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精读课文(备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4 四季》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4 四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6d465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e.png)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4 四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四季的概念及特点。
2.掌握描述四季的基本用语。
3.培养学生观察和感知四季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能够认识四季的名称和特点。
2.能够简单描述四季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
1.能够从文本中归纳出描写四季特点的信息。
2.能够通过画面联想来理解四季的不同气候景象。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利用季节图片或简短视频引入四季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季节的好奇和认知。
第二步:学习课文
1.朗读课文《四季》,听读齐声。
2.分段解释文中描述的四季气候景象,引导学生理解。
3.学生跟读、朗读课文,加深对四季的认识。
第三步:课文分析
1.带领学生分析课文中描述的每个季节的特点,绘制四季气候的简单图。
2.学生交流互动,归纳出四季的共同特点和不同之处。
第四步:活动设计
1.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创作描绘不同季节的图画,并且用简单词语描述。
2.学生展示作品,进行互相分享、欣赏和评价。
第五步: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四季的变化规律和特点。
2.课后布置练习作业,巩固学生对四季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四季的概念,并能用简单语言描述四季的特点。
然而,对于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不断强化。
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四季的不同气候景象时,可以结合音乐、图片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四季的魅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四季》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四季》优质教案(第二课时)
![《四季》优质教案(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529c396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8.png)
预设:荷叶圆圆(板书:圆圆)
①教师借助课件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你见过的荷叶是什么样子的?
荷叶( ) (示例:圆圆、绿绿、大大)
②教师指导学生齐读:“圆圆”读出可爱的感觉,“我是夏天”读出青蛙快乐的心情。
③填一填,背一背。
荷叶( ),
他对( )说:
“我是( )。”
(2)第3小节。
教学过程设计
《四季》优质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是”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丽。
3.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教学过程】
一、字词游戏,导入新课
1.借助“看电视读词语”游戏检查上节课所学字词。
2.教师范读第1小节,然后全班一起背诵第1小节。
①教师结合之前叠词的运用,借助课件中图片,让学生说说不同的季节都有些什么,注意说出季节的特征。
②教师展示辅助句式,借助课件中图片引导学生按照句式说一说。
,,
他对说: 他地说:
“我是。” “我就是。”
预设:桃花朵朵 风儿 春天 苹果涨红了脸 开心 冬天
③引导学生交流自编的儿歌。可以尝试一人一个季节,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合作成一篇《四季新编》。
④填一填,背一背。
谷穗( ),
他对( )说:
“我是( )。”
(3)第4小节。
预设:雪人大肚子一挺 顽皮地(板书:大肚子)
①仿照课本中雪人的样子,演一演“大肚子一挺”的动作。
②让我们也来学着雪人一边做动作,一边顽皮地读他说的话吧。注意“就”要读重。
③教师指导齐读:加上动作,表演着读,感受冬天的快乐。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课文 2 四季-教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课文 2 四季-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bc8ae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a.png)
课文 2 四季-教学教案?四季?教学设计一湖北省枝江市前进路学校谭江峡【教学过程】一、看,初识美1.师:同学们,今日老师带着你们去生疏一位秀丽的妈妈,她的名字叫大自然。
大自然妈妈有四个格外秀丽的女儿,想不想去看2.出示课件,同学观赏四季图和赞美四季的音乐。
3.师:大自然妈妈四位秀丽的女儿各有各的本事,她们可以让草儿变绿、花儿变红;可以让太阳变成大火球,晒得我们成天想泡在水里;可以让黄澄澄的橘子挂在枝头;还可以呀,让世界一夜之间变成一片洁白。
想和这四位秀丽的姐姐交伴侣吗4.大家猜猜大自然妈妈这四位秀丽的姐姐叫什么名字5.〔板书〕四季。
[设计意图:老师的导语意在吸引同学的留意,调动同学的爱好。
利用多媒体中秀丽的四季图、音乐让同学感知四季给大自然带来的不同的美,激发同学对大自然美的宠爱之情。
]二、读,感悟美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1〕同学选择自己宠爱的方式读课文,并圈画诞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读课文和生字,互读互听。
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多媒体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句子,同学认读。
〔4〕全班齐读课文。
2.精读课文,了解四季特征。
〔1〕同学探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师:大自然妈妈说呀,她的这四位女儿各有各的特点,就藏在作家爷爷的儿歌里,她想请大家挂念找一找。
那么,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大家:我们该怎么去找呢〔同学谈学法。
〕〔2〕同学选择自己宠爱的方法,精读课文。
〔3〕同学分小组谈自己的收获。
〔老师在此环节中留意培育同学养成谦让的好品质。
〕师:大自然妈妈夸同学们读书真认真,她想听听同学们读了课文都有什么收获。
〔4〕集体汇报沟通。
〔5〕质疑。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来解决。
〕3.美读最宠爱的季节。
〔1〕生选择选择宠爱的局部在小组内读一读,并推举一名代表。
〔2〕开展擂台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有感情地。
小学语文_《四季》精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四季》精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a7f42d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e.png)
小学语文_《四季》精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教学设计——《四季》精读课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四幅画,请同学们观察每幅图分别代表了哪个季节?谁能按季节顺序排下这四幅图?对,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四季,请大家一起读。
(齐读课题)教师板书: 4 四季春夏秋冬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遇到不会的字借助拼音老师来帮助你读准字音。
2、儿歌跟短文不一样,短文自然分段,诗歌是自然空行分节。
四季这首诗歌一共自然空行分了四个小节,每个小节描写了一个季节的特色。
请你用铅笔在每小节的前面标注。
3、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三、学习生字词1、自由读词语。
圈注好的生字词,生字宝宝跑到了大屏幕上,你还认识他们吗?请同学们快速拼读一遍,读的熟练地可以当小老师领读哦。
2、小老师领读。
小结:小老师当得真是有板有眼!3、同桌二人互读。
请同桌二人互相检查一下。
4、分小队进行拼读比赛。
小结:刚才大家读得真不错!下面我们一个小队一个词语拼读进行比赛。
5、去拼音齐读词语。
小结:看来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大家识字很快。
下面老师要把拼音去掉再考考大家。
准备好了吗?齐读试一下。
6、教师随机指读。
难度升级指读考考你。
7、单个生字,齐读。
小结:这样都难不住你,那去掉生词伙伴你还认识他们吗?自己试着读一下,准备迎接挑战。
尖弯说青地是天冬8、开小火车读生字。
准备好了吗?小火车开起来,火车火车谁来开?好,这一列开起来。
小结:开的又快又稳啊。
还想开啊,好,再来一站。
小火车开起来,火车火车谁来开?这一列开起来。
开得像高铁啊,快稳准。
9、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生字记得这么快,把你的好方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好吗?小结:大家知道的识字方法还真不少,有:多音字识记法、加一加识记法、相同部首识字法、反义词识字法、偏旁识字法......10.教师结合课件,讲授汉字春、青、冬的字理演变。
春的字理演变:春最初这个样子,由禾苗、小草和日组成,表明春天里无论是禾苗还是小草,都在太阳照耀下开始发芽成长。
《四季》优质教案(第一课时)
![《四季》优质教案(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5dcccd1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c.png)
【教学目标】
1.会认“尖、说”等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子旁、折文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地”。会写“天、四”等3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丽。
课 题
4 四季
主备教师
【课前解析】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点,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关注课文:全文共4个小节,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亲切且富有情趣,使用叠词,富于童趣且朗朗上口,各小节语言句式、结构大致相同,便于学生仿说。
2.教师板书课题(板书:4 四季),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按要求朗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字词。
(1)认读生字。
①指名学生认读,带拼音齐读,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准难读的字:“尖、说、夏”是三拼音节,“说、春”是翘舌音,“青、冬”是后鼻音,“尖、春、弯”是前鼻音。
《四季》优质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尖、说”等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子旁、折文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地”。会写“天、四”等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请同学们欣赏春发芽、夏荷开、秋叶黄、冬雪飘的四季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一年由四季组成。
3.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教学重点】
1.会认“尖、说”等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子旁、折文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地”。会写“天、四”等3个字。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9458e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01.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
认识两种笔画“乚、乙”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二、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
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二)教学教法应用:小组讨论法,质疑问难。
(三)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图画、胶水(或磁石)。
(四)教学设计: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看吗?你觉得这几幅图怎么样?(播放四季景物的课件,然后定格四幅图。
)(2)选择一幅你最喜欢的图画,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3)指名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就构成了一年的--“四季”(学生答后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入手,引导学生从图中感受四季的美,使学生在课堂开始就有浓厚的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2、配乐诗朗诵。
那么,这么美的图画,要是配上一首儿童诗,一定会更棒!(配乐儿童诗朗诵)这首儿童诗就在我们的课本上,你想不想也像他们一样朗诵出来?(课件配乐朗读,按喇叭键)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激发读课文的欲望。
3、初读课文。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1)准字音,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2)再数一数课文中有几句话,把它读通顺。
设计意图:读中识字,让学生通过读,掌握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4、检查反馈:(1)这篇课文中有不少生字,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课件按学生的提醒显示生字,字上面红色显示4个偏旁“月、雨、口、禾”)①“叶”、“圆”的音节是整体认读音节。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课文四季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课文四季](https://img.taocdn.com/s3/m/3360b47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e.png)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课文四季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能熟读、背诵四季;
3.能概括四季的的特点和变化;
4.能够初步体会四季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四季之间的差别;
2.让学生学会描述四季各自的特点;
3.启发学生认识四季的美丽。
三、教学难点
1.让学生初步体会四季的美好。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出示一张描绘冬天的图片,听过冬天的特点和季节转换的相关课程后,引导学生更加透彻地认识冬天。
2. 学习(10分钟)
老师朗读四季,让学生认真听。
学生将自己对四个季节的期望写下来,然后与同桌分享。
3. 辅导(25分钟)
老师布置调查季节特点的任务,让学生观察发现。
学生可以看到,每季节都有自己的特点,并通过比较四季之间的不同之处来启发学生开展探究。
接着,请学生将其所知所素与小伙伴分享,组成小组分享汇思得出的结论。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应当充分引导学生。
4. 作业(5分钟)
请同学写出一些小诗,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和它的特点。
五、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注重让学生强化认知方法,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对四季的了解。
通过平等合作的小组分享,学生更有条理地认识了四季的特点。
未来,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培养他们的学习情况,注重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课文四季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课文四季](https://img.taocdn.com/s3/m/3f2ebd9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8.png)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课文四季一、教学内容1. 教材版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2. 课文名称《四季》3. 教学时间本教案拟定为两个课时。
4.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四季的概念,学习四季的名称和特点,形成对四季的初步认识。
同时,让学生体验四季变化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和变化。
5. 教学重点四季的名称及特点的认识和记忆。
6.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师生问答教师出示四季图片或道具,引导学生说出每一个季节的名称,如:春、夏、秋、冬。
(2)唱儿歌教师播放“四季歌”,唱第一个段落的歌词,引导学生跟唱。
2. 四季认识(1)图片展示教师出示四季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描述图片中每一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2)教师讲解教师介绍每个季节的名称、变化和特点,如:春天气温逐渐升高、植物开始生长,夏天气温高、人们喜欢游泳等。
3. 实践感受(1)仿照游戏教师出示各种不同季节的小品,让学生模仿小品中的姿势和动作,体验不同季节的感受。
(2)观察记录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观察校园和周围环境中四季的变化,并带领学生用课程笔记本手写或口头描述所观察到的变化。
4. 小结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今天所学内容,再次巩固四季的名称和特点,并对实践感受进行概括。
5.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根据今天所学内容,画出四季变化的图片,并在课程笔记本上写出学习体会。
三、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四季的名称和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明确了四季变化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和变化。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通过动作模仿和观察记录的方式更好地感受了四季,并形成了初步的四季认知。
《四季》教学设计
![《四季》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c389a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7.png)
《四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四季的特征。
2.认识“尖、说、春”等10个生字,会写“天、四”两个字。
认识1个笔画竖撇“丿”和3个偏旁“讠、虫、夂”。
3.能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朗读,认识汉字,通过小游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儿歌。
通过四季代表事物的描述,表现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
儿歌用拟人化的手段来写,语言亲切、生动。
所配四幅插图,形象优美,色彩明丽,便于学生观察想象。
授课类型:整体识字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识字晋级卡。
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师:孩子们这些图片美吗?“美”“但是有些同学却破坏了它,地球妈妈很伤心,我们怎么做不让她伤心呢”生:保护环境,不破坏花草,不乱扔垃圾。
师:这美丽的坏境,因为有了四季而五彩缤纷,下面学习我们的新课《四季》。
(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二、识字阅读1.小朋友们,请你看一看手中的识字晋级攀登表,把认识的生字宝宝用铅笔圈出来,看看你能得到几颗星?2.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己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圈起来,借助拼音朋友多读几遍。
3.大家会读吗?谁想起来读一读?(指名读)4.去掉拼音,你也会读吗?(指名读)5.男女生合作读。
(教师适时纠正错误读音)6.男女生互换合作读。
7.师生问答读。
8.填空背诵读。
背诵课文。
师:学完了课文我们来看看生字。
9.师出示:尖说春夏蛙等八个生字。
学生认读且组词。
10.游戏环节:青蛙过河摘苹果(用开火车的形式朗读)三、拓展阅读1.翻开一《新主题阅读》第43页《握手》,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你问我答读。
(重点让学生认读握朋友三个字)3. 师:《三字经》中也有描写四季的句子,你知道哪几句吗?(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4.听老师读《你读我诵》中的《三字经(三)》,学生跟读。
5.你读我诵环节(师生唱和读)。
6.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注意生字和语音语调。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教案(精选10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教案(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f56b4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1f.png)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教案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教案篇1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认识11个生字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
在观察教材插图时,往往只对期中的色彩、人物等感兴趣。
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3重点难点1、本课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大自然喜爱之情。
2、在学习春夏季节的基础上,把秋冬季节抛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兴趣。
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导入】创设情境: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的妈妈在家都化不化妆?都有谁来给她们化妆?同学们的妈妈都是一个爱美的妈妈。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新朋友,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大自然这个神奇的化妆师,把四季装扮的如此美丽,孩子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四季美丽的景色,还初步读了课文,你还记得一年是哪四季吗?(春、夏、秋、冬)今天,老师将带着你们一起走进画一般的四季。
哎,别急,还是先来问候一下生字宝宝吧!【讲授】今天,有四位新朋友也赶来和我们一起学习,大家快来认识一下。
(出示四季图片)说说四位朋友各长什么样(尖尖的草芽、圆圆的荷叶、弯弯的谷穗、挺着大肚子的雪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季》这篇课文,去领略四季的美,去感受大自然的美。
”1走进春天:多媒体课件呈现课文第一节的插图和文字,引导学生发现春天的美。
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教学设计2
![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11b66e38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2.png)
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了解四季的变化。
2.学习描述不同季节的天气和景色。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概述《四季》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文中描绘了春天的绿叶、夏天的水果、秋天的果实、冬天的白雪等。
2. 学习重点1.掌握四季的名称和特点。
2.学习描述四季的天气和景色。
3.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四季的名称和特点。
•教学难点:表达四季的景色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四季》2.习题集3.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四季》这篇课文。
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四季的不同特点和景色。
2. 学习课文(15分钟)教师朗读《四季》这篇课文,让学生跟读。
然后带领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四季的特点。
3. 学习任务(20分钟)让学生结对合作,完成习题集中关于四季的练习题目。
通过这些题目,巩固对四季的认识。
4. 情景表演(15分钟)教师安排小分组,让学生表演描述不同季节的情景。
通过情景表演,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四季的变化。
5. 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当天学习的内容,总结四季的特点和景色。
五、课堂延伸1.让学生自行查找不同季节的图片,展示给同学。
2.组织学生到室外观察当天的天气,让他们用所学知识来描述。
六、课后作业1.完成习题集中与四季相关的作业。
2.背诵并理解《四季》这篇课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四季,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4课《四季》教案3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4课《四季》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6c2b7c6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44.png)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4课《四季》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四季的概念,能说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名称。
2.掌握风筝唱脍炙人口的句子“春风吹,风筝起;夏风热,风筝落;秋天风筝天空飘;冬风大,风筝收”。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不同季节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说出四季的名称。
2.掌握风筝歌的内容。
3.能够口头描述不同季节的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四季的概念,辨别不同季节的特点。
2.能够流畅地朗读风筝歌。
教学准备
1.课文教材:《四季》。
2.风筝模型或图片。
3.打印的风筝歌歌词。
教学过程
导入
1.引导学生讨论四季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复习季节的名称。
学习
1.师生一同朗读风筝歌,重点讲解每个季节的特点。
2.学生反复朗读风筝歌,边唱边动手做风筝飞翔的动作。
拓展
1.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四个季节的特点。
2.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表演风筝歌。
总结
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巩固四季名称和风筝歌。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课后作业
1.家长帮助孩子练习风筝歌。
2.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孩子对四季特点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对四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更生动地表达这一主题。
希望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学习,感受到语文课的乐趣,并在表达和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四季》教案
![《四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6be79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64.png)
教学内容
四季的特征和变化。
四季对人类的影响。
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步骤
引入:介绍四季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学习: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变化和影响。
实践:组织学生观察四季并进行表达。
总结:回顾学习内容并总结。
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四季对人类的影响。
重点:四季的特征和变化。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四季》教案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教学目标 3 教学内容 4 教学步骤 5 教学难点与重点 6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四季的特征和变化。
帮助学生了解四季对人类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观表达。
归纳小结:回顾学习内容并总结重点和难点。
评价与反馈
设计评价策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口头表达评价。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 帮助他们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投影仪和PPT。
四季的图片和视频。
教学板书。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前期所学的四季知识。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法。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表达活动。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提问导入四季的主题。
讲授新课:介绍四季的特征、变化以及对人类的影响。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838b8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5.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2.了解四季的生活和食物,增加孩子们的生活知识。
3.能口头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孩子们的语文能力。
4.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提高孩子们的认知水平。
教学重点1.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2.四季的生活和食物。
教学难点1.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2.提高孩子们的认知水平。
教学过程本课程主要分为四个环节:1.课前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出示季节物品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询问学生对于四季的了解程度。
同时,也可以通过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回忆四季的特点和生活变化。
2.新课教学本单元共四课,分别介绍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每课分为三个部分:图画欣赏、语文积累、小知识了解。
第一课春天图画欣赏展示春天的图画,介绍春天的特点和变化,帮助学生建立对于春季的初步认知。
语文积累1.学习文字:春、花。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来巩固学生对于春季的认知。
小知识了解介绍春天的生活和食物,如生蚕、种田等。
可以通过图书或简短的视频来帮助学生了解春季的生活变化。
第二课夏天图画欣赏展示夏天的图画,介绍夏天的特点和变化,帮助学生建立对于夏季的初步认知。
语文积累1.学习文字:夏、草。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来巩固学生对于夏季的认知。
小知识了解介绍夏天的生活和食物,如冰淇淋、应季蔬菜等。
可以通过图书或简短的视频来帮助学生了解夏季的生活变化。
第三课秋天图画欣赏展示秋天的图画,介绍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帮助学生建立对于秋季的初步认知。
语文积累1.学习文字:秋、树。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来巩固学生对于秋季的认知。
小知识了解介绍秋天的生活和食物,如苹果、红薯等。
可以通过图书或简短的视频来帮助学生了解秋季的生活变化。
第四课冬天图画欣赏展示冬天的图画,介绍冬天的特点和变化,帮助学生建立对于冬季的初步认知。
语文积累1.学习文字:冬、雪。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来巩固学生对于冬季的认知。
小知识了解介绍冬天的生活和食物,如烤火、饺子等。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四季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四季](https://img.taocdn.com/s3/m/a07ece9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a.png)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四季》教案课程目标:1.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四季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欣赏四季之美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课文《四季》。
2. 认识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3.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教学重点:1. 认识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2.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欣赏四季之美的情感。
教学准备:1. 课文《四季》。
2. 四季的图片或视频。
3.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的景色,让学生说说现在是什么季节,为什么。
2. 学生分享后,教师总结四季的特点。
二、学习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四季的特点。
2.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理解四季的变化。
3. 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三、学习生字词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
2. 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学生举例造句。
3. 学生书写生字词,教师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说说四季的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总结。
五、作业布置1.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 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植物或动物,记录下四季的变化,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四季》,让学生了解了四季的特点和变化,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四季的变化。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四季之美。
3. 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如写四季的小诗、画四季的画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年级语文上册版教案 第四课《四季》部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版教案 第四课《四季》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fead68c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f.png)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课《四季》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和书写本课重点词汇和句子。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到四季的变化和特点。
3.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四季的不同。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四季的变化和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四季的概念和语文知识。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
2.准备课堂所需图片、实物等。
2.导入新课1.教师说“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四季》”。
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2.教师用图片和实物展示四季不同的景象。
3.教师让学生描述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理解四季的概念和特点。
3.学习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的训练,引导学生注意每个字的发音。
2.教师讲解生词和重点句子,并让学生跟读。
3.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你能否描述每个季节的景象和特点?”4.巩固训练1.教师设计针对四季的小游戏,如猜猜图片中是哪个季节等。
2.教师让学生朗读、书写生词和句子,并互相检查。
5.课堂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过的内容,并复习每个季节的特点。
2.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画出他们心目中的四季画面。
四、课堂作业1.朗读、书写生词和句子。
2.画出心目中的四季画面。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四季的变化和特点,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四季的不同。
同时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理解四季的概念和语文知识。
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考虑到其中的巩固训练需要更多创新,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d5786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1.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四季的名字和特点。
2.掌握正确使用四季词汇的方法。
3.听、说、读、写四种语言形式来讨论季节与日常活动的关系。
教学重点1.适当运用四季的名字和特点。
2.听、说、读、写四种语言形式多角度欣赏与感知四季。
3.通过听、读、写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季节与日常活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1.听、说、读、写四种语言形式来描述四季的特点。
2.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教学准备1.PPT、音频素材、图片素材等;2.教学课本以及相关辅助材料;3.注重课堂环境的布置和学习氛围的营造。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PPt播放相关图片和音频素材,让学生快速了解季节的名称及其特点。
2. 落实(10分钟)老师出示季节卡片,统领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对应季节的特点。
如学生说不出时,老师可提示一些关键词汇帮助学生理解。
3. 对比(15分钟)1.老师让学生观察一组关于四季的图片,了解人们在不同季节里的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2.通过放映相关视频素材,让学生了解四季特点及其不同之处。
4. 运用(20分钟)1.针对每一季节,老师首先引领学生进行想象性语言描述。
2.老师引导学生运用“三句话”模式,搭配自己的学习日常来描述自己日常的更直观性跟四季特点的关系。
3.通过小组或班级的形式,帮助学生互相检查自己表达的清晰度和是否符合本实际情景。
5. 总结(5分钟)针对本堂课的重点难点及学生表现,老师给学生一个全面的总结,并提出后续练习建议。
课后作业1.记住四季的名称和特点。
2.家长带领孩子在生活中寻找能够突出季节特色的环境现象,带领孩子完成相应练习任务。
教学参考1.《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时《四季》;2.资料:四季卡片、四季图片、视频素材等。
写在最后本节课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四季》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四季的名称和特点,并能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四季的感受。
《四季》教学设计
![《四季》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5356aa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3.png)
《四季》教学设计《四季》是一年级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以下是一份针对《四季》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识并掌握生字:“皮、天、是、四”。
了解偏旁的概念,培养学生对文字结构的敏感性。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四季》这首儿歌。
理解课文内容,认知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四季的图片或使用季节相关的道具,引起学生对四季的兴趣。
教师可以问一些问题,如“你们喜欢哪个季节?”或“每个季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思考。
导入生字:介绍本课的生字:“皮、天、是、四”,并通过图片、拼音、造句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这些生字的意义和用法。
学唱《四季》:播放或现场演唱《四季》儿歌,带领学生跟随节奏和旋律学唱。
可以配以手势或动作,使学唱更加生动有趣。
讲解课文:逐句解释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每句的意思。
特别注重四季的描写,帮助学生建立对四季的感性认知。
课文朗读:分组进行课文朗读,鼓励学生用流利的语音表达出来。
可以设置小组PK,增强学生的竞争和参与性。
偏旁学习:以“皮”、“天”、“是”、“四”为例,讲解这些字的偏旁部首,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构造。
课文背诵:鼓励学生背诵整首《四季》,可以通过分段背诵或分组比赛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
活动设计:组织相关的手工、绘画或游戏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四季的变化,巩固对季节的认知。
总结:通过简单的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再次复习四季的特点和生字的使用。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激发学生对《四季》的兴趣,培养其对季节和文字的敏感性,同时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5acae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e.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四季》(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四季》这首课文,帮助学生了解与感受不同季节的变化,了解四季的变迁规律。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敏感和热爱,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识字阅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风和良好的品格。
4.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教学过程1. 温馨启蒙(5分钟)1.老师与学生互相问候,缓解紧张的气氛。
2.老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感受,鼓励学生识别感受和表达情感。
3.老师设计一个游戏环节,让学生快乐互动,增进感情。
2. 知识讲解(10分钟)1.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四季的变化和特色,列举四季的名称和代表性景色。
2.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展示四季特别的景色,启发学生对自然风光的认知和敬畏之心。
3.老师针对一些生僻生字进行介绍和解释,即使中途遇到生僻字也不会影响学习内容的整体理解。
3. 精读课文(20分钟)1.听读课文:老师领读一遍,学生跟着读一遍。
2.学生自读:学生阅读课文,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3.朗读课文:鼓励有自信的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口语表达丰富语文能力。
4. 相关知识探究(10分钟)1.老师提问:欣赏四季景色的好处有哪些?2.学生思考回答,老师辅助/纠正其答案。
3.老师通过开放性问题或案例分享,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扩大知识面。
5. 综合运用(15分钟)1.教师辅导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写作进行反思。
2.学生与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小组活动或分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和表达。
3.活动设计包含朗读、表演、画画、写作等内容,让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
三、教学资料1.《四季》课本。
2.PPT、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3.不同的练习题、习题答案、活动设计及指导,用于查漏补缺、巩固主题。
四、教学评价1.老师全程引导和跟进,确保学生参与度和掌握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平稳状态。
2.老师和学生开展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评价,追踪学生学习进程,定期跟进,互通有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季(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认识“尖、说”等 9 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折文 3 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地”的字音;会写“天、四、是”3 个字。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丽。
模仿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四季景色的不同,热爱神奇自然。
【教学难点】 1.模仿课文说话。
2.看图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字。
(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
3.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
(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有关四季的图片。
教师口述:
1.教师引导:猜猜下面几幅图都是什么季节?(春、夏、秋、冬)
2.仔细观察图片,说说这四个季节各有什么特点?
春天:百花齐放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3.导入: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四季,领略不同的风光吧!(板书课题:4四季)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4.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设计意图:多媒体课件播放四季风光图片,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四季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四季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生字,识记生字。
①注意读准前鼻音“尖、弯”,后鼻音“青、冬”翘舌音“说、春”等。
②识记生字
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尖(小 + 大 = 尖)蛙(虫 + 土 + 土 = 蛙)图文结合识记:弯(提供弯弯的谷穗图片)
熟字组成新词识记:春天、尖头、青蛙、冬天、夏天、就是
偏旁表义识记:说的偏旁是“讠”,与说话有关。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尖尖笔尖说话别说春天春季青青青草青蛙牛蛙夏天立夏
弯弯弯曲顽皮地说就是成就冬天冬季
认识三个偏旁。
教师引言:同学们不但读得好,而且记得好、问得好。
有三个新朋友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它就是“讠、虫、夊”。
“讠”言字旁,这个偏旁由“言”字演变而来,表示说话的意思。
“夊”折文旁,“冬、夏”都含有这个偏旁。
“虫”虫字旁,“蛙”含有这个偏旁。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3)学习多音字:地(de dì)
练①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
这里的加点字“地”读轻声“de”,意思是“结构助词,”,还有一个读音是“dì”意思是“人类生长活动的地方;地球的一部分”,组词如下:
地 dì(天地)(大地)
de(顽皮地)(高兴地)
②读一读:
爷爷慢慢地.(de)走到了田地.(dì)里。
(4)摘苹果游戏。
每读对一个字,就得一个苹果,看谁摘得多。
(5)理解词语
练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草芽两栖动物,生活在水中或近水的地方,善
跳跃,会游泳,雄的叫声响亮。
吃田间害
虫。
青蛙指谷类作物簇生在一起的花或果实。
谷穗春天刚刚发芽的小草。
(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为学习课文扫清阅读的障碍。
】
四、学习“会写字”
天四是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2)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天:长横在横中线位置起笔。
撇捺舒展,比长横略宽。
四:第一笔竖起笔靠左,稍往右斜;第二笔横折,横要长,折稍稍左斜;第四笔为竖弯,没有钩。
是:“日”在横中线上方,要写成倒梯形,略细长;撇起笔在左下格,与横折的起笔处对齐;最后一笔捺从撇的上半部分起笔,要舒展修长。
“日”写得扁一点。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出示会写字,了解生字的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指导书写,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
五、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初读课文后,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读通了课文,我感受到了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的景色都不一样。
六、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
七、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
2.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难点)【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四季的景色真美!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四季都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
2.出示本课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运用提出核心问题的方法来导入本课,明确本课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
二、品读释疑
1.自由读文。
看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品读第一小节。
出示: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
(1)这一小节介绍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代表性的景物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板书:春:草芽尖尖)
(2)理解“尖尖”的意思。
“尖尖”是小草的形态,写出了小草的生机与活力。
(3)指导朗读:“草芽尖尖”要读得轻细些,才能表现出草芽的柔嫩!
3.品读第二小节。
出示: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
(1)这一小节介绍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代表性的景物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板书:夏:荷叶圆圆)
(2)你从“圆圆”读出了什么?
“圆圆”是荷叶的形态,抓住了荷叶与青蛙这两种密不可分的事物来描写,写出了夏天已来临。
(3)指导朗读:“荷叶圆圆”要读得荷叶的可爱,“我”要重读。
4.品读第三小节。
出示:“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我是秋天。
””
(1)这一小节介绍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代表性的景物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板书:秋:谷穗弯弯)
(2)你从“弯弯”读出了什么?“鞠着躬”是什么修辞手法?
“弯弯”是说谷穗成熟时的形态,“鞠着躬”形象地赋予了谷穗人的动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3)阅读方法解密
师:拟人
概念: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人来叙述或描写,使“无”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运用:文中把谷穗、荷叶、雪人都拟人化,形象生动。
(4)指导朗读:“鞠着躬说”要读出谷穗谦虚的感觉,“我”要重读!
5.品读第四小节。
出示: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
”
(1)这一小节介绍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代表性的景物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你从“挺”读出了什么?
“挺”是雪人的动作,这是作者大胆的想象,把雪人当成人来写。
(3)指导表演朗读:“挺”要重读,可以做挺肚子的动作以表现雪人顽皮的样子。
【设计意图:找出代表性景物,抓住关键词语,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
朗读训练,教会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方法。
】
四、读说运用,积累拓展。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小朋友,学完课文,你能试着把课文背下来吗?
根据课件提示,试背课文。
根据提示:什么代表性事物-----事物的特点-----他对谁说-----他怎么说的-----“我是……”的顺序背课文。
2.背诵课文后,你有什么发现?课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课文的语言特点:“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都运用叠词,表现事物的特点。
)
课文第一、二小节与三、四小节的不同了吗?(课文前两个小结和后两个小结在句式上的不同:第一二小节是什么对什么说,第三四小节是什么怎么样说。
)
3.你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
草芽尖尖,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
”
________,他对____说:“我是____。
”
预设:
4.推荐阅读:《四季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