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漫画欣赏:《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
幼儿园教案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

幼儿园教案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情感教育教材《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主要围绕父子间的亲情互动,通过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家庭的爱。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五章《爸爸,我爱你》中的第一节“假日的第一天”,详细内容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与爸爸一起度过一个快乐假日的温馨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受家庭亲情,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
2.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快乐、互助合作的品质。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感受亲情的温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亲情卡片、彩笔。
2. 学具:白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爸爸关爱孩子的温馨小故事,引导幼儿关注父子亲情,激发兴趣。
2. 故事分享:教师展示教材故事《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让幼儿跟随故事的发展,感受父子间的亲情。
3. 例题讲解: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故事图片,讲述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与父母相处的快乐时光,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5. 实践活动:亲情卡片制作。
幼儿用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一张表达对父母爱的亲情卡片。
六、板书设计1. 故事《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2. 关键词:亲情、爱、分享、合作3. 设计意图:以故事为主线,突出亲情主题,引导幼儿学会表达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与父母度过的快乐时光,并写一段感谢的话。
答案示例: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我很开心。
谢谢爸爸妈妈陪伴我,我爱你们!2. 作业要求: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彩笔画出快乐的场景,用文字表达对父母的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每个幼儿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提高情感教育效果。
2. 拓展延伸:开展“我心中的爸爸妈妈”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父母的形象,进一步感受亲情。
大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

大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感受《父与子》漫画中的温馨亲子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美术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观察《父与子》漫画,分析漫画中的情感表达,创作自己的亲子漫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漫画创作中。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父与子》漫画、画纸、画笔、颜料等。
2.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创作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父与子》漫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二)观察与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漫画,提问:你们看到了哪些细节?这些细节表现了什么?(三)创作引导1.教师出示一张空白的画纸,提问:你们能不能创作一幅自己的亲子漫画呢?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和家人的温馨时光,激发创作灵感。
(四)创作实践1.学生在画纸上创作自己的亲子漫画,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建议。
2.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画面的构图、色彩搭配等。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完成创作后,将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六)情感表达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悟,让学生表达对家人的情感。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你们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五、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创作一幅亲子漫画,表达对家人的爱。
2.家长参与孩子的创作过程,共同完成作品,培养亲子关系。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父与子》漫画,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亲子漫画,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表达对家人的情感,提高了美术表现能力。
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加强家校联系,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创作能力较弱,需要教师在课后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幼儿园大班漫画欣赏教案父与子

幼儿园大班漫画欣赏教案父与子一、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欣赏《父与子》漫画,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2. 通过漫画欣赏,让幼儿理解父爱的伟大和无私,增进亲子关系。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漫画作品《父与子》的欣赏。
2. 父爱的主题讨论和分享。
3. 绘画活动:我和爸爸的美好时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父与子》漫画作品若干幅。
2. 画纸、画笔、彩色铅笔等绘画材料。
3. 音乐、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进入课堂氛围。
2. 欣赏漫画:向幼儿展示《父与子》漫画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和欣赏,提问幼儿对漫画的感受和理解。
3. 主题讨论:引导幼儿谈论自己与爸爸的美好时光,分享父爱故事,让幼儿感受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4. 绘画活动:我和爸爸的美好时光。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画出自己与爸爸的温馨时刻,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父爱的伟大和无私,鼓励幼儿表达对父母的爱。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漫画欣赏过程中的反应,了解幼儿对父爱的理解和感受。
2. 评价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包括绘画技巧、创意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3. 收集和分析幼儿在课堂上的互动和讨论情况,了解幼儿对亲子关系的认识。
六、教学拓展1. 引入其他亲子漫画作品,让幼儿进一步欣赏和理解亲子关系。
2.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增进亲子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3. 开展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专家分享亲子教育的经验和方法。
七、教学实践1. 安排幼儿参观绘画展览,欣赏不同风格的漫画作品。
2. 组织幼儿进行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中与父母一起欣赏漫画,并分享感受。
3. 开展漫画创作比赛,鼓励幼儿发挥创意,绘制自己的漫画作品。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
2. 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进展,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幼儿园优质教案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

幼儿园优质教案父与子——假日第一天一、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我选择《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家庭与情感”单元“父与子——假日第一天”章节。
本节课我们将详细学习父亲与孩子之间亲情互动,通过故事、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幼儿感受家庭爱与和谐。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父亲在家庭中角色,学会表达对父亲爱。
2. 培养幼儿与父亲之间亲子互动,增进情感交流。
3. 提高幼儿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对父亲爱,增进亲子情感交流。
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幼儿感受父爱伟大,学会与父亲互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书、卡片、音乐播放器、手工材料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会播放一段父子互动短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短片中父子情感。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故事书中例子,引导幼儿解父亲在家庭中角色,以及如何表达对父亲爱。
3. 主题活动一:父子亲情画(15分钟)每个幼儿领取一张画纸和彩笔,画出自己与父亲快乐时光,鼓励幼儿分享作品。
4. 主题活动二:手工制作爱心贺卡(15分钟)幼儿使用学具制作爱心贺卡,表达对父亲爱。
5. 随堂练习(10分钟)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与同伴互动,体验亲子游戏。
六、板书设计1. 主题:父与子——假日第一天2. 板书内容:父亲在家庭中角色表达对父亲爱亲子互动游戏爱心贺卡制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给父亲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爱意。
亲爱爸爸,您辛苦!我很爱您,希望我们永远在一起度过快乐时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表现,解他们在亲子互动方面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亲子活动,让亲子互动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
同时,组织相关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感受父爱,学会表达爱意。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过程在本次教学中,我特别关注实践情景引入和主题活动设计,这两个环节对于幼儿情感体验和认知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园教案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

幼儿园教案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绘本《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主要围绕父子间的亲情与互动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1. 教材章节:《父与子》第一章节“假日的第一天”。
2. 详细内容:通过绘本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父子间的亲情,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让幼儿感受父子间的亲情,培养他们关爱家人的情感。
2.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描述和想象,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3.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绘本故事内容,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父子间的亲情,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2.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描述和想象,感受父子间的亲情,提高表达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教学PPT,亲情图片。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亲情图片,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在假日里与家人的趣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绘本:教师讲述《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父子间的亲情。
3. 实践情景引入:请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亲情图片,用画笔和水彩笔描绘出图片中的亲情场景。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组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培养表达力。
5. 随堂练习:请幼儿用画笔和水彩笔,创作一幅关于自己和家人度过假日的画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和家人度过假日的场景。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描绘出自己和家人愉快的假日时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课堂所学,增进亲子关系。
同时,教师可推荐相关绘本,让幼儿进一步感受亲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父子间的亲情,培养他们关爱家人的情感,提高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同时,注重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使教学效果得以巩固和提升。
大班漫画欣赏教案:《父与子》

大班漫画欣赏教案:《父与子》一、课程概述本课程以漫画《父与子》为媒介,旨在帮助幼儿了解家庭与亲情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幼儿要珍爱家庭、尊重父母的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适用于3~5岁的大班幼儿。
二、课程目标1.了解父亲对家庭的重要性;2.通过分析故事,明确孝敬父母的重要性;3.能够更加关注与家庭的联系,更加尊重家庭与家庭成员;4.培养幼儿珍惜家庭、尊重父母的良好情感和品德。
三、教学准备1.一份原版漫画《父与子》;2.幼儿礼仪宣传卡;3.儿童手工材料:纸、颜料、笔等;4.音乐与投影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老师先向幼儿介绍周围人的家庭背景,引导幼儿谈论自己的家庭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欣赏漫画老师提供一份《父与子》漫画,让幼儿齐心合力欣赏漫画,从而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学习赏析老师引导幼儿口头答题,先谈论漫画里父亲对于家庭的贡献,再谈论孩子对于父亲的态度。
通过这种方式,提供给幼儿与亲情,爱与责任等话题的关联。
4. 互动交流建立语言互动的交流环节,提醒幼儿需要更加关注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情感,尊重家庭,珍惜亲情。
5. 实践活动老师分配幼儿组织自己的行为风范,设计制作通信卡,为自己的父亲做一些精心的事情,表达孝敬和感激之情。
同时,鼓励幼儿将礼仪宣传卡带回家,共同传递价值和意义。
五、教学评估1.看是否能够能够理解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2.看是否能够理解故事情节中父亲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关系;3.从实践活动中察看幼儿是否能够克服困难,和自信的表达感激之情。
六、课后延伸1.鼓励幼儿每日与家庭成员交流,表达情感,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家庭成员;2.进行相关主题绘画小作品,展示出学习成果,传递共同的价值观念。
2024年大班漫画欣赏教案父与子

2024年大班漫画欣赏教案父与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漫画赏析》第五章“亲情篇”——《父与子》。
详细内容包括:分析德国漫画家卜劳恩的著名漫画《父与子》的艺术特点,通过观察、讨论、感悟漫画中的亲情元素,提高学生对漫画艺术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父与子》漫画的艺术特点,提高漫画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悟,发现漫画中的亲情元素,提升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亲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父与子》漫画的艺术特点及其亲情元素。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漫画中的亲情元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漫画《父与子》原作、投影仪。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亲情漫画,让学生谈谈对亲情的理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漫画家卜劳恩及其作品《父与子》,引导学生关注漫画的艺术特点。
3. 观察与分析:引导学生观察漫画《父与子》,分析其线条、构图、色彩等艺术特点。
4. 例题讲解:讲解漫画《父与子》中的一个典型场景,让学生理解亲情元素的表现。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父与子》的风格,创作一幅表现亲情的漫画。
6.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分享亲情故事。
六、板书设计1. 《父与子》漫画欣赏2. 内容:漫画家:卜劳恩艺术特点:线条、构图、色彩亲情元素:关爱、陪伴、成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父与子》为主题,创作一幅表现亲情的漫画。
2. 答案:学生作品,要求线条流畅、构图合理、色彩和谐,体现出亲情元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关注漫画中的亲情元素,提升其审美情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亲情的漫画作品,进行欣赏与创作,提高漫画鉴赏能力。
同时,关注生活中的亲情,珍惜与家人的相处时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的实施;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漫画《父与子》之放假第一天

漫画《父与子》之放假第一天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让学生认真观察漫画,想一想画中的爸爸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然后把它写下来。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看懂四幅图的意思,把每一幅图的意思表达清楚。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把四幅图的意思连贯地写下来。
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教学过程: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现在老师想做一个调查。
喜欢放暑假的同学请举手~(生举手表态)喜欢总有一个理由,告诉老师,为什么喜欢放暑假,(生自由谈) 师:那我再问,假如明天就开始放假了,你打算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生继续谈自己的打算)师:今天呐,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朋友:(播放录音:嗨~三年级的小朋友,大家好!很高兴认识你们~在我们这,一个学期已经结束,明天就是放假的第一天了。
忙完了一学期的功课,明天呀,我可得好好地睡上一觉。
) 师:真可谓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听了他的话,你们知道明天这个小朋友想做什么了吗,(好好地睡上一觉)师:为什么?(生用听到的答案回答)师:不错~听得很仔细~继续~(播放录音:可是,你们能猜到当我正在甜蜜的梦中徜徉时,会有什么稀奇事发生吗,如果猜不到,就请你们跟着你们的老师一起——走近漫画《父与子》之放假第一天吧。
相信看完漫画,你们就会明白了,加油哦~二、走近漫画内容师:听完了那个小朋友的介绍,大家知道今天咱们的学习跟什么有关了没有?(漫画) 师:是的!今天咱们的任务就是----(板书:看漫画,说故事。
)看要专心致志,说要形象具体、惟妙惟肖,能行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出示课件----走近漫画《父与子》之放假第一天)(生连读课题两遍)师:从课题上,你知道漫画的主要人物是----(生自由回答,师相机板书-----爸爸、儿子) 师:这个小朋友还没有名字,给他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吧,记住哟,他是个男孩。
(生说自己所取的名字,师相机板书)师:刚才大家听得很认真,学习也很积极。
现在咱们回过头来想想刚刚学过的内容,用上你取的名字,请跟老师说:明天就是放假的第一天了,一个叫( )的小朋友打算好好地睡上一觉。
漫画欣赏:《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

漫画欣赏:《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简介漫画《父与子》是由日本漫画家[[光永康則]]所创作的,该漫画以父子间的日常互动为主题,刻画了父子之间的温情和成长故事。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聚焦于其中的一个章节:假日的第一天。
假日的第一天在这个章节中,我们看到主角久利和他的儿子太一迎来了一个美好的假日。
久利决定带着太一外出游玩,让他们能够放松心情,享受亲子时光。
这一天,他们的冒险故事开始了。
第一幕:自然中的亲子时光久利和太一来到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公园。
公园里有湖泊、树木和各种小动物,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他们首先在湖边钓鱼。
太一虽然不太懂得如何钓鱼,但久利耐心地指导他,并鼓励他不要放弃。
太一虽然一开始有些挫败,但终于成功钓到了一条小鱼,他们都非常开心。
接着,他们决定去公园里的小山上观赏美丽的风景。
久利带着太一走过山间小路,他们一边聊天一边欣赏着四周的风景。
太一被公园里的美景深深吸引,不时发出惊叹和欢呼声。
第二幕:冒险与探索在公园里,久利和太一看到了一个迷宫游戏。
他们决定一起挑战迷宫,并看看谁能够最先找到出口。
进入迷宫后,他们开始寻找线索,穿梭在迷宫的小巷中。
太一有些紧张,但久利一直鼓励他说:“不要害怕,相信自己,我们一定能够找到出口。
”太一渐渐放松下来,和久利一起享受这个挑战的过程。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他们找到了出口。
他们相互高兴地握手庆祝,为彼此的努力和勇气而感到自豪。
结束语通过漫画《父与子》中的假日的第一天这个章节,我们看到了父子间的亲密互动和成长。
久利和太一在一起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感受到了彼此的支持和鼓励。
这个章节给我们传递了许多重要的信息,如家庭亲子关系的重要性、相互理解和支持的重要性等。
同时,漫画中的插图和文字内容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父子之间的情感。
希望这篇文档能够让你对漫画《父与子》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促使你在生活中更加珍惜和关爱与家人的时光。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漫画欣赏:《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漫画欣赏:《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教案标题:漫画欣赏:《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欣赏《父与子》漫画,理解漫画的基本元素和表达方式。
2. 通过讨论和分享,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理解父爱的伟大和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3. 鼓励幼儿尝试创作自己的漫画故事,提升其艺术创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欣赏《父与子》漫画:“假日的第一天”。
2. 讨论和解析漫画中的情节、人物表情和动作,理解漫画所传达的主题和情感。
3. 引导幼儿创作自己的“假日的第一天”漫画故事。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父与子》漫画:“假日的第一天”的图片或书籍。
2. 准备画纸、彩色笔、铅笔等绘画工具。
3. 准备一些关于亲子活动的照片或图片作为创作参考。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假日的第一天通常会做什么,引发他们对主题的兴趣。
2. 欣赏与解析:展示《父与子》漫画:“假日的第一天”,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的情节、人物表情和动作,理解漫画的故事内容和情感表达。
3. 讨论分享:组织幼儿分享自己对漫画的理解和感受,引导他们理解和体验父爱的伟大和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4. 创作活动: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创作自己的“假日的第一天”漫画故事,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反馈。
5. 展示与评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分享,教师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建议。
五、教学延伸:1.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各种亲子活动,增强亲子关系,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创作素材。
2. 在后续的美术活动中,可以继续引入其他《父与子》的漫画,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漫画艺术。
六、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欣赏和解析《父与子》漫画:“假日的第一天”,引导幼儿理解漫画的艺术表现和情感内涵,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创新能力。
同时,也让幼儿更加理解和珍视父爱和亲子关系。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和记录幼儿在欣赏、讨论和创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的发展情况。
幼儿园大班漫画欣赏教案父与子

幼儿园大班漫画欣赏教案父与子一、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和欣赏父与子的漫画,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2. 通过漫画欣赏,帮助幼儿理解父与子之间的亲情关系,增进幼儿对家庭的认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漫画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漫画欣赏:《父与子》系列漫画2. 主题:父与子之间的亲情、家庭关系3. 活动过程:观察漫画、讨论漫画内容、创作漫画三、教学准备1. 准备《父与子》系列漫画图片或图书2. 绘画材料(如彩色笔、水粉画等)3. 投影仪或白板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一幅《父与子》的漫画,引导幼儿关注漫画中的父子关系。
2. 观察漫画:展示多幅《父与子》的漫画,引导幼儿观察漫画中的细节,如父子的表情、动作等。
3. 讨论漫画: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漫画的观察和感受,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父与子之间亲情的理解。
4. 创作漫画:给每个幼儿发放绘画材料,邀请幼儿根据自己对父与子的理解,创作一幅漫画。
5. 分享作品: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创作,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漫画欣赏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如观察力、表达能力等。
2. 评价幼儿在创作漫画时的表现,如想象力、绘画技巧等。
3. 收集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对父与子亲情关系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幼儿的家长来园参加漫画欣赏活动,让家长与幼儿一起欣赏漫画,共同讨论父与子之间的亲情。
2. 家庭作业:布置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创作一幅关于家庭成员的漫画,培养幼儿对家庭的认识和感情。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漫画内容适合幼儿年龄,避免涉及复杂的家庭关系。
2. 在讨论环节,尊重每个幼儿的观点和感受,鼓励幼儿积极表达。
3. 在创作环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不过分干预幼儿的创作过程。
八、教学资源1. 《父与子》系列漫画图书或图片2. 绘画材料(如彩色笔、水粉画等)3. 投影仪或白板4. 家庭教育指导资料九、教学反馈1.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漫画欣赏活动的评价和建议。
2024年大班美术漫画欣赏父与子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美术漫画欣赏父与子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课程,涉及教材第十章——《漫画欣赏与创作》。
详细内容围绕“父与子”主题,通过欣赏经典漫画作品《父与子》,引导学生学习漫画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漫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认识《父与子》这部经典漫画作品。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父子关系,学会用漫画的形式表达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父子关系,用漫画的形式进行表现。
重点:掌握漫画的表现手法,学会欣赏和创作漫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投影仪、白板、画笔、画纸等。
学具:画笔、画纸、橡皮、彩色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父子互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父子关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父与子》。
2. 新课内容:介绍漫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展示《父与子》经典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3.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观察生活中的父子关系,并以漫画的形式进行创作。
4. 例题讲解:以一幅《父与子》漫画为例,讲解创作步骤和技巧。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以“父与子”为主题的漫画作品。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父与子》漫画欣赏与创作2. 内容:a. 漫画特点b. 漫画表现手法c. 《父与子》作品欣赏d. 创作步骤和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父与子”为主题,创作一幅漫画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需运用所学漫画表现手法,体现出父子间的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经典漫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父子关系,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漫画创作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进一步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关于《父与子》的漫画作品,进行欣赏和学习,提高自己的漫画创作水平。
大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

大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教案名称】大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想象力;2.通过观赏绘画作品,学习和了解绘画的基本知识;3.通过绘画实践,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1.绘画作品《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欣赏和讨论;2.绘画材料的介绍和使用方法;3.自由绘画活动:以《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为灵感进行创作。
【教学时间】2节课【教学准备】1.绘画作品《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的图片和复制品;2.绘画材料:颜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纸张等;3.绘画工具:画板、水杯、洗刷工具等;4.备课教师提前了解绘画作品的背景和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第一节课:1.引入:教师向学生展示《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的绘画作品,并依次询问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和意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欣赏和讨论:让学生围绕作品的主题、构图、色彩运用等方面进行讨论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3.介绍绘画材料和使用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绘画材料的种类和用途,并示范正确的使用方法,鼓励学生进行绘画实践。
第二节课:4.绘画实践:教师提供绘画材料和纸张给学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进行绘画,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5.展示作品:学生完成绘画后,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给同学们欣赏,学生可以自由讲解自己的作品创意和灵感来源。
6.总结和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评价方法】1.学生对绘画作品的讨论和反思;2.学生的绘画作品创意和技巧;3.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和互动。
【拓展活动】1.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绘画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2.学生可以选择其他主题进行绘画实践;3.学生可以组织展览,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给其他班级的同学们欣赏。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欣赏和讨论绘画作品来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观察力,通过绘画实践来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大班艺术《假日第一天》活动教案.doc

大班艺术《假日第一天》活动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感知漫画《假日第一天》的作品内容,试试运用语言和单色画创编故事结尾。
2.经过漫画赏识、初步认识漫画的基本特色(简短、夸张),更为喜爱漫画这一艺术形式。
3.养成仔细察看和勇敢想像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漫画书《父与子》一本,完好的 4 幅漫画作品、不加背景的图 4 一幅。
2.供少儿续编添画的作业纸每人一张、黑色水笔每人一根。
3.课件:贴有很多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 单幅的、连环的、黑白的、彩色的、风趣可笑的、充满幻想的、嘲讽褒贬的) 。
活动过程 1.讲话:介绍漫画书《父与子》及作者,为少儿理解作品做铺垫。
2 分钟师:我发现,我们小朋友特别喜爱看漫画,因此今日,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漫画书,名字叫做《父与子》。
它的作者是德国着名漫画家卜劳恩,卜劳恩很爱自己的儿子,经常把父子之间发生的风趣的事画下来,就像是我们自己小时候和爸爸同样。
少儿传阅《父与子》。
2.赏识其余种类的漫画,感知漫画的特色。
5 分钟师:除了《父与子》,老师还找了很多不一样的漫画来给我们大家看(课件图片)。
师:漫画分为单幅漫画、连环漫画、单色漫画、彩色漫画等等。
看了这么多漫画,我向来很好奇,我们小朋友为何那么喜爱漫画呢 ?( 可依据少儿回答概括漫画的部分特色:风趣,夸张;文字极少.小朋友、外国人不识字也能看懂;有彩色,有黑白;简单,了如指掌) 师小结:简短没有剩余的笔触,线条简单,形象夸张的图画叫作漫画。
3.认真察看《假日第一天》的画面,进一步感知漫画的特色7 分钟师:老师很喜爱这本《父与子》,不单是由于它拥有漫画简短夸张的特色,更主要的是由于作者画的故事总会有一个风趣、勇敢、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尾。
介绍漫画作品《假日的第一天》,出示图片1~3 幅,指引少儿认真察看并叙述。
师:假日的第一天清晨。
儿子还在睡梦中.爸爸和一个叔叔走进儿子的房间。
师:瞧瞧,他们是怎么走的,动作怎么样?生:是垫起脚来走的,食指还放在了嘴边。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们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表达情感与思维。
2.培养幼儿对生活的细节观察与创作能力。
3.促进幼儿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将这些情感融入到课程创作中去。
二、教学内容1. 绘画主题本次绘画主题为《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
该主题旨在引导幼儿们认识父亲的辛勤与细心,感受父亲独特的爱与关怀,同时提醒幼儿们感恩家庭、珍惜假期的宝贵时光。
2. 绘画技法本课程将以水彩画作为教学材料,通过水彩画的运用,引导幼儿们在视觉上享受颜色的流动和渐变,同时掌握水彩画制作的基本技巧。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教师将通过简短的视频展示形式,让幼儿们了解父子关系的特殊性与独特性,提前引发幼儿对主题的共鸣和认知。
2. 教学内容1.教师先向幼儿们介绍一般的水彩画制作流程,之后,详细展开教学内容,老师指出参考图片上的重点结构,如眼睛、面部比例等。
教师通过涂色示范来引导幼儿,让幼儿们明白如何正确地描绘人物形象。
2.教师根据原始图片,在画布上初步绘制父子图片的主要线条,然后让幼儿们根据自己的感觉和想象在图形上涂上颜色。
老师可以根据幼儿们的兴趣和特点,调整颜色轻重来处理色调和颜色的平衡感,也可指导幼儿们在色彩对比和渐变方面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
3.教师还要及时和适度地指导幼儿们在表现细节(如衣服细节、表情等)时注意技法和细节,尤其是感受到父亲手的细腻、观察认真等,都要通过画面充分展现。
4.当幼儿们完成画作后,教师要就每幅画作进行鼓励和肯定,并及时对幼儿的绘制过程和表现进行点评和建议,促进幼儿的成长和绘画水平的提升。
3. 课后延伸教师可以要求幼儿们带回家,并和家长一起观赏完成的画作,让家长与幼儿分享对作品背后主题的感悟和思考。
四、教学评估通过幼儿们完成的画作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表现来进行评估。
评估标准包括:是否按照教学流程操作,是否达到预设目标,画作是否有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反思1.本课程设计注重引导幼儿们在艺术中感受亲情、感恩家庭,避免封闭教育,不断开拓幼儿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正做到了“启迪而非灌输”。
大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

大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理解该绘画作品的主题、表达方式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欣赏、感受和表达美的能力,提高他们对艺术品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创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4.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巧,创作自己的作品。
教学重点:1. 学会欣赏和分析绘画作品《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的主题、表达方式和艺术特点。
2. 学会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和材料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1. 学会分析和理解绘画作品的深层意义和艺术魅力。
2. 学会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准备:1. 《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的图片或海报。
2. 不同绘画材料和工具,如水彩、铅笔、颜色铅笔等。
3. 白色画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的图片。
2. 提问:你们对这幅画有什么感受?它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想法?二、学习(15分钟)1. 讲解:《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是法国著名艺术家雅克·图尔弗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
这幅画以父子关系为主题,表达了父爱和家庭温暖的情感。
2. 分析:通过观察画面中的细节,我们可以发现父子之间的亲密和快乐。
父亲深情地抱着儿子,两人面带微笑,彼此间流露出浓厚的感情。
画面中的色彩明亮且丰富,给人以温暖和愉悦的感觉。
三、欣赏(10分钟)1. 放映《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的幻灯片,并注释介绍画面的细节和主题。
2. 引导学生仔细欣赏画面,感受父爱和家庭温暖的情感,思考画面想要表达的含义。
四、情感表达(15分钟)1. 提醒学生回想自己与父亲的互动和情感,然后鼓励他们用绘画来表达这种感情。
2. 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绘画材料和技巧,创作一副属于自己的作品,表达对父爱的理解和感激。
五、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邀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想法。
2. 同学们可以对对方的作品进行欣赏、评论和提问。
2024年幼儿园教案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

2024年幼儿园教案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我们的家》第三章《亲亲一家人》,详细内容为“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
通过描述一个假日里父亲与孩子共同度过的一天,展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互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培养关爱家人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表达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和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图片、卡片、白板、板擦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父亲与孩子在一起玩耍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和谁在一起吗?他们在做什么?”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故事,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讲解故事内容。
针对故事中的关键词语和情节,教师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3. 随堂练习(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与故事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进行描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图片,进行角色扮演,再现故事中的场景。
六、板书设计1. 《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2. 内容:故事梗概:描述父亲与孩子假日的一天。
关键词语:亲情、陪伴、关爱、互动。
学生分享:记录学生分享的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和你爸爸(或妈妈)在一起度过的一个愉快时光。
2. 答案要求:画面内容丰富,色彩搭配合理,能体现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共同完成一幅关于“我和我的家人”的画作,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幼儿园大班漫画欣赏教案:《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

幼儿园大班漫画欣赏教案:《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活动目标:1、理解漫画作品内容,尝试运用语言和图画刨编故事结尾。
2、通过漫画欣赏、初步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更加喜欢漫画这一艺术形式。
3、养成细致观察和大胆想像的习惯。
活动准备:1、漫画书《父与子》一本,完整的4幅漫画作品、不加背景的图4一幅。
2、供幼儿续编添画的作业纸每人一张、黑色水笔每人一根。
3、布置一个漫画墙,上面贴有许多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单幅的、连环的、黑白的、彩色的、有趣可笑的、充满幻想的、讽刺褒贬的)。
活动过程:1、幼儿在漫画墙前面自由欣赏漫画。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漫画吗?为什么喜欢?(可根据幼儿回答归纳漫画的部分特点:幽默,夸张;文字很少,小朋友、外国人不识字也能看懂;有彩色,有黑白:简单,一目了然……)2.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再次感知漫画的特点。
介绍漫画书《父与子》及作者,为幼儿理解作品做铺垫。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漫画书。
作者是德国著名漫画家卜劳恩,卜劳恩很爱自己的儿子,常常把父子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画下来。
介绍漫画作品名称《假日的第一天》,出示图片1~3幅,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讲述参考第一幅: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儿子还在唾梦中,爸爸和一个叔叔轻手轻脚地走进儿子的房间,要给儿子一个惊喜。
提问: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是“轻手轻脚”?还可以用什么词?第二幅:他们轻轻地把儿子抬上了汽车。
第三幅:儿子睡得可真香,还没有醒。
汽车开在马路上,马路上的人都奇怪地看着他们。
父亲把手指放在嘴上示意大家别吵醒儿子,指挥交通的警察也让大家保持安静。
师:猜一猜,爸爸究竟要把儿子抬到哪儿呢?出示第四幅没有背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儿子的表情,想像、讲述。
分组讨论:每组一名幼儿将自己小组讨论中最“惊奇、大胆、浪漫”的情景,讲给大家听。
出示漫画原稿,感受漫画带来的惊喜与幽默。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景色怎么样?讲述参考:父亲把儿子抬到了森林里(或公园里、牧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思路
进入大班以后,孩子们特别喜欢看漫画。
一有空闲时间,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漫画书来看,常常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
漫画也以它独特的艺术形式感染着孩子们,它夸张的手法、幽默大胆的想像、简洁的图文、出乎意料的结局,正符合孩子们阅读和欣赏的特点。
因此。
我选择了漫画欣赏这一新的教育内容,将美术欣赏与语言讲述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引导幼儿从艺术的领域去欣赏漫画.从语言的领域去读懂漫画。
使幼儿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想像。
重点难点
1.欣赏和感知理解漫画作品.需要幼儿集中注意观察,这也是能否达到目标的重要条件。
因此,我从活动开始便设置了一个个悬念,直到结尾也就是高潮部分,我没有直接揭晓答案,而是留给幼儿一个充分的想像空间。
这样,使幼儿的注意得以长久保持。
2.了解漫画特点对幼儿是有一定难度的,当然也不是一次活动所能完成的。
因此,在活动中,我们不能空洞地将一些抽象的词汇灌输给孩子们听,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和让幼儿欣赏一些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有机渗透在活动中。
我还设置了漫画墙作为准备和延伸活动,长期贴在教室里,使幼儿自己从中慢慢体会,不断深入地了解漫画。
活动目标
1.理解漫画作品内容,尝试运用语言和图画刨编故事结尾。
2.通过漫画欣赏、初步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更加喜欢漫画这一艺术形式。
3.养成细致观察和大胆想像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漫画书《父与子》一本,完整的4幅漫画作品、不加背景的图4一幅。
2.供幼儿续编添画的作业纸每人一张、黑色水笔每人一根。
3.布置一个漫画墙,上面贴有许多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单幅的、连环的、黑白的、彩色的、有趣可笑的、充满幻想的、讽刺褒贬的)。
活动过程
1.幼儿在漫画墙前面自由欣赏漫画。
2.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漫画吗?为什么喜欢?(可根据幼儿回答归纳漫画的部分特点:幽默,夸张;文字很少,小朋友、外国人不识字也能看懂;有彩色,有黑白:简单,一目了然……)
3.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再次感知漫画的特点。
介绍漫画书《父与子》及作者,为幼儿理解作品做铺垫。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漫画书。
作者是德国著名漫画家卜劳恩,卜劳恩很爱自己的儿子,常常把父子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画下来。
介绍漫画作品名称《假日的第一天》,出示图片1~3幅,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讲述参考
第一幅: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儿子还在唾梦中,爸爸和一个叔叔轻手轻脚地走进儿子的房间,要给儿子一个惊喜。
提问: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是“轻手轻脚”?还可以用什么词?
第二幅:他们轻轻地把儿子抬上了汽车。
第三幅:儿子睡得可真香,还没有醒。
汽车开在马路上,马路上的人都奇怪地看着他们。
父亲把手指放在嘴上示意大家别吵醒儿子,指挥交通的警察也让大家保持安静。
师:猜一猜,爸爸究竟要把儿子抬到哪儿呢?
出示第四幅没有背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儿子的表情,想像、讲述。
分组讨论:每组一名幼儿将自己小组讨论中最“惊奇、大胆、浪漫”的情景,讲给大家听。
出示漫画原稿,感受漫画带来的惊喜与幽默。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景色怎么样?
讲述参考:父亲把儿子抬到了森林里(或公园里、牧场)。
太阳出来了,儿子醒来一看吃惊极了:“咦,我是在梦中吗?”他看到了…….以为在做梦呢。
爸爸躲在树后悄悄地笑了。
4.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假期到森林里玩正是儿子的心愿,这幅漫画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5.幼儿完整讲述漫画作品。
延伸活动
幼儿尝试用漫画的手法创作故事结尾。
教师:今天,小朋友通过自己的想像,编出了和画家不一样的故事,非常了不起!我们也来做个小画家,把你们编的故事画下来,好吗?
给每个幼儿一张缺少背景的作业纸.幼儿创作漫画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