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策略选择
全媒体时代广电媒体的突发事件应对策略
全媒体时代广电媒体的突发事件应对策略作者:林瑜来源:《新闻世界》2017年第01期【摘要】突发事件往往是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短时间甚至瞬间,让事物、环境和人的生存状态发生急剧变化。
近年来,广电媒体充分意识到,在全媒体环境下,面对各类突发性事件,必须力争第一时间报道,掌握舆论主动权。
本文结合六安“3·11”持枪劫持人质案,就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广播新闻报道进行探讨。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突发事件;广电媒体;应对策略一、力争第一时间发声,维护公众知情权在全媒体环境下,面对突发事件,媒体要及时主动发布信息、引导舆论,这样往往可以使事件处置事半功倍;反之,则很可能适得其反,使事态恶化。
六安“3·11”持枪劫持人质案发生后,最早发现并报道此新闻事件的是普通民众用手机拍摄的画面,借助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进行传播,而紧随其后的是各大门户网站,在时效性上,广电媒体的常规操作手段已很难跟随新媒体步伐。
那么,作为广电媒体,要想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不仅要积极回应受众对新闻事件进展的关注,还需要在把握信息的时、度、效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传统党媒的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突发事件报道总的原则是:及时主动、准确把握,正确引导舆论,注重社会效果,有利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理。
[1]在突发事件报道过程中,广电媒体要采用多平台播报新闻,在最短时间内插播或者直播突发事件,以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要利用其独有的传播优势,一方面要提高对舆论的认识能力和把握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好传统党媒的担当带头作用。
当今社会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传递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广。
由于突发事件关系到每个个体的切身利益,民众急需了解事件的情况,如果传统党媒缺位,不能及时、准确地报道新闻事件,不仅难以安抚人们的焦虑心理,更难以抑制住谣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传统党媒要第一时间、真实准确地报道事态发展。
突发事件的媒介舆论引导策略
[学子论文]突发事件的媒介舆论引导策略2010-12-31 14:20:00来源: 人民网(北京)跟贴1 条手机看新闻[摘要]突发事件对我国媒介进行了严峻的考验,突发事件下形成的舆论具有剧烈性、畸变性、阶段性以及多元性的特点。
突发事件下舆论表现出来的特征使得舆论对社会运行的影响力大大增强。
新闻媒介和舆论有着特殊的关系,媒介不仅能反映舆论,引发舆论,还能积极地引导舆论。
突发事件下舆论各阶段表现出来的特点和媒介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在各个时期要有不同的引导策略。
[关键词] 突发事件;媒介;舆论引导;策略近几年来,我们已经经历和正在经历的突发事件可以说比比皆是。
SARS病毒、禽流感、汶川大地震、瓮安打砸事件、三鹿奶粉事件以及富士康跳楼事件……这些突发事件对当前的我国媒介进行了严峻的考验。
如何应对当前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成了当前媒介工作首要关注的议题。
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既是对公民信息知晓权的保证,也是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的重要手段。
一、突发事件媒介舆论引导的重要性既然突发事件下媒介舆论引导工作这样的迫切和严峻,那么何为突发事件?突发事件下的舆论是怎样形成的?这样的舆论又有什么难以把握的特征?我们媒介和舆论又有怎样的关系?这是我们首先要研究的问题所在。
㈠突发事件的舆论形成根据中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下产生的舆论,声势浩大,给人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反映了事物的突变形态。
爆米花模式的舆论是突发事件的产物,在事件发生之前,针对某一问题的意见往往受到压制或处于平静状态。
某一事件一旦发生,立刻作用于人们的情绪,加剧了人们的思想变化,突然形成巨大的舆论浪。
有时还可能发生暴力表意,即以武力表达意见。
[1]比如贵州瓮安事件就发展成了以暴力表达的形式。
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方案_突发事件中新媒体的舆论特征及引导策略
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方案_突发事件中新媒体的舆论特征及引导策略据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网民数已达2.98亿人,较2007年增长41.9%。
相对于在线互联网的快速增长,无线互联网的增幅也相当惊人。
CNN工C报告数据显示,2008年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较2007年翻了一番还多,达到1.17亿。
分析网络和手机等其他一些应用日益广泛的新兴传播方式,可以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基于普通市民对于信息的自主提供与分享。
我国著名新闻传播学者喻国明将这种特征概括为“全民口工丫”。
突发事件发生时新闻传播的核心是沟通,这是影响事件处理成败的关键。
重大突发事件往往具有不可预见性,公共事件又关系到每个个体的切身利益。
掌握新媒体语境下的舆论特征,正确而适时的舆论引导能够妥善、迅速地安抚公众情绪,把事件发展引向预定程序轨道而不至于出现失控局面。
裹挟着流言。
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网络隐匿性削弱了虚假信息传播者应当担负的责任和义务,许多谣言借助网络到处传播。
网络流言是指通过BBS、博客、论坛、电子邮件、手机等新媒体,传播未经证实或无充分根据的信息活动及其内容。
首先,网络流言以危机恐惧为传播基础。
突发危机事件中的网络流言,迎合了公众的防范本能,是在虚拟环境下,以匿名形式披露的。
一旦正常渠道不能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各种意见就会以非正常状态出现,并且演绎与放大公众的恐惧心理,进而推动流言的传播。
网络流言以交互方式,通过文字、视频、图像等多样的文本形式,以几何级数传播,并在转载中不断变异,将个体的危机意识,扩大为群体的非理性共鸣。
因而,许多危机流言一经网络发布,就会产生连锁反应。
其次,网络流言充当扭曲的信息源。
它不仅是危机初始期的重要信息形式,而且通过回帖和评论,在反馈中叠加流传。
不过,网络流言并不都属于正态的传播链。
在不少情况下,突发性的危机流言往往会加剧事态的发展,造成社会混乱。
去年的“柑橘事件”就是一个例证,从去年10月中旬一开始,一则“柑橘有虫”的消息就不胫而走,后谣言四起,全国各地的柑橘严重滞销,给橘农造成了极大损失。
全媒体时代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中主流媒体如何强化舆论引导和社会服务作用
138传媒实务参考文献:[1] 黄归兰,张芳琳,郑贤,等.新媒体在气象信息传播中的应用研究[C].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8:35.[2] 张爽.新媒体在气象服务中的优势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7,37(24):221-222.[3] 姜殿荣,刘锋,何雪杨.新媒体平台在公众气象服务上的优势探讨[J].农业灾害研究,2018,8(06):121-122.[4] 石永怡.气象信息的新媒体传播[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7(10):100-103.作者简介:胡康(1982—),男,江西南昌人,本科,气象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融媒体传播等。
胡小羽(1990—),女,江西南昌人,本科,气象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融媒体传播等。
王磊(1977—),男,江西南昌人,本科,气象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融媒体传播等。
全媒体时代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中主流媒体如何强化舆论引导和社会服务作用李金聪(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 广州 510000)摘 要: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主流媒体在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面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时,应遵循全局性、以人为本、专业性等应对原则,研究如何体现出主流媒体的社会价值,探讨通过哪些路径策略可以不断强化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社会服务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主流媒体;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社会服务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3-0138-02在全球化、全媒体的大背景下,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容易引起群众的恐慌情绪,影响社会稳定乃至国际局势。
主流媒体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遵循应对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发挥和强化舆论引导和社会服务作用。
一、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定义及特点按照国务院发布并实施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在突发事件中党报如何彰显舆论引导力
在突发事件中党报如何彰显舆论引导力【内容提要】2017年12月1日,天津城市大厦发生火灾事故,造成10人遇难、5人受伤,引发公众广泛关注。
在对该事件进行报道时,《天津日报》通过对“时度效”的精准把握,彰显出党报的舆论引导力,其策略主要有:重视舆情,遵循规律;加强研判,有的放矢;迅速跟进,及时报道;回应关切,以正视听;分路推送,把准节奏;用好评论,态度鲜明;注重语言,展示诚意。
【关键词】突发事件党报舆论引导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有麦克风,任何一次突发事件都可能形成涟漪效应,对当地政府形成严峻考验甚至造成信任危机。
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有责任进行正确舆论引导,避免负面舆情病毒式发展。
2017年12月1日凌晨4时许,天津城市大厦起火,10人遇难、5人受伤。
当时北京大兴火灾造成的舆情刚刚平息,同属京津冀的天津又发生火灾事故,很容易造成舆情再次激烈爆发。
为了避免出现舆情恶化,《天津日报》立即启动突发事件报道应急响应机制,调派骨干记者专门负责,本着“即报事实、速报动态、慎报原因、融媒发力”原则,进行积极的舆论引导。
几天后,社会舆情逐渐平息,没有发生信息传播“次生灾害”,党报对“时度效”的精准把握和对舆论的有效引导,在此次事件中得到彰显。
一、重视舆情,遵循规律突发事件发生后,有两种情况容易造成舆情恶化: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当舆情迅速发酵后再想加大处置力度却错过了最佳时间点;二是虽然重视,却不遵守舆情发展规律,只想靠“瞒”“捂”“堵”解决问题,结果帮忙不成反添乱。
近年来,在天津先后发生了几次典型突发事件――2015年的滨海新区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2016年11月的北辰3岁女童被劫持事件、2017年2月的南开大悦城两幼童坠亡事件,每一次都是对政府和媒体的考验。
在报道这些事件的过程中,《天津日报》通过认真研究和总结,认识到要想在突发事件中引导舆论,不仅要重视舆情,还要遵循舆情发展规律。
与许多事物一样,舆情也具有自己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一般“主要经历‘触发-集聚-热议-升华’四个关口,每一个关口,其舆情演化都呈现着相应的发展态势和规律――突变规律、聚集规律、共振规律、极化规律”。
面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与媒体应对
试论汉语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汉语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语言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学习和关注。
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汉语教学方法。
第一,交际法。
交际法是现代汉语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方法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语言交际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交际法着重强调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强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际交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第二,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设计一系列任务,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言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任务的完成,学生可以发现和解决问题,巩固和扩展语言知识和技能。
此外,任务型教学法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第三,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一种通过真实情境模拟和再现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场景,如购物、旅游、用餐等,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学习和实践。
通过情景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增加语境和语言运用的感知和理解。
第四,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指利用多种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汉语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以运用电脑、投影仪、录音机等多媒体设备提供丰富的视听材料,如录音、视频、图片等,使教学更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知识。
第五,个性化教学法。
个性化教学法强调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和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学习水平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通过个性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第六,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和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利用一系列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学习活动,如听力训练、口语对话、阅读练习等,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和运用汉语。
通过完成各类任务,学生可以提高语言技能和运用能力。
政府危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作为第一信源和公众意见喷涌渠道的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现实民意的风向标和参照系。
近年来,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各种社会矛盾频现,人们的价值观趋向多元,外部环境的调整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显著增加,突发公共事件尤其是突发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其中很多事件的发生、发展或指向均与政府部门或个人相关。
而一些政府部门或职能机构对此类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不当、处置不力、引导无方,往往导致政府危机,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了负面社会效应,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政府危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特点分析(一)政府危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具有突出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指出,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①。
政府危机突发事件是指事件发生、发展与政府部门或个人有关,并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危害的突发事件。
相比一般事件而言,政府危机突发事件更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破坏性、牵连面广等基本特征。
所谓网络舆情是网民借助于论坛、博客等网络平台将对某事物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动倾向反映出来的集合体。
不仅具有自由性、互动性、即时性、多元性、隐匿性、偏差性等特点,而且具有跨界连接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功能,是为一种不得小觑的社会动员力量。
(二)政府突发危机事件的高发范畴分析梳理近年来影响较大的社会舆情事件不难发现,很多事件的发生、发展或指向均与政府部门或个人相关。
以2012年为例,舆情主体所属部门为地方政府的舆情事件占比最高,为28.1%,较2010、2011年的26.2%有所增长,按事件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类:①社会民生问题引发的政府危机事件,这类事件主要发生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领域的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如2014年 4 月兰州自来水苯含量严重超标引发自来水危机政府危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的问题及对策叶奕(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5)摘要:与政府部门或个人有关的突发事件极易成为舆论中心,引发喷涌状的网络舆情。
突发事件中的自媒体舆论传播分析
广告与品牌研究新闻文化建设 2021.2上舆情研讨152突发事件中的自媒体舆论传播分析左文佳摘要:在突发事件中,自媒体舆论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时效性强等特点,会影响突发事件相关社会舆论。
基于此,文章结合突发事件案例,总结突发事件中自媒体舆论传播的优势与劣势,论述突发事件中自媒体舆论传播策略,以期加强自媒体舆论传播的引导与管理,发挥优势、规避劣势。
关键词:突发事件;自媒体;舆论传播自媒体是指社会大众利用网络,传播新闻事件信息的新型传播媒介,社会大众可自发将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个人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发布在互联网平台,平台广大用户可以进行观看、转发、评论等操作,实现信息传播。
在发生突发事件后,自媒体可立即产生反馈,为社会大众了解突发事件提供更多帮助。
一、突发事件中的自媒体舆论传播优势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社会性特征,会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影响,一经出现,就会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社会舆论不仅会影响群众对事件的看法,甚至还可能影响事件的走向及进程,进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在互联网时代,因为人人都可是信息的传播者,所以自媒体舆论传播对突发事件的影响便更为显著。
具体来说,突发事件中的自媒体舆论传播优势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时效性强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当事人或附近群众可在第一时间将事件的发生始末、自身感受编辑为文字或拍摄的图片,上传至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
在这种信息传播模式下,当事人或附近群众作为自媒体,在几分钟内的时间内便可完成新闻的采集、编辑与发布,表现出传播速度快、消息时效性强等特点,使更多群众第一时间关注到突发事件[1]。
(二)内容多样和传统媒体相对单一的内容形式不同,自媒体的内容形式更为多样,互联网平台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信息传播形式。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自媒体可利用文字描述、图片展示、视频呈现、现场直播等方式,从多角度展示突发事件各类信息,内容更丰富和详尽。
(三)更易形成舆论共识互联网打破了信息传播时间、空间的局限,任何地区的网络用户均可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并表达自己的看法,进行有效的舆论传播。
全媒体视域下突发应急事件的舆情处置策略
全媒体视域下突发应急事件的舆情处置策略摘要: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地方政府在各种事务处置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引发各类舆情,尤其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形成网络舆情,并对舆情事件的实体处置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给地方政府各级主管部门的处置决策带来挑战,稍有处置不当,就可能引发舆论风暴,因此,清楚当前地方政府在处置网络突发应急事件过程中的现状、困境及应对策略,就是摆在当下各级党委政府面前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突发应急事件;处置困境;引导策略所谓重大突发事件,一般指突如其来的火灾爆炸、重大交通事故、船只倾覆、毒气泄漏、重大刑事案件等导致群死群伤的事件,以及特殊群体因极端行为引发境内外炒作的舆情事件。
[1]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其所形成的网络舆情也会在第一时间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因此,在处置的过程中,无论是网下还是网上的相关处置中稍有闪失,往往会迅速形成网络舆论的关注与炒作,并可能造成巨大的舆论负面影响,轻则个人政治前途就此终结,重则会影响到一级党委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
在这种大背景下,加强对舆情应对处置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引发的舆情的应急处置,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突发应急事件舆情处置工作现状与难点在人人都持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记者的全媒体时代,一旦突然遭遇重大事件,几乎在几分钟之内,其相关的图文、视频信息就会被人通过互联网发布出来,这也是新媒体时代的一大特征。
[2]这种信息传播的速度,是传统媒体时代所无法想象的,而这种即时性的网络舆论,从发酵到媒体、网民在舆论中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以及如何快速、稳妥地平息负面舆情、修复党委政府的形象等方面,对各级党委政府的应对处置也提出了难度极大的挑战。
但是,不同的地方政府在应对应急事件的决策力和执行力程度的差别,也直接决定了他们在应对事件处置的成效,总体概况,在突发应急事件的舆情处置过程中会有如下挑战:(一)应急预案缺乏实际操作性,处置应对滞后虽然各地政府、部门基本都建立了自己的应急预案,但多数单位的应急预案基本都是相互借鉴编制的预案,大部分都是照搬固有的模式,没有结合实际进行编制,往往当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应急预案的指导性不强。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突发事件舆论引导
2018.7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新媒新论一、新媒体带来的舆论环境变化公共突发事件时常难以预测,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其越来越常态化。
主要表现为:一是重大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洪水等;二是食品安全领域,如近几年出现的地沟油、毒奶粉、塑化剂事件,以及涉及公共安全的饮用水、环境污染事件和重大交通、火灾事故等。
三是一些民族分裂主义者制造暴力恐怖活动,扰乱社会秩序、威胁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等。
每一起重大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既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还会带来一场空前的社会舆论风潮。
政府既要合理、安全、快速、有效地处置好公共突发事件,尽可能地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还要面临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由于公共突发事件的震撼效应,其发生、发展、剧烈程度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往往带来强烈的社会关注度,政府在处置公共突发事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引起公众的讨论,各种观点的相互交叉、挤压、融合,最后形成一致的舆论氛围,进而影响事件的进程。
“对某种观点赞成的人数很多且态度坚定,则形成社会的优势意见,也是舆论产生影响力的前提。
”[1]如果这种由社会优势意见形成的舆论与社会正常的舆论环境相一致,则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政府的决策顺利实施。
因此如何正确、及时有效地引导舆论,是政府在处置公共突发事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传统媒体时代,人们只能通过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上获取信息,舆论的形成是自上而下的,人们只能从单一渠道获取信息而被动接受这种舆论环境,并以此改变自己的言行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大众传媒是优势意见的塑造者,公众模仿大众传媒的见解,社会心理进一步产生深刻的互动,舆论传播也往往获得压倒性的优势。
”[2]在传统舆论引导过程中,政府可以有选择性的将自己想要发布的和公众乐意接受的信息通过传统媒体发布,如何形成有利于政府的舆论,只要通过传统媒体来进行传播发酵即可,权威部门较容易掌握话语权,并有效控制舆论。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失当及应对策略 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失当及应对策略一、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国内外现状评述1.国外现状概述。
国外对高校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一般在政府控制的范围内,既得益于国外对突发性事件的法律控制,又得益于国外高校正确利用网络舆情能力,使大学生的利益诉求权利和诉求渠道均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
因此,国外的研究成果对现阶段我国妥善处置突发性事件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2.国内现状评述。
在我国,关于网络舆情的内涵研究,张春华以社会学中社会结构与关系为出发点解析网络舆情,其结论可概述为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利益通过网络舆情来表达其自身的社会需求。
大学生群体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网络舆情则视为表达其对某种现象和问题的态度和情绪的总和。
二、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处理失当实例及分析在各类大学生突发性事件中网络舆情形成原因的研究报告中,当代高校网络舆情成因共有学校内部因素与学校外部因素两个方面。
1.大学生利用各种渠道了解、关注、收集学校相关信息,因而校内关于自身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发事件,更易引起大学生群体的关注,进而在互联网这种开放的环境中引发大学生群体性争论。
.2.高校在网络舆情引导下的突发事件中,我们均能发现高校对网络舆情的管理与控制力度不够、高校网络道德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
案例1:2016年沈阳某大学商业街内春雨快餐店发生火灾,舆论称学校强行撤出商业街所有店铺,一时引发校内学生热议。
起初,路过的大学生将照片发布于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个人社交圈软件中,分享给好友与同学,后有人将现场突发事件的情况发布于贴吧公众社交圈,最终舆论内容演变成为校方勒令商业街内商户全部停业,随即沈阳建筑大学在校学生在知乎平台上进行发问,许多人回应,立即在帖子内引起较为激烈的讨论。
解析:由此事我们可以看出,校方予以回应的不够及时,正因为延迟辟谣,许多学生的立场也不够坚定,就“学校强行撤除商业街”一热词产生激烈情绪,并快速传播。
更由此可见,网络舆情影响力十分深远,不仅有高效传播的特性,更在大学生群体之间得到了信任,但这又成为失真性的表现。
突发事件中的媒体管理与舆情引导
突发事件中的媒体管理与舆情引导在现代社会中,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而媒体以其广泛的传播渠道和巨大的影响力,成为舆论场的重要参与者。
在突发事件中,媒体的管理与舆情引导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突发事件中的媒体管理措施以及舆情引导的有效方法。
一、媒体管理措施1.消息来源的审查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媒体应该对消息来源进行审查和核实。
确保所传播的信息真实可靠,以避免不实谣言的传播,并保护公众的权益和利益。
媒体机构可以建立专门的查证团队,对收到的信息进行校对和验证,然后再发布。
2.信息发布的时效性突发事件需要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以便公众了解事件的进展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媒体应该与相关行业、政府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并及时发布出来,以消除公众的疑虑和恐慌,保持社会的相对稳定。
3.媒体的专业态度媒体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素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争取第一时间进入现场,进行现场采访报道,为公众提供真实的情况和状况。
媒体人员要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避免个人情感和立场的干扰,将事实真相传递给公众。
二、舆情引导的有效方法1.正面信息的传播在突发事件中,积极传递正面信息对舆情引导至关重要。
媒体可以报道事件中的积极因素,如英雄事迹、救援进展等,以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善力量。
同时,媒体还可以及时公布相关部门的权威发布来自民众关心的问题的回复,增加公众对当局的信任和支持。
2.科学、客观的解读与评论舆情引导需要媒体通过科学、客观的解读和评论来消除公众的恐慌和焦虑感。
媒体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事件的分析与解读,准确传达事件的实际情况和可能的影响,以提供公众更为全面的信息,降低不必要的恐惧。
3.危机公关策略的运用突发事件可能引发公众的负面情绪和争议,这时媒体应该采用危机公关策略来管理舆情。
媒体可以通过在专业媒体平台上播放官方发布的有效信息、通过社交媒体回应公众疑问、发布定期的事件进展情况等方式来引导舆论,减少负面效应。
三、媒体管理与舆情引导的挑战1.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突发事件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与政府应对突发性事件中的传播策略
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与政府应对突发性事件中的传播策略【摘要】在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与政府在突发性事件中的传播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传播策略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主流媒体和政府在应对突发性事件中的传播策略。
主流媒体应做到及时准确报道,引导公众正确认识事件;政府应及时发布信息,保持透明度,引导民众安定情绪。
合作与应对策略方面,主流媒体和政府需加强沟通合作,形成有效信息共享机制。
传播策略的改进,合作机制的完善以及社会凝聚力的提升,将对应对突发性事件起到积极作用,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与政府的传播策略对于应对突发性事件至关重要,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之一。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政府、突发性事件、传播策略、合作、社会影响、未来发展、改进、合作机制、社会凝聚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全媒体时代,传播方式日益多元和快速,主流媒体和政府在面对突发性事件时的传播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突发性事件如灾害、传染病爆发、恐怖袭击等,往往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影响,需要及时有效的传播和宣传来引导民众应对。
主流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承担着向公众传递准确信息、提高社会风险意识的责任。
政府作为社会稳定的维护者和组织者,则需要制定有效的传播策略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障社会秩序和公众安全。
探讨主流媒体和政府在突发性事件中的传播策略,以及二者之间的合作与应对策略,对于提升社会应急能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分析全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与政府的传播策略,探讨其对社会的影响与未来发展,并提出改进建议和展望。
1.2 问题提出在面临突发性事件时,主流媒体与政府的传播策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影响力远超以往,因此如何有效地应对突发性事件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问题的提出在于,主流媒体和政府在传播策略上是否能够有效协调合作,以及他们在处理突发性事件中的传播方式是否能够及时、准确地向社会传递信息。
社交媒体时代的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社交媒体时代的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在当今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超乎想象。
网络舆论犹如汹涌的浪潮,既能推动社会进步,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地引导网络舆论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社交媒体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交流平台,使得信息能够在瞬间传遍全球。
然而,这种便捷性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障。
由于任何人都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内容,虚假信息、谣言往往能够迅速传播,引发公众恐慌和混乱。
其次,社交媒体的算法推荐机制容易导致信息茧房的形成,用户只能接收到与其兴趣和观点相符的信息,从而加剧观点的极化和对立。
此外,网络舆论的情绪化特点明显,一些热点事件容易引发公众的愤怒、焦虑等情绪,导致舆论失控。
为了有效地引导网络舆论,政府部门需要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应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及时掌握舆论动态。
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监测等手段,对社交媒体上的热点话题、敏感信息进行实时跟踪,以便在第一时间发现潜在的舆论危机。
同时,政府要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
在面对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时,及时、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回应公众关切,避免谣言和不实信息的传播。
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我国政府通过每日疫情通报、专家解读等方式,及时向公众传递疫情防控的最新进展和科学知识,有效地稳定了民心,引导了舆论。
社交媒体平台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平台应加强内容审核,建立严格的信息发布规则,对虚假信息、违法违规内容进行及时处理。
同时,优化算法推荐机制,避免用户陷入信息茧房。
通过推送多元化的观点和内容,促进公众的理性思考和交流。
此外,社交媒体平台还应积极开展用户教育,提高用户的媒介素养,引导用户理性发言、文明上网。
传统媒体在网络舆论引导中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统媒体凭借其专业的采编团队和严格的审核流程,能够提供权威、准确的信息。
在热点事件中,传统媒体应及时发声,以客观、公正的报道引导舆论走向。
同时,传统媒体应积极与社交媒体融合,将优质内容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传播,扩大影响力。
突发事件中的媒体应对策略与技巧
突发事件中的媒体应对策略与技巧发布时间:2010-06-09 20:01:59 信息来源: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作者:Admin省委党校副教授谢孝龙(2010年4月19日)(根据录音整理)各位领导:下午好!很高兴来连云港,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与媒体打交道。
突发事件其实是每天都在发生,作为一个政府、一个部门,应对突发事件是我们的本职工作范围。
今天之所以我们要谈这个问题,是因为现在我们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应对媒体这一环节可能还有不到之处,引发媒体的过分关注,导致舆论对政府形成较大压力。
今天主要是从策略和技巧两方面,如何防止一个正常的突发事件演变成一个媒体过分关注的事件。
主要选2个角度来谈:一、政府机关应对媒体的策略1、正确认识,端正心态。
正确认识指的是我们一定要意识到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不一样了,以前我们看待社会发展,更多地是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来判断它,当前要从媒体的角度来看待社会发展。
随着大众传媒的高度发达,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社会话语权分散的时代。
如果我们将社会权利当作一个大蛋糕来看的话,以往这个蛋糕是由党、政府和有权部门独享的。
但是,我们今天必须意识到,以传媒为代表的其他社会势力正在瓜分着这个大蛋糕。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以传媒为代表的其他社会势力对整个蛋糕瓜分所占份额将越来越大,这也意味着我们在目前工作中所遇到的舆论压力不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减轻,只会越来越大。
这就需要我们清楚的意识到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了,今天是一个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
和以前相比,我们除了在政治和经济上有了变化之外,在媒介这个环节上也存在着根本性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的前30年,经济上是计划经济,政治上还没有改革开放;30年之后,经济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上是改革开放的。
今天,我们从媒介的发展来看,30年前的中国是处在传统媒介时代的国家,政府机关以及从业人员,他们的形象和行使权利的合法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媒体和我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形成的神秘性维系的。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引导与应对
保障公民权益
01
02
03
保障言论自由
网络舆情是公民表达意见 和诉求的重要途径,合理 引导可以保障公民的言论 自由权利。
维护弱势群体权益
关注弱势群体的诉求,通 过舆情引导为他们争取合 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 义。
防止网络暴力
通过引导理性讨论和文明 发言,防止网络暴力事件 的发生,保护网民的合法 权益。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引导 与应对
汇报人: 2024-01-06
目录
•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特点 • 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要性 • 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 网络舆情引导技巧 • 网络舆情应对案例分析
01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特点
传播速度快
总结词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 极快,往往在短时间内就能迅速扩散 至全球范围。
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
了解民意
网络舆情是了解民意的重 要窗口,通过分析网络舆 情,政府可以更好地把握 民众需求和意见。
提高决策质量
基于民意的决策更能反映 民众利益和诉求,从而提 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
优化公共政策
根据舆情反馈,政府可以 及时调整和优化公共政策 ,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针 对性。
03
网络舆情应对策略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发现和培养在特定领域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与他们建立 合作关系。
引导意见领袖发声
通过与意见领袖的沟通,引导他们发表积极、正面的言论 ,以影响更多网民。
建立合作机制
与意见领袖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共同应对网络舆情 挑战。
注重与网民的互动交流
及时回应网民关切
对网民提出的问题、质疑或建议,及时回应和解答。
准确信息
重大突发事件中负面网络舆情治理的对策建议
INTERPRETA TION区域治理重大突发事件中负面网络舆情治理的对策建议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陕西分中心 张志娟,陈园摘要: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负面舆论极易在网络中酝酿、放大甚至扭曲,如果处置不当并形成负面舆情事件,将扰乱社会秩序,甚至危害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
如何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加强舆论引导并化解危机,成为政府面临的现实课题。
本文在分析重大突发事件中负面网络舆情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政府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完善负面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健全保障机制、创新应对方法、推进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重大突发事件;负面网络舆情;治理;机制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52-0049-0002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政府舆情应对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特别是在信息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网络舆情管控成为政府治理的重要环节。
因此本文在分析重大突发事件中负面网络舆情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政府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负面网络舆情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重大突发事件中负面网络舆情的特点(一)传播迅速,范围广泛互联网作为一个为大众提供便利服务的虚拟平台,让公众实现了自由发表观点、实时沟通互动的权利。
在讲求时效性的当今,人们获取信息不再是被动地等待传统媒体的统一报道,而是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利用网络媒体平台,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消息。
与此同时,公众与信息传播者之间的信息对称愈发明显,即可以成为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
这种直接的信息传播方式是促进公民参与网络舆论讨论的重要原因,也对舆情的发酵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愈发加剧了负面网络舆情的生成速度。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策略分析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策略分析作者:陆亦心来源:《学理论·上》2015年第04期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逐渐步入全媒体时代,媒体产生于互联网,具有信息资源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由于媒体传播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很容易产生一些谣言,从而对社会公众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在发生突发事件后,媒体如果发布一些不真实或者煽动性言论,就会为社会造成极大的舆论压力,因此,分析全媒体时代下,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策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全媒体;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057-02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各种信息的关注力度也越来越大,新闻媒体事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做好公众舆论引导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突发事件,如果事件舆论引导不合理,不仅会对突发事件的正常处理产生影响,还会引起连锁反应,甚至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影响,因此,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舆论的积极作用并做好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管理工作,成为相关管理部门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全媒体时代舆论的特征全媒体是通过图像、文字、声音、图片等多种形式,利用媒介形态形成的产物,全媒体是从多媒体、跨媒体、超媒体等逐渐演化而成的,是媒介发展中新兴的一种传播形态。
和传统的媒体相比较,全媒体时代的互动性和交流性更强,全媒体能利用各种渠道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感染性强、复杂性高、不可预测等特点。
(一)感染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得到飞速的发展,同时越来越多的网络工具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微博、微信等影响力比较大的交流工具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交流方式,很多时候,人们只需要发一条微博,就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在全媒体时代,很多舆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刺激和感染,进而成为社会热点。
(二)复杂性随着新闻媒体事业的飞速发展,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等媒体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环节,人们的相互沟通不再局限于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更多的是网络交流,而媒体信息发布也不再局限于几个媒体,更多的情况下,会通过某个网民或者不知名的网络媒体将舆论信息传播出来,这就导致全媒体时代舆论特别复杂。
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对策
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对策
王艳
【期刊名称】《中国传媒科技》
【年(卷),期】2024()3
【摘要】【目的】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为确保新闻时效、抢占新闻第一落点,并使主流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引导起到关键作用。
【方法】笔者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特征,探讨了主流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对策。
本文借助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典型案例法说明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的特征和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作用。
【结果】提出了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对策,对提升主流媒体的舆情应对能力及防范舆情风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结论】突发公共事件具备突然性、不可预见性和社会性等特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舆情时,主流媒体应具有为政府提供风险预警、引导舆论走向、整合社会资源等作用。
本文针对有效提升主流媒体的舆情应对能力,推动社会秩序恢复平稳状态也提出了一定对策。
【总页数】4页(P44-47)
【作者】王艳
【作者单位】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4
【相关文献】
1.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如何利用\"四全\"媒体加强舆论引导
2.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三重维度
3.全媒体时代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中主流媒体如何强化舆论引导和社会服务作用
4.主流媒体对突发事件如何进行舆论引导——以宜昌交通广播8.6突发应急事件全媒体报道为例
5.论全媒传播时代主流媒体如何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以四川广播电视台战“疫”融合报道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如何正确引导突发事件舆论
全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如何正确引导突发事件舆论张银婷丁辰辰李乐(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南阳437000)摘要:在现代社会,由突发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时有发生,因其特有的震撼性及时间性、社会性与不可预料性等特点,对社会大多数领域造成相当大的影响,传统媒体正确引导突发事件舆论显得尤为重要。
媒体舆论话语权有待提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配合,互为补充,为受众提供信息;依托重要网站发布信息,力图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创建完备的网络舆论监控与预警机制,并依托其对网络媒体舆论进行引导;网络媒体应力求组织报道与提高服务齐头并进,在内容上增加原创新闻,改变千篇一律的信息现状,以全面的信息为基础引导舆论。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883(2019)18-0037-01在全媒体时代,媒体报道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促进了人们对信息的关注力度,新闻媒体事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全媒体时代大环境的背景下,做好大众舆论引导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对突发事件的关注,假如舆论引导不合理,不仅不能够合理处理突发事件,甚至还会引发链式反应,影响社会公共秩序的稳定。
因此,在全媒体背景下,怎样恰当展现舆论引导的关键作用并做好突发事件社会舆论引导的监管工作,是当下急需思考的重要难题。
一、构建新媒体矩阵,正确引导舆论,强化传播以主流价值观引导舆论,尤其是在主流媒体上适时发布合理、有效的言论,可以及时引导舆论。
虽然网络媒体的传播者比较分散并且较为隐蔽,人人都是信息发布和传播者,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信息都应该被重视。
传统媒体所代表的权威性更容易被受众信赖。
在引导重大突发事件舆论的过程中,合理构建新媒体矩阵、正确引导舆论、强化传播尤为重要。
传统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应用发布软件,如微信、微博及各种新闻软件,可以通过传统媒体的通讯和深度报道等多种报道方式,同时结合网络媒体的多种呈现方式,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增加新闻公开透明度,使真实、权威、可靠的声音引导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8全媒体时代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策略选择袁振龙 左袖阳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与突发事件政府舆论引导能力的不足随着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的先后出现,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全媒体时代,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等共同构成了全媒体时代的复杂网状图景。
报纸、期刊、广播和电视等属于不可忽视的传统媒体,他们在信息传播方面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影响力,互联网和手机媒体①则是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的“自媒体”,它们的出现已经“给社会生活方式乃至政治运作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影响”②。
“自媒体”的概念是美国学者谢因波曼和克里斯威理斯共同提出的,指的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并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③。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5.13亿,网络普及率达到38.3%,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占网民总数的69.3%,微博用户占网民总数的48.7%④。
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人们的信息来源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发酵”产生化学反应的时间越来越短,社会越来越处于一种不确定的高风险状态中。
更重要的是,随着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的普及,普通民众已经从传统单向的信息接收者同时变成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信息源和‘新闻记者’”。
信息互动成为全媒体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改变了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规律,冲击着人们的惯性思维。
“数字化传媒改变了以往媒体信息受控严格的局面,使信息的传播流通更为自由”⑤,BB S ⑥、播客、博客、微博、SNS ⑦、手机群发、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同时具备“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性质,通过参与公共信息的生产和流通过程,重构媒介空间的信息格局和消解权威机构的信息控制势力”⑧。
全媒体时代既是各种媒体竞相表现的时代,也是普通民众参与信息发布、交流和讨论的时代,“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对中国政府的治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政府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信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改革不断深入,利益调整不断深化,人口【摘要】 全媒体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人们的信息来源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发酵”产生化学反应的时间越来越短,社会越来越处于一种不确定的高风险状态中,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各类突发事件更加频繁地发生,加强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已经成为现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面对政府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明显不足的现状,有必要采用协同政府、合作网络、消费者需求和数字技术等网络化治理理论的理念重塑政府结构,重构政媒关系,重组政社关系,提升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效率。
【关键词】 全媒体;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中图分类号】 G 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4527(2013)02-0118-06【作者简介】 袁振龙(1971—),男,江西宜春人,北京市社科院综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研究;左袖阳(1980—),男,安徽巢湖人,北京市社科院综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刑法学研究。
2013年第2期社会主义研究SOCIALISM STUDIES (总第 208 期)No. 2,2013Serial No. 208流动更加频繁,思想更加多元,地区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有日益拉大的趋势,各类社会风险不断被释放甚至被放大。
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各类突发事件更加频繁地发生,加强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已经成为现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特别令人遗憾的是,人们经常看到,政府部门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会经常性地处于“沉默”、“失言”甚至“乱语”的状态,比如大家所熟知的贵州“瓮安事件”、湖北“石首事件”、浙江“钱云会事件”、“郭美美事件”、“7·23”温州动车追尾脱轨事件等,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政府及时如实地公布相关信息,主动进行“议程设置”,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社会效果得到肯定的成功案例还不多,“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胜利和成都公交车爆炸事件是不多中的两个成功案例。
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政府部门处于“沉默”和“失言”状态,社会上的各类“谣言”和“质疑”就会借助新媒体扑面而来,影响甚至误导社会舆论,反过来又影响突发事件的处置并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各级党委政府普遍面临着“全媒体时代”舆论引导能力不足的严峻挑战,如果不能有效提升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水平,长期处于“沉默”和“慎言”状态,政府就有落入“塔西陀陷阱”⑨的危险,进而影响社会的安全稳定。
二、“全媒体”时代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不足及治理思路人们不禁要问,当前政府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工作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用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改进政府的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工作,形成政府、媒体和社会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的良性状态,保持社会发展的活力和社会结构的张力,不致因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不当而导致社会失序甚至影响社会的安全稳定。
网络化治理理论的出现为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工作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思路,网络化治理主要表现为网络的、双向互动的、多元的参与结构,在外部参与渠道上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形成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公民等多元参与的制度安排,实现信息透明且流动充分,连接以合同和信任为基础的社会资本,将分散的“小碎片”整合为“大碎片”,最终达到公共治理的“一体化”,由此增强公共治理的整体效应⑩。
在《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的作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埃格斯看来,网络化治理象征着世界上改变公共部门形态的四种有影响的发展趋势正在合流,这就是第三方政府、协同政府、数字化革命和消费者需求11。
在全媒体时代,实行网络化治理是目前有效提升政府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的策略选择。
(一)用“协同政府”理念重塑突发事件网络化治理的政府结构当前政府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部门还没有完全建立起适应全媒体时代需求的新闻发言人和信息公开制度。
尽管政府部门普遍建立起了新闻发言人制度,但由于总体协调程度不高,业务部门各自为政,部门之间信息互不相通,导致不少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很多时候就是一个“摆设”,远远不能满足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信息的渴求。
有的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坦言,自己并没有接触过新闻记者,更谈不上对外发布新闻。
有的新闻发言人表示,由于自己的新闻发言人只是兼职,其他工作还很多,导致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接受新闻发言人工作的培训,每每遇到突发事件需要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只能自己加班加点绞尽脑汁“应付”新闻媒体。
新闻发言人也缺乏足够的专业团队支持,目前政府机关内部的新闻宣传部门往往是新闻发言人分管部门,但政府内部传统的宣传新闻部门的协调性、专业性都有待提升。
一些政府机关宣传部门的同志讲,由于体制上的原因,我们难以及时了解其他业务部门的工作情况,实际上我们很难向新闻媒体提供有效及时的信息,更谈不上及时向媒体和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
还有的政府机关宣传部门的同志讲,我们并不是新闻传播专业出身,组织需要就把我们安排在新闻宣传部门工作,我们也不知道究竟应该如何开展工作。
加上新闻发言人的职能、权力、责任和风险规避等并不明确,导致新闻发言人履职时要么小心谨慎,语焉不详,回避媒体,要么创造出“拆除性维修”、“休养式治疗”、“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之类的荒谬话语,引发社会的强烈质疑。
政府对外发布信息工作也很不规范,许多法律要求必须公开的政务信息,许多政府部门也难以做到及时完全公开。
协同政府是网络化治理的重要特征。
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埃格斯指出,网络化治理发展的第二个趋势是:“协同政府的不同层级和机构共同提供更为整体化的服务”12。
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指出,“英国政府所面临的许多最艰巨挑战都无法轻松地适应我们传统的政府结构,我们必须在政府之间进行更119好的协调和更多的团队合作,才能应对新世纪的挑战”13。
概括起来,“协同政府”就是将不同层级的政府和不同的政府部门联合在一起,共同向公民提供整体化的服务,这样既可以避免政府分散服务的低效率,又可以避免政府部门之间的互相阻隔。
“协同政府”可以有效改善突发事件政府舆论引导能力,提升突发事件政府舆论引导的效率,是突发事件网络化治理有效运行的基础和前提。
从提高政府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能力的角度出发,按照协同政府的理念,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政府结构和运行机制进行调整创新:一是从整体上,由宣传部门牵头,以新闻办、网络办为平台,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从上到下的专职新闻发言人和专业公关团队建设,进一步明确规范新闻发言人及其专业公关团队的职责、规范、权力、专业素养、培训等系列制度,明确新闻发言人参与部门会议、参与或列席部门决策、传阅部门各类业务文件和工作进展的权利,加强新闻发言人及形成新闻发言人全面了解和掌握部门工作信息的机制建设,避免目前新闻发言人兼职过多的状况,加强对新闻发言人及其专业公关团队新闻与媒介素养的培训,构建纵向从上至下,横跨各部门、各系统、各行业的新闻发言人和信息公开制度,形成突发事件政府舆论引导的整体格局和完整合力。
二是从部门和行业内部看,各部门、各系统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一步完善和修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制定明确的新闻发言人及其工作团队运行规范及单位领导、其他业务部门配合新闻发言及信息公开的工作制度,明确突发事件信息公开的启动程序,定期开展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的演练活动,在演练中提升各部门、各单位新闻发言人及其专业工作团队的快速反应、快速处置、快速核实、快速发布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相关新闻发言人及专业公关团队与处置部门第一时间一起进入现场,迅速调查事件情况,着手调查事件起因,了解掌握关于突发事件的第一手全面信息,逐步构建新闻发言人及其专业团队与业务部门之间畅通的横向信息流动机制,为新闻发言人及其专业公关团队顺利开展工作,及时对外发布各类信息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是进一步加强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的建设,组建专门的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平台的维护、编辑、管理工作团队,制订各部门、各单位通过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及时公开信息,定期实行信息更新的制度,遇突发事件实时发布信息的制度,完善本部门、本单位舆情收集制度和及时回应制度,建立本部门网站与其他政府网站、门户网站及媒体的链接与关注,突破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信息孤岛”的困境,让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平台成为政府与社会、媒体进行信息流通,实现与媒体、社会实时互动的重要载体。
(二)用“合作网络”重构突发事件网络化治理的政媒关系当前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工作力度不足的很大原因是由于政府与媒体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交流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