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话说天下大势,兴久必衰,衰久必兴。

一本《大国的兴衰》,保罗·肯尼迪着重从经济变化与军事冲突方面写下了五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五个世纪的兴衰成败。昔日大国们兴盛的光环还未褪下,衰败的阴影已开始蒙上。那么,我们的中华民族呢?

引用前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的话,“中国落后了这么久,现在怎么样也轮到我们(兴起了”。的确,中国正在复兴,复兴之路将如何走?看完《大国的兴衰》后,试以其角度,发表一下个人看法。

竞争,复兴的源泉

保罗·肯尼迪认为一个大国的成就,既不在于与过去比较获得多大进步,也不在于其当前拥有的财富和力量,而是取决于邻国的横向比较和其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这个观点与孟子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有相似之处,都强调竞争的重要性。在《欧洲的奇迹》一章中,这个观点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什么近代欧洲可以脱颖而出?正是由于欧洲各国长期存在的竞争关系,如军备竞赛,殖民地争夺。一个国家兴起了,另外一个紧紧跟上,几乎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这使得欧洲国家们得以保持前进。

反观《明朝的中国》一章,中国闭关自守,外部与外国没有

什么竞争,内部抑制商业的竞争性,在安稳的天朝旧梦中渐渐衰败。因此,竞争是复兴的源泉,闭守则是衰败的土壤。中华民族的复兴,竞争是必要的。

中国的复兴,竞争对手很多,邻近的日俄,印度,世界范围的欧美。简单地从经济竞争而言,其中每一个经济体都是对世界经济起举足轻重作用的。如西谚所讲“与高手过招的时候,弱者也会变成高手”。更何况,我们不是弱者。因此,中国的大企业应该做的不是守着国内市场,依靠排挤竞争的垄断来牟利,而是走出去,与外国企业进行竞争。同时,也应该改变国内市场由某些大型国企垄断的局面,扶持有竞争力的中小企

业。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如今中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不断深化,对于竞争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

经济,复兴的支柱

从经济方面来讲,无论是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还是保罗·肯尼迪的“经济与战略之间的相互作用”,都看到了经济对一个国家兴起的重要性。就以《大国的兴衰》中《财政革命》一章为例,讲述了西欧的荷兰,英国,法国的“银子优先”政策。以经济实力为支柱,进行军事扩张与商业贸易,最后先后成为强国。

而对于当代中国经济的描述,主要集中于《中国的平衡术》一章,比较详细地讲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经济,对于穷了一百年,而现在正处于复兴阶段的中国而言,太重要了。

中国经济主动融入世界,成为全球经济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来可以利用经济收入,完善基建,增强国防。甚至支撑起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二来可以在经济上与世界各国联系在一起。如至今,中国持有5065亿美元美国国债,持有18万亿日圆国债,这等于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了美日经济,以换取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所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是必须的,无论是经济需要还是战略考量。

军事,复兴的保障

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军事一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正如保罗·肯尼迪所说,“任何一个大国的胜利,或者另一个大国的崩溃,往往都是军队进行长期战斗的结果”。其实我比较认同这个观点,英国有三次英荷战争、七年英法战争。美国有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德国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日本有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军事手段是获得资源比较直接的方式,而且在中国的东南还有钓鱼岛,南海诸岛的争端,第一岛链的封锁。战争,极有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退一步来讲,即使没有对外战争,但积极的防御力量还是必须的。引用《大国复兴》的一句台词,“中华民族是个热爱和平的民族,但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又何来和

平的保障?”例如中国海军的索马里护航,就是典型的军事保障经济。反观近代中国,经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多场战争的失利,

逐步衰落。落后的军事实力连国家都保护不了,更不用说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了。

猎猎的西风吹拂了五百年,大国的兴衰更替还在继续。没有永恒的兴盛,也没用永恒的衰败,只有永恒的竞争。这应该是《大国的兴衰》一书所告诉我们的一条显浅但深刻的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