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配药过程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与合理使用.1ppt课件

静脉输液的正确配置与合理使用.1ppt课件

精选课件
10
许多药物的稳定性受pH影响较大
青霉素G钠:最适pH为6.0—6.8 红霉素乳糖酸盐:最适pH为6.0—8.0
不宜与低pH的葡萄糖输液配伍;一般先以注射用水 溶解,或在5-10%葡萄糖输液500ml中,添加5%碳酸 氢钠0.5ml使pH升到6左右,再加红霉素,则有助稳定
• 维生素C:在pH值高时易分解变色
的药物到输液中,后加浓度低的药物


有颜色的药物最后加入输液中,避免

混合药液时有浑浊或沉淀不易被发现



中药注射液单独静滴,在西药注射剂滴完后

用溶媒冲洗后再滴中药制剂

规 范 化
输液现配现用,应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快使用
避免药物分解,药效下降和不良反应物质产生
精选课件
53
静脉药物配制流程 及注意事项
精选课件
11
质子泵抑制剂
弱碱性药物,酸性环境中不稳定,应避免与 偏酸性溶媒或与酸性药物配伍,不宜采用葡萄糖、 果糖,转化糖等与之配伍
奥美拉唑
pH值<7.0时极不稳定,变色降解 pH值12左右最稳定
专用溶媒10 m1,含氢氧化钠
精选课件
12
配置奥美拉唑的注意点
静注奥美拉唑应使用专用溶媒,禁止用其他溶剂溶解 静滴奥美拉唑应使用专用溶媒溶解,然后最好选用 100ml的0.9%NaCL (如用250或500ml,由于输液容量大,滴注时间延长, 可导致pH值降低,药物不稳定,容易变色) 奥美拉唑溶液应单独使用,使用的注射器及输液器应 单独使用,不宜接触其他药液 奥美拉唑溶液应现用现配,配好后应在2h内用完 滴注过程应注意避光,溶液变色后,不得再继续使用

静脉滴注的合理用药ppt课件

静脉滴注的合理用药ppt课件
在静脉滴注给药中,药物配伍禁忌会造成治疗失败 或不良反应的产生。 1.药物溶剂性质不同引起不溶。难溶于水的药物不 能与易溶于水的药物配伍。 2.氧化还原反应,如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不能与 有氧化性的药物配伍。 3.络合反应等导致的沉淀,四环素及喹诺酮类药物 与含金属离子的药物配伍,易产生难溶性络合物。
静脉滴注的合理用药
静脉滴注是临床常用的重要的给药方式 , 同时也是风险性较大的一种给药方式。据 我国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调查显示, 中国的注射液使用率为58.5%,2009年药 物不良反应报告品种59%为注射液,因此 应加强静脉滴注过程中的合理用药。
一.合理的选择溶媒
1.溶媒的pH值,对加入药物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1.1水解:如青霉素水溶液稳定PH为6.06.5,在葡萄糖(PH3.2-5.5)中可加速水 解而效价降低。而在0.9%NS(PH4.57.0)中则稳定。 1.2 酸碱反应:如奥美拉唑为弱碱性药物, 在酸性溶媒中不稳定,应用0.9%NS做溶 媒。

三.合理的给药剂量及给药时间
1.合理的给药剂量安全,有效。剂量过小达不到有 效血药浓度,剂量过大则不良反应增加。 1.1常规60岁以上老年人剂量为成人剂量的3/4。 1.2儿童剂量常按体重计算。 儿童剂量=剂量/kg.次(或日)x体重(kg) 儿童剂量=儿童体重(kg)/成人体重(60kg)X成 人剂量

2.临床常根据t1/2(半衰期)计算给药时间 2.1 t1/2在6-24小时之间的药物,首次给予负荷 剂量(X=2X0),根据药物半衰期间隔一定 时间 ,再给予维持剂量。 2.2 t1/2很短的药物,如治疗窗大的药物,可加大剂 量,使药物很快达稳态血药浓度,减少用药次数。 如治疗窗小的药物,则应检测血药浓度。

《静脉输液操作》课件

《静脉输液操作》课件

渗漏性损伤
总结词
渗漏性损伤是指药物渗漏至皮下组织,引起局部疼痛、肿胀等症状。
详细描述
渗漏性损伤多发生于血管弹性差、穿刺技术不熟练、药物浓度过高或输液速度过快等情况 。患者局部出现疼痛、肿胀、皮肤颜色改变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组织坏死。
处理方法
发现渗漏后立即停止输液,抬高患肢,局部冷敷或硫酸镁湿敷,遵医嘱使用抗炎药物。
药物过敏引起的全身 性反应,表现为皮疹、呼吸急促等症 状。
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液 ,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 遵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 、糖皮质激素等。
详细描述
过敏反应的发生与个体差异、药物成 分等因素有关。患者全身出现皮疹、 呼吸急促、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导 致过敏性休克。
拔针
输液完毕后,先轻轻揭去固定针头的敷料,将消毒棉球放在穿刺点上方,迅速拔出针头,并轻轻按压 片刻,以免出血或形成血肿。
04
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
防止空气栓塞
01
空气栓塞是静脉输液中 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可能导致病人死亡。
02
在进行静脉输液操作前 ,应确保输液管内没有 空气,并排尽管道内的 空气。
生。
对于新药或少用的药物,应特 别注意其配伍禁忌,并进行充
分的临床观察。
注意观察病人反应
静脉输液过程中,病人可能会出现各 种不良反应,如过敏、发热、心悸等 。
如果病人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应及 时停止输液,并进行紧急处理。
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特 别是对过敏体质和老年病人更应关注 。
对于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报告上 级医生或相关部门,进行抢救和治疗 。
剂量核对
仔细核对药品剂量,确保准确无误。 对于某些特殊药物,可能需要进行药 液稀释或混合,需按照规定操作。

静脉用药调配和使用操作规范PPT讲稿

静脉用药调配和使用操作规范PPT讲稿

调配操作程序:
1.选用适宜的一次性注射器,拆除外包装,旋转针头连接注射器, 确保针尖斜面与注射器刻度处于同一方向;
2.用75%乙醇消毒输液袋(瓶)的加药处; 3.除去西林瓶盖,用75%乙醇消毒安瓿瓶颈或西林瓶胶塞;
4.抽取药液时,注射器针尖斜面应当朝上,紧靠安瓿瓶颈口抽取药 液,然后注入输液袋(瓶)中,轻轻摇匀;
葡萄糖250ml 盐水100ml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
葡萄糖100ml
中药注射剂超剂量使用:
应该用溶媒量
糖或盐400—450ml 10%葡萄糖300ml 盐水250ml
当前你正在浏览到的事第十六页PPTT,共十八页。
其他药物配伍问题:
当前你正在浏览到的事第十七页PPTT,共十八页。
当前你正在浏览到的事第十八页PPTT,共十八页。
4.调配过程中,输液出现异常或对药品配伍、操作程序有疑点 时应当停止调配,与处方医师协商调整用药医嘱;发生调配 错误应当及时纠正,重新调配并记录。
当前你正在浏览到的事第八页PPTT,共十八页。
调配操作危害药品注意事项:
1、危害药品调配应当重视操作者的职业防护,严格按照有关 规程操作;
2、危害药品调配完成后,必须将留有危害药品的西林瓶、安瓿等单 独置于适宜的包装中,与成品输液及备份输液标签一并送出,以
供核查; 3、调配危害药品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手套、口罩及检查后
的西林瓶、安瓿等废弃物,按规定统一处理; 4、危害药品溢出处理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当前你正在浏览到的事第九页PPTT,共十八页。
静脉用药输液反应应急预案 一、临床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或保留静脉通路,改换
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二、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三、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四、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五、及时报告药剂科临床药学室、器械科、护理部等部门。

静脉输液ppt多图版内容详析.ppt

静脉输液ppt多图版内容详析.ppt

见尿补钾
30
参考材料
静脉输液泵、注射泵
31
参考材料
四、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
溶液不滴原因之一: 与针头有关
针头滑出血管外 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针头阻塞
32
参考材料
溶液不滴原因之二: 与压力有关
❖内压升高
原因:静脉痉挛
❖外压降低
• 液体静压降低 原因:输液瓶位置过低
• 向下的大气压降低 原因:通气管阻塞
周围静脉
7
参考材料
手 背 静 脉 网
8
参考材料
下肢 ❖大隐静脉 ❖小隐静脉 ❖足背静脉网
周围静脉
9
参考材料
头皮静脉
通过头皮浅表静脉输液,小儿多选此部位。 ❖ 颞浅静脉、 ❖ 额静脉、 ❖ 耳后静脉、 ❖ 枕静脉。
10
参考材料
二、常用静脉输液法
(一)周围静脉输液法 (二)头皮静脉输液法
11
参考材料
备物 加药 插管
14
参考材料
在病房
查对、解释 挂输液瓶
排气
选静脉 备胶布 扎止血带 握拳
消毒 再排气 穿刺 三松 固定
调滴速
填卡 安置、整理
15
参考材料
操作步骤及要点
选择静脉: 根据病情及药
液的性质
静脉应粗直、 弹性好、 避开关节
结扎止血带: 在穿刺点上
方5cm处
进针角度: 针尖斜面向上 与皮肤呈15-30°

16
参考材料
排气法
17
参考材料
结扎止血带方法
静脉穿刺方法
18
参考材料
胶布固定方法
夹板固定肢体法
19
参考材料
注意事项

静脉药物配置PPT课件

静脉药物配置PPT课件
空气抽样调查
“ 检测结果显示,经過320小时的监控,检 測出空气当中存在5-FU(0.12-82.6ng/m3), 80小时 后有环磷酰胺370ng/m3”*
2021/7/22
* Neal AD, Wadden RA, Chiou WL Am J Hosp Pharm
1983,40:597-601
20
在使用细胞毒性药物的护士尿样中 发现药物代谢物
“ 7位正在稀释和给予细胞毒性药物的护 士尿样中检測出该种药物的代谢物---
沙门菌/微粒体检測法 ”*
* Falck K, Grohn P, Sorsa M, Vianio al. Lancet 1979;1:1250-1251
2021/7/22
21
Cytotoxic Drug cleanroom AS2639
40
氨苄西林的稳定性
1%氨苄青霉素生理盐水溶液在不同温度,时间下的 降解百分率
温度(C) 4hr
8hr
24hr
5
1.0
2.2
3.3
27
1.8
2.6
8.3
1%氨苄青霉素5%葡萄糖溶液在不同温度,时间下的降 解百分率
温度(C) 4hr
8hr
24hr
5
10.1
15.2
29.7
27 2021/7/22
21.3
2021/7/22
31
2021/7/22
32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研究报告
▪自实行全院配置以来,不合理 处方从3.7%降到0.39%
▪术前不合理预防用药从10.2%降 到零
▪库存资金节约33.3% ▪药品损耗配置前为8.2%,配置 后为0.34%,下降了7.86%

《输液配伍》幻灯片PPT

《输液配伍》幻灯片PPT
输液微粒污染
指在输液过程中,将输液微粒带入人 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
• 微粒污染的来源
• 主要来源于药液生产的环境,生产过 程中的各环节以及配制溶液时被污染 等。
• 在药液制作过程中混入异物与微粒。 如水、空气、工艺过程中的污染。
• 盛药液容器不干净。
• 输液容器与注射器不干净。
• 在输液前准备工作中的污染。如切割 安瓿、开瓶塞,反复穿刺溶液瓶橡胶
等渗电解质溶液:常用0.9 %氯化钠溶液、5
%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用于补 充水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容量和渗透压平衡。
碱性溶液:常用5 %碳酸氢钠溶液、11.2 %
乳酸钠溶液。用于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
高渗溶液: 常用20 %甘露醇、25 %山梨
醇、25 % 、50%葡萄糖溶液。用于利尿脱水、 降低颅内压。
合理性配伍变化 配伍困难
不合理性配伍变化 配伍禁忌 可能引起药物作用的减弱和
消失,甚至引起毒副作用的增强, 不能配合使用
配伍变化的类型: 物理的配伍变化
化学的配伍变化 药理的配伍变化
发生了分散状态或其它物理性 质的改变,如发生沉淀、潮解、液 化、结块和粒径变化等,而造成药 物制剂不符合质量和医疗要求。
物理和化学的配伍变化
固体药物之间的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 液体药物之间的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
固体药物之间的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
润湿与液化
反响水的生成
结晶水的放出
吸湿
形成共熔物
结块
药物间发生氧化、复 原、聚散合剂、、分颗解粒等剂由反于响药
变色 产生气体
产生气物块有体时 发吸。时是药, 生湿出会物后现导产 颜发又结致生 色生逐块药化带变渐 说 物学色化枯 明 分反化,燥 制 解响的合这会 剂 失结引 变 效物些果起 质 。或现。结 ,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ppt课件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ppt课件

或药物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
体蛋白、药物成分不纯等 过程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
Page 21
原因
临床表现
发冷、寒颤和发热
轻者 体温38℃左右,停止输液 后数小时内恢复正常 重者 初起寒颤,继之高热达40 ~41℃,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 速、全身不适等。
Page 22
原因
临床表现
防治方法
1.输液前要严格检查药液、 输液用具。
Page
2
常用溶液
晶体溶液
葡萄糖溶液
胶体溶液
右旋糖酐
等渗电解质溶 代血浆 液 浓缩白蛋白 碱性溶液
高渗溶液
Page 3
水解蛋白
静脉高营养溶液
常 用 输 液 法
周围静脉输液法 头皮静脉输液法 中心静脉输液法
Page
4
周 围 静 脉 输 液 法
Page 5
用物准备
输液器1套 注射盘1套,另加加药用注 射器及针头、无菌纱布、 止血带、胶布、小垫枕、 瓶套、开瓶器、必要时备 小夹板及绷带
采用符合要求的包装材料 生产场所采用空气净化装置 严格执行制剂操作规程,提高检验技术
Page
41
2.临床输液方法上的控制
采用全封闭式输液 ,选用优质输液器
进气孔加净化器
带终端过滤器的输液针 减少添加药物次数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避免污染
Page
42
Page
43
小 结
静脉输液的目的、步骤、注意事项
遍布湿罗音,脉数且弱,心率快且节律不
整。
Page 25
原因
临床表现
防治方法
1.输注过程中控制滴速,量不 可过多,特殊病人尤应注意。 2.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 3.端坐位,两腿下垂 4.遵医嘱给药(如利尿剂、扩 血管药、平喘剂、强心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仔细核对加药盒内的安瓿或药瓶与标签上标识的姓名 药品名、规格、剂量和数量是否一致; 2、核对时需认真检查输液的外观,用力挤压输液, 观察有无渗漏,尤其是加药口的位置; 3、看袋内有无沉淀、变色、异物等; 4、核对时发现错误应及时通知配置人员,纠正错误, 必要时重新配制; 5、如果一切无误,按规定处理空的安瓿和注射器等 物品,然后按流程开始静脉输液操作;
配药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配制过程中出现异常反应立即停止配制, 待查明原因后再配制。如不能马上查明原 因,应及时建议医师修改处方,改为各药 分别配制;
配制好的输液成品如有异物、出现沉淀、 变色等异常现象者不得使用;
药物有破损、泄露、无标签或标签不清的 不得使用
合适的储藏条件;
严格的效期管理;
静脉输液配药过程
现在我国临床用药过滥,现有的治疗室无菌条 件有限,加药过程中会有尘埃、药物粉末等微 粒散落,护理人员正规加药也有一定困难;这 些都会成为输液的污染源,容易引起病人肉芽 肿、静脉炎、血栓、热源反应等。尽快建立静 脉药物配置中心,确保病人静脉用药安全。
静脉输液配药过程
配药过程的控制
配药过程的质量管理 静脉药物无菌配置及核对
静脉输液配药过程中的控制
静脉输液配药过程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其特 点是使用量大,且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因此对浓度、澄明度、ph值都有严格 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种类 不断增多,导致临床中药物调换频繁, 化学变化的多样性及复杂性也随之增 加。
静脉输液配药过程
仅美国一年的输液人次超过5亿次,输液发生 的医疗事故占全部医疗事故的35%-40%,造 成的经济损失达1700亿美元。
以增加血流和血液稀释,防止外周血管损伤。
静脉输液配药过程
配药中安全用药问题
常用溶媒的PH值
品名
葡糖糖注射液 葡糖糖氯化钠注射液 0.9%氯化钠注射液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灭菌注射用水
PH值
3.2-5.5 3.5-5.5 4.5-7.0 4.5-7.5 6.0-7.5 5.0-7.0
严格按医嘱给药时间给药。避免发生药物
蓄积性中毒的危险。Bid给药时间不少于5
小时。
静脉输液配药过程
配药中的安全用药问题
护士应熟悉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新 药应查看说明书,医生开的医嘱不一 定都正确。
静脉输液配药过程
配药中的安全用药问题
问题:5%葡萄糖100ml+阿托品0.5mg给一 名前列腺肥大患者静滴,是否适用?
静脉输液配药过程
配药中安全用药问题

择 溶液和药物的ph值能刺激静脉。输注药物的ph值应保持在
合 5-9范围,尽量减少对静脉内膜的破坏。ph值低于膜可出现严重的组织学改变,ph值高于8和低于6时 静脉炎增多。当药物ph超过人体ph(7.35-7.45)时,血液 将药物的ph缓冲到正常范围,输注越慢、缓冲得越好。 如果需要按常规给予酸性或碱性药物时,采用腔静脉给药,
静脉输液配药过程
药物配伍禁忌
药物配伍是在药剂制造或临床用药的过程中,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混合在一起。在配伍 时,发生不利于质量或治疗的变化称配伍禁 忌。
静脉配制药物的相容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很复 杂,不仅要考虑药物本身的性质,添加药物的 配伍禁忌,还要考虑制剂中的附加剂等等。
一般单糖、盐、等溶液输液都比较稳定。
静脉输液配药过程
配药中的安全用药问题
重视药物的不良反应
护士在首次用药前,要了解患者及家族中过去用 包括用过哪些药物、疗效如何、有无不良反应。 在输注的过程中,应根据所用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 做些必要的解释,以便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 由于一些药物的稳定性差,稀释后不可放置过长时间,否 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如青霉素溶在葡萄糖中有效期仅为 放置时间过长还可增加致敏物质的含量,使变态反应的发
致输液过程中静脉炎发生率上升。
静脉输液配药过程
配药中的安全用药问题
输注时间:许多药物在溶液中反应时间很 慢,个别注射液混合几个小时后才出现沉 淀,故在短时间内使用完,可避免发生明 显变化。比如氯丙嗪、吗啡等注射剂配伍 后很快分解,采用莫菲氏滴管低入,切忌 加入大输液中,以防液体变色、沉淀、失 效。
配药中安全用药问题 合理用药注意配伍 加药方法的改良
静脉输液配药过程
配药过程的质量管理
配药时做好三查七对,加药注射器要严格 执行一人一具,不得重复使用;
严格按医嘱给药; 对操作台面摆放的多份药品要有有效的阻
隔措施,防止药品混扰;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进行配制,如有疑问,
报主管领导协助解决;
静脉输液配药过程
静脉输液配药过程
备注
含Ca2+ 含Ca2+
配药中安全用药问题
直接反应:两种药物混合时产生新的化学物。 例:氯化钙与碳酸氢钠注射液混合后可生成难
溶性碳酸钙沉淀
钙剂与多数药物混合后经常会发生化学 变化,尽量避免与其它药物合用。
静脉输液配药过程
配药中的安全用药问题
选择合适的浓度
例:氯化钾浓度不超过0.3%, 每日补钾量为3-4.5克 将氯化钾注入大输液时,没有摇匀,结果导
如果只抽吸部分药液,则必须有标识注明
静脉输液配药过程
静脉药物无菌配置及核对
溶解瓶中药物时,用注射器抽吸适量相溶 的溶解注射液,针尖斜面朝上,挤压瓶口 的胶塞,再将针筒竖直,穿刺胶塞,注入 溶解液,振荡直至溶解完全。
抽吸药液,将药液通过加药口注入输液袋 中,摇匀。
核对
静脉输液配药过程
静脉药物无菌配置及核对
静脉输液配药过程
药物配伍禁忌
工作当中常用药物配伍禁忌:
胞二:禁与氨茶碱、甘露醇配伍 环磷腺甘:禁与香丹、化疗药配伍 参麦:含有皂苷,不适宜和其它药物配伍 刺五加:禁与丹参、清开灵、双黄连、鱼腥草配伍 止血芳酸:禁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林格氏液配伍 甲强龙:林格氏液、氯化钾配伍
静脉药物无菌配制及核对
从安瓿中抽吸药液加入输液带中(70%酒精 消毒安瓿瓶颈,就着损伤性废物盒打开安瓿, 不要就着台面液体打开,以防药液溅到药品上, 将打开后的安瓿放在注射器的统一区域,距离 5厘米。)
静脉输液配药过程
静脉药物无菌配制及核对
注射器针尖斜面朝上,靠在安瓿瓶颈口, 拉动针栓,抽区药液。将药液通过加药口 注入输液袋中,摇匀:整个过程应注意保 持处于“开放窗口”(指操作用的洁净操 作台上处于工作状态,并符合洁净度的要 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