学家展达有尔文什发么表了规林律耐?现今的发提展出“方进化向论?”。
施莱登 施旺
《物种起源》
你知道哪些有关生命科学的话题呢?
对于生命科学,你最想知道或最感兴趣 话题是?
第1节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 纪
一、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1、描述性生物学阶段:
阅读思考 :早期农业和动物饲养;
1、我生国命科贾学思发勰展的简《齐史民大要术体》分为几个阶段?;
李时珍
的《本草纲目》;
2、实验生物学阶段:
但 1865年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用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定律。 值得一提的是直到1900年,孟德尔的两大遗传规 律才同时被三位生物学家重新发现。
孟德尔被誉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3、分子生物学阶段:
1953年,美国沃森,英国克里克提出DNA双螺 旋结构模型——分子水平阶段。
人口膨胀 粮食短缺 疾病危害 环境污染
能源危机 资源匮乏 生态平衡破坏 生物物种大量消亡
未 来 的 世 界 需 要 你 的 参 入
生命科学探究 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好
新
奇
设计实验
的 问
心
实施实验
题
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
克隆羊之父维尔莫特
环境的污染
环境的污染
小懒猴
物种的减少
濒危动物
(提示:按各个时期的ຫໍສະໝຸດ 要研究方法和深度层次来分)• 17世纪显微镜的发现:生命科学研究进入
;
其他 • 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
创立“生物分类法则”;
国家 • 德细国胞植水物平学家
和
提出“细胞学说”;
2、生命•科英学国博的物发学家展达有尔文什发么表了规林律耐?现今的发提展出“方进化向论?”。
施莱登 施旺
《物种起源》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一上1.2《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精品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一上1.2《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108a5b2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f.png)
b dc
ef
(C) i a
j i h
g
(D) j
(3) 用显微镜观察材料时发现有异物,如果调节转换器, 异物随物镜的转换而不动,则说明异物在
(A) a (B) e (C) d
(D) f
(4) 使用显微镜时,若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则调节
(A) c (B) d
(C) e
(D) f
a
b
j
dc
i h
ef
g
2.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3412)58 (1) 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6倍7物镜正下方
(2) 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下降至 离标本0.5cm处 (3) 调节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4) 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
(5) 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上升, 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调节器调节,使视野中的物象清晰 (6)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7) 转动细调节器,直到物象清晰
宽_____格, 宽_____UM 每格长度为1.75um
测量五个细胞,取平均值,将结果填入实验报告
分析与讨论
• 在实验操作和观察过程中是否存在影响结果精确性的 问题?试分析原因。 ①显微镜焦距没有调准时,显微测微尺的标尺刻度线
会有粗细变化,从而影响测量结果; ②操作不够熟练,不够仔细造成测量误差。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ef
(C) i a
j i h
g
(D) j
(3) 用显微镜观察材料时发现有异物,如果调节转换器, 异物随物镜的转换而不动,则说明异物在
(A) a (B) e (C) d
(D) f
(4) 使用显微镜时,若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则调节
(A) c (B) d
(C) e
(D) f
a
b
j
dc
i h
ef
g
2.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3412)58 (1) 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6倍7物镜正下方
(2) 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下降至 离标本0.5cm处 (3) 调节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4) 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
(5) 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上升, 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调节器调节,使视野中的物象清晰 (6)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7) 转动细调节器,直到物象清晰
宽_____格, 宽_____UM 每格长度为1.75um
测量五个细胞,取平均值,将结果填入实验报告
分析与讨论
• 在实验操作和观察过程中是否存在影响结果精确性的 问题?试分析原因。 ①显微镜焦距没有调准时,显微测微尺的标尺刻度线
会有粗细变化,从而影响测量结果; ②操作不够熟练,不够仔细造成测量误差。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走近生命科学ppt-沪科版课件
![走近生命科学ppt-沪科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e47d0d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7.png)
④ 解答疑问 ⑤ 提出假设
A.⑤ ① ③ ② ④ C.② ⑤ ① ③ ④
B. ② ① ③ ⑤ ④ D. ⑤ ① ③ ④ ②
◆ 课后练习:完成练习册P1 的第二节第1题。
18
实验1.1 细胞的观察和测量
令材料选择: 蚕豆叶下表皮永久装片
令仪器和用具: 显微镜、擦镜纸、纱布、显微镜目 镜测微尺、物镜测微尺。
第一章 走近生命科学
第一节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 为什么21世纪被称为生命科学世纪呢?
生物技术与信息 技术一起成为现代高 科技的两大支柱。
1
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令 生命科学是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1)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采用描述法和比较法。
我国:
① 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利用动植物和真菌的国家。 ② 5000年前开始种植水稻;3000年前开始猪的饲养。 ③ 春秋时期的《诗经》记载了200多种的动植物。 ④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总结了人工选择、 人工杂交和定向培育的科学原理与方法 ⑤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 《本草纲 目》记载了可供药用的 1094种植物和444种动物。
② 初次练习时,由于操作不够熟练或不够仔细,可能造成 测量误差。
▪ 2)保卫细胞的大小是否一致,为什么?
保卫细胞的大小是不一致的,由于细胞生长程度的不同, 叶片年龄的不同,保卫细胞之间存在长与宽的差异, 每个 细胞的大小不可能完全一致。另外, 气孔打开程度不同, 也会引起其大小的差异。
23
◆ 课后练习:完成练习册P2的第二节2—3题, 练习册P18的实验报告1.1的1—2题。
2
西方:
①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古罗马的盖仑提出人体内部结构与 牛、羊、狗和猴等动物相似的推论。
生命科学PPT课件
![生命科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72830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4.png)
THANKS
感谢观看
生命科学的研究领域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 能的学科,旨在揭示基因组、蛋白质组
等的奥秘。
遗传学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学科, 旨在揭示基因的本质和遗传规律。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 和变化的学科,旨在揭示细胞生长、 分化、凋亡等的规律。
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 学科,旨在揭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 能。
生物工程应用
生物工程在医药、农业、工业和环保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生物制药、生物 燃料和生物修复等。
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要点一
人工智能技术
要点二
生命科学研究效率提升
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和数据挖掘等,能够处理大规模数据和预测模型。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加速基因测序、蛋白质结构预测和药物 发现等过程,提高生命科学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
物种起源与演化
物种形成
探讨物种如何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形成新的物种,包括生殖 隔离机制和物种形成的模式。
生物演化历程
介绍地球上生命演化的历史,包括古生物化石记录和生物地层学的 研究成果。
化石记录的不完整性
说明化石记录的不完整性对理解物种演化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比 较解剖学和胚胎发育的研究来弥补这一缺陷。
基因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特定片段,负责 编码特定的蛋白质或RNA分子,对生 物体的性状和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细胞器与细胞
细胞器
细胞器是细胞内的重要结构,包括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它们各自承 担着不同的生理功能,共同维持细胞的正常运转。
细胞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ppt复习课件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ppt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ba943bcaaedd3383c4d390.png)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的
宏观 生态学
世
纪
未来发展
后基因组学、转基因技术、 基因治疗、生物多样性保护、
脑科学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1、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学习或生活实践→提出疑问→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解答疑问→新的疑问→进一步探究
2、设计对照实验时,注意单因子变量原则 和等量原则
高倍镜使用
1、低倍镜下将物象调至最清晰,并将要 观察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直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到位 3、调节细调节器,直至物象清晰(只能 用细调节器,不能用粗调节器) 4、此时视野变小、变暗,物象变少、变 大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的
宏观 生态学
世
纪
未来发展
后基因组学、转基因技术、 基因治疗、生物多样性保护、
脑科学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1、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学习或生活实践→提出疑问→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解答疑问→新的疑问→进一步探究
2、设计对照实验时,注意单因子变量原则 和等量原则
高倍镜使用
1、低倍镜下将物象调至最清晰,并将要 观察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直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到位 3、调节细调节器,直至物象清晰(只能 用细调节器,不能用粗调节器) 4、此时视野变小、变暗,物象变少、变 大
《生命科学》课件
![《生命科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dfbc9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7.png)
02
生命的分子基础
氨基酸、蛋白质与酶
氨基酸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具有酸碱两性,是蛋白质合成
的基石。
蛋白质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 成的大分子,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 ,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物质。
酶
酶是由蛋白质构成的生物催化剂, 能够加速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对 维持生命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影响
人类活动如城市化、农业开发、采矿等 ,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导致 物种减少和生态系统失衡。
VS
保护措施
采取可持续发展策略,减少对生物多样性 的负面影响,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
06
生命科学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基因诊断
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对疾病进行精确诊断,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遗传性疾病和癌症。
《生命科学》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生命科学概述 • 生命的分子基础 • 生命的细胞基础 • 生命的个体基础 • 生命的群体基础 • 生命科学的应用
01
生命科学概述
生命科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总结词
生命科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及其相互作用的科学,研究对象 包括生物体的结构、功能、演化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细胞膜与细胞器
细胞膜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结构,由脂质和 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器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细胞 内的各种生理活动,维持细胞的正常 运转。
细胞器
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各种小器官,包括 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等,它们各自承担着特定的生理功能 。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一上1.1《走近生命科学的世纪》课件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一上1.1《走近生命科学的世纪》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61d52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9.png)
显微测微尺
实验1.1 细胞的观察和测量
显微镜的发展简史
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是荷兰眼镜商 Z.Jansen(1588---1628)于1604年创制 的。用来观察跳蚤,故称为“跳蚤 镜”。
目前使用的显微镜有普通光学显微 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 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
• 第一台有科研价值的显微镜是英 国学者虎克(Robert Hooke)制 造的。
第1节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生命科学
• 概念: 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
技术的总称,是研究自然界所有生命现象及 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命科学涉及医学、农学、健康、环境 科学以及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领域。
一、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生命科学是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利用动植物和真菌的国家。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其它治疗肥胖的策略: PCG-1,瘦素基因,能量代谢开 关, 脂肪吸收基因反义抑制, 线粒体解偶联蛋白基因等.
生物多样性保护:
人类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之间产 生着日益尖锐的矛盾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重点
实验1.1 细胞的观察和测量
显微镜的发展简史
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是荷兰眼镜商 Z.Jansen(1588---1628)于1604年创制 的。用来观察跳蚤,故称为“跳蚤 镜”。
目前使用的显微镜有普通光学显微 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 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
• 第一台有科研价值的显微镜是英 国学者虎克(Robert Hooke)制 造的。
第1节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生命科学
• 概念: 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
技术的总称,是研究自然界所有生命现象及 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命科学涉及医学、农学、健康、环境 科学以及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领域。
一、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生命科学是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利用动植物和真菌的国家。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其它治疗肥胖的策略: PCG-1,瘦素基因,能量代谢开 关, 脂肪吸收基因反义抑制, 线粒体解偶联蛋白基因等.
生物多样性保护:
人类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之间产 生着日益尖锐的矛盾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重点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ppt 沪教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ppt 沪教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efe70143323968011c924f.png)
回忆的老墙,偶尔依靠,黄花总开不败,所有囤积下来的风声雨声,天晴天阴,都是慈悲。时光不管走多远,不管有多老旧,含着眼泪,伴着迷茫,读了一页又一页,一直都在,轻轻一碰,就让内心温软。旧的时光被揉进了岁月的折皱里,藏在心灵的沟壑,直至韶华已远,才知道走过的路不能回头,错过的已不可挽留,与岁月反复交手,沧桑中变得更加坚强。 是的,折枝的命运阻挡不了。人世一生,不堪论,年华将晚易失去,听几首歌,描几次眉,便老去。无论天空怎样阴霾,总会有几缕阳光,总会有几丝暗香,温暖着身心,滋养着心灵。就让旧年花落深掩岁月,把心事写就在素笺,红尘一梦云烟过,把眉间清愁交付给流年散去的烟山寒色,当冰雪消融,自然春暖花开,拈一朵花浅笑嫣然。 听这位老友,絮絮叨叨地讲述老旧的故事,试图找回曾经的踪迹,却渐渐明白了流年,懂得了时光。过去的沟沟坎坎,风风雨雨,也装饰了我的梦,也算是一段好词,一幅美卷,我愿意去追忆一些旧的时光,有清风,有流云,有朝露晚霞,我确定明亮的东西始终在。静静感念,不着一言,百转千回后心灵又被唤醒,于一寸笑意中悄然绽放。
2+2)
关键问题: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有那些作用 1.糖类: 单糖、双糖、多糖 2.脂质: 脂肪、磷脂、胆固醇 3。蛋白质: 氨基酸、肽链、 立体结构 4 核酸 5 维生素: 水溶性、脂溶性 实验2.1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
实验2.2 溶液中蛋白质含量测定(选做)
第3章 生命的结构基础(7课时,5+2)
世纪 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2.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人类基因组计划、
克隆和转基因动物、器官移植、后基因组、 基因治疗:实验室规则、实验室技术的使用
1.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实验1.1 高倍显微观察与测量
2. 生命科学实验室制度和安全守则
第2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6课时,4+2)
2+2)
关键问题: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有那些作用 1.糖类: 单糖、双糖、多糖 2.脂质: 脂肪、磷脂、胆固醇 3。蛋白质: 氨基酸、肽链、 立体结构 4 核酸 5 维生素: 水溶性、脂溶性 实验2.1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
实验2.2 溶液中蛋白质含量测定(选做)
第3章 生命的结构基础(7课时,5+2)
世纪 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2.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人类基因组计划、
克隆和转基因动物、器官移植、后基因组、 基因治疗:实验室规则、实验室技术的使用
1.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实验1.1 高倍显微观察与测量
2. 生命科学实验室制度和安全守则
第2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6课时,4+2)
沪教版生物高一第一册-1.1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课件
![沪教版生物高一第一册-1.1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7b42c5de80d4d8d15a4ff6.png)
17世纪,显 微镜的发明 标志着生命 科学的研究 进入了细胞 水平
18世纪,瑞典博 物学家林耐创立 生物分类法则
奠定了生命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基础
1838年~1839年德国植 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 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
1859年,英国的达 尔文发表《物种起 源》,提出进化论。
奥地利的孟德尔用豌豆 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的 基本规律,被誉为遗传 学的奠基人。
• 如果你决定成为一名生物学家:大脑、新植物品种、癌 症。
• 生物技术公司:基因药物、诊断芯片 。
• 如果从事物理学、自动化、计算机、材料科学等,可以 进行学科交叉研究。
• 如果从事文科专业:生命科学与人类和社会的联系 。 • 每一个人:认识自己、认识生命 。 • 学习基础生物学知识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
三、生命科学与我们高中生
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 技术的总称,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 学,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1、帮助我们从哲学高度认识问题 2、充分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3、我国最有希望获得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 的学科 4、Better Life Science,Better Life
美国的摩尔根通过果 蝇实验,进一步揭示 了遗传机制。
1953年,美国生物 学家沃森和英国物 理学家克里克提出 了DNA双螺旋结构 分子模型,标志着 生命科学研究进入 到分子水平,奠定 了现代生物技术的 基础。
1965年,我国科学家合 成结晶牛胰岛素
1981年,我国科学家 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 糖核酸
第1章 走近生命科学 Approach to the Life Science
第1节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走近生命科学PPT教学课件
![走近生命科学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9d39e0852458fb770b56f2.png)
• 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 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 医学界称之为“万用细胞”。人体干细胞分 两种类型,一种是全功能干细胞,可直接克 隆人体;另一种是多功能干细胞,可直接复 制各种脏器和修复组织。人类寄希望于利用 于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在体外繁育出组 织或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或器官移植,实 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
我的反思
•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作为最后一章内容出现在生物教材 的最后,正是体现了生物课程标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 指导思想。
• 我以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 在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为主,兼顾知识讲解,从 多个角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能力。
• 本节课,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这使 教学显得丰富充实。最后,设计“动物园标语”使得教学 效果落于实处,不但要求学生创新的能力,还使得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跃升到了新的高度。
教材分析
保护生物 多样性
大量引用数据和 资料说明我国生 物多样性的情况 不容乐观,同时 由于人为的活动 大大加速了物种 灭绝的速度
课本介绍了我国 建立了自然保护 区来保护生 物的 多样性,且人们 普及生物学知识 和宣传保护生物 多样的重要意义
学生特征分析
• 学生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 义认识还不够,而且保护生物的 多样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通过 详细的介绍,从学生的认知水平 和接受能力来讲解不会取得良好 的教学效果。
物种的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但目前人 为的活动大大加速物种的灭绝速度。物种一 旦灭绝,便不可再生,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将 造成农业、医药卫生保健、工业方面的根本 危机,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威胁人类自身 的生存。
——摘自《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ppt课件1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e72ef837cc7931b765ce157b.png)
“超级细菌”引发的思考
近日有报道称,一些赴印度接受治疗的患 者感染了一种新型超级细菌,其含有一种 叫NDM-1(新德里金属蛋白酶-1)的基因。 目前,这种变种超级细菌已经传播到英国、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 并有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蔓延。
滥用抗生素惹的祸!
圣元奶粉与“早熟门”事件
古代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的研究手段 早期:描述法和比较法
近代西方
现代生命科学
现代:实验法
•生命科学的研究方向
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同 时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利用动植物和真 菌的国家
诗经
春秋时代的《诗经》已经记载动 植物达200多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利用动植物和真 菌的国家
齐民要术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 —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 及它们的生存环境。
脑科学
日常生活中的睡眠与觉醒、情绪和行为、 学习和记忆都是脑活动的结果。
许多与神经系统损伤或脑功能失调有关 的疾病,如截瘫、阿尔茨海默病(早老性 痴呆症)、帕金森病等,严重危害人类健 康甚至生命。
通过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的认识与行为水 平上的分析相联系,有可能揭示脑的神经 计算原理,为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提供新的 设计思路。 脑科学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行为水 平研究自然智能机理,建立脑模型,揭示 人脑本质。
1604年,荷兰眼镜商 詹森发明了世界上第 一台显微镜
罗伯特· 胡克用自制的显 微镜第一次观察到细胞
18世纪林耐创立生物分类法则
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耐创立了 “生物分类法则”,制定了生物 命名的方法,对生物分类的发展 起了重要作用。
细胞学说——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 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 出了细胞学说。
生命科学基础ppt课件
![生命科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eea78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0.png)
基因重组
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 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导致后 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类型。基因重组 增加了生物的遗传多样性。
染色体变异
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包括染 色体倒位、易位和非整倍体等。染色 体变异对生物的性状和进化具有重要 影响。
2024/1/28
13
生物进化的证据与理论
生物进化的证据
包括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地 理学等方面的证据,这些证据支持了生物进化的观点。
2024/1/28
生物进化的理论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的核心理论,它解释了生 物多样性和适应性的起源。此外,还包括中性学说、突变论 和协同进化等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生物进化的 机制。
14
04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学 基础
2024/1/28
15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和类型
概念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 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 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
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
层次
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类型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
基因型是个体的遗传组成,而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基因型 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基因互作、环境条件和发育阶段 等。
2024/1/28
12
基因突变、重组与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
指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点突变、插 入和缺失等。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 原材料,也是导致遗传疾病的原因之 一。
2024/1/28
25
生物技术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