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年级应用题教学的几点做法
深入分析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要点与方法的解析
深入分析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要点与方法的解析解题要点: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应用题,是学生初次接触数学应用题的重要阶段。
要想正确解答这类题目,需要掌握以下解题要点:1. 阅读理解: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所以在阅读题目时,首先要确保理解题目的意思。
可以通过教师或家长的帮助,逐一解释题目中的关键词汇,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要求。
2. 分析题意: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学生需要学会分析题意,搞清楚题目究竟在问什么。
可以通过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需要做什么运算?题目给了哪些信息?需要得出什么结果?3. 提炼问题:在搞清楚题目要求之后,学生需要进一步提炼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方便进行计算。
可以通过将关键信息提取出来,并标出运算符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
4. 运用基本知识: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应用题主要涉及到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学生需要灵活运用基本的加减法知识,将提炼后的问题进行计算。
5. 检查答案: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始终保持审查的习惯。
完成计算后,应该重新读题,与自己的答案进行核对,确保计算结果与题目要求一致。
解题方法:在解答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图示法:对于一些涉及到物体数量或排列顺序的题目,可以通过图示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
例如,在解答“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类问题时,可以让学生画出3个和5个苹果的图形,再将图形相加,得出总数。
2. 口诀法:针对一些重复性的问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口诀帮助他们记住。
例如,在解答“2加2等于几?”这类问题时,可以教学生唱起“两个两个添起来,一共是几个?”的口诀,帮助他们快速计算。
3. 教学游戏:通过一些趣味的数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游戏中培养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例如,可以设计一款数学应用题的拼图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解题。
4. 实践应用:在解答应用题时,可以将问题与学生日常生活或观察到的现象相联系,让他们将数学运算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小学一年级应用题教学
浅谈小学一年级应用题教学应用题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也成了他们学习的一块硬骨头,一、他们识字不多,二、他们理解能力有限,三、他们易“知其然”难“知其所以然”。
针对以上特点,我在实际教学中,反复琢磨,从以下方面入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浅谈如下:一、手势引导,体会含义一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加减法应用题时,不能较好地理解题目的意思,以致于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如:原来有4只小兔,又来了1只,一共有多少只小兔?有些学生不明白问题中“一共”的意思。
为了让学生理解“一共”的含义,我带领学生一边读题,一边打手势:伸出左手(表示“原来有4只小兔”),再伸出右手(表示“又来了l只”),然后两手同时向中问靠拢,学生通过打手势,理解了“一共”就是“合在一起”的意思,知道该用加法来计算。
在动手操作,思考反思的过程中学会了解决问题,效果明显,又如:王老师有9本书,借给别人4本,王老师现在有多少本?学生对“现在有多少本?”这个问题琢磨不透。
于是我教学生拿出自带的铅笔:同桌共同操作,示范演示,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题目的意思,即从一个整体中去掉一部分,求所剩一部分是多少,应该用减法计算。
通过简单手势的配合,学生能够自主地准确地理解问题的含义,分析各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比起教师单纯的说教更加形象、生动,而且学生在打手势的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联系生活,感悟生活。
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实用性,最重要的还是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如何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呢?我们应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孩子的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如教学图画应用题时,可以编一道这样的文字应用题:过春节了,爸爸买了一篮子又香又甜的苹果共l0个,给姥姥送去4个,还剩几个?这样似乎累赘,但很明显学生感觉到四个苹果是从篮子里拿出来的,拿出来即“去掉”,“去掉”就用减法,从l0个里去掉4个,则用l0减去4得6个。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与技巧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与技巧数学是一门需要实践和应用的学科,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用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应用题的解答,学生可以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应用题可能会显得有些困难和抽象。
因此,教师在进行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水平,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技巧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解决应用题。
一、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需要通过教学来培养和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1. 提倡探究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2. 引导问题导向学习:在教学中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方法。
3.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给出一些启发性的例子和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二、注重实际应用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还比较有限,很难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因此,在进行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时,教师需要注重实际应用,将数学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1. 融入情境:通过给出有趣的情境和场景,将数学问题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2.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增加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兴趣和积极性。
3. 真实体验: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际的活动和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三、分步骤教学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应用题的解答过程可能会比较复杂,他们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解题。
因此,在进行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时,教师需要采用分步骤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和步骤。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学习方法和和技巧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学习方法和和技巧应用题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大难点。
这就需要老实说抓好应用题的起始教学,逐步教给学生一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和方法。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技巧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的方法1.动脑多思的好习惯孩子是有惰性的,特别是有一批孩子听讲而不动脑,而数学光听是没有用的。
数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从小养成学生动脑思考的数学习惯非常重要。
2.激疑启思法教师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要善于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产生探索求知,解决问题的积极要求。
有人说只有“笨”老师才能教出天才,因为这样的老师总在问为什么,也只有他的学生总在想为什么,所以这样的学生越来越聪明。
因此我们也可以装得“笨”一点,总来问一问为什么,你的学生也会想积极地教你,动脑他才会学习。
3.情境激励法从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根据新授知识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钻研动脑习惯。
4.操作交流法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教师一方面应利用形象的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另一方面应充分让学生有操作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在动手中领悟道理,不仅在操作中不断感悟和思考,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特别是一年级学生的动手活动,他们更愿意交流和动脑,就像小孩摆积木一样,在他们的世界里,会发现我们教不到的许多知识和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的技巧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
2、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节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大家都知道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因此,如何有效地教授小学一年级的应用题,成为了很多老师和家长共同面临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理解和解题能力。
一、激发学生兴趣,建立数学应用题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建立数学应用题的意义和重要性。
例如,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二、结合故事情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应用题的解题过程。
教师可以设计富有情节的故事,将数学应用题与故事情节相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应用,并通过解决问题来进行实践。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兴趣。
三、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除了传统的教师授课方式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数学应用题,相互交流和讨论,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形式的教学活动、数学应用题竞赛等方式,增加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兴趣和参与度,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注重练习,巩固学生的运算技巧数学应用题的解答离不开对基本运算的掌握和运用,因此,教师应当注重练习,巩固学生的运算技巧。
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竞赛、作业布置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反复演练,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通过讲解解题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类型的数学应用题。
五、及时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馈对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和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
教学论文(浅谈一年级图画应用题教学
[教学论文]浅谈一年级图画应用题教学一年级是刚入学的儿童,所以认字读题是一大障碍,因此六年制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把文字应用题用图画的形式表示出来。
这样既增添了儿童的兴趣,又避免了一年级小学生读题的困难,同时给一年级数学教学带来及大方便。
怎样教学图画应用题呢?我在教学实践中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指导儿童看懂图意。
有趣的动植物情境图能有效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但他们看图没有一定的顺序或方法,教师首先注意引导他们观图的方法,使其看懂图意。
六年制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60页有一幅小猴图,树上有6只小猴,远处又有3只小猴向这边走来,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远处3只小猴是要到6只小猴这边来一起玩。
要强调“一起玩”,然后问学生,这是树上的小猴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应该怎样算?学生马上会回答:“是增加了,用加法。
”接着教师再举类似几个例子,之后引导学生归纳什么情况下用加法?“把两处同类的东西或物体放在一起要求多少,就要用加法”。
再如47页的第二图小鸟图,树上停着2只小鸟,另外还有1只小鸟向远处飞去。
教师引导想象:这飞去的1只小鸟原来在什么地方?这1只小鸟没飞之前,树上应当有几只?弄清楚这些问题,接着问学生这幅图图意应怎样表达。
(树上原来有3只小鸟,飞走了1只,树上还有几只?)应当怎列式,是3—1还是2—1?若不把图意看懂,就会出现2—1的错误现象。
以上两种情况弄明白了,要解答加减混合情景图题就不困难了。
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上册67页小鸟图时,可以把题目分解成两部分来讲,开始可以把第二次飞来的小鸟盖住,题目就成了4只小鸟,第二次飞来3只,再放手盖住的第二次飞来的3只,题目就成了原来4只小鸟,第一次飞来3只,第二次又飞来3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通过引导分析,这一连加应用题就出来了。
学生马上会列出算式:4+3+3。
在如68页公交车图。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之后让学生说题意,(教师适时提示)车上现在有几人?(生:有5人),原来有几人?(生:原来车上有7人),师:为什么?(现在车上5人加下车2人)后来又上来几人?(生:又上来3人)师:这时车上有几人?怎样列式?学生通过看图思考和教师引导讲述,马上会列出算式:7-2+3。
小学数学一年级应用题如何教学
小学数学一年级应用题如何教学一年级学生年纪还小,也没脱去贪玩的天性,那么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要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呢?店铺整理了一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小学数学一年级应用题教学方法一: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运用“+、-”符号现在的小学生,经历了幼儿园生活,已有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对于“+、-”符号都有或清晰或模糊的意识,为使他们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正确运用“+、-”符号,有意识地建立符号意识,我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时,便开始灌输加法与减法的概念,让学生明确知道加法就是把数字合起来,而减法则是除掉了一部分,让学生清楚什么时候用“+”号,什么时候用“-”号。
在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的基础上,再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些常闻乐见的简单实例,例如“树上有3只小鸟,又飞来2只,现在树上有几只小鸟?”、“池塘里有6条鱼,游走了3条,池塘里还剩几条鱼?”在这些容易理解、带有趣味性且数字较小的实例中,学生接受起来轻松又愉快,同时体会出在何时具体情况下用加法或减法,合理运用“+、-”符号。
我个人的经验是在每节课的开始3-5分钟都是举一些以上类似的实例,长期积累,真正让学生能灵活地由生活体验联系到加减法,从加减法反馈出生活体验。
小学数学一年级应用题教学方法二:比较两数大小,科学运用“+、-”符号在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并学习“>、<、=”之后,我又通过比较两数大小,大或小多少,让学生科学运用“+、-”符号。
如:一行苹果8个,一行草莓5个,问:谁多?多多少?在这里,要让学生认识到在问题里面出现比较多少时,一定要用减法,在这一类的应用题教学时,我采用一段顺口溜,“问题里,比多少,用减法,多减少”,在学生熟背顺口溜的基础上,我所教过的学生在后来碰到性质相同的较复杂一些的应用题,如:奶奶养了25只母鸡,12只公鸡,公鸡比母鸡少多少只?“学生们便能准确地列出算式。
在这类的应用题教学时,一定要强调是在问题里提出比多少,而如果是条件里出现的比多少的话,则就是不同的情况了,必须要让学生分清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只有在深入理解并准确解决在问题里求比多少的情况之后,才能驾轻就熟地解决条件里出现比多少的应用题,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一年级应用题的问题分析与解决
一年级应用题的问题分析与解决一、背景介绍应用题是数学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结合实际情境,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一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面对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对应用题理解困难、解答过程繁琐等。
本文将对一年级应用题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二、问题分析1. 对问题理解困难:一年级学生对应用题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对问题的理解容易产生困难。
2. 解答过程繁琐:一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有限,如果应用题的解答过程繁琐,容易出现错误。
3. 缺乏实际应用意义:一年级的应用题大多数是简单加减法,学生难以理解应用题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影响学习兴趣。
三、解决办法1. 清晰简明的问题陈述:在设计应用题时,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复杂的叙述和长句,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题意。
2. 引入生活情景:将应用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结合,比如加入食物、玩具等元素,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3. 图表辅助解答: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图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解答方式。
可以通过绘制图表,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解答问题。
4. 多样化题型设计:设计一年级应用题时,应注意题型的多样性,避免单一模式的出现。
例如,可以设计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或者设计一些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分步教学:针对解答过程繁琐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步解答,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减少错误的发生。
6. 鼓励实践应用:在解答应用题之后,鼓励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去操作,加深对应用题的理解与记忆。
四、总结一年级应用题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是一个需要教师与家长共同思考和改进的工作。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反思,我们才能够设计出更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应用题,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引导和激励,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面对应用题,提升数学学习的成效。
一年级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一年级应用题解题技巧文山市第三小学:李世英一年级数学的学习中,应用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它的设计培养了学生学习知识并运用知识的能力。
对于刚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孩子而言,识字和文字的理解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就使得一年级的应用题让许多学生束手无策。
有许多学生见到文字较多的题型就会产生胆怯心理,于是应用题的解决就成了一个难以突破的重点。
要想突破这个重难点,就要教会学生解题的技巧。
作为一名低年级数学老师,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去探究解题的方法技巧。
下面我就自己五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
首先,应用题的解决,要求学生要会抓住题目的数学信息。
一年级的应用题都很简单,一般只有有两到三个数学信息,通常情况指的也就是题目里出现的数字,还有题目里一些与数字有关的文字,比如:同样多、一样的等。
学生对于简单的文字是可以理解的,虽然整个题目的阅读是一件难事,但是对于捕捉数学信息用到的文字都不会超出一年级的识字范围。
第二,带着数学信息去找所求的问题。
对于所求问题,可以让学生找带有问号的那句话,也就是应用题题目的最后一句话。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所求问题一般有以下几个:求“一共”,求“原来的总数”,“还剩多少”“还有多少”“还需要多少”,这些问题在看图列式的时候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基础,明白求总的要运用加法来计算;在总数里边拿出一部分要运用来计算,从而确定了解决此题的运算。
第三,列算式并算出结果。
在第二步里,学生已经确定了加减法,但是在列式的时候往往会将所求的数当作已知数来列式,这就要求教师要强调必须用题目中所给出的信息数字来进行列式。
在计算的时候要求学生做到细心认真。
一年级的计算都是100以内的数,这让许多学生变得疏忽大意,因此提醒学生认真书写和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写出所求量的单位。
一年级的解决问题必须要书写单位,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建立学生的量词概念。
数学是一个比较灵活的学科,它培养了学生理解、动手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数学课里建立学生一定的量词概念是很有必要的,在平时的练习中,要带动学生说量词。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方法一、多看即多观察。
“解答应用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应用”,“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但教材在编排应用题时不急于求成,而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最开始出现的是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应用题(图画),运用数数等已有知识直接获取一些表层信息。
如教学时,可向学生提问:图上画了什么?苹果分为几堆?左边和右边各有几个?此外图上还画了什么?数错,不看问题是一年级学生解应用题中常犯的毛病。
如果重视学生的观察训练,效果会好得多。
这样可让学生初步感知应用题由三个部分组成,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多读多读即反复读题,审题前必先通读题中文字,理解在图画应用题中主要是通过观察获得表层信息,而对于图文表格应用题及文字应用题则看不出所以然,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即使都认识,一年级孩子自制能力较差,注意力极容易无意识地分散,让学生看获取信息效果远不如读(文字)。
对于理解这两类应用题,多读既可集中学生注意力,又可加深学生对结构的印象和题意的理解。
三、多说教师应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并且要鼓励学生多说,即使错了也不要批评学生。
其实,数学就是找规律、找关系、形成表达式,这整个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我们应让学生大胆地去说,去猜测,去尝试。
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理解同一道题的意思,不要担心什么无意识的思维浪费时间,往往这种思维能产生“全新”的思想。
再教学应用题时,主要是让学生多说条件和问题,多让学生创造性的“重复”某一题意,如仅“去掉”的意思,学生可以有“送去”、“拿掉”、“奖给” 、“吃掉” 、“藏起来” 、“遮住” 、“坏了”、“削好”等二十余个表达词语。
此时,你一定会感觉到你的思维太呆板,太受拘束,太不具创造性。
“三个臭皮匠”能“抵”几个“诸葛亮”呀!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是印象最深刻的,用学生自己的思维去理解题意定会事半功倍。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分享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分享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应用题,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解题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本文将分享一些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一、思考清楚题目要求在解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并思考清楚题目要求。
比如,如果题目要求计算物品的数量,我们就需要找出题目中给出的相关信息,如已知的数量、增加或减少的数量等,然后进行相应的计算。
思考清楚题目要求有助于我们理解问题,避免走入思维误区。
二、画图辅助理解许多应用题都可以通过画图来辅助理解。
比如,对于一个关于某个地方的人数变化的题目,我们可以画一个简单的柱状图表示不同时间点的人数。
通过图形的变化,我们能够更清楚地看到人数的增加或减少,并能够更好地回答与人数相关的问题。
因此,在解决应用题时,可以尝试使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理解。
三、运用实际经验和常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通常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实际经验和常识。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这些经验和常识来解决应用题。
比如,对于一个问题涉及到纸的大小、重量等,学生可以想一想他们在生活中常遇到的纸张以及重物,从而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
这样的思维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熟悉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并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四、思维导图帮助整理思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应用题,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
这时,我们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帮助整理思路。
通过将问题的不同方面和相关信息写在思维导图上,我们可以更有条理地思考和分析问题。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将问题拆解为几个小步骤,并梳理出每一步的解决思路,从而更好地解决复杂的应用题。
五、多做练习加强训练解决应用题需要一定的实践和练习。
为了加强学生的解题能力,我们可以提供一些练习题来让学生不断地练习解题。
练习题的难度可以适当增加,让学生逐步提高解题的能力。
浅谈小学一年级图文应用题教学
浅谈小学一年级图文应用题教学作者:孟艳霞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49期小学一年级图文应用题教学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因为学习数学是学习如何解决问题。
数学应用题帮助学生建立一个与数学相关的真实世界,以及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常不止一种方法解决数学应用题,因此教师可提供给学生简单的图文应用题,并让他们找到自己的算法。
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重要的是在视觉和触觉的方面引进题目。
不同的应用题有不同教学策略,可分别利用插图、彩色卡片、弹球或豆类等直观方式教他们。
一、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源需联系实际,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⑴视频。
对于一年级数学,视频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教学工具。
作为视觉辅助材料,教师可以利用录像和DVD展示。
例如,在学习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九课统计时,教师可以使用一段马路交通的视频片段,要求学生记录每分钟的客流量,这样可以让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同时可以生动地展现数学的功用。
⑵幻灯片。
教师可以用幻灯片来辅助说明知识点,让学生形象地感受。
当讲到数字的认识和加减法时,通过PPT图片中熟悉物品的添加和消失,加强一年级学生对数字的识别。
一年级的数学课程还包括识别时间,认识图形,学会数钱等应用性的内容,如果结合使用PPT,必定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高涨。
同时加强数学技能的运用。
⑶计算机软件。
教师可以使用电脑下载以教学为目的而设计的模拟软件,或关于数学技能的挑战性游戏。
以教学为导向的软件使用范围很广,如绘画的软件程序,教师可以用此软件模拟题目过程,2个苹果加3个苹果便是5个苹果,这就是随着数量变化的加减法2+3=5,这种演示同时加强学生了基本的数学概念。
二、利用课堂活动,掌握学习规律教师可为学生策划一些别具生面的数学活动课,利用各种有趣的材料和生动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掌握学习规律,创造记忆深刻的学习经验。
⑴一分钟计时比赛。
例如一年级上册第八课,目标是教会学生认识钟表,感受时间的概念。
在数学教学中有关应用题几点教法[论文]
在数学教学中有关应用题的几点教法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全民素质,担负着极为重要的任务。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和基本知识,是我国公民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因此,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深化小学数学改革势在必行。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法小学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既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教育,身体心理素质教育,劳动技能素质教育,其中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文化科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在现行的数学教学中,存在不少弊端,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指导过细,把例题拆成许多小问题,师生一问一答,学生对所学知识“见树不见林”,方法单一,把例题看作学生套练习的模式,使学生照猫画虎,一味模仿,硬套模式,死记算法,这样的教学只能使学生思维能力在教师规定的框框中转,为今后的教学造成障碍。
基于以上情况,下面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的探索,谈一谈在应用题教学中发挥学生思维能力的几点方法。
一、巧设疑难,启迪思维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激发求知欲的内驱力。
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苦学为乐学”,这就需要技巧,巧设疑难并非教师提问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而是一种有目的的、有方向的思维引导。
这种引导常常可以假设旧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找到打开问题的缺口,挑出矛盾,引起求知欲。
当然,也可以在观察演示时,提出问题。
例如,在学习过程中,就针对新旧知识的衔接问题,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教师可以从“平均分”这个旧知识出发,列举在生活中一些不能用“平均分”解决的问题,这样就需要找到其他的一些方法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何才能做到,能否找到一种更合理的分配方法呢?把学生思维引导到探究新问题上来,寻求解决矛盾的途径,促成知识的迁移。
又如,教学“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组成”的应用题,要求学生在读提的过程中找出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后,教师通过演示:先出示14根筷子,每2根放在一起,放了7堆,演示完毕既提问:解答这道题还有没有其他的做法呢?教会学生要怎样想?激发学生联系教师的演示深入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几点做法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几点做法作者:孙治中来源:《新一代》2013年第02期摘要:学数学中应用题既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又是教师教学的重点。
在教学中,认真审题,找准问题,抓住解题关键是应用题教学的先决条件;创设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享受成功的乐趣;适时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学抽象问题形象化,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做法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2-0044-01众所周知,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很重要,是不容忽视的。
长期以来,应用题所用的教学时间不少,教师学生都感觉很费力,但是成绩总不够理想。
老师感觉难教,学生更是害怕。
因此,应用题教学也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
那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化难为简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做好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一、找准问题,抓住解题关键细致地审题,弄明白题意,是准确解答应用题的先决条件。
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根据解题要求找出题中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构建起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确定数量关系。
其次让学生知道这道应用题要求我们干什么?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学生对应用题的害怕,往往是因为对问题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干什么,要做什么。
再次,教师应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推理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
例如:甲工程队一天修路500米,乙工程队一天比甲工程队多修100米,甲乙两支工程队一天总共修路多少米?这道题首先分析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即:甲工程队一天修路500米。
问题:甲乙两支工程队一天总共修路多少米?间接条件:乙工程队一天总共修路多少米?问题的数量关系:乙工程队一天比甲工程队多修100米。
然后明确问题:甲乙两支工程队一天总共修路多少米?分析得知:要求甲乙两支工程队一天总共修路多少米,必须先求甲工程队修路速度和乙工程队修路速度,题中列出的条件家工程队修路速度,根据甲乙两队的数量关系“乙工程队一天比甲工程队多修100米”,求出乙工程队的修路速度500+100=600(米),然后再求两支工程队一天总共修路多少米500+600=1100(米)。
解读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关键
解读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关键数学应用题是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中的一部分,帮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中。
解读这些应用题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解读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
一、理解题目的关键信息解读应用题的第一个关键是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提取问题中的关键数据和条件,并明确题目要求解决的具体问题。
例如,题目中提到了5个苹果,那么学生需要明确这个数字代表什么意思,是需要进行加法运算还是减法运算等等。
二、分析题目的思路和要求解读应用题的第二个关键是分析题目的思路和要求。
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学生需要分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和方法。
这可能涉及到数学运算的选择、计算顺序的确定以及相关概念和知识的应用等。
例如,如果题目要求计算两个数的和,学生需要明确使用加法运算,并且确定加法的顺序。
三、应用数学知识解题解读应用题的第三个关键是应用数学知识解题。
学生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和自己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数学方法进行计算。
这可能包括基本的加减法运算,数的比较、排序,时间、长度、容量等数学概念的应用等。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需要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检查答案的正确性解读应用题的第四个关键是检查答案的正确性。
在完成计算后,学生需要仔细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和实际情况。
这可以通过将答案代入题目中进行验证,或者通过换一种方法重新计算等方式进行确认。
如果答案不正确,学生需要找出错误的原因并进行修正。
解读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关键是理解题目的关键信息、分析题目的思路和要求、应用数学知识解题以及检查答案的正确性。
只有通过严谨的思维和正确的方法,学生才能正确解答应用题,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培养对应用题的兴趣,并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资源,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浅谈一年级应用题的教学
浅谈一年级应用题的教学应用题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点,也是难点。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应用题,教师在引领学生进入解应用题时,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喜欢上应用题,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把一年级应用题的教学归结成四个字——引、动、趣、想。
1.引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中去引领,在“不经意”间让学生接触应用题。
例1:教师随手拿了一个学生的铅笔(2支)。
师:(疑惑的语气):我拿了××几支铅笔啊?生:(惊奇的语气):2支呀。
师板书:2。
再从另一个学生处拿了3支铅笔。
师:我又拿了×××……生:(露出笑容):3支铅笔。
师板书:3。
师:那老师一共拿了小朋友几支铅笔呢?生:5支。
这时教师将刚才零散的应用题信息通过口头整理出来:周老师拿了××2支铅笔,又拿了×××3支铅笔,周老师一共拿了小朋友几支铅笔呢?当学生们直接说出答案“5支”时,教师追问“那应该怎么列算式呢?”……师:哦,原来要想知道周老师一共拿了几支铅笔,就要把我拿他们的铅笔合起来!(完善板书:2+3=5。
)在教师“不经意”拿铅笔的过程中,学生们就被不知不觉地引进了应用题的领域,让学生在潜意识里能接纳应用题,感觉到应用题就是这么简单!2.动教师在低年级应用题的教学中可以加入动作,用动作引领学生的思维。
例2:桌子左边放了3个苹果,右边放了5个苹果,桌子上一共放了几个苹果?教师边读题边引领学生做动作:桌子左边放了3个苹果(伸出左手),右边放了5个苹果(伸出右手),桌子上一共放了几个苹果?(左手拍右手)学生们在动作中就能领悟了,求“一共有多少?”就表示把它们合起来,合起来就用——加法,即3+5=8(个)。
3.趣低年级学生喜欢图片,一张卡通画,一只小鸟……都是他们的最爱。
所以应用题的形式也应多出现图片及对话。
如果总是出现文字叙述式的应用题,学生们就会感到疲倦,疲倦的学习会让学生觉得应用题学习成为负担,从而厌恶应用题。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同学们要打好基础,掌握答题技巧,特别是应用题,这就需要老师的帮助了。
这里跟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一、消除小学生对应用题的解题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小学生数学课堂的学习兴趣,消除小学生对应用题解题的心理障碍,就要把数学教学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起来,通过将现行教材中枯燥的应用题还原为取之于小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第一册在教学“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应用题”这一课内容时,让小学生说说图上的意思,“左边有3个苹果,右边有4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是图上直观的图意。
这时我就让小学生再加上自己的想象,有的小学生这样说:“妈妈先买了3个苹果,又买了4个苹果,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这时小学生发言就勇跃了,有的说“弟弟拿了3个苹果,哥哥拿了4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等等。
这样,小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同时又让小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二、重视解题思路的训练,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应用题之所以难学,问题本身比较复杂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更多的是解题思路缺乏应有的训练,使许多小学生感到问题无从下手,不知道怎样去想,从何处开始去想,所以我们要重视小学生解题思路的训练,找到觖题的方法和途径,提高觖题的能力。
而小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需要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
首先,要多读题,通过读题,使小学生理解题中的情节和事理,知道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然后让低年级小学生知道哪些是条件,哪些是问题,知道问题和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通过分析、综合,找到解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般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看图说说图上的主要意思;2.提问题的练习; 3.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及早培养训练4.看图编习题; 5.发散思维训练;6.对比训练等针对性的训练。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游戏化教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游戏化教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学科,而应用题是数学学习中的一大难点。
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来教授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应用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一、引言数学应用题是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题目,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培养实际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对于应用题的兴趣常常不高,解题能力也欠缺。
因此,游戏化教学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带来了更好的数学应用题学习体验。
二、游戏化教学的优势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化教学,将枯燥的应用题转化成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增强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化教学可以提供各种情景和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很多游戏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才能完成任务,通过游戏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三、游戏化教学的实施1.制定合适的游戏规则: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制定简单明了的游戏规则,让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操作。
2.选择适当的游戏形式:可以选择卡片游戏、益智拼图游戏等,根据具体的数学应用题内容,选择合适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解决实际问题。
3.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在游戏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让他们多次尝试和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设立奖励机制:设立奖励机制,通过游戏的成绩和表现给予学生奖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游戏化教学的案例以小学一年级的加法应用题为例,可以设计一个“寻宝游戏”。
学生需要在游戏中扮演一位小探险家,解决一系列数学应用题来获取宝藏的线索,并最终找到宝藏的位置。
每个应用题都与实际情境相关,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苹果?”学生需要通过计算得到正确答案,并在地图上找到下一个线索的位置。
解读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要点
解读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要点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
通过解读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要点,可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指导学生,使他们能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解读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要点。
一、教学目标解读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应用题,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主要的教学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数学应用题是实际问题的抽象化和模拟,通过解决数学应用题,学生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应用题通常涉及简单的四则运算、逻辑推理和几何概念等内容,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
通过设计趣味性的数学应用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解读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至关重要。
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题过程,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并将问题抽象成数学应用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和解题思路。
2. 合作学习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中相互讨论、解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游戏模拟法。
设计趣味性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解决数学应用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 归纳总结法。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解题思路和规律。
三、教学内容解读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数学知识进行。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可以选择以下几个重要的内容进行讲解和演练:1. 简单的四则运算。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几点体会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摘要]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广大师生为此大费脑筋。
本文拟从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等角度探讨提高应用题教学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数学教学应用题效率应用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素质教育要求下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具体体现。
在多年来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我发现,有很多学生不会解答应用题,厌恶学习应用题,完成应用题时总是猜测、拼凑,或者干脆不做。
他们解答题目时的思维活动只是停留于模仿状态,还不能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
同时应用题教学也是令许多数学教师头疼的难题。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拟就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努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正确理解关键词。
长期以来,我们的应用题教学一直是以低效率方式运作着,不少学生一提起应用题就头痛,老师们也认为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的硬骨头。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小学生错题的原因不难发现,没有正确领会应用题的题意是学生做错题的主要原因。
所以解应用题就应该正确理解关键词。
应用题中的关键词,好比是文章中的重点段落,它能反映出数量关系的核心,抓住了它就等于抓住了解题的关键。
我在教学中尝试了用以下几种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关键词。
1、指导学生“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理解问题的能力比较低,应用题中稍有抽象的内容,学生的思维就会受阻。
因此,通过要求学生多读来帮助他们“悟”出题意,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2、引导学生划出题目条件、问题、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用符号划出题目条件、问题、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使其参与认知活动。
审题要求学生对题目进行全面而准确的感知。
小学生有意注意的集中性差,维持注意的时间短,注意的范围窄,在注意的方向上往往趋易避难,他们的感知比较粗略,题目的条件、问题、情节不能至始至终准确无误地保留在头脑中参与解题全过程。
因而他们经常“跑题”,被表面现象迷惑,找不出隐蔽条件和问题,而被引入歧途,作出错误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一年级应用题教学的几点做法
应用题教学,就是使学生理解题意,弄清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来确定算法。
要想提升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水平,引导学生做到上述三点是不可缺少的步骤。
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还深深体会到,抓好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的口述过关,也是提升学生解应用题水平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因为低年级学生是从学习半图半文和以图代字的应用题,逐步开始学习完全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
这些简单的应用题是小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开始,又是进一步学习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基础,简单应用题的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又占有重要的地位。
所以,引导学生
在理解题意,弄清数量关系的前提下,再让学生一一口述出解题思路,这样不但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准确思维水平,还提升了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
例如:教第一册37页例题,这是一道以图代字的减法应用题。
我们首先让学生看图,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有多少个?用剪子剪下几个?剪下的数表示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用什么方法计算?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再让他们反复口述,同桌或全班交流。
这样长期训练下去学生做题总是以口述助列式,再逐步开始学习完全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里的条件和问题,确定算法便可。
如:第二册36页例八,学校里养了7只黑免,12只白兔,白兔比黑兔多儿只?这是一道完全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又是小学阶段比多比少应用题的刚开始,学生接受起来有些困难。
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呢?首先让学生自己读题揣摸一个题意,然后教师提出问题结合线板图引导学生弄懂题意,人人口述解题思路。
问:题里告诉的是什么事?(学校养兔的事)知道哪两个条件?(养7只黑兔,U只白兔)求什么?(白免比黑免多几只?)用什么方法才能求出?结合看图把每一只黑兔与对着的一只白兔分别用虚线连起来,再引导学生数对着的有多少只?(7只)对应着的只数是什么数?(白免和黑兔同样多的7只)没对应着的只数是什么数?(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结合算式12-7=5(只),最后让学生结合图反复口述。
这样,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紧紧围绕教师的发问转,他们不但动了脑,还动口,所学的应用题,不但心里明白,而且能用
语言表达出来,在口述的基础上加深了印象。
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尝到了让学生口述应用题解题思路的重要性。
因为从学生学习半图半文和以图代字的应用题这个起步抓起,在中高年级学习解答复合应用题和其它一些较复杂的应用题,学生都不感到困难。
从课堂练习到历次镇县统考,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全班数学成绩都保持在90分以上,因不懂题意,列错式的现象极少出现。
急之,应用题教学在引导学生弄懂题意的情况下,在口述解题思路的基础上,再助列式解答,对协助学生理解应用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效果也是比较可观的。
浅析“计算水平的培养”
山东省蓬莱市小门家镇完小战军
培养学生的计算水平,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它要求学生算得准确、迅速,同时还要注意学习方法的合理、灵活。
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采用一些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增强学生计算水平的培养。
一、强化算理,以理导法
几年来的数学教学经厉使我理解到,要搞好计算教学,就必须强化算理,以理导法。
算理主要解决的是为什么要这样算的问题,算法主要解决“怎么算”的问题。
二者是紧密联系的,也只有明确了解算理,算法才能清楚,使用才能自如。
所以,我努力做到:严把算理关。
例如:123X 121,因为学生已学过二位数乘法,所以这道题算理的重点是研究乘数“百”位上的“1”去乘被乘数所得的积是多少个百,即部分积应写在哪个数位上。
只要弄懂了这个问题,此题便成了:123X1,12 3X2O,123> 100所得的三个部分积之和的运算,计算方法也就自不过然地得出来了。
我在计算教学中,突出了算理教学。
通过算理的分析,使学生先懂“理”,再懂“法”,进而引导学生自己由算理总结出算法,让学生做到每一题及每一步计算都要先研究算理,再由理导法。
二、创设良好气氛,唤起兴趣
小学生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这个特点就使他们的注意变成了不随意注意,也就造成了学生粗心马虎
的不良习惯。
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附于学习部分游戏性,唤起学生的兴趣,就能够调动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为此,教学过程中可采取以下的方法:
(1)利用日算卡片,搞“坐火车”的游戏,告诉学生谁答对了,谁就买上了火车票,能够坐上火车;若没答对,说明你买火车票的钱还不够,需再积攒,争取第二轮答对了,再买上火车票,坐上火车.因为每个学生都参与游戏活动,都想买上火车票,坐火车,因而计算时都特别认真。
(2)“夺小旗”比赛。
每次授完一种类型题,我就出几道题,举行一次“夺小旗”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做对了就能够得到一面小红旗,经过一段时间,看谁得的小旗多。
(3)“百题无差错”比赛,几个类型的计算方法,学生基本掌握后,为巩固知识,即采用此法。
在一段时间内,分几次搞一百题的计算,看谁能一道也不出现差错,就封谁是“计算大王”。
类似的方法还有很多,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兴趣,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增强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强化验算
在计算教学中,我结合实际,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水平,尤其是培养学生勤于验算的习惯。
要求在算题时,每个人准备一个验算本,算一题,验一题;在批题的过程中,发现谁做的题错了,就给谁这道题的验算过程看一下,检查一下错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实行辅导改正。
增强验算教学不但能提升学生计算的准确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判断、反思以及自我评价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