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兴起时间再考查

合集下载

图书馆界“下乡上山”运动的历史考察(1958-1960)

图书馆界“下乡上山”运动的历史考察(1958-1960)

图书馆界“下乡上山”运动的历史考察(1958-1960)韩淑举(山东省图书馆)摘要:图书馆“下乡上山”运动肇始于大跃进时期,是在“知识分子劳动化”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特殊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在这场运动中,图书馆界一是动员、组织馆员长时间下放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二是组织馆员短期内轮流“下乡上山”,将书送到田间、工地、食堂。

他们创建、帮建农村图书馆(室);设立图书流动站、食堂阅览室;配合农村扫盲,进行图书宣传、辅导农民阅读、培养农村图书管理员,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范围,在中国当代图书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关键词:下乡上山;农村图书馆;送书上门;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中图分类号:G259.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8214(2019)01-0088-10Historical Review of“Going to the Countryside”Movement in Library Circle (1958-1960)Han Shu-juAbstract:The library movement of“Going to the Countryside”started in the period of Great Leap Forward and came into being in the special social context of“Integrating Intellectuals with the Working People”and“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Productive Labor ”.In the movement,the library circle mobilized and designated librarians down to villages where they lived and worked together with farmers.In addition,the librarians were also organized to take turns going to the countryside for a short time,sending books to the field,construction site and canteen.Coordinating with the anti-illiteracy campaign in the rural area,they helped to establish rural libraries,set up book circulation stations and canteen reading room,as well as carry out book publicity activity,farmers’reading guidance and rural librarians’training,which,to a large extent,expanded the library service scope and left a deep mark on Chinese contemporary library history.Keywords:Going to the Countryside;Rural Library;Delivering Books Home;Public Library;Academic Library[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图书馆学史研究”(项目编号:17CTQJ07)的研究成果。

1.武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教程

1.武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教程

武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李占胜上山下乡运动指的是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后期,根据中央安排,全国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

1956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拟定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五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提到,“城市的中小学毕业的青年,除了能够在城市升学就业的以外,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下乡上山去参加农业生产,参加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

196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城镇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这是上山下乡运动一个纲领性文件。

1965年中央办公厅为此发布了通知。

从此,上山下乡被列入党和国家重要的日常工作范围。

安置城镇知识青年,最初的主要方向是国营农场,包括插场、建立新场、参加生产建设兵团、举办劳动大学等等。

在196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以前,武威的城市知识青年多数通过各类途径已安排就业。

1964年以后,在招工安置的同时,武威县委、县政府在太平滩办起了知识青年林场,先后安排了300多名知识青年从事农业、林业生产(这些人后在招工中都予以安排。

1968年,武威县革委会成立武威县安置办公室,处理知识青年工作。

12月,毛主席作出重要批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收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它人,把自己的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

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这就是著名的“12〃11指示”。

毛的这一指示改变了整整一代城市青年和数千万城市家庭的命运。

为了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收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开始动员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劳动,大批知识青年开始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969年4月25日至5月10日,武威县计划工作会议举行,会议期间,适逢党的“九大”四个新闻公报及林彪作的政治报告发表。

赫章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始末

赫章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始末

赫章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始末陶永仙根据毛主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指示和中央、省、地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安排部署,中共赫章县委,赫章县人民政府(县人委、县革委)从1965年至1978年在全县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1965年,赫章县在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雷锋、王杰、欧阳海等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学习全国知青先进代表邢燕子、董加耕、侯隽扎根农村为农业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的先进事迹的基础上,在全县开展了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

当年8至9月,首先在县城开展宣传动员,采取大小会动员、座谈讨论、提高认识,个人报名、组织批准的方法动员组织了18名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然后又在妈姑镇动员组织了29名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65年9月8日,县委、县人委在县人民会场(时称大礼堂)召开有县机关干部、职工、中小学生、街道居民参加的赫章县欢送首届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会,县委、县人委领导和县委宣传部、教育局、团县委、县妇联、民政科、劳动科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县委候补委员、县人委副县长聂奎武在会上讲了话。

他在讲话中指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是反修防修、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需要,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县委、县人委坚决支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革命行动,广大知识青年要在农村这块广阔天地里认真学习、积极劳动,拜贫下中农为师,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当好革命事业接班人,以实际行动扎根农村,为赫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贡献青春和力量。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代表吕寿华在会上表了决心。

团县委向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赠送了一批革命书籍,少先队员为知青们戴上了大红花。

会后,参会人员在大操场敲锣打鼓欢送知识青年登上汽车,六曲河区六曲公社委派场坝大队曲街生产队回乡知青陈勇来到县城迎接上山下乡知青,县人委派劳动科干部李相政护送知青到六曲公社场坝大队曲街生产队,并配合区、社、大队、生产队做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安家落户工作。

插队日记-附录12:“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简介

插队日记-附录12:“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简介

插队日记-附录12:“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简介明天(2月26日),是我与一些同学下乡插队四十八周年的日子,也是我们这些同学“计算工龄”的开始;对我来说,还是县委组织部通知我“正式退休”的日子。

今天,正好我的“插队日记”在“古月金阳”上的选编也是最后一期——就以此记念这个日子吧!——编发小记,20210225插队日记-附录12“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简介【续】1972年12月20日,福建省莆田县小学教师李庆霖给毛泽东主席写了一封信,诉说其儿子在插队中的苦楚。

1973年4月25日,毛泽东主席看了此信后,即给写信人复信:“李庆霖同志,寄上三百元,聊补无米之炊。

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

”不久,中共中央以中发[1973]21号文件形式将毛泽东主席和李庆霖之间的往返信件印发至全国公社一级。

从此,广大知青的境况有所改善。

尤其是1973年7月,中共中央针对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被吊打、女知青被强奸的事件,发出了“关于惩治吊打知青和强奸女知青的通知”,广大知青的政治、人身、生活等方面的权利有了相应的保障。

在1974年前后,各地知青面临着“拔根”还是“扎根”的严峻形势,思想上、组织上都出现了不少的混乱。

1976年2月,毛泽东主席再次在一份反映知青问题的信上批示:“知青问题,宜专题研究,先作准备,然后开一次会,给予解决。

”可是,直到他老人家逝世,也未解决。

在1976年10月粉粹“四人帮”至1977年8月中共十一大宣布“文革”正式结束期间,党和国家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知青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社队不满意、国家也不满意”的状况更加普遍,知青们通过请愿、罢工、卧轨甚至绝食等方式的抗争,强烈要求回城。

其中以1978年10月至1979年1月云南景洪知青的抗争最为出名。

1978年12月10日,历时41天的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结束。

《会议纪要》和《国务院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被中共中央批转。

建国前成就

建国前成就

[建国前三十年的成就]作者姓名:张静宜学号:*****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1主要发展历史建国前三十年的成就基本都是顺着主要历史发展而在当前环境之中顺势发展而来,所以主要政治方面的历史事件是十分重要的。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河北省政府公审刘青山、张子善·1952年,毛泽东同志挥笔写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54宪法”颁布·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率团参加万隆会议,大会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大授衔十大元帅、十大将军·1956年“解放”牌第一批国产汽车试制成功·1957年马寅初在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新人口论》·1958年大跃进、全民炼钢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大庆油田被发现·1960年苏联单方面召回全部在华专家·1961年蒋介石集团和伪满洲国从善战犯获特赦·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9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1964年2月兴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农业学大寨”的口号一直流传到70年代末。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成立·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1967年6月17日,在我国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68年各地开始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969年中苏爆发珍宝岛武装冲突·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1975年中国农林科学院鉴定并推广杂交水稻·1976年粉碎四人帮十年文革结束·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

建国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与当代大学生村官政策之比较

建国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与当代大学生村官政策之比较

建国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与当代大学生村官政策之比较摘要:1968年12月,毛主席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由此大规模展开。

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大部分前往农村。

“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多达1600多万人,当时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

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

但这一轰轰烈烈的运动也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落下帷幕。

所以知识青年成了1950年到1970年这一时间段自愿到农村的青年学生的特殊称谓。

知青下乡运动与大学生村官的盛行同样是国家为知识分子回流到农村而做出的重要决策,所以文章将这两个具有不同时代但却有相同境遇的事件联系到一起,并通过其所表现的时代特征来阐述青年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知识青年大学生村官比较责任意识一、不同的历史背景面临相同的社会问题是二者得以相提并论的主要原因虽然二者面临不同的历史背景,但是它们发起的主要原因还都要从减轻城镇的就业压力开始说起。

(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就业状况首先,“三大改造”中对劳动力实行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造成了许多人消极等待就业的现象。

1950年至1955年,全国登记失业人数分别为36.6万、37万、24万、43.9万、11.9万、5.4万,但1956年猛增至102.5万[1],这清晰地说明了就业政策的调整给城镇就业带来的影响。

其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也限制了就业门路的多样化。

再次,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支配地位使城镇青年就业门路越来越窄。

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公有制的支配地位堵死了通过发展个体经济、小集体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来拓宽的就业渠道。

1952年城镇个体劳动者人数有883万人,到1978年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15万人[2],就业压力已经到了政府无法缓解的地步。

(二)大学生村官体现了新时期国家优化社会资源,解决人才需求矛盾的情况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遇到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就业问题是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最大难题。

1968年知青

1968年知青

1968年20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

此后到1978年,有近2000万知青上山下乡,接受“很有必要”的“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

但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

对当时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优秀青年,便是他们的典型代表。

因此,广义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前后经历25年,知青总数达2000万人左右。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特殊的历史为一代青年提供的一条特殊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有宝贵青春的荒废。

有美好理想的破灭,有生活信心的动摇,更有一代知青的奋斗业绩。

在国家最艰难的岁月,是他们同当地人民一起。

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支撑着共和国大厦。

较之后来的青年,他们更多一些对人生艰辛的领悟,更多具有吃苦耐劳的品格。

“知青”二字已不是单纯字面上的含义,而是那段特殊经历赋予他们的一种“资格”。

千万知青上山下乡始末从1955年开始,就业压力就开始变得很大。

1955年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提出要开荒3868万亩,要完成这个任务,除了农民和一些国营农场外,必须另外组织力量去完成。

这个任务交给共青团中央,团中央就组建青年自愿垦荒队。

当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亲自抓的这件事,但这个路子后来也不通。

毛泽东发出第一次号召1955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一篇文章的按语里说:“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发出上山下乡运动的号召,他讲这句话是从农村需要来讲,不是从解决城市就业的角度谈的,农村社会主义高潮到来时,农村建立合作社,缺乏保管、会计、出纳等人才。

毛泽东的号召成为多年来上山下乡的指导思想。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上山下乡运动结果
经济方面
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
结果——经济方面
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知青是 农民的一个负担。只有在那些缺乏 基础教育的地方,极少数能够从事 这种工作的知青才有益于农村的发 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给接收知 识青年地区的农村、农民在经济上 带来一定的压力,给知识青年家长 造成负担,同时给一些知识青年带 来不幸。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简介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指的是二十世纪 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文化大革命运 动期间,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 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 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 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的指示,中国政府组织大量城市 “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 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
由于缺乏经验,知识青年都遇到了 诸多困难 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从农民身上, 知青们学到了乐观的生活态度
知青们确实学习到了一些农活技术 总的来说,知青在上山下乡的过程 中,得到了一些锻炼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68年到1969年,主 要是将大部分“老三届”毕业生分 配到农村、边疆 第二阶段从1970年到1973年,知 识青年上山下乡人数锐减 第三阶段从1974年到1976年,城 市中学毕业生的出路,又开始以上 山下乡为主 我国从1966年开始有了知青,1977 年是最后一批下放知青。
相关书籍
阿城:中篇小说《棋王》、《树 王》、《孩子王》
姜戎:长篇小说《狼图腾》,以自 己在内蒙古插队时的见闻写成 史铁生: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 平湾》 王小波:中篇小说《黄金时代》 作家老鬼:长篇小说《态方面
1968-1969年的大规模下乡运动的 目标虽然没有明说,显然是为了结 束红卫兵运动,就此而言它是成功 的。但从长期来看,它的后果确实 是消极的。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渭源成立机构始末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渭源成立机构始末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渭源成立机构始末王志红赵平1968年5月,为了动员安置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毛泽东主席发表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提示。

引起了全国上下的积级响应,并掀起了轰轰烈烈下乡运动。

1969年4月10日甘肃省革命委员会也下发了(1969)33号文件,文件要求对上山下乡安置时间,安置方式,经费标准、开支、口粮解决等问题进行了具体规定。

1969年1月3日,渭源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立即贯彻、落实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最高指示的通知),要求各公社、机关单位、学校和大队、生产队都要成立领导小组,并指定专人立即着手进行工作做好城镇居民和知识青年的下放工作。

1969年10月渭源县成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1976年改名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办公室。

1973年为了加强对知识青年的领导和管理工作,并以渭党发(1973)30号文件发文下发成立“渭源县革命委员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通知”文件通知说:“为了加强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领导,县委决定成立渭源县革命委员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领导下组,并设立办公室,领导小组由魏其虎、李信仓。

李玉春、闫德孝、高义、雒玉麟、杨映林、张梅桂、王正南、李福荣、牛学礼十一同志组成。

魏其虎同志任组长,高义、李信仓为副组长。

李福荣为办公室主任,配备专职干部一名。

各公社也要相应指定专人负责这项工作。

”办工室机构任职表:主任;李福荣(1973年10月——1975年1月)姚万元(1975年1月——1976年10月) 副主任:张印安(1975年1月——1976年10月)(改名后的机构任职1980年撤销至)主任:姚万仓(1976年10月——1978年2月)蒋金元(1979年2月——1980年7月)副主任;张印安(1976年10月——1979年2月)渭源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实际上是从1968年就开展了。

1969年成立渭源县成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时,当年就成立了两个知青点:一个是庆坪公社清泉大队知青点,安置的主要是北京、白银等外地知青,另一个是五竹公社的白家沟知青点;安置的是兰州、白银及渭源的知青。

2019高中历史备课素材:为什么要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2019高中历史备课素材:为什么要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2019高中历史备课素材:为什么要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已经是个特定的历史名词,大体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下乡青年。

中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文革”时期形成高潮,1978年终止。

为什么要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呢?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城市化,应当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而在中国却出现与之相反现象,这是为什么?最初的知识青年下乡与我国当时的经济建设方针有关。

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绝对支配地位。

原来城市的个体经济、小集体经济也被纳入所谓集体所有制经济,连蹬三轮车的,卖针头线脑的,修鞋的都被改造成“单位人”。

据《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字:1952年城镇个体劳动者有883万人,到1978年仅剩15万人。

国家对劳动力实行统包统配,于是人们只有等待就业。

20世纪50年代,国家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能够容纳大量劳动力的轻工业被放到次要位置,加之重生产、轻流通、轻服务的指导思想,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萎缩,就业机会大大减少。

l957年错误批判马寅初的人口论后,人口的增长处于无抑制状态。

人口的大量增加超过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就业问题日益尖锐。

城市人口的衣食住全由国家统一保证,城市人口的增加无疑也加重了国家财政和粮食供应的困难。

因此,50年代后期就有了知识青年“回乡”,即回老家务农的现象。

20世纪60年代初,“大跃进”的失误又使城市就业问题雪上加霜。

在1963年的调整经济措施中,动员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为一项国家的基本政策①。

与此前有所不同的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国家统一组织,严格计划,采取政治动员的方式,发放安置经费,去向也不仅仅是回乡,包括国营农场、边疆地区的生产建设兵团。

据统计,“文革”前全国已经动员了130万知青下乡。

人口政策和“大跃进”的失误,加剧了国民经济的失调和就业的难度。

国务院知青办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的基本看法

国务院知青办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的基本看法

国务院知青办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的基本看法
1981年10月,国务院知识青年领导小组办公室起草了一份《二十五年来知青工作的回顾与总结》,对这场运动的起因、发展、失误、教训等若干重大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文中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应该历史地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简单地否定或肯定,都是不适当的。

”文中的基本看法是:第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50年代,根据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就业难的国情提出来的,是我们党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次大试验。

它不是“文化大革命”才开始的。

第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本来是一个就业问题,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中,当成政治运动去搞,指导思想偏了,工作上有严重失误,造成劳民伤财,人民不满,也损坏了上山下乡的声誉。

第三,对广大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在建设农村、建设边疆的事业中所作出的贡献和受到的锻炼,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

对于他们那种志在四方、勇于承担国家困难、艰苦创业的精神,应当继续予以鼓励和宣传。

第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不能作为解决城镇知识青年就业的主要途径。

至于今后城镇知识青年去农村和边疆的具体形式与办法,应该根据历史的经验和形势的发展,把它搞活,讲究实效。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呼
儿嘿哟李春波- 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

建国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与当代大学生村官政策之比较

建国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与当代大学生村官政策之比较

建国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与当代大学生村官政策之比较作者:谢娟来源:《神州·上旬刊》2013年第01期摘要:1968年12月,毛主席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由此大规模展开。

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大部分前往农村。

“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多达1600多万人,当时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

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

但这一轰轰烈烈的运动也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落下帷幕。

所以知识青年成了1950年到1970年这一时间段自愿到农村的青年学生的特殊称谓。

知青下乡运动与大学生村官的盛行同样是国家为知识分子回流到农村而做出的重要决策,所以文章将这两个具有不同时代但却有相同境遇的事件联系到一起,并通过其所表现的时代特征来阐述青年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知识青年大学生村官比较责任意识一、不同的历史背景面临相同的社会问题是二者得以相提并论的主要原因虽然二者面临不同的历史背景,但是它们发起的主要原因还都要从减轻城镇的就业压力开始说起。

(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表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就业状况首先,“三大改造”中对劳动力实行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造成了许多人消极等待就业的现象。

1950年至1955年,全国登记失业人数分别为36.6万、37万、24万、43.9万、11.9万、5.4万,但1956年猛增至102.5万[1],这清晰地说明了就业政策的调整给城镇就业带来的影响。

其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也限制了就业门路的多样化。

再次,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支配地位使城镇青年就业门路越来越窄。

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公有制的支配地位堵死了通过发展个体经济、小集体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来拓宽的就业渠道。

1952年城镇个体劳动者人数有883万人,到1978年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15万人[2],就业压力已经到了政府无法缓解的地步。

历史学基础(名词解释)模拟试卷13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名词解释)模拟试卷13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名词解释)模拟试卷13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正确答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了“文革”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具有特定含义,它是为安排知识青年劳动就业和“反修防修”而进行的一场政治运动。

“文革”开始后,由于招生考试制度被废除,滞留在社会的中学毕业生越来越多,而多数厂矿企业无法招收新工人。

为了解决大量中学生的出路问题,同时也是为了“反修防修”,1968年底,毛泽东又发出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他强调:“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从此,一场全国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骤然兴起。

据统计,全国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达1600多万人。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为建设祖国边疆和农村所做的贡献,是不容抹杀的。

但是“文革”期间的这场运动也带来许多消极后果。

涉及知识点:文化大革命2.士家制正确答案:士家制是三国曹魏推行的军事政策。

为保证有足够的兵源和防止士兵逃亡,规定士兵及其家属另立户籍,称为“士家”。

士家集中居住在邺城一带,由军营或郡县管理,社会地位很低。

士家的子孙必须世世代代当兵,娶妻也必须是士家的女子。

士家制保证了曹魏时的兵源,是曹操称霸北方的重要条件。

解析:此题考查曹魏的军事政策。

答案中应当指出士家制建立的原因、具体方式以及士家制对曹魏政权的重要影响。

知识模块:中国古代史3.河朔三镇正确答案:唐朝后期出现在河北地区的卢龙、成德、魏博三个藩镇。

河朔三镇的起初皆为安史降将,治下又是安史叛乱的根据地,民族成分也较为复杂,人多彪悍尚武,有一定胡化色彩。

唐朝后期,三镇节度使的任命朝廷基本不能干预,皆为家族相传或悍将夺位,然后奏报中央予以形式上的承认。

三镇各拥强兵,自行署置官吏,赋税截留本镇不上贡,又互结婚姻以为声援,朝廷也是视同度外。

由于这三镇都在唐朝的河北道,所以被称为“河北三镇”,又称“河朔三镇”。

直到五代的后梁、后唐时,才比较彻底地解决了这些地区的割据问题。

党团知识竞赛题库(三)

党团知识竞赛题库(三)

党团知识竞赛题库(三)党团知识竞赛题库140、1955年8月,长春建筑工程公司开始在青年中组织青年节约队,由于中共中央于当年发出“A”的号召,这一组织形式在全国有了普遍发展,据1955年9月底的统计,全国共有青年节约队7163个,参加人数31.4万人。

A.厉行节约B.提倡节约c.注意节约141、1955年7月,团中央提出动员一部分城市未能升学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和其他社会青年参加垦荒工作。

8月底由60人组成的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作为全国第一支垦荒队奔赴A。

A.黑龙江省萝北县B.浙江大陈岛c.江西省德安县142、1955年10月,由98名青年组成的上海青年志愿垦荒队,到江西鄱阳湖畔安家落户。

不久团中央书记胡耀邦专程到那里看望大家,为垦荒队题写了B几个大字。

A.“青年志愿垦荒队”B.“共青社”c.“青年垦荒队”143、1955年8月30日,在欢送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的群众大会上,团中央书记胡耀邦作了著名演讲A。

A.《向困难进军》B.《向荒原进军》c.《向科学进军》144、全国第一支青年垦荒队发起人是A的五位青年团员,杨华、庞淑英是他们中的带头人。

A.北京B.上海c.黑龙江145、1955年,毛泽东向全国发出了在12年内绿化祖国的号召,团中央立即响应,组织带领广大团员和青少年做植树造林的先锋。

1956年3月,c五省区青年,在延安召开动员广大青年绿化黄河造林大会。

A.陕西、甘肃、宁夏、山西、内蒙古B.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南c.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河南146、为在青少年中开展“劳动教育”,1954年暑假,青年团北京市委发动全市大中学生参加建设“苏联展览馆”(今北京展览馆)c的义务劳动,共有18580人次参加,开挖土方量5542.29立方米,完成全部地方工程的二分之一以上。

A.清理施工现场B.开挖地基c.挖湖工程147、在1953年至1955年的3年中,青年团协助党和政府安置了c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生产劳动,使国家的劳动大军获得了一大批有一定觉悟和文化知识的生力军,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聊城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概述

聊城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概述

聊城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概述聊城市委党史研究室阴元昆执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初期称下乡上山),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发展起来的,在“文化大革命”中演变成一场群众性政治运动。

聊城地区(初期称聊城专区)为解决城镇中、小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也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

一、聊城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兴起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经过三年恢复,很快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这个阶段,一方面,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较快,中小学入学率明显增加,但由于中高等教育结构不尽合理,招生规模小,不能满足大量中、小学毕业生的升学要求。

同时,城镇经济基础比较差,吸纳社会就业能力不足,就业矛盾日益突出。

另一方面,弱小的农业生产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更不适应工业发展的要求,随着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农业战线亟需大批知识青年。

针对这一情况,党中央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把扩大农业投资比例和耕地面积,加强农业劳动力配备,增加农业生产放到重要位置。

年,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的按语中写道:“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各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开始探索起步,聊城地区动员和组织青年参加边疆、山区的开发建设,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占较大比重,直接到农村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人数并不多。

世纪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遇到严重困难并进行大调整,党中央号召压缩精简城镇人口,支援农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地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年,聊城地区成立相应机构,做出精简人员的规划。

不少城镇不能升学的青年学生陆续下乡、回乡支援农业第一线。

年月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月日,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委发出《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和其他闲散劳动力下乡、回乡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指示》。

知青上山下乡的分析

知青上山下乡的分析

知青上山下乡的分析学号:10124481 学院:外国语学院姓名:余洁内容提要:上山下乡运动指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后期,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共产党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

本文重点分析了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原因,知青上山下乡后的生活,知青的回城方式以及对这次运动的思考。

关键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天浴回城方式身体知青上山下乡的原因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高考停止,到1968年为止许多中学毕业生即无法进入大学,又无法被安排工作,此外66至68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使得中共领导机构意识到他们需要寻找一个办法将这批年轻人安置下来,以免情况失去控制。

1968年12月21日晚上,新闻广播中播出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他们高中、初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农村去,来一个动员。

各地农村的同志要欢迎他们去。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1969年许多年轻人因此下乡去农村。

全国也开始有组织地将中学毕业生分配到农村去。

当时有一些青年热血沸腾,十分积极,咬破了手指,写了血书,表示坚决响应毛主席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从种种渠道感觉到了城乡差别很大,不是很想去。

实事求是地说,那个时代,寻找各种理由不去农村的,还是少数。

很多知青们,就像《天浴》中的文秀他们一样那样,举着红旗、戴着大红花,文秀戴着大红花,坐上解放车,“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好儿女志在四方”,这是知青们当时的口号。

上山下乡考试题目和答案

上山下乡考试题目和答案

上山下乡考试题目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于哪一年?A. 1958年B. 1966年C. 1968年D. 1976年答案:C2. 上山下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促进城市人口向农村流动B. 缓解城市就业压力C. 培养青年的劳动观念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在上山下乡运动中,哪些人被鼓励或要求参与?A. 城市青年B. 农村青年C. 工厂工人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4. 上山下乡运动中,青年们通常被分配到哪里?A. 城市B. 农村C. 工厂D. 学校答案:B5. 上山下乡运动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B. 缓解了城市人口压力C. 提高了农村的文化水平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上山下乡运动对参与者个人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增强了他们的劳动技能B. 拓宽了他们的生活视野C. 增加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上山下乡运动结束后,大多数参与者的去向是?A. 留在农村继续生活B. 返回城市C. 出国深造D. 进入工厂工作答案:B8. 上山下乡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A. 只是一个短暂的历史事件B. 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C.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上山下乡运动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B. 增强了人们对农村的认识和理解C. 为后来的改革开放积累了人才和经验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上山下乡运动在国际上的影响如何?A. 被其他国家广泛效仿B. 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讨论C. 对其他国家的青年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上山下乡运动中,青年们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哪些?A. 生活条件艰苦B. 劳动强度大C. 缺乏文化娱乐活动D. 与家人分离答案:ABCD12. 上山下乡运动对农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增加了农村的劳动力B. 改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C. 提高了农村的教育水平D. 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答案:ABCD13. 上山下乡运动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B. 减少了城市的人口压力C. 促进了城市的文化发展D. 增加了城市的经济负担答案:AB14. 上山下乡运动对青年个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增强了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B. 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C. 提高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D. 影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答案:ABCD15. 上山下乡运动结束后,青年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哪些?A. 重新适应城市生活B. 寻找工作机会C. 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D. 处理与家人的关系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上山下乡运动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兴起时间再考查
摘要: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旷日持久且影响深远的一件大事。

对这场运动的兴起时间,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应兴起于1950年代,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兴起于1968年。

这场运动应兴起于1964年。

关键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兴起时间;考查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旷日持久的由政府组织的社会运动。

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不仅改变了一代青年的人生道路,而且还牵动亿万城镇居民和为数众多的农民的切身利益。

对于这场运动兴起的时间,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另一种观点认为兴起于1968年。

但笔者认为这场运动萌发于20世纪50年代,而兴起的时间应该是1964年。

运动,是指政治、文化、生产等各方面有组织、有目的而规模较大的群众性活动。

因此,一场运动的兴起必然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第一,有组织、有目的;第二,规模较大;第三,广泛的群众性。

用这三个特征去考查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时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场运动应兴起于1964年。

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不应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
第一,从群众性来看,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指的是城市知识青年到边远地区,到农村进行生产、生活,而不是指农村知识青年回乡。

历年来,对知青上山下乡人数统计都没有把回乡的农村知识青年计算在内。

据统计,截至1958年9月,全国有200万没有升学的中小学毕业生到
农村参加生产[1]。

然而,这200万中小学毕业生绝大多数都是家住农村的知青,而城镇知青却很少。

因此,在这一时期,城镇知青受影响还非常小,有的地方甚至还没涉及城镇青年,不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第二,从规模上来看,在1964年以前,城镇知青下乡人数很少,还不能称之为一场运动,最多只能作为前奏。

据统计,截至1958年上半年,全国城镇中小学毕业生到农村安家落户的人数约只有1.5万余人[2]17-24。

随后是“大跃进”运动,过热的经济使大量劳动力流向城市,很多原来下乡的知青又回到城镇。

所以,这时期的知青上山下乡还是小规模的,而且是断断续续的。

第三,从组织上来看,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知青上山下乡还没有具体的政府机构来组织,也没有具体的政策。

这一时期政府主要进行号召和实验。

1955年毛泽东同志在《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的按语中发出号召,“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3]。

不久,团中央进行了“组织城市知识青年下乡的试验”。

1955年10月15日,一支由98名热血青年组成的“上海市志愿垦荒队”,来到了江西省德安县九仙岭脚下开创新生活。

之后,共青团中央在全国10多个省市组织了远征垦荒队,动员城市青年奔赴农村。

总的来说,1964年以前的知青上山下乡还停留在部分知青响应政府号召,自觉自愿上山下乡阶段,可以说是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试验期。

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也不应兴起于1968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特别是1968年12月毛泽东发出“再教育”
口号之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在形式上被赋予了政治意义:消灭三大差别、培养革命接班人、“反修防修”。

很多学者以此为依据,认为这场运动应开始于1968年。

但实质上1968年及以后的运动与1964年及以后的相比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是“文化大革命”前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继续,只是加入了一些绚丽的政治光环。

第一,从具体的方针和政策上来看,1968年及以后实行的方针、政策与1964年相比基本相同。

在知青上山下乡方面,党和政府在1968年以后并没有制定或施行新的方针、政策。

比如安置地点的选择、安置经费、安置方式及物质补助等,都沿袭了1964年以来的政策和措施。

第二,从组织工作来看,相对于1964年,1968年以后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组织工作趋于松散。

“文革”爆发后到1968年,全国约有1 000多万初高中毕业生。

1968年12月21日,毛泽东发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口号,全国出现了一个上山下乡的热潮。

但是如此庞大的知青队伍,从中央到地方却没有专门的领导管理部门。

比如,作为最高职能部门的中央安置办公室,转为军代表控制下的国家计委劳动局下的一个小组,直到1970年初,这个安置系统的中枢部门只有3个人;各省、市、地、自治区、县也没有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领导小组和领导人[4]。

“文革”爆发后,直到1973年6月22日才召开第一次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研究“统筹解决”的方针政策[5]。

第三,从根本目的来看,仍然是缓解城市经济压力,解决就业问题。

经济原因仍然是其根本原因,当经济过热“高涨”时,下乡知青就少;当经济处于调整“紧缩”时期,运动就处于高潮。

70年代初,经济建设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三次“过热”,接踵而至的就是运动的大滑坡:1970年,全国共有106.4万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仅相当于上年的39.8%;1971年减至74.8万人,1972年再减至67.4万人。

由于盲目招工,结果造成了“三个窟窿”,国家又进行调整,经济“紧缩”,接着又是运动的高涨:1974年下乡人数172.48万人,1975年高达236.86万人[4]2。

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应兴起于1964年
第一,从组织上来看,1964年知青上山下乡正式纳入党和国家的制度化轨道。

196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青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这是知青上山下乡的第一个纲领性、指导性文件。

196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为此发布了通知[1]250。

《决定》发布后,党和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有组织地开展城镇知青下乡运动,党中央、国务院成立了“知青下乡指导小组”和“国务院安置办公室”。

同时,中央局、各省、市、地、自治区和有任务的专区、县随后相继组成由一名主要领导负责的专门领导小组[1]28。

这些部门根据各地情况制定出下放计划与接收计划上报中央,然后由国家计委制定出详细的全国性安置计划并计算出所需经费,再将动员人数及经费层层落实到各省、市、自治区及学校、街道。

可见,知青上山下乡从1964年真正成为一场有组织、有目的的运动。

第二,从规模上来看,1964年以后上山下乡知青的人数激增,规模
宏大。

1964年初,《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发布后,广大知青热烈响应号召,争先恐后奔赴农村。

加之党和政府随之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知青上山下乡的政策和措施,使得知青上山下乡的规模大大超过以前。

据统计,仅1964年就有32万知青上山下乡。

此后,知青的规模不断壮大,1965年1-8月份,就有25万知青下乡;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时,全国下乡知青超过129万人[5];1967-1968年,有199万城镇知青下乡[4]3;到70年代规模更大,1970年为106.4万,1974年为172.48万,1975年为236.86万。

可见,1964年后知青上山下乡在全国铺开,参与人数越来越大,在规模上可称之为运动。

第三,从群众性来看,1964年以后的知青上山下乡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和社会影响力。

1964年初,《决定(草案)》发布后,《人民日报》从2月至5月连续发表社论,对知青上山下乡的意义、途径、政策、措施进行系统的阐述。

1965年5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又从政治高度肯定了知青上山下乡的作用和意义。

社论指出,知青上山下乡“绝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情,而是一项具有革命战略意义的大事情。

”“应当从关怀和培养革命接班人的意义上来看待城市下乡劳动的知青。

”政策的颁布和广泛的宣传,一方面使得参与上山下乡的知青的人数激增,受影响的家庭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使各行各业的群众包括农民都知晓并了解、支持这项运动。

可以说,1964年后的知青上山下乡已经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广泛参与的,妇孺皆知的社会运动。

总之,知青上山下乡作为一项政府组织的运动,不管从运动的组织性还是从运动的规模和群众性来看,都应该兴起于1964年,主要标志是196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青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

此前的知青上山下乡是这一运动的试验期,是它的前奏;此后尤其是“文革”期间的知青上山下乡虽然加上了一些政治光环,但从运动的目的、意义和组织来看没有质的变化,是1964年以来的继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农村是一片广大的天地[N].光明日报.1958-09-11,1:4.
[2]刘小萌.中国知青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林蓉,章志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三次最高指示”[J].党史文苑,2003,(2).
[4]国务院知青办.全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统计资料[M].1981:2,3.
[5]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3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