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江滨景观绿带规划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韶关市芙蓉新城滨江景观带设计论述

韶关市芙蓉新城滨江景观带设计论述

韶关市芙蓉新城滨江景观带设计论述摘要:本文着重对韶关市芙蓉新城滨江景观带设计内容及手法进行阐述及总结,对设计中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分析,为类似大型景观项目的设计及实施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案例。

关键词:景观;绿化;生态;植物配置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韶关市滨江路南侧、北江北侧、东至孟洲坝东侧约400m、西至二十号道路东侧,地块总长约3068m,最宽处约403m,最窄处约146m,景观总用地面积748176m2。

二、设计目的1)充分结合《广东省韶关市芙蓉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整合》及《韶关市芙蓉新城绿地系统专项规划》,通过城市景观的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服务于旅游城市的功能,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改善城市经济结构,拉大城市框架,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城市综合竞争能力;3)通过景观绿地的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人居环境;4)提升新城形象,推动新城开发建设,体现现代化的城市气息;5)解决滨江城市景观和城市防洪之间的关系,明确沿江空间景观和绿化功能布局,结合地方特色,展示滨水魅力,打造滨水休闲文化长廊,促进城市功能完善、提升城市品位。

6)结合韶关的自然景观,体现韶关的山水城市、文化和悠久的历史;7)注重滨江景观带向城市的渗透及景观设计与景观带中各建筑地块的功能相结合。

三、设计原则1)突出地方特色: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与韶关整体山水城市景观的呼应和地方特色文化(如岭南文化等)的融合,塑造独特的城市滨江景观风貌。

2)生态优先原则:设计要尊重、结合自然,少用生硬的工程措施,注重滨水地区的生态多样性。

3)以人为本的原则:注意滨水地区设置连贯的绿道系统,要便于群众休闲利用。

由此,促进韶关城市结构优化与形象提升,使韶关新城区域成为今后城市的休闲活力滨江景观带。

四、总体设计本项目打造核心、三大主题段的城市开敞滨水景观结构。

本次规划由西往东依次划分为“商业段”、“人文段”和“悠闲段”三个分段。

1.核心:明月广场——本地段为规划“时空轴”和“人文轴”的交汇处,景观作用十分重要,是滨江景观带的景观核心。

浅析城市生态滨江路景观设计方案

浅析城市生态滨江路景观设计方案

浅析城市生态滨江路景观设计方案、1、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1.1区域概况本道路景观绿化工程是宜州市城区内,位于龙江南岸,基本与龙江平行的江岸。

本次设计的范围起于龙江二桥止于龙江一桥,全长2797.453米,江滨绿化带最窄宽度约为35米,最大宽度约为65米。

所在区域为宜州已建成区,沿线单位、民房众多。

是宜州市主要经济、文化、居住的核心区域。

1.2区域内道路现状及评价从宜州的实际出发,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以立体、生态、自然、群落的绿化模式为主体,突出“绿树成荫”、“果树上街”、“花开四季”、“绿中飘香”的亚热带特色;结合周边规划区域绿化景观特点,采用常绿树种,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根据本地区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选择适应性强,抗污染、冠大荫浓、形态优美的树种,便于长期维护,利于保持较稳定地景观绿化效果。

1.2.1环境景观工程的设计理念:“原色生活——人水相依,城林交融,蓝脉绿网”(1)景观主题绿化方案主题以“和谐”为设计的主轴。

在和谐的氛围中,人们可以在这里游憩散步,清晨可以听到朗朗读书声,可以看到早起晨练的人们,形成一种和谐的生活氛围;其氛围是热闹的,人们在这里或乘坐游船,或垂钓,或欣赏表演,充分满足人们度假旅游的氛围需求。

在全线长2797.453米的范围内依据现状地形设置5个景观段也是本次绿化景观设计的特点之一。

从一桥起依次以“和谐”这一主题伸展出:关爱、生活、流动、循环、融入等五个景观段。

每个段都各有特点,确主要映射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2)景观结构本项目的景观结构可概括为:生态坡地、湿地景观区和广场休闲地,着重发展生态旅游;结合一些休闲绿地、花木观赏区和滨水休闲带,着重发展旅游,以及一些农业、科普旅游;形成依托龙江的城市楔形绿化带,发展旅游、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地段价值。

在景点设置上,通过植物造景的主要手段,运用园林中造园手法,结合“和谐”主题,为景点赋以名称,提升景点的意境与文化内涵,从而使“人”与“自然”交融,使不同位置不同形态不同大小的景点通过相同的意境统一起来。

某市江滨景观绿带规划设计说明

某市江滨景观绿带规划设计说明

某市江滨景观绿带规划设计说明丽水市江滨景观绿带规划设计说明一、项目背景和基础在新旧世纪的交替之际,丽水市行政区划进行了重大的调整,新的丽水市以其史无前例的崭新姿态进入21世纪。

行政区划调整是加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则是行政区划调整的根本目的。

丽水市自古以来就被山川环绕,环境优美。

自然资源和人类住区在结构和现状上仍保持着良好的生态关系。

特别是在合并后的大理水市,保存完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景观资源已成为丽水市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主要特色。

在弘扬生态城市理念的当代城市发展背景下,丽水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将保持城市环境的生态特征,建设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2000年7月成立了由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组成的“丽水市(连都区)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同月,《丽水(连都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完成,成为指导丽水城市环境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莲都区是大丽水市城市的主要建成区和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

但因地处山区,可供城市建设发展的用地一直紧缺,造成建成区内建筑密度较高,缺乏大型的、连续的城市公共绿地和开放空间。

在新一轮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城市大型公共绿地和开放空间的建设将是丽水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与城区建设用地紧缺、难以营造大型城市绿地和开放空间的状况形成对比的,是莲都区城区南翼临大溪江的未开发的沿江区段。

沿这一区段,江域蜿蜒开阔,水色清丽,江北是建设中的城市景观,江南是山色秀美的自然景观,在延绵约8公里的沿江地带,城市与自然隔水相望,构成了丽水市城市内最具生态特色和景观特色的区域。

由于历史原因,该地段一直被视为城市的边缘地带,呈现出无序发展的态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规划将该路段的开发列为重点整治对象,该计划指出:“在近期向南发展的基础上,中心城区的长期发展重点将转移到东部的滨河地区,在大溪河和濠溪河交汇处形成一个新的商业、文化和行政中心区,并向两侧扩展,形成滨河生活和景观海岸线。

分析江滨公园景观设计

分析江滨公园景观设计

分析江滨公园景观设计一、项目概况漳州市江滨公园位于九龙江西溪之畔,是漳州市区新防洪堤以外的带状公园,全长2.32公里,总面积9.78万平方米,总投资7500万元,于2010年9月份开工建设,2011年5月建成,是一座生态休闲型的城市水景公园。

在设计建设上因地制宜,该公园充分利用原有自然地形地貌和河道功能,建有瀛洲广场、紫阳广场、龙江广场等大型休闲健身广场,设置成休闲、观光、文化、宗教、健身等若干个功能分区,同时保留三处旧防洪堤进行景观设计,对旧中山桥桥头和纪念碑亭进行重新装修,在注重保留原有历史遗存的同时,注入具有浓厚闽南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

公园还设置弘一法师塑像、朱熹知漳线雕、孙宗蔡塑像、闽南民居建筑墙及富有地方生活气息的雕塑小品,获得市民交口赞誉,也是崛起中的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

江滨公园分为A、B、C两个标段,西起瀛洲亭,东至战备大桥,全长1公里。

其中A标段主要景观有瀛洲亭佛祖庙和瀛洲亭广场、弘一法师雕像、闽南文化墙等;B标段从新中山桥到战备大桥,包含了旧中山桥、孙中山塑像、中山桥亭等景观,主要体现历史风貌。

设计人员在桥亭旁边,还设置了有关中山桥历史的相关资料。

而C标段主要以生态环保、江滨湿地景观和环境绿化等建设风格为主二、设计原则1.生态学原则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原因,人们对生态的重视度不断提高。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它不仅能满足园林空间构成和艺术表现的需要,还可以为人们提供防风、降噪、保持水土、遮阳降温、防火抗洪等功能需求。

绿色植物更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是园林景观中极其重要的生命象征。

在园林种植设计中,一定要以生态学为依据,最大限度地发挥“绿”的效益,具体可表现为一下几个方面:(1)重视提高绿地比例、绿地覆盖率;(2)注重普遍绿化、重视生态效益;(3)复层混交群落,增加叶面积系数;(4)重视生物多样性,尤其植物种类多样性。

2.艺术性原则园林种植设计要具有园林艺术的审美观,把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公园规划设计任务书-带状绿地

公园规划设计任务书-带状绿地

景观建筑专业
《公园规划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二
带状绿地设计
一、场地概况
某城市滨江(长江)公路绿地,面积约为13500平米。

路面标高7.5m,与设计场地现以斜坡相接。

场地现分布大小不一的鱼塘和农田,可以作为平地进行设计。

二、设计要求
1.场地东侧水塘将保留,岸线可以改造,对岸将建住宅小区,场地需要为小区
居民提供休息场所;
2.利用地形、水体、植被以及各类建筑小品(任选亭、廊、花架、坐凳、铺装、
树池及花坛等)塑造空间,形成具有一定观赏、游憩功能,带有田园气息的带状休闲绿地;
3.考虑场地的现状、交通及进入方式,尤其是与人行道的衔接;
4.设计应有确定的主题和明确的思路,通过200字左右的设计说明阐述。

三、设计内容
1.位置图(1:1000)
2.总平面图(1:500)
要求绘制出场地周边道路环境,表现场地中建筑小品及植物的位置,并加绘阴影及高程。

平面布局合理,线条等级分明,图纸整洁。

3.场地立面图、剖面图(各1张 1:500)
选择任意两个场地方向绘制立(剖)面图,表现建筑小品的造型、色彩、场地地形以及植物的景观效果。

要求线条等级分明、层次清晰。

4.全园轴测图或全园鸟瞰图(1张,不小于A3幅面)
四、图面要求
1.以上图面内容自由组织,使用A2大小绘图纸(594×420mm),装订成册,设计封面。

2.图纸完整,有指北针、设计说明、植物图例,标题和名字写在封面上。

3.图纸使用钢笔线图,景点效果图及鸟瞰图上淡彩(彩铅、水彩、马克不限)。

道路带状绿地设计。

滨水区沿线绿带的景观设计

滨水区沿线绿带的景观设计

滨水区沿线绿带的景观设计滨水区沿线绿带的景观设计在滨水区沿线应形成一条连续的公共绿化地带,在设计中应强调场所的公共性、功能内容的多样性、水体的可接近性及滨水景观的生态化设计,创造出市民及游客渴望滞留的休憩场所。

(一)基于公共资源共享的设计滨水绿地其中目的之一就是供人们观赏。

滨水游憩绿地规划设计时为了减少车辆对绿地的干扰,靠近车行道的一侧应种植一两行乔木或绿篱,形成绿化屏障。

但为了使水面上的游人和对岸的行人看到沿街的建筑,应适当留出透视线,不要完全郁闭。

道路靠水一侧原则上不种植成排乔木。

其原因是影响景观视线,同时树木的.根系生长会对驳岸造成损坏。

道路内侧绿化宜疏朗散植,树冠线要有起伏变化,植物配置应注重色彩、季节变化和水中倒影,要使岸上的游人看到水面的优美景色。

同时水上的游人也能看到滨水绿带的景色和沿街的建筑,使水面景观与活动空间景观相互渗透,浑然一体。

(二)基于多形式功能的设计滨水区应提供如林荫步道、成片绿茵休憩场地、儿童娱乐区、音乐广场、游艇码头、观景台、赏鱼区等多种形式的功能,结合人们的各种活动组织室内外空间,点线面线结合。

点——在这条线上的重点观景场所或被观景对象,如重点建筑、重点环境小品、古树;线——连续不断的以林荫道为主体的贯通脉络。

绿带设计手法依自然地形、水岸线的曲折程度、所处的位置和功能要求,对于地势起伏大,岸线曲折变化多的地段采用自然式布置,而地势平坦,岸线整齐,又临近宽阔道路干线时则采用规则式布置;面——在这条主线的周围扩展开的较大的活动绿化空间,如中心广场、公园等。

这些市室外空间可与文化性、娱乐性、服务性建筑相配合。

(三)滨水绿地应该有近水的特点很多城市的滨水区往往面临潮水、洪水的威胁,设有防洪堤、防洪墙等防洪公共设施。

这些设施可采用不同高度临水台地的做法。

芝加哥湖滨的断面示意,按淹没周期,分别设置了无建筑的低台地,允许临时建筑的中间台地和建有永久性建筑的高台地三个层次,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

滨水景观设计案例说明报告

滨水景观设计案例说明报告

滨水景观设计案例说明报告1. 简介滨水景观是指以河岸、湖边、海滨等水体边缘为蓝图,通过景观设计来创造一个宜人、美观、可持续的休闲空间。

本文将介绍一个具体的滨水景观设计案例并分析其设计理念、功能区域和景观元素的运用。

2. 案例背景本案例位于某城市河岸的一块空地,原本是一片荒废的土地,靠近城市的滨水区域。

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休闲环境,市政府决定对这片土地进行滨水景观设计。

3. 设计理念设计团队以“融入自然、提供休闲体验、激发创意灵感”为设计理念。

通过利用水体的特色,将人工元素与自然元素融合,打造一个和谐、宜人的环境,同时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休闲体验。

4. 功能区域设计团队将场地分为五个功能区域,每个区域具有不同的特色和用途。

4.1 水景区水景区是整个滨水景观的核心,设计团队在此区域设置了一个人工湖泊。

湖泊周围种植了各种花草植物,形成一个和谐的自然景观。

区域中心有一个小型喷泉,提供清凉的水雾,为市民带来愉悦的感受。

4.2 休闲区休闲区是供市民休息娱乐的场所。

设计团队设置了长椅和遮阳棚,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区域中央设置了一个大型游乐设施,吸引着很多孩子前来玩耍。

4.3 绿化区绿化区是设计团队特别注重的区域,通过大面积的绿化植物的种植,使整个滨水景区呈现出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

团队选择了一些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4.4 活动区活动区是供市民举办各种户外活动的场所。

设计团队在这个区域设置了一个露天舞台,为市民举办音乐会、演出等活动提供场地。

此外,还设置了一个开放的草地,供市民进行各种体育活动。

4.5 步行区步行区是整个滨水景观的环绕区域,设计团队精心设计了一条环绕湖泊的步行道。

步行道两侧种植了众多花草植物,形成一个美丽的走廊。

市民可以在这里散步、跑步,欣赏湖泊的美景。

5. 景观元素的运用设计团队运用了不同的景观元素来营造滨水景观的美感和功能性。

5.1 水景水景是滨水景观的核心,设计团队通过人工湖泊、喷泉和水雾等元素,营造出一个清凉、宜人的环境。

《沁阳河滨水绿地景观设计》设计说明

《沁阳河滨水绿地景观设计》设计说明

《泌阳河滨水绿地景观设计》设计说明作者安笑笑系(院)美术学院专业环境设计年级一班学号 140611015指导老师王璐成绩日期 2018年4月26日诚信承诺书郑重承诺:所呈交的论文是作者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阳师范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与作者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导师签名:日期:院长签名:日期: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安阳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一、引言时间都跑到哪里去了?时间过得真的是飞速,转眼间我的大学四年的时光快马加鞭离我而去。

回想起在小学做数学题时要求画苹果和梨,开始我不会画,妈妈给我做榜样帮我画了以后,我觉得妈妈画得好真实,从那次开始我便爱上了画画,小学六年级因画画得了一等奖,随后我对画画更加有信心。

但是我一直以来受到家庭的影响,家里的房子从一片荒地到布局基地再到平房就是父亲一手操办盖起来的,母亲没有工作在家做各种各样的门帘、窗帘、沙发套以及小时候我穿的衣服,所以我便爱上了设计。

校考报名都写的环境设计,使自己能在设计这条道路上一直往下走。

二、研究背景及分析这次的毕业设计任务书有四个内容可以让我们选择:第一个是商丘市民权县赵洪坡村文化生态环境设计;第二个是泌阳河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第三个是银行空间设计;第四个是钛镀健身房总部基地店设计。

我选了第二个泌阳河滨水绿地景观设计,因为现在国家比较看中生态环境,而第一个选题的环境设计是六人组,我想看看我自己大学四年学习的知识能够运用多少,是否有能力独自设计出一个更好的作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家里的地种的不是庄稼而是小树苗,当地政府部门包山后,在山上面做的绿化,就是在我家预定的树苗,所以我选了第二个题目。

滨水湿地绿化带景观设计说明

滨水湿地绿化带景观设计说明

滨水绿带湿地景观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设计范围本次滨河绿地景观规划设计范围:桥下河岸两侧绿地为本次设计内容二、设计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三)《风景园林设计规范与制图标准》;(四)甲方提供的cad电子版地形资料;(五)设计人员现场勘察资料。

三、规划理念(一)现代规划理论学基础:立足人们普遍的审美观念,注重环境的和谐,在充分满足人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体现地方特色,凝练文化底蕴,合理布局,以体现景观的和谐性,使景观空间和功能与环境相协调,营造城镇和谐的河滨绿地。

(二)传统文化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水,为万物之灵,生命之源。

她,更赋予公园最自然的灵性美感。

临近水边,使人心旷神怡,远离尘嚣,静谧和谐。

水,还能增加空气湿度,调节空气温度,改善环境质量等生态功能。

本案萃取了中外园林设计精华,充分利用先有的河道,因地制宜,在各景观节点设置小型广场及休闲逗留空间,构成景观设计的高潮,成为人们驻足停留、休息交流的场所。

(三)景观艺术性:在充分满足功能和经济可行的前提下,赋予文化和艺术的内涵,将园林设计的艺术手法融入绿地设计中,在打造城市生态园林滨河绿地的同时,力求使该绿地具有鲜明的城市文化特色。

四、设计原则(一)景观的延续性原则充分考虑河道两侧景观的相互映衬;河道景观与城镇绿地的相互映衬;两侧河滨景观带的延续。

(二)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应用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体现山水园林和景观休闲滨河绿地的风格,充分结合传统的园林风水观,充分考虑人的参与性和适用性,构建合理的空间结构,满足市民的需要。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设计考虑远期目标,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变化。

在注重景观和功能的同时,注重提高绿化率,尽量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经济合理性原则1、考虑河道两侧原有片林,长势较好,尽量保留利用。

2、充分利用现有树种,大量采用乡土树种,少用名贵树种和外来引种。

江边绿化工程设计方案

江边绿化工程设计方案

江边绿化工程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给江边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破坏。

江边绿化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是为了保护江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品质,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美化城市景观,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江边绿化工程设计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原则和目标1.生态保护优先:设计和实施的绿化工程应当充分尊重和保护江边的自然生态系统,遵循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保持江边生态平衡。

2.景观美化为主:通过绿色植被的种植和布局、景观雕塑、游步道等手段,提升江边的景观美感,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城市风貌。

3.生态教育普及:利用江边绿化工程打造的生态公园和生态学习基地,加强对居民、学生和游客的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意识教育,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

4.多方合作、共建共享:绿化工程的设计和实施应当充分吸收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形成政府、企业、居民等多方合作的绿化共建格局。

三、项目分析和定位根据江边的地理条件和城市规划的要求,我们选取了市区内某江边区域作为绿化工程的实施区域。

该区域面积较大,江水清澈,沿岸植被较少,但地理环境非常优越,适合进行绿化改造。

整体规划和定位如下:1.项目位置:该江边区域位于市区中心,是本市的重要景观区域,涉及到多个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文化场馆。

2.项目规模:预计投入绿化工程的土地面积约为50000平方米,涉及到不同类型的植被和景观设施的布局。

3.项目特色:本项目以打造生态公园和生态景观为重点,结合地方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以“生态、休闲、教育、观光”为主题的绿化格局。

四、设计方案和实施措施1.绿地景观设计:根据江边的地形和用地情况,合理划分和布局绿地区域,设计合理的绿地景观和植被组合,增加绿地植被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

2.水域治理和保护:对江水的水质进行监测和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的水体资源,打造具有江水特色的景观区域。

滨江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滨江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余姚市姚北工业新区长泠江滨江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前言把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运用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是当今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的一个新的思路,在本区绿地系统规划中运用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中的相关原理(如:基质、廊道、斑块景观模式)来指导、构建科学、稳定的绿化系统结构,进一步分析各个绿地的地位作用,给整个绿地系统作出功能定位。

在此基础上,针对长泠江从生态角度出发,将水体、堤岸、滩地、湿地、植被、生物等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统一规划和设计、恢复这些自然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实现水域生态恢复、洪泛控制、水质自净、生物繁衍和人体休闲娱乐的综合目的,整个滨江景观设计体现了“以理为主(自然景观),以造为辅(人工景观)”的设计理念。

一、设计依据1、余姚市姚北工业新区要领规划文本2、姚北工业新区长泠江两岸景观方案征集文件二、区位分析余姚作为杭州湾南岸的重要城市之一,将成为长江三角洲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姚北新区地处杭州湾大桥南岸的桥头堡,开发建设姚北新区,有利于加快北部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加快产业集聚,促进该地区土地及空间资源的集约使用和合理配置,推动余姚工业区、城市化进程。

余姚市区由于周边山体及铁路、高速公路等设施的限制,城市进一步发展受到用地条件的牵制。

依据余姚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1~2020中规院)与政府战略决策,余姚未来发展将形成北园南城的空间形态结构。

即通过工业用地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疏解,将余姚主城建设成为以行政、商贸、金融、生活居住为主导功能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姚北建设工业新区,作为余姚主城现有工业向外疏解的目的地以及余姚未来城市发展的工业产业基地。

三、基质概况余姚市姚北工业新城位于余姚市北部的低塘、朗霞镇内,是杭州湾南岸宁绍平原的组成部分。

本区块东靠低塘镇区,南接老方桥镇,西邻朗霞镇区,北靠慈溪市的周巷镇。

区块内的地势平坦,南高北低,地面标高一般在3.4~4.2米左右,区内河道纵横,有临周长、长泠江、长庆桥江等,水位为2.5~2.7米(黄海高程,下同),历年最高水位(1962年)为4.63米,历年最低水位(1967年)为0.00米。

乐清滨海绿地规划设计说明书

乐清滨海绿地规划设计说明书

乐清滨海绿地规划设计说明1、项目基本概况1.1、背景资料1.1.1地理位置乐清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地处北纬27º58′50″—28º32′30″,东经120º47′22″—121º15′30″。

东临乐清湾,南临瓯江。

在温州、台州、宁波、舟山沿海走廊,乐清历来是主要的经贸集散地。

乐清山水形胜,拥有雁荡山、乐清湾、七里港等三大资源优势。

1.1.2、气象水文乐清市属中亚热带海洋型气候区,受东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四月中旬至七月中旬,为梅汛期;七月中旬至十月中旬台风活动频繁,经常发生大暴风,为台汛期,是洪、涝灾害主要发生期;洪水暴涨暴落,山区支流坡陡流急,规划范围内地势平缓,洪水宣泄不畅,下游遭受潮夕顶托影响。

地下水主要是浅部覆盖层中的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

水位埋深受大气降水和河水位控制。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侵蚀性。

1.1.3、地形地貌乐清市地貌归属浙南中低山区与沿海岛屿丘陵平原区。

规划区内地势基本平坦,内河水网密布。

乐成片主要河道有金溪、银溪、西运河、东运河、中运河、石马河、悬浦河、胜利河等。

区内洪涝水由西北向东南主要通过二眼闸和公利闸泄入东海。

1.2、地块状况乐清滨海绿地位于乐清市中心东部,整个场地群山相拥,海滩宽广,岛屿、礁石、海蚀岩等海积海蚀地貌发育完全,如何协调自然景观,将软(沙滩绿地)、硬(铺地、广场和道路)质景观融为一体、在城市节点的末尾创造一个有力的亮色是整个设计的重点,乐清地方气候温暖湿润,水量充沛,日照时数较高,适宜多种植物生长,有条件创建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但要注重自然灾害的防治及防洪的要求。

2、设计依据2.1、公园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J48-92>》2.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2.3、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纲要浙计规划[2001]664号2.4、乐清滨海规划电子文件2.5、乐清滨海绿地招投标文件3、设计原则滨海绿地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乐清城市建设的品质和内涵,主要遵循以下原则3.1、生态性原则充分尊重本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免或减少未来发展所可能导致的生态破坏。

江边绿化工程实施方案

江边绿化工程实施方案

江边绿化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江边绿地的建设已成为各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边绿化工程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品质和文化内涵。

因此,江边绿化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方案拟针对某市江边绿化工程进行具体规划和实施,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生态环境,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二、项目描述本项目位于某市的江边地带,总面积约为500亩。

项目包括江边绿地、游憩区、步行道、自行车道、观景平台等,并配套植被、草坪、休闲设施等。

项目实施后,将有效提升江边地带的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丰富市民的休闲活动。

同时,将为城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提升城市形象。

三、实施方案1. 规划设计阶段(1)调研和方案设计在规划设计阶段,需对江边绿化项目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进行综合调研,从而确定项目的定位和规划设计方案。

调研包括对江边地带的地形地貌、土壤条件、水文情况、气候环境、植被分布等进行详细调查,以及对当地的文化底蕴、历史渊源等进行了解。

通过调研分析,确定项目的总体定位和设计理念,为后续的施工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指导。

(2)功能分区和景观规划根据调研结果,将江边地带进行功能分区,并进行景观规划。

通过功能分区,将江边地带划分为观赏区、休闲区、活动区、生态区等,按照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景观规划。

在景观规划时,考虑到地形地貌和植被等自然条件,进行景观设计,使各功能区域的景观相互衔接,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体系。

(3)道路、桥梁和设施规划在规划设计阶段,对江边地带的道路、桥梁和设施进行规划设计,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景观桥、观景平台、游憩亭等。

设计道路和桥梁的位置和形式,要便于市民的出行和观赏,并与江边景观相协调。

设计设施的位置和功能,要符合市民的休闲需求,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体验。

(4)植被和草坪种植设计植被和草坪是江边绿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城市滨江景观带的规划与构思

城市滨江景观带的规划与构思

城市滨江景观带的规划与构思摘要: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滨水景观建设也取得较大发展。

但是快速的发展进程忽略了景观的生态性规划设计,为保持和提高景观多重价值、维护景观稳定性、生态过程连续性和景观安全,从而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城市滨江地带的景观生态建设。

本文将结合韶关新城景观带概念设计,参考上海后滩公园、深圳欢乐海岸购物中心、天津市海河沿岸、布里斯班“南岸”公园等项目案例,详细分析城市滨江景观带的规划与构思。

关键词:滨江景观;规划;构思1.区位条件韶关,地处粤北,与湘、赣相邻,既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相碰撞、交融的核心,同时又是客家文化、禅宗文化的重要集聚地。

基地位于韶关市的芙蓉新城,紧邻京港澳高速公路韶关出口、韶关大道、百旺路和芙蓉大道,加上规划的滨江路,整体交通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2.用地范围本次设计的滨江景观带位于韶关市芙蓉新城南部,西临武广高铁韶关站,南临北江、与车头洲隔江相望。

设计范围总面积约为0.9平方公里。

3.设计原则3.1原生态性原则充分保护与利用现状资源,在原有植被、道路、地形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绿化种植以自然式为主,强调点、线、面的景观效果。

3.2亲水体验原则驳岸滨水通过各种景观要素创造丰富的亲水空间,强化亲水体验原则,如:码头、平台、栈道等;3.3地方特色原则设计过程中注重与韶关整体山水城市景观的呼应和地方特色文化(如岭南文化等)的融合,塑造独特的城市滨江景观风貌。

3.4低碳环保原则设计体现生态型、低碳环保的开发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低能耗、低排放、零污染的滨江景观带。

4.设计策略4.1如何融入韶关山水城市格局?200至300米绿化带对北江、芙蓉山、北江的景观影响?策略一:构筑轴线、南北通透——实现与韶关自然山水景观的交融和互动规划尊重基地的现状自然环境特征,强调与韶关整体山水景观的呼应,注重滨江路与北江的联系,通过控制视觉景观廊道,强化南北通透,构建了多条南北向的生态轴线,将视线、活动引入江边,使北江的滨江景观资源充分融入到芙蓉新城的整体山水格局中。

建德植物园江滨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建德植物园江滨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建德植物园江滨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城市绿地建设逐渐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如今,许多城市中最富魅力、最具生命力的地方,并非是城市中规整的街区,而是水岸空间和绿地所串联的绿色廊道。

江滨绿地是城市中大江大河沿岸绿地,是河流的衍生空间,是城市环境和文化最敏感的区域,具有独特的景观特色。

良好的滨江景观有助于提升城市整体景观品位。

可持续景观的设计本质上是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包括如何尽可能少地干扰和破坏自然系统的自我再生能力,如何尽可能多地使被破坏的景观恢复其自然的再生能力,如何最大限度地借助于自然再生能力而进行最少设计[1]。

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中一种绿色的基础设施,可以让城市居民持续获得高质量的生态服务,包括新鲜的空气,气候的调节,水供应等,城市中的绿地、自然山体、湖泊等都是属于生态基础设施[2]。

景观安全格局:景观过程作为通过克服空间阻力来实现景观控制和覆盖的过程。

要有效地实现控制和覆盖,必须占领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性的空间位置和联系。

这种战略位置和联系所形成的格局就是景观生态安全格局[3]。

关键词:生态基础设施;景观安全格局;可持续景观设计;江滨绿地一、项目背景1.1 用地现状植物园江滨绿地即为建德植物园的滨江风景林区,面积为3.04公顷,是沿新安江东西延伸的带状绿地,长约1000米,是一条连接新安江和植物园的过渡带,也是一条市民参与性很高、新安江市民文化浓厚的带状长廊。

1.2 项目定位江滨绿地作为现有植物园的缓冲边缘带,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重新利用新安江的江滨地区,通过环境的整治,植物的配置,水岸、护坡的处理,将这条原本荒废的自然缎带融入到整个城市的绿地系统中,不但发挥其作为都市景观中新建立的开放空间和生态走廊,也为城市与河流及自然环境注入新的生命力。

设计工作主要包括新安江南岸河道整治设计,沿线景观规划设计、植物种植设计以及驳岸的处理等。

XX滨江风光带概念规划及景观设计

XX滨江风光带概念规划及景观设计

两型示范莱茵风景亲水活力衡阳.湘江风光带(深圳工业园区段一期)方案设计送审成果2012.10.23BACKGROUND 背景篇1.1 与城市发展的关系1.2 衡阳湘江风光带解析1.3 与工业新城关系☐ 范围与区位1.1 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规划范围:本项目位于白沙洲工业园东南部的湘江沿岸。

北至白沙路,西至白沙南路,全长4.2KM ,沿江宽度约65至140米不等,规划区总用地面积41.46公顷。

交通区位:从区域的角度来看,衡阳的发展主要依托珠三角及长株潭的辐射带动,在交通上主要依托京珠高速及其复线对外联系。

规划区位于衡阳市城市建设区的南端,是市区南向联系的关键点,是展现衡阳新城发展的门户区段。

因此,衡阳湘江风光带深圳工业园区段设计应体现新城风貌,打造城市向现代憧憬的名片 ;并营造休闲生活氛围,突出生活配套服务功能。

现状建成区京珠高速:至珠三角规划区规划区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发展方向● 规划区位图●城市发展方向示意图☐ 文化底蕴深厚,旅游功能突出1.2 衡阳湘江风光带解析现阶段衡阳湘江风光带规划南起雁峰区铜桥港,北至石鼓区的枣子坪,两岸全长36公里。

☐ 串联城市节点,提升地块价值风光带沿岸配套建设雁峰公园、珠晖公园、东洲岛公园、石鼓公园、重修石鼓书院、维修来雁塔、省立三中旧址等,是一条历史人文景观突出旅游风光带。

风光带串联城市各主要景观节点与功能区,局部通过公园广场的建设集聚人气,公共绿化空间的建设提升周边地块土地价值。

从沿江节点分布与主题营造上可判断,沿现状风光带自北向南呈现由“文化传承——文景融合——自然风光”演变的趋势。

东 洲 对 岸望 湘 亭文 化 长 廊石 鼓 书 院潇 湘 苑 南 岸沿 江 步 道湘江公铁大桥东洲历史,传承融合,过渡自然,新城文化传承 石鼓书院 先锋码头 潇湘苑文景融合 望湘亭 东洲岛 文化长廊自然风光?本项目基地现状具有良好地自然景观地貌,但缺乏具有核心影响力的历史文化资源。

长沙市沿江风光带新外滩项目概念设计说明

长沙市沿江风光带新外滩项目概念设计说明

长沙市沿江风光带新外滩花园概念规划设计说明本规划的开发理念着眼于引领市场的前瞻性和创造性,通过内、外部景观的塑造,使现代社区贴近自然、回归自然,充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家’的温馨感、舒适感的追求。

社区统一规划,综合开发,环境优美,设施齐备,致力于提升品质、品位和品牌。

一、基地概况与项目分析基地位于长沙市湘江大道与雅春街之间,南起湘春路,北至湘雅路,毗邻湘江,交通便利,资源得天独厚,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项目规划总用地157亩,首期开发45亩,拟建高级住宅14万平方米,配套商业5000~10000平方米。

项目开发的重点不单是在住宅区的开发,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沿江的地理优势,营造一个恬静、舒适、便捷、环境好、标准高的居住环境,让住户的心身都健康。

新外滩项目具有一线临江的天然地理资源,在开发设计理念上,着意围绕江景,打造高尚豪华居住社区。

根据项目任务书要求,本规划主要突出七大设计亮点。

1.户户江景,彰显毫宅典范。

2.结合点式高层,规划入户空中花园,营造立体生态绿化圈。

3.下沉式园林广场,增添景观层次,创造阳光生态停车库。

4.叠水造景,配置人工瀑布。

5.圆景融合运动设施,带出都市运动健康概念。

6.因应豪宅特点,打造数字化社区。

7.特设上位阶层会所,营造社交空间。

二、规划设计依据1、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相关条例规定;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J50180-93);3、《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5、总体规划设计任务书;6、用地地形图及区位图;7、其他国家有关的规范、规定及条例。

三、设计意念1、以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最好居住条件为中心,以人与自然为本,强化与自然共生,精心构思高标准、高水平、高技术、高情感的国内一流居住家园。

达到环境优秀、景观优美、功能质量上乘、物质精神可持续发展的最适合人居住的目标。

2、充分把握社区“超前性”的要求及其具有的功能特征,恰当地组织用地分配、结构体系、交通流线、绿化系统、公建布局和空间秩序。

资兴东江湾沿江北岸风光带设计说明

资兴东江湾沿江北岸风光带设计说明

资兴市东江河北岸沿江风光带景观规划设计说明1、项目概况资兴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郴州市东部,耒水上游,罗霄山脉南端。

东邻桂东县、株洲市炎陵县,南接汝城县、宜章县,西连苏仙区,北抵永兴、安仁县。

资兴市东江河北岸沿江风光带规划区位于资兴市城区鲤鱼江片区,位于东江河以北,沿江北路以南之间,西起水上训练中心小广场,东至东江街道办事处前东江老大桥,全长约4.5公里,规划控制区面积约24公顷。

生态环境良好,交通方便快捷,文化底蕴深厚,区域战略地位突出。

1.1及区域优势区域内的风景以山、水、湖、坝、雾、岛、庙、洞、庄、瀑、漂而取胜。

其主要资源和景点有:东江湖。

誉称“南洞庭”,是我国中南地区目前最大的人工湖泊。

碧波清粼的湖面星罗棋布地镶嵌着数十个岛屿,湖光山色展现出一派旖旎无比的山水风光。

雾漫小东江。

两岸峰峦叠翠,湖面水汽蒸腾,云雾缭绕,神秘绮丽,其雾时移时凝,宛如一条被仙女挥舞着的“白练”,美丽之极,堪称中华一绝。

猴古山瀑布。

“百丈瀑”高200多米,从青山夹石中飞流而下,几经曲折,直抵东江湖面,宛若嫦娥飞舞的白色长袖,将蓝天与碧水穿连。

兜率灵岩。

兜率灵岩溶洞以高、大、雄、奇、深、旷而著称。

洞内冬暖夏凉,钟乳遍布、石柱擎天、景态万千。

拥翠峡。

长约20公里的平源峡谷。

青山对峙,碧水宛转,时收时放;水贯山行,山挟水转,松涛竹海,山翠欲滴;飘逸平静的湖水,收尽苍翠的两岸峰峦。

东江漂流。

东江漂流以其滩多浪急落差大、水碧、石怪、鱼奇、两岸森林植被佳而闻名。

1.2设计范围及现状分析资兴市东江河北岸沿江风光带规划控制区面积约24公顷。

规划用地内现有水塘、湿地、树木、耕地以及农房和水厂用房,自然环境良好。

地势呈东高西低走势,东部含山体部分,最高点高程162m,东部最低点高程132m,东西部分平均高差约5-6m,河岸西段部分岸平水缓,有大量天然形成的滩涂地,河岸植被状况一般,树种以香樟、水杉等为主,其中尤以古樟树区域植被生长较为优良,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丽水市江滨景观绿带规划设计说明一、项目背景和依据在新旧世纪的交替之际,丽水市行政区划进行了重大的调整,新的丽水市以其史无前例的崭新姿态进入21世纪。

行政区划调整是加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则是行政区划调整的根本目的。

丽水市自古以来山水环抱,环境优美,自然资源和人文居住在结构和现状上至今仍保持着良好的生态关系。

特别是合并后的大丽水市,保存较好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景观资源成为丽水市有别于其它城市的主要特色。

在弘扬生态城市理念的当代城市发展背景下,丽水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将维持城市环境的生态特色和营造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并于2000年7月成立由政府及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组成的“丽水市(莲都区)生态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并于同月编制完成《丽水市(莲都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成为指导丽水市城市环境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莲都区是大丽水市城市的主要建成区和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

但因地处山区,可供城市建设发展的用地一直紧缺,造成建成区内建筑密度较高,缺乏大型的、连续的城市公共绿地和开放空间。

在新一轮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城市大型公共绿地和开放空间的建设将是丽水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与城区建设用地紧缺、难以营造大型城市绿地和开放空间的状况形成对比的,是莲都区城区南翼临大溪江的未开发的沿江区段。

沿这一区段,江域蜿蜒开阔,水色清丽,江北是建设中的城市景观,江南是山色秀美的自然景观,在延绵约8公里的沿江地带,城市与自然隔水相望,构成了丽水市城市内最具生态特色和景观特色的区域。

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一区段一直作为城市的边缘,呈无序的开发状况。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城区面积不断扩大的形势下,《规划》将这一区段的开发列入重点整治对象,《规划》指出:“在近期向南发展的基础上,中心城区远期发展重心东移至滨江地带,在大溪、好溪两江交汇处形成新的商业、文化、行政中心区,并向两侧展开,形成滨江生活、景观岸线。

”同时,随着城区向南扩展速度的加快,城区受大溪江洪水的威胁日益加剧,防洪同时成为该地段开发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2000年末,丽水市政府决定首先解决沿大溪江50年一遇的防洪堤岸线建设问题,同时根据《规划》的要求,结合城市整体发展的目标,沿江建设连续的城市滨水公共绿地和活动空间,逐步形成江滨景观绿带,做到城市生态资源与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与城市的防洪水利工程建设同步建设、协调发展。

“丽水市江滨景观绿带规划设计”项目的提出正是基于以上背景。

目前,防洪水利堤坝的建设已进入建设阶段,本项目的尽快启动已迫在眉睫。

二、项目的必要性本项目的建设其必要性可以有以下几方面:保护和开发好丽水市最具城市特色的大溪江沿线的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在保证城市防洪水利功能的同时,创造大型的城市临水公共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避免因建设防洪水利设施导致城市景观特色和生态资源的破坏甚至消失。

根据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丽水市人民政府已确定的发展战略,通过本地段的综合开发,通过防洪水利设施的建设,一则保证城区免于洪水的侵扰,为城区的建设和发展打下基础,二则通过筑坝蓄水、抬高和稳定大溪江在城区段的水位,建设山水相依,树木葱茸的大型生态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成为城市的绿肺,形成丽水市生态型山地城市特有的重要的生态环境组成部分和丽水市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

从城市环境整体格局协调发展的要求出发,结合城市中心向南发展并在大溪江沿线形成新的城市中心的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建设,激活大溪江北侧滨江路沿线的临水地块的价值,为城市向南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形成丽水市城市最具特色的大型连续的生态绿地和城市临水公共活动空间。

其结果第一可塑造起城市的鲜明形象,解决丽水市中心区缺乏大型公共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面貌,使城市环境更优美、功能更合理;第二将使城市的发展有更良好的格局。

通过沿江绿地的整体开发建设,对大水门、小水门和古城墙遗址进行综合保护和整治,一方面保证文物古迹不会因水利工程的建设而遭到破坏,另一方面通过环境的整治和沿江区段的整体开发,将具有代表性的丽水城市历史和文化的文物古迹保护好,并将其重要的人文意义和景观价值激发出来,使生态城市的意义因为有了人文精神的内涵而更完整。

三、场地现状、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涉及的范围南侧以防洪水利工程的堤坝为界,北侧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江滨路南侧为界,西至括苍路和小水门大桥,东至北外环路水东大桥,东西向长度约8公里,南北进深40至140余米不等。

整个区段东西向贯通城市的南翼,将连接19条城市规划确定的南北方向的城市干道。

区段涉及的跨江桥梁有小水门大桥、紫金路大桥和水东大桥等三座。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区段的西段小水门大桥向东存有大水门、小水门和古城墙等历史文物遗址,是反映丽水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建筑遗存。

区段涉及的城市排水设施有两处,一处位于大洋路节点,一处位于古城路节点。

区段目前沿江有部分民用、工业和旅游服务设施,但质量较差,特别是零散的旅游服务设施,更呈无序的开发状态。

以上建成设施主要集中在小水门大桥到花园路段,2000年丽水市政府结合旧城改造和滨江路的建设,已着手动迁沿江的破旧民宅和工业设施,为区段的防洪水利工程和绿带景观建设打下了基础。

建设场地的面积约64、8公顷,其中防洪堤迎水面建设场地约16、2公顷,防洪堤背水面建设场地约39、8公顷。

建成后的江滨景观绿带将以植被和景园用地为主,约占80%,其余为各种大小不等的广场、文物保护景区、堤坝及护坡、道路和停车场地、市政设施和服务等用地,约占20%。

本项目与防洪水利工程的设计同步进行,但防洪堤坝的设计走型在保证河道泻洪截面的前提下根据本项目的设计方案确定,防洪堤的高程和顶面宽度将根据水利部门的设计确定。

本项目的内容将不涉及防洪水利工程的其它问题。

四、规划设计原则规划设计将遵循以下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

江滨景观绿带的建设将在经济和社会两个层面上牵动整个城市,是提升城市整体水平的重大举措,在规划设计乃至建设过程这贯彻这一原则是十分重要的。

防洪防涝与环境建设双赢的原则。

作为较纯粹的工程设施,防洪堤坝的功能与形式如何与沿江的生态环境风貌、丰富的城市景观和公共活动融为一体,将是项目规划设计必须始终贯彻的重要原则。

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整合原则。

以大溪和好溪及其南岸的良好的山水景观为主体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建成后的江滨景观绿带的绿地环境将是统一的自然生态系统,建设场地内历史遗留下的人文古迹和建成后形成的丰富的人文活动将与自然生态系统交织在一起,体现生态城市的完整的意义。

一次规划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

江滨景观绿带涉及的地块面积大,投资高,涉及的相关设施建设内容多,贯彻这一原则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

五、规划目标本项目规划设计的目标是:结合大溪江北岸西起小水门大桥、东至水东大桥构筑50年一遇防洪堤坝的建设,将江滨路以南的沿江区段建设成丽水市莲都区最重要的连续江滨城市景观绿地,使其成为构筑生态城市的重要内容,城市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展示城市自然与人文风貌特点、体现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活品位的主要标志性空间。

六、规划设计构思1、景观节点和景区的设置在整个建设区段,将根据区段的环境特点和与城市的关系,分别设置以下的景点和景区:历史遗址景点主要利用大水门、小水门和古城墙的文物古迹,一方面做好文物古迹的保护和修缮,同时通过环境的配置形成景观节点。

城市意象展示景区在大众路和大洋路之间建设三个小型城市自然风物、历史人文和民风民俗展示区。

大洋路文化广场节点大洋路是与建设区段西部相接的最大的城市干道,向南的江面较其它地段更开阔、深远。

此处拟建设大型城市公众的参与型文化广场,形成建设区段的空间高潮,并成为城市市民大型公共活动的场所。

花园路市政广场节点花园路未来连接市行政中心,与行政中心形成中兴轴线对称关系,是城市重要的景观道路,南端与建设区段的交接处设置庄重、宁静、典雅的市政广场,将水色山光引入城市空间,使丽水山水相依的特色与城市的市政功能轴线呼应。

城市绿楔在路节点处结合城市泄洪的要求和现有的水系湖面,形成自江滨景观绿带引入、跨滨江路向北楔入城市形成城市绿楔,这种绿楔的形成及其将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也符合当代城市设计在处理城市绿地系统时所弘扬的主流思想。

生态休闲绿地景区建设区段自花园路向西,建设连续的大面积城市生态绿地和休闲活动景区,将成为人与自然亲近融合的场所。

2、连续生态绿地的塑造建设区段将以绿化和人的各种休闲和亲水活动的安排为主要对象,建筑物的内容将严格限制,宜少不宜多。

人的活动将结合文物古迹和城市主要道路节点形成数个大小不等的临水广场,成为公共活动的节点和开放空间的高潮。

人的活动将成为建设区段的主要设计脉络,贯穿区段的始终。

人行的通路将结合防洪水利工程的堤坝安排,尽可能削弱水利工程在景观上的不利影响,与环境融为一体。

3、亲水活动设施的建设在大洋路节点结合文化广场,设置公共游船和水上活动设施,主要有游船码头和相关的少量服务配套设施。

沿防洪堤坝的临水空间布置大型的亲水活动区,区内或点缀天然大型溪石,或局部设置戏水台阶,营造起独具特色的临水步行公共活动场所。

4、小品和配套设施在内容上,建设区内将配置与城市公共活动的意义相关的景观小品和服务设施,主要有雕塑、小品、灯具、展示墙、公共厕所、公共停车场、露天演技场地、老年室外活动场地、儿童室外活动场地以及各种人的坐息设施和导游设施等城市家具。

5、市政设施建设大洋路节点的城市防洪水闸和古城路节点的城市泻洪水闸。

建设振兴路节点的城市污水泵站和古城路的城市雨水泵站。

七、投资估算本项目的投资将不包括防洪水利工程的建设投资,其自身的投资主要包括现状建成建筑的拆迁费用、民宅安置和土地购置费用;场地平整和整治的土方费用;广场、道路的铺装建设费用;草坪、乔灌木和四季花卉的配置费用;环境雕塑、小品和景园景点的建设费用;文物古迹的修缮和环境配置费用;水电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费用;市政照明和环境亮灯工程的建设和设备费用;城市雨水、污水和泻洪设施的建设费用(不含防洪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江滨路道路工程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各种设计费用、管理费用和不可预见费用等。

预计投资总额3、6777亿人民币。

其中江滨路工程估算投资1、1053亿元,滨江绿带景观工程估算投资2、5724亿元。

八、主要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64.8顷,其中:迎水面面积:16.2公顷背水面面积;39.8公顷堤坝坝顶道路面积:3.4公顷江滨路北侧城市绿楔面积:5.4公顷堤坝背水面城市绿带景观用地中道路及各种铺装面积16.4公顷,其中:小水门大桥阶梯休闲广场0.59公顷文物保护区广场1.22公顷文化广场:3.55公顷市政广场:2.26公顷绿楔临水广场:1.26公顷绿化率: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