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考试《基础心理学》重难点.ppt
合集下载
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 基础心理学5ppt课件
37
二、性格的结构 静态结构(态度、意志、情绪、理智等方面特征) 动态结构
38
第五单元 人格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人格三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39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 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 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 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 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 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 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10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11
二、能力结构理论
(一)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斯皮尔曼(C.E.Spearman),英国心理学家 和统计学家。
智力二因素理论是根据人们完成智力作业时 成绩的相关程度而提出来的。
12
他认为人类智力包含两种因素:
一种是普遍能力或普通能力,简称为G,它是 人的基本的心理潜能,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 要因素。正是由于这种因素,人们在完成不同智力 作业时的成绩才会出现正相关。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5
1
第九节 人 格
第一单元 人格概述
2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 , 也是各种心 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 , 在不 同的时间和地点, 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 想、情感和行为 , 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 独特的心理品质。
3
人格( personality ),起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 原意:希腊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 人格所具有的“外壳”,就像舞台所戴的面具, 表现出一个人的外在特征。 面具后还有一个真实的自我,这是人格的内在特 征。
美国心理学家伯曼把人分为 4 种内分泌腺的类型: 即甲状腺型、垂体腺型、肾上腺型和性腺型。
二、性格的结构 静态结构(态度、意志、情绪、理智等方面特征) 动态结构
38
第五单元 人格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人格三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39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 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 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 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 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 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 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10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11
二、能力结构理论
(一)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斯皮尔曼(C.E.Spearman),英国心理学家 和统计学家。
智力二因素理论是根据人们完成智力作业时 成绩的相关程度而提出来的。
12
他认为人类智力包含两种因素:
一种是普遍能力或普通能力,简称为G,它是 人的基本的心理潜能,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 要因素。正是由于这种因素,人们在完成不同智力 作业时的成绩才会出现正相关。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5
1
第九节 人 格
第一单元 人格概述
2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 , 也是各种心 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 , 在不 同的时间和地点, 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 想、情感和行为 , 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 独特的心理品质。
3
人格( personality ),起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 原意:希腊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 人格所具有的“外壳”,就像舞台所戴的面具, 表现出一个人的外在特征。 面具后还有一个真实的自我,这是人格的内在特 征。
美国心理学家伯曼把人分为 4 种内分泌腺的类型: 即甲状腺型、垂体腺型、肾上腺型和性腺型。
心理咨询师三级基础心理学课件PPT
•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
A冯特和铁钦纳 B杜威和安吉尔
C华生
A冯特和铁钦纳
D维特海默、科勒和考夫卡C
B杜威和安吉尔
• 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C罗杰斯和马斯洛 D魏特海默、克勒和科夫卡
人本主义心 理学
认知心理学
皮亚杰 瑞士
生理心理学
冯特
当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取向,认为所有的高级 心理功能(知觉、记忆、注意、语言、思维和情绪等) 都和生理功能,特别是脑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研究心理学的原则
• 客观性原则 • 辩证发展原则 •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学的研究方法
• 观察法 • 调查法 • 个案法 • 实验法
观察法
• 概念:在自然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 •
•
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 发展的规律的方法叫做观察法。 方法:观察者不应该干预活动的进行,客观地进 行观察,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加以记录。 特点:
• 观察不能干预对象的活动,不能控制条件 • 结果不能简单地做因果联系的解释 • 资料比较客观、真实 • 为进一步实验提出因果关系假设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
主讲人:郑 晓 玲
主办单位:甘肃省心理卫生协会员工 心理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敦煌分会
第一节 绪 论
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
心理学概述
•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
动规律的科学。 •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人的心理现象为研 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 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机能主义心 理学
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内容基础心理学PPT课件-58页PPT精品文档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19世纪中叶,实验方法的引入,使心 理学逐渐趋向科学。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 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这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二、学派的纷争
主要学派:
构造心理学 行为主义 格式塔 机能主义 精神分析学派
1.构造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主张用内省法,来分析意识的内容和 结构。强调意识的组织元素。
颜色视觉:由不同波长的光刺激引起。
1.彩色与非彩色, 2.颜色混合的规律。
二、听觉 听觉的适宜刺激:频率16-20000Hz的音波。 音波是一种机械波。
听觉的感受性: 在1000-4000Hz内最高(最敏感)。
音高,响度,音色 音高 频率 响度 振幅 音色 音波的相互作用
噪音的危害:85分贝以上会造成损害。
1.客观性原则; 2.辩证发展原则; 3.理论联系的原则。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一、神经元及其功能
神经元:神经细胞。 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
神经元功能:接受、传递、和整合信息。
神经元种类: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如吃食品流口水。
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回路。 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 神经、效应器。
反馈: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神经中枢, 使之及时获得信息,并有效调节效应器活动。
3.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机体生来具有的、对保存生命具有根本意义的反射称 作无条件反射。 而机体后天学得的反射则称作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外在世界和有机体之间形成联系的机制。
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基础心理学PPT课件
Max Wertheimer Wolfgang Köhler
Kurt Koffka
主讲:谢威8 士
心理咨询师培训理论知识课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潜意识)
Sigmund Freud (1856~1939)
主讲:谢威9 士
心理咨询师培训理论知识课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
A冯特和铁钦纳 B杜威和安吉尔
C华生
D维特海默、科勒和考夫卡C
❖ 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冯特和铁钦纳 B杜威和安吉尔
C罗杰斯和马斯洛 D魏特海默、克勒和科夫卡
主讲:谢1威6 士
心理咨询师培训理论知识课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主讲:谢1威5 士
练习题
心理❖咨动询物师培心训理理发论展知经识历课了( )阶段 A感觉、知觉、思维三个
B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
C感觉、知觉、情感和思维四个
D感知觉、思维萌芽、思维和意识四个B
❖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冯特 B韦伯 C费希纳 D艾宾浩斯A
❖ 冯特和铁钦纳是( )学派的创始人
A格式塔心理 B构造心理 C机能主义心理 D行为主义B
• 访法(提纲)
• 问卷法(信效度、取样)
主讲:谢1威3 士
心理咨询师培训理论知识课
个案法(个案历史技术) 个案法是对某一个被试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
究,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 人对他的评价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 原因。
实验法
主试者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被试的行为 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 的研究方法。
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基础心理学4ppt课件
4.心脏活动的变化。当紧张注意时,还会出现心跳 加快,牙关紧闭,握紧头等现象。
精选编辑ppt
6
– 注意和意识
• 注意不等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
“心理动作”,而意识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 验。
• 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当人们处于注意状态
时,意识比较清晰。
– 注意的功能
• 是个体进行信息加工和各种认知活动的重要
注意总与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等心 理过程联系在一起,如注意看、注意听等等。
精选编辑ppt
5
注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运动。 “双目凝视”、 “侧耳倾听”、 “呆视着” ,这 些现象就是注意时的适应性活动。
2.无关动作的停止。有人看电视看得入迷时,呆若 木鸡地注意电视屏幕。
3.呼吸运动的变化。所谓“屏息”现象。
注意的稳定性与人的主体状态和对象的特点有关。
精选编辑ppt
13
“注意”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存在着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
精选编辑ppt
14
与注意的稳定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又称分 心)。
注意的分散是由无关刺激的或由单调刺激的长期作用 所引起的。无关刺激对注意干扰作用决定于这些刺激 本身的特点及其与注意对象的关系。
精选编辑ppt
11
第三单元 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某一对象上。 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
如果注意能长时间保持在有关对象上,说明注意是稳 定的,否则就是不稳定的。
精选编辑ppt
12
注意的稳定性并不等于静止性,注意是有起伏现象的, 并不是静止不动的。短时间的注意起伏不会影响对复 杂而有趣活动的完成。因此,注意的稳定性是说虽然 所接触的对象和行动本身可以变化,但是活动的总方 面始终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
心
理
过
心
认知: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包括感 觉、知觉、记忆、思维等。
需要和动机
情绪、情感和意志 能力和人格
在一定意义上,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德国 心理学家冯特 1879年 在莱比锡大学 建立世
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 标志。
Wilhelm Wundt (1832-1920)
二、学派的纷争 构造心理学派——冯特、铁钦纳
用内省的方法,想找出构成人的心理(意识)的基本元素 行为主义学派——华生 抛开意识,直接研究行为,探索刺激与反应(S-R)之间的 关系。 认为心理(行为)无外乎是肌肉的收缩或腺体的分泌。
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 让他回答,通过对他的回答的分析来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 法,叫调查法。
• 访谈法(提纲)
• 问卷法(信效度、取样)
个案法(个案历史技术)
个案法是对某一个被试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 究,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 人对他的评价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 原因。
心理咨询师培训理论知识课
基础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 绪论
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
▪ 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
学。
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 学
▪ 心理学的应用分支:医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普通(基础)心理学定义: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 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基础心理学所总结出来的规律对心理学各个分支的研究都具有指导意 义。
(二)脑干 延脑:椎体交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 脑桥 中脑:瞳孔反射和眼动的中枢
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睡眠和觉醒,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三)间脑 丘脑:感觉(嗅觉除外) 上丘脑:嗅觉 下丘脑:内脏 底丘脑:肌肉张力
(四)小脑 保持身体平衡。 灰质在外,白质在内。
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两半球由胼胝体连接起来。 大脑皮层,分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四个部分。
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心理由初级不断向高级发展。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物质)产品。 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 结合的产物。因此,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 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
Carl R. Rogers, 1902–1987
Abraham Maslow 1908-1970
认知心理学 把人看作是计算机,以信息加工的特点,即从信息的输
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 活动
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结论: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 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
神经元的功能 • 接受刺激(信息) • 传递信息 • 整合信息
神经元的分类 • 感觉性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 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
它包括躯体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及自主 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John Watson (1878 – 1958)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杜威、詹姆士 ▪ 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 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 ▪ 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JOHN DEWEY
William James
格式塔心理学派——魏特海墨、克勒、科夫卡 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元素,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
实验法
主试者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被试的行为 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 的研究方法。
• 自变量
• 因变量
• 控制变量(无关的额外变量)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一、神经元及其功能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 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Max Wertheimer Wolfgang Köhler
Kurt Koffka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潜意识)
Sigmund Freud (1856~1939)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 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马斯洛 重视人自身的价值与尊严,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自我实现
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干、间脑、小脑、端脑)
外周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
脑神经(12) 脊神经(31)
自主神经系统
神
经
系 统
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
脑干:延脑、脑桥、中脑 间脑:丘脑、上、下、底 脑 小脑
端脑(大脑皮层)
脑的外侧面
端脑
间脑
中脑 桥脑
小脑
延髓
脊髓
(一)脊髓 灰质(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白质(脊神经的神经纤维) 最低级的中枢,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
大脑皮层的机能 枕叶——视 颞叶——听 顶叶——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 额叶——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
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单侧化 右利手的人 ▪ 左半球——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 ▪ 右半球——空间形象思维占优势。
布洛卡发现,左半球额叶损伤(布洛卡区)→运动性失 语症,证明了左半球的言语优势。
一、研究心理学的原则 ▪ 客观性原则:科学的手段和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 辨证发展原则:发展的、联系的观点 ▪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 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叫观察 法(自然观察法)。
不能干预活动,不能控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