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试题
专题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易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9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 (原卷版)
![专题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易试题君之课时同步君2019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 (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2b661f7e21af45b307a8e6.png)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选择题(15小题)
1.人体内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水和氨基酸的方式分别属于
A.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B.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C.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和协助扩散
2.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由扩散的是
A.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膜
B.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C.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
D.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生质层
3.下列关于氧气分子进出红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
B.氧分子运输的方向取决于红细胞内外浓度的大小
C.氧分子运输的速率取决于红细胞内外浓度差的大小
D.氧分子运输的总量取决于红细胞内能量的多少
4.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a和b为物质运输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Ⅰ侧为膜外,所以b过程表示细胞运出该物质
B.适当提高温度可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
C.②与③的化学本质相同
D.a过程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
1。
2020届 四川省成都市 高三高考一诊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0届 四川省成都市 高三高考一诊生物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b00559aa2161479171128c3.png)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高考生物一诊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下列关于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通过主动运输运出胰岛细胞B.钾离子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神经元细胞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不需要ATP提供能量D.物质被动运输进细胞时与膜的流动性无关2.(6分)下列与健康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医用生理盐水NaCl的浓度大于血浆中NaCl的浓度B.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时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体液中C.寒冷环境中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才能维持体温恒定D.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特异抗体并增殖分化为浆细胞3.(6分)与半胱氨酸相比,同型半胱氨酸R基中的巯基(﹣SH)前多一个“﹣CH2﹣”,含同型半胱氨酸的多肽链容易在内质网中形成来折叠蛋白。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未折叠蛋白与双缩脲试剂不能发生紫色反应B.同型半胱氨酸与半胱氨酸的区别是羧基数目不同C.同型半胱氨酸与其他氨基酸之间不能正常形成肽键D.人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积累可能影响细胞间的信息交流4.(6分)果蝇体内的一个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一段时期内某种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变化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a代表2个染色体组,则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B.若a代表4个核DNA分子,则该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C.若a代表4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在CD段不能形成四分体D.若a代表8条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在CD段可发生基因重组5.(6分)真核生物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外显子)被一些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内含子)隔开。
基因的模板链在转录过程中会将外显子与内含子都转录在一条前体mRNA中,前体mRNA中由内含子转录的片段被剪切后,再重新将其余片段拼接起来成为成熟的m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前体mRNA的合成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B.基因的内含子中含有转录成终止密码子的片段C.内含子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可能不会导致性状改变D.将模板链与成熟mRNA结合可检测内含子的位置6.(6分)研究人员将二倍体不抗病野生型水稻种子进行人工诱导,获得了一种抗病突变体,研究发现该突变体是由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产生的,且抗病与不抗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含答案)
![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73864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4.png)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1.【2023年全国甲卷】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都需要经过细胞膜。
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是有机物,不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进入细胞B.血浆中的K+进入红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ATPC.抗体在浆细胞内合成时消耗能量,其分泌过程不耗能D.葡萄糖可通过主动运输但不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2.【2023年湖北卷】心肌细胞上广泛存在Na+-K+泵和Na+-Ca2+交换体(转入Na+的同时排出Ca2+),两者的工作模式如图所示。
已知细胞质中钙离子浓度升高可引起心肌收缩。
某种药物可以特异性阻断细胞膜上的Na+-K+泵。
关于该药物对心肌细胞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心肌收缩力下降B.细胞内液的钾离子浓度升高C.动作电位期间钠离子的内流量减少D.细胞膜上Na+-Ca2+交换体的活动加强3.【2023年浙江6月】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常添加蔗糖,植物细胞利用蔗糖的方式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转运蔗糖时,共转运体的构型不发生变化B.使用ATP合成抑制剂,会使蔗糖运输速率下降C.植物组培过程中蔗糖是植物细胞吸收的唯一碳源D.培养基的pH值高于细胞内,有利于蔗糖的吸收4.【2023年浙江1月】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上,将K+运输到细胞外(如图所示),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使微生物无法维持细胞内离子的正常浓度而死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缬氨霉素顺浓度梯度运输K+到膜外B.缬氨霉素为运输K+提供ATPC.缬氨霉素运输K+与质膜的结构无关D.缬氨霉素可致噬菌体失去侵染能力5.【2023年湖南卷】盐碱胁迫下植物应激反应产生的H2O2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禾本科农作物AT1蛋白通过调节细胞膜上PIP2s蛋白磷酸化水平,影响H2O2的跨膜转运,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PIP2s蛋白高磷酸化水平是其提高H2O2外排能力所必需的B.PIP2s蛋白磷酸化被抑制,促进H2O2外排,从而减轻其对细胞的毒害C.敲除AT1基因或降低其表达可提高禾本科农作物的耐盐碱能力D.从特殊物种中发掘逆境胁迫相关基因是改良农作物抗逆性的有效途径6.【2023年湖南卷】盐碱化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
细胞生物学物质的跨膜运输试题
![细胞生物学物质的跨膜运输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5821da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1b.png)
细胞生物学物质的跨膜运输试题以下是一些关于细胞生物学中跨膜运输的试题:1.请解释什么是细胞膜的跨膜运输?跨膜运输是指物质通过细胞膜从一个细胞内区域或环境进入另一个区域或环境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到物质穿越细胞膜的疏水性内层,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相互作用。
2.请列举细胞膜跨膜运输的两种主要机制,并简要描述它们。
-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是指物质在细胞膜跨膜运输时需要消耗能量(通常为三磷酸腺苷,ATP)。
这种机制可以使物质在浓度梯度之外被积累,如钠-钾泵。
-被动扩散:被动扩散是指物质在细胞膜跨膜运输时不需要消耗能量,遵循浓度梯度自发地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移动。
这种机制包括简单扩散和载体介导的扩散。
3.请解释离子通道蛋白的功能以及如何实现离子选择性。
离子通道蛋白是一类跨膜蛋白,它们具有特定的结构域,形成一个通道,使特定类型的离子能够穿过细胞膜。
离子通道蛋白通过开启或关闭来调节离子的通行。
离子选择性是由离子通道蛋白中的氨基酸残基决定的。
通道蛋白的内部有特定位置的氨基酸残基,可以与特定大小、电荷和水合状态的离子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使得只有特定类型的离子能够通过通道,其他离子则被阻挡在外。
4.请解释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如何实现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通过与物质结合并发生构象变化来实现物质的跨膜运输。
这些载体蛋白在细胞膜上形成一个通道或者运输器,物质结合到载体蛋白上后,载体蛋白会发生构象变化,使物质从一个细胞内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
载体蛋白的跨膜运输可以是被动的,遵循浓度梯度自发地将物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也可以是主动的,需要消耗能量才能将物质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转移。
45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选择题
![45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d27b8b98d1f34693daef3ec2.png)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选择题 2019.3(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0分)1、(5分)下列物质出入细胞膜时,需要载体的是A.水分子进入根毛细胞 B.O2进入肺泡C.K+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 D.甘油进入毛细血管2、(5分)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与其他几种都不相同的是A.蛋白质分子 B.水分子C.氧气分子 D.二氧化碳分子3、(5分)用呼吸抑制酶处理小肠上皮细胞,细胞对下列物质吸收量不变的一组是A.Na+、氨基酸和葡萄糖 B.O2、H2O和甘油C.K+、氨基酸和葡萄糖 D.K+、Ca2+和氨基酸4、(5分)人体神经细胞外Na+浓度约为细胞内的13倍,但仍然不断排出Na+,说明Na+排出人体神经细胞的方式是A.被动运输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5、(5分)2014年清华大学的颜宁教授研究组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葡萄糖分子依赖于GLUT1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胞吐6、(5分)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假如该细胞为人体肌细胞,表示CO2通过的方式是图中的:A.a B.b C.c D.d7、(5分)人的某些细胞膜上的GFTR蛋白与Na+和Cl-的跨膜运输有关,当CFTR蛋白结构异常时,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肺部感染,引发囊性纤维病。
下图为一个人体细胞内外不同的离子相对浓度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FTR蛋白是一种激素,调节Na+和Cl-的跨膜运输B.Na+排出成熟红细胞属于主动运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线粒体C.如果大量Cl-进入神经细胞,将不利于兴奋(神经冲动)的形成D.CFTR蛋白与Na+和Cl-两种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说明载体蛋白不具有特异性8、(5分)青蒿素主要通过干扰疟原虫表膜-线粒体的功能,以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使其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疟原虫通过胞吞方式获取食物,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B.细胞质基质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疟原虫丢失胞浆会威胁细胞生存C.疟原虫是寄生在人体红细胞中的厌氧型真核生物D.青蒿素干扰疟原虫的生物膜系统,影响细胞代谢,导致细胞凋亡9、(5分)细胞膜对离子进行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有两种,通过离子通道运输的为被动运输,通过离子泵运输的为主动运输。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测试题及答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4598a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63.png)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测试题及答案【学海导航】1.知识方面(1)举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2)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操作显微观察。
2.能力方面(1)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学习进行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参与课堂讨论与交流。
(2)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基础整理】一、被动运输:1.概念:物质进出细胞,的扩散。
2.类型(1)自由扩散①特点:物质通过简单进出细胞。
②实例:水、、、、乙醇、苯等。
(2)协助扩散①特点: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的扩散。
②实例:葡萄糖进入。
二、主动运输1.运输方向:由一侧运输到一侧。
2.所需条件(1)需要细胞膜上相应的协助。
(2)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
3.意义: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排出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三、列表比较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与主动运输的区别: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运输方向___浓度→___浓度___浓度→___浓度___浓度→___浓度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代表例子氧气、CO2、水、甘油、乙醇等葡萄糖通过红细胞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离子通过细胞膜等补充:大分子的跨膜运输1.: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如人体的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啐片及衰老的红细胞等。
2.:物质以囊泡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的过程。
如分泌蛋白的分泌等。
3.实现胞吞和胞吐依赖于细胞膜具有,这一生命活动过程所需的ATP主要通过细胞内线粒体进行的有氧呼吸提供。
【跟踪训练】1.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水分子出入细胞2.水稻吸收Si4+多,番茄吸收Ca2+多,原因是()A.土壤中Si4+和Ca2+的多少B.细胞液中Si4+和Ca2+的多少C.细胞提供的能量多少D.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3.大肠杆菌在生长时,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培养液的3000倍。
高考生物精选考点突破 专题03 渗透作用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精选考点突破 专题03 渗透作用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603487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6.png)
专题03 渗透作用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基础是其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小B.体验制备细胞膜时,破裂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利用的是渗透作用的原理C.生物膜选择透过性是指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选择性的允许物质通过D.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是由细胞壁、细胞膜和液泡膜共同组成的【答案】B【解析】A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是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内因是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A错误;B把细胞放在清水里,利用渗透作用的原理,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就可以得到纯净的细胞膜,B正确;C选择性透过性就是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自由扩散),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其它的离子和小分子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C错误;D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共同组成的,D错误;2.如图为渗透平衡时的装置(糖类不能通过半透膜),烧杯的液面高度为a,漏斗的液面高度为b,液面差m=b-a。
在此基础上继续实验,以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观测指标,正确的是( )A.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平衡时m将增大B.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分子,则平衡时m不变C.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酶,则平衡时m不变D.达到新的平衡时,水分子进出半透膜的速率相等【答案】D【解析】向漏斗中滴入清水,漏斗内的浓度降低,渗透压下降,m将减小,A错误;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将导致漏斗内蔗糖溶液渗透压进一步增大,平衡时m将增大,B正确;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酶,则蔗糖在蔗糖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单糖,溶质分子增多,吸水能力增强,此时漏斗中液面升高,m将增大,C错误;达到新的平衡时,水分子进出半透膜的速率相等,D正确。
3.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葡萄糖分子可以进入细胞;如果细胞需要,它们也可以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只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细胞B.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C.葡萄糖只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D.被动运输能顺浓度梯度和逆浓度梯度进行【答案】B【解析】A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葡萄糖可以逆浓度差进入细胞,说明该情况下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A错误;B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并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C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葡萄糖分子可以进入细胞,说明葡萄糖可以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C错误;D被动运输只能顺浓度差进行,D错误;4.将甲、乙两种植物的块茎切成形状、大小相同的细条分别置于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中,对其失水量进行测量后绘制了如下曲线。
2020届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生物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生物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c45708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60.png)
2020届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生物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甘油、脂肪酸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 人成熟红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方式可用a表示C. 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 线粒体产生的CO2以b方式进入细胞质基质2. 下列物质中,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是()A.氨基酸B.乙醇C.D.葡萄糖3. 下列有关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突触前膜通过主动运输释放神经递质B. 神经递质的释放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C. 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 神经递质需要经过血液运输而发挥作用4. 为探究蓖麻种子(脂肪含量达70%)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均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蔗糖、葡萄糖的含量和干重变化,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表示油脂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其中一部分进一步转化为蔗糖B. 糖类是胚生长发育的主要能源物质,由脂肪转化为糖类需要蛋白质参与C. 用苏丹Ⅲ染液对蓖麻种子切片染色,可通过肉眼观察到橘黄色脂肪颗粒D. 据乙图分析蓖麻种子萌发初期时干重增加,增加的主要元素是H5. 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并降解的过程。
图中Ⅲ、Ⅲ、Ⅲ表示细胞自噬的三种方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ⅢⅢ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B. 细胞通过Ⅲ减少有害蛋白在细胞内的积累C. 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氧化酶,能将被吞噬的物质氧化分解D. 细胞自噬贯穿于正常细胞生长、分化、衰老、凋亡的全过程6. 基于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原理的理解判断,下列各项无法通过质壁分离实验证明的是()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B.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C.成熟的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吸水D.水分子可以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7. 现用纯种黄颖燕麦与纯种黑颖燕麦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Ⅲ黄颖Ⅲ白颖=12Ⅲ3Ⅲ1。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图表题归类解析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图表题归类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4adfb0cc22bcd126ff0cda.png)
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相关的图表题归类解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且常以表格、图像或曲线模型等形式考查物质运输方式的判定。
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在于获取并应用试题所给予的相关信息,下面试举例说明之。
一、数据表格类例1 (2013浙江卷)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
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A.K+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解析:根据表格,神经细胞外Na+浓度较高,细胞内K+浓度较高,K+和Na+经过离子通道排出细胞属于被动运输,A项、C项错误;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运输方向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B项错误;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运输方向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D项正确。
答案:D变式1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不确切的是()A.鱼滕酮对K+和Mg2+的载体生理功能均有抑制作用B.乌本苷抑制K+载体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载体的生理功能C.鱼滕酮抑制ATP的合成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解析:由表格看出,用鱼滕酮处理后,细胞对K+和Mg2+的都受到影响;用乌本苷处理后,只有细胞对K+的吸收受到影响、而细胞对Mg2+的吸收不会受到影响。
考虑到细胞对K+和Mg2+的吸收都属于主动运输,ATP 的供应和载体都会影响这个过程。
若A TP的供应受影响,则两种离子的吸收都受到影响,故可判断鱼滕酮通过影响A TP供应来影响吸收,而乌本苷则通过影响K+的载体来影响对K+的吸收。
答案:A【技巧点拨】(1)以自由扩散方式运输的物质:H2O、CO2 、O2等小分子;甘油、乙二醇等脂溶性物质。
(2)以主动运输方式运输的物质:①分子量相对较大的小分子,如葡萄糖、氨基酸;②带电粒子,如Na+、K+、Ca2+等;③逆浓度运输的物质都是主动运输。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作业 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作业 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bbb8ae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e.png)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 )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B.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C.细胞中ATP的数量D.细胞膜上的某种载体数量解析:选A 甘油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其吸收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与能量和载体无关。
2.(某某高考)某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 )A.没有载体参与B.为自由扩散C.为协助扩散 D.为主动运输解析:选D 主动运输的特点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
3.如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据图可确定①为既耗能又需载体蛋白的主动运输B.⑤和⑥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C.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通过①和③两种方式被吸收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③胞吞作用有关解析:选A 据图分析可知,①是主动运输,②是被动运输,③④分别为胞吞和胞吐,⑤⑥分别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被动运输的特点是物质顺浓度梯度运输;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通过胞吞作用吸收;蔗糖进入果脯细胞是因为在腌制过程中果脯细胞死亡,细胞膜失去了活性。
4.如图表示一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膜中载体也能运输蔗糖B.碘以该方式进入海带细胞C.该方式不会出现饱和现象D.该方式发生在被运输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时解析:选D 据图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而不需要能量,故该跨膜方式为协助扩散,只能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
跨膜运输中的载体具有专一性,运输葡萄糖的载体不能运输蔗糖;碘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而不是协助扩散;由于膜上运输相应物质的载体数量是有限的,故运输会达到饱和。
5.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
如图分别表示在一定X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不同情况。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指出A、B、C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高一生物试题含解析
![高一生物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69a1b1b0717fd5360cdcad.png)
第1页,总10页赛德学校2015学年度4月月考高一生物试卷第I 卷(选择题)1.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A .抑制膜上载体蛋白的活性会阻碍细胞吸收氧气B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排出细胞需要消耗ATPC .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D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2.下图表示CFTR 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氯离子在CFTR 蛋白协助下通过主动运输转运B. 氯离子跨膜运输是由膜上磷脂分子和CFTR 蛋白决定的C. 编码CFTR 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影响氯离子的跨膜运输D. 水分子与氯离子在运输过程中的耗能差异是两者跨膜运输重要区别之一3.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线粒体是细胞内唯一的双层膜结构B .在衰老的细胞内线粒体的数量增多C .生命活动所需ATP 均由线粒体提供D .细胞呼吸产生的CO 2均来自线粒体4.在下列四中实验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结果如曲线图。
①0.1%CO 2,30℃;②0.1%CO 2,20℃;③0.03%CO 2,30℃;④0.03%CO 2,2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比较曲线①和②可知,30℃时光合作用酶的活性高于20℃B .比较曲线①和③可知,适度提高CO 2浓度能提高光合速率C .比较曲线①和④可知,温度和CO 2浓度是光合速率主要影响因素D .Q 点四条曲线重合,说明此时光照强度是光合速率主要影响因素5.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①过程中,产生的CO 2中的氧全部来自葡萄糖B .②过程中,产生的( CH 2O)中的氧全部来自H 2OC .真核生物的②过程只在叶绿体中进行,①过程只在线粒体中进行D .细胞中的线粒体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这样的细胞能进行①过程6.下列有关加酶洗衣粉及其洗涤效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使用添加纤维素酶的洗衣粉可使衣物蓬松柔软,棉织制品也可使用B. 加酶洗衣粉因为添加了酶制剂,所以比普通洗衣粉更易造成环境污染C. 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浸泡时间不足会影响洗涤效果D. 加酶洗衣粉能将衣服上的蛋白质、脂肪等水解成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7.右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氢只来自于氨基B. ②过程需要氧,发生场所是线粒体C. ③过程中产生ATP ,在缺氧条件下能够进行D. ④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 物质是丙酮酸8.右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表示生理过程,A 、B 、C 、D 表示物质。
2010-2023历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2010-2023历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c413b9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b.png)
2010-2023历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8题)1.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
下图为几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请判断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膜的A、B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B.丙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中物质一般要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C.甲、乙、丙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对于维持活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均有重要意义D.胆固醇跨膜运输以甲的方式进行是B物质的缘故2.(10分)下图1为人体内信号调节的方式示意图,图2代表两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1)A、B的分泌物与靶细胞能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_ 。
(2)若靶细胞为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则B的激素为,该种激素的增加能加快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中葡萄糖浓度明显增高,并且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液量将会。
(3)在饭后,正常人胰静脉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由_ 分泌的激素。
(4)若C神经元为传出神经元,则其细胞体主要位于,其靶细胞可能是。
(5)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_ 。
(6)神经细胞因具较多,使其细胞相对表面积大,这是与其功能相适应。
3.下列事实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的是()A.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B.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C.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D.控制人口增长,同时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4.(14分)下面甲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乙图示我国医学工作者自主研制禽流感灭活疫苗过程中,某志愿者接种疫苗后抗体浓度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显示,可以使人获得更持久的免疫力应采用方法。
当一个人毒蛇咬伤时应采用方法进行免疫。
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
(2)若该志愿者注射疫苗后的第15天感染禽流感病毒,其体内的抗体变化曲线如乙图所示。
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试题 第3练 知识对点小题练 2_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老高考旧教材)
![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试题 第3练 知识对点小题练 2_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老高考旧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d7a81ba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0.png)
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细胞膜是细胞与细胞外环境之间的一种选择性通透屏障,其功能之一是控制物质跨膜运输。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营养物质B.一种物质只能通过一种跨膜运输方式进出细胞C.需要载体蛋白参与的跨膜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D.大分子物质要通过载体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且要消耗能量2.(2022·黑龙江哈尔滨期末)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发现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且载体蛋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时可能需要细胞代谢供能,也可能不需要,而通道蛋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时不需要细胞代谢供能。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无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都是自由扩散B.水分子可以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C.在主动运输中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蛋白质是载体蛋白D.物质依靠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3.(2022·湖南岳阳模拟)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 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 mol/L的乳酸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A.图丙中的半透膜若采用甲为材料,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右两侧液面相等B.若图乙所示细胞处于无氧环境中,则图中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会停止C.若图甲中贯穿有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高于右侧液面D.若图甲中贯穿有图乙的蛋白质②,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高于右侧液面4.下图为a、b两种溶质分子的跨膜运输。
结合图示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a、b两种溶质分子均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B.b溶质分子的运输速率只取决于膜两侧b的浓度差C.a、b两种溶质分子的运输均不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ATPD.图中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的运输过程体现了膜具有选择透过性5.H+-K+-ATP酶位于胃壁细胞,是质子泵的一种,它通过自身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完成H+/K+跨膜转运,不断将胃壁细胞内的H+运输到膜外胃腔中,对胃酸的分泌及胃的消化功能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d2d3fc3ccc17552707220860.png)
1.(2012浙江卷)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该细胞的是A.CO2B.O2C.K+D.Na+【命题透析】本题考察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思路点拨】可通过肝细胞内外各物质的浓度的关系来迅速作出判断,K+逆浓度从细胞外进入到细胞内部,其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答案】C2.(2012海南卷)在动物细胞的物质运输中,属于自由扩散的是A.红细胞中的Na+进入血浆B.细胞外液中的O2进入肌细胞C.细胞外液中的K+进入神经细胞D.血浆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解析】人红细胞中的Na+只有血浆中的1/6,为了维持Na+细胞外高浓度、K+细胞内高浓度,细胞靠主动运输运出Na+,运进K+,故A、C项错误;O2的跨膜运输是自由扩散,故B项正确;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碘浓度比血浆中的浓度高高,血浆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故D项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运输的方式,涉及到无机盐离子、氧气和碘离子等物质跨膜运输及血浆、红细胞、细胞外液等离子含量,同时考查了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答案】B的是3.(10天津卷)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B.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D.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思路分析: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进行着K+外流和其他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供给,进行着葡萄糖的跨膜运输和葡萄糖的分解。
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溶质相对增多,渗透压升高。
抗体分泌过程属于胞吐,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到达细胞膜时,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测试题(附解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测试题(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49425ff111f18582d05a5d.png)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测试题(附解析)一、选择题1.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 )A.都可以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B.都需要供给ATPC.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D.既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解析:选C 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方式分别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都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参与。
主动运输将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往高浓度一侧,且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消耗ATP;协助扩散将物质从高浓度一侧运往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
2.(2019·成都模拟)下列关于细胞质壁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都能观察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B.动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根本原因是不具有半透膜C.一定浓度的甘油溶液可以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D.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细胞液浓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浓度解析:选C 成熟的植物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动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根本原因是不具有细胞壁;一定浓度的甘油溶液可以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若处在质壁分离过程中,则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若处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则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3.(2019·北京朝阳区校级模拟)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的功能有关,若线粒体DNA受损伤,对神经细胞吸收K+没有影响B.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时消耗能量,因此胰岛素出入细胞属于主动运输D.对离体培养的小肠上皮细胞进行紫外线处理,结果吸收甘氨酸的功能丧失,最可能的原因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结构发生变化解析:选D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神经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线粒体DNA受损伤使其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就会影响神经细胞吸收K+;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的物质或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可能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胰岛素属于大分子物质,运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吐;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甘氨酸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对离体培养的小肠上皮细胞进行紫外线处理,结果吸收甘氨酸的功能丧失,最可能的原因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结构发生变化。
新课标生物必修一达标检测试题:4-2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新课标生物必修一达标检测试题:4-2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https://img.taocdn.com/s3/m/b2376a3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8.png)
新课标·生物必修一·达标检测试题13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1.某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A.没有载体参与B.为自由扩散C.为协助扩散D.为主动运输解析:主动运输的特点是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
答案:D2.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图的理解,正确的是()A.Ⅰ和Ⅱ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B.Ⅰ和Ⅱ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C.氧气、性激素是以Ⅱ方式进入细胞的D.水、二氧化碳、氧气是以Ⅰ方式进入细胞的解析:Ⅰ为自由扩散,Ⅱ为主动运输;水、气体、性激素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答案:D3.据报道,一种称作“瘦素穿肠蛋白”的药物可治疗肥胖,可口服使用,以减轻肥胖症患者肌肉注射时的痛苦。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该药物最可能的方式为()A.渗透作用B.胞吞C.协助扩散D.主动运输解析:瘦素穿肠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属于生物大分子,其吸收方式最可能是胞吞。
答案:B4.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B.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C.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D.物质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有关解析:膜蛋白镶嵌、贯穿或覆盖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内外分布是不对称的,A项正确;膜蛋白参与协助扩散过程,B项错误;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运输离子,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不同,C项正确;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非脂溶性物质不容易通过细胞膜,D项正确。
答案:B5.[2019·怀柔高一期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A.木糖的浓度太低B.细胞膜上的磷脂排列紧密C.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D.木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太小解析: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质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还需要消耗能量,但是很难吸收木糖,是因为质膜上没有协助木糖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
单纯扩散试题及答案
![单纯扩散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c0a153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2.png)
单纯扩散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单纯扩散是指:A. 需要载体蛋白的跨膜运输B. 不需要载体蛋白的跨膜运输C. 需要消耗能量的跨膜运输D. 需要细胞膜的跨膜运输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单纯扩散的特点?A. 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B. 不需要消耗能量C. 需要载体蛋白D. 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梯度成正比答案:C3. 单纯扩散的速率主要受以下哪个因素的影响?A. 物质的分子量B. 物质的浓度梯度C. 物质的电荷D. 细胞膜的厚度答案:B二、填空题1. 单纯扩散是一种________的跨膜运输方式。
答案:不需要载体蛋白2. 单纯扩散的运输方向是________。
答案: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3. 单纯扩散的速率与物质的________成正比。
答案:浓度梯度三、简答题1. 请简述单纯扩散的基本原理。
答案:单纯扩散是指物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自然运动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2. 单纯扩散与主动运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单纯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蛋白,而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并且通常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四、计算题1. 如果一个细胞的细胞膜两侧的葡萄糖浓度分别为10mmol/L和1mmol/L,假设单纯扩散的速率与浓度梯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0.1mmol/(L·s),求葡萄糖通过细胞膜的扩散速率。
答案:葡萄糖的浓度梯度为9mmol/L,扩散速率为0.9mmol/s。
五、论述题1. 论述单纯扩散在细胞生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答案:单纯扩散是细胞生理过程中最基本的物质运输方式之一。
它允许细胞内外的物质在不消耗能量的情况下进行交换,对于维持细胞内外物质浓度的平衡、细胞内环境的稳定以及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都至关重要。
202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优化探究学案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02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优化探究学案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a6aaa9de83d049649a665813.png)
[基础全练]1.下列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必须依赖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才能完成的是()A.二氧化碳由骨骼肌细胞进入血液B.氨基酸进入心肌细胞C.唾液淀粉酶从唾液腺细胞进入口腔D.甘油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试题解析】: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由骨骼肌细胞进入血液,甘油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都不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氨基酸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心肌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唾液淀粉酶通过胞吐从唾液腺细胞进入口腔,不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协助。
【参考答案】:B2.下列关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离子【试题解析】:不同的植物细胞,细胞膜上吸收不同矿质离子的载体蛋白数量不同,故吸收不同矿质离子的速率也不同,A错误;矿质离子的吸收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低温会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从而影响矿质离子的吸收速率,B错误;叶肉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错误。
【参考答案】:C3.如图表示一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膜中载体蛋白也能运输蔗糖B.碘以该方式进入海带细胞C.该方式不会出现饱和现象D.该方式发生在被运输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时【试题解析】:据图分析可知,葡萄糖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而不需要能量,该跨膜方式为协助扩散,只能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蛋白不能运输蔗糖;碘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由于膜上运输相应物质的载体蛋白数量有限,会出现饱和现象。
【参考答案】:D4.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
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分别是()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胞吞、主动运输C.主动运输、胞吞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试题解析】: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只能是胞吞;半乳糖是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本题题干已提示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直接吸收半乳糖,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中消耗能量(ATP)的只有主动运输一种方式,所以吸收半乳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试题: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试题: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478ea2960590c69ec3768c.png)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测控导航表A级合格性水平训练1.下图表示人体内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该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B.该运输方式不消耗能量C.图中载体不能运输淀粉D.K+也可以通过该方式进入人体细胞解析:据图分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是不需要消耗能量,所以运输方式是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载体具有专一性,所以运输葡萄糖的载体不能运输淀粉;钾离子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2.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会明显影响细胞吸收的物质是(D)A.氧气、甘油B.脂肪酸、水C.葡萄糖、水D.钾离子、氨基酸解析:一些小分子无机物如水、CO2、O2等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一些脂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如甘油、脂肪酸也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均不需要消耗能量;呼吸酶抑制剂会抑制细胞呼吸作用,使用于主动运输的能量减少。
钾离子、氨基酸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这种运输方式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提供的能量。
3.下图表示某种离子跨膜运输的过程,下列叙述不确切的是(A)A.图中膜结构是细胞膜B.该离子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该离子与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具有专一性D.膜上载体蛋白结合离子后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解析:由图分析可知该离子过膜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所以是主动运输,但没有糖被,不能确定一定是细胞膜。
4.据报道,一种称作“瘦素穿肠蛋白”的药物治疗肥胖,可口服使用,以减轻肥胖症患者肌肉注射的痛苦。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该药物最可能的方式为(B)A.渗透作用B.胞吞C.协助扩散D.主动运输解析:蛋白质在空间结构完整时才能发挥正常功能,能口服使用并发挥作用的药物应该是以完整蛋白质的形式吸收,吸收方式是胞吞。
5.下图是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进行的某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下列哪组物质的运输方式与图示符合(C)A.O2、CO2B.H2O、K+C.葡萄糖、氨基酸D.甘油、脂肪酸解析:O2、CO2、H2O跨膜运输方式都是自由扩散;K+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葡萄糖、氨基酸跨膜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甘油、脂肪酸跨膜运输方式都是自由扩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试题————————————————————————————————作者:————————————————————————————————日期: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选择题1.(2012·泉州高一期末)如图表示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由图分析可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依靠()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C.协助扩散D.渗透作用【解析】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存在差异,即存在浓度差,该浓度差的维持依靠主动运输。
【答案】 B2.(2013·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一期末)关于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释放的能量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解析】图中①代表主动运输,②表示协助扩散,②过程需要载体,不消耗ATP;主动运输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大分子物质以胞吞或胞吐的方式通过膜;蜜饯腌制时细胞已经死亡,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消失。
【答案】 B3.下图表示植物细胞正常生活过程中的细胞膜对物质的运输。
物质运输的方向如箭头所示,黑点的数量表示物质的浓度,则该物质可能是()A.甘油B.叶绿素C.花青素D.Na+【解析】此物质的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由细胞内向细胞外,需要载体蛋白,而且消耗能量,是主动运输。
甘油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叶绿素、花青素分别是存在于叶绿体、液泡中的色素,不在细胞间转运。
Na+可由细胞内运输到细胞外,且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答案】 D4.(2012·浙江高考)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是() A.CO2B.O2C.K+D.Na+【解析】可通过肝细胞内外各种物质的关系作出判断,K+逆浓度从细胞外进入到细胞内部,其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答案】 C5.(2013·青岛高一检测)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如胃蛋白酶原)的出胞方式是()A.胞吐B.自由扩散C.协助扩散D.主动运输【解析】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以及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对于生物大分子物质,则不能以跨膜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只能以胞吞和胞吐的形式进出细胞。
【答案】 A6.下图是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某矿质离子示意图。
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被动运输【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运输方式。
根据图中信息:需要载体,消耗能量以及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即可判定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答案】 C7.下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解析】由图可知,该物质跨膜速率刚开始时与膜外该物质浓度成正比,说明是顺着浓度梯度运输的。
最后跨膜速率达到饱和,说明该物质运输还与膜上载体的数量有关。
水和甘油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答案】 B8.(2013·厦门高一期末)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
如图为几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请判断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膜的A、B两种物质通常不是静止的B.丙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中物质一般要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C.甲、乙、丙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对于维持活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均有重要意义D.胆固醇跨膜运输以甲的方式进行是B物质的缘故【解析】A物质是磷脂双分子层,所以脂溶性物质较易透过膜与该物质有关。
A、B两者都是运动的,它们是细胞膜流动性的基础;丙物质是通过主动运输的途径进出细胞,甲、乙、丙三种方式均与细胞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答案】 D9.下图是几种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运输速率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曲线图,下列与此图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与水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①③⑤B.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⑥C.与K+进入丽藻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③⑥D.与蛋白质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③⑥【解析】分析题中曲线图可知,①为自由扩散,②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③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④为主动运输,⑤为自由扩散,⑥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水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K+进入丽藻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蛋白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胞吐。
【答案】 A10.(2012·泰安检测)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一侧移向低浓度一侧,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解析】由题干知,缬氨霉素是一种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推知缬氨霉素属于蛋白质类物质。
结合K+穿过膜是从高浓度一侧移向低浓度一侧,判断出K+通过膜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答案】 B二、非选择题11.(2013·大连高一期末)如图甲表示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图乙表示物质通过膜运输的速率(纵坐标)随环境中O2浓度的变化。
甲乙请据图回答:(1)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心肌细胞吸收O2的跨膜运输方式依次是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a和c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与图甲中的________代表的方式一致。
图中曲线出现BC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Ca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不受影响,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甲图可判断a为主动运输,b为自由扩散,c为协助扩散。
因此这两种物质对应的运输方式分别为:c、b。
(2) a(主动运输)与c(协助扩散)的主要区别有两点:①a消耗能量,而c则不消耗能量,②a为逆浓度梯度运输,而c为顺浓度梯度运输。
(3)由题干信息:物质运输速率随环境中氧气浓度的变化,即与细胞呼吸提供的能量有关,由此判断为主动运输,与甲图的a相符。
(4)由题意知某种毒素对运载Ca2+的载体蛋白的生物活性有抑制作用,而对K+、C6H12O6等的吸收无影响。
【答案】(1)c b(2)a过程需要消耗ATP(或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而c 过程不需要消耗ATP(或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a过程是将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而c过程是将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3)a载体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4)该毒素抑制了Ca2+载体蛋白的活性12.(2012·南昌调研)[实验探究]红细胞悬液为不透明的红色液体,而红细胞发生溶血(红细胞破裂)后,溶液会逐渐透明,所以可通过红细胞悬液澄清的速率判断红细胞溶血速率,进而根据红细胞溶血速率来判断物质进入红细胞的速率。
(1)实验目的:判断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率。
(2)试剂与用具:稀释的羊的红细胞悬液、0.3 mol/L的葡萄糖溶液、0.3 mol/L 的甘油溶液、试管、量筒、计时器、试管架、记号笔。
(3)实验步骤第一步:取两支试管,分别标记A、B。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果、结论①如果加入葡萄糖溶液的试管内溶液透明所用的时间短,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甘油比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速率快。
③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思考根据研究得知,0.3 mol/L的葡萄糖溶液和0.3 mol/L的甘油溶液都和血浆浓度相等,为什么还会使红细胞发生溶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解析】(3)由题干知,可根据红细胞悬液澄清的速率判断红细胞的溶血速率,进而判断物质进入细胞的速率,所以根据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设计实验步骤。
(4)由于实验具有不确定性,即属于探究性实验,因此分析结果时要考虑全面。
即要考虑到甘油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速率的快慢,预测结果有三种可能:①甘油比葡萄糖快,②甘油比葡萄糖慢,③两者相同。
【答案】(3)分别量取0.3 mol/L的葡萄糖溶液、0.3 mol/L的甘油溶液各10 mL,注入A、B两支试管分别量取1 mL稀释的羊的红细胞悬液注入A、B两支试管中,同时开始计时,记录溶液由不透明到透明所用的时间(4)①葡萄糖比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率快②加入甘油溶液的试管内溶液透明所用的时间短③两支试管内溶液透明所用的时间相同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率相同(5)由于葡萄糖和甘油都是细胞选择吸收的物质,所以会逐渐进入细胞,使细胞内的溶液浓度增大,细胞大量吸水,最终导致细胞涨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