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常见慢性病(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慢性病(二)
健康管理
1
目录
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6
脑卒中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8
其他常见慢性病
2
常见慢性病
第五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Part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的分型、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冠心病流行病学 □冠心病危险因素
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0
冠心病危险因素
高血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高血压是发生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增高,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 都随之增高。血压愈高,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愈严重,发生冠心病或心肌梗死的可能性也愈高。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血压超过160/90mmHg者,比血压在该水平以下者的冠心病患病率高2.3 倍;舒张压超过12.5kPa(94mmHg)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比正常血压者高3.6倍;高血压患病年 龄越早,以后患冠心病的危险性越大。 美国Framingham研究对5209例30-60岁男性的16年随访研究发现,心力衰竭、缺血性脑血管 病、冠心病和间歇性跛行4种主要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均随血压升高而增加。
6
冠心病的分型、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临床表现
如出现典型的心绞痛,或发生心肌梗死,临床上可基本明确冠心病的诊断。典型心绞痛的特点 有: 1、诱因 常由于身体活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或心动过速而诱发。也可发于夜间。 2、部位及放射部位 典型部位为胸骨体上中段的后方,也可在心前区,常放射至左肩、内侧臂至小指及无
9
冠心病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Framingham心脏研究是美国医学史上最重要的流行病学研究之一,是一个长期、 持续的心血管病学研究,为了解心血管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Framingham危险评分,要从改变历史的Framingham心脏研究(FHS)开始。这 项开始于1948年的研究已开展了67年,至今仍在进行中。FHS 最重大的贡献之 一就是Framingham危险评分,该评分已成为公认的预测个体未来冠心病事件风 险及制订预防管理决策的基础。 "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概念,1961年,由Bill Kannel、Roy Dawber和Joe Stokes发表于《内科学 年鉴》上的一篇论文中提出。这是一篇具有重大影响的FHS论文,标题为"冠心病发展过程中的危 险因素",展示了FHS的6年随访结果。在这篇论文中,研究者提出了高血压、高胆固醇、左心室 肥厚(心电图)这些危险因素。自此,危险因素的概念得以推广。
4、持续时间及缓解 疼痛出现后,常逐渐加重,1- 5分钟而自行缓解,偶尔可长达15分钟,休息或舌下
含化硝酸甘油而缓解。
7
冠心病的分型、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诊断方法
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仍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多层螺旋 CT(MSCT)冠状动脉成像,日益成为冠状动脉检查的一项重要检查手段。 临床上,通常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患者进行运动可诱发心肌缺血,故一般将≥50%的冠 状动脉狭窄称为有临床意义的病变。
12
冠心病危险因素
超重和肥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5
冠心病的分型、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的分型
1979 年 WHO 将其分为 5 型: 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2、心绞痛 3、心肌梗死 4、缺血性心脏病 5、猝死
近 10 余年来趋于将本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慢性冠脉病两大类。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 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也有将冠心病猝死也包括在内; 慢性冠脉病包括: 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正常的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
名指,或至颈部、咽部、下颌骨,少数可放射于其他不典型部位或放射部位疼痛更显著。心前区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范围如 手掌大小、界线不清。
3、性质 压迫、紧缩或发闷,有时有窒息和濒死感,疼痛可轻可重,重者伴焦虑、冷汗。一般针刺样或刀扎
样疼痛多不是心绞痛。疼痛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而不像胆绞痛、肾绞 痛和胃肠疼痛,患者多辗转不安。
11
冠心病危险因素
血脂异常和高胆固醇血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人群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成正比。 胆固醇在体内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粥样斑块中胆固 醇的主要来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冠心病的发生呈负相关。 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年龄越早,今后发生冠心病的机会也越多。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 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冠状 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性 狭窄或阻 塞,会在此基础上合并痉挛,以及 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肌缺血和梗死的一种心脏病。
冠心病是全球性的重大健康问题。 2006年世界 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前五位疾病负担中,冠心病 在男性为第二位,女性为第三位。 近40余年, 在许多发达国家,由于多种预防策略跟预防措施 的综合采用,冠心病正在减少,但是在中国及其 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老龄化社会城市发 及生活方式变化,该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不断 上升。
8
冠心病流行病学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990年以来,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心血管病死亡率和死因构成比均居首位。 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是我国人群死亡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 冠心病发病率较低,而卒中发病率较高,冠心病、卒中发病率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总趋势 为北方高于南方。 近年来,一些地区监测报告显示,缺血性卒中发病率仍在增高,而出血性卒中发病率有所下 降,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也在持续增高,且中青年男性增幅较大。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 告2016》,目前主要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高血压2.7亿,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 发病率和死亡率: 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无临床症状,故不易被发现和重视。常以急性 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猝死计算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病率,以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和慢性 冠心病死亡计算冠心病死亡率。
健康管理
1
目录
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6
脑卒中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8
其他常见慢性病
2
常见慢性病
第五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Part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的分型、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冠心病流行病学 □冠心病危险因素
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0
冠心病危险因素
高血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高血压是发生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增高,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 都随之增高。血压愈高,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愈严重,发生冠心病或心肌梗死的可能性也愈高。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血压超过160/90mmHg者,比血压在该水平以下者的冠心病患病率高2.3 倍;舒张压超过12.5kPa(94mmHg)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比正常血压者高3.6倍;高血压患病年 龄越早,以后患冠心病的危险性越大。 美国Framingham研究对5209例30-60岁男性的16年随访研究发现,心力衰竭、缺血性脑血管 病、冠心病和间歇性跛行4种主要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均随血压升高而增加。
6
冠心病的分型、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临床表现
如出现典型的心绞痛,或发生心肌梗死,临床上可基本明确冠心病的诊断。典型心绞痛的特点 有: 1、诱因 常由于身体活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或心动过速而诱发。也可发于夜间。 2、部位及放射部位 典型部位为胸骨体上中段的后方,也可在心前区,常放射至左肩、内侧臂至小指及无
9
冠心病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Framingham心脏研究是美国医学史上最重要的流行病学研究之一,是一个长期、 持续的心血管病学研究,为了解心血管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Framingham危险评分,要从改变历史的Framingham心脏研究(FHS)开始。这 项开始于1948年的研究已开展了67年,至今仍在进行中。FHS 最重大的贡献之 一就是Framingham危险评分,该评分已成为公认的预测个体未来冠心病事件风 险及制订预防管理决策的基础。 "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概念,1961年,由Bill Kannel、Roy Dawber和Joe Stokes发表于《内科学 年鉴》上的一篇论文中提出。这是一篇具有重大影响的FHS论文,标题为"冠心病发展过程中的危 险因素",展示了FHS的6年随访结果。在这篇论文中,研究者提出了高血压、高胆固醇、左心室 肥厚(心电图)这些危险因素。自此,危险因素的概念得以推广。
4、持续时间及缓解 疼痛出现后,常逐渐加重,1- 5分钟而自行缓解,偶尔可长达15分钟,休息或舌下
含化硝酸甘油而缓解。
7
冠心病的分型、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诊断方法
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仍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多层螺旋 CT(MSCT)冠状动脉成像,日益成为冠状动脉检查的一项重要检查手段。 临床上,通常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患者进行运动可诱发心肌缺血,故一般将≥50%的冠 状动脉狭窄称为有临床意义的病变。
12
冠心病危险因素
超重和肥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5
冠心病的分型、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的分型
1979 年 WHO 将其分为 5 型: 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2、心绞痛 3、心肌梗死 4、缺血性心脏病 5、猝死
近 10 余年来趋于将本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慢性冠脉病两大类。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 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也有将冠心病猝死也包括在内; 慢性冠脉病包括: 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正常的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
名指,或至颈部、咽部、下颌骨,少数可放射于其他不典型部位或放射部位疼痛更显著。心前区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范围如 手掌大小、界线不清。
3、性质 压迫、紧缩或发闷,有时有窒息和濒死感,疼痛可轻可重,重者伴焦虑、冷汗。一般针刺样或刀扎
样疼痛多不是心绞痛。疼痛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而不像胆绞痛、肾绞 痛和胃肠疼痛,患者多辗转不安。
11
冠心病危险因素
血脂异常和高胆固醇血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人群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成正比。 胆固醇在体内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粥样斑块中胆固 醇的主要来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冠心病的发生呈负相关。 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年龄越早,今后发生冠心病的机会也越多。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 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冠状 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性 狭窄或阻 塞,会在此基础上合并痉挛,以及 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肌缺血和梗死的一种心脏病。
冠心病是全球性的重大健康问题。 2006年世界 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前五位疾病负担中,冠心病 在男性为第二位,女性为第三位。 近40余年, 在许多发达国家,由于多种预防策略跟预防措施 的综合采用,冠心病正在减少,但是在中国及其 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老龄化社会城市发 及生活方式变化,该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不断 上升。
8
冠心病流行病学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990年以来,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心血管病死亡率和死因构成比均居首位。 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是我国人群死亡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 冠心病发病率较低,而卒中发病率较高,冠心病、卒中发病率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总趋势 为北方高于南方。 近年来,一些地区监测报告显示,缺血性卒中发病率仍在增高,而出血性卒中发病率有所下 降,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也在持续增高,且中青年男性增幅较大。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 告2016》,目前主要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高血压2.7亿,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 发病率和死亡率: 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无临床症状,故不易被发现和重视。常以急性 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猝死计算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病率,以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和慢性 冠心病死亡计算冠心病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