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5 简易方程第2课时 等式的性质 (5)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5.2.6 解简单的方程》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5.2.6 解简单的方程》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1d5a6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1.png)
b×x=a b×x÷b=a÷b
x=a÷b
方程左边=2.7÷0.9 =3 =方程右边
你发现其中 的规律了吗?
所以,x =0.9是方程的解。
思考
解方程需要注意什么?
1.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解答时要注意格式, 还要记得检验。
2. 加法、乘法最简单: 加几就减去几;乘几就除以几。
3.减法、除法要注意: x在前,很简单。减去几就加几;除以几就乘几。 x在后,挺麻烦。先消x后消数,中间还需调个头。
解题依据: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 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探究新知 2 解方程 3x = 18。 你能解这个方程吗?
我这样算:想3乘几等于18, 因为3×6=18,所以x=6。
这个方程与乘法有关,我觉得可 以根据等式的性质2来解方程。
想一想
2 解方程 3x = 18。 我是借助天平来解答的。
x=7
把x = 7代入mx = 21中, 得到 7m = 21
解:m = 3 答:m的值是3。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解简单的方程
形如ax = b的方程
解:ax÷a=b÷a
解
x=b÷a
方
形如a - x = b的方程
程
解:a – x + x= b + x
b+x=a
x=a-b
等式的性质2 等式的性质1
你发现其中 的规律了吗?
所以,x=11是方程的解。
小组合作 解 方 程 2 . 7 ÷ x = 3 。
合作要求 1.各人先尝试计算,并思考自己的解题思路。 2.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3.总结小组解法,准备全班汇报。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733fb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a.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第【1】篇〗一、学情分析:作为初一学生〔132班和137班〕在小学时已经对等量关系和等式的性质有所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是要使学生从天平的特点中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
二、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掌握等式的性质。
在前面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初步应用后,需要解决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本节内容借助于等式的性质这一工具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首先,通过天平的实验操作,使学生学会观察。
尝试分析归纳等式的性质。
然后,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通过解方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探究等式的性质,并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进行等式变形、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探索等式性质过程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确实定性,建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难点为了使学生能比拟顺利地到达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等式的性质,能根据等式性质进行等式变形、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利用等式的性质把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变形为某=a 〔常数〕的形式;正确理解等式性质2中除数不能为0.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三、说教学策略〔一〕教学手段: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演示拟方案进行如下操作:1.读〔看〕――议――讲结合法。
2.图表分析法。
3.读图讨论法。
4.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那么。
〔二〕教学学法分析实际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
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
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教案(优秀7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5faaf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6.png)
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教案(优秀7篇)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62、63页的内容,练习十四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与掌握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天平教具。
【情景导入】在下面算式的○里填上“>”、“<”或“=”。
3x6○19 7○1.8+5.22.5÷5○2x0.25 24+11○11+243.9-3○4÷5 15x8+2○120+2小结:像7=1.8+5.2,2.5÷5=2x0.25,24+11=11+24,15x8+2=120+2这样的式子叫做等式。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等式的问题。
【新课讲授】1.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游乐场玩过跷跷板的游戏吗?(多媒体出示小朋友玩跷跷板的画面)如果两端的小朋友重量一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就是平衡。
2.方程的意义。
(1)认识天平。
出示简易天平、砝码。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它是用来干什么的?怎样用天平来称物品的重量呢?师:这是一台天平,用来称量物体的重量。
在天平的左盘内放置所称的物品,右盘内放置砝码,当天平的指针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也就是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砝码上所标的重量就是所称物体的重量。
(2)实验演示,引出方程。
师:下面我来演示一下如何用天平称物品的重量。
演示实验一: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
提问:天平平衡了吗?这说明一只空杯子重多少克?板书:一只空杯子=100克演示实验二: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显示)。
提问:现在天平怎样?如果水重x克,杯子和水共重多少克?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吗?板书:100+x>100演示实验(白话文★)三:增加100克砝码。
提问: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板书:100+x>200演示实验四: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之等式的性质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之等式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32fefb7608a1284ac85043df.png)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方程这块内容是第一次接触,虽然在这学期开始的作业中有几次方程的题出现,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在他们头脑中还没有过这样的表象,所以授新课就要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开始,从他们知道的东西天平过渡到方程。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把握学生的接受能力,这节课主要通过天平的实验,让学生明白天平平衡的原理,从而感悟到等式的性质,为下面的解方程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1.通过天平演示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初步感知等式的基本性质。
2.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能否保持平衡。
3.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重难点: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来阐述天平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进而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教学准备:天平及相关物品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同学们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同学们猜猜看。
课件出示谜语“一个瘦高个,肩上挑副担,如果担不平,头偏心不甘(打一物品)。
这是什么呢?对,是天平。
上节课它曾帮过我们的忙,你还记得它平衡的道理吗?生:当天平左右两盘放相等质量的物体时,天平平衡。
那么今天我们就利用天平来研究等式的性质。
板书:等式的性质二、探究新知(一)探究等式的性质11.观察示图一:为了实验老师把天平带到了教室,同学们仔细观察天平,你发现了什么?生:现在指针已经对准0刻度线。
天平平衡。
2.继续观察:(演示:左盘放一个茶壶,右盘放两个茶杯。
)又发现了什么?如果茶壶用a表示, 茶壶用b表示,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茶壶和茶杯之间的关系吗? 板书a=2b3.引导:如果要将左右两边的物品发生变化,让天平依旧保持平衡,可以怎么变?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天平操作,把操作过程用画图和等式表示出来。
生1:同时放上1个茶壶。
用字母表示:a+a=2b+a 板书生2:同时放上1个茶杯。
用字母表示:a+b=2b+b要想天平两边保持平衡,天平两边所放物品必须怎样?(同样多)4.仔细观察这一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发现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解方程》简易方程PPT(第2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上数学《解方程》简易方程PPT(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50b3772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6.png)
基础练习
3.完成下列解方程的过程。 8x+ 5 = 7
解: 8x+ 5 -( 5 )= 7 - ( 5 ) ( 8 )x = 2 8x÷8=2÷8 x=0.25
拓展练习
解:设这条街一共有x盏路灯。
5x=140 5x÷5=140÷5
x=28 答:这条街一共有28盏路灯。
课堂小结
归纳总结:
解形如 ax ± b = c 的方程时,可以把 ax 看成
复习导入
2.根据给出的数量关系式,把各式子补充完整。 ①被减数-减数 = 差 被减数=( 差 ) + ( 减数 ) 减 数 =( 被减数) -( 差 ) ②加数+加数 = 和 一个加数=( 和 )- ( 另一个加数) ③被除数÷除数 = 商 被除数=( 商 ) × ( 除数 ) 除 数=( 被除数 ) ÷( 商 )
基础练习
1. 解方程。
(5x-12)×8=24
(100-3x)÷2=8
解:(5x-12)×8÷8=24÷8 解:(100-3x)÷2×2=8×2
5x-12=3 5x-12+12=3+12
5x=15 5x÷5=15÷5
x=3
100-3x+3x=16+3x 100=16+3x
16+3x=100
16+3x-16=100-16 3x=84
一个整体,先求出这个整体是多少,再求出 x的值,
并进行检验。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复习导入
探究新知
基础练习
拓展练习
课堂小结
复习导入
1.解方程。 4x÷3=1.44
解: 4x÷3×3=1.44×3 4x=4.32
4x÷4=4.32÷4
x=1.08
在解方程过程中你分几大步进行?每步的目的 是什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等式的性质》(19张ppt)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等式的性质》(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f96e47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e.png)
等式的性质
情景导入1
课件PPT
a=2b
a+b=2b+b
a+a=2b+a a+2b=2b+2b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相等的数,等式不变。
探索新知
课件PPT
a+b=4b
a+b-b=4b-b
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相等的数, 等式不变。
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等的数,课等件P式PT 变吗情景?导入2
学以致用
视察下面的天平,列出式子。
课件PPT
x+20=50+20
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 哪些知识?
同时加或减必 须是同一个数;同 时乘或除以也是同 一个数,但是除以 的数不能是0。
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 然相等。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 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谢谢观看
学以致用
课件PPT
若X=Y ,则下列等式是否成立,
若成立,请指明根据等式的哪条性质。
(1)X+ 5=Y+ 5
等式的性质1
(2)X - a = Y - a 等式的性质1
(3)(5-a)X=(5-a)Y 等式的性质2
学以致用
课件PPT
如果a=b,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
a+3=b+( 3 )
a-( c )=b-c
典题精讲
判断: 若2x+6=8,则2x=14。( )
典题精讲
解题思路:
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 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6,即2x+6-6=8-6=2, 则2x=2。
典题精讲
正确解答: 若2x+6=8,则2x=14。( ×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等式的性质》PPT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等式的性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6337da4b73f242326c5f15.png)
1个花盆与□3 个花瓶同样重。
探究新知
思考:观察这组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a + b = 4b a + b – b = 4b - b
天平两边减去同样重的物体, 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探究新知
等式就像平衡的天平,也具 有同样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 1 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 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课堂练习
填一填。 若a = b,则a+3 = b + ( 3 )
若a = b,则a – ( c ) = b - c
课堂练习
在○里填运算符号,在括号里填数字。
(1)如果x+8=15,那么x+8-6=15 - ( 6 )。
(2)如果x-25=48,那么x-25+8=48 + ( 8 )。
课堂练习
填一填。
a=2b
1瓶墨水与 2 个文具盒同样重
情境导入
左边墨水的数量扩大到原来的2倍, 右边铅笔盒的数量也扩大到原来的 2倍,天平仍然平衡吗?
探究新知
如果用等式该怎么表示呢?
a×2 =2b×2
情境导入
如果天平两边的物品分别扩大到原来 的3倍、4倍、5倍,天平仍然平衡吗?
探究新知
你能列出相应的等式吗?
(1)如果x÷12=36,那么x÷12×12=36 × ( 12 )。
(2)如果9x=36,那么9x÷9=36 ÷ ( 9 )。
课堂练习
填一填。
在 x-1=2中两边乘以__4__,得4x-4=8,两 边再同时加上4,得4x=12,变形依据分别是 _等__式__两__边__乘__同__一__个__数__,__左__右__两__边__仍__然__相__等___; 等式两边加上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案(5)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案(5)](https://img.taocdn.com/s3/m/41c29cf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5.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案(5)一. 教材分析《简易方程》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接触方程的概念,学会解简单的方程。
本章内容包括方程的定义、解方程的方法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合适的解方程方法。
此外,学生对于方程的概念和性质还需要通过实例进行深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解简单方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方程的定义和性质,解方程的方法。
2.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选择合适的解方程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方程,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包含方程的定义、性质和解方程的方法等内容。
2.教学案例: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方程。
3.练习题:包括不同类型的方程题目,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例如:小明买了一些苹果,每斤3元,花了15元,问小明买了多少斤苹果?2.呈现(10分钟)呈现PPT课件,讲解方程的定义、性质和解方程的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解决一些简单的方程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方程的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例如:什么是方程?方程的解有什么意义?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综合性较强的方程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简易方程-解方程(人教版)(共10张PPT)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简易方程-解方程(人教版)(共1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a70319ddd36a32d72758189.png)
转化为已知的,熟悉的,简单的问题,从而使问题顺利 解决的数学思想。
x=24.1
x-30=80
解:x30+30=80x+=31010
x÷12=8
解: x÷12×12=8×12 x=96
23x=138
解:23x÷23=138÷23 x=6
探究新知
55∙ x++32=4477 解:5xx+32-32=4477-3-322
等式性质(二) 等式性质(一)
=15
5xx÷5=15÷5
8x÷8=91.2÷8
x= 11.4
总结规律 整体思想 转化思想
解:
家庭作业
解方程
细细体会“整体思想”“转化思想”的奥秘。
6x-5×7=13 (100-3x)÷2=8
拓展知识
整体思想: 指从问题的整体性质出发,突出对问题的整体结
构的分析和改造,发现问题的整体结构特征,善于用 “集成”的眼光,把某些式子或图形看成一个整体, 把握它们之间的关联,进行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整体 处理。
=3
13×x -9--55==112
解:13x-5+5=
112+5=117Leabharlann 13xx÷13=117÷13
=9
检验:5× +32=15+3 检验: 2
117-5
整体思想 转化思想
探究新知
88∙(x-6.2) = 414.16.6 整体思想 解:8 (xx--66..22)÷8 = 414.16.÷6÷88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
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
复习旧知
旧等知式链性接质:(1一.等)式:性等质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 2.利用等同式一性个质数解,方等程式仍然成立。
人教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2、解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
![人教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2、解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8d4a59932f60ddccda38a0ce.png)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上节课咱们认识了天平,并利用天平学会了等式和方程的含义,同学们,你们做过天平游戏吗?这节课我们要利用天平一起来探索等式的性质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64页情境图1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并说一说:通过图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小结:1个茶壶的重量=2个茶杯的重量。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二次备课
板
书
设
计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O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教
学
反
思
追问:如果用a表示一个花盆的重量,用b表示一个花瓶的重量,怎样用等式来表示这幅图呢?
生尝试写出:a+b=4b
再问:如果把两边都拿掉1个花瓶,天平还平衡吗?先让学生猜一猜,再演示。让学生尝试用等式表示:a+b-b=4b-b
从图上你能知道什么?
3通过这几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追问:如果设一个茶壶的重量是a克,1个茶杯的重量是b克,能用式子表示吗?让学生尝试写出:a=2b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天平的两边同时各放上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为什么?
教师进行实际操作天平验证,让学生观察,并明确:两边仍然相等。
小结:实验证明1个茶壶+1个茶杯的质量=3个茶杯的质量。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这个式子:a+b=2b+b提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还保持平衡吗?两边各放同样的一把茶壶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并让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a+2b=2b+2b a+a=2b+a 2.出示教材第64页图2的第一个天平图。让学生观察现在的天平是什么样的?(平衡)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人教新课标(共25张PPT)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人教新课标(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f29f8d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d.png)
下列式子中哪些是等式?
m+n=n+m (√ ) 3x2+2xy ( × ) 3x+1=5y (√ )
4>3 ( × ) x+2x=3x( √ )
2x≠2 ( × )
思考:什么是等式?
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通常用a=b表示一般的式子。
a
b
b bb
你能用等式表示平衡的天平吗? a=2b
要保持天平平衡,右边应该 添加什么物品?
添加2个长方体。
你会用字母表示吗?
x=y
3x=3y
应用等式的性质填空。
x+16=40
x -52=4
x+16-16=40 - (16 ) x-52+52=4 + (52)
x÷8=24 x÷8×(8)=24 ×( 8 )
3x=27 3x÷(3)=27 ÷ ( 3 )
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求下面方程中a是多少吗?
a+4=24 a+4-4=24-4 a=20
a×4=24 a×4÷4=24÷4 a=6
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 者减去一个相同的数, 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者除 以一个相同的数(这个数不 能是0),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两边同时缩小 (除以)相同的倍数, 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两边同时缩小(除以)相同 的倍数,这个倍数能是0倍吗?
小组 讨论 这个倍数不能是0,因为0做除数没有 意义。
等式的性质2
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一个相同 的数(这个数不能是0),等式仍然成 立。
用字母表示 a =b
a×c= b×c a÷c=b÷c (c≠0)
2x=2y
x xx
x
x
如果天平两边物品的数量分别扩大到本来的3 倍、4倍、5倍……天平还保持平衡吗?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简易方程2.解简易方程第2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简易方程2.解简易方程第2课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b8c388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6.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简易方程 2.解简易方程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简易方程 2.解简易方程第2课时》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简易方程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并通过实际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解简易方程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简易方程的解法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将已知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解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的方法,提高解方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简易方程解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新课:讲解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实践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简易方程-解方程(人教版)(共15张)品质课件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简易方程-解方程(人教版)(共15张)品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38d6d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c.png)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3x+4=19
x=? 等式成立
3x+4=19
x 的值
方程左边
方程右边
我发现, 当x=( )时, 方程左边=方程右边, 等式成立。
3x+4=19
当x=5时, 方程左边=方程右边, 等式成立。
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 值, 叫做方程的解。
x 的值
解: x+3.6-3.6=7-3.6
解: x-63+63=36+63
x=3.4 等式的性质1
x=99
3x=18
解: 3x÷3=18÷3 等式的性质2 x=6
x÷ 7=0.3 解: x÷7×7=0.3×7
x=2.1
解方程
18+5x=17+4
思考题
2(x-16)=8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努力,终会有所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前进的路上 关照自己的不足,学习更多东西,更进一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钻进钱眼,不惜违法乱纪;做人,穷,也要穷的有骨气! 古之立 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想干成大事,除了勤于修炼才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下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有理想,脚下的路再远,也不会迷失方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任何事业,学业的基础,都要以自身品德的修炼为根基。 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财富如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留下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英雄气概,威压八万里,体恤弱小,善德加身。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去的只是身体,心灵可以永远保持丰盛。乐 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做领导,要能体恤下属,一味打压,尽失民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见品质。学而不知道,与 行,与不知同。知行合一,方可成就事业。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若是天下人都能互相体谅,纷扰世事可以停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 越高,所需要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逼迫自己所学的,也就越多。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忠心,也是很多现代人缺乏的精神。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若人人皆每日反省自身,世间又会多出多少君子。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给世界和身边人,多一点宽容,多一份担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千古大志,乃是圣人也。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淡看世间事,心情如浮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 载物。君子,生在世间,当靠自己拼搏奋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进学之道,一步步逼近真相,逼近更高。百学须先立志。天下大事,不立 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做人,心胸要宽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心端正,方可知行合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 进者,不会把时间耗费在负性情绪上。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力行善事,有羞耻之心,方可成君子。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做学问和学 次的练习。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谁伤害过你,谁 要。重要的是谁让你重现笑容。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与希望。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久的一个人,而是心里没有了任何期望。要铭记在心;每一天都是一年中最完美的日子。只因幸福只是一个过往,沉溺在幸福中的人;一直不知道幸福却很短暂。一 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做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只倾其所有过的生活。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人生最美的是过程,最难的是相知, 幸福的是真爱,最后悔的是错过。两个人在一起能过就好好过! 不能过就麻利点分开。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下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e2a27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c.png)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3~5页例3、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一第4~6题。
[教材简析]这局部内容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初步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一等式的两条根本性质之一,初步学会运用这一性质解只含有加、减关系的一步方程。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等式与方程;在此之后,学生还将学习等式的另一条根本性质。
学好这局部内容,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方程特点的认识,体会初步的方程思想。
教材在安排这局部内容时,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二是对解方程的步骤及标准做了较为细致的处理。
设计教学时,教材一方面注意通过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变化以及变化前后天平两边的状态,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的等式性质;另一方面那么注意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他们在用不同方法求未知数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便捷,并掌握相应的方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这一性质解相关的方程。
3.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式的根本性质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感受方程思想,培养自觉检验的意识,开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等式的性质,利用等式性质解相关的方程。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抽象归纳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一等式的性质。
[教学过程]一、先扶后放,探究等式性质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与等式和方程有关的知识。
2.出例如3第一幅天平图,提问:你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个等式吗?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20=20。
引导:现在的天平是平衡的。
如果在天平的一边添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失去平衡〕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可以怎么办?〔在天平的另一边也添上一个10克的砝码〕根据学生的答复,出示第二幅天平图。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课件-2.解简易方程(第二课时)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课件-2.解简易方程(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c9ec1d5edd3383c4ba4cd27a.png)
2. x+1.2=4 解:x+1.2-1.2=4-1.2
x=2.8
3x=8.4 解:3x÷3=8.4÷3
x=2.8
学点4 形如 ax±b=c的方程的解法
看图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2.1÷x=3 解:2.1÷x×x =3x
2.1=3x
3x =2.1 3x÷3=2.1÷3
x=0.7
情景解读
1.请看图,说一说图中描述了什么情境?图中有三整盒铅笔,另外还有4支,一共有 40支铅笔。
4.看图列方程并求解。
2(6+x)=21 解:2(6+x)÷2=21 ÷2
6+x-6=10.5 -6 x=4.5
a+4a=700 解:5a=700
5a ÷5=700 ÷5
知识密解
为了便于思考,我们用小正方体代替球,用天平演示解题过程。
规范解答: x +3=9 解:x +3-3=9-3 x =6
验算:判断 x =6是不是方程的解,可以检验。 检验:方程左边= x +3
=6+3 =9 =方程右边 所以 x =6是方程的解。 学点总结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像上例中,x=6就是方程x+3=9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帮你做一做 教材第67页“做一做” 解方程。 (1) 100+x=250 (2)x+12=31 (3)x-63=36
2.再看图,找出图中提供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一整盒铅笔有x支,三盒就有 3x支,再加上4支,一共有40支,要求的问题是:每盒铅笔有多少支?
知识密解
过程解读
1.思维导引:从题目的图中很容易得到一个方程:3x+4=40。主要是怎样来解答这个 方程。我们可以先把3x看成一个整体,这样原方程就可看成a±x=b这种形式的方程 了,求出3x后再进一步求x。 2.方法探究:3x+4=40,把3x看成一个整体,得到:3x+4-4=40-4,3x=36;进一步 得3x÷3=36÷3,x=12。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第5单元 简易方程:2 解简易方程(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第5单元 简易方程:2 解简易方程(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d5d3f9324a7302768e993966.png)
2解简易方程第1课时方程的意义课时目标导航方程的意义。
(教材第62~63页)1.初步理解“等式”“不等式”和“方程”的意义,并能进行辨析。
2.利用天平的原理,理解不等式和方程。
重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难点: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天平、砝码、水杯、墨水。
一、情景引入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托盘两端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学习新课1.操作天平。
第一步:在天平的左端放一只空杯子,右端放砖码,使天平平衡,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
第二步: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
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
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300。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
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样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250。
2.认识方程。
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
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
学生试着写出一个方程,互相交流。
提问: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条件是什么?教师总结:一看是不是等式,二看有没有未知数。
三、巩固反馈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
第1题:5x+32=47和6(y+2)=42是方程。
第2题:x+x=50x+73=166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方程的意义100+x>200100+x<300100+x=250像100+x=25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人教版数学五上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数学五上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d04289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b.png)
人教版数学五上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及反教学内容:课本第55-56页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探索等式的基本性质的过程。
2、理解并能用语言描述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探索等式基本性质过程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等式的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现在老师两只手中各拿了3支粉笔,两中手中粉笔支数的关系是怎样的?板书:3=3老师那手中的粉笔各拿下去一支,现在老师手中粉笔支数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谁能把这个过程用一个式子表示出来呢?3-1=3=1二、新知学习(一)等式的基本性质一1、探究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①天平演示:老师在天平的左盘放x克的物体,右边放50克的砝码,观察天平平衡,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相等),用式子表示x=50②在天平的左盘在放入20克的砝码,观察天平怎么样了?怎样表示?x+20>50③猜想要想使天平平衡应该怎样做?x+20=50+20④天平左盘放100克砝码,又边怎样放天平平衡?x+20+100=x+20+100⑤左边拿去20克,观察天平出现了什么现象?怎样才能使天平平衡?x+20+100—20=50+20+100—202、通过刚才的实验,对照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3、全班交流:小结: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4、练习:判断并说明理由①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②如果x=176,x+98=76—98()试做:根据等式的这个基本性质写出相关的等式:x=65x+()=65+()x—()=65—()(二)、探究等式的基本性质二1、出示:课件天平图,观察,写出式子x=105x=5X106x=6X102x=2X102、观察比较上面的两组式子,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对照式子说明理由)3、小结: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等式仍然成立。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 教案2解简易方程 第2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 教案2解简易方程 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7a2e92f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3.png)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解方程(一)。
(教材第67~68页)教学目标1.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方程检验的方法,理解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难点:理解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
教具学具实物投影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提问:什么是方程?2.上节课我们发现等式有什么性质?二教学实施1.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例1。
(1)让学生观察图,列出方程,怎么解这个方程呢?(2)指出:可以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来帮助我们解方程。
(3)多媒体演示第一幅天平图,用木块代替皮球。
让学生观察图思考,怎样才能使天平左边只剩“x”,而又保持天平平衡?学生思考后回答:从两边各拿走3个,天平仍然平衡。
多媒体课件演示变化过程及变化后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图,说出这个变换过程如何反映到方程上。
板书:x+3-3=9-3提问:为什么要从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而不减去其他数?学生口述结果,并口头检验。
(4)结合这道题的解题过程,强调解题步骤和格式:①等号要对齐。
②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的过程要写出来。
(5)教师小结。
像这样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学生看教材,找答案,同时引出解方程的概念。
(6)教师指出: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是一个过程。
2.出示教材第68页例2。
(1)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天平图,引导学生由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类推出方程保持相等的变换方法。
提问:怎样使天平左边只剩“x”,而天平仍然平衡?(2)学生思考后口答: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3)学生口述解方程过程。
板书:3x=183x÷3=18÷3x=6(4)学生口述检验过程。
(5)提问:如果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乘同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3.出示教材第68页例3。
(1)师:怎样解这个方程呢?(2)学生思考后口答:等式两边加上相同的式子,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85989385000400012744523444276565
学校:施理本市模工同镇高录小校*
教师:英物记*
班级:启明星玖班*
第2课时等式的性质
三、巩固练习。
(5分钟)完成教材第66页第4、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
视,个别指导。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3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
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
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
书
六、教学反
思
教学中我采用了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在我的配合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操作、观察、归纳出等式性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力求体现“主体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导引探”的教学理念。
为学生提供了亲自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知识、方法去探索与发现等式的性质,使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抽象的数学定理获取感性的认识,进而通过我的引导,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获得新知,使学生的学习变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思想和方法,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获取知识以及探索和发现打下基础。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