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乎往而不可
《恶乎往而不可》教学设计
《恶乎往而不可》教学设计《恶乎往而不可》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学习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了解在所选文段中表现出的庄子的哲思。
3、学会在困境面前应有巨大的精神力量支撑。
课标考纲要求1正确文言文翻译,并能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学习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理解庄子“安时而处顺”的思想及其启发意义。
3、领会庄子的奇思奇想。
教学难点1、结合寓言故事和生活实际了解庄子的哲思,学会在困境面前应有巨大的精神力量支撑。
教法学法译写法,点读法,讲授法主要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导入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总会遇到种种困难,有的人天生丑陋,有的人身有残疾,有的人因罪受过刑罚,有的人心理遭受过创伤。
当遇到这种种不如人意的事情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身体的残缺和心理的创伤?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归纳:无论人生遇到什么情况,世界上总有路可走。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讲解文章第一部分(一):生僻字音尻(kāo)曲偻(lóu)颐(yí)句(gōu)赘沴(lì)跰?(piánxiān)鸮(xiāo)炙(zhì)怛(dá)蘧(qú)(二):疏通文意,讲解文言知识师生互动,积累关键词1、重点词语莫逆于心:内心相契,心照不宣。
拘拘:曲屈不伸的样子时夜:司夜,即报晓的公鸡跰?:蹒跚,行步倾倒不稳的样子沴:阳阳之气不和而生出的灾害曲偻:弯腰。
发背:背骨外露。
得:指得到生命,与下句的“失”表示死亡相对应,“得”、“失”也即生、死。
时:适时。
叱:呵叱之声怛:惊扰。
化:变化,这里指人之将死。
翅:这里讲作“啻”,“不翅”就是不啻。
成然:安闲熟睡的样子。
寐:睡着,这里实指死亡。
蘧然:惊喜的样子。
觉:睡醒,这里喻指生还。
2、通假字让学生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颐隐于齐不翅于父母女恶之乎亡,予何恶予因以求时夜此古之所谓县解也佚我以老3、试解释下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其妻子环而泣之(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今一犯人之形而日(古义:犯,承受;“人”不与“犯”连读,应读为“人之形”;今义:犯人是指犯罪的人,特指在押的。
《恶乎往而不可》参考译文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恶乎往而不可》参考译文1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个人在一起谈论说:“谁能够把‘无’当作头,把‘生’当作脊背,把‘死’当作臀,谁知道死生存亡是一体的,我们就跟他做朋友了。
”四人互相看着笑了笑,心中默契(意气相投),于是就共同结为朋友。
不久子舆生了病,子祀前去问候他。
子舆说:“伟大啊那造物者,将把我弄成这种屈曲不伸展的样子!”他弯弯的腰弓起的背,心、肝、脾、肺、肾五脏比头都高,下巴藏到肚脐上了,肩膀高过头顶了,弯曲的颈椎骨指向天空了,阴阳之气凌乱了。
他的心里安宁恬静若无其事,跌跌撞撞地走到井边,用井水照着自己看了看,说:“伟大啊那造物者,将把我弄成这种屈曲不伸展的样子!”子祀问道:“你厌恶他吗?”子舆说:“不,我厌恶什么(我为什么厌恶)!假使把我的左臂变成公鸡,我就因此叫它守时打鸣;假使把我的右臂变成了弹弓弹丸,我就因此用来打猫头鹰作烧烤;假使把我的臀部变成轮子,把我的精神变成马,我就因此乘坐这车马,难道还要换别的车马吗!况且得合乎时,失顺乎理(生死合时顺理)。
合乎时(而得而生)、顺乎理(而失而死)均安然处之,哀乐就不会进入内心了。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解除倒悬之苦。
而那些不能解脱的人,是有些外物捆绑着他。
况且人力不能胜过天由来已久了,我又为什么厌恶这些呢?”不久子来生了病,呼吸急促将要死去。
他的妻子孩子围着他哭泣。
子犁前去问候他,(对她们)说:“去!躲开!不要惊扰了变化!”然后倚在他(子来)的门上跟他交谈说:“伟大啊造化!又将把你弄成什么呢?又将使你去往什么地方呢?把你变成老鼠的肝脏吗?把你变成昆虫的前肢吗?”子来说:“儿子对于父母,向东向西向南向北,一切听命于父母。
对人来讲,阴阳变化的地位和意义超过父母。
它(阴阳)使我接近死地而我不听从,那么我就太蛮横了,它有什么罪呢?大地使我的‘形’开始,用‘生’使我辛劳,用‘老’使我安逸,用‘死’使我休息。
因此善待我的生,就是善待我的死的原因(即正因为善待生,所以更应该善待死)。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5课《恶乎往而不可》 教学课件(39张)
成然寐,蘧然觉
心中安宁,不以生死相累 从人生绝境中实现突围的精神 力量,培养生命的韧性
干将是楚国最有名的铁匠,他打造的剑锋利无比。楚王知道了, 就命令干将为他铸宝剑。 干将花了三年工夫,终于铸炼出一对宝剑。这是他一生中铸得 最好的剑。可是干将明白楚王的脾气,要是他得到了世上罕见 的宝剑,一定会把铸剑的人杀掉,免得将来再铸出更好的剑来。 这时,干将的妻子莫邪快生孩子了,这使干将更加愁眉苦脸。 到京城交剑的日子到了,干将对莫邪说:“我这一去肯定回不 来了。我留下了一把剑,埋在南山上的大松树底下。等孩子长 大了,让他替我报仇。” 干将带着宝剑去见楚王,楚王一得到宝剑,二话不说,立刻命 令士兵杀死了干将。“哈哈,这下天下没有比我更好的宝剑 了!”楚王得意极了。 干将死后不久,莫邪生了一个男孩,取名眉间尺。莫邪记住丈 夫的遗言,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带大。 十多年以后,眉间尺长成了一个小伙子,莫邪把他爸爸的不幸 全部告诉了他。眉间尺流下了热泪:“啊,可怜的爸爸!妈妈, 我一定要杀死楚王,为爸爸报仇!”他跑到南山上,把埋在大 松树下的宝剑挖了出来,日日夜夜练剑。 就在眉间尺加紧练剑的时候,楚王接连几天做了同一个梦,他 梦见有一个愤怒的少年提着宝剑朝他冲过来,说要为干将报仇。 楚王吓得直冒冷汗,他忙派大臣们去打听,才知道干将果然有 个儿子,正准备进城刺杀他。
天是老大
知识归纳
亡,予何恶(“无”;宾语前置) 予因以求时夜(“伺”) 此古之所谓县解也(“悬”)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依靠自我精神的培育得到人生的大解 脱 这种解脱表征了生命的强度和韧性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恶乎往而不可(修改版)分析课件
自我超越
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己 的舒适区,培养自己的适 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自我实现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追 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实 现个人理想和抱负。
对社会进步的推动
社会创新
鼓励人们勇敢尝试,推动 社会变革和进步,打破旧 有的束缚和限制。
对社会的启示
本研究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审慎的态度,充分 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和外部条件的制约因素,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古希腊哲学中关于命运与自由意志的辩论。
现代意义
对现代人面对命运和困境时的启示和借鉴。
研究意义
深化对自由意志和命运的理解
01
通过分析“恶乎往而不可”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人的自由意志
与命运的交织关系。
对个人和社会的启示
02
为个人在面对命运挑战时提供哲学思考的方向,为社会提供理
解和应对命运与困境的理论基础。
利实施并按时完成。
团队合作
在团队工作中,我们需要注重团 队合作,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以达
到共同的目标。
质量控制
在生产或服务过程中,我们需要 严格控制质量标准,确保产品或 服务的质量符合要求,避免出现 质量问题导致的损失和不良影响
。
学习中的实例
时间管理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合理规 划时间,分配好各科目的学习任 务和学习时间,以提高学习效率
和成绩。
深度学习
在掌握知识点时,我们需要注重深 度学习,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本 质含义,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 综合素质。
《恶乎往而不可》教案
《恶乎往而不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恶乎往而不可》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
2. 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观点和论证方法。
3. 提高学生对先秦哲学思想的认知,特别是对儒家和墨家的了解。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介绍:先秦时期的思想环境,儒家和墨家的基本观点。
2. 文章结构分析:引言、、结论三个部分。
3. 文章主要观点:反对战争,主张和平;主张兼爱,反对歧视;主张节俭,反对奢侈。
4. 文章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逻辑推理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 教学难点:对文章观点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先秦时期的思想环境,引出儒家和墨家的基本观点。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要观点。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分析文章的观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对文章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
5. 总结发言: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文章观点的看法,总结文章的主要思想。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文章观点的理解和看法。
2. 请学生找出其他关于儒家和墨家的文献,进行比较研究。
3. 请学生总结文章的论证方法,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章主要观点的理解程度,是否能清晰表达出来。
2. 学生对文章论证方法的掌握程度,是否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 学生对先秦哲学思想的认知程度,是否能对儒家和墨家进行比较分析。
4.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情况。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理解文章观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八、教学资源:1. 文章原文及其注释版本。
《恶乎往而不可》原文及译文
《恶乎往而不可》原文及译文1.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
”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
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
”阴阳之气有沴,其心闲而无事,跰而鉴于井,曰:“嗟乎!夫造物者又将以予为此拘拘也!”子祀曰:“女恶之乎?”曰:“亡,予何恶!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
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
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
子犁往问之,曰:“叱!避!无怛化!”倚其户与之语曰:“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子来曰:“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
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
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今之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
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
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觉。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个人在一块摆谈说:“谁能够把无当作头,把生当作脊柱,把死当作尻尾,谁能够通晓生死存亡浑为一体的道理,我们就可以跟他交朋友。
”四个人都会心地相视而笑,心心相契却不说话,于是相互交往成为朋友。
不久子舆生了病,子祀前去探望他。
子舆说:“伟大啊,造物者!把我变成如此曲屈不伸的样子!腰弯背驼,五脏穴口朝上,下巴隐藏在肚脐之下,肩部高过头顶,弯曲的颈椎形如赘瘤朝天隆起”。
阴阳二气不和酿成如此灾害,可是子舆的心里却十分闲逸好像没有生病似的,蹒跚地来到井边对着井水照看自己,说:“哎呀,造物者竟把我变成如此曲屈不伸!”子祀说:“你讨厌这曲屈不伸的样子吗?”子舆回答:“没有,我怎么会讨厌这副样子!假令造物者逐渐把我的左臂变成公鸡,我便用它来报晓;假令造物者逐渐把我的右臂变成弹弓,我便用它来打斑鸠烤熟了吃。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5恶乎往而不可课件(共16张PPT)
(7)取.妻者止于外 “取”通“娶”
(8)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 “规”通“窥”,窥察
(9)故不足以滑.和 “滑”通“汩”,乱
(10)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 “兑”通“悦”,愉快
(11)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 “郤”通“隙”,空闲的时间或地方
-3-
五、恶乎往而不可
走进新课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庄子在外形非常丑陋的哀骀它身上,注进了“才全而德不形”的理 想境域,可谓和支离疏、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各篇,一脉相承, 如出一辙。在这里,庄子反复把形体的残缺和思想的超然捏合在一 个整体里,目的无非在于表明他的齐物思想,以及精神第一、超然 物外的逍遥观。
-12-
五、恶乎往而不可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2.识通假
(1)颐隐于齐. “齐”通“脐”,肚脐 (2)亡.,予何恶 “亡”通“无”,不
(3)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县”同悬,倒悬 (4)予因以求时.夜 “时”通“司”,掌管 (5)不翅.于父母 “翅”通“啻”,只、止 (6)佚.我以老 “佚”通“逸”,安逸,这里为使动用法
-13-
五、恶乎往而不可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对大多数人来说,人生最大的困境就是病和死,尤其是死。“人固 有一死”,死永远都是人生不可改变的结局。然而如果对死亡的忧 惧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承受的重压的话,那么生命就丧失了强度和 韧性。庄子认为,被生死的哀乐捆缚住的人其实在承受着倒悬之苦。 那么怎么去解决这一倒悬之苦呢?答案是要在自己的心上下工夫, 要做到心安。“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也就是要安 稳地去领受人生的无奈,顺从命运的安排。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五单元五、恶乎往而不可
[问题 1] 选文 1,被病痛折磨得已不成人形的子舆,能“心 闲而无事”,为什么? [明确] 因为他懂得“安时而处顺”,自然也就“哀乐不能 入也”。 [问题 2] 选文 1,被病痛折磨将死的子来,为什么面对死 亡却能“成然寐,蘧然觉”? [明确] 因为他完全把天地看成一个大炉子,把造物者看成 造诣很高的铁匠,而把自己的死当作造物者的杰作。
通“无”,不 丢失 使……死亡 逃跑的人 死亡
形体 外显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东.西.南.北.,唯命之从 东: 向东行 ,西:向西行 ,南: 向南行 ,北: 向北行
2.吾以南面而君.天下 3.吾与之友.矣 (二)动词活用
君: 统治 友: 做朋友,交朋友
1.动词的使动用法 (1)息.我以死 (2)轻用吾身而亡.其国
(“何”作“恶”的宾语,前置) (“奚”作宾语,前置) (“命”作宾语,前置)
(谓语“伟”前置)
[课文·译注]
1.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评析] 现在完全把天地看成大炉子,把造物者看成造诣极高 的铁匠,到哪里去(变成什么)不可以呢! 庄子认为道是宇宙产生的本源,是万物的主宰和宗师, 人要能够顺应死生,顺化而游,在陷于人生绝境的时候,靠 内在的精神力量的培育自解倒悬之苦,实现人生的突围。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8.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古义: ……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三、一词多义 ①女恶.之乎
1.恶②卫有恶.人焉 ③恶.乎往而不可哉
厌恶 丑陋 哪里
①寡人恤焉.若有亡也 2.焉②少焉.眴若
③吾又何恶焉.
……的样子 助词,无实义 代词,指自己的变化
五、恶乎往而不可
《庄子》恶乎往而不可
就共同结为朋友,
研读文本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 ①读准字音、句读,能流畅朗 读全文, ②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字音识记
• 曲偻
lóu
• 句 gōu 赘
•
piánxiān
•鸮
xiāo
• 蘧 qú 然
颐 yí 沴 lì
怛 dá
CONTENTS
疏通文意
1、子祀、子舆、 子祀、子舆、子犁、 子犁、子来四人相 子来四个人在一起谈论
COcoNnTtEeNntTS
2、在原文中找到描述子舆病情的语句, 面对病痛,子舆的心态如何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世俗 的哀乐不能惊扰他内心的平静,
COcoNnTtEeNntTS
文本分析:
3、子来病情如何 面对病情,子来持怎样 的态度
“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 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子来将自己 的大病将死看作是造物者的杰作,
成然寐,蘧然觉,入睡,自在地醒来,
CONTENTS
归纳要点
通假字
• 颐隐于齐 齐通“脐”
• 不翅于父母 翅通“啻”
• 女恶之乎 女通“汝”
• 亡,予何恶
亡通“无”
• 予因以求时夜 时通“伺” • 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县通“悬”
通假字
• 佚我以老 佚通“逸” • 取妻者止于外 取通“娶” • 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兑通“悦” • 使日夜无郤而与物为春郤通“隙” • 故不足以滑和 滑通“汩” • 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 知通“智”
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的意思
“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的意思《庄子》齐物论之十四: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注释】恶乎:疑问代词。
犹言何所。
忌讳。
【意思】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被什么遮蔽才出现了真伪?言被什么遮蔽才有了是非?道怎样往而不存?言怎样存而不可?【解读】“道恶乎隐而有真伪?”大道的弘扬忌讳人为的隐而不彰,因为那样一来,就会产生关于“大道真伪”的论辩;“恶乎”在这里更多的是“忌讳”之义。
“道”本来就无处不在,道是自然规律,道是真理,他们永远不变并存在。
那为什么会隐藏,为什么会出现真假呢?“言恶乎隐而有是非。
”大道的论言忌讳人为的隐而不彰,因为那样一来,就会产生关于“大道是非”的论辩。
即使一句话,也会出现很多歧义。
比如“这个家伙太恶心了。
”经常在一起玩的好朋友会理解你是跟他开玩笑,不会生气,甚至哈哈大笑。
但心胸狭窄没有把你当朋友的人,他就会理解你骂他、讨厌他,他恨死你。
人之间的矛盾、是非就是这么来的。
有道是“经是本好经,却让歪嘴和尚给念坏了”。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为了权力地位等利益;或是为了推广自己学说,排除异己学说的考量;或是为了成为一代宗师,扬名立万的私欲考量……有的人就故意的毁坏经典真谛,诋毁真理妙言。
这“有的人”里甚至不乏所谓的“圣贤”。
“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这两句话,特别注意。
“恶乎”,就是“哪里”,“恶乎往”,道到哪里?向哪里去找一个道,道也没有向别的地方去啊!“恶乎往而不存!”它本来就在这里啊!《金刚经》里“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这一句,你就懂了。
“道恶乎往而不存”,意思就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永远在这里,故名道。
道到哪里都存在,不会消失。
“言恶乎存而不可”,这个言语在哪里存在呢?道是无常,声是无常,言语讲过了就没有了,不会像物体一样存在。
“恶乎存”,话说过就过去了。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何必一定要说你的话不对,我的才是真理呢!所以说过的话是不会存在的。
恶乎往而不可
恶乎往而不可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翻译有关语句和文段。
了解在所选文段中表现出的庄子的哲思。
(3)鉴赏、评价文中所用寓言故事。
学会在困境面前应有巨大的精神力量支撑。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庄子“安时而处顺”的思想及其启发意义。
2、引导学生领会庄子的奇思奇想。
题目解说“恶乎往而不可也”语出《庄子·大宗师》,子来有病,“喘喘死”可他却“成然寐,蘧然觉”,一片安宁。
究其因,子来说:“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意思是说,我子来现在完全把天地当作大炉子,把造化当作造诣极高的铁匠,到哪里去不可以呢。
原来子来将自己的大病将死看作是造物者的杰作。
庄子借子来之口,形象阐释了自己“安时处顺”的思想,告诉人们如何面对困境乃至绝境。
译文: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个人在一块摆谈说:“谁能够把无当作头,把生当作脊柱,把死当作尻尾,谁能够通晓生死存亡浑为一体的道理,我们就可以跟他交朋友。
”四个人都会心地相视而笑,心心相契却不说话,于是相互交往成为朋友。
不久子舆生了病,子祀前去探望他。
子舆说:“伟大啊,造物者!把我变成如此曲屈不伸的样子!腰弯背驼,五脏穴口朝上,下巴隐藏在肚脐之下,肩部高过头顶,弯曲的颈椎形如赘瘤朝天隆起”。
阴阳二气不和酿成如此灾害,可是子舆的心里却十分闲逸好像没有生病似的,蹒跚地来到井边对着井水照看自己,说:“哎呀,造物者竟把我变成如此曲屈不伸!”子祀说:“你讨厌这曲屈不伸的样子吗?”子舆回答:“没有,我怎么会讨厌这副样子!假令造物者逐渐把我的左臂变成公鸡,我便用它来报晓;假令造物者逐渐把我的右臂变成弹弓,我便用它来打斑鸠烤熟了吃。
假令造物者把我的臀部变化成为车轮,把我的精神变化成骏马,我就用来乘坐,难道还要更换别的车马吗?至于生命的获得,是因为适时,生命的丧失,是因为顺应;安于适时而处之顺应,悲哀和欢乐都不会侵入心房。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解脱了倒悬之苦,然而不能自我解脱的原因,则是受到了外物的束缚。
高中语文恶乎往而不可教案
高中语文《恶乎往而不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恶乎往而不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2)能够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3)能够运用文中的观点,对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恶乎往而不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2. 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三、教学难点1. 对文章中一些深奥的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 如何运用文中的观点,对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文章内容、作者简介、相关知识点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恶乎往而不可》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大意。
2. 自主学习(1)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PPT,自主学习文章的内容。
(2)学生记录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和思考。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
(2)讨论话题可以是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深入分析,也可以是对现实生活中类似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4. 写作练习(2)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评价,提高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点评。
(2)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对下一步的学习进行计划。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1)教师推荐与《恶乎往而不可》风格相近或主题相关的文章,供学生课后阅读。
(2)学生对比分析两篇文章的异同,加深对文章主题和论证方法的理解。
第五单元 《庄子》选读 五、恶乎往而不可
本指月满,引申为满 。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________ 使„„惊 ⑤__________________ 骇 ___)
【一词多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君
(1)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统治) (2)吾与孔丘,非君臣也(君主) (3)为君翻作《琵琶行》(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今天的“您”) (4)孟尝君(古代的一种封号)
①乎前,而知②不能规③乎其始者也(①________ 交替,替 (15)日夜相代 . . .
换 。②_____ 智慧 。③通“___”,_____) 窥 窥察 ___
①和②(①通“___”,___;② 汩 乱 平和 (16)故不足以滑 _____) . . ① ②通③而不失于兑④(①_____ 平和 。②__________ 快乐,安乐 。 (17)使之和 . 豫 . . .
国家政事 。③兼词, ______________) “于之”,给他 ②_________
①乎,卒②授之国(①_____ 惭愧 。②_____) 终于 (7)寡人丑 . .
【一词多义】
4.卒
(1)寡人丑乎,卒授之国(终于) (2)保卒余年(终) (3)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士兵)
① ②也,若无与乐③是国也(①____________ 即“恤然”, (8)寡人恤焉 . . 若有亡 . .
1.给下列加点词注音。
(1)以死为尻 . ( kāo )
(3)句赘指天 ( ɡōu )( zhuì ) . . pián )( xiān ) (5)跰 . .( (7)无怛化 . ( dá ) (9)蘧然觉 ( qú ) .
(2)曲偻发背 ( lǚ ) .
(4)阴阳之气有沴 .( lì ) (6)鸮炙 . ( xiāo ) (8)镆铘( mò )( yé ) . .
恶乎往而不可(1)
楚王害怕极了,一边派人去抓眉间尺,一边命令士兵守紧城门, 防止眉间尺混进城来。 眉间尺只好带着宝剑逃进了大山。没法为爸爸报仇,眉间尺伤心 极了。一天,眉间尺在树林里遇见一位壮士。壮士非常同情眉间 尺的遭遇,决定帮他一起报仇:‚我能为你报仇,不过,你得把 你的头和你的宝剑借给我,我带着你的头去请赏,趁机杀死楚 王。‛眉间尺一听这话,立刻跪下给壮士磕头:‚只要你能为我 父子报仇雪恨,我什么都愿给你。‛眉间尺说完,提起宝剑把头 割了下来。壮士拾起了头和剑,伤心地说:‚放心吧,我一定要 杀死楚王。‛ 壮士来到王宫拜见楚王。楚王见这头和剑跟梦中见到的一模一样, 高兴极了,要赏壮士。壮士说:‚大王,要是你把眉间尺的头放 在锅里煮烂,他的鬼混就不会来伤害你了。‛ 楚王赶紧叫人架起大锅,用大火煮头。谁知煮了三天三夜,眉间 尺的头还是没有烂掉。壮士对楚王说:‚大王,要是您亲自去看 一看,眉间尺的头就能煮烂了。‛ 楚王也觉得奇怪,就亲自走到大锅边,伸长脑袋朝里看。壮士趁 机拔出那把宝剑,用力一挥,把楚王的头砍落在大锅里。卫兵们 大吃一惊,过来抓他。壮士手起剑落,又把自己的头砍落锅里。 人死剑在,干将造的一对宝剑留了下来。人们把其中一把叫做干 将,另一把叫做莫邪。
意 思 是 说 , 我 子 来 现 在 完 全 把 天
化 为 大 冶 , 恶 乎 往 而 不 可 哉 ! ”
说 : “ 今 一 以 天 地 为 大 炉 , 以 造
觉 ” , 一 片 安 宁 。 究 其 因 , 子 来
喘 死 ” 可 他 却 “ 成 然 寐 , 蘧 然
子 “题 恶目 大 乎解 宗 往说 师 而 》 不 , 可 子 也 来 ” 有 语 病 出 , 《 “ 庄 喘 ·
字音识记
(lóu) 曲偻 颐 ( yí ) 句 (gōu) 赘 (zhuì) 沴 (lì ) (piánxiān) (xiāo) 鸮 怛 (dá) 蘧 (qú) 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第5课《恶乎往而不可》 教学课件(39张)
▪ 人死剑在,干将造的一对宝剑留了下来。人们把其中一把叫做 干将,另一叫做莫邪。
3.第1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观点?
明确:第1则故事表明像子舆、子来这样的 人虽然面临着某种困境,但一定要保持内 心的平静,靠“道”,靠巨大的精神力量 实现人生的突围,不能被困境压倒。
拓展延伸
等到你们到了结婚年龄的时候,如果有一个非 常丑的人很中意你,你会不会选择他(她)?
▪ 传说中诸葛亮的妻子也是一个丑妇。史书 上说木牛流马是诸葛亮发明的,传说却说 是这个丑妇发明的。
▪ 大块:大地 ▪ 载:这里指给予。形:形体。 ▪ 大冶:冶炼方面有造诣的铁匠。
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劳,使动,使……辛劳;佚:通 “逸”,使……安逸;息,使……休息)
成然寐,蘧然觉
✓心中安宁,不以生死相累
✓从人生绝境中实现突围的精神
力量,培养生命的韧性
干将是楚国最有名的铁匠,他打造的剑锋利无比。楚王知道了, 就命令干将为他铸宝剑。 ▪ 干将花了三年工夫,终于铸炼出一对宝剑。这是他一生中铸得 最好的剑。可是干将明白楚王的脾气,要是他得到了世上罕见 的宝剑,一定会把铸剑的人杀掉,免得将来再铸出更好的剑来。 ▪ 这时,干将的妻子莫邪快生孩子了,这使干将更加愁眉苦脸。 到京城交剑的日子到了,干将对莫邪说:“我这一去肯定回不 来了。我留下了一把剑,埋在南山上的大松树底下。等孩子长 大了,让他替我报仇。” ▪ 干将带着宝剑去见楚王,楚王一得到宝剑,二话不说,立刻命 令士兵杀死了干将。“哈哈,这下天下没有比我更好的宝剑 了!”楚王得意极了。 ▪ 干将死后不久,莫邪生了一个男孩,取名眉间尺。莫邪记住丈 夫的遗言,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带大。 ▪ 十多年以后,眉间尺长成了一个小伙子,莫邪把他爸爸的不幸 全部告诉了他。眉间尺流下了热泪:“啊,可怜的爸爸!妈妈, 我一定要杀死楚王,为爸爸报仇!”他跑到南山上,把埋在大 松树下的宝剑挖了出来,日日夜夜练剑。 ▪ 就在眉间尺加紧练剑的时候,楚王接连几天做了同一个梦,他 梦见有一个愤怒的少年提着宝剑朝他冲过来,说要为干将报仇。 楚王吓得直冒冷汗,他忙派大臣们去打听,才知道干将果然有 个儿子,正准备进城刺杀他。
《恶乎往而不可》原文及译文
《恶乎往而不可》原文及译文1.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
”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
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
”阴阳之气有沴,其心闲而无事,跰而鉴于井,曰:“嗟乎!夫造物者又将以予为此拘拘也!”子祀曰:“女恶之乎?”曰:“亡,予何恶!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
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
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
子犁往问之,曰:“叱!避!无怛化!”倚其户与之语曰:“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子来曰:“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
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
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今之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
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
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觉。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个人在一块摆谈说:“谁能够把无当作头,把生当作脊柱,把死当作尻尾,谁能够通晓生死存亡浑为一体的道理,我们就可以跟他交朋友。
”四个人都会心地相视而笑,心心相契却不说话,于是相互交往成为朋友。
不久子舆生了病,子祀前去探望他。
子舆说:“伟大啊,造物者!把我变成如此曲屈不伸的样子!腰弯背驼,五脏穴口朝上,下巴隐藏在肚脐之下,肩部高过头顶,弯曲的颈椎形如赘瘤朝天隆起”。
阴阳二气不和酿成如此灾害,可是子舆的心里却十分闲逸好像没有生病似的,蹒跚地来到井边对着井水照看自己,说:“哎呀,造物者竟把我变成如此曲屈不伸!”子祀说:“你讨厌这曲屈不伸的样子吗?”子舆回答:“没有,我怎么会讨厌这副样子!假令造物者逐渐把我的左臂变成公鸡,我便用它来报晓;假令造物者逐渐把我的右臂变成弹弓,我便用它来打斑鸠烤熟了吃。
《恶乎往而不可》教案
《恶乎往而不可》教案教案:《恶乎往而不可》课程内容:《恶乎往而不可》是《论语》中的一篇章节,讲述了孔子的弟子曾参和子路向孔子请教哥哥的遗体葬礼问题。
孔子指出,做人要遵从仁义道德,不可背离原则。
教学目标:1.了解《恶乎往而不可》的主要内容和背景。
2.分析孔子关于道德和人生原则的观点。
3.探讨如何运用《恶乎往而不可》中的道德原则来指导行为。
教学重点:1.《恶乎往而不可》的主要内容和道德教诲。
2.孔子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原则。
教学环节:一、导入通过谈论学生对《论语》和孔子的认识,引出本节课要讨论的内容。
二、介绍背景简要介绍《恶乎往而不可》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引发学生思考。
三、课文讲解1.分段逐句解释《恶乎往而不可》的文段,阐述孔子的观点和道德原则。
2.引导学生理解孔子对于道德和人生原则的思考,讨论他为什么认为不应背离正道。
四、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曾参和子路向孔子请教的动机和对话中的道德冲突,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五、展开讨论邀请学生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对不同意见进行辩论,加深对《恶乎往而不可》中道德原则的理解。
六、提出问题向学生提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运用《恶乎往而不可》中的道德原则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请举例说明。
七、总结总结本节课讨论的主要内容,强调孔子对道德和人生原则的重视,并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循道德准则,做一个有责任感和正直的人。
八、作业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恶乎往而不可》的读后感,结合自身经历论述道德原则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讨论和分析,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孔子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认识到遵循道德原则的重要性,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他们对道德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和责任感。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恶乎往而不可》
小结
▪ 庄子常常从人生的绝境中发掘光明的前 景,指出突围的途径。如果还记得庄子, 三十五岁以后一定好好读读它。
▪ 人生的际遇总有好坏,我们应该以无厚 入有间的姿态去对待,去褒有心中的天
府。请大家告知大家:只要生命不 息,所有钟离春(齐王妃)
孟光(梁鸿妻) 阮氏(曹魏时许允之 妻)
1、其妻子环而泣之 2、伟哉造化 3、又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适? 4、东西南北,唯命之从 5、不翅于父母 6、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
彼何罪焉?
7、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8、金积极曰 9、我且必为镆铘! 10、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 11、今一以天地为大炉
重点句子翻译
1、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 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
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
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
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郤而与物
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是之
谓才全。”
德不形
➢“何谓德不形?” ➢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
法 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 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量,培养生命的韧性。
思考:第1则表达了作者 什么样的思想观点?
明确:第1则故事表明像子舆、 子来这样的人虽然面临着某种 困境,但一定要保持内心的平 静,靠“道”,靠巨大的精神 力量实现人生的突围,不能被 困境压倒。
拓展延伸
没有大海的波涛,我们可以有小溪的悠然。 没有天空的蔚蓝,我们可以有白云的飘逸。 没有草原的芬芳,我们可以有小草的青翠。 坦然,会让我们的生活丰富而多彩! 坦然,会让我们的生活美丽而快乐!
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 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 你不能控制别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已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庄子》--恶乎往而不可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世俗的 哀乐不能惊扰他内心的平静。
H
25
COcoNnTtEenNtTS
文本分析:
3、子来病情如何?面对病情,子来持怎 样的态度?
“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 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子来将自己 的大病将死看作是造物者的杰作。
成然寐,蘧然觉
H
26
COcoNnTtEenNtTS
渊以没,斯甚不忘情者也。”(《谭子庄骚二学序》)
同样是否定社会,庄子看到了根本性的问题在于社会价
值体系的虚伪,从而离世;屈原寄情楚国,意欲改造现
存社会而不得,唯有以死明志。刘熙载总结他们的人生:
“有路可走,卒归于无路可走,屈子是也;无路
可走,卒归于有路可走,庄子是也。”(刘熙载
《艺概》)相异的人生选择决定了相异的人生结局,
的臀部变成轮子,把我的
精神变成马,我就因此乘
坐这车马,难道还要换别
的车马H 吗!
10
且夫得者,时 况且得合乎时,失顺乎理
也;失者,顺 (生死合时顺理)。合乎
也。安时而处 时(而得而生)、顺乎理
顺,哀乐不能 (而失而死)均安然处之,
入也。此古之 哀乐就不会进入内心了。
所谓县解也。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解除倒
曰:
子舆说:“不,我厌恶
4、「亡,予 什么(我为什么厌恶)!
何恶!浸假而化 假使把我的左臂变成公鸡,
予之左臂以为鸡,我就因此叫它守时打鸣;
予因以求时夜; 假使把我的右臂变成了弹
浸假而化予之右 弓弹丸,我就因此用来打
臂以为弹,予因 猫头鹰作烧烤;假使把我
以求鸮炙;浸假 而化予之尻以为 轮,以神为马, 予因以乘之,岂 更驾哉!
新妇说:“我所缺的,仅仅是妇容。而读书人有‘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选出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浸假 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假令、假如) . B.其妻子环 而泣之(围绕) . C.叱!避!无怛 化(惊恐) . D.将奚以汝适 (适合) . )
【答案】D (适:动词,送往)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内保之 而外不荡也 之:代水 . B.子祀曰:“女恶之 乎?” 之:代你,即子舆 . C.使之 和豫通而不失于兑 之:代灵府,即心 . D.寡人丑乎,卒授之 国 之:代这,即国家 .
( 到 哪 里 去 不 可 以 呢 )
恶 乎 往 而 不 可
《 庄 子 》
感受名言 (练习1)
“有路可走,卒归于无路可走。 屈原是也;无路可走,卒归 于有路可走。庄子是也。” (刘熙载《艺概》)
屈原和庄子超越社会时的出发点 和方向是不同的,同样是否定社会, 庄子看到了根本性的问题在于社会价 值体系的虚伪,从而离世;屈原寄情 楚国,意欲改造现存社会而不得,唯 有以死明志。刘熙载这样总结他们的 人生,说明相异的人生选择决定了相 异的人生结局,并形成了其对比互补 的人生境界。
古今异义
无几何也 几何 古义:多久。 今义:多少;几何学。 吾以南面而君天下 南面 古义:南面代称君主之位,面向南而坐。 今义:表方向,与“北面”相对。
古今异义
恐吾无其实
其实 古义:实在的政绩。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特殊句式
不爪剪
宾语前置句,即“不剪爪” 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 状语后置句,即“而知不能乎其始者规也”
【答案】B (A 中“妻子”是“妻子和儿子” 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妻子”是 “男人的配偶”的意思; B 中“以为”是 “认为”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 C 中“踊跃”是“跳跃”的意思,而在现 代汉语中,“踊跃”是“形容情绪热烈, 争先恐后”的意思; D 中“其实”是“这 种实名”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其 实”是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的 意思。)
艺术特色
(1)寓言中蕴哲思。
本文依然是采用寓言故事说理。从死生存亡实为一体,无法逃避 ,因而应"安时而处顺"。
(2)夸张对比手法的运用。 不论是写子舆病的怪状,还是写哀骀的丑相, 作者都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并将子舆的怪与子舆 的态度、哀骀它的奇丑与他人对他的拥戴形成鲜 明对比,更让人体会到像他们这样的人心内的巨 大的精神魅力,即"道"的作用。
5.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劳 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 B.吾与之友 矣 . C.轻用吾身而亡 其国 . D.欲洁 其身,而乱大伦 .
【答案】B (B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其它的是使 动用法。)
阅读课文第二则,完成下列6—8题。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卫 有 恶 . 人 . 焉 , 曰 哀 骀 它 :
成然寐,蘧然觉
心中安宁,不以生死相累 从人生绝境中实现突围的精神力量, 培养生命的韧性
3.第1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观点?
明确:第1则故事表明像子舆、 子来这样的人虽然面临着某 种困境,但一定要保持内心 的平静,靠“道”,靠巨大 的精神力量实现人生的突围, 不能被困境压倒。
拓展延伸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答案】C (A中“之”应代像水一样平静; B中“之”应代得病后丑陋的模样;D中 “之”应代他,即哀骀它。)
)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 一句是 ( ) A.其妻子 环而泣之 .. B.大冶必以为 不祥之金 .. C.金踊跃 曰:“我且必为镆铘!” .. D.恐吾无其实 ..
明确:“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世俗的哀乐不能惊扰他内心的平静。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依靠自我精神的培育得到人生的大解脱 这种解脱表征了生命的强度和韧性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庄子· 养生主》
2.子来生病将死,子来对此持怎样的态度?
“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 恶乎往而不可哉!”子来将自己的大病将 死看作是造物者的杰作。
字音识记
骀( tái )
翣( shà)
眴然( shùn )
刖 ( yuè )
屦( jù )
滑和 (gŭ
)
通假字
知不出乎四域 取妻者止于外 知不能规乎其始者
不足以滑和 不失于兑 日夜无郤 生时于心者
“知”通“智” “取”通“娶” “知”通“智” “规”通“窥” “滑”同“汩” “兑”通“悦” “郤”通“隙” “时”通“是”
学习第一则
学习要求: 1、根据课文注解,疏通文意。 2、读准读音。 3、找出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 今异义的词及特殊句式。
字音识记
尻( kāo )
沴( lì )
句赘( gōu zhuì )
跰 ( pián xiān)
怛( dá )
啻( chì)
鸮炙( xiāo zhì )
蘧 ( qú )
通假字
词类活用
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 君:名作动,统治、主宰。 果以恶骇天下 骇:使动,使……骇。 寡人丑乎 丑:形作动,惭愧。 吾以南面而君天下 君:名作动,统治、主宰。 轻用吾身而亡其国 亡:使动,使……灭亡。
古今异义
卫有恶人焉 恶人 古义:丑人。 今义:品质恶劣的人;心肠恶毒的人。 丈夫与之处者 丈夫 古义:成年男子。 今义:男女两人结 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你不能延伸生命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宽度
合作探究:
1、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 二,谈谈本文在刻画人物时夸张、 对比手法运用的好处。 2、归纳本文艺术技巧。
夸张对比
大胆的夸张把人物置于承受不了的绝境之中,鲜明的 对比凸显一种超越这种绝境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凸显所言 主旨,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另外,庄子及其后学有自觉追求奇怪的审美倾向。《 庄子》体现一种独特的“荒怪丑恶趣味”。
特殊句式
又将奚以汝为 宾语前置句,即“又将以汝为奚” 将奚以汝适 宾语前置句,即“将以汝适奚” 唯命之从 宾语前置句,即“唯从命”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判断句
1.第1则中,子舆生病后相貌变得怎么样 (用原文回答)?子舆对此态度如何? 明确:“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 ,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之气有沴。 ”变得腰弯背弓,五脏比头都高,下巴藏 到肚脐眼上,肩膀高过了头顶,弯曲的颈 椎骨指向天空。
丑陋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丈 .夫 .与 之 处 者 , 思 而 不 能 去 也 :
成年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不 至 乎 期 . 年 . , 而 寡 人 信 之 :
如果困境是一种人生经历,那么 这种经历却会使我们成熟必须经历 沧桑的话,那么沧桑也是一种美丽。 坦然是一种失意后的乐观; 坦然是沮丧时的一种自我调整; 坦然,其实就是平淡中的一份自 信; 坦然是一份快乐、潇洒。
学习第二则
学习要求: 1、根据课文注解,疏通文意。 2、读准读音。 3、找出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 今异义的词及特殊句式。
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其形者也 爱使 . A. 人授己国 使 .
也 非爱其形 . B. 是必才全而德不形 . 犯人之形而曰 今一 . C. 以天地为大炉 今一 . 和之修也 德者,成 . D. 然寐 成 .
【答案】D (A组,前一个“使”带了宾语, “其形”是一般动词,当“支配、驱使” 讲;后一个“使”带了兼语“人”是使令 动词,当“让”讲。B组,前一个“形”作 动词“爱”的宾语,是名词,当“身体” 讲;后一个“形”受副词“不”的修饰作 谓语,是动词,当“显露”讲。C组,两个 “一”都是副词,但前一个“一”当“一 旦”讲,后一个“一”当“完全”讲。D组, 两个“成”均为形容词,都当“纯和” 讲。)
古今异义
其妻子环而泣之 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今一犯人之形而曰 犯人 古义:犯,承受;“人”不与“犯”连读,应读 为“人之形”。 今义:犯人是指犯罪的人,特指在押的。
特殊句式
伟哉夫造物者 主谓倒装,即“夫造物者伟哉” 跰 而鉴于井 状语后置句,即“跰 而于井鉴” 予何恶 宾语前置句,即“予恶何” 吾又何恶焉 宾语前置句,即“吾又恶何焉”
颐隐于齐 女恶之乎? 亡,予何恶! 以求时夜 所谓县解也 不翅于父母 佚我以老
“齐”通“脐” “女”通“汝” “亡”通“无” “时”通“伺” “县”同“悬” “翅”通“啻” “佚”通“逸”
词类活用
相与语曰 吾与之友 彼近吾死 载我以形 劳我以生 佚我以老 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 人耳 语(yù):名作动,谈论。 友:名作动,做朋友。 近:使动,使……接近、靠近。 载:使动,使……开始。 劳:使动,使……辛劳。 佚:使动,使……安逸。 息:使动,使……休息。 善:形作动,善待。 人:名作动,成了人。
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
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
思考:哀骀相貌丑陋骇天下,为什么那么 多女孩子想嫁给她?
面对世人认为无可奈何的死与生、贫穷和富
有、毁谤和赞誉、饥和渴、寒和暑等一切变化, 他的内心不为所动,平和、快乐、通畅而不失于 愉悦,充满盎然的生机。他高超的德行就在于养 成了这种外在事物无法摇荡的内心的纯和。而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