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必背知识点 地球运动专题(全国通用)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地球运动是地球在宇宙空间中的轨迹运动,主要包括自转和公转两个方面。

了解地球运动的知识点对于理解地球的季节变化、昼夜交替以及地理现象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三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心以西向东的方向旋转。

自转产生了地球的昼夜交替以及地球的东西方向等一系列现象。

1. 自转轴与地球赤道:地球的自转轴是地球通过两个极点的轴线,地球的赤道则是垂直于自转轴的面与地球表面相交所形成的大圆。

地球的自转轴倾斜度约为23.5度,这一倾斜度导致了地球季节的变化。

2. 自转周期:地球的自转周期为24小时,即一天一夜的时间。

我们通常将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定义为一昼夜。

3. 勃兰特兹圈:地球自转导致赤道的扩张,使得赤道附近出现了一个最大纬度为23.5度的椭圆形带状区域,被称为勃兰特兹圈。

在这个区域内,昼夜长短基本相等,季节变化不明显。

二、地球的公转运动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轨道运动。

地球的公转运动导致了地球季节的变化以及不同时区的存在。

1. 公转轨道: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的公转轴与公转平面呈一定的倾角,这使得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移动。

2. 公转周期: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称为一年,通常精确地定义为365.24天。

我们一般将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定义为一年。

3. 地球季节的产生:地球公转轨道的椭圆性质使得地球与太阳距离有所变化,这导致不同季节的出现。

当地球离太阳较远时,称为地球远日点,此时距离太阳的距离最大,地球接受到的太阳辐射也较弱,所处的季节为冬季。

相反,当地球离太阳较近时,称为地球近日点,此时距离太阳的距离最小,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也较强,所处的季节为夏季。

三、地球运动的影响地球运动对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 季节变化: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造成了地球不同季节的变化。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的运动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的运动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的运动
高考网为大家提供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的运动,更多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及答案、高考地理真题、高考地理答案、高考地理复习资料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运动特点
1、地球的运动特点
2、地球自转方向
3、黄赤交角及地球公转
黄赤交角(β):地球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23.5°。

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

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
(1)晨昏线: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2)判别晨线和昏线
晨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进入昼的界线。

昏线: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进入夜的界线。

(3)晨昏线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并且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晨昏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角为0°。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第一章地球的运动-核心知识全归纳》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第一章地球的运动-核心知识全归纳》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1、恒星日:23h56m4s太阳日:24小时2、假如地球自转方向相反,自转周期如何变化?恒星日不变,恒星日比太阳日长3、除极点为0外,角速度都为15°/h,线速度=1670*cosα(α为当地纬度);在纬度相同情况下,海拔越高的地方自转线速度越大。

4、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5、近日点、远日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近的点叫近日点1月初;速度(包括线速度和角速度)最快;距离太阳最远的点叫远日点7月初,远日点时最慢。

6、公转平均角速度:1°/d;30km/s1、地轴与赤道面夹角:90°;地轴与黄道面夹角:66°34′;黄赤交角:23°26′2、黄赤交角的直接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决定回归线度数、极圈度数。

3、太阳直射点:太阳光线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

地心和日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4、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6.22-9.23,地球公转速度怎么变化?(先慢后快)近日点-远日点,速度越来越慢。

远日点-近日点,速度越来越快。

5、太阳直射点直射次数:①回归线之间2次;①回归线上1次;①回归线之外0次6、7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什么纬度?(23.5-(30/90)*23.5)(提示:本题中地球绕日公转可近似看作匀速运动)7、黄赤交角度数与地轴倾角互余;黄赤交角度数与极圈度数互余;黄赤交角度数=回归线度数①1-黄赤交角;①2-地轴倾角;①4-北极圈纬度①1=①3= 23°26′;①1 + ①2 = 90°;①3 + ①4 = 90°;①2=①4= 66°34′;①1 + ①4 = 90°;①3 + ①2 = 90°;8、存在黄赤交角时:①使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①决定回归线、极圈线的度数;①决定五带的范围;①产生四季;①使昼夜长短发生变化;①使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生变化9、黄赤交角变大时:(1)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变大。

地球的运动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运动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运动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球的运动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个基本形式。

这两种运动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的日常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这一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线进行的旋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现象。

自转的周期约为24小时,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

1. 自转产生的现象(1) 日夜交替:由于地球自转,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受到太阳照射,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2) 地方时:地球自转使得不同经度的地方接收到太阳光线的时间不同,从而形成了地方时差。

(3) 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力,称为科里奥利力,它影响着大气和海洋的流动,形成了地球上的风向和洋流。

2. 自转的影响(1) 生物节律:昼夜交替影响了生物的生活节律,如人类的作息时间、动物的活动时间等。

(2) 气候分布:地球自转与地球倾斜的角度共同作用,影响了气候类型的分布,如赤道地区常年炎热,而极地地区则寒冷。

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保持约66.5度的倾斜,这个倾斜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1. 公转产生的现象(1) 季节变化:由于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不同季节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北或以南移动,导致季节的变化。

(2) 昼夜长短变化:随着地球公转到不同位置,昼夜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尤其在两极地区,甚至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3) 太阳高度角变化:地球公转导致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角变化,影响地表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

2. 公转的影响(1) 农业生产:季节变化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不同季节适宜种植不同的作物。

(2) 气候类型: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共同作用,形成了地球上多样的气候类型,如热带、温带和寒带等。

(3) 生态系统:季节变化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许多物种的生活习性和迁徙模式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

高考世界地理必背知识之地球运动专题

高考世界地理必背知识之地球运动专题

高考世界地理必背知识之地球运动专题地球运动专题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久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缘由: 稳定的光照条件、平安的宇宙环境、相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xx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意义: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途中时间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区时差=时区差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日”,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高三地球的运动知识点

高三地球的运动知识点

高三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而了解地球的运动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的运行规律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三地球的运动知识点。

1.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使得我们能够看到日出和日落,形成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24小时,这也是我们常用的一天的时间单位。

2. 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运动。

地球绕太阳的轨道呈椭圆形,被称为椭圆轨道。

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为365.25天,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的时间单位。

3. 平太阳时和恒星时平太阳时是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时间计量方式,以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作为参考。

而恒星时则是以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作为参考,与地球的自转速度有关。

由于地球自转不是完全匀速的,所以平太阳时和恒星时会有一定的差别。

4. 地球的倾斜轴地球的轴倾斜是指地球自转轴和地球公转平面之间的夹角。

地球的轴倾斜造成了地球的季节变化,使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的气候。

当一个半球向太阳倾斜时,该半球将会处于夏季,而另一个半球将会处于冬季。

5. 黄道和赤道黄道是地球绕太阳公转时所在的平面。

在地球上,黄道被认为是太阳在天空中的轨迹。

赤道则是地球表面与地球自转轴相交的大圆,划分了地球的南半球和北半球。

6. 四季的变化地球的公转和倾斜轴使得地球呈现出四季变化。

当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区域会有所改变,导致不同地区的气温和日照时间发生变化。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交替变化源于地球不同部分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关系。

7. 黎明、白昼和黄昏地球自转使得我们能够体验到黎明、白昼和黄昏三个时段。

黎明是指观察者看到太阳即将升起但还没有完全升起时的时间段。

白昼是指太阳升起后直至太阳落山前的时间段,这段时间内太阳位于地平线以上。

黄昏是指太阳已经落山但天空仍保持亮暗交替的时间段。

8. 地球的黄赤交角地球的黄赤交角是指地球自转轴和地球公转平面之间的夹角,约为23.5度。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必背知识点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必背知识点

(3)沿地表水平运动(垂直不偏)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4)对地球形状的影响,赤道略凸,两极稍扁。
4.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H=90°-- 纬度差
(3)四季更替与五带划分
地球运速度。
2.黄赤交角变大变小对五带范围的影响。
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区别于昼夜现象(地球本身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最重要的是晨昏线的判读,以及关照图中隐含的时间点。
①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是6时,线与赤道交点为18时。
②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为0时,或12时。
③晨线上所有的点都日出,可根据日出时间算出昼长,也可根据昼长算日出时间。昏线同理。
(2)地方时
①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1度相差4分钟,15度差一小时,东加西减。
②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中央经线度数为15n,如东八区区时,就是120E的地方时。
5.日出、日落方位与日影朝向
非极昼区,北半球冬季,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北半球夏季,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日影方向与太阳方向相反。 回归线的度数
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0°经线地方时≠北京地方时(116°地方时)
③日界线:就找0时经线(地方时是0时的经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
新的一天的范围就是从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的范围,新的一天所占全球的比例,可用180°的地方时比上24,如180°为8时,全球新一天的范围是8/24=1/3。

地球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

地球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

地球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地球运动是天文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涉及到地球的自转、公转以及倾斜等方面的内容。

在高考中,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点经常会被考察,因此掌握地球运动知识点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地球运动的知识点进行一个归纳总结,帮助考生全面理解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一、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的轴线旋转的运动。

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 自转轴倾斜:地球的自转轴和公转轨道并不完全垂直,而是倾斜23.5度。

这一倾斜导致了地球季节的变化。

2. 自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钟4秒。

这个时间被定义为一日的长度。

二、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运动。

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 公转轨道:地球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轨道被称为地球的公转轨道。

2. 公转周期:地球公转周期为365.25天。

为了弥补四年多出来的0.25天,我们设立了闰年,每四年闰一次。

三、地球倾斜地球的倾斜对于季节的变化有重要影响。

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 倾斜角度:地球的自转轴相对于公转轨道倾斜23.5度。

这种倾斜导致了地球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的光照量以及气温的变化。

2. 季节变化:由于地球的倾斜,当北半球离太阳更近时,北半球会迎来夏季;当南半球离太阳更近时,南半球会迎来夏季。

这种季节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结果。

四、地球的影子与地理坐标地球运动会产生不同的影子效应,这对于地理坐标的计算以及时间的确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 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指的是太阳光线与地面之间的倾斜度。

在不同纬度地区的太阳高度角是不同的,这意味着不同地区的太阳直射点也是不同的。

2. 各个极昼极夜: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北极和南极地区在一年中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的现象。

极昼指的是连续24小时的白天,极夜指的是连续24小时的黑夜。

综上所述,地球运动是我们高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知识点。

地球的自转、公转以及倾斜等相关特征都对地球季节的变化,影子效应以及地理坐标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的重要规律专项知识点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的重要规律专项知识点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的重要规律专项知识点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的重要规律专项知识点
高考是高中最重要的时期,为了备战高考,查字典地理网为广大考生整理了地理地球运动的重要规律专项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1、地球自西向东转,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转,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转
2、地表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级递减至零;
3、除南北极点外,地表任一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为15°/h;
4、北半球观察北极星的仰角大小即为当地的纬度大小;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5、在地球公转运动中,近日点(1月初)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达最大值,远日点(7月初)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达最小值;
6、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
7、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春秋分直射赤道;
8、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约每天移动0.26°,每月移动8°;
9、晨昏线的判读:
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经过的线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经过的线为昏线;。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高中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高中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其自转轴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速度很快,每小时约为1670公里。

这个速度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在不同地方会有所不同。

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的变化,一天由自转一次完成。

地球的自转轴倾斜23.5度,这是导致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

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不同地区的接受阳光的程度不同,由此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夏至和冬至是地球自转轴倾斜最明显的时候,夏至时南半球最接受阳光,而冬至时则是北半球。

地球公转地球的公转指的是地球环绕太阳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速度为每秒29.8公里,这个速度使得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365.24天,也就是一年。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而不是完美的圆形。

这就是为什么地球到离太阳的距离会有所不同,正是由于这个椭圆轨道,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变化导致了季节的产生。

离太阳最远的时候是在7月初,而最接近太阳的时候是1月初。

地球的进动地球的进动是指地球自转轴的方向发生缓慢的变化。

这个变化的周期是约为26000年。

进动引起了季节的变化,当地球进动时,某些季节性的地理条件会有所改变。

进动使得地球的季节性条件有所改变,这是因为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太阳的位置也在变化,从而导致了太阳照射地球的方向会发生变化。

进动也影响了地球的星座位置,而且每隔2000年,星座位置都会有所不同。

总结地球的运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了自转、公转和进动。

这些运动导致了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如昼夜交替、季节变化以及星座的移动。

了解地球的运动是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的关键,也是探索宇宙奥秘的基础。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动现象,同时也激发他们对宇宙的探索兴趣。

高一地球的运动必考知识点

高一地球的运动必考知识点

高一地球的运动必考知识点地球的运动是高中地理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下面将介绍高一地球的运动必考知识点。

第一部分: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的运动。

以下是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点:1. 自转轴:地球自转的轴线叫做自转轴,它的两端分别是北极和南极。

2. 自转周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天。

3. 自转速度:地球自转速度不均匀,比如在赤道上自转速度最快,而在极地附近自转速度较慢。

第二部分: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运动。

以下是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点:1. 公转轨道: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椭圆形,被称为黄道面。

地球沿着黄道面绕太阳运行。

2. 公转周期: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5天,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年的长度。

3. 公转速度:地球的公转速度不均匀,离太阳越远的地方公转速度越慢,而离太阳较近的地方公转速度较快。

第三部分:地球倾斜与四季变化地球的倾斜是指地球自转轴与地球公转轨道之间的夹角。

以下是地球倾斜与四季变化的相关知识点:1. 倾斜角度: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23.5度。

2. 四季变化:由于地球的倾斜,不同季节地球倾斜的方向和程度不同,导致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也不同,从而引起四季变化。

3. 昼夜长度:地球在不同季节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不同,导致了昼夜长度的变化,例如夏至时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第四部分:地球的黄昏与白昼地球的黄昏与白昼是地球自转和地理位置的结果。

以下是地球的黄昏与白昼的相关知识点:1. 黄昏:当地球某一地区的阳光逐渐变弱,太阳落山之前的时间段被称为黄昏。

黄昏的长度随着季节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2. 白昼:当地球某一地区受到阳光照射,太阳升起到落山之间的时间段被称为白昼。

白昼的长度也随着季节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3. 极昼与极夜:在北极圈和南极圈附近地区,由于地球倾斜的原因,受到影响的季节会出现长时间的极昼或极夜现象,即连续数日不见太阳或不见黑夜。

第一章地球上的运动-高中地理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

第一章地球上的运动-高中地理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知识点1: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运动特点特点自转轴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太阳日:24时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速度角速度:约为15°/h ,除极点外都相等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递减知识点2:地球的公转 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1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1恒星年为365日6时9分10秒,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4.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5.速度位置 时间 速度A 点 近日点 1月初 线速度较快,角速度较快B 点远日点7月初线速度较慢,角速度较慢知识点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概念(1)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2)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3)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黄赤交角,目前是23°26′。

2.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移动规律(北半球)Chapter 1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2)周期: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还有相关性,具体如下表所示:三、我国航天发射基地区位条件评价(1)常规法: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此判断地球自转方向。

(2)极点法: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同理,看到地球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是在北极上空,看到地球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是在南极上空。

(3)经度法:东经度增大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也是地球自转方向。

(4)海陆法:根据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

如沿某一纬线从欧洲到亚洲的方向或从太平洋经巴拿马运河到大西洋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

高中地理易考知识点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

高中地理易考知识点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

高中地理易考知识点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高中地理易考知识点: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是高中地理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地球有三种基本运动,包括自转、公转和倾斜。

这些运动不仅影响到地球的季节变化,也对我们生活中的时间和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一、自转运动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心从西向东旋转。

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这一运动导致了地球的昼夜交替。

当地球某一地区暴露在太阳光下时,这个地区就会经历白天;而当这个地区背离太阳光时,就会进入黑夜。

自转运动还导致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时区。

因为地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的时间差大致为1小时。

在相邻的时区间旅行时需要调整时间。

二、公转运动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动。

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365.24天,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一年。

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形状,因此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会有所变化,这也是导致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球公转的轨道上划分了四个时期,包括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

春分时,地球上的昼夜时间相等;夏至时,北半球的白天最长,南半球的黑夜最短;秋分时,昼夜时间再度相等;冬至时,北半球的黑夜最长,南半球的白天最短。

这些时期的变化导致了地球上季节的变化。

三、倾斜运动地球的轴线与公转平面之间存在一个倾斜角度,约为23.5度,这一现象被称为地球的倾斜。

地球的倾斜运动导致了地球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从而引起季节的变化。

地球倾斜的结果是四个不同的季节,包括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例如,在北半球夏季时,北半球靠近太阳的一侧接受到更多的日照,导致气温升高,天气变暖。

而南半球则正好相反,正值冬季。

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产生深远影响。

人们可以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来选择适宜的活动,如旅游、户外运动和农作物的种植。

另外,季节变化还会影响气候变化,如降雨量和温度的变化,这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公转和倾斜,这些运动导致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地理必备知识点之地球运动

地理必备知识点之地球运动

地理必备知识点之地球运动1.地球自转(1)地轴指向: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2)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3)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生活周期)(4)速度:角速度两极为0,其余为150/h;线速度由赤道(1667千米/时)向两极(0千米/时)递增(1)昼夜更替(天体东升西落)(2)地方时(区时)(3)水平地转偏向力2.地球太阳(1)方向:自西向东(与自转同向),北逆南顺(2)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后10秒(真正周期),回归年:365天5时48分后46秒(3)轨道:近正圆的椭圆(4)速度: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慢,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快。

平均值每天10,30万千米∕秒(1)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3)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4)四季的更迭(构成)(5)五带的划分进动和太阳关系:黄道平面(公转轨道面)和赤道平面(自转平面)夹角:23026',地轴与黄道平面夹角:66034'。

3.太阳照射点移动规律技巧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纬差(当地与太阳照射点的纬度高)=纬差(晨昏线与纬线切点的纬度差)技巧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原产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技巧3: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区域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的区域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热带区域:直射时达到最大值。

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技巧4:相同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最小差值规律热带地区:23°26’+当地纬度温带地区:23°26’×2寒带地区:90°+23°26’-当地纬度技巧5:正午太阳方位与影子方位、长短变化推论(1)在直射点以北:影子朝正北,正午太阳在正南。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知识点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知识点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知识点篇一:高中地理知识点必备地理高考知识点必背1①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a、赤道低气压控制;b、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c、东北信风吹向大陆,带来丰富水汽;d、南赤道暖流的加入使北赤道暖流更强劲;②东非高原的赤道附近地区没有成为热带雨林的原因:海拔较高,气温比刚果盆地低些。

③马达加斯加东部为热带雨林、西侧为热带草原的原因:a、大部分在热带,气温高;b、东侧暖流通过;c、岛屿中部为南北走向山脉;d、东南信风吹向岛屿,形成地形雨。

类似地区: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中美地峡的热带雨林。

④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高温期出现时间:干季快要结束、雨季快要来临时。

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超过热带草原气候。

⑤南亚地区5月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原因:从热带吹来的西南季风,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

⑥日本、朝鲜半岛的季风气候分布: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因为日本是岛国。

朝鲜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是由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

2、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需要关注的几处地方:①消亡边界: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几乎都是。

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岛弧链、深海沟。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③安第斯山脉:墨西哥以北的美洲部分为太平洋板块交界,墨西哥以南部分为南极洲板块交界。

板块张裂(生长边界)地区——裂谷或海洋(实例:大西洋、东非大裂谷)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陆边缘受挤压隆起为板块相撞(消亡边岛孤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界)地区板块之下形成海沟。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实例: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4、我国太阳辐射能时空分布规律①时间上,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光照时间长,各个地区的太阳辐射能夏半年多于冬半年。

高考地理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运动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的自转运动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自西向东每天绕着地轴匀速旋转一圈的运动。

这一运动使得地球的东半球相对于太阳来说是处于白昼,而西半球则是黑夜。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每小时约1670公里,这对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经济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人们在设计日程安排时需要考虑地球自转所带来的时间差,同时航空、轨道运输等都要让航线和路线与地球自转保持一致。

二、地球的公转运动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着太阳运动的轨迹。

地球以椭圆形轨道绕太阳旋转,这个轨道被称为地球的公转轨道。

地球的公转周期为365.2422日,即一年。

地球在不同季节的公转轨道上,离太阳的距离也会有所改变,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四季变化的原因之一。

地球公转的偏心率决定了地球离太阳的距离在一年中的变化。

三、地球的倾斜地球轴与太阳垂直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地轴倾角。

地轴倾角是地球自转和公转所引起的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地球某个半球倾斜向太阳时,该半球所处的季节为夏季,而远离太阳的半球则是冬季。

由于地轴倾角的存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这也是为什么澳大利亚在12月迎来夏天而北半球却是冬天的原因。

四、地球的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指地球地壳在地球内部力学作用下的变动。

地壳运动包括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

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地壳的隆起、下陷和平稳等现象。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突发现象,通常由地壳内部的应力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引起。

五、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地球的地壳由若干个移动的板块组成。

这些板块相对运动并相互作用,导致地壳上的山脉、地震和火山活动等现象。

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地球地壳变动的原因和机制,对地质学、地震学和火山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六、地震和火山地震是由地球内部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表晃动的现象。

地震通常由构造运动中的断层滑动、火山活动或者岩石变形引起。

地震的地震波能够传递能量,造成地表的振动和破坏。

地震活动通常具有突发性和周期性,不仅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还有助于地球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

地球运动

地球运动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地球仪地图
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
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经度纬度的递变
东西半球的划分
根据经纬网确定位置和方向
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行进方向
比例尺大小/变化与图示范围
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等值线的基本特征
等高线与地形地势地貌、河流和选址两点/陡崖的相对高度
地球上两点间的距离计算
重要经纬线的地形剖面图
地球运动
天体(分类、特征)及天体系统(太阳系)
地球的普通性(八大行星特征)和特殊性(原因)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分析我国太阳辐射分布)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和意义
同步卫星
晨昏线/圈的判读及其特点
地方时、区时、时区的计算
北京时间和标准时间
日界线及日期的分割
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和意义
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判断
各地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关系)
等太阳高度线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和季节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太阳的视运动(方位和太阳高度)
物体影子的朝向(尤其是极昼)
月相的成因及观测时间(日食和月食)昼夜长短的计算
夏之日20、30、40、60度的昼长
昼夜长短的纬度和季节分布规律
昼夜长短与太阳高度的关系
日照图的判读
四季(天文、气候、欧美)的划分
卫星发射基地(太原酒泉西昌文昌比较)的区位选择。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球运动专题
2013年高考在即,小编整理了高中地理必背考点(地球运动专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着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
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8、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于纬度和地势③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19、公转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③四季的更替④五带的形成
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2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23、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

如海口﹥广州﹥上海,24、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
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6:00
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18:00
25、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昼夜现象出现
地球自转的球体—-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
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26、典型的季节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