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统整框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统整框架
一、学情分析
运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运动,应该说还是初次,探究这方面的知识,能使学生获得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因而通过本章教学,不仅让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更为重要地是让学生感悟科学的观点及科学的研究方法。由于初中生的思维出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本章教学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环境将一些场景生动再现,使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依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
1、双项细目表:
2、知识框架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快与慢
动与静
3、教学目标
(1)理解参照物的概念;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知道什么是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3)理解速度的定义、公式,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4、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参照物的选择
②刻度尺的使用
③速度公式的应用
(2)难点: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②速度公式的应用
③物理计算格式及单位的使用
三、统整内容和教学安排
1、教材中新旧知识的衔接
本章内容是运动学的最基础的课程,是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初中生首次学习用物理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问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长度、刻度尺以及速度公式有一定的了解,教师要利用学生这一基础加以引导,使学生往更高一层发展。本章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计算题,对于物理计算题的格式一定要强化学生练习,以便于培养学生养好的物理思维习惯。
2、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相关知识的整合
本章内容中长度、刻度尺的使用以及速度的计算都是学生在小学数学中学过的知识,但在物理学中对这些知识有进一步的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区别物理和数学的区别,特别是对计算题的格式要求。
3、教学内容的增加、删减和替换,教学顺序的改变
本章教学内容的增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②路程—时间图像③频闪技术研究物体的运动④在第四节的教学中,可增加小车从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的探究实验
4、教学内容的拓展预设
本章知识的拓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和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所选的参照物②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对测量结果的影响③速度—时间图像(程度较好的班级可简单介绍匀变速直线运动)④平均速度的计算(强调平均速度不是速度
的平均值)
5、教学计划:包括教学进度、课时安排,思想方法。
本章以天、地、人三个主题向学生展示一个绚丽多彩的运动世界,使学生能认识到自然界无处不存在运动。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感受运动,认识运动,描述运动,探究运动。按照上述思路,使学生在了解运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增强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初步体验运动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以及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基于上述基本思路进行内容选择与整体设计,使学生知道物理学中描述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通过对时间、长度测量的学习,掌握测量时间、长度的基本技能,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打下基础。
本章共4节,建议安排9课时,各课时安排如下:
第一节动与静1课时
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2课时
第三节快与慢2课时
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2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单元测验1课时
四、教研建议
建议在本章教学前本年级备课组教师集中研讨以下问题:①如何指导学生根据题意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和物体的运动情况②学生对生活中长度、时间和速度的估测比较陌生,因此可探讨通过何种方式增加学生的体验。③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书写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