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时 认识线段 画线段 教学设计电子教案【龟仙岛】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量、画线段》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量、画线段》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量、画线段》教案第一篇: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量、画线段》教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量、画线段》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毛线、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多媒体出示简笔画,让学生欣赏线条的美,对线建立初步印象。

小朋友,你们看这些美丽的图是用各种线画成的。

这些线的学问可大了,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研究一下吗?2、欣赏后,请小朋友用彩笔在纸上画出你认为最美的一条线。

(学生操作,师选取几张贴到黑板上。

)3、这些线都一样吗?谁能给他们分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线有直直的、有弯曲的)4、揭示课题:认识线段。

师:在线的王国里有许多不同家族的成员,今天我们要认识其中的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线段”。

(出示课题:认识线段)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感受线段的“直”(1)看:(多媒体显示:桌面上的一条线“弯曲状”)问:这根线是什么形状的?(2)猜:请小朋友猜一猜,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头,向两边一拉,这条线会变得怎样?(师作状后请学生猜)(3)拉:学生自己动手把线拉直。

(4)比:这样拉出来的线与原来那跟线有什么不同?(5)多媒体演示并指出: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

同时板书。

问:线段是什么样的?板书:直直的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1)导思:用一手捏住线的一头能得到线段吗?(做动作)(2)指出:这两手捏住的地方,也就是线的两头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两个端点”。

问: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3)请同桌小朋友互相指一指对方手中线段的两个端点。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第3课时《认识线段》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第3课时《认识线段》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第3课时《认识线段》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线段》是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第3课时的一节优质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理解线段的含义,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能准确地量出线段的长度。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线段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线段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长度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线段的含义及画法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逐步建立对线段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线段的含义,能正确地画出线段。

2.让学生掌握用直尺和三角板量线段长度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段的含义,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并能准确地量出线段的长度。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线段的两个端点,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准确的线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线段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线段的特点。

2.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线段的含义。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画线段,量线段,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4.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三角板、线段模型、教学课件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其中的线段,引导学生发现线段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线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线段的含义,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线段的两个端点,加深他们对线段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线段》教学设计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线段》教学设计认识线段【学习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

2、能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从一组图形中辨认出线段,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3、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能用刻度尺画和量出指定线段的长度。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会分辨线段。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师:请小朋友每人拿出课前准备的细线,同桌相互比比两根线的长短。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交流结果。

2、师:现在请小朋友来介绍介绍你们是怎样比的?生:我是先把细线的一端对齐,然后把线拉直,再看另一端。

教师板书:拉直;一端对齐。

师述:我们把这根细线拉直以后,就可以看成是一根线段。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以学生感兴趣的“比一比谁的线长”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为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做好了知识、能力与心理上的准备。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线段。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

端点端点(2)教师说明:一根线段有长有短,说明线段是有一定长度的。

当一根线段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为了表示它有两个端点,而且不变形,我们在画的时候要给它装上两个标志(在端点处画一短竖),用这个特殊标志来表示它就是线段。

[设计意图] 经过身边实物、同桌比较二个环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并积聚了大量的线段表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知教学,学生的学习欲望强烈,接受状态饱满。

由趣促习,能够很好地保存学生的注意力,真正的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此外,由教师介绍两个端点,加上很形象的两个小竖,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端点问题的歧异。

2、寻找线段(1)师:请小朋友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放平在桌子上。

师述:像长方形纸的四条边就可以看作线段,尺子的边也可以看作是线段。

第一单元 第03课时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 第03课时 认识线段(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第3课时认识线段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情境导入:【设计意图】:猜谜游戏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问题“谁有办法来量一量这根毛线的长度?”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为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识做好了知识、能力与心理上的准备。

1.温故知新:下面物体分别长多少厘米?铁钉长( )厘米 树叶长( )厘米2.猜谜游戏引入:(1)谜题:一根根,一条条,编制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有时弯,缝缝补补用得着。

(打一常用物)(2)预设:谜底:毛线3.变曲为直(1)出示毛线:看,毛线的形状是怎么样的?(2)提问:“谁有办法来量一量毛线的长度?”预设:可以先把毛线拉直,然后用尺子测量长度。

学习任务一:亲身体验,感知线段【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拉线”的操作中,感知线段。

这一环节注重学生的直观操作与概括交流,线段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因此引导学生想办法将曲线变直,由此体会“直”是线段的一个基本特征。

从身边物体中找线段,由摸一摸,指一指,到抽象地说出生活中的线段,有助于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经验及事物建立联系。

教学例61.感知线段的直。

(1)提问:请小朋友拿出课前准备的毛线,拉紧这根线,有什么感受?预设:变直了(2)提问:谁能展示一下你是怎样把这根弯弯的毛线拉直呢?预设:1 用手捏住绳子的两头,拉紧绳子。

2只捏住毛线的一端,另一端让毛线自然下垂。

(3)讨论:哪一种作法使毛线更直?(4)小结:你们知道吗,你们的一个小动作揭示了一个奇妙的数学知识: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认识线段)。

(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如果把它放松,它还是线段吗?预设:不是,它是弯的,不是线段。

(6)教师把线段斜拉、竖拉、不同方向拉。

提问:把线段向不同方向拉后,这样能把两手之间的一段看成线段吗?怎样可以判断?小结:不管怎么拉它们都是直的,可以看成线段。

(板书:直的)2.感知线段有两个端点。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第3课时《认识线段》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第3课时《认识线段》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第3课时《认识线段》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认识线段的概念,掌握线段的基本属性;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线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线段的概念和基本属性;•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线段与其他几何图形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精心设计的教学课件;2.学生个人白板和笔;3.相关的教学实物,如尺子、线段模型等;4.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线段,并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过线段吗?线段有什么特点?”2. 概念讲解通过示范或教学课件,向学生详细解释线段的定义并展示线段的基本性质。

同时,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

3. 案例分析设计几个简单的案例,让学生通过测量线段的长短来认识线段之间的大小关系,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4. 拓展活动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寻找身边具有线段特征的事物,并设计展示方式,增加学生的互动性和创造性。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线段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和思考。

五、课堂评价通过学生的表现、互动以及个人白板的书写情况来评价学生对线段概念的掌握程度和思维能力。

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下节课的调整和设计。

六、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在家里找出几条线段并测量它们的长度,写下相关的观察和感想,并在下节课时分享出来。

七、教学反思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八、延伸拓展在线段概念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探讨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方案,希望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关于线段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为他们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案模板(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案模板(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案模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案模板第【1】篇〗教材分析: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

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比较低,所以教材在编排上十分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要求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逐步形成认识,建立相关的概念,形成必要的技能。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主要特征,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

2、使学生能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从一组***形中辨认出线段,会数***形里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想像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通过操作能折、画出线段。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以及通过线段的特征来判断个***形的线段和线段数量。

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引入新课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师:老师让你们猜一个(课件出示谜面):一条条,一根根,编制衣物少不了,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要用着。

学生指名回答:毛线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从毛线中去学习一些数学的知识和本领。

二、动手操作,初步认识线段1、变曲为直教师出示毛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毛线的形状是怎么样的?(学生观察,得出毛线的形状是弯弯的、弯曲的。

)提问:你有什么好办法能使弯曲的毛线变直吗?让学生动手操作把毛线拉直并上台演示。

(操作:A 用手捏住绳子的两头,拉紧绳子。

B只捏住毛线的一端,另一端让毛线自然下垂。

讨论:哪一种作法使毛线更直?)师:你们知道吗?你们的一个小动作揭示了一个奇妙的数学知识: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课件出示文字)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认识线段)。

2、初步感知线段师:我们已经了解了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现在谁愿意上台来指一指哪儿可以看成线段。

提问:线段是怎么样的?〖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案模板第【2】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46~47页。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案第【1】篇〗1、认识线段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4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寻找生活中的线段,数线段。

教学准备一段线、练习纸教学过程一、认识线段1、感受线段的“直”请同学拿出一根线,把它随意摆在桌上,看它是什么样子?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端,向两边一拉,这条线会变得怎样?(教师演示后学生猜)学生自己动手拉直曲线。

提问:这样拉出来的和原来的那根有什么不同?(板书:直的)谈话: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

(线段)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线段(板书课题)请小朋友再捏住线的两端拉紧现在我们手上拿的是一条。

(线段)手捏住的两端就叫线段的两个端点(板书)两端之间的这段线是。

(直的)小结:所以线段必须要有两个端点,并且两端之间的线是直的。

3、线段可以这样表示(老师板书:)提问:谁来指一指这条线段的端点?有几个端点。

4、小结线段的特点二、实际应用1、其实平常学习、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线段:?你能说出生活中其他地方有线段?同桌说一说然后交流。

完成想想做做(1)2、完成想想做做(2)(1)黑板有4条边,它们都是什么?黑板是什么图形?(2)拿出长方形纸,摸一摸互相说一说有几条线段围城?然后交流。

(3)数一数下面每个图形是有几条线段围成?(略)学生相互数一数,指出端点在哪?三、画线段(想想做做 3、4、5)1、刚才认识了线段,你能画出一条线段吗?学生自由画。

然后交流,2、归纳几种画法。

3、给你两点能画出一条什么?(两个点能连成一条线段)4、三个点连成几条线段,画出什么图形?5、4个点呢?四、全课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他有什么特点?还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认识线段线段:直的2个端点〖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主要特征,能把物体直的边看成线段。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3课时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教案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3课时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教案新人教版

第3课时认识线段和量画线段〖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第6、7题。

〖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1.体验线段的特点。

2.会量、画线段。

〖教学准备〗课件,刻度尺,各种直的、弯的实物若干,例如:牙膏盒、药盒、吸管等。

〖情景导入〗1.谈话:(课件演示)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勇的消防队员叔叔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时都是争分夺秒的,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爬楼梯呢?2.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3.导入课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进行新课〗知识点1 认识线段(1)感知线段的直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活动:看一看,摸一摸事先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鞋盒、直和曲的吸管、铅笔、绳子、直和弯的铁丝等。

交流汇报。

小结:有的东西是直的,有的东西是弯曲的。

(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提问:找出你认为是直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讨论、汇报。

(都在两端有两个头)小结:都有两个端点。

(3)从实例中理解线段①在黑板上出示三组点。

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分别把黑板上的两个点用线连起来。

(其中A组的线用尺子连接,其余B、C组学生都随手画线连接)②提问:这3条线哪一条像数学书的边,为什么?(A组,因为它是直的,它还有两个端点)③小结:我们把像A组那样的线叫做线段,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比如数学书的边,盒子的边,铅笔、直吸管都可以看做是线段。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线段。

(出示课题)(4)巩固理解提问: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为什么?(①③④⑤是线段。

因为它们都是有两个端点,且是直的)知识点2 线段可以度量吗?(1)学生活动:尝试测量课本第5页的线段。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1单元 长度单位-第3课时 认识线段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1单元 长度单位-第3课时 认识线段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1单元长度单位-第3课时:认识线段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线段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能够用尺子或其他长度单位工具测量线段的长度。

–理解线段的概念,能够用线段解决简单问题。

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观察、测量、比较线段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勇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勇气。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线段的定义。

–掌握测量线段长度的方法。

–运用线段解决简单问题。

2.教学难点:–线段与直线、线段与封闭曲线的区别。

- 训练学生观察线段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尺子、直尺、量角器等长度测量工具。

–各种长度不等的线段模型。

2.教学素材:–带有线段图形的教学PPT。

–相关线段测量的例题和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通过展示不同长度的线段图形,让学生观察并讨论线段的概念。

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线段的长度,引入线段的测量方法。

3.示范操作:老师示范使用尺子等工具测量线段的过程,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4.练习巩固:学生独立使用尺子等工具测量给定线段的长度,并相互核对。

5.讲解理论:介绍线段的定义,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线段与其他几何图形的区别。

6.解答疑问:解答学生对线段测量方法的疑惑,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

7.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使用尺子测量家具等物体的线段长度,并写出测量结果。

五、教学反思本课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的概念,并掌握了线段的测量方法。

提升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节课将继续引入线段的延长、截取等相关概念,深入教学。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线段的特性,促进彼此学习。

2.制作线段测量小挑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测量不同长度的线段,并进行比较。

七、板书设计•线段的定义:两点之间的部分称为线段,用“AB”表示。

•测量线段的方法:使用尺子等工具,注意准确读取刻度。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认识线段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认识线段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课时认识线段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单元第3课时,主题是“认识线段”。

学生将学习线段的基本概念,掌握线段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够识别和绘制线段。

教学内容包括线段的定义、线段的性质、线段的绘制和线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线段的定义和性质,掌握线段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段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难点1. 线段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

2. 线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线段模型、直线和曲线模型、尺子、粉笔。

2. 学生准备:尺子、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线段模型,引导学生观察线段的特点,引出线段的定义。

2. 讲解:讲解线段的定义和性质,通过举例和演示,让学生理解线段的基本特征。

3. 练习:让学生绘制线段,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线段的理解。

4. 应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运用线段进行问题的解决。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线段的重要性和应用。

板书设计1. 认识线段2. 定义:线段是由两个端点确定的一条直线部分。

3. 性质:线段的长度是确定的,可以用尺子测量。

4. 绘制:用尺子绘制线段,注意两个端点的位置。

5. 应用:线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距离、绘制图形等。

作业设计1. 绘制不同长度的线段,并用尺子测量其长度。

2.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运用线段进行问题的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和应用,让学生对线段有了深入的理解。

学生能够掌握线段的定义和性质,并能够运用线段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需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线段。

重点细节关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难点是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或技能,对于本节课“认识线段”而言,教学难点主要包括线段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以及线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 3 课时 认识线段(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 3 课时 认识线段(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3课时认识线段(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5例6、P6例7。

教学目标1. 能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点。

2. 学会画线段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会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带刻度的尺子、一根绳子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如何量这条绳子的长度?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出示课件)预设:这条绳子是弯的,先把绳子拉直,就可以用尺子来量了。

师揭示课题:把绳子拉直后,我们两手间的这条绳子可以看成线段。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线段。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量绳子的长度这一场景引入课题,可以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提高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 认识线段1. 对线条分类。

师:把下面的线条分类。

(出示课件)(1)(2)(3)(4)(5)(6)预设:图(1)(3)(5)是一类,图(2)(4)(6)是一类。

师:分类的依据是什么?预设:按照线条的弯直来分,图(1)(3)(5)的线条是直的,图(2)(4)(6)的线条是弯的。

师:图(1)(3)(5)这样的图形叫线段。

2. 寻找生活中的线段。

师:你能在教室中找到线段吗?预设1:黑板的边。

预设2:桌子的边。

预设3:书的边。

……3. 探究线段的特点。

师:请你观察一下上面的三条线段,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点。

预设: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有两个端点。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形,发现线段的特点,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有助于空间观念的形成。

探究点2 线段的画法师:你们能用尺子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吗?说说你们的画法。

(小组讨论交流)预设1:在纸上画一个点,让尺子的刻度0与该点对齐,从尺子刻度0的位置开始画起,画到3厘米的地方,再画一个点,就画出了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预设2:先在纸上对应尺子的刻度0和刻度3的地方各画一个点,再用尺子把这两个点连接起来。

核心点总结画指定长度的线段的一般方法:从尺子刻度0的位置开始画起,画到指定厘米数的地方。

第1单元 第3课时 认识线段 画线段(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1单元 第3课时  认识线段 画线段(教案)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第1单元第3课时认识线段画线段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有两个端点,能正确地画出线段。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能正确地画出线段。

2. 教学难点:理解线段的含义,知道线段有两个端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谜语的形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线段。

谜语:一条直直的线,有头有尾,两个端点,连接着两点。

2. 探究新知1. 认识线段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讨论,发现线段的特征:直直的、有两个端点、长度可以测量。

2. 画线段教师示范如何用直尺和铅笔画出线段,并强调线段的两个端点。

学生练习画线段,教师巡回指导。

3. 巩固练习1. 判断下列图形中,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线段,并说明理由。

2. 画一条比给定线段长2厘米的线段。

4.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线段的概念,知道线段有两个端点,能正确地画出线段。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作业布置1. 抄写线段的定义。

2. 画5条线段,并用直尺测量它们的长度。

五、板书设计认识线段画线段1. 线段:直直的、有两个端点、长度可以测量。

2. 画线段的方法:用直尺和铅笔画出两个端点,连接两点。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讨论、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线段的概念,并能正确地画出线段。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线段的含义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线段的定义及其特征详细补充和说明:线段是数学几何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点。

因此,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线段的定义及其特征,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案范文(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案范文(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二年级(上册)44页例题和45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2.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具准备学具:每人一根毛线、一张*纸。

教具:吸管两根(一曲一直)、课件。

教学过程一、曲直对比,引入新课1.师:出示两根吸管(一直、一弯)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2.师:图上的两组小朋友在玩什么?(一组跳绳、一组拔河)两组同学手中的绳子有什么不同?3.师:观察你桌上的毛线,你发现什么?(弯的)二、动手*作,认识线段1.变曲为直,初步认识线段(1)师:你能想办法把这根弯的毛线变直吗?(板书:直)试一试。

(2)请生汇报演示:你是怎样做的?若出现:a用手捏住绳子的两头,拉紧绳子。

b只捏住毛线的一端,另一端让毛线自然下垂。

讨论:哪一种作法使毛线更直?(3)师: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

(板书:线段)观察同桌手中的毛线,哪一段是线段?互相指一指。

(4)师演示:同学们捏住的毛线的两头,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端点,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5)师:你认为线段有哪些特点?(直,两个端点)2.实物感知,强化线段特征过渡:生活中有没有一些物体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的情况存在呢?(1)师示范:拿起一把直尺,摸一摸直尺的边,你有什么感觉?再用两手去捏住边的两边,你有什么感觉?小结:直尺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我们就可以把这条边看作是一条线段。

(2)师:你还能在课本上、黑板上找到直的,有两个端点的边吗?总结:直尺、课本、黑板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3)师:线段具有哪些特点?(直、有两个端点)3.根据特征,自建线段模型(1)师:你能根据感受到的线段的特点,把它画在纸上吗?试一试。

(2)全班交流:你是怎样画线段的?为什么这样画?部分作品实物展台下展示对比,让学生根据线段特点进行判断。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线段、画线段 第3课时 |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线段、画线段 第3课时 |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线段、画线段第3课时|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教学内容为认识线段、画线段。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理解线段的概念,掌握线段的画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线段的概念,知道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数学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线段的概念,特别是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的特点。

2. 线段的画法,如何用直尺和量角器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直尺、量角器、粉笔、黑板。

2. 学生准备:直尺、量角器、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直线、射线等几何图形,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线段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

通过举例、展示实物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线段的特点。

3. 演示与操作:教师演示如何用直尺和量角器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4. 练习与讨论: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分组讨论,互相交流画线段的方法和经验。

5.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总结画线段的要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线段的概念和画法。

板书设计:1. 线段的概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

2. 线段的画法:使用直尺和量角器,先画出一条直线,再用量角器测量出指定长度,最后在直线上标记出线段的两个端点。

作业设计:1. 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如5厘米、8厘米等。

2. 在练习本上画出几个不同的线段,并用文字描述它们的特点。

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线段的长度、比较不同线段的长度等。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操作、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线段的概念和画法。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_第03课时_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_第03课时_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_第03课时_认识线段(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03课时认识线段,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掌握线段的特征,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线段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他们对长度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其中的线段概念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活实例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受线段的特点,逐步建立线段的表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线段的特征,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段的特征,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

2.难点:让学生理解线段的含义,能够正确画出线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线段的特点。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画线段,提高操作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2.学具:每人一把直尺、三角板,练习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线段,如尺子、绳子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线段都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线段的定义,让学生明白线段的意义。

通过示例,让学生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并强调画线段时要准确测量两个端点的位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给定长度的线段。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线段的知识。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认识线段》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线段》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3课时认识线段
学情分析:
在《认识线段》这节课教学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物体长短,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此类的内容,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都为这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水平较低,还不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注意力不够集中。

但喜欢动手,有极强的好奇心,强烈的表现欲,这些都是课堂上需要利用和捕捉的闪光点。

所以教材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用直观、描述的方式来探究线段的特征,让学生从“直直的”、“两个端点”、“可测量”的角度来感知、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观察、实践等活动,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直的、有2个端点、可度量的。

2.学生掌握用尺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想象和操作的能力,培养空间观念。

1/ 5
教学重点:感受线段的特征,会用尺量和画整厘米的线段。

教学难点: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尺量和画整厘米的线段。

2/ 5
3/ 5
1、请你指出哪些是线段。

2、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各由几条线段围成?
()条()条()条()条()条照这样下去,你能想到什么?
4/ 5
3、画一条 6 厘米长的线段。

4、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你能看出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吗?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预设4:画线段时,要用一只手按住尺子,使它不要移动,画出的线段一定要直。

探究数线段的方法。

注:此图片是动画缩略图,学生借助此动画探究数线段的方法。

如需要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动画“【数学探究】数线段练习”。

5/ 5。

《认识线段》(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认识线段》(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认识线段》(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是《认识线段》,这是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一节课。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将学习线段的定义和特点。

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线段的长度和方向。

教材中的相关章节是第一章第三节,内容主要介绍线段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二、教学目标: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能够理解线段的定义,能够识别和描述线段的特点,并且能够用直尺和尺规作图工具来画出线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线段的定义和特点,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用直尺和尺规作图工具来画出线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实际的线段,以及直尺和尺规作图工具,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线段的定义和特点。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线段,让学生感受线段的长度和方向。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理解线段的定义和特点。

接着,我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用直尺和尺规作图工具来画出线段。

我会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线段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上面会有线段的定义和特点,以及一些实际操作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直尺和尺规作图工具,画出长度为5厘米的线段,并标明线段的起点和终点。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线段的定义和特点,以及是否能够用直尺和尺规作图工具来画出线段。

对于没有掌握的学生,我会进行额外的辅导。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比如尝试画出不同长度的线段,或者用线段来组成不同的形状。

这就是我今天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线段的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线段的定义和特点是学生理解的重点。

线段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操作和描述来理解和掌握线段的特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线段的定义,我准备了实际的线段让学生感受线段的长度和方向。

通过观察和描述,学生能够理解线段的两个端点和有限长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电子教案-第1单元-第3课时 认识线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电子教案-第1单元-第3课时  认识线段

第1单元长度单位第3课时认识线段【学习内容】:课本5、6页【学习目标】: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准备】:刻度尺,各种弯的、直的实物若干,如:牙膏盒、吸管、绳子等。

【学习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勇的消防员叔叔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时都是争分夺秒,刻不容缓的,当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比较快)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观察体验,探究新知1、感知线段的直师:请拿出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丝等。

学生汇报。

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

师:请大家互相坚持谁拿对了,谁拿错了,并且互相纠正。

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假如从铅笔的任意一端开始,摸到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

像书本的边、直的吸管那样都有两个端点。

3、从实例理解线段师: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按自己的想法把每两点连结起来。

教师在黑板出示:学生操作,指名把黑板上的两个点用线连起来。

师:同学们画的这些线都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

师:大家说得好,请同学们看看、想想教科书第5页“做一做”的图下面那句话和三条线。

小结:我们就把像课本第5页中间的图叫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比如书本的边、盒子的边、铅笔、直的吸管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学生找出身边的“线段”,并说一说、评一评。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线段和画线段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线段和画线段 教案(教学设计)

《认识线段和画线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会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有两个端点;并会辨别线段。

2.能用刻度尺量出指定线段的长度,知道线段是可度量的。

【教学难点】学会量线段、画线段。

【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一个例题,认识线段分为四个层面由具体到抽象。

第一,用直观图和文字说明: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第二,用文字和图示的方法介绍:黑板的边、课桌的边、书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第三,给出线段的图,用文字说明这些都是线段。

第四,用文字说明: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并要求量出给出的线段长几厘米。

【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课件出示复习题目。

填一填。

(1)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

(2)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

(3)80厘米+20厘米=()米。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订正。

二、情境导入1、谈话导入。

师:妈妈购物回家,共有三条路,妈妈走哪条路最近?想一想,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呢?师: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2、提问:两条线,哪条长?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两条线,一条直的,一条弯曲的,如何知道这两条线是否一样长?生:用手捏住弯曲的线的两端,用力拉紧,然后和另外一条直的线比较。

教师边动手边讲解,让学生发现这两条线一样长。

同时强调,像这样的拉直的线,可以看作是一条线段。

(揭示课题:认识线段和画线段)三、探究新知1.出示例6。

线段有哪些特征?师提问:线段有哪些特征?2、列举实物感知线段。

请你找一找,我们身边有没有线段?摸一摸书本的边,说一说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可进行爱护书本的教育:如果把书搞坏了,边变成弯弯曲曲的或是角翘起来了,就不是线段了,因此同学们一定要爱护书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认识线段画线段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例6、例7及第5页“做一做”、第6页“做一做”。

内容简析例6 由“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以及三个实物图直接形象地描述出了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有两个端点,由几条线段的直观图说明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例7 教学画线段,用尺子量一量,标出线段的实际长度,加深对线段的认识。

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通过观察、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认识线段,形象、直观地感受线段的特征: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会用尺子量线段和按要求画整厘米的线段。

3.尝试同学互助的学习方式,会用语言正确阐述发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

4.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合作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欣赏数学中图形的简洁美。

教学重难点用直观描述的方式认识线段的特征;用尺画规定长度的线段。

教法与学法1.认识线段的教学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与生活实际结合,使学生感受、理解线段。

让学生分层认识线段以及与线段有关的简单问题。

2.学生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因人而异、多种多样的,让每个学生通过比较来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如:画线段时,有三种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是学生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就有了成功的体验。

承前启后链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谜语导入:师:同学们喜不喜欢猜谜语?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就来猜一个谜语:一根根,一条条,编织衣物少不了。

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要用着。

这是什么呢?生:线。

师:在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线段。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画线段)【品析: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线段的学习状态。

】游戏导入:玩绳子。

规则:将一根绳子摆放出不同的形状。

学生汇报摆出的绳子的形状、特点。

(如果有学生摆出直的,则直接导入新课;如果没有,教师可以直接展示直的,说明这样摆放用的时间最短,而且最简洁)这样拉紧的一段绳子,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线段。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品析:设置课前的摆绳子游戏,难度不大,可以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通过摆、拉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感知曲与直的不同,形象、直观地认识到线段是直的。

】直观导入:拿出一根线,用胶水贴在黑板上(要贴成弯弯的),再拿出一根线,贴在黑板上(要贴成直直的)。

师:这两根线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得出:这两根线的形状不同,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弯的。

师: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线。

(指着直的线段说)教师分别用一本厚书、一个长方体的盒子比着,在黑板上各画一条线段,将黑板上的几条线段圈起来,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几何图形,这种图形叫作线段。

”(板书课题:线段)【品析:这种直观导入的方法看起来很传统,但方法简单,让学生通过观察,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直观感受到线段是“直的”,可以利用书、盒子的边沿比着画出来,感悟线段在生活中处处存在,今天所学是把它画出来。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认识线段1.初步感知线段。

师生动手操作,拉直课前准备的学具—一小段毛线。

用手捏住线的两头,向两边拉紧,这条线就由弯曲的变成怎样的?(板书:直的)同学们自己动手拉拉看。

师:举起你拉直的毛线。

大家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可以看成线段。

(板书:线段)师:两手捏住的地方,也就是线的两头,是线段的两个端点。

在数学上,把它们看作线段的端点。

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同桌互指对方手中线段的两个端点。

教师把线松开,提问:“这还是线段吗?为什么?”【品析:选择毛线这个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引出学习内容,拉近学生与线段的距离。

在初步感知了线段“直的”这个特征后,继续选用毛线这个实物的两端引出线段的端点,同时穿插让学生动手拉毛线,指端点的实践操作,再次加深学生对线段的认识。

强调“看成、看作”,注重数学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线段“有两个端点”的特征。

】2.实物感知,强化线段特征。

(1)生活中有没有一些物体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的情况存在呢?教师示范:拿起一把直尺,摸一摸直尺的边,你有什么感觉?小结:直尺的边是直的,我们就可以把这条边看作是一条线段。

它的两个端点在哪里,请同学们指出来。

(2)师:你还能在身边、周围找到线段吗?学生举例,并让学生指出线段的两个端点。

如:铅笔、铁丝、直的或弯的吸管等等,从中找出直的物品,摸一摸两端,指一指线段,理解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成一个端点,另一端也可以看成一个端点。

(注意纠正学生口头叙述的错误,保证叙述的准确性)学生边回答,电脑边演示。

(抽出线段)(3)总结:直尺、课本、课桌、黑板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4)欣赏生活中的线段。

【品析: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面前的书本、课桌等实物中找线段,摸得实在,找得具体,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线段,同时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对生活的热爱。

电脑演示从实物中抽出线段,进一步深化他们对“线段是直的”的感知,帮助学生经历从直观事物到抽象数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建立初步的数学模型,尝试站在数学的角度感知世界。

欣赏活动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便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探究。

】3.认识线段的图形。

(1)问题:我们怎样把线段画出来?师:先画一条直的线,在它的两端各点上一个点或画一条丁头线,这两个点或短竖线就是线段的端点。

(2)提问:谁来指一指这条线段的端点?教师再画一条较长的线段和一条倾斜的线段,让学生指出端点,强调斜放的线段也是直的,所以也是线段。

(3)师:刚才老师画了3条不一样的线段,你能量出它们的长度吗?小组合作测量汇报。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页,直接在课本上测量)师:要想测量线段的长度,就要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先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学生动手测量:(4)大家看着图形,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点。

(指名说、小组互相说)同桌互相交流身边哪些东西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

学生找出身边的“线段”,在小组里说一说,评一评。

(5)小结:线段的特征:①直的;②有两个端点;③可以测量长度。

(6)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歌谣:0点对起点,数字对末端。

【品析:从实物抽象出图形,将形象、直观的线段内化成抽象的概念,过渡自然,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通过量线段的长度又得出了线段可以测量长度的特征。

在上面三个教学环节中,明确线段的特征是教与学的关键,通过拉紧一条毛线感知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的特征。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带动全体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试着表达自己的思想。

而学生刚刚学习物体的测量,运用测量线段为后面的画线段做好铺垫。

】◎画线段1.画任意长度的线段。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线段,也看到老师画了线段,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画线段呢?请同学们拿出尺子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线段。

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将画得好的线段在投影上展示并加以表扬。

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画法,对于是先画线还是先画端点不作强制性要求,有个别学生可能不从刻度0画起,而是从别的整刻度画起,只要画得正确,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总结线段画法:把尺子平放在纸上,用左手固定尺子,用右手执笔沿着尺边轻轻画出,就得到一条线段。

【品析: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画线段,总结画法。

画线段时没有强制规定是先画线还是先画点,只要画的正确即可,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2.画给定长度的线段。

(1)师:你能画出长3厘米的线段吗?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自由操作,在白纸上画出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线段没有方向,只要符合直的、有两个端点、3厘米长即可)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画法。

(2)小结:用尺子画线段时,先画一个端点,再把尺子的刻度0与这个点对齐;从刻度0开始沿着尺子画起,是几厘米的线段就画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停下来,标上另一个端点。

不论横着、竖着还是斜着画,只要是直的就是线段。

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先说说应该画几厘米,然后再画)(3)画线段儿歌:先找刻度0,画上两端点,直线连起来,再把厘米填。

学生读儿歌,交流讨论自己对儿歌的理解。

【品析:让学生画给定长度的线段,进一步体验画线段的方法,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

画线段儿歌则是知识技能的浓缩,便于学生识记掌握,同时也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兴趣。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质疑一:怎样测量弯曲物体的长度?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若测量弯曲物体的长度(如一圈铁丝),可先将物体拉直,看作一条线段,再测量;也可以用软尺沿弯曲物体进行测量;还可以用绳子与弯曲物体完全重合,在绳子上作标记,然后拉直绳子,测量绳子标记内的长度。

质疑二:如果尺子上的刻度0不清楚了,怎样画3厘米长的线段?学生操作交流:以尺子上任意一个整刻度为起点画起,用终点对准的刻度减去起点对准的刻度,就是画出的厘米数。

【品析...:.通过第一个质疑.............,.是可以测量长度的........;.第........,.让学生更加明确了线段是直的二个质疑使学生掌握了测量线段和画线段的技巧...........,......................,.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明白了画法实现了学有所得。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1.一根毛线不但好玩,还隐藏着许多数学知识!今天我们从一根毛线,认识了谁?它有什么特征?你还有问题需要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解决吗?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线段的特征: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

画线段的方法:用尺子画线段时,先画一个端点,把尺子的刻度0与这个点对齐;从刻度0开始沿着尺子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几厘米刻度的地方,标上另一个端点。

2.第6页“你知道吗?”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测量工具,以丰富对测量工具的认识,使学生明白:由于测量的具体环境不同,要求不同,人们发明了各具特色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本课时提倡学习方法多样,尊重学生自主。

学生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因人而异、多种多样的,要让每个学生通过比较来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如:在画线段时,学生从实践中摸索出不同的画法,我没有让学生遵从通常的画法,而是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方法,对于是先画端点还是先画线不作要求,个别学生甚至不从刻度0画起,而是从别的整刻度画起,我都给予了肯定,体现方法的多样化的同时,使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

我的反思:认识线段画线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