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第三章 水泥

合集下载

建筑材料阶段性作业2

建筑材料阶段性作业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建筑材料课程作业2(共3 次作业)学习层次:专科涉及章节:第三章水泥——第四章混凝土一.是非判断题1.在水泥中,石膏加入的量越多越好。

()2.体积安定性不好的水泥,可降低强度等级使用。

()3.因为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故运输和储存时不怕受潮和淋湿。

()4.用沸煮法可以全面检验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否良好。

()5.硅酸盐水泥的细度越细越好。

()6.硅酸盐水泥细度越大,其标准稠度用水量越大。

()7.水泥石中的Ca(OH)2与含碱高的骨料反应,形成碱-骨料反应。

()8.凡溶有二氧化碳的水均对硅酸盐水泥有腐蚀作用。

()二.填空题1.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初凝时间不得迟于。

2.硬化后的水泥石结构包括、、。

3. 常用的活性混合材料的种类有、、。

4.活性混合材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这些活性成分能与水泥水化生成的起反应,生成。

5.引起硅酸盐水泥腐蚀的基本内因是水泥石中存在和以及。

6.引起硅酸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及,相应的可以分别采用法、法及法对它们进行检验。

7.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和三个方面的含义。

8.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有或。

9.水泥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有、、和。

1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满足、和。

11.确定混凝土材料的强度等级,其标准试件尺寸为,其标准养护温度为,湿度,养护 d测定其强度值。

12.混凝土用砂当其含泥量较大时,将对混凝土产生、和等影响。

13.在原材料性质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是、、和、等。

14.当混凝土拌合物出现黏聚性尚好,有少量泌水,坍落度太小,应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适当的增加用量。

15.当混凝土拌合物有流浆出现,同时坍落度锥体有崩塌松散现象时,应保持不变,适当增加。

16.某工地浇注混凝土构件,原计划采用机械振捣,后因设备出了故障,改用人工振实,这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用水量要,水泥用量,水灰比。

《建筑材料》PPT课件

《建筑材料》PPT课件
5
建筑材料种类繁多,根据化学成分建筑材料可分为无机材 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见表1建筑材料分类按功能可 以分为建筑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和建筑功能材料。见表— —建筑材料分类2建筑材料 是建筑施工专业的一门重要技 术基础课,主要研究建筑材料的组成和构造,性质和应用, 技术与标准,检验方法与保管等内容。
建筑材料
Construction Materials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1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第三章 气硬性胶凝材料
第四章 水泥
第五章 混凝土
第六章 建筑砂浆
第七章 墙体与屋面材料
第八章 建筑钢材
第九章 木材
第十章 防水材料
结束语
2
绪论
建筑材料的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 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向前发展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建筑物的规模、质 量等方面的要求愈来愈高,这种要求与建筑材 料的数量、品种、质量等都有着相互依赖和相 互矛盾的关系。建筑材料的生产与使用就是在 不断的解决这个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同时相关学科的进步也为建筑材料的发展提供 了有利的条件。
木材,竹材,软木,毛毡
石油沥青,煤沥青,沥青防水制品
塑料,橡胶,涂料,胶粘剂
无机非金属材料和 聚合物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水泥刨花板,玻 有机材料的复合 璃钢
返回键
7
砖混结构 :石材,砖,水泥混凝土,
建筑结构材料 钢筋
钢木结构:建筑钢材,木材

筑 墙体材料 材 料
砖及砌块:普通砖、空心砖,硅酸盐 及砌块
3
古代人类最初是“穴居巢处”。 火的利用使人类学会了烧制砖、瓦、陶瓷与石灰。 铁器时代以后有了简单的工具,建筑材料(木材、砖、石 等)才由天然材料进入人工生产阶段,为较大规模的土木 工程和人类需要的其他建筑物建立了基本条件。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生产力停滞不前,建筑材料的发展 也极为缓慢,长期限于砖、石、木材作为结构材料。 资本主义的兴起,城市的出现于扩大,工业的迅速发展, 交通的日益发达,需要建造大规模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建筑 设施,例如大跨度的工业厂房,高层的公用建筑以及桥梁、 港口等,推动了建筑材料的前进,在18~19世纪相继出现 了钢材、水泥、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成为了主要的结构 材料。使建筑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工业的发展使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如绝热材料,吸 声材料、耐热、耐腐蚀、抗渗透以及防辐射材料应运而生。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物修饰的要求愈来愈高,于 是各种装饰材料层出不穷。

第三章 水泥制造成本核算

第三章 水泥制造成本核算

第一章水泥生产的特点及工艺流程水泥是现代工程中普遍采用的建筑材料,它为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厂巨大的贡献。

作为水泥企业财会人员及时了解水泥有关基本知识、行业概况、生产特点、工艺流程,对做好本职工作,发挥财务专业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是十分有益的。

第一节基本知识水泥的概念是什么?水泥是一种粉状矿物质胶凝材料,与水拌合后能在空气中或水中逐渐硬化。

也有专业人员这样具体描述水泥:它是利用地壳丰度前五名的氧、硅、铝、铁、钙元素,通过检验尺度为70”m的均化和1 400t高温处理,以低廉成本生产出来的机械和化学性能堪与天然石材媲美的可塑性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等工程中。

水泥行业属于资源依赖性强、资金密集型、工艺专一的窑炉下业。

,按原料及生产方式的不同,水泥可分为许多品种,主要的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特种水泥等;特种水泥又分为:快凝快硬水泥系列、油井水泥系列、膨胀水泥及自应力水泥系列、水工水泥系列、有机和无机相结合的水泥系列(塑料水泥、橡胶水泥、水玻璃耐酸水泥等)、其他品种水泥(硫铝酸盐水泥、铁铝酸盐水泥、高铝水泥、道路水泥、砌筑水泥、防潮水泥、白水泥、彩色水泥等)。

按抗折抗压物理性能的不同,水泥又分为不同的强度等级。

如硅酸盐水泥分为42.5,42.5R,52.5,52.5B,62.5,62.5R六种强度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六种强度等级。

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火山灰水泥等也都根据3d、28d不同的物理强度分为不同的强度等级。

第二节行业概况水泥生产在中国已有180年的发展历史,全国现有水泥企业5 042家。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大环境的不断完善,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水泥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水泥产量从1949年的66万t增长到2005年的10.5亿t,近20年来产量连续位居世界第一。

建筑材料水泥

建筑材料水泥

建筑材料水泥水泥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它是由石灰石、粘土、矿石等原料经过研磨、混合、煅烧等工艺制成的粉状或块状物质。

水泥在建筑行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用于混凝土的制作,还可以用于砌筑、抹灰、粘贴瓷砖等多种工程中。

本文将从水泥的种类、性能特点以及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水泥根据其主要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等几种类型。

其中,硅酸盐水泥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水泥,它具有凝结速度快、强度高、耐久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工程中。

硫铝酸盐水泥在耐高温和化学腐蚀性能方面表现突出,常用于特殊工程中。

普通硅酸盐水泥则是一种多用途水泥,适用于一般建筑工程。

其次,水泥的性能特点是决定其在建筑材料中应用的重要因素。

水泥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浇性,能够在模板内成型,并且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形状稳定。

同时,水泥的抗压强度高,能够承受较大的外部压力,保证建筑物的结构稳固。

此外,水泥还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耐磨性,能够保证建筑物长期使用。

这些性能特点使得水泥成为建筑材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水泥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水泥常用于混凝土的制作。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多的材料,而水泥作为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其次,水泥还可以用于砌筑墙体、地面和顶板,能够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稳固。

此外,水泥还可以用于抹灰、粘贴瓷砖等工程中,使得建筑物的表面平整、美观。

总之,水泥在建筑材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综上所述,水泥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多种类型和性能特点,并且在建筑材料中应用广泛。

它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了建筑物的稳固和耐久。

因此,我们在使用水泥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其质量和施工工艺,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

第三章建筑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第三章建筑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第三章建筑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第三章建筑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第一节建筑工程材料的分类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造建筑物和构筑物,所用的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建筑材料涉及范围非常广泛,所有用建筑物施工的原材料,半成品,和各种构配件,零部件都可视为建筑材料。

由于建筑材料的种类繁多,而且在建筑物中起各种不同的作用,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目前有新编常用建筑材料,由水泥,混凝土,砖瓦,砌块,木材,钢材,玻璃,陶瓷,管材管件,防水材料,砂石,灰浆,饰面保温材料。

1按技术发展分类传统的建筑材料―使用历史较长的,如:砖,瓦,砂,石及作为三大材的:水泥,钢材,木材,等。

新型的建筑材料―针对传统建筑材料而言,使用历史较短,尤其是新开发的建筑材料。

然而传统和新型的概念也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动,原先被认为是新型建筑材料,若干年后可能就不一定在被认为是新型建筑材料,而传统建筑材料也可能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出现新的产品,成为了新型建筑材料,2按主要性能分类结构性能材料―主要指用于构造建筑结构部分的承重材料,如:水泥,骨料(包括砂,石,轻骨料等)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砂浆,砖和砌块等墙体材料,钢筋及各种建筑钢材,公路和市政工程中大量使用的沥青混凝土等,在建筑物中主要利用其具有一定力学性能,功效材料―主要是在建筑物中发挥其力学性能以外,特长的材料,如:防腐涂料,防水材料,建筑涂料,绝热材料,防火材料,建筑玻璃,金属或塑料管道材料等,它们赋于建筑物以必要的防水功能,装饰效果,保温隔热功能,防火功能,维护采光功能,防腐蚀功能及给排水等功能,这些材料的一项或多项功能使建筑物具有或改善了使用功能,产生了一定的装饰美观效果也使人们对生活在一个安全,耐久,舒适,美观环境中的愿望得以实现。

3按化学性质分类:无机材料―大部分使用历史较长的建筑材料属此类,无机建材又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前者如:钢筋及各种建筑钢材(属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如铜,及铜合金,铝,铝合金)及其制品,后者如水泥,骨料(包括砂,石,轻骨料等)混凝土,砂浆,砖和砌块等墙体材料,玻璃等。

第三章 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

第三章 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

复合水泥的技术要求,现行国家标准GB12958—91作了规定。
复合水泥各龄期强度见表3-6。
表3-6 复合水泥强度(GB 12958—91)


抗压强度,MPa 3d 7d 28d
抗折强度,MPa 3d 7d 28d
325 — 18.5 32.5 — 3.5 5.5
425 — 24.5 42.5 — 4.5 6.5
安定性
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化学成分
熟料中氧化镁含量不得超过6%,水泥中三氧 化硫含量不得超过4%
强度类别及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强度
龄期
7d
28d
7d
28d
MPa 125
5.5(56
175 (kgf/cm2)
7.6(78) 17.2(175) 1.6(16) 3.4(35)
硅酸525 230(22.6) 340(33.3)525(51.5) 42(4.1) 54(5.3)72(7.1)
盐 525R 275(27.0) —
525(51.5) 50(4.9) — 72(7.1)
水泥625625R
290(28.4) 326(32.0)
430(42.2) —
625(61.3) 625(61.3)
50(4.9) 56(5.5)
62(6.1) —
80(7.8) 80(7.8)
725R 377(37.0) —
725(71.1) 63(6.2) — 88(8.6)
二、普通硅酸盐水泥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少量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 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
水泥中混合材料掺加量按重量百分比计:
25.0(255) 41.7(425) 4.5(46) 6.3(64)

建筑材料第三章 气硬性胶凝材料

建筑材料第三章 气硬性胶凝材料

章目录
节目录
一、建筑石膏
建筑石膏的技术要求主要有强度、细度和凝 结时间。按强度、细度和凝结时间将石膏划分为
3.0、2.0、1.6共3个等级,各等级的技术要求见
表3-1。如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则石膏应重新检 验级别或报废。
表3-1 建筑石膏的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
3.0
2.0
1.6
抗折强度/MPa
≥3.0
≥2.0
1
3
CaSO4 H2O H2O CaSO4 2H2O
2
2
(3-2)
章目录
节目录
一、建筑石膏
建筑石膏凝结硬化过程:半水石膏加水后首 先进行的是溶解。由于二水石膏的溶解度比半水 石膏的溶解度小,所以二水石膏不断从过饱和溶 液中析出。由于溶液中有二水石膏析出,破坏了 原有半水石膏的平衡浓度,这时半水石膏会进一 步溶解。如此不断进行半水石膏的溶解和二水石 膏的析出,随着析出的二水石膏胶体不断增多, 石膏失去了塑性,开始凝结。
建筑材料
第三章 气硬性胶凝材料
第三章 气硬性胶凝材料
第一节 石膏 第二节 石灰 第三节 水玻璃
第一节 石膏
一、建筑石膏 二、高强度石膏 三、无水石膏水泥
章目录
一、建筑石膏
将β型半水石膏磨成细粉,即得建筑石膏。其中, 杂质较少、色泽较白、磨得较细的产品称模型石膏。
建筑石膏密度为2.50~2.80 g/cm³,其紧密堆积 表观密度为1 000~1 200 kg/m³,疏松堆积表观密度 为800~1 000 kg/m³。建筑石膏遇水时,将重新水化 成二水石膏,并逐渐凝结硬化,其反应式如下:
章目录
节目录
二、石灰的生产
石灰岩煅烧即成生石灰。煅烧时,石灰岩中碳酸钙和少量碳酸镁分解, 生成氧化钙、氧化镁和二氧化碳气体。其化学反应为:

建筑材料第三章章节测试

建筑材料第三章章节测试
4. 想要制得低热水泥,可以() [单选题] * 适当提高硅酸三钙和铝酸三钙的含量 适当降低硅酸三钙和铝酸三钙的含量(正确答案) 适当提高铁铝酸四钙的含量 适当降低硅酸二钙的含量
5. 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规定() [单选题] * 不得晚于 45 分钟 不得早于 30 分钟 不得早于 45 分钟(正确答案) 不得晚于 390 分钟
6. 高温炉窑基础,优先选择()水泥 [单选题] * 矿渣水泥(正确答案) 硅酸盐水泥 普通水泥 高铝水泥
7. 一般水泥的储存期为()个月 [单选题] * 1 2 3(正确答案) 6
8. 可以用()法测定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单选题] * 煮沸法 沸煮法(正确答案) 筛析法 比表面积法
9. 粉煤灰水泥的代号是() [单选题] * P. P P. S
建筑材料第三章章节测试
1.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过程可以概括为() [单选题] * 两磨两烧 一磨两烧 两烧一磨 两磨一烧(正确答案)
2. 在生产硅酸盐水泥的过程中掺入少量石膏的主要目的是() [单选题] * 缓凝(正确答案) 加快凝结速度 加快水化速度 不起作用
3. 在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成分中,决定其强度高低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单选题] * 硅酸二钙 铝酸三钙 硅酸三钙(正确答案) 铁铝酸四钙
13. 水泥不符合以下()标准,均为废品 * 终凝时间 初凝时间(正确答案) 安定性(正确答案) 三氧化硫
14. 以下属于活性混合材料的有() *
石灰石 火山灰(正确答案) 粒化高炉矿渣(正确答案) 粘土
15. 有硫酸盐的海洋环境,可以选择() * 矿渣水泥(正确答案) 火山灰水泥(正确答案) 粉煤灰水泥(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答案) 硅酸盐水泥
您的姓名: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工程材料》课程项目三认识水泥教案

《建筑工程材料》课程项目三认识水泥教案

土木工程学院教案用纸实施步骤授课内容:一、水泥的概念水泥,是指一种细磨材料,加入适量水后可制成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简言之,水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

二、水泥的分类三、通用硅酸盐水泥1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国家标准GB 175—2007规定: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石膏,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2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分类国家标准GB 175—2007规定,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

3 通用硅酸盐水泥组成材料通用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石膏和混合材料等组成。

4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生产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工艺,可以概括为“两磨一烧”,即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粉磨三个过程。

5通用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有以下四种:硅酸三钙(3CaO·SiO2,简写为C3S);硅酸二钙(2CaO·SiO2,简写为C2S);铝酸三钙(3CaO·Al2O3,简写为C3A);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简写为C4AF)。

在水化硬化过程中产生体积膨胀的水泥,属膨胀类水泥。

根据在约束条件下所产生的膨胀量(自应力值)和用途,可分为收缩补偿型膨胀水泥(简称膨胀水泥)及自应力型膨胀水泥(简称自应力水泥)两大类。

五、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1.化学指标2.碱含量根据GB 175—2007规定,碱含量为选择性指标,水泥中碱含量按Na2O+0.658K2O计算值表示。

若使用活性骨料,用户要求提供低碱水泥时,水泥中碱含量应不大于0.60%或由买卖双方确定。

3.物理指标(1)水泥密度与堆积密度。

硅酸盐水泥的密度,一般为3100~3200kg/m3。

松散状态时的堆积密度,一般为900~1300kg/m3,紧密状态时,堆积密度可达1400~1700kg/m3。

土木工程材料:第3章 水泥(cement)

土木工程材料:第3章 水泥(cement)
铁铝酸盐系水泥等
第一节.通用硅酸盐水泥
A. 技术标准
2008年6月1日国家实施《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新国标。 我国已逐步淘汰了立窑工艺生产水泥,目前采用更环保、高效、节能的 旋窑(回转窑)工艺。
B. 生产方式
硅酸盐水泥熟料 + 混合材料 + 石膏 C. 生产过程 两磨一烧
磨细为成品
水泥净浆搅拌机
先加水:120-150ml; 再加水泥:500g(5-10s内) 搅拌:低速120s;停:15s
高速: 120s
标准稠度用水量 测定(代用法)
释放试杆30s 时读数: 调整水量法: 26~30mm 固定水量法: P=33.4-
0.185S
3. 凝结时间—分初凝和终凝
初凝—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 终凝—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具有强度
介质的温度、流速、压力等
水泥石的腐蚀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 水泥石的腐蚀很少仅是单一的侵蚀作用,而是几种侵蚀同时存在,互
相影响,共同作用。
合理选择水泥品种
提高耐腐蚀的措施 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
做保护层—石料、玻璃、陶瓷、沥青等
六.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储存、运输与保管
1.一般储存条件下,水泥的保质期为________个月. 2.即使在良好储存条件下也不能储存过久,因为水泥会吸收空气中________和
试饼法 雷 氏 法
5. 强度等级—采用水泥胶砂法测定
水泥胶砂配合比:水泥:标准砂:水= 1:3:0.5 标准试件: 4040160mm,一组3块 振动成型: 在频率2800~3000次/min,振幅0.75mm振实台上成型,
振动时间120s 试件养护: 在20 C 1C,相对湿度不低于90%的雾室或养护箱中24h,

《建筑材料》教学大纲

《建筑材料》教学大纲

《建筑材料》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材料英文名称: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课程编码:143B006学分:3总学时:48上机学时:0实验学时:16适用专业:工程造价先修课程:建筑力学执笔人:王银审定人: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建筑材料是建筑类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就工程造价专业而言,可为以后的房屋建筑学、施工技术及施工组织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作铺垫,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建筑材料的认识,同时对常用建筑材料比如水泥和混凝土等的组成,技术指标,适用范围及质量控制等有所了解,让学生在今后碰到相应的建筑材料时不会有陌生感,知道如何选择和正确使用相关建筑材料。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不同种类建筑材料的定义及其使用特性,掌握各种材料的组成、特点以及应用领域,同时对一些常用建筑的检验方法有所了解。

三、教学学时分配表实验项目与类型: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深化对建筑材料的认识,掌握建筑材料的分类及其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

重点:建筑材料的化学组成分类及建筑材料的特点难点:无第一节建筑材料的定义与分类0.5学时1.建筑材料的定义2.建筑材料的分类第二节建筑材料的特点及其在工程中的地位1.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重要地位2.建筑材料的特点0.5学时第三节建筑材料技术标准简介0.5学时1.国家标准2.行业标准3.企业标准与地方标准第四节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及学习方法0.5学时1.学习目的2.学习任务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建筑材料的结构与组成,了解材料自身组成与其各方面特性之间的联系。

重点:建筑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及耐久性难点:与建筑材料性质相关的概念区别与理解第一节材料的组成与结构0.5学时1.材料的组成2.材料的结构第二节材料的物理性质 1.5学时第三节材料的力学性质1学时1.强度与比强度2.弹性与塑性3.脆性与韧性4.硬度与耐磨性第四节材料的装饰性0.5学时第五节材料的耐久性0.5学时第二章无机气硬性胶凝材料2学时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石灰和石膏的制备工艺,理解石灰、石膏的水化反应,掌握石灰、石膏的相关性质及应用。

道路建筑材料第三章

道路建筑材料第三章
人工降温,伸缩缝。 (4)徐变变形——恒载作用下变形继续,水泥胶体产生流动
道路建筑材料第三章
三、砼的耐久性
包括:1、抗渗性;2、抗冻性、 3、耐磨性 4、抗化学侵蚀; 5、碱——集料反应:水泥中的碱与某些集料反应产生膨
胀开裂,甚至破坏。
砼配合比设计时耐久性的控制指标: (水泥砼配合比设计的两项控制指标) 最大水灰比 最小水泥用量
• (1)调节混凝土的材料组成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混
凝土的组成配合比例。
• (2)掺加各种外加剂:如减水剂、流化剂等。 • (3)提高振捣机械的效能
5、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选择
水泥混凝土路面用道路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
塌落度宜为19~25mm;
塌落度小于10mm时,采用VB稠度仪测验时间宜为10~
硅酸盐 普通水 矿渣水 火山灰 粉煤灰
水泥


水泥 水泥

1、厚大体积砼
×



程 特
2、快硬混凝土


×
×
×
点 3、高强(>C40级)砼



×
×
4、有抗渗要求的砼


×


5、耐磨砼



×
×
环 1、普通气候环境中的砼





境 条
2、干燥环境中的砼



×
×
件 3、高湿度环境中或水下砼


fc u ,a P A 2 0 6 1 0 3 0 .9 5 1 0 0 1 0 0 1 9 .5 7 M P a1 5 M P a

江苏质检员培训教材建筑材料

江苏质检员培训教材建筑材料

PPT文档演模板
江苏质检员培训教材建筑材料
第八章 防水材料
l 基本要求:
l 了解煤沥青的技术性质;
l 熟悉石油沥青的分类、组成;
l 掌握石油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及密封材 料的技术性质、标准及应用。
l 具体内容:
l 1、石油沥青的分类、组成、主要技术性质及 应用;
l 2、煤沥青和改性沥青;石油沥青和煤沥青的 鉴别;
基本要求:
了解各材料的组成及生产工艺;
熟悉各材料水化硬化原理;
掌握石灰、石膏、水玻璃的主要技术性质和用 途。
具体内容:
1、石灰的原料及生产,熟化及硬化原理,技 术性质及应用;
2、建筑石膏的原料,凝结硬化原理,技术性 质,制品及应用;
3、水玻璃的组成,硬化原理及应用; 4、石灰、石膏、水玻璃的保管。
江苏质检员培训教材建筑材料
l 19、在一般情况下,配制砼时,水泥等级应是砼等级的
l ( )倍。
l A、1 B、 1.5---2 C、2倍以上 D、1.5倍以下
l 20、符合砼强度等级表示方法的是( )。
l A、200# B、MU20 C、C20 D、A—20
PPT文档演模板
江苏质检员培训教材建筑材料
l 2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重要参数是( )。 A、W、C、S B、W、W/C、Sp C、W/C、C、Sp
江苏质检员培训教材建筑材料
第四章 混凝土
l 基本要求:
l 了解其它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l 熟悉普通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主要技术 性质及质量要求;
l 掌握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掌握混凝 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外加剂。
PPT文档演模板
江苏质检员培训教材建筑材料
l 具体内容:

《建筑材料》第五次课(第三章)

《建筑材料》第五次课(第三章)

预加任何外加剂的粉状胶凝材料。
建筑石膏
3.1.2、建筑石膏的凝结与硬化 水化:半水石膏和水反应生成二水石膏的过程。
1 3 CaSO4 H 2O H 2O CaSO4 2 H 2 O 2 2 由于半水石膏的溶解度比二水石膏的大(约四 倍),所以二水石膏处于过饱和状态,不断从溶 液中析晶,水解反应不断右移,直至半水石膏全 部转变成二水石膏。 速度很快,大约7~12min。
建筑石膏产品标记顺序为:产品名称,抗折强度值, 标准号。例如,抗折强度为2.5Mpa的建筑石膏标记 为:建筑石膏2.5GB9776。
3.建筑石膏的应用
绿色节能循环利用
石膏建材是一种节能、节材、可回收利用、不污染环境、
性能价格比优越的绿色建材。
建筑石膏是由二水石膏烧制而成的,水化后又变成二水 石膏。废弃的石膏建材,经破碎、筛选、再煅烧后又可 作为生产石膏建材的原料,不产生建筑垃圾。 建筑石膏的烧成过程是将二水硫酸钙脱去3/4的水,变成

胶凝材料:能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将散粒材料或块 状材料胶结成为一个整体,并产生强度的材料。
② 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保持并发 展其强度的材料。 ③ 水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更好 的在水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的材料。
3.1 石膏
本节的学习目标 1)掌握建筑石膏的化学组成,了解 其生产工艺。 2)理解石膏的凝结硬化机理。 3)重点掌握石膏的特性及应用。
性,在潮湿的环境中,晶体间的粘结 力削弱,强度下降、变形,且还会发 霉。建筑石膏一般不宜在潮湿和温度 过高的环境中使用。
3.请观察建筑石膏粉,并分析是否宜用
此石膏粉作粘结或制作石膏制品。 从图可见该建筑石膏粉已吸潮结

道路建筑材料习题答案

道路建筑材料习题答案

道路建筑材料习题答案【篇一:道路建筑材料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二)】ass=txt>第三章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和稳定土一、单项选择题1、建筑砂浆的工作性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它们分别用来表示。

a、坍落度、分层度b、稠度、分层度c、稠度、维勃稠度d、坍落度、维勃稠度2、道路硅酸盐水泥需提高a、c3ab、c2ac、c4afd、c3s3、采用相对用量法表示混凝土配合比时,应以为1,并按“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灰比”的顺序排列表示。

a、细集料质量b、粗集料质量c、水的质量d、水泥质量4、通常水灰比的值越小,混凝土的耐久性。

a、越差b、不变c、越好d、无相关关系5、塑性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与粗集料的品种及a、最小粒径b、最大粒径c、表观密度d、堆积密度6、坍落度小于a、 20 mmb、15mmc、10 mmd、 5mm7、砂浆的保水性用a、稠度b、分层度c、坍落度d、维勃稠度8、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是由确定。

a、立方体抗压强度b、棱柱体抗压强度c、轴心抗压强度d、抗拉强度9、砼砂石比为0.59 ,那么其砂率为a、2.69b、1.69 c 、0.73d、0.3710、利用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设计,在计算砂、石体积时,应使用其a、密度b、表观密度c、松方堆积密度d、紧装堆积密度11、道路路面或机场道路的水泥砼,以为主要强度指标。

a、抗压强度b、抗拉强度c、抗折强度d、劈裂抗拉强度12、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代号是a、cb、pc、md、o13、进行砼配合比设计时,确定w/c的依据是a、和易性b、强度c、耐久性d、强度和耐久性14、泵送砼中应掺加的外加剂为。

a、减水剂b、引气剂c、早强剂d、速凝剂15、在混凝土的各种强度中a、抗剪b、抗压c、抗拉d、抗折16、水泥砼试件标准养护条件是17、水泥砼配合比设计的三个主要参数是a、强度、水灰比、用水量b、水灰比、用水量、砂率c、强度、水泥用量、砂率d、水灰比、水泥用量、强度18、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试件的尺寸为mm1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选用水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