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
最新中职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教案:13.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最新中职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教案:13.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标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和作用引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两大重要工具。
它们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含义、目标与手段,并分析它们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一、财政政策1.1 定义和目标财政政策是国家利用财政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它的目标是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就业、调节收入分配、保障社会公平与福利。
1.2 工具与措施(1)税收政策:通过调节税率与税收的范围来影响个人和企业的行为,实现财政收入的调控。
(2)财政支出政策:通过决定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对不同领域进行投资和补贴,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3)债务政策:通过控制借贷规模、期限和利率,调节债务对经济的影响。
1.3 影响与效果(1)对就业的影响:通过财政政策的调节,创造有利于就业的环境,减少失业率,提高劳动力参与度。
(2)对价格水平的影响:通过调控财政支出与债务政策,影响货币供应量,进而对价格水平产生影响。
(3)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过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调节收入分配,提高社会公平和福利。
二、货币政策2.1 定义和目标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控制经济总需求与总供给,实现稳定物价、保持金融系统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2.2 工具与措施(1)利率政策: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央行基准利率等,来引导市场利率和整体资金成本。
(2)公开市场操作:通过购买或出售政府债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3)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整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影响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和货币供应量。
2.3 影响与效果(1)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控对通胀水平起到关键作用,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控制物价的波动。
(2)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控可以影响企业和个人借贷成本,从而影响投资和消费行为。
(3)对汇率的影响:货币政策的调控可以通过影响利率水平和市场预期,对国际资本流动和汇率产生影响。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关系。
2. 使学生掌握财政收入、支出、债务和预算的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理解金融体系、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其运作机制。
4. 提高学生对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财政:国家的收入、支出和债务管理金融:资金的筹集、分配和流通2. 财政的作用与影响财政政策的目标:经济增长、稳定、公平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非税收入、债务财政支出的分类:政府消费、投资、转移支付3. 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金融体系:货币发行、支付清算、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市场的类型: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品市场4. 金融市场运作机制资金供求关系:利率、汇率、信贷政策金融工具:债券、股票、期货、期权等金融监管:监管机构、监管政策、风险管理5. 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税收、政府支出、债务管理金融政策的工具:利率、存款准备金、信贷政策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配合与协调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务。
2. 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财政金融政策的实际案例。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财政金融问题的解决方案。
4. 考察调研:组织学生对金融机构进行实地考察。
四、教学安排1. 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2课时)2. 财政的作用与影响(2课时)3. 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2课时)4. 金融市场运作机制(2课时)5. 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2课时)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发言、提问、讨论等。
2. 课后作业:完成相关阅读材料、案例分析报告。
3. 期中考试:测试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
六、教学内容6. 税收政策与税收制度税收的基本概念与特性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税种、税率、税收优惠等税收政策的目标与工具:宏观调控、收入分配、经济激励税收负担:税负公平、税负透明度7. 政府支出与预算管理政府支出的分类: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与监督政府债务管理:债务规模、债务结构、债务可持续性政府投资政策:基础设施投资、产业政策、区域发展8.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的功能与类型: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品市场金融工具的特点与分类:债券、股票、期货、期权等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投资者、发行者、中介机构金融市场的基本原理:供求关系、价格机制、风险管理9. 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就业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的职能与组织结构:货币发行、金融监管、支付清算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政策目标、实施机制、效果评估10. 国际财政与金融国际财政关系的类型:双边财政关系、多边财政关系国际金融市场:外汇市场、资本流动、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财政与金融协调:汇率制度、国际金融政策合作国际债务与金融危机:原因、影响、应对措施七、教学方法6. 税收政策与税收制度(2课时)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让学生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和税收政策的目标。
财政与金融说课12p
金融监管
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等 机构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 场进行管理和监督,维护
金融秩序和稳定。
财政与金融的关系
01
财政与金融相互影响
财政政策通过税收、政府支出等手段影响经济,而货币政策通过调节货
币供应量和利率影响经济。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实现经济目标。
02 03
财政与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财政通过公共投资和社会福利支出等手段,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优化资源配置;金融则通过资金市场调节资金供求关系,促进资源的合 理配置。
财政政策的手段
税收政策、公债政策、财政支出 政策等。
税收政策及其工具
税收政策的目标
增加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公平收入 分配等。
税收政策的工具
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 消费税等。
公债政策及其工具
公债政策的目标
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货币供应等。
公债政策的工具
国债、地方债、企业债等。
财政支出政策及其工具
财政与金融说课12p
目录
• 财政与金融概述 • 财政政策与工具 • 货币政策与工具 • 国际财政与金融关系 • 财政与金融的未来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01财政与金融概述
财政的定义与职能
财政定义
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 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活动。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财政通过税收、政府投资、社会保障等手 段,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保持经济稳定 增长。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包括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推动国际储备货 币的多元化、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等。
05
财政与金融的未来发展
财政改革的趋势与方向
5.3.1通货膨胀-教学技能大赛教案
50%以上
②按表现形式可分
公开型通货膨胀——社会物价水平明显
上涨
隐蔽型通货膨胀——政府通过计划控制
和行政手段使物价水平上涨的不明
教师活动:探究问题一:如果民国末年和 通过小组
津巴布韦都使用金属货币会发生通货膨 讨论,合作
合作讨论,共 胀吗?前一段时间的猪肉价格和现阶段 学习,增强
同研究
口罩价格飞涨是不是就意味着我国发生 团队合作
金属本身具有内在价值,它能通过贮藏手 可灵活自
段的蓄水池作用自发调节货币。两个事件 由发挥,教
产生的条件是由于纸币的流通,货币供应 师引导学
量过多是产生通货的的直接原因。猪肉价 生回归课
格飞涨和口罩价格上涨但是其他物品未 本,总结讨
上涨,属于某一种商品价格的一时上涨, 论结果,引
学生展示,教 不能算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应是一般物价 导学生突
们要采用票证,现在不需要了呢?票证时
代物价通过计划控制和行政手段使物价
上涨不明显,就不是通货膨胀对吗?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积极合作
学生活动:小组派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通过学生
教师活动:每组都有自己的见解,就问题 展示了解
一的分析总结:在贵金属货币流通条件 小组学习
下,不可能出现通货过多的现象,因为贵 情况,学生
通货膨胀
【教材名称】《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时安排】1 课时
【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的共性是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学习能
力比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但另一方面,他们动手能力强,
好奇心比较重,因此在本任务以及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抓住他们的好
奇心,通过各种可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
《财政学》教案
《财政学》教案导论【本章讲授内容】介绍课程体系介绍授课方法及学习要求推荐本课程参考书目教学环节要求、课时安排及考试形式【重点】掌握财政学理论、制度与政策【难点】财政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一、教学内容经济学从大的方面看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其中,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的经济细胞——企业和家庭经济行为的科学,具体点说是研究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条件下,企业如何组织生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家庭如何决策消费以实现效用最大化的。
比如,像我们学校开设MBA的工商管理专业、会计专业、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就属于这个领域研究的范畴;而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科学,具体说是研究如何把握经济波动和促进经济增长的。
比如,像我们学校开设的财政税收专业、金融、外贸等专业就属于这个领域研究的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进行着广泛的交叉和渗透,即使在这两大经济部门内部也是这样的。
例如:办一个企业。
首先得到工商局去注册,然后要到银行去贷款,还要按时向税务部门交纳税款,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还得符合国家财政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
此外,财政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有可能给予其一定的政策性补贴或对国有企业进行投资,以使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
所以说宏、微观部门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另外,就是在宏观部门内部,如财政和银行两家,也要相互融通资金,以起到共同协调经济发展的作用。
因此,作为一个经济院校的学生,无论你是学财税金融的,还是学会计、工商的,都要将所学到的本专业的知识与其他有关的经济学科进行衔接,尤其是应当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框架有所了解,这样将来当大家走向实际工作岗位时,才能够比较容易、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把所学到的本专业的知识转化到实际中去。
换句话说,将来无论你是做什么工作的,都得和财政、税务部门打交道。
只不过你的工作性质不同,身份不同,打交道的角度也许会有一定的差异。
那么,财政作为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它处于社会再生产的哪个环节,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什么地位?财政学与其他经济学科又是如何交叉和渗透的呢?或者进一步讲,财政资金、财政杠杆、财政政策与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是如何运作的呢?这就是我们这门课程所要研究的内容。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全)
《金融基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金融的定义和功能2. 掌握金融市场的分类和基本功能3. 理解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及其角色教学内容:1. 金融的定义和功能2. 金融市场的分类和基本功能3.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及其角色教学步骤:1. 引入金融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金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讲解金融的功能,如资金筹集、风险管理、支付结算等3. 介绍金融市场的分类,如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4. 阐述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如资源配置、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等5. 讲解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如投资者、债权人、金融机构等,并介绍其角色和功能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金融定义和功能的理解2.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金融市场分类和基本功能的关系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金融市场参与者的认识《金融基础》教学教案(二)教学目标:1. 掌握金融工具的分类和特点2. 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3. 熟悉金融市场的交易流程教学内容:1. 金融工具的分类和特点2. 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3. 金融市场的交易流程教学步骤:1. 介绍金融工具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金融工具的分类2. 讲解不同金融工具的特点,如债券、股票、期货等3. 阐述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如供求关系、价格形成等4. 介绍金融市场的交易流程,包括开户、下单、成交等环节5. 分析金融市场交易中的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金融工具分类和特点的理解2.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实际金融市场交易中的风险3. 小组讨论:探讨金融市场交易流程的各个环节《金融基础》教学教案(三)教学目标:1. 理解金融机构的分类和功能2. 掌握金融服务的范围和方式3. 了解金融监管的意义和机构教学内容:1. 金融机构的分类和功能2. 金融服务的范围和方式3. 金融监管的意义和机构教学步骤:1. 介绍金融机构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金融机构的分类2. 讲解不同金融机构的功能,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3. 阐述金融服务的范围和方式,如存款、贷款、投资咨询等4. 介绍金融监管的意义,如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权益等5. 讲解金融监管机构的作用和职责,如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等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金融机构分类和功能的理解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金融服务的实际案例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金融监管的认识《金融基础》教学教案(四)教学目标:1. 掌握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基本概念2. 理解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工具3. 分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教学内容:1.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基本概念2.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工具3.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教学步骤:1. 介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两者的区别和联系2. 讲解货币政策的目标,如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等,并介绍货币政策工具,如利率、存款准备金等3. 阐述财政政策的目标,如维持财政平衡、促进就业等,并介绍财政政策工具,如政府支出、税收等4. 分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如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5. 讨论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及其对经济的作用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基本概念的理解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实际影响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认识《金融基础》教学教案(五)教学目标:1. 理解金融风险的概念和类型2. 掌握金融风险的管理方法3. 熟悉金融风险监管的政策和措施教学内容:1. 金融风险的概念和类型2. 金融风险的管理方法3. 金融风险监管的政策和措施《金融基础》教学教案(六)教学目标:1. 掌握金融市场的利率机制2. 理解金融市场的汇率机制3. 分析金融市场利率和汇率对经济的影响教学内容:1. 金融市场的利率机制2. 金融市场的汇率机制3. 金融市场利率和汇率对经济的影响教学步骤:1. 介绍金融市场利率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利率机制2. 讲解金融市场利率的决定因素,如通货膨胀、中央银行政策等3. 阐述金融市场汇率的概念和作用,并介绍汇率机制4. 分析金融市场利率和汇率对经济的影响,如投资、贸易等5. 讨论我国金融市场利率和汇率政策的调整及对经济的影响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金融市场利率和汇率机制的理解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金融市场利率和汇率对经济的实际影响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金融市场利率和汇率的认识《金融基础》教学教案(七)教学目标:1. 理解金融市场的投资组合理论2. 掌握金融市场的资产定价模型3. 熟悉金融市场的投资策略教学内容:1. 金融市场的投资组合理论2. 金融市场的资产定价模型3. 金融市场的投资策略教学步骤:1. 介绍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投资组合的优点2. 讲解投资组合理论的应用,如资产配置、风险管理等3. 阐述资产定价模型的原理,并介绍常见的资产定价模型4. 分析金融市场的投资策略,如价值投资、成长投资等5. 讨论金融市场投资策略的适用性和效果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投资组合理论和资产定价模型的理解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金融市场投资策略的实际案例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金融市场投资策略的认识《金融基础》教学教案(八)教学目标:1. 理解金融市场的股票交易2. 掌握金融市场的债券交易3. 熟悉金融市场的衍生品交易教学内容:1. 金融市场的股票交易2. 金融市场的债券交易3. 金融市场的衍生品交易教学步骤:1. 介绍股票交易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股票交易的过程2. 讲解股票交易的操作步骤,如开户、下单、成交等3. 阐述债券交易的特点和流程,并介绍债券的交易市场4. 分析衍生品交易的原理和应用,如期货、期权等5. 讨论金融市场各类交易的风险和收益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金融市场股票、债券和衍生品交易的理解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金融市场交易的案例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金融市场交易的认识《金融基础》教学教案(九)教学目标:1. 理解金融市场的金融创新2. 掌握金融市场的金融工具创新3. 熟悉金融市场的金融服务创新教学内容:1. 金融市场的金融创新2. 金融市场的金融工具创新3. 金融市场的金融服务创新教学步骤:1. 介绍金融创新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金融创新的作用2. 讲解金融工具创新的类型和特点,如结构化金融产品、私募基金等3. 阐述金融服务创新的领域和案例,如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4. 分析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如提高效率、扩大参与者等5. 讨论金融创新的利弊及监管政策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金融创新的理解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金融创新案例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金融创新的认识《金融基础》教学教案(十)教学目标:1. 理解金融市场的国际金融体系2. 掌握金融市场的国际金融市场3. 熟悉金融市场的国际金融监管教学内容:1. 金融市场的国际金融体系2. 金融市场的国际金融市场3. 金融市场的国际金融监管教学步骤:1. 介绍国际金融体系的概念和构成,引导学生了解国际金融体系的作用2. 讲解国际金融市场的类型和功能,如外汇市场、国际资本市场等3. 阐述国际金融监管的机构和政策,并介绍国际《金融基础》教学教案(十一)教学目标:1. 理解国际金融监管的合作机制2. 掌握全球金融监管的主要机构3. 分析国际金融监管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教学内容:1. 国际金融监管的合作机制2. 全球金融监管的主要机构3. 国际金融监管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教学步骤:1. 介绍国际金融监管的合作机制,如巴塞尔协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2. 讲解全球金融监管的主要机构,如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等3. 分析国际金融监管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如风险控制、市场稳定性等4. 讨论我国在国际金融监管中的地位和作用5. 探讨国际金融监管的未来发展趋势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机制的理解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全球金融监管机构的作用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国际金融监管的认识《金融基础》教学教案(十二)教学目标:1. 理解金融市场的金融风险管理2. 掌握金融市场的风险评估方法3. 熟悉金融市场的风险控制策略教学内容:1. 金融市场的金融风险管理2. 金融市场的风险评估方法3. 金融市场的风险控制策略教学步骤:1. 介绍金融市场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金融风险管理的作用2. 讲解金融市场风险评估的方法,如定性评估、定量评估等3. 阐述金融市场风险控制策略,如风险分散、风险转移等4. 分析金融市场风险控制案例,如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等5. 讨论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作用的理解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金融市场风险评估和控制策略的实际案例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认识《金融基础》教学教案(十三)教学目标:1. 理解金融市场的金融创新与监管2. 掌握金融市场的金融科技创新3. 熟悉金融市场的监管科技应用教学内容:1. 金融市场的金融创新与监管2. 金融市场的金融科技创新3. 金融市场的监管科技应用教学步骤:1. 介绍金融市场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金融创新的重要性2. 讲解金融市场金融科技创新的类型,如区块链、大数据等3. 阐述金融市场监管科技的运用,如监管科技在打击洗钱、防范金融欺诈等方面的应用4. 分析金融市场金融科技创新与监管的案例,如比特币的监管、P2P 借贷的监管等5. 讨论金融市场金融创新与监管的未来发展趋势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金融市场金融创新与监管的理解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金融市场金融科技创新和监管科技应用的实际案例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金融市场金融创新与监管的认识《金融基础》教学教案(十四)教学目标:1. 理解金融市场的投资者保护2. 掌握金融市场的投资者教育3. 熟悉金融市场的投资者服务教学内容:1. 金融市场的投资者保护2. 金融市场的投资者教育3. 金融市场的投资者服务教学步骤:1. 介绍金融市场投资者保护的意义,引导学生了解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性2. 讲解金融市场投资者教育的途径,如开设投资者课程、发布投资知识等3. 阐述金融市场投资者服务的举措,如提供投资咨询、风险评估等4. 分析金融市场投资者保护与教育的案例,如投资者权益保护活动、投资者教育活动等5. 讨论金融市场投资者保护与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金融市场投资者保护的理解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金融市场投资者教育和服务的实际案例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金融市场投资者保护与教育的认识《金融基础》教学教案(十五)教学目标:1. 理解金融市场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2. 掌握金融市场的绿色金融3. 熟悉金融市场的社会责任投资教学内容:1. 金融市场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2. 金融市场的绿色金融3. 金融市场的社会责任投资教学步骤:1. 介绍金融市场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金融市场的分类和基本功能2.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及其角色3. 金融工具的分类和特点4. 金融服务的范围和方式5. 金融监管的意义和机构6.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基本概念和作用7. 金融市场的利率机制和汇率机制8. 金融市场投资组合理论、资产定价模型和投资策略9. 金融市场的金融创新和监管10. 国际金融体系、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监管难点:1. 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 金融工具和创新产品的理解和应用3. 金融服务的个性化和专业化4. 金融监管政策和规定的掌握5.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实际影响6. 金融市场利率和汇率的变动规律7. 投资组合理论和资产定价模型的运用8. 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和均衡9. 国际金融体系、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监管的协调和合作10.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在金融市场中的实践和挑战。
金融基础知识教案
金融基础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功能和基本类型。
2. 掌握金融工具的分类和特点。
3. 熟悉金融机构的种类和职能。
4. 理解金融调控的含义和手段。
5. 掌握金融风险的类型和防范措施。
二、教学内容1. 金融市场的概念与功能金融市场的定义金融市场的作用金融市场的分类2. 金融市场的类型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外汇市场3. 金融工具金融工具的分类金融工具的特点常见金融工具介绍4. 金融机构银行类金融机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金融中介机构的职能5. 金融调控金融调控的含义金融调控的手段我国金融调控体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融市场的概念、功能、类型及金融机构的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金融调控的手段和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金融基础知识的教材或相关资料。
2. 课件:制作涵盖教学内容的课件。
3. 案例:收集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案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调控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对金融风险防范措施的掌握。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6. 金融风险与管理金融风险的定义与分类金融风险管理的意义与方法风险评估与风险规避7. 金融政策金融政策的含义与目标货币政策的工具与传导机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8. 金融市场参与者金融市场的主体:个人、企业、政府金融市场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金融市场的中介机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9. 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的定义与类型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金融发展与金融稳定的关系10. 金融科技与未来金融金融科技的兴起与发展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影响金融科技的应用:区块链、、大数据等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融风险的定义、分类与管理方法。
《财政与金融》 教案
《财政与金融》教案全套第一章:财政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财政的定义、职能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财政的基本组成部分和财政收入来源。
让学生了解财政政策的概念和作用。
1.2 教学内容财政的定义和职能财政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财政收入来源:税收、非税收入、债务收入财政政策的概念和作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财政的定义、职能和作用,财政的基本组成部分和财政收入来源,财政政策的概念和作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财政的相关概念和政策。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以检验学生对财政概念的理解。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以检验学生对财政知识的掌握。
第二章:税收制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税收的定义、职能和分类。
让学生掌握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和要素。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税收制度及其改革。
2.2 教学内容税收的定义和职能税收分类:直接税和间接税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公平、效率、可征性税收制度的要素:纳税人、税率、税收征收和管理我国的税收制度及其改革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税收的定义、职能和分类,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和要素,我国的税收制度及其改革。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税收制度的相关概念和政策。
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以检验学生对税收概念的理解。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以检验学生对税收知识的掌握。
第三章:财政支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财政支出的定义、分类和原则。
让学生掌握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财政支出政策和改革。
3.2 教学内容财政支出的定义和分类财政支出的原则:有效性、必要性、优先性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我国的财政支出政策和改革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财政支出的定义、分类和原则,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我国的财政支出政策和改革。
小学教育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 中职《金融基础知识》(第7版)电子教案
财政部规划教材(第七版)子教案特别说明:因教材最后编审定稿时有的作了删除,但“思考与练习”中未作相应删改,致使“思考与练习”中有的题目超出教材范围。
各校教师可自行决定是否补充讲授。
在“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中均有此部分题目的答案。
二○一四年三月前言一、本课程的现状与前景《金融基础知识》(以下称“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在系统介绍金融的基础知识、基本业务及必要的基本理论,结构体系合理,内容完备详实,可以满足财经类专业金融基础知识与基本业务学习的需要。
从发展趋势看,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日后对金融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获取交叉知识、增强综合能力的基础平台,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地位突出、重要。
二、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特别是金融事务专业(含银行、保险、证券、理财、信托)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金融构成要素、金融业务为主线,系统、简明地介绍了金融的基础知识、基本业务及必要的基本理论。
它是一门极具知识性、实务性、综合性、应用性的课程。
三、本课程的作用本课程作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为学习财经类专业特别是金融事务专业(含银行、保险、证券、理财、信托)的专业课奠定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基本业务技能,使其具备从事金融类各相关基层岗位工作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与业务能力。
四、本课程教案结构体系说明本课程教案分为课程总案与各章教案。
鉴于各校各专业开课课时不同,在此只提供课程总案与各章教案,课教案(一次课为2课时)由各校任课教师根据各章教案作自行切分。
(一)课程总案包括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总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式方法、教材与教参、教学课时和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有内容。
(二)各章教案包括该章的教学目的及要求、重点难点及其处理、教学方法、参考文献、课外作业及要求和后记等方面内容。
五、本课程的教学课时分配建议本课程开设一学期,一学期按17周计,每周课时:金融类专业为4课时,其他类专业为3课时。
《财政与金融》课程教案
《财政与金融》课程教案财政与金融课程教案一、课程背景与目标财政与金融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旨在通过对财政与金融理论和实践的深入探讨,使学生掌握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政策,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日后从事金融、经济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1. 第一章:财政与金融概述- 财政学和金融学的定义和发展- 财政与金融的关系与区别- 财政与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 第二章:财政理论- 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原理与管理- 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财政调控的工具与方法3. 第三章: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角色与职责- 证券市场与保险市场的运作与监管4. 第四章:货币理论与政策- 货币的概念与货币供求关系- 货币政策与经济稳定的关系- 货币政策的工具与实施5. 第五章:国际金融与国际财政- 国际金融体系与国际经济关系- 汇率与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财政合作与全球金融治理三、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1.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通过讲授原理、概念和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财政与金融的基本知识;- 实践操作:安排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自体验金融市场的交易和管理过程;- 讨论研究:组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评估方式-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参与讨论、课堂作业完成情况等;-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财政与金融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程度进行测试;-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取一个相关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以论文形式提交;- 课程项目: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材与参考资料1. 主教材:- 《财政学与金融学》,作者:XXX,出版社:XXX- 《现代金融学导论》,作者:XXX,出版社:XXX2. 参考资料:- 《财政学原理》,作者:XXX,出版社:XXX- 《金融学导论》,作者:XXX,出版社:XXX- 《货币银行学》,作者:XXX,出版社:XXX五、课程总结财政与金融课程通过对财政学和金融学的系统学习与探讨,帮助学生理解财政与金融的概念与原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第一章:财政概述1.1 财政的定义与职能解释财政的概念介绍财政的四大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公共服务1.2 财政政策解释财政政策的含义介绍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分析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第二章:税收原理2.1 税收的概念与特征解释税收的定义介绍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普遍性2.2 税收分类与税率介绍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概念及区别解释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的概念及应用第三章:财政收支与管理3.1 财政收入分析我国财政收入的构成介绍财政收入的来源及特点3.2 财政支出分析我国财政支出的构成介绍财政支出的类型及特点3.3 财政预算解释财政预算的概念介绍我国财政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过程第四章:金融概述4.1 金融的概念与职能解释金融的概念介绍金融的四大职能:资金调节、支付结算、风险管理、信息服务4.2 金融市场解释金融市场的概念介绍金融市场的类型及功能分析金融市场对经济的影响第五章:货币与货币制度5.1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介绍货币的起源及发展历程解释货币的职能5.2 货币制度解释货币制度的概念介绍我国的货币制度及其特点5.3 货币发行与流通解释货币发行的原则分析货币流通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第六章: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6.1 金融体系概述解释金融体系的概念介绍金融体系的构成及功能6.2 金融机构的类型与功能介绍我国金融机构的类型及其特点分析各类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第七章:银行业务与金融市场7.1 银行业务解释银行业务的概念介绍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的特点及运作流程7.2 金融市场解释金融市场的概念介绍金融市场的类型及功能分析金融市场对经济的影响第八章:金融政策与货币政策8.1 金融政策概述解释金融政策的含义介绍金融政策的类型及目标8.2 货币政策解释货币政策的概念介绍货币政策的工具及作用机理分析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第九章:国际金融与金融监管9.1 国际金融概述解释国际金融的概念介绍国际金融市场及汇率制度9.2 金融监管解释金融监管的概念介绍金融监管的原则与手段分析金融监管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第十章:财政与金融政策分析与应用10.1 财政与金融政策分析分析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探讨财政与金融政策的效果评价方法10.2 财政与金融政策应用介绍财政与金融政策在经济发展、调控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政策选择及其效果10.3 财政与金融政策展望探讨未来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发展趋势分析财政与金融政策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财政概述难点解析:理解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及其对经济的作用机理。
《财政与金融》 教案全套
《财政与金融》教案全套第一章:财政与金融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财政与金融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财政与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理解财政与金融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1.2 教学内容财政与金融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财政与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财政与金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讲授财政与金融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案例分析:财政与金融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实际应用。
小组讨论: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1.4 作业与评估完成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
第二章:财政政策分析2.1 学习目标掌握财政政策的定义、目标和工具。
了解财政政策的类型和效应。
学会分析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财政政策的定义、目标和工具。
财政政策的类型和效应。
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2.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财政政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讲授财政政策的定义、目标和工具。
案例分析:不同类型财政政策的实际应用。
小组讨论: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2.4 作业与评估完成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
第三章:税收政策分析3.1 学习目标掌握税收政策的定义、目标和原则。
了解税收政策的类型和效应。
学会分析税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税收政策的定义、目标和原则。
税收政策的类型和效应。
税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税收政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讲授税收政策的定义、目标和原则。
案例分析:不同类型税收政策的实际应用。
小组讨论:税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3.4 作业与评估完成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
第四章: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4.1 学习目标掌握金融市场的定义、类型和功能。
了解金融机构的类型、功能和监管。
学会分析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对经济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金融市场的定义、类型和功能。
金融机构的类型、功能和监管。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对经济的影响。
4.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财政与金融》课程教案
《财政与金融》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与财政与金融相关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和金融风险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将掌握财政与金融的基本原理,了解财政政策和金融市场的运作,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掌握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3. 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运作机制;4. 熟悉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5. 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和金融素养。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财政学基础知识1.1 财政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1.2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1.3 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教学时间:2周)2. 金融学基础知识2.1 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2.2 金融中介与金融创新2.3 金融市场的监管与风险管理(教学时间:3周)3. 财政与金融的关系及实践案例分析3.1 财政与金融的相互影响关系3.2 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关系3.3 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系3.4 实践案例分析: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和教训(教学时间:4周)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结合案例分析在课堂上通过理论介绍和案例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财政与金融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小组讨论和课堂演练分组讨论可以提供学生们自主思考和交流的机会,加强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在课堂演练中,学生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际场景,灵活运用财政与金融知识。
3. 基于案例的作业和课堂展示学生们在课后根据相关案例进行独立思考和解答,培养其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在课堂上,可以选择性地邀请学生进行展示,增加互动和参与度。
五、教学评估与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占比:40%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质量等。
2. 期末考试占比:60%考察学生对财政与金融理论的掌握程度和能力。
六、教材和参考资料1. 教材:《财政学导论》(第四版)许为民著,高等教育出版社《金融学教程》(第六版)胡震亚、宋曦东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 参考资料:《金融市场与制度》张继建、柳石著,清华大学出版社《财政学概论》陈福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七、教学反馈与改进措施在课程结束后,将开展教学反馈,听取学生对本课程的评价和建议,并结合教学实际对教案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第一章财政概述通过本章学习,主要掌握财政的概念及财政的一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及财政的三大职能,了解财政分配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及财政产生与发展,本章的重点为财政的概念及财政的一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和财政的三大职能,难点为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和财政的三大职能。
第一节财政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教学目的要求:1、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与财政问题。
2、财政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教学重点与难点:1、财政的概念2、财政的一般特征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传授法教学过程:传授新课: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与财政问题(一)财政现象1、财政收入(1)征税(2)发行公债,国库券(3)交纳各种费用2、财政支出(1)工厂,矿山,铁路,农业建设。
(2)军队,警察,国家机关,学校科研,医院,文化团体 (3)城镇居民,低收入家庭,下岗人员。
3、从财政现象看,财政是个分配问题,与国家收支活动密切相关。
(二)财政问题(1)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适度。
(2)解决“公平税负,合理负担”,加快税制建设,以及税收体制。
(3)合理安排名项财政支出比例(4)在国债问题上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二、财政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一)财政的概念,指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性的分配。
(二)财政的一般特征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1)财政分配以国家为前提。
(2)在财政分配中,国家处于主动,支配地位。
(3)财政分配是全社会范围内进行集中性分配 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剩余产品(1)对剩余价值的分配(2)对用于劳动力再生产部分V的分配 (3)对补偿价值的分配。
(4)对国民收入的分配(5)对社会产品的价值的分配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1、社会公共需要的主要内容(1)保证国家职能的需要(2)大型公共设施和基础产业(3)半社会公共需要2、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1)由政府集中安排的公共需要。
(2)无差别地由社会成员共同同享用,不具排他性。
(3)享用的产品和服务项目无偿的(4)来源只能是剩余劳动,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
4、财政体现特定的分配关系1、财政这种分配方式不仅以财产占有为依据,更主要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依据。
2、财政体现着性质不同的分配关系小结:通过本节内容的介绍,使学生掌握财政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与现实生活中财政现象与财政问题。
作业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教学目的与要求:1、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我国财政是公共财政3、我国财政是公共财政教学重点与难点1、我国财政是国民经济财政2、我国财政是公共财政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传授法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财政的概念2、财政的一般特征传授新课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1)资本主义国家特点:取之于民,用之于已实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和资产阶级统治 (2)社会主义国有特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实质:鲜明的人民性二、我国财政是国民经济财政(一)我国财政是具有生产,建设性特征用于生产建设,主要是经济建设和发展科教文工等各项事业并承担大量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生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活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二)我国财政具有宏观调控特征1、财政对社会经济运行状况实施宏观调控,以调整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2、调节社会财富在不同成分的分配,不同生产部门,不同地区之间的分配。
3、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三、我国财政是公共财政(一)公共财政的概念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或模式。
1、财政收入来自公共。
2、财政支出用于公共。
3、政府职能转向公共。
4、社会公众意识发生变化。
(二)我国财政为何是公共财政1、市场失灵决定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市场失灵的表现。
(1)公共产品(2)外部效应(3)垄断(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与失衡(6)信息不充分2、市场经济条件下,非盈利性财政具有“公共”性非盈利性财政是由“公共选择”的,满足“公共需要”的,为公共提供服务。
小结:通过本节内容的介绍,使学生掌握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
作业:第三节财政分配与经济的内在联系教学目的与要求:1、财政分配与经济改革关系2、财政分配与经济规模,速度,效益的关系。
3、财政分配与生产,交换,消费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1、财政分配与经济规模,速度,效益的关系2、财政分配与生产交换,消费的关系。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传授法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我国财政是公共财政3、我国财政是国民经济财政传授新课:一、财政分配支持经济改革开放(一)财政分配支持经济改革开放1、改革开放后的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2、对国有企业改革,财政从减收和增支两方面支持 (二)经济体制改革决定财政分配体制计划经济体制,统收支的财政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分级财政体制二、财政分配与经济规模,速度效益的关系1、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效益决定着财政分配的规模和速度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着财政分配的规模和速度,这是一般规律和总的趋势,但经济效益是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二)财政分配制约经济发展规模,速度和效益第一,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制约经济发展规模。
第二,通过确定财政投资中的投资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影响经济发展规模。
第三,通过财政信用筹集社会资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三、财政分配与生产交换,消费的关系(一)财政分配同生产的关系1、生产决定财政1)生产的成果决定财政分配的对象2)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着财政分配的水平 3)生产的部门结构决定财政收支的结构2、财政分配制约的生产1)财政资金积累的规模和资金的使用效果制约着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和速度。
2)财政分配结构制约着社会生产结构(二)财政分配同商品交换的关系1、商品交换制约财政2、财政制约商品交换(三)财政分配与消费的关系1、财政制约的消费2、消费影响财政小结:通过本节内容的介绍,使学生掌握财政分配与经济改革的关系,财政分配与经济规模,速度,效益的关系,财政分配与生产交换,消费的关系。
作业:第四节财政的职能教学目的与要求1、配置资源的职能2、收入分配职能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教学重点与难点:1、配置资源职能2、经济稳定发展职能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传授法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财政分配与经济改革的关系2、财政分配与经济规模,速度,效益的关系。
3、财政分配与生产,交换,消费的关系传授新课一、配置资源职能的含义1、定义:指通过财政收支变资源配置,以保证社会的人力,财力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2、财政作为资金的分配枢纽,其职能就是通过对资金的分配促进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实现优化资源配置。
(二)财政配置资源的职能1、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2、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3、调节全社会资源在政府各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4、在政府活动领域分配资源(三)当前我国财政资源配置的战略重点。
二、收入分配职能(一)收入分配的含义定义:通过调节国家,企业集体和个人之间分配,实现收入的公平目标公平分配,经济公平,社会公平。
(二)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1、调节企业利润水平2、调节地区收入水平3、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三)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4、转移性支出三、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一)经济稳定职能的含义指财政所具有的通过财政政策的选择和调整,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适度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政策目标的功能。
(二)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1、通过财政预算进行调节。
2、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财政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三)经济发展职能的积极意义(1)定义: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利用有效的财政政策,加快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的功能。
(2)财政实现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a、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的结合。
b、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和平和安定环境。
小结:通过本节内容介绍,使学生掌握配置资源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作业:第二章财政收入通过本章学习,主要掌握组织财政收入应坚持的三大原则,国家税收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国债的特征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了解我国财政收入的具体内容及我国国债的主要形式和特征,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重点是国家税收和国债收入,难点为为国债收入。
第一节我国财政收入的分类及原则教学目的与要求1、我国财政收入的分类2、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教学重点与难点:1、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2、财政集中率3、剩余产品率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传授法教学过程:复习旧课1、配置资源职能2、收入分配职能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传授新课一、我国财政收入的分类 (一)按财政收入的形式类 1、税收收入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向经济人和单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2、国有资产经营收入指因占有,使用和依法处理各种国有资产,按规定上缴国家财政收益3、债务收入国家采取有偿方式取得的国内外款。
4、其他收入a、规类收费b、事业收入c、罚没收入d、国家资源管理收入e、公产收入(二)按财政收入来源于不同的经济成分分类 1、国有经济2、集体经济3、个体经济4、其他经济 (三)按财政收入来源于不同的经济部门分类 1、农业2、工业3、交通运输业4、商业5、建筑业6、其他服务业二、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一)发展经济,广开财源(二)兼顾国家,企业和公民个人三者的利益要实现三个方面的兼顾,关键是合理确定收入的数量界限,财政收入规模,指一定时期财政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影响因素:1、财政集中率2、剩余产品率财政收入规模=财政集中率X剩余产品率 (三)合理负担,区别对待小结:通过本节内容的介绍,使学生掌握我国财政收入的分类与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
作业:第二节国家税收教学目的与要求:1、我国税收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税制构成要素3、我国现行税种教学重点与难点:1、我国税收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我国现行税种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旧课:我国财政收入的分类我国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传授新课:一、国家税收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定义: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向经济单位和个人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特点:(1)生疏面广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大(2)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
特征:(1)强制性:税收征收依靠的是国家政治权力,采取法律手段,任何个人和单位必须依法进行纳税,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