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人教版
(完整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及经典例
![(完整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及经典例](https://img.taocdn.com/s3/m/ca72e88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f.png)
04
利用相似三角形求解线段长度或角度大小
通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建立 比例关系,从而求解未知线段长度或角 度大小。
解方程求解未知量。
具体步骤
根据相似比建立等式关系。
确定相似三角形,找出对应边或对应角 。
经典例题讲解和思路拓展
例题1
解题思路
例题2
解题思路
已知直角三角形ABC中, ∠C=90°,AC=3,BC=4,将 △ABC沿CB方向平移2个单位 得到△DEF,若AG⊥DE于点G ,则AG的长为____反比例函数$y = frac{m}{x}$的图像经过点$A(2,3)$,且与直线$y = -x + b$相 交于点$P(4,n)$,求$m,n,b$的
值。
XXX
PART 03
反比例函数与不等式关系 探讨
REPORTING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回顾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
01
在材料力学中,胡克定律指出弹簧的 伸长量与作用力成反比。这种关系同 样可以用反比例函数来描述。
牛顿第二定律
在物理学中,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 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 量成反比。这种关系也可以用反比例 函数来表示。
经济学和金融学领域应用案例分享
供需关系
在经济学中,供需关系是决定商品价 格的重要因素。当供应量增加时,商 品价格下降;反之,供应量减少时, 商品价格上升。这种供需关系可以用 反比例函数来表示。
XXX
PART 02
反比例函数与直线交点问 题
REPORTING
求解交点坐标方法
方程组法
将反比例函数和直线的方程联立 ,解方程组得到交点坐标。
图像法
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作出反比例 函数和直线的图像,找出交点并 确定其坐标。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篇 第12课 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例题课件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篇 第12课 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例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3a4dc30912a2161579295e.png)
由图象可得,当x<﹣3或0<3 x<2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小
于一次函数的值.
第二十页,共三十七页。
熟练掌握 待定系数 法是解本 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jǔ yī fǎn sān)
m
如图,直线y=kx+k(k≠0)与双曲线y= 于点M,与x轴交于点A.
在x 第一象限(xiàngxiàn)内相交
(1)求点A的坐标;
第六页,共三十七页。
重掌要握结反论比:
列例方函程数组的,
一二四三
利图关用象键根特词的征:判
读联悟解
别和反式根比求的例解判函.
重别数要式,方是根法解的:
待题判定的别系关式数键,法.
取值
举一反三(jǔ yī fǎn sān)
如图,过点A(4,5)分别(fēnbié)作x轴、y轴的平行线,交直 线y=﹣x+6于B、C两点,若函数y=k/x(x>0)的图象△ABC的 边有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5≤k≤20 B.8≤k≤20 C.5≤k≤8 D.9≤k≤20
读联解悟
后式函代是数入解,已决反知问
数比值例列,方正程
求题比解的例.关,键解.
重析要式方法:
待定系数法
举一反三(jǔ yī fǎn sān)
已知y=y1﹣y2,y1与x成反比例,y2与(x﹣2)成正比例, 并且(bìngqiě)当x=3时,y=5,当x=1时,y=﹣1;求y与x之 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当x=2时,求y的值.
解题技巧
解: (3)∵CB⊥y轴,∴B点坐标为(0,b),
在Rt△AOB中,∵AB= ,17OA=1,∴OB=4,
∴B(0,﹣4),C(2,﹣4),
∵点C(2,﹣4)在y=kx+k(k≠0)上,
八年级数学下册 《反比例函数》复习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反比例函数》复习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7981dda0116c175f0e48f6.png)
反比例函数【课标要求】【知识梳理】 1、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形如y=xk(k ≠0,k 是常数)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定义中,k ≠0,必须要记牢。
反比例函数的表现形式: 分式型:y=xk(k ≠0,k 是常数),在描述时,y 是整个分母x 的反比例函数。
如对y=x23的描述,可以说y 是2x 的反比例函数,此时,k=3;也可以说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此时,k=23。
对于分式型反比例函数,在描述时,要注意这两种方式。
乘积型:xy=k (k ≠0,k 是常数),它是分式型的变形式,最大的好处是求k 的值方便。
负指数型:y=k 1 x (k ≠0,k 是常数),当函数的表达形式是指数型问题时,经常选择这种形式来解决问题。
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分布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
通常分布方式有两种,当k 大于0时,双曲线分布在一、三象限; 当k 小于0时,双曲线分布在二、四象限。
3、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当k 大于0时,双曲线在同一支上点,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当k 小于0时,双曲线在同一支上点,随x 的增大而增大;这里的条件“同一支上的点”很重要,在考题中,经常借助性质来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4、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经常用同学们比较熟悉的生活实例为问题背景,使命题更具有生动性、趣味性。
此类问题主要是考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考点链接】知识点一、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反比例函数: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 = 或 (k 为常数,k ≠0)的形式,那么称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1、近视眼镜的度数y (度)与镜片焦距x (米)成反比例,已知400度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5米,则眼镜度数y 与镜片焦距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网2、在对物体做功一定的情况下,力F (牛)与此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 (米)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P (5,1)在图象上,则当力达到10牛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 米. 知识点二、反比例函数图像与k 的关系1、已知点(12)-,在反比例函数ky x=上,则k = . 2、上课时,老师给出一个函数表达式,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说出这个函数的一个性质: 甲:函数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 乙:函数图象经过第一象限;丙:当x <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丁:当x < 2时,y > 0.已知这四位同学叙述都正确,请你写出具有上述所有性质的一个反比例函数表达式 3、反比例函数y = k -1x与一次函数y = k (x +1)在同一坐标系中的象只可能是( ).知识点三、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1、已知点A (-2,y 1)、B (-1,y 2)、C (3,y 3)都在反比例函数4y x=的图象上,则( ) (A )y 1<y 2<y 3 (B) y 3<y 2<y 1 (C) y 3<y 1<y 2 (D) y 2<y 1<y 3 2、已知反比例函数xm y )23(1-=,当m 时,其图象的两个分支在第一、三象限内;m 时,其图象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初二数学人教版(下册)反比例函数典型例题汇总(附答案)
![初二数学人教版(下册)反比例函数典型例题汇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1a9dea2cc58bd63186bda6.png)
例 下面函数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3x y -=;(2)x y 8-=;(3)54-=x y ;(4)15-=x y ;(5).81=xy 解:其中反比例函数有(2),(4),(5).说明:判断函数是反比例函数,依据反比例函数定义,xky =)0(≠k ,它也可变形为1-=kx y 及k xy =的形式,(4),(5)就是这两种形式.反比例函数的典型例题二例 在以下各小题后面的括号里填写正确的记号.若这个小题成正比例关系,填(正);若成反比例关系,填(反);若既不成正比例关系又不成反比例关系,填(非).(1)周长为定值的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关系 ( ); (2)面积为定值时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关系 ( ); (3)圆面积与半径的关系 ( ); (4)圆面积与半径平方的关系 ( );(5)三角形底边一定时,面积与高的关系 ( ); (6)三角形面积一定时,底边与高的关系 ( );(7)三角形面积一定且一条边长一定,另两边的关系 ( ); (8)在圆中弦长与弦心距的关系 ( );(9)x 越来越大时,y 越来越小,y 与x 的关系 ( ); (10)在圆中弧长与此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关系 ( ). 答:说明: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关键是一定要弄清出二者的定义.例 已知反比例函数62)2(--=a xa y ,y 随x 增大而减小,求a 的值及解析式.分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及性质来解此题. 解 因为62)2(--=ax a y 是反比例函数,且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所以⎩⎨⎧>--=-.02,162a a 解得⎩⎨⎧>±=.2,5a a所以5=a ,解析式为xy 25-=.反比例函数的典型例题四例 (1)若函数22)1(--=mx m y 是反比例函数,则m 的值等于( )A .±1B .1C .3D .-1(2)如图所示正比例函数0(>=k kx y )与反比例函数xy 1=的图像相交于A 、C 两点,过A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B ,连结BC .若ABC ∆的面积为S ,则:A .1=SB .2=SC .3=SD .S 的值不确定解:(1)依题意,得⎩⎨⎧-=-≠-,12,012m m 解得1-=m .故应选D . (2)由双曲线x y 1=关于O 点的中心对称性,可知:O BC O BA S S ∆∆=. ∴12122=⋅=⨯⨯==∆AB OB AB OB S S OBA .故应选A .例 已知21y y y +=,1y 与x 成正比例,2y 与x 成反比例,当1=x 时,4=y ;当3=x 时,5=y ,求1-=x 时,y 的值.分析 先求出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再求1-=x 时,y 的值.解 因为1y 与x 成正比例,2y 与x 成反比例,所以)0(,212211≠==k k xk y x k y . 所以xkx k y y y 2121+=+=.将1=x ,4=y ;3=x ,5=y 代入,得⎪⎩⎪⎨⎧=+=+.5313,42121k k k k 解得 ⎪⎪⎩⎪⎪⎨⎧==.821,81121k k 所以xx y 821811+=. 所以当1-=x 时,4821811-=--=y . 说明 不可草率地将21k k 、都写成k 而导致错误,题中给出了两对数值,决定了21k k 、的值.反比例函数的典型例题六例 根据下列表格x 与y x …… 1 2 3 456 …y…6 3 2 1.5 1.2 1 …(1x 的取值范围. 解:(1)图像如右图所示. (2)根据图像,设)0(≠=k xky ,取6,1==y x 代入,得16k=. ∴6=k .∴函数解析式为)0(6>=x xy . 说明:本例考查了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之间的变换能力,即先由列表法通过描点画图转化为图像法,再由图像法通过待定系数法转化为解析法,题目新颖别致,有较强的趣味性.反比例函数的典型例题七例(1)一次函数1+-=x y 与反比例函数xy 3=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大致是如图中的( )(2)一次函数12--=k kx y 与反比例函数xky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的图像的大致位置是图中的( )解:1+-=x y 的图像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排除B 、C ;又xy 3=的图像两支在第一、三象限,故排除D .∴答案应选A .(2)若0>k ,则直线)1(2+-=k kx y 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双曲线xky =的图像两支在第一、三象限,而选择支A 、B 、C 、D 中没有一个相符;若0<k ,则直线)1(2+-=k kx y 经过第二、三、四象限,而双曲线的两支在第二、四象限,故只有C 正确.应选C .例 已知函数24231-⎪⎭⎫ ⎝⎛+=mx m y 是反比例函数,且其函数图像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解:因为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所以1242-=-m ,所以21=m 或.21-=m 因为此函数图像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所以031>+m ,所以31->m ,所以21=m ,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65xy = 说明:此题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与性质来解反比例函数xky = )0(≠k ,当0>k 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当0<k 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例 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00立方厘米,它的长是y 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x 厘米. (1)写出用高表示长的函数关系式; (2)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当3=x 厘米时,求y 的值; (4)画出函数的图像.分析 本题依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列出方程,然后变形求出长关于高的函数关系式. 解 (1)因为长方体的长为y 厘米,宽为5厘米,高为x 厘米, 所以1005=xy ,所以xy 20=. (2)因为x 是长方体的高.所以0>x .即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x . (3)当3=x 时,326320==y (厘米) (4x … 0.525 1015…y … 40 10 4 2 311 …描点画图如图所示.例 已知力F 所作用的功是15焦,则力F 与物体在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S 的图象大致是( ).说明 本题涉及力学中作功问题,主要考查在力的作用下物体作功情况,由此,识别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位置关系.解 据S F W ⋅=,得15=S F ⋅,即SF 15=,所以F 与S 之间是反比例函数关系,故选(B ).例 一个圆台形物体的上底面积是下底面积的.32如果如下图所示放在桌上,对桌面的压强是Pa 200,翻过来放,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解:由物理知识可知,压力F ,压强p 与受力面积S 之间的关系是.SFp =因为是同一物体,F 的数值不变,所以p 与S 成反比例. 设下底面是0S ,则由上底面积是032S , 由SFp =,且0S S =时,200=p , 有.20020000S S pS F =⨯==因为是同一物体,所以0200S F =是定值.所以当032S S =时,).Pa (3003220000===S S SF p因此,当圆台翻过来时,对桌面的压强是300帕.说明:本题与物理知识结合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关键是清楚对于同一个物体,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定的.例 如图,P 是反比例函数xky =上一点,若图中阴影部分的矩形面积是2,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分析 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就是求k 的值.此题可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及坐标与线段长度的转化来解.解 设P 点坐标为),(y x .因为P 点在第二象限,所以0,0><y x . 所以图中阴影部分矩形的长、宽分别为y x ,-.又2=-xy ,所以2-=xy .因为xy k =,所以2-=k . 所以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xy 2-=. 说明 过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一点作两条坐标轴的垂线,可得到一个矩形,这个矩形的面积等于xk y =中的k .例 当n 取什么值时,122)2(-++=n n x n n y 是反比例函数?它的图像在第几象限内?在每个象限内,y随x 增大而增大还是减小?分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0(≠=k x k y 可知,122)2(-++=n n x n n y 是反比例函数,必须且只需022≠+n n 且112-=-+n n .解 122)2(-++=n n xn n y 是反比例函数,则⎪⎩⎪⎨⎧-=-+≠+,11,0222n n n n ∴⎩⎨⎧-==-≠≠.10,20n n n n 或且即 1-=n .故当1-=n 时,122)2(-++=n nx n n y 表示反比例函数:xy 1-=. 01<-=k ,∴双曲线两支分别在二、四象限内,并且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11。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重点)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6246a843fc4ffe473368ab8c.png)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一)知识结构(二)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k为常数,),能判断一个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2.能描点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用代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进一步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即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的各自特点.3.能根据图象数形结合地分析并掌握反比例函数(k为常数,)的函数关系和性质,能利用这些函数性质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对于实际问题,能“找出常量和变量,建立并表示函数模型,讨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5.进一步理解常量与变量的辨证关系和反映在函数概念中的运动变化观点,进一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三)重点难点1.重点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理解、掌握和运用.2.难点是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二、基础知识(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1.()可以写成()的形式,注意自变量x的指数为,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这一限制条件;2.()也可以写成xy=k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故函数图象与x轴、y轴无交点.(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应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不能为0,且x应对称取点(关于原点对称).(三)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1.函数解析式:()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图象:(1)图象的形状:双曲线.越大,图象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越小,图象的弯曲度越大.(2)图象的位置和性质:与坐标轴没有交点,称两条坐标轴是双曲线的渐近线.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3)对称性: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2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和(,)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4.k的几何意义如图1,设点P(a,b)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PA⊥x轴于A点,PB⊥y轴于B点,则矩形PBOA的面积是(三角形PAO和三角形PBO的面积都是).如图2,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可知,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Q也在双曲线上,作QC⊥PA 的延长线于C,则有三角形PQC的面积为.图1图25.说明:(1)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是断开的,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时,要将两个分支分别讨论,不能一概而论.(2)直线与双曲线的关系:当时,两图象没有交点;当时,两图象必有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3)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联系.(四)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1.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1)待定系数法;(2)根据实际意义列函数解析式.2.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但重点放在对数学知识的研究上.(五)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三、例题分析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1)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A.y=3x B.C.3xy=1D.(2)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A.B.C.D.答案:(1)C;(2)A.2.图象和性质(1)已知函数是反比例函数,①若它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那么k=___________.②若y随x的增大而减小,那么k=___________.(2)已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函数的图象位于第________象限.(3)若反比例函数经过点(,2),则一次函数的图象一定不经过第4_____象限.(4)已知a·b<0,点P(a,b)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直线不经过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若P(2,2)和Q(m,)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则一次函数y=kx+m的图象经过().A.第一、二、三象限B.第一、二、四象限C.第一、三、四象限D.第二、三、四象限(6)已知函数和(k≠0),它们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1)①②1;(2)一、三;(3)四;(4)C;(5)C;(6)B.3.函数的增减性(1)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两点,,且,则的值为().A.正数B.负数C.非正数D.非负数(2)在函数(a为常数)的图象上有三个点,,,则函数值、、的大小关系是().A.<<B.<<C.<<D.<<(3)下列四个函数中:①;②;③;④.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有().A.0个B.1个C.2个D.3个(4)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2x和y=x+1的图象过同一点,则当x>0时,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填“增大”或“减小”).答案:(1)A;(2)D;(3)B.注意,(3)中只有②是符合题意的,而③是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4.解析式的确定(1)若与成反比例,与成正比例,则y是z的().A.正比例函数B.反比例函数C.一次函数D.不能确定(2)若正比例函数y=2x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一个交点为(2,m),则m=_____,k=________,它们的另一个交点为________.(3)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求的值.(4)已知一次函数y=x+m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P(x0,3).①求x0的值;②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6(5)为了预防“非典”,某学校对教室采用药薰消毒法进行消毒.已知药物燃烧时,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毫克)与时间x(分钟)成正比例,药物燃烧完后,y 与x成反比例(如图所示),现测得药物8分钟燃毕,此时室内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为6毫克.请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①药物燃烧时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药物燃烧后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②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低于1.6毫克时学生方可进教室,那么从消毒开始,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分钟后,学生才能回到教室;③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不低于3毫克且持续时间不低于10分钟时,才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病菌,那么此次消毒是否有效?为什么?答案:(1)B;(2)4,8,(,);(3)依题意,且,解得.(4)①依题意,解得②一次函数解析式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5)①,,;②30;③消毒时间为(分钟),所以消毒有效.5.面积计算(1)如图,在函数的图象上有三个点A、B、C,过这三个点分别向x轴、y 轴作垂线,过每一点所作的两条垂线段与x轴、y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分别为、、,则().A.B.C.D.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A、B是函数的图象上关于原点O对称的任意两点,AC//y轴,BC//x 轴,△ABC的面积S,则().A.S=1B.1<S<2C.S=2D.S>2(3)如图,Rt△AOB的顶点A在双曲线上,且S△AOB=3,求m的值.第(3)题图第(4)题图(4)已知函数的图象和两条直线y=x,y=2x在第一象限内分别相交于P1和P2两点,过P1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P1Q1,P1R1,垂足分别为Q1,R1,过P2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P2Q2,P2R2,垂足分别为Q2,R2,求矩形OQ1P1R1和OQ2P2R2的周长,并比较它们的大小.8(5)如图,正比例函数y=kx(k>0)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C两点,过A作x轴垂线交x轴于B,连接BC,若△ABC面积为S,则S=_________.第(5)题图第(6)题图(6)如图在Rt△ABO中,顶点A是双曲线与直线在第四象限的交点,AB⊥x轴于B且S△ABO=.①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②求直线与双曲线的两个交点A、C的坐标和△AOC的面积.(7)如图,已知正方形OABC的面积为9,点O为坐标原点,点A、C分别在x轴、y轴上,点B在函数(k>0,x>0)的图象上,点P(m,n)是函数(k>0,x>0)的图象上任意一点,过P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为E、F,设矩形OEPF在正方形OABC以外的部分的面积为S.①求B点坐标和k的值;②当时,求点P的坐标;③写出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答案:(1)D;(2)C;(3)6;(4),,矩形OQ1P1R1的周长为8,OQ2P2R2的周长为,前者大.(5)1.(6)①双曲线为,直线为;②直线与两轴的交点分别为(0,)和(,0),且A(1,)和C(,1),因此面积为4.(7)①B(3,3),;②时,E(6,0),;③.6.综合应用(1)若函数y=k1x(k1≠0)和函数(k2≠0)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没有公共点,则k1和k2().A.互为倒数B.符号相同C.绝对值相等D.符号相反(2)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A(,1),B(1,n).①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10②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3)如图所示,已知一次函数(k≠0)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m≠0)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C点,CD垂直于x轴,垂足为D,若OA=OB=OD=1.①求点A、B、D的坐标;②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4)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第一象限C、D两点,坐标轴交于A、B两点,连结OC,OD(O是坐标原点).①利用图中条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m的值;②双曲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OC和△POD的面积相等?若存在,给出证明并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5)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解的个数.①;②.(2)①反比例函数为,一次函数为;②范围是或.(3)①A(0,),B(0,1),D(1,0);②一次函数为,反比例函数为.(4)①反比例函数为,;②存在(2,2).(5)①构造双曲线和直线,它们无交点,说明原方程无实数解;②构造双曲线和直线,它们有两个交点,说明原方程有两个实数解.12。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反比例函数知识点习题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反比例函数知识点习题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812e6aef524ccbff1218416.png)
反比例函数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知识要点:1.反比例函数: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k y x=(k 为常数,k ≠0)的形式,那么称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注意:(1)常数 k 称为比例系数, k 为常数,k ≠0;(2)解析式有三种常见的表达形式: (A )y = xk (k ≠ 0) , (B )xy = k (k ≠ 0) (C )y=kx -1(k ≠0)(3)k x中分母x 的指数为1;(4)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0的一切实数;(4)因变量y 的取值范围是y ≠0的一切实数.例题讲解:有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1下列函数,① 1)2(=+y x ②. 11+=x y ③21xy =④.xy 21-=⑤2x y =-⑥13y x=;其中是y 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的有: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y= kx (k 为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定是反比例函数B .k ≠0时,是反比例函数C .k ≠0时,自变量x 可为一切实数D .k ≠0时, y 的取值范围是一切实数 3.若函数y=25(2)kk x --是反比例函数,则k=___4.已知函数 y=(m 2-1)21m m x --,当m=_____时,它的图象是双曲线.5.有一面积为100的梯形,其上底长是下底长的13 ,若上底长为x ,高为y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6.如果y 是m 的反比例函数,m 是x 的反比例函数,那么y 是x 的( )A .反比例函数B .正比例函数C .一次函数D .反比例或正比例函数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知识要点:1、形状:图象是双曲线。
2、位置与增减性: ①当k >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到右下降,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加而减小;②当k <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到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加而增大.4、变化趋势:双曲线无限接近于x 、y 轴,但永远不会与坐标轴相交5、对称性:(1)对于双曲线本身来说,它的两个分支关于直角坐标系原点对称(2)对于k 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反比例函数(如:y = x6 和y =x6-)来说,它们是关于x 轴,y 轴对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说课教学课件复习指导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说课教学课件复习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9c5bb05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3.png)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课件
探究活动1:
市煤气公司要在地下修建一个容 积为104m3 的圆柱形煤气储存室.
(1)储存室的底面积S(单位: m2 )与 其深度d(单位:m)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解:(1)根据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我们有 s×d= 104
变形得 S 104
d 即储存室的底面积S是其深度d的反比例函数 .
活动三: 踩气球比赛
活动四: 骑自行车比赛
在某一电路中保持电压不变,电流I(安 培)与电阻R(欧姆)成反比例函数, 当电阻R=5欧姆时,电流I=1.2安培。
(1)求I、R的函数关系式。 (2)当电流I=0.5安培时,求电阻R。 (3)如果一个用电器电阻为5欧姆,其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强度为1安培,那么 这个用电器接在这个封闭电路中会不会 被烧掉?
所以货物在不超过5天内卸完,则平均每天至少要卸货 48吨。
实际 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反比例 函数
1.如图,某玻璃器皿制造公司要制造一种容积 为1升(1升=1立方分米)的圆锥形漏斗.
(1)漏斗口的面积S与漏斗的深d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如果漏斗口的面积为100厘米2,则漏斗的深为 多少?
试一试 相信自己 !
若有两并联用电器电路图如图所示:其 中一用电器电阻R1=8.5Ω,你能想办法 得到另一个用电器的电阻R2是多少?
R1
.
R2
.
小明向老师A,因此他断言 R2=20Ω.你能说明他是怎样得出结论的吗?
说一说 想说请说
请你说一说本次活动自己的 收获并对自己参与的程度做出 简单的评价.
(4,D 0)
练一 练
3、某蓄水池的排水管每小时排水8m3 , 6h可将满池水全部排空。 ⑴蓄水池的容积是多少?____________ ⑵如果增加排水管。使每小时排水量达到 Q(m3),那么将满池水排空所需时间t(h) 将如何变化?__________ ⑶写出t与Q之间关系式。____________ ⑷如果准备在5小时内将满池水排空,那么 每小时的排水量至少为____________。 ⑸已知排水管最多为每小时12 m3,则至少 __________h可将满池水全部排空。
八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aeb3a6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1.png)
反比例函数图像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且 当 $k > 0$ 时,图像位于第一、 三象限;当 $k < 0$ 时,图像位
于第二、四象限。
反比例函数性质
反比例函数在其定义域内具有单 调性,当 $k > 0$ 时,在每个象 限内单调递减;当 $k < 0$ 时,
在每个象限内单调递增。
易错难点总结
对称变换规律
反比例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即如果点(x,y)在反比例函 数图像上,那么点(-x,-y)也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
反比例函数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即如果点(x,y)在反比 例函数图像上,那么点(y,x)也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
伸缩变换规律
当k>0时,反比例函数图像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从左到右,y随x的 增大而减小;当k<0时,反比例函数图像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从左 到右,y随x的增大而增大。
通过绘制反比例函数的图像,观察其形状 和位置,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性质的理解。
多做练习
及时总结
通过大量的练习,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 性质和解题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
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总结归纳反比例函数的 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THANKS
感谢观看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交点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可以通 过联立两个函数的解析式求解得到。
交点个数取决于两个函数的图像在坐 标系中的相对位置,可能有一个交点 、两个交点或无交点。
求解交点坐标方法
联立方程法
将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 式联立起来,解方程组得到交点
坐标。
图像法
在坐标系中分别画出反比例函数和 一次函数的图像,通过观察图像确 定交点的位置,并估算交点坐标。
初二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要点及经典例题解析
![初二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要点及经典例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b38113bcd126fff7050b68.png)
初二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要点及经典例题解析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在实际生活问题中,应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题,关键是建立函数模型.即列出符合题意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求解.知识点二:反比例函数在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1.反比例函数在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在应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针对一系列相关数据探究函数自变量与因变量近似满足的函数关系. 3.列出函数关系式后,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知识点三:综合性题目的类型 1.与物理学知识相结合:如杠杆问题、电功率问题等. 2.与其他数学知识相结合: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形成的直角三角形或矩形的面积.规律方法指导 这一节是本章的重要内容,重点介绍反比例函数在现实世界中无处不在,以及如何应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要学会从现实生活常见的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这样可以更好地认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实际背景,体会数学与实际的关系,深刻认识数学理论来源于实际又反过来服务实际.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一: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相结合 1.(2010四川成都)如图1,已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相交于点. (1)试确定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 (2)求出这两个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并根据图象写出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值的的取值范围. 思路点拨: 由于A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由反比例函数定义得,从而求出A点的坐标.再由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联立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求出B点坐标。
根据数形结合的思想,求出反比例的图象在一次函数图象上方时x的取值范围. 解析:(1)∵已知反比例函数经过点, ∴,即 ∴ ∴A(1,2) ∵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1,2), ∴ ∴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2)由消去,得。
即,∴或。
∴或。
∴或 ∵点B在第三象限,∴点B的坐标为。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解析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d8a97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e.png)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解析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kyx=(k是常数,k≠0)叫做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也可以写成1y kx-=的形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的一切实数,函数的取值范围也是一切非零实数.2.反比例函数kyx=(k是常数,k≠0)中x,y的取值范围反比例函数kyx=(k是常数,k≠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任意实数,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也是非零实数.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0,函数y≠0,所以,它的图象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2)性质:当k>0时,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表达式kyx=(k是常数,k≠0)k k>0 k<0大致图象所在象限第一、三象限第二、四象限2.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为直线y=x和y=-x,对称中心为原点.3.注意(1)画反比例函数图象应多取一些点,描点越多,图象越准确,连线时,要注意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2)随着|x|的增大,双曲线逐渐向坐标轴靠近,但永远不与坐标轴相交,因为反比例函数kyx=中x≠0且y≠0.(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不是连续的,因此在谈到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时,都是在各自象限内的增减情况.当k>0时,在每一象限(第一、三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但不能笼统地说当k>0时,y随x 的增大而减小.同样,当k<0时,也不能笼统地说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三、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1.待定系数法确定解析式的方法仍是待定系数法,由于在反比例函数kyx=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要一对对应值或图象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2.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1)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kyx=(k≠0);(2)把已知一对x,y的值代入解析式,得到一个关于待定系数k的方程;(3)解这个方程求出待定系数k;(4)将所求得的待定系数k的值代回所设的函数解析式.四、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1.反比例函数图象中有关图形的面积2.涉及三角形的面积型当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结合时,可通过面积作和或作差的形式来求解. (1)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如图①,S △ABC =2S △ACO =|k |;(2)如图②,已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ky x=交于A 、B 两点,且一次函数与x 轴交于点C ,则S △AOB =S △AOC +S △BOC =1||2A OC y ⋅+1||2B OC y ⋅=1(||||)2A B OC y y ⋅+; (3)如图③,已知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上的两点,其坐标分别为()A A x y ,,()B B x y ,,C 为AB 延长线与x 轴的交点,则S △AOB =S △AOC –S △BOC =1||2A OC y ⋅–1||2B OC y ⋅=1(||||)2A B OC y y ⋅-. 五、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 1.涉及自变量取值范围型当一次函数11y k x b =+与反比例函数22k y x=相交时,联立两个解析式,构造方程组,然后求出交点坐标.针对12y y >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只需观察一次函数的图象高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部分所对应的x 的范围.例如,如下图,当12y y >时,x 的取值范围为A x x >或0B x x <<;同理,当12y y <时,x 的取值范围为0A x x <<或B x x <.2.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坐标(1)从图象上看,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由k值的符号来决定.①k值同号,两个函数必有两个交点;②k值异号,两个函数可能无交点,可能有一个交点,也可能有两个交点;(2)从计算上看,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主要取决于两函数所组成的方程组的解的情况.六、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解决反比例函数的实际问题时,先确定函数解析式,再利用图象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特别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考向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中,等号左边是函数值y,等号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分式,分子是不为零的常数k,分母不能是多项式,只能是x的一次单项式.2.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的结构特征:①k≠0;②以分式形式呈现;③在分母中x的指数为1.典例1 下列函数中,y与x之间是反比例函数关系的是A.xy2B.3x+2y=0C.y=kxD.y=21x【答案】A【解析】A、xy=2属于反比例函数,故此选项正确;B、3x+2y=0是一次函数,故此选项错误;C、y=kx(k≠0),不属于反比例函数,故此选项错误;D 、y =21x +,是y 与x +1成反比例,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1.下列函数:①2x y =;②2y x =;③12y x=-;④12y x -=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D .4个考向二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当k >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下降,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k <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双曲线是由两个分支组成的,一般不说两个分支经过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而说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典例2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x +k 与y =kx(k 为常数,且k ≠0)的图象大致是 A . B .C .D .【答案】C【解析】∵函数y =﹣x +k 与y =kx(k 为常数,且k ≠0),∴当k >0时,y =﹣x +k 经过第一、二、四象限,y =k x 经过第一、三象限,故选项D 错误,当k <0时,y =﹣x +k 经过第二、三、四象限,y =kx经过第二、四象限,故选项C 正确,选项A 、B 错误,故选C . 典例3 反比例函数3y x=-的图象在 A .第一、二象限 B .第一、三象限 C .第二、三象限D .第二、四象限【答案】D【解析】因为30k =-<,故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故选D . 典例4 已知点A (1,m ),B (2,n )在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图象上,则 A .0m n << B .0n m << C .0m n >>D .0n m >>【答案】A【解析】∵反比例函数(0)k y k x =<,它的图象经过A (1,m ),B (2,n )两点,∴m =k <0,n =2k<0,∴0m n <<,故选A .2.对于函数4y 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B .这个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C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D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3.下列函数中,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A .y =x B .y =2x –1 C .y =3x D .y =–1x4.如图是三个反比例函数y =1k x ,y =2kx ,y =3k x在x 轴上方的图象,由此观察得到k 1,k 2,k 3的大小关系为A .k 1>k 2>k 3B .k 3>k 2>k 1C .k 2>k 3>k 1D .k 3>k 1>k 2考向三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1.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ky x=(k ≠0)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 ,确定了k 值,也就确定了反比例函数,因此要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只需给出一对x ,y 的对应值或图象上一个点的坐标,代入k y x=中即可.2.确定点是否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方法:(1)把点的横坐标代入解析式,求出y 的值,若所求值等于点的纵坐标,则点在图象上;若所求值不等于点的纵坐标,则点不在图象上.(2)把点的横、纵坐标相乘,若乘积等于k ,则点在图象上,若乘积不等于k ,则点不在图象上.典例5 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2,-,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A .6y x = B .6y x =-C .3y x=D .3y x=-【答案】B【解析】设反比例函数为:ky x=.∵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2),∴k =3×(-2)=-6.故反比例函数为:6y x=-,故选B . 典例6 如图,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M (-2,1),则此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A.y=2xB.y=-2xC.y=12xD.y=-12x【答案】B【解析】设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y=kx,把M(2-,1)代入y=kx得,k=(-2)×1=-2,∴2yx=-,故选B.典例7 如图,C1是反比例函数y=k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且过点A(2,1),C2与C1关于x轴对称,那么图象C2对应的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x>0).【答案】y=–2 x【解析】∵C2与C1关于x轴对称,∴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在C2上,∵点A(2,1),∴A′坐标(2,–1),∴C2对应的函数的表达式为y=–2x,故答案为y=–2x.5.已知反比例函数y=-6x,下列各点中,在其图象上的有A.(-2,-3)B.(2,3)C.(2,-3)D.(1,6)6.点A为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它到原点的距离为5,则x轴的距离为3,若点A在第二象限内,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A.y=12xB.y=-12xC.y=112xD.y=-112x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a)在反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把点P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Q,则经过点Q的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考向四反比例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三角形的面积与k的关系(1)因为反比例函数kyx中的k有正负之分,所以在利用解析式求矩形或三角形的面积时,都应加上绝对值符号.(2)若三角形的面积为12|k|,满足条件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原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及过此点向坐标轴所作垂线的垂足.典例8 如图,矩形ABOC的顶点B、C分别在x轴,y轴上,顶点A在第二象限,点B的坐标为(﹣2,0).将线段OC绕点O逆时针旋转60°至线段OD,若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A、D两点,则k值为__________.163【解析】如图,过点D作DE⊥x轴于点E,∵点B 的坐标为(﹣2,0),∴AB =﹣2k ,∴OC =﹣2k , 由旋转性质知OD =OC =﹣2k,∠COD =60°,∴∠DOE =30°, ∴DE =12OD =﹣14k ,OE =OD ·cos30°=32×(﹣2k )=﹣34k , 即D (﹣34k ,﹣14k ),∵反比例函数y =kx(k ≠0)的图象经过D 点, ∴k =(﹣34k )(﹣14k )=316k 2,解得:k =0(舍)或k =﹣1633,故答案为:﹣1633. 典例9 如图,已知双曲线ky x经过直角三角形OAB 斜边OB 的中点D ,与直角边AB 相交于点C ,若 △OBC 的面积为9,则k =__________.【答案】6【解析】如图,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点E ,∵△ODE的面积和△OAC的面积相等.∴△OBC的面积和四边形DEAB的面积相等且为9.设点D的横坐标为x,纵坐标就为kx,∵D为OB的中点.∴EA=x,AB=2kx,∴四边形DEAB的面积可表示为:12(kx+2kx)x=9;k=6.故答案为:6.【名师点睛】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任一点分别向两坐标轴作垂线段,垂线段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等于|k|,结合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可以确定k的值,反过来,根据k的值,可以确定此矩形的面积.在解决反比例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时,常常需要考虑是否能用到k的几何意义,以简化运算.8.如图,A、B两点在双曲线4yx=的图象上,分别经过A、B两点向轴作垂线段,已知1S=阴影,则12S S+=A.8 B.6 C.5 D.49.如图,点A,B是反比例函数y=kx(x>0)图象上的两点,过点A,B分别作AC⊥x轴于点C,BD⊥x轴于点D,连接OA、BC,已知点C(2,0),BD=3,S△BCD=3,则S△AOC为A.2 B.3 C.4 D.610.如图,等腰三角形ABC的顶点A在原点,顶点B在x轴的正半轴上,顶点C在函数y=kx(x>0)的图象上运动,且AC=BC,则△ABC的面积大小变化情况是A.一直不变B.先增大后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不变考向五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综合的主要题型:(1)利用k值与图象的位置的关系,综合确定系数符号或图象位置;(2)已知直线与双曲线表达式求交点坐标;(3)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直线与双曲线的表达式;(4)应用函数图象性质比较一次函数值与反比例函数值的大小等.解题时,一定要灵活运用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并结合图象分析、解答问题.典例10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1yx=-与函数y=x的图象交点个数是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A【解析】∵y=x的图象是过原点经过一、三象限,1yx=-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但不过原点,∴两个函数图象不可能相交,故选A.典例11 已知一次函数y1=kx+b与反比例函数y2=kx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A.x<-1或0<x<3 B.-1<x<0或x>3 C.-1<x<0 D.x>3【答案】B【解析】根据图象知,一次函数y1=kx+b与反比例函数y2=kx的交点是(-1,3),(3,-1),∴当y1<y2时,-1<x<0或x>3,故选B.【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图象的交点,把不等式转化为函数图象的高低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典例12 如图,已知直线y=–13x+10与双曲线y=kx(x>0)交于A、B两点,连接OA,若OA⊥AB,则k的值为A.910B.2710C 910D2710【答案】B【解析】如图,过A 作AE ⊥OD 于E ,∵直线解析式为y =–13x +10,∴C (0,10),D (310,0), ∴OC =10,OD =310,∴Rt △COD 中,CD =22 O C OD +=10, ∵OA ⊥AB ,∴12CO ×DO =12CD ×AO , ∴AO =3,∴AD =22OD OA -=9, ∵12OD ×AE =12AO ×AD ,∴AE =91010, ∴Rt △AOE 中,OE =22AO AE -=229103()10-=31010,∴A (31010,91010), ∴代入双曲线y =k x ,可得k =31010×91010=2710,故选B .11.已知反比例函数y =kx(k ≠0),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那么一次函数y =kx -k 的图象经过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一、三、四象限D .第二、三、四象限12.如图,已知A (–4,n ),B (2,–4)是一次函数y =kx +b 和反比例函数y =mx的图象的两个交点.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AOB 的面积.考向六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1)审:审清题意,找出题目中的常量、变量,并理清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2)设:根据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设出函数解析式,待定的系数用字母表示;(3)列:由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列出方程,求出待定系数;(4)写:写出函数解析式,并注意解析式中变量的取值范围;(5)解:用函数解析式去解决实际问题.典例13 某化工车间发生有害气体泄漏,自泄漏开始到完全控制利用了40min,之后将对泄漏有害气体进行清理,线段DE表示气体泄漏时车间内危险检测表显示数据y与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关系(0≤x≤40),反比例函数y=kx对应曲线EF表示气体泄漏控制之后车间危险检测表显示数据y与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关系(40≤x≤?).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危险检测表在气体泄漏之初显示的数据是__________;(2)求反比例函数y =__________的表达式,并确定车间内危险检测表恢复到气体泄漏之初数据时对应x 的值.【解析】(1)当0≤x ≤40时,设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ax +b , (10,35)和(30,65)在y =ax +b 的图象上, 把(10,35)和(30,65)代入y =ax +b ,得10353065a b a b +=+=⎧⎨⎩,得 1.520a b ==⎧⎨⎩, ∴y =1.5x +20,当x =0时,y =1.5×0+20=20, 故答案为:20;(2)将x =40代入y =1.5x +20,得y =80,∴点E (40,80), ∵点E 在反比例函数y =kx的图象上, ∴80=40k,得k =3200, 即反比例函数y =3200x ,当y =20时,20=3200x,得x =160,即车间内危险检测表恢复到气体泄漏之初数据时对应x 的值是160.13.如图为某种材料温度y (℃)随时间x (min )变化的函数图象.已知该材料初始温度为15℃,温度上升阶段y 与时间x 成一次函数关系,且在第5分钟温度达到最大值60℃后开始下降;温度下降阶段,温度y 与时间x 成反比例关系.(1)分别求该材料温度上升和下降阶段,y 与x 间的函数关系式;(2)根据工艺要求,当材料的温度高于30℃时,可以进行产品加工,问可加工多长时间?1.下列函数中,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 .x (y –1)=1B .15y x =- 1C 3y x=. 21D y x=.2.已知反比例函数y =8k x-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8 B .k ≥8 C .k ≤8D .k <83.如图,直线l ⊥x 轴于点P ,且与反比例函数y 1=1k x(x >0)及y 2=2k x (x >0)的图象分别交于点A ,B ,连接OA ,OB ,已知△OAB 的面积为2,则k 1-k 2的值为A .2B .3C .4D .-44.若点A (–5,y 1),B (–3,y 2),C (2,y 3)在反比例函数3y x=的图象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A .y 1<y 3<y 2 B .y 2<y 1<y 3 C .y 3<y 2<y 1D .y 1<y 2<y 35.如图,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1=kx +b (k 、b 是常数,且k ≠0)与反比例函数y 2=cx(c 是常数,且c ≠0)的图象相交于A (-3,-2),B (2,3)两点,则不等式y 1>y 2的解集是A .-3<x <2B .x <-3或x >2C .-3<x <0或x >2D .0<x <26.一次函数y =ax +b 与反比例函数a by x-=,其中ab <0,a 、b 为常数,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以是 A . B .C.D.7.反比例函数y=ax(a>0,a为常数)和y=2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点M在y=ax的图象上,MC⊥x轴于点C,交y=2x的图象于点A;MD⊥y轴于点D,交y=2x的图象于点B.当点M在y=ax的图象上运动时,以下结论:①S△ODB=S△OCA;②四边形OAMB的面积不变;③当点A是MC的中点时,则点B 是MD的中点.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0个B.1个C.2个D.3个8.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OABC的边OA、OC分别落在x、y轴上,点B坐标为(6,4),反比例函数y=6x的图象与AB边交于点D,与BC边交于点E,连接DE,将△BDE沿DE翻折至△B'DE处,点B'恰好落在正比例函数y=kx图象上,则k的值是A.-25B.-121C.-15D.-1249.已知(),3A m、()2,B n-在同一个反比例函数图像上,则mn=__________.10.如图,直线分别与反比例函数2yx=-和3yx=的图象交于点A和点B,与y轴交于点P,且P为线段AB的中点,作AC⊥x轴于点C,BD⊥x轴交于点D,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__________.1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AD边在x轴负半轴上,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经过点B和CD边中点E,则k的值为__________.12.如图,点A,B在反比例函数kyx=(k>0)的图象上,AC⊥x轴,BD⊥x轴,垂足C,D分别在x轴的正、负半轴上,CD=k,已知AB=2AC,E是AB的中点,且△BCE的面积是△ADE的面积的2倍,则k的值是__________.13.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kyx=与一次函数y=x+b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相交于点A(1,-k+4).(1)试确定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求出这两个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并根据图象写出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14.如图,已知A (-4,n ),B (2,-4)是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my x=的图象的两个交点.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AB 与x 轴的交点C 的坐标及△AOB 的面积; (3)求方程0x xk b m+-<的解集(请直接写出答案).15.一般情况下,中学生完成数学家庭作业时,注意力指数随时间x (分钟)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其中AB 、BC 为线段,CD 为双曲线的一部分). (1)分别求出线段AB 和双曲线CD 的函数关系式;(2)若学生的注意力指数不低于40为高效时间,根据图中信息,求出一般情况下,完成一份数学家庭作业的高效时间是多少分钟?1.已知点A (1,–3)关于x轴的对称点A'在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上,则实数k的值为A.3 B.1 3C.–3 D.–1 32.若点(–1,y1),(2,y2),(3,y3)在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y1>y2>y3B.y3>y2>y1 C.y1>y3>y2D.y2>y3>y1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x+k与y=kx(k为常数,且k≠0)的图象大致是A.B.C.D.4.如图,函数y=1(0)1(0)xxxx⎧>⎪⎪⎨⎪-<⎪⎩的图象所在坐标系的原点是A .点MB .点NC .点PD .点Q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坐标原点,平行四边形OABC 的顶点A 在反比例函数y =1x上,顶点B 在反比例函数y =5x上,点C 在x 轴的正半轴上,则平行四边形OABC 的面积是A .32B .52C .4D .6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a ,b )(a >0,b >0)在双曲线y =1k x上,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B 在双曲线y =2k x,则k 1+k 2的值为__________.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点O 为坐标原点,菱形ABCD 的顶点B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A 坐标为(–4,0),点D 的坐标为(–1,4),反比例函数y =k x(x >0)的图象恰好经过点C ,则k 的值为__________.8.如图,菱形ABCD 顶点A 在函数y =3x (x >0)的图象上,函数y =kx(k >3,x >0)的图象关于直线AC 对称,且经过点B 、D 两点,若AB =2,∠BAD =30°,则k =__________.9.已知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并且当x =2时,y =6.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 (2)当x =4时,求y 的值.10.如图,一次函数y =k 1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2k x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其中点A 的坐标为(–1,4),点B 的坐标为(4,n ). (1)根据图象,直接写出满足k 1x +b >2k x的x 的取值范围; (2)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3)点P 在线段AB 上,且S △AOP ∶S △BOP =1∶2,求点P 的坐标.1.【答案】C【解析】①不是正比例函数,②③④是反比例函数,故选C . 2.【答案】C【解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可由题意知k =4>0,其图象在一三象限,且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增大而减小,它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C . 3.【答案】C【解析】A 、为一次函数,k 的值大于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不符合题意; B 、为一次函数,k 的值大于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不符合题意; C 、为反比例函数,k 的值大于0,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符合题意;变式拓展D、为反比例函数,k的值小于0,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不符合题意;故选C.4.【答案】B【解析】由图知,y y y k1<0,k2>0,k3>0,又当x=1时,有k2<k3,∴k3>k2>k1,故选B.5.【答案】C【解析】∵反比例函数y=-6x中,k=-6,∴只需把各点横纵坐标相乘,结果为-6的点在函数图象上,四个选项中只有C选项符合,故选C.6.【答案】B【解析】设A点坐标为(x,y).∵A点到x轴的距离为3,∴|y|=3,y=±3.∵A点到原点的距离为5,∴x2+y2=52,解得x=±4,∵点A在第二象限,∴x=-4,y=3,∴点A的坐标为(-4,3),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k=-4×3=-1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12x,故选B.7.【答案】y=15 x【解析】∵点P(2,a)在反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代入得:a=22=1,即P点的坐标为(2,1),∵把点P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Q,∴Q的坐标是(5,3),设经过点Q的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cx,把Q点的坐标代入得:c=15,即y=15x,故答案为:y=15x.8.【答案】B【解析】∵点A、B是双曲线y=4x上的点,分别经过A、B两点向x轴、y轴作垂线段,则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得两个矩形的面积都等于|k|=4,∴S1+S2=4+4-1×2=6,故选B.9.【答案】D【解析】在Rt △BCD 中, ∵12×CD ×BD =3,∴12×CD ×3=3,∴CD =2, ∵C (2,0),∴OC =2,∴OD =4,∴B (4,3), ∵点B 是反比例函数y =kx(x >0)图象上的点,∴k =12, ∵AC ⊥x 轴,∴S △AOC =2k=6,故选D . 10.【答案】A【解析】如图,作CD ⊥AB 交AB 于点D ,则S △ACD =2k,∵AC =BC ,∴AD =BD ,∴S △ACD =S △BCD , ∴S △ABC =2S △ACD =2×2k =k ,∴△ABC 的面积不变,故选A .11.【答案】B【解析】∵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反比例函数ky x=(k ≠0)的图象在二、四象限,∴k <0,∴一次函数y =kx -k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选B . 12.【解析】(1)∵B (2,–4)在y =mx图象上, ∴m =–8.∴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8x. ∵点A (–4,n )在y =–8x图象上, ∴n =2,∴A (–4,2).∵一次函数y =kx +b 图象经过A (–4,2),B (2,–4),∴4224k b k b -+=+=-⎧⎨⎩,解得12k 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2)如图,令一次函数y =–x –2的图象与y 轴交于C 点,当x=0时,y=–2,∴点C(0,–2).∴OC=2,∴S△AOB=S△ACO+S△BCO=12×2×4+12×2×2=6.13.【解析】(1)当0≤x<5时,为一次函数,设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kx+b,由于一次函数图象过点(0,15),(5,60),所以15560bk b=+=⎧⎨⎩,解得:159bk==⎧⎨⎩,所以y=9x+15,当x≥15时,为反比例函数,设函数关系式为:y=mx,由于图象过点(5,60),所以m=300.则y=300x;(2)当0≤x<5时,y=9x+15=30,得x=53,因为y随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x>53,当x≥5时,y=300x=30,得x=10,因为y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x<10,10–53=253.答:可加工253min.1.【答案】C考点冲关【解析】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知,13y x=是y 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其余的不是y 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故选C . 2.【答案】A【解析】∵反比例函数y =8k x-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k –8>0,解得k >8,故选A . 3.【答案】C【解析】根据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可知:△AOP 的面积为12k ,△BOP 的面积为22k, ∴△AOB 的面积为12k −22k , ∴12k −22k =2,∴k 1–k 2=4,故选C . 4.【答案】B【解析】∵点(–5,y 1)、(–3,y 2)、(2,y 3)都在反比例函数y =3x上, ∴y 1=–35,y 2=–1,y 3=32. ∵–35<–1<32,∴y 2<y 1<y 3,故选B .5.【答案】C【解析】∵一次函数y 1=kx +b (k 、b 是常数,且k ≠0)与反比例函数y 2=cx(c 是常数,且c ≠0)的图象相交于A (-3,-2),B (2,3)两点, ∴不等式y 1>y 2的解集是-3<x <0或x >2, 故选C . 6.【答案】C【解析】A .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一、三象限,得a >0,交y 轴负半轴,则b <0,满足ab <0, ∴a −b >0,∴反比例函数y =a bx-的图象过一、三象限,所以此选项不正确; B .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二、四象限,得a <0,交y 轴正半轴,则b >0,满足ab <0, ∴a −b <0,∴反比例函数y =a bx-的图象过二、四象限,所以此选项不正确; C .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一、三象限,得a >0,交y 轴负半轴,则b <0,满足ab <0, ∴a −b >0,∴反比例函数y =a bx-的图象过一、三象限,所以此选项正确; D .由一次函数图象过二、四象限,得a <0,交y 轴负半轴,则b <0,满足ab >0,与已知相矛盾,所以此选项不正确,故选C . 7.【答案】D【解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系数k 的意义,设A (x 1,y 1),B (x 2,y 2),则有x 1y 1=x 2y 2=2可知S △ODB =S △OCA =1,故①正确;同样可知四边形OCMD 的面积为a ,因此四边形OAMB 的面积为a –2,故不会发生变化,故②正确;当点A 是MC 的中点时,y 2=2y 1,代入x 1y 2=a 中,得2x 1y 1=a ,a =4,由题得1242x x =,整理得x 1=2x 2,因此B 为MD 的中点,故③正确,故选D . 8.【答案】B【解析】∵矩形OABC ,∴CB ∥x 轴,AB ∥y 轴,∵点B 坐标为(6,4),∴D 的横坐标为6,E 的纵坐标为4,∵D ,E 在反比例函数y =6x 的图象上,∴D (6,1),E (32,4),∴BE =6-32=92,BD =4-1=3,∴ED =22BE BD +=3213,连接BB ′,交ED 于F ,过B ′作B ′G ⊥BC 于G ,∵B ,B ′关于ED 对称,∴BF =B ′F ,BB ′⊥ED ,∴BF •ED =BE •BD ,即3213BF =3×92,∴BF =913,∴BB ′=1813,设EG =x ,则BG =92-x ,∵BB ′2-BG 2=B ′G 2=EB ′2-GE 2,∴(1813)2-(92-x )2=(92)2-x 2,∴x =4526,∴EG =4526,∴CG =4213,∴B ′G =5413,∴B ′(4213,-213),∴k =-121,故选B .9.【答案】23-【解析】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0ky k x=≠,将(),3A m 、()2,B n -分别代入,得 3k m =,2k n =-,∴2332k m k n ==--, 故答案为:23-. 10.【答案】5【解析】如图,过点A 作AF y ⊥轴,垂足于点F ;过点B 作BE y ⊥轴,垂足为点E .∵点P 是AB 中点,∴PA PB =.易得△APF ≌△BPE , ∴APFBPESS=,∴ABCDACOFEODBSSS=+23=-+5=,故答案为5.11.【答案】-4【解析】∵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AB =AD =2,设B (2k ,2),∵E 是CD 边中点,∴E (2k-2,1),∴2k-2=k ,解得k =-4,故答案为:-4. 12.【答案】372【解析】如图,过点B 作直线AC 的垂线交直线AC 于点F ,∵△BCE 的面积是△ADE 的面积的2倍,E 是AB 的中点, ∴S △ABC =2S △BCE ,S △ABD =2S △ADE ,∴S △ABC =2S △ABD ,且△ABC 和△ABD 的高均为BF , ∴AC =2BD ,∴OD =2O C . ∵CD =k , ∴点A 的坐标为(3k ,3),点B 的坐标为(–23k ,–32), ∴AC =3,BD =32, ∴AB =2AC =6,AF =AC +BD =92, ∴CD =k2==13.【解析】(1)∵已知反比例函数ky x=经过点A (1,-k +4), ∴41kk -+=,即-k +4=k , ∴k =2,∴A (1,2).∵一次函数y =x +b 的图象经过点A (1,2), ∴2=1+b ,∴b =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2y x=,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x +1.(2)由12y x y x ⎧=+⎪⎨=⎪⎩,消去y ,得x 2+x -2=0, 即(x +2)(x -1)=0, ∴x =-2或x =1. ∴y =-1或y =2. ∴21x y ⎧=-⎨=-⎩或12x y ⎧=⎨=⎩.∵点B 在第三象限, ∴点B 的坐标为(-2,-1),由图象可知,当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时,x 的取值范围是x <-2或0<x <1.14.【解析】(1)∵B (2,-4)在y =mx上, ∴m =-8.∴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8x. ∵点A (-4,n )在y =-8x上, ∴n =2. ∴A (-4,2).∵y =kx +b 经过A (-4,2),B (2,-4),∴4224k b k b -+=⎧⎨+=-⎩, 解之得12k 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2. (2)∵C 是直线AB 与x 轴的交点, ∴当y =0时,x =-2. ∴点C (-2,0).∴OC =2. ∴S △AOB =S △ACO +S △BCO =12×2×2+12×2×4=6. (3)不等式0mkx b x+-<的解集为:-4<x <0或x >2. 15.【解析】(1)设线段AB 所在的直线的解析式为y 1=k 1x +30,把B (10,50)代入得,k 1=2, ∴AB 解析式为:y 1=2x +30(0≤x ≤10). 设C 、D 所在双曲线的解析式为22k y x=, 把C (44,50)代入得,k 2=2200, ∴曲线CD 的解析式为:y 2=2200x(x ≥44); (2)将y =40代入y 1=2x +30得:2x +30=40,解得:x =5,将y=40代入y2=2200x得:x=55.55-5=50.所以完成一份数学家庭作业的高效时间是50分钟.1.【答案】A【解析】点A(1,–3)关于x轴的对称点A'的坐标为(1,3),把A'(1,3)代入y=kx得k=1×3=3.故选A.2.【答案】C【解析】∵k<0,∴在每个象限内,y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当x=–1时,y1>0,∵2<3,∴y2<y3<y1,故选C.3.【答案】C【解析】∵函数y=﹣x+k与y=kx(k为常数,且k≠0),∴当k>0时,y=﹣x+k经过第一、二、四象限,y=kx经过第一、三象限,故选项D错误,当k<0时,y=﹣x+k经过第二、三、四象限,y=kx经过第二、四象限,故选项C正确,选项A、B错误,故选C.4.【答案】A【解析】由已知可知函数y=1(0)1(0)xxxx⎧>⎪⎪⎨⎪-<⎪⎩关于y轴对称,所以点M是原点,故选A.5.【答案】C【解析】如图,过点B作BD⊥x轴于D,延长BA交y轴于E,∵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AB∥OC,OA=BC,∴BE⊥y轴,∴OE=BD,∴Rt△AOE≌Rt△CBD(HL),直通中考。
八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699301543323968011c9291.png)
八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定义:形如y=(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
其他形式xy=k2.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有两条对称轴:直线y=x和y=-x。
对称中心是:原点3.性质: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4.|k|的几何意义:表示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向两坐标轴所作的垂线段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
5.反比例函数双曲线,待定只需一个点,正k落在一三限,x增大y在减,图象上面任意点,矩形面积都不变,对称轴是角分线x、y的顺序可交换。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k是常数,k0)叫做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也可以写成的形式。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的一切实数,函数的取值范围也是一切非零实数。
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们关于原点对称。
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0,函数y0,所以,它的图像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k的符号k>0k<0图像性质①x的取值范围是x0,y的取值范围是y0;②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
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①x的取值范围是x0,y的取值范围是y0;②当k<0时,函数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
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4、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确定及诶是的方法仍是待定系数法。
由于在反比例函数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要一对对应值或图像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
反比例函数讲义(知识点+典型例题)
![反比例函数讲义(知识点+典型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4ff1f74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4a.png)
变式1 如果y 是m 的反比例函数,m 是x 的反比例函数,那么y 是x 的( ) A .反比例函数 B .正比例函数 C .一次函数 D .反比例或正比例函数 变式2 若函数11-=m xy (m 是常数)是反比例函数,则m =________,解析式为________.题型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例3 已知A (﹣1,m )与B (2,m ﹣3)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个点.则m 的值 .例4 已知y 与2x -3成反比例,且41=x 时,y =-2,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变式3已知y 与x 成反比例,当x =2时,y =3.(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当y =-23时,求x 的值.变式4 已知函数12y y y =-,其中1y 与x 成正比例, 2y 与x 成反比例,且当x =1时,y =1;x =3时,y =5.求:(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 (2)当x =2时,y 的值.1、反比例函数的图像(1)形状与位置: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们关于原点对称。
(2)变化趋势: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 ≠0,函数y ≠0,所以,它的图像与x 轴、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2、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对称性: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关于原点对称的中心对称图形,同时也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分别是一、三象限和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即直线y x =±。
(注:过原点的直线与双曲线的两个交点关于原点对称)(2)双曲线的位置:当k>0时,双曲线位于一、三象限(x ,y 同号);当k<0时,双曲线位于二、四象限(x ,y 同号异号),反之也成立。
(3)增减性: 当k>0时,双曲线走下坡路,在同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双曲线走上坡路,在同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完整版)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与典型例题
![(完整版)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与典型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7ad9cda62b160b4e777fcf77.png)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与典型例题(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知识要点:1、一般地,形如y = — ( k是常数,k = 0 )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x注意:(1)常数k称为比例系数,k是非零常数;(2)解析式有三种常见的表达形式:(A) y = k (k w 0) , (B) xy = k (k 丰 0) (C) y=kx-1 (kw0)x例题讲解:有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1 1 1 x 1 (1)下列函数,① x(y 2) 1②.y ——③y /④.y ——⑤y —⑥y —;其中是y关x 1 x 2x 2 3x 于x的反比例函数的有:。
a2 2 ....... …(2)函数y (a 2)x 是反比例函数,则a的值是( )A.—1B. — 2C. 2D.2 或—21 .................(3)若函数y 七彳勤是常数)是反比例函数,则m=,解析式为 .xk(4)反比例函数y — (k 0)的图象经过(一2, 5)和(J2 , n),x求1) n的值;2)判断点B ( 4J2 , 短)是否在这个函数图象上,并说明理由(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知识要点:1、形状:图象是双曲线。
2、位置:(1)当k>0时双曲线分另位于第象限内;(2)当k<0时,双曲线分另位于第象限I 3、增减性:(1)当k>0 时,,y 随x的增大而 ;(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
4、变化趋势:双曲线无限接近于x、y轴,但永远不会与坐标轴相交5、对称性:(1)对于双曲线本身来说,它的两个分支关于直角坐标系原点; (2)对于k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反比例函数(如:y = 6和丫= ―)来说,它们是关于x轴,y轴。
x x例题讲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写出一个反比例函数,使它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m2 2⑵若反比例函数v (2m 1)x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则m的值是( )A—1或1; B、小于-的任意实数;C、一1; D、不能确定2(3)下列函数中,当x 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的是( )1 一一4 _ 1A y 3x 4B y - x 2 C. y - D. y ——.3 x 2x2 ____ ,. 一 . 一(4)已知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有两点A ( x1,y1),B ( x2, y2),且x1 x2,则y i y 的值是()A.正数B.负数C.非正数D.不能确定2 .(5)右点(x i, y 1)、(X 2, y 2)和(X 3,y 3)分别在反比例函数 y —的图象上,且X iX 2 0 X 3,x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 y i y y 3B . y 3 y i y 2C . y 2 y 3 y iD . y 3 y y ik 1 ................... 一 ...(6)在反比例函数 y --- 的图象上有两点(x1,y 1)和(x 2, y 2),右x 10 x 2时,y i y 2 ,则k 的x取值范围是.(7)老师给出一个函数,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指出了这个函数的一个性质:甲: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二象限;乙:函数的图象经过第四象限;丙: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请你根据他们的叙述构造满足上述性质的一个函数 :.(三)反比例函数与面积结合题型。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反比例函数知识点习题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反比例函数知识点习题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993e09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0.png)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双曲线的位置由系数k决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当k<0时,图像位于第二、四象限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无穷区间:反比例 函数在无穷区间上 趋于无穷大或无穷 小
单调性:反比例函 数在特定区间内单 调递减或单调递增
奇偶性:反比例 函数是奇函数或 偶函数
极限值:反比例 函数在某一点的 极限值为零
反比例函数的计算
反比例函数的值
计算方法:利用 反比例函数的定 义和性质,通过 代数运算求出函 数的值
注意事项:注意 函数的定义域和 值域,避免出现 无意义的情况
解题步骤:先化 简函数式,再代 入自变量求值
常见题型:考察 对反比例函数的 理解和运用能力, 常与实际问题相 结合
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
反比例函数在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反比例函数在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分布在第二和第四象限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关于原点对称的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 的区别与联系
函数表达式的区别
反比例函数:y=k/x (k≠0)
一次函数:y=kx+b (k≠0)
区别: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在 分母位置,一次函数没有分母
联系:两者都是函数,具有函数 的共性
函数图像的区别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分布在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而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而一次函数的图像是直线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x轴、y轴都不相交,而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y轴都可能相交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关于原点对称的,而一次函数的图像是关于直线x=0对称的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WPS
综合题的常见考点与解题方法
人教版初中数学复习--反比例函数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数学复习--反比例函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0f641db77232f60dccca12f.png)
一.【知识要点】知识点1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重点;理解一般地,形如ky x=(k 为常数,k ≠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函数,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y 的取值范围也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k 叫做比例系数,另外,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也可写成y =kx -1的形式.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ky x=(k ≠0) ⇔xy =k (k ≠0) ⇔变量y 与x 成反比例,比例系数为k .注意: (1)在反比例函数ky x=(k ≠0)的左边是函数y ,右边是分母为自变量x 的分式,也就是说,分母不能是多项式,只能是x 的一次单项式,如1y x =,312y x =等都是反比例函数,但21y x =+就不是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2)反比例函数可以理解为两个变量的乘积是一个不为0的常数,因此可以写成y =kx -1或xy =k 的形式.(3)反比例函数中,两个变量成反比例关系.知识点2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难点:运用由于反比例函数ky x=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要有一对对应的x ,y 值,或已知其图象上一点坐标,即可求出k ,从而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其一般步骤:(1)设反比例函数关系式ky x=(k ≠0). (2)把已知条件(自变量和函数的对应值)代入关系式,得出关于k 的方程. (3)解方程,求出待定系数k 的值.(4)将待定系数k 的值代回所设的关系式,即得所求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知识点3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画法难点;运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画法是描点法,其步骤如下:(1)列表:自变量的限值应以0为中心点,沿0的两边取三对(或三对以上)相反数,分别计算y的值.(2)描点:先描出一侧,另一侧可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去找.(3)连线: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是断开的,延伸部分有逐渐靠近坐标轴的趋势,但永远不能与坐标轴相交.说明:在图象上注明函数的关系式.拓展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它的两个分支是断开的.(2)当k>0时,两个分支位于第一、三象限;当k﹤0时,两个分支位于第二、四象限.(3)反比例函数kyx=(k≠0)的图象的两个分支关于原点对称.(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不与坐标轴相交,这是因为x≠0,y≠0.知识点4反比例函数kyx=(k≠0)的性质难点;灵活应用(1)如图17-2所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反比例函数kyx=的图象是由两支曲线组成的.当k>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当k<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八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人教版(一)知识结构(二)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k为常数,),能判断一个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2.能描点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用代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进一步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即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的各自特点.3.能根据图象数形结合地分析并掌握反比例函数(k为常数,)的函数关系和性质,能利用这些函数性质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对于实际问题,能“找出常量和变量,建立并表示函数模型,讨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5.进一步理解常量与变量的辨证关系和反映在函数概念中的运动变化观点,进一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三)重点难点1.重点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理解、掌握和运用.2.难点是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二、基础知识(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1.()可以写成()的形式,注意自变量x的指数为,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这一限制条件;2.()也可以写成xy=k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故函数图象与x轴、y轴无交点.(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应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不能为0,且x应对称取点(关于原点对称).(三)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1.函数解析式:()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图象:(1)图象的形状:双曲线.越大,图象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越小,图象的弯曲度越大.(2)图象的位置和性质:与坐标轴没有交点,称两条坐标轴是双曲线的渐近线.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3)对称性: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和(,)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4.k的几何意义如图1,设点P(a,b)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PA⊥x轴于A点,PB⊥y轴于B点,则矩形PBOA的面积是(三角形PAO和三角形PBO的面积都是).如图2,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可知,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Q也在双曲线上,作QC⊥PA的延长线于C,则有三角形PQC的面积为.图1 图25.说明:(1)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是断开的,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时,要将两个分支分别讨论,不能一概而论.(2)直线与双曲线的关系:当时,两图象没有交点;当时,两图象必有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3)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联系.(四)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1.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1)待定系数法;(2)根据实际意义列函数解析式.2.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但重点放在对数学知识的研究上.(五)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三、例题分析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1)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A.y=3x B.C.3xy=1 D.(2)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A.B.C.D.答案:(1)C;(2)A.2.图象和性质(1)已知函数是反比例函数,①若它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那么k=___________.②若y随x的增大而减小,那么k=___________.(2)已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函数的图象位于第________象限.(3)若反比例函数经过点(,2),则一次函数的图象一定不经过第_____象限.(4)已知a·b<0,点P(a,b)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直线不经过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若P(2,2)和Q(m,)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则一次函数y=kx+m的图象经过().A.第一、二、三象限B.第一、二、四象限C.第一、三、四象限D.第二、三、四象限(6)已知函数和(k≠0),它们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1)①②1;(2)一、三;(3)四;(4)C;(5)C;(6)B.3.函数的增减性(1)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两点,,且,则的值为().A.正数B.负数C.非正数D.非负数(2)在函数(a为常数)的图象上有三个点,,,则函数值、、的大小关系是().A.<<B.<<C.<<D.<<(3)下列四个函数中:①;②;③;④.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有().A.0个B.1个C.2个D.3个(4)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2x和y=x+1的图象过同一点,则当x>0时,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填“增大”或“减小”).答案:(1)A;(2)D;(3)B.注意,(3)中只有②是符合题意的,而③是在“每一个象限内” y随x的增大而减小.4.解析式的确定(1)若与成反比例,与成正比例,则y是z的().A.正比例函数B.反比例函数C.一次函数D.不能确定(2)若正比例函数y=2x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一个交点为(2,m),则m=_____,k=________,它们的另一个交点为________.(3)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求的值.(4)已知一次函数y=x+m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为P (x 0,3).①求x 0的值;②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5)为了预防“非典”,某学校对教室采用药薰消毒法进行消毒.已知药物燃烧时,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 (毫克)与时间x (分钟)成正比例,药物燃烧完后,y与x成反比例(如图所示),现测得药物8分钟燃毕,此时室内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为6毫克.请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①药物燃烧时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药物燃烧后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②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低于1.6毫克时学生方可进教室,那么从消毒开始,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分钟后,学生才能回到教室;③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不低于3毫克且持续时间不低于10 分钟时,才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病菌,那么此次消毒是否有效?为什么?答案:(1)B;(2)4,8,(,);(3)依题意,且,解得.(4)①依题意,解得②一次函数解析式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5)①,,;②30;③消毒时间为(分钟),所以消毒有效.5.面积计算(1)如图,在函数的图象上有三个点A、B、C,过这三个点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过每一点所作的两条垂线段与x轴、y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分别为、、,则().A.B.C.D.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A、B是函数的图象上关于原点O对称的任意两点,AC//y轴,BC//x轴,△ABC 的面积S,则().A.S=1 B.1<S<2C.S=2 D.S>2(3)如图,Rt△AOB的顶点A在双曲线上,且S△AOB=3,求m的值.第(3)题图第(4)题图(4)已知函数的图象和两条直线y=x,y=2x在第一象限内分别相交于P1和P2两点,过P1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P1Q1,P1R1,垂足分别为Q1,R1,过P2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P2 Q 2,P2 R 2,垂足分别为Q 2,R 2,求矩形O Q 1P1 R 1和O Q 2P2 R 2的周长,并比较它们的大小.(5)如图,正比例函数y=kx(k>0)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C两点,过A作x轴垂线交x轴于B,连接BC,若△ABC面积为S,则S=_________.第(5)题图第(6)题图(6)如图在Rt△ABO中,顶点A是双曲线与直线在第四象限的交点,AB⊥x轴于B且S△ABO=.①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②求直线与双曲线的两个交点A、C的坐标和△AOC的面积.(7)如图,已知正方形OABC的面积为9,点O为坐标原点,点A、C分别在x轴、y轴上,点B在函数(k>0,x>0)的图象上,点P (m,n)是函数(k>0,x >0)的图象上任意一点,过P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为E、F,设矩形OEPF在正方形OABC 以外的部分的面积为S.①求B点坐标和k的值;②当时,求点P的坐标;③写出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答案:(1)D;(2)C;(3)6;(4),,矩形O Q 1P1 R 1的周长为8,O Q 2P2 R 2的周长为,前者大.(5)1.(6)①双曲线为,直线为;②直线与两轴的交点分别为(0,)和(,0),且A(1,)和C(,1),因此面积为4.(7)①B(3,3),;②时,E(6,0),;③.6.综合应用(1)若函数y=k1x(k1≠0)和函数(k2 ≠0)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没有公共点,则k1和k2().A.互为倒数B.符号相同C.绝对值相等D.符号相反(2)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A(,1),B(1,n).①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②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3)如图所示,已知一次函数(k≠0)的图象与x 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m≠0)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C点,CD垂直于x轴,垂足为D,若OA=OB=OD=1.①求点A、B、D的坐标;②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4)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第一象限C、D两点,坐标轴交于A、B两点,连结OC,OD(O是坐标原点).①利用图中条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m的值;②双曲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OC和△POD的面积相等?若存在,给出证明并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5)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解的个数.①;②.(2)①反比例函数为,一次函数为;②范围是或.(3)①A(0,),B(0,1),D(1,0);②一次函数为,反比例函数为.(4)①反比例函数为,;②存在(2,2).(5)①构造双曲线和直线,它们无交点,说明原方程无实数解;②构造双曲线和直线,它们有两个交点,说明原方程有两个实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