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地理思维规范的区域地理教学研究》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研究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研究发布时间:2021-05-20T16:27:47.36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5期作者:张瑛[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针对初中教育工作提出全新战略要求,教师要将核心素养作为指导思想,张瑛北京市密云区教师研修学院一、课题研究背景(一)问题的提出1.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针对初中教育工作提出全新战略要求,教师要将核心素养作为指导思想,本着促进学生素质实现综合性、全面性发展的原则针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规划,这样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整体的学习品质都能够在核心素养的支撑下实现深入发展和提升。
在初中阶段地理所具有的育人功效也十分显著,在组织教育期间教师需要关注核心素养所提出的全新指导目标,关注学生思维意识以及综合学习能力有效培育,并顺应新教改的战略趋势将以生为本的思想有效落实下去,让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对课程内容的探索和实践。
地理学科中考以能力为重,指向素养。
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对教师和课堂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课堂效率必须要高。
2.教师素养提升的需要现初中地理教师共计58人,近三年入职教师25人,占比超过1/3,这部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课标的把握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出现课堂教学目标撰写不可测或者主体偏离,教学活动设计效果差,进而导致课堂效率较低。
3.本区课堂教学现状调研视导听课,发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往往相对独立的现象,如活动设计服务目标意识不强,评价和目标不对接,致使地理课堂教学实效性不是很高。
为进一步提高课堂实效的同时提升教师素养,积极开展初中地理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前期通过大量的调研发现国内外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评一体化”研究体系模式多,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支持,而在实践探索方面较少,因此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方向,力求有所创新和突破。
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指导,针对地理课程教学进行重新的规划设计,从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构建全新的授课体系,让学生的思想观念得以端正,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的教育思想实现有效革新,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促进地理课教育工作革新进度不断深入。
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
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高中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地理教学已经从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转变为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培养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提高地理逻辑思维的基础。
地理学科涉及的概念众多,而且很多概念之间还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和实地考察引导学生去理解这些概念,并帮助学生将其应用到具体的地理问题中。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概念,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对地理问题的逻辑思考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是提高地理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
地理问题往往是复杂的,需要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前提下,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计一些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地理问题中考虑不同的因素,并综合运用各种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和实验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运用地理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能力是提高地理逻辑思维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发展,获取地理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而如何获取和利用这些地理信息成为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重要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过程,同时也可以借助数字化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让学生了解到地理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培养他们对地理信息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提高地理逻辑思维水平。
倡导跨学科地理教学也是提高地理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内在的联系,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等。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跨学科地进行思考和探究,让他们在解决地理问题的激发他们对其他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综合学科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举一反三,通过地理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学科的问题,让他们形成更加完善的逻辑思维模式。
浅议地理教学中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doc
浅议地理教学中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教学逆向思维思维能力[摘要]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
地理教学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思维定势会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
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尝试:一、在讲授新课中,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1.执果索因,讲解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正向思维去获得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也可以挖掘教材中的某些探索性内容,执果索因,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去掌握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
例如,在讲授“海底扩张学说”这一原理时,首先可引导学生阅读“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然后利用学生读图所得的结论提出问题:①为什么海底岩石离海岭愈近,年龄愈年轻,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呢?②为什么大洋地壳岩石年龄都不超过二亿年?接着可引导学生阅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让学生自己表述大洋地壳的生成、移动、消亡的原理,最后由师生共同归纳得出这一理论:喷出—生成—推移—俯冲—消亡—循环。
执果索因能启发学生自己去猜想、推理、判断、验证这一学说,启迪了学生逆向思维的思路。
2.反向逆推,探讨某些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
例如,在学完“流水沉积物的颗粒由大到小,循序排列,分选性较好”这一特点后,可以引导学生反向逆推:分选性较好的沉积物是否一定是流水沉积物呢?像这样的反问,学生可能一时答不出来,但只要教师略加点拔,学生就可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正确答案。
通过反向逆推,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去发问、发现,可以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深化和升华所学的课本知识。
3.辩证分析,从矛盾的对立面去思考问题。
初中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
初中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作者:张轶贤耿鹏旭孙建国彭剑峰来源:《科技风》2024年第03期摘要:本文在地理空間思维能力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测试(学生)及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现状(教师)调查问卷。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在当前地理空间思维教学中,无论是在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上都存在一些问题,最后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培养策略和教学建议,以期对今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策略一、概述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是指在地理空间概念的前提下,借助空间的想象融合空间思维的规律以及方式,最后了解与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变动相关的思维能力[1],或借助图形对地理问题进行各种空间维度、逻辑思维的心理活动[2]。
实质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就是指在掌握基本地理知识与图表分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地理事物空间感知、地理事物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逻辑分析,解释一定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规律,最终解决地理问题的一种能力,主要包括地理空间感知能力、地理空间记忆能力、地理读图分析能力、时空动态推理能力、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地理空间综合思维能力。
国外学者对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研究开始较早,主要对地理空间思维的概念界定、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组成要素、地理空间思维的测量、影响要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3]。
我国对地理时空思维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对地理空间思维的概念、空间思维的培育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4]。
袁孝亭认为,地理空间理论是“核心地理理论”[5],鲁学军将地理空间能力界定为对地理事物的知觉继而获取空间特征、辨识空间格局的能力[6],徐志梅[4]认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划分要由大的空间尺度为根基,关注地理事物间的关系,对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研究主要集中在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方面,培养地理空间思维的策略研究明显不足。
为促进学生地理空间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教学效果,探究操作性强、可持续使用的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策略研究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策略研究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策略,以促进学生地理学科知识的有机连接和深入理解。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地理区域认知培养体系构建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地理区域认知培养体系构建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理学是一门涉及地球各个方面的学科,而地理区域认知则是地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地理区域认知是指人们对地球表面特定地域的认识和了解,包括地理位置、地貌地形、气候环境、资源分布等方面。
对初中生来说,地理区域认知的培养不仅可以增强他们对地球的整体认识,还可以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在当前的地理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和教学评价不够科学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对地理区域认知的理解和掌握有限,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有必要开展关于初中地理区域认知培养的研究,以构建有效的地理区域认知培养体系,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和综合素养。
中的这些问题正是本研究的出发点,也是我们进行这项研究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深入探讨地理区域认知的培养体系构建,旨在找到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对于地理教学的改进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构建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地理区域认知培养体系,旨在提高学生对地理区域的认知水平,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地理分析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深入探讨地理教学评一致性理论在地理区域认知培养中的应用,探索其对学生地理学习的促进作用;二是建立系统完整的初中地理区域认知培养体系,包括教材设计、教学设计、评价体系等方面,以提升教学效果;三是探讨培养体系构建的具体方法与途径,为教师提供操作指导和实施建议;四是通过实施效果评估,验证地理区域认知培养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未来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
通过研究目的的实现,旨在提高学生地理区域认知水平,促进地理学科教学的不断发展和优化,为学生地理学习提供系统性、实用性的指导和支持。
1.3 研究意义初中地理教育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地理意识的重要阶段,而地理区域认知是地理学习的关键内容之一。
构建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地理区域认知培养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探研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探研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水平。
地理学科作为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知识水平和核心素养水平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高中地理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薄弱掌握、缺乏跨学科综合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随着教育领域对核心素养的重视和强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通过地理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思维能力。
有必要对高中地理教育中如何融入核心素养理念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以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水平。
本研究将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分析和案例研究,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评估,为高中地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学科综合应用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探究核心素养在地理教育中的重要性,明确其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影响及意义;2. 研究高中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策略,分析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思维水平的影响;3. 借助案例分析,从实际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4. 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探讨培养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5. 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提出进一步完善高中地理教育的建议,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通过对以上目的的研究和分析,旨在为地理教育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推动高中地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 正文2.1 核心素养在地理教育中的重要性地理是一门多维度的学科,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领域,而核心素养则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将核心素养融入地理教育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使其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分析地理问题。
核心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地理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基于GoogleEarth的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 湖 北大学
摘要 : 现代 地 理 教 学 的新 进展 对传 统 地理 思 维提 出 了新要 求 。 本 文结 合 中学地 理教 学 中对 空 间思 维能 力 的要 求 和教 学实际, 分析如何利 用G o o g l e E a 软件培养中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以及G0 O g 1 e E a r t h  ̄ E 学地理教学 中的应用分析。 关键词 : G o o g l e E a r t h ; 中学地 理 ; 空 间思 维能 力 中 图分 类号 : G6 3 2 . 0 文献 标 志码 : A
2 014 年 1 月 第 5期
教 育 教 学论 坛
E DU C ATI ON TE AC HI NG F OR U M
da n. 2 O1 4 N 0. 5
基于Go o g l e E a r t h 的中学 生地理 空间思维能力培 养研究
、
胡文会 , 李晓萌
资源环境 学 院 , 湖北 武汉 4 3 0 0 6 2 )
的过程 中不能正确进行空间分析,使地理题 目成为提高高 考 文综 成绩 的瓶 颈 。 二、 Go o g l e E a r t h 在 地 理教 学 中的应用 分析 G o o S e E a c h 把 卫 星 照片 、航 空 照 相 和G I S 布置 在 一 个 地球 的三 维模 型上 。用 户们 可 以通过一 个下 载 到 自己 电脑
一
文章编号: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4 ) 0 5 — 0 0 6 0 — 0 2
、
引言
中学地 理课 程涉 及大量 地理 空 间 内容 ,培 养 和提 高学 生的地理空间素养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较为系统的地 理 知识 结构 。 由于 受空 间思 维能 力 限制 , 中学 生在 地理 学 习
新课标 新教材 新担当——2024年义务教育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地理学科培训心得
新课标新教材新担当——2024年义务教育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地理学科培训心得7月30日-8月1日,我有幸在平凉市参加了甘肃省2024年义务教育新课标新教材(初中地理)培训,聆听了何xx、孙xx、赵xx三位老师的精彩报告,他们从新课标的学习、教师视角:学析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培育—以区域认知为例进行了全方位,广视角的解读,从理论学习到教学教材的运用再到具体的教什么,怎么教,步步推进层层剖析,作为培训学员,我们不能以某一位老师的报告来衡量自己的培训收获,而是要从整体上来把握几位老师报告内容的内在联系,这样更能提升我们在教育理论实践和教学实际操作中的水平。
结合此次培训我的收获有以下几点:一、要深度剖析把握新课标课程标准是国家规定的关于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重要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是国家规范基础教育课程运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教育行政部门推进课程改革行动的指导性文件。
体现的是国家意志,是国家教育意志在课程层面的体现。
是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以及课程实施管理的直接依据,国家和学校组织的一切有关课程的活动都必须基于课程标准,教科书必须依据标准编写,教学必须依据标准展开,考试评价必须依据标准命制试题。
本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引,以核心素养(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旗帜鲜明地把课程从学科立场转向教育立场,以人的发展特别是核心素养的形成为宗旨重建课程标准的方方面面。
课程标准主要由“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组成,这六个板块是标准的主体,其中课程性质是对一门课程的“定性”,主要回答这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这门课程的育人价值和教育意义是什么;课程理念是对本次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定位”,主要阐述课程改革的立场、方向和观点;课程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所应达到的发展水平和最终结果的预设和期待;课程内容是这门课程所规定的学习范围和对象;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学完阶段性内容之后的学业成就表现;课程实施是根据课程标准进行的教材编写、教学、评价考试等活动。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高中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地理学科涉及广泛,内容丰富,涵盖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其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理教学的特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具体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地理教学的特点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地理教学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需要具备对空间的敏感性、对不同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理解和解释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学生需要运用地图、图表、实地调研等多种学习方法和手段,这些也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
地理学科的内容多样化,涉及到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地理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这也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在当今社会,知识爆炸式增长,传统的死记硬背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而要求学生具备创新思维能力。
而地理教学作为学生接触到的内容多样性强,对于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要求极高的学科,更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能力。
地理教学也需要学生具有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也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能力。
1.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案例或者场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城市化进程对环境的影响,可以考虑的角度有人口增长、城市规划、资源利用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2. 组织实地考察和调研活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实地考察和调研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地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对于未知问题的探索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4.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引入一些地理信息软件或者工具,让学生通过使用这些工具进行地理数据分析和地图制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2024年尺度思想及其在地理教科书中的体现研究》范文
《尺度思想及其在地理教科书中的体现研究》篇一一、引言尺度思想,作为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对于理解地理现象、过程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揭示了地理空间尺度的多层次性,也强调了不同尺度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地理教科书作为传播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如何将尺度思想有效融入其中,帮助学生建立多尺度地理思维,成为地理教育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尺度思想及其在地理教科书中的体现进行研究,以期为地理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二、尺度思想的内涵尺度思想是指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地理现象、过程和规律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的思维方法。
空间尺度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等多个层次,不同尺度上的地理现象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尺度思想强调在研究地理问题时,需要考虑不同尺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尺度转换的规律。
三、尺度思想在地理教科书中的体现1. 地理教材内容的多尺度性地理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应该体现出多尺度的思想。
从微观角度,可以介绍具体地点的地理环境、气候、生物等;从中观角度,可以分析区域内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从宏观角度,可以探讨全球性的气候变迁、资源分布、人口迁移等。
通过多尺度的内容安排,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地理认知。
2. 案例教学的尺度性地理教材中的案例教学是体现尺度思想的重要方式。
通过具体案例的剖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尺度上地理现象的成因、过程和影响。
例如,可以通过分析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城市扩张、人口迁移、产业结构调整等中观和宏观尺度的地理问题。
3. 地图与图表的多尺度表达地图与图表是地理教材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体现尺度思想的重要手段。
通过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可以展示不同尺度的地理现象和空间关系。
同时,通过图表的形式,可以直观地展示地理数据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的尺度性。
四、结论尺度思想在地理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地理现象的重要思维方式。
地理教科书作为传播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应该将尺度思想融入其中,通过多尺度的内容安排、案例教学以及地图与图表的运用,帮助学生建立多尺度的地理思维。
基于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一境到底”教学法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实践--以“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为例
基于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一境到底”教学法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实践--以“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为例
余立琦;方向阳
【期刊名称】《地理教学》
【年(卷),期】2022()24
【摘要】《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地理课程以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
文章以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为例,结合优质纪录片《我住江之头》《美丽中国》等片段创设“一境到底”式教学情境,从空间位置视角、空间联系视角、空间演变视角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总页数】5页(P31-34)
【作者】余立琦;方向阳
【作者单位】广东实验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55
【相关文献】
1.浅析初中课堂教学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以八年级《地理》(下册)“青藏地区”一节为例
2.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以“京源学校及其周边地区地质遗迹寻踪”课程为例
3.运用图表培养初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策略\r——以湘教版\"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为例
4.核心素养下初中生地理区域认知的培养探
究——以《西北地区》的教学为例5.地理核心素养落地的思维路径——以初中区域地理"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教版地理教材在学生逻辑思维培养中的实践探索
人教版地理教材在学生逻辑思维培养中的实践探索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关注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地理教材作为国内中小学常用的教材之一,一直致力于在学生中培养和发展逻辑思维。
本文将探讨人教版地理教材在学生逻辑思维培养中的实践探索。
首先,人教版地理教材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系统思考。
地理教材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通过对地球和人类活动的综合研究,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
教材设计中,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较完整的思维流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城市规划的内容时,教材往往会引导学生从城市规划的目的、历史背景、现实问题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思考,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
其次,人教版地理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地理教材中的地理概念和理论往往较为抽象,需要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运用。
在教材编写中,人教版注重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在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时,教材往往会结合具体的地球对于季节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到抽象概念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此外,人教版地理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地理学科中,学习者需要通过分析地理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地理教材中,通过提供丰富的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判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例如,在学习地质灾害的内容时,地理教材往往会结合具体的地震、火山喷发等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产生地质灾害的原因,推理可能的后果和防灾对策,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此外,在教材编写中,人教版地理教材也加强了与学科教师的配套培训,提高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教师是学生逻辑思维培养中的关键因素,只有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人教版地理教材与教师培训相结合,帮助地理教师深入理解教材,掌握教材教法,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
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
No 2 1 v. 0 1
Vo. 0 NO. 1 13 1
高 中地理教学对学生抽象思维 的培养
方 银 霞
( 安庆市第七 中学 地理教研组 , 安徽 安庆 2 60 ) 4 0 1
摘
要 :思维发展是学校教学的核心 目 , 标 课堂是学生思维 的训练基地 。高 中地理教学 为抽象思维 的训练提供 了
有地理。地 图是形象思维 与抽象思维 的巧妙结 合 , 世界政区图》 如《 中不 同国家在地球上 的分布 就 是一 种 形 象 的表示 , 国界线 、 流 、 市 等所 而 河 城
使用的图例就是抽象 的符号。高中地理教学中所 用 的地图 , 多为专题地图, 是通过对某一 区域 内一
种或几种 自 然或社会 、 经济、 人文要素的特征或变
用的是演绎 法 , “ 如 从气 候角度分析海上什么时 候出行较好” 这道题 。海上出行状况多与风浪有 关, 因此 , 我们可以这么进行演绎 , 温差大 ( “ 如冬
季 ) 水 平 气 压 梯度 力 大 _ 风力 大 海 浪 大 , + 出
貌不发育 ; 因为干旱 , 地表多沙 ; 因为干旱 , 植被稀
良好 的区域 , 借助地图、 地理 问题 、 课堂交流等 , 以有效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 可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抽象思维 ;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 :C 3 . 5 , 3 5 6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7 0 2 1 ) 1 0 2 0 0 3 4 3 ( 0 1 1 — 16- 3
3 分 类与 比较 。分类 是按 照事物 的异 同程 度 . 进行 分 门别类 的思 维 方 法 。分 类 的实 质 , 为 了 是 认 识事 物 之 间的关 系和联 系 J 比较是 确 定这 】 踟。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理抽象思维发展
标题: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理抽象思维发展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抽象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旨在探讨地理抽象思维的重要性,分析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促进初中生地理抽象思维的发展。
一、引言地理抽象思维是指通过对地理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形成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理性认识。
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这一阶段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地理抽象思维的黄金时期。
然而,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学生地理抽象思维的发展。
二、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问题1.教学方法单一: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机会,难以培养他们的地理抽象思维能力。
2.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这导致学生缺乏对地理问题的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
3.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初中地理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案例,使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影响了他们地理抽象思维的发展。
三、促进初中生地理抽象思维发展的策略1.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学习、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主动思考。
2.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
3.结合实际生活: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入与地理现象相关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地理抽象思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强化思维能力训练: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设计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地理抽象思维发展。
5.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在线教学等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策略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策略作者:熊风华来源:《启迪与智慧·上半月》2024年第06期摘要:在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地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中,空间思维能力作为地理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文章研究了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分析了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结合空间思维能力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地理教学;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学科,探究这些现象在空间中的分布、变化和作用。
所以,地理学习与空间思维能力紧密相关。
对于学生来说,培养空间思维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和把握地理规律,从而提升地理学科的学习效果。
另外,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方法的改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和研究人员认识到了空间思维能力在学生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并开始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1 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概述空间思维能力是指个体在空间认知、空间想象和空间推理方面的综合能力。
在地理学中,这种能力表现为对地理现象、地理空间结构和相互关系的理解、分析和表达。
对于高中生来说,具备空间思维能力意味着能运用地理知识在脑海中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形象,并在此基础上完成逻辑推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2 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重要性2.1有助于深化概念理解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及其特征、现象和变化的学科,它涉及了大量的空间概念和地理现象。
学习这些概念和现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
而通过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能使其将抽象的概念与实践空间进行联系,从而深入理解地理知识。
在学习气候带和地形地貌知识点时,学生可以通过空间想象,清晰地理解自然要素的分布特点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拓展对地理概念的理解深度。
2.2有助于构建知识体系地理学中各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了复杂的知识网络。
(0609)《地理教学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第一次作业[判断题]10、地理教学目标是地理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和标准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9、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地理教学新理念主要包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8、地理教学系统的七要素包括课程教材,方法教具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反馈评价,教学环境参考答案:正确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6、素质教学目标主要指知、能、德参考答案:错误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4、合作学习的组织需要男女搭配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3、新课程中"教学”的基本含义是沟通与合作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2、《地理教学论》课程的核心四论包括教材论、方法论、目的论,评价论。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1、《地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地理教学系统参考答案:正确第二次作业[判断题]10、理课程标准中地理价值观的重点是可持续发展观、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及全球意识。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9、地理课程标准关注的"过程与方法”重点包括:获取地理信息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表达和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与方法。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8、地理思维方法包括观察法、比较法、调查法、实验法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7、地理程序性知识主要是回答"为什么”、"怎么办” 的地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理原理类知识和地理操作程序类知识。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6、地理教科书的双层系统是指正文与阅读系统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5、地理策略性知识:主要是回答"怎么学”的地理基础知识。
参考答案:正确西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判断题]4、地理重点知识是地理教材中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地理基础知识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3、地理教学目标设计要注重认知目标、行为目标的有机结合。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2、教学目标ABCD模式中"C”意指行为动词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1、地理陈述性知识是回答"在哪里”、"是什么”、"怎么样”的地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地理名称、地理术语、地理分布等地理基本事实。
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地理课堂教学问题设置探究
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地理课堂教学问题设置探究高阶思维是指在认知过程中、综合诊断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地理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重要场所之一,如何通过问题设置探究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成为了众多地理教师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本文将从高阶思维培养的意义、地理教学问题设置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探讨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地理课堂教学问题设置探究。
一、高阶思维培养的意义高阶思维是指分析、综合、判断、评价和创造性思维,它是学习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能力。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可以促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地理现象背后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自我发展。
地理教学问题设置对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地理教学问题设置的重要性和方法1. 问题设置的重要性问题是学习的出发点,设置适当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地理教学中,问题设置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发展高阶思维能力。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问题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
问题设置要能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要求学生分析、综合、判断和评价地理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3)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问题设置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和讨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案例分析以《城市规划与建设》为例,探讨地理教学问题设置对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影响。
1. 问题设置: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分析:通过设置这一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综合考虑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交通规划、水资源利用以及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摘要:地理学科是一门同时囊括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经济的课程,因此表现出一定的综合性。
相比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而言,高中地理在知识涵盖面和知识广度上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课改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的当下,不同学科都将核心素养的培养当做主要教育任务之一,而高中地理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则能够作用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
基于此,本文将围绕这方面内容与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综合思维;策略1.高中地理综合思维的内涵某种程度上可认为高中地理综合思维的内涵是地理学综合思维的简化版,而地理学则是指那些用于研究地理环境、人类活动及两者相互关系的科学。
从整体上来看,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表现出综合性的特征,而在不同时空及其他条件的相互影响下,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地理环境形成发展的过程愈发复杂。
高中地理学科在学科属性上艰巨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而在内容上则囊括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不同圈层,由各个全程构成的系统集中在地球表层,且因为不同类型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糅合表现出高度复杂的特质,这也是地理学科综合性的由来[1]。
2.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2.1在实践方面存在困难结合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实际过程来看,高中地理教师普遍承认且了解综合思维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也认可地理综合思维在高中阶段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的价值,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有效的培养手段。
原本高中教师需要负责的教学及教研任务就会占据他们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很难在每节课甚至是每个单元中都设计用于培养综合思维的教学环节。
而在少数进行了综合思维培养的地理教师中,也多将综合思维培养落实在知识总结上,主要是用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然而这种培养方法却忽略了地理综合思维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
2.2培养方式单一培养方式单一是制约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效果的另一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学生地理思维规范的区域地理教学研究周保华济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地理科学系E-MAIL:stu_zhoubh@学科思维方式的形成是一门学科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不重视科学思维的养成,就失去了这门学科教学的意义,也就违背了学校学科教育的初衷。
地理课标课程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我的理解就是要求我们克服应试教育死记硬背模式。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
作为地理教育者,应当注意在教授学生基本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这也是贯彻“基于学生学习的课例研究”项目的要求体现。
我的专题分三部分讲:第一部分:地理思维来源第二部分地理思维摸式第三部分区域地理教学的地理思维规范第一部分:地理思维来源我是从两方面来讲的:一、地理科学的学科性质;二、地理科学的学科功能。
地理科学研究的地球表层系统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自然内容又包括人文内容。
这说明地理科学研究的不是自然内容和人文内容的机械集合,而是整个系统的整体规律。
地理科学既不属于自然科学,也不属于社会科学,而是两种科学相结合的、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体系,所以有人把它叫做“横断科学”。
一、地理科学的学科性质它是由以下四方面体现的: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2.地理学的研究核心;3.地理学的学科视角;4.地理学的学科地位。
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全国科学技术名词论文联盟审定委员会(2007)给出的地理学定义: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是一门复杂学科体系的总称。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郑度院士和陈述彭院士(2001)认为,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
其面对的是复杂的地球表层巨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与人类圈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是由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体系。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中国地理学会原理事长陆大道院士(2011)认为,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的科学(学科体系),其对象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演化过程、区域分异及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和适应。
地理学方法论的精髓在于把握区域的差异性及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这也是地理学与其它研究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学科的重要差异。
依据前面三个定义我们可以认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地球表层,而且我们研究的这个表层具有圈层结构特征;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一门学科,是认识、利用地球表层环境并与之和谐共处的科学。
地理科学研究的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与人类圈这五圈构成的统一整体。
地理课标: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课程性质是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
其特征: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的前两个特征反映的是地理科学明显的研究对象的特征。
2.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我国已故人文地理学泰斗吴传钧院士(1991)明确提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人地系统是由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两个子系统交错构成的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机制。
在这个巨系统中,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两个子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相结合,就形成了人地系统发展变化的机制。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关系系统,即人与地在特定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
虽涉及人地关系综合研究的学科很多,但以地域为单元,着重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惟有地理学。
人地关系系统研究的中心目标是协调人地关系,重点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优化,并落实到地区综合发展上。
任何区域开发、区域规划和区域管理必须以改善区域人地相互作用结构、开发人地相互作用潜力和加快人地相互作用在地域系统中的良性循环为目标,为有效进行区域开发和区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总目标是为探求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及系统的整体行为与调控机理,从空间结构、时间过程、组织序变、整体效应、协同互补等方面去认识和寻求全球的、全国的或区域的人地关系系统整体优化、综合平衡及有效调控的机理。
3.地理学的学科视角美国国家研究院在1993年专门成立了“重新发现地理学委员会”,其主要针对此前10年地理学这门学科在美国经历的一场复兴,首次对30年间美国地理学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估,并于1997年出版研究报告《Rediscovering Geography:New Relevance for Scienceand Society》。
2002年12月,学苑出版社出版了中译本《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
该报告:地理学像其它科学分支一样,具有一套发育完善的视角。
并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地理视角矩阵图”这幅图从三维角度来说明了地理视角:①通过地方(place)、空间(space)和尺度(scale)的动态观察世界的地理学方法;②地理学的综合领域:环境-社会动态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环境动态与自然系统、人类社会动态与经济、社会和政治系统联系起来;③应用图像、语言、数学、数字和认知方法的空间表达。
告诉我们地理学观察世界的视角,要通过对地方和尺度(横坐标)的聚焦,穿越环境动态、环境-社会动态、人类-社会动态(纵坐标)三个综合领域,而空间表达(矩阵的第三维)则加强并驱动其它地理学分支的研究。
我的理解地理学观察世界的视角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观察地球整体。
4.地理学的学科地位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94)从整个人类认识世界的高度上研究了科学体系,提出地理学应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建筑科学、军事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与美学并列,是一大科学体系,故称为“地理科学”。
地理科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系列的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科学”。
钱老认为,应将地理科学分为基础理论(基础科学)、技术理论(技术科学)和应用技术(工程科学)三个层次。
基础理论包括理论地理学、地球表层学、区域地理学、部门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技术理论包括应用的地理理论,如建设地理学、国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应用地貌学、应用气候学等;应用技术包括灾害预报、生态设计、规划、遥感、计量、制图等方面实际应用技术。
二、地理科学的学科功能某门学科之所以存在并拥有立足之地,继而具有独立甚至崇高的学科地位,很大程度是由它无以替代的“功能”所决定的。
地理学的学科功能体现在两方面:科学功能和社会功能。
科学功能是指地理学对人类科学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即对人类知识体系有用。
社会功能是指地理学对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作用,即对指导社会实践有用。
北京大学著名地理学家蔡运龙教授(2011)将地理学的科学功能归纳为“究天人之际”,社会功能总结为“经世致用”。
“究天人之际”就是要探究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即研究人地关系。
《辞源》中对“经世”的解释为治理世事,“致用”为尽其所用。
地理学“经世致用”的社会功能即是能够指导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实践。
蔡教授:地理学科学功能独特性是认识地球表层的复杂性、景观的多样性及其中文化传统的丰富性,从不同的时空尺度解读格局与过程,强调实地调查,依赖精确观测、遥感等技术,地图学等可视化表达方式,由“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应用技术”的学科构成。
社会功能独特性是将自然与人文、时间与空间、区域与全球、分析与综合、普遍性(空间)与独特性(地方)、定量与定性有机融合。
地理学科关注的科学问题是当前决策者和公的众迫切需求。
地理学家主要通过以科研成果直接影响决策和为专门用户提供咨询从而成为决策过程的一部分,对解决实际问题做出贡献。
地理学在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今后,其将通过帮助预测、规划、决策和优化未来而进一步加强对社会的贡献。
第二部分地理思维摸式通过我的分析研究,借鉴同行专家的观点,查阅一定的文献资料,我总结归纳了五种地理思维模式:一、地图思维模式二、地理位置思维模式三、时空变化思维模式四、区域思维模式五、地理事物分析思维模式概括地理思维模式形成过程为简图。
在整个思维过程中,思维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客体是地理事物,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对地理事物正确的认识、观察和分析。
地理课程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就是培养学生形成地理思维和科学思维,提高学生运用地理思维分析和解决各种地理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所要求的。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因此,我归纳地理思维模式的概念:地理思维摸式就是为了实现地理素质培养,满足不同学习的需要,发现、探究,并联系实际,梳理、分析地理事实,运用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及地理规律等思考问题的方式。
地理思维模式的形成需要以地理知识为基础、以地理观点为核心,以地理思维结构为内容,受到主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以一种习惯性的程序表现在思考或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
在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严格地遵循地理学所特有的逻辑规则,即地理思维模式。
例如,认识一地的气候形成原因,总是从该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所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及洋流诸方面展开分析和综合的过程;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总是从水量、水位、结冰期、含沙量等方面考虑的,等等。
不学地理的人您给他提起河流的水文特征、气候形成原因,他不会沿着我们前面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可能不知所措。
一、地图思维模式形象思维方式的表现,是地理思维方式得以进行的载体,是地理思维的基础。
地图是获取地理知识的不可取代的重要载体!第二语言。
我对地理课标研究统计看:举例或结合实例等约占30%;运用地图、图表、图片等完成要求的约占70%,可见地图尤其重要。
因此,地理课有“地”无“图”的现象是要不得的!地理课标: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4.掌握阅读和使用地球仪、地图的基本技能;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从这一点也可见地图思维的重要性。
1.地理事物落在图上以图代言形象直观思维非常重要。
现实教学中的地图形式:教学挂图、简笔板图(黑板略图)、地图册、教科书中的插图、填充图册、电子地图、立体地图、示意图。
在此我强调一点:在我们的地理教学中电子地图不能取代纸质图,建议初一、初二有地理课时,最好在教室里挂出至少两幅图,即世界地图、中国地图,最好再加上一幅当地乡土地图,如,济南市地图。
2.运用环节思维用图时,教师应当提示学生看图顺序:图名、图例→地理信息→分析规律原因,使学生在面对一张陌生的地图,学会进行观察、阅读、分析、掌握和完善的地图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