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第12个月)幼儿的家庭训练方案

合集下载

1~1岁半幼儿训练方案早教

1~1岁半幼儿训练方案早教

1~1岁半幼儿训练方案一、认知能力的培养。

1、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感觉知觉活动,是开展智力的主要途径。

儿童观察事物是通过各个感觉器官来进行的,因此,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应从开展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能力入手,从他们感兴趣的、注意到的事物开始,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观察事物。

(1)观察事物的特性①识别大小。

教小儿比拟物体的大小,开始可选择形状类似,大小差异显著的物体来练习,如大娃娃与小娃娃,大杯子与小杯子等。

②识别形状。

教小儿识别物体的各种形状,对开展观察能力十分有好处。

先教小儿识别简单的几何形状,如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可用同种颜色的纸板如红色、黄色,剪成两套形状不同的图形如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让小儿和家长分别拿一套,教小儿把他手中的圆圈重叠到家长的圆圈上,指给他看,这两个圆圈的形状是一样的"都是圆的。

"再让他把圆圈与其它形状的纸板比拟,告诉他是不一样的。

③识别颜色。

先从根本的颜色红、黄、蓝、绿进行识别。

小儿这时可能说不出颜色的名称,家长也不必在这个阶段要求幼儿说出颜色的名称,但应让幼儿明白"颜色"这个词的意思,懂得"这种颜色"、"那种颜色"的意思,使他意识到颜色也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开展观察力。

可用一些大小相同、形状一样、颜色不同的积木方块进行练习,如成人手中拿一块红方块,要小儿从几个方块中挑选一个和成人手中一样颜色的方块。

小儿学画时,让孩于注意到小草是绿色的,西红柿是红颜色的,让小儿拿绿色画笔画小草,红色的画笔画西红柿。

在一般生活中,引导小儿注意周围物品的颜色,如妈妈*围巾是蓝色的,小儿的帽子也是蓝色的,这时便可告诉这两件东西的颜色是一样的。

(2)开展幼儿注意力。

①注意力的稳定性。

幼儿注意力短暂,不稳定,成人应援助小儿更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于一个物体上或一种游戏中。

如小儿玩皮球一会儿就扔掉,正要开始做其他的事情,母亲可拿起皮球,教他一些新的玩法,如教小儿用手使皮球在地面上旋转,或对着墙壁滚动皮球,使皮球碰向墙壁自动滚回来,或用球投篮等。

1-2岁早教活动方案

1-2岁早教活动方案

1-2岁早教活动方案一、教师指导语学语指物期(13-18个月)宝宝要先理解词语,然后才能可开始表达。

婴儿所能理解的词语要多于他们所能表达的。

十二个月的宝宝,在理解性词语大大增加的前提下,宝宝经常会合用手势动作进行交流,如想喝点什么时就指着冰箱,继而可以逐渐说出许多常用名词,如“球”、“妈妈”、“猫咪”等,宝宝开始学语指物。

方案一活动名称:送货上门(躯体运动)适合年龄:13-18个月游戏目的:身体协调控制能力游戏准备:书包、书本玩法指导: 1、给宝宝一本书,跟宝宝说:“爸爸要买这本书,请你给他送去。

爸爸在书房。

”2、帮助宝宝把书放在书包里,让他给爸爸送书。

爸爸收到书后说:“谢谢你!请把钱交给妈妈。

”宝宝把书包背回来,并把钱交回给妈妈。

扩展建议:书包可以换成小椅背等。

注意事项:大人一定要说:“谢谢!”让宝宝感觉到这是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宝宝讲礼貌的好习惯!方案二活动名称:幸福拍手歌(音乐感受训练)适合年龄:13-18个月游戏目的:训练理解语言与模仿能力。

游戏准备:《幸福拍手歌》的音乐玩法指导: 1、先练习动作。

妈妈说:“宝宝,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拍拍手、点点头、跺跺脚的游戏好吗?”“好了,现在请你把小手伸出来吧。

”妈妈握住宝宝的手对拍并说:“拍拍手。

”宝宝模仿点头的动作时说:“点点头。

”宝宝模仿跺脚的动作时说:“跺跺脚。

”2、放《幸福拍手歌》的音乐。

妈妈引导宝宝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动作。

3、可以反复练习几遍扩展建议:1、要根据音乐节奏做动作。

2、在生活中要多放音乐给宝宝听。

3、父母可以创编更多的儿歌教给宝宝。

方案三活动名称:捉泡泡(注意力、动作发展)适合年龄:13-18个月游戏目的:指导家长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及愉快的情绪。

游戏准备:吸管、肥皂水玩法指导: 1、教师指导语:情绪、情感与认知活动不一样,情绪是一种内驱动力,情感的参与对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1-1岁半的孩子情绪、奇情感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易激动、易变化、易外露,常受外界环境及周围人们情绪的影响,而且是在兴趣与惧怕之间移动。

早教方案0.5-1岁

早教方案0.5-1岁

0.5—1岁儿童早期教育计划一、训练感观灵敏,发展运动能力,提高认知水平二、掌控亲子爱态,培养行为习惯,诱导语言发展三、丰富孩子生活,培养广泛兴趣,发展个性特长1.多看较远处的事物,如树、花、云、楼房、汽车和各种小动物,并对牛弹琴地告诉他事物名称;指宝宝和妈妈的头、眼、鼻、口、耳、手等,告诉他名称1.抱着宝宝室内室外看世界,多看各种小动物和会动的东西,“对牛弹琴”地与宝宝说话,指认事物(抱时多用一手托宝宝屁股,一手扶胸,孩子脸朝外便于看世界)天天听音乐及轻柔的歌声经常看张贴的大装饰画、书画作品窗玻璃上贴几块不同颜色的玻璃纸,鲜艳透明,刺激宝宝色感的发育半岁起多看大字宝宝看小动物看汽车抱着戏水池戏水到学游泳坐着在盆中玩米、玩沙手拿各种小玩具玩(不同质地、颜色、音响的玩具)听念儿歌、诵古诗看几分种电视广告常抱他静静地看大人做事(如修鞋、做菜、打鸡蛋、复印、打字2.近一岁要看园形、正方形、三角形图并告诉名称2.孩子8个月以后,父母态度要“爱而少露”,不要拥抱亲吻没完,多以亲切、和蔼、平静、理智的爱态、表情和语言对孩子。

孩子哭闹时仍然平平静静,不慌张,不娇惯3.抓住婴儿食指按按扭,开CD机播放音乐3.宝宝要吃要喝,急不可耐而大哭大叫时,父母应表现出很“不在意”,慢慢说“不急!水没凉,等一等,等妈妈空出手来给你,真乖!”等话语,转移他的情绪和注意力,让他平静地等待4.让宝宝两手敲碰铃,发出悦耳的声音;逐步训练按节奏碰打,培养节奏感。

父母也可握其小手有节奏碰铃,并轻轻唱“一呀二呀三呀四呀五呀六呀七---八,二呀二呀三呀四呀五呀六呀七---八……”4.七八个月后逐步减少吮吸母乳,直到鼓励孩子自己断奶,增强孩子自控能力(不要在孩子毫无准备时突然断奶,经受身心的伤害);会坐并添加辅食以后,学会捧杯子喝水,会坐在固定位置上认真吃饭,不许抱来抱去吃或边玩边吃;一岁左右坐在家人吃饭的饭桌固定的位置上(给他一把特制的高椅子),与大家一起认真快乐地用小勺自己吃饭(见《早教革命》方法篇一P25)等等)常抱到大衔上或公园、野外去玩,去认万物……5.每天看电视儿童节目、动物世界、天气预告和某些广告数分种5.六七个月开始鼓励宝宝与熟人、生人、小朋友打招呼:招手、欢迎、点头、笑、摇身子、跺脚、飞吻、尖叫、再见等6.让婴儿抓握各种色彩鲜艳,声音悦耳的玩具,换手玩,摔打玩,抛开又抓回;常玩触摸球(塑料球上带刺的那种)等6.八九个月以后示范教他给娃娃盖被,会拍娃娃睡觉,会给娃娃洗澡等,培养爱心7.让婴儿撕纸玩(纸质要干净的),看、听、触、动,体验事物的变化7.示范让他学会戴帽,会配合家人给他穿衣,学习自己穿裤子,脱鞋袜8.做游戏:躲猫猫。

1―3岁婴幼儿家园合作习惯研究方案教程

1―3岁婴幼儿家园合作习惯研究方案教程

一、研究目的:关于0-3岁儿童的教育已成为当今学前教育的一个热点,学前教育范围已不单指3-6岁儿童,其已包括1-3岁的婴幼儿,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讲,幼儿可塑性最大,三岁前的儿童正是形成良好各种习惯的萌发期。

如果家长在此阶段忽略对孩子各种习惯的培养。

那等于没有良好的开端,长此以往,就使孩子易形成许多不良习惯,当不良习惯形成后,等长大后再去纠正那就较困难了。

当前,随着独生子女的普及,孩子在家是“小皇帝”、“小太阳”,他们在家呼风唤雨,不用自己动手,就能得心应手。

家长对孩子出于无奈,或对孩子过分的保护和关爱。

如果此时,广大幼教者能走出校门,走进家门,抚家长一把,那把家庭、幼儿园的教育融为一体,教育一致,那对孩子的影响是受益匪浅,完全能够早日防止孩子不良习惯的养成,为此,我园对1-3岁婴儿家园合作习惯的培养作一初探与研究,希对广大家长和教育者有所帮助,能抛砖引玉。

二、研究步骤及方法第一阶段:入园前的幼儿年龄:一岁半至两岁教育参与者:家长、教师合作方法:观察记录法、上门指导法、亲近情境法第二阶段:入园后的幼儿年龄:两岁至三岁教育参与者:教师、家长合作方法:家园共识法、家园沟通法、活动展示法、纵向比较法。

三、实施过程:一岁半至两岁(将入园的幼儿(一对宝宝行为习惯要求:1、生活习惯:会独立拿茶杯喝水,能够一手拿匙、一手扶碗自己进餐,在成人帮助下,吃完最后一口食物才离开饭桌,懂得上床后要闭眼安静入睡,醒来时情绪好,能配合成人穿衣、鞋。

2、卫生习惯:在成人提醒下知道要求坐盆,在固定的地方大小便,知道饭前要洗手,在成人帮助下乐意洗手、洗脸、洗头、洗澡,学会用毛巾擦手。

3、礼节习惯:会在成人提示下,与熟悉的人做手势道别,会与同伴一起玩玩具,玩好会放回成人指定的地方。

(二宝宝在家行为记录案例(一有一次,我们到未入园的洋洋家里,他们正在吃饭,他爸妈自己吃饭,而他们的孩子由奶奶在喂饭,他奶奶就跟我们谈起,我们每到吃饭时,就拿洋洋没办法,他就是不喜欢吃饭,说着,她去找洋洋,边找,嘴里边喊着:“洋洋,洋洋”。

蒙特梭利家庭教育实用方案

蒙特梭利家庭教育实用方案
材料准备:眼罩一个。
训练要点:
1、给宝宝戴上眼罩,家长拍手,请宝宝回答听到了什么声音。
2、家长发出弹舌的声音,请宝宝回答听到了什么声音。
3、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拍腿、跺脚等声音的倾听练习。
训练指导:
1、这一训练方案的目的是让宝宝学习通过倾听,判断、可分别让宝宝用不同的方法去拿三个球,如,将大球抱在怀里,两只手捧着中间大小的球,一只手握着小球。
3、也可让宝宝根据指令进行滚球游戏,如,让宝宝将大的球滚过来。
温馨提示:对年龄较小的宝宝可先用两个球进行练习。皮球应该先清洗干净,充好气,大皮球的直径不小于15厘米。
P16感觉系统训练
摸一摸(2岁~2岁6个月)
训练要点:
1、取来红色气球,妈妈说:“宝宝你看,红气球多好看。”边说边轻拍气球,吸引宝宝去看。
2、以同样的方法认识黄、蓝两种气球。
3、将三种颜色气球放在一起,请宝宝辨认颜色。
训练指导:
1、这一训练方案的目的是帮助宝宝学会辨红、黄、蓝三种颜色。
2、当宝宝熟悉三种颜色后,可以把三色气球挂在宝宝能看到的地方,引导宝宝用眼睛寻找三种不同颜色的气球。
2、以同样的方法让宝宝认识晃动豆子发出的声音。
3、取过空瓶,晃动两下,告诉宝宝说:“没有声音。”
4、让宝宝闭上眼睛,家长晃动不同的瓶,让宝宝猜猜是哪个瓶子发出的声音。
训练指导:
1、这一训练方案的目的是让宝宝学习专注地倾听、辨别不同的声音。
2、可在瓶子里装上糖果、大米等物品让宝宝辨别不同的声音。
3、可以一边玩游戏,一边教宝宝念儿歌:瓶子里面装的啥?我来用力摇一摇,宝宝耳朵好,一听就知道。
温馨提示:如果宝宝一次没猜出来,家长可重复发出相同的声音,让宝宝再听。练习的时间不要过长。

宝宝早教计划安排表

宝宝早教计划安排表

0-1岁宝宝---早教计划安排表0.5—1岁儿童0-1岁双恩早教方案0-1岁培养方案·智慧妈妈提示这一年龄段的宝宝身体柔软,活动能力差。

可根据宝宝的月龄大小,尝试不同的亲子游戏。

1岁以内宝宝发展目标1. 从能抬头、视物、倾听,发展到坐、爬、翻身,再发展到站立,进而从扶着走发展到独自行走。

2. 从握手、握拳到能用手敲、拍、摔物体;能试着拿勺子吃饭,双手拇指和食指可协调地拿起细小的物品;双手能灵活地摆弄玩具、搭积木,能拿笔在纸上乱画。

3. 从爱听轻快、优美的乐曲和家长亲切的话语,发展到喜欢听大人讲故事、念儿歌。

4. 从能理解日常用语,并用动作予以回应,如挥手表示“再见”,发展到会说单字句,如“爸”“妈”“拿”“要”等。

5. 能分辨家人及生人,有需要旁人注意自己的愿望;能表达喜乐或不愉快的心情,喜欢与他人特别是同龄人交往。

6. 注视时间随月龄而延长,能对着镜子看自己,并能机灵的观察人们的活动,喜欢看画、文字(大字)。

7. 有较明显的独立意识,能识别家人的表情、态度,受到夸奖时会表现出高兴的样子。

1岁以内宝宝的亲子游戏1.放松四肢,做手臂、腿部屈伸练习。

2.发展手的触摸、拍打、够取等功能。

3.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做翻身、爬行、起坐运动。

4.不失时机的扩大宝宝的视野,教认万事万物。

5.随着音乐节奏手舞足蹈,以发展运动机能。

6.搭积木,滚皮球,用棍子取物。

7.用笔随意涂鸦,培养认色、绘画的兴趣。

8.培养看图画、听儿歌、听故事的兴趣。

9.知道竖起一个手指表示“1”,用点头表示“好”等。

10.能听大人的指令拿7~8种物品。

11.会移开挡住视线的障碍物,会寻找藏起来的物品。

12. 培养自我服务能力,如拿小勺、洗手、洗脸、大小便等。

13. 创设识字环境,能字物对应,能认字。

14. 宝宝学翻身、爬行、站立、行走时,大人要做好保护。

1岁以内宝宝语言活动目标1岁以内宝宝语言活动目标(1) 能听懂爸爸妈妈逗引的语言,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及表情。

1~1岁半幼儿训练方案早教

1~1岁半幼儿训练方案早教

1~1岁半幼儿训练方案早教1.感觉及认知发展训练-每天与幼儿进行互动游戏,如捉迷藏、玩具堆叠等,帮助幼儿发展他们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使用各种材料,如羽毛、布料等,让幼儿进行触觉训练。

比如,让幼儿用手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培养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2.运动协调能力训练-设立一个安全的跳床,让幼儿在监护人的陪伴下进行跳跃训练,帮助他们发展平衡和协调能力。

-每天与幼儿进行室内或室外的大体运动活动,如爬行、爬楼梯等,促进身体的发展和运动能力的提高。

3.语言发展训练-与幼儿进行互动的交流,用简单的语言和幼儿交流,如使用简单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帮助他们学习和发展语言能力。

-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语言刺激,如阅读绘本、说唱儿歌等,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和理解能力。

4.社交技能训练-家庭环境中创造与他人互动的机会,如邀请其他家庭的幼儿一起玩耍,帮助幼儿学会与人交往和分享。

-倡导幼儿与其他幼儿互动,比如在幼儿园或托儿所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幼儿群体合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5.父母与孩子亲密关系培养-父母每天安排专门的时间陪伴孩子,进行亲密互动,如唱歌、制造各种家庭乐器等,培养亲子关系。

6.艺术创作能力培养-提供不同的艺术材料,如水彩笔、彩色纸、安全的图画工具等,鼓励幼儿进行自由绘画和创作,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家长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音乐和舞蹈体验,如播放各种音乐、引导幼儿随着音乐舞动,培养他们的音乐和舞蹈能力。

7.爱心和关怀的培养-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表率,向他们展示爱心和关怀,比如帮助孩子捡起玩具、鼓励孩子与其他人分享等。

-通过故事和绘本等方式,向幼儿传递关爱的信息,让他们学会理解和表达爱心。

这些训练方案旨在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发展,建议家长根据自身情况和宝宝的兴趣选择合适的训练内容,给予幼儿全方位的支持和引导。

0-3岁婴幼儿早教能力训练方案设计(全)

0-3岁婴幼儿早教能力训练方案设计(全)

婴儿训练方案0-3个月个月婴儿训练方案一、认知能力的培养1、视觉训练:婴儿仰卧位,在小儿胸部上方20~30cm用玩具,最好是红颜色或黑白对比鲜明的玩具吸引小儿注意,并训练小儿视线随物体作上下、左右、圆圈、远近、斜线等方向运动,来刺激视觉发育,发展眼球运动的灵活性及协调性。

2、听觉训练:家长可在小儿周围不同方向,用说话声或玩具声训练小儿转头寻找声源。

母亲的声音是婴儿最喜爱听的声音之一。

母亲用愉快、亲切、温柔的语调,面对面地和婴儿说话,可吸引小儿注意成人说话的声音、表情、口形等,诱发婴儿良好、积极的情绪和发音的欲望。

可选择不同旋律、速度、响度、曲调或不同乐器奏出的音乐或发声玩具,也可利用家中不同物体敲击声如钟表声、敲碗声等,或改变对婴儿说话的声调来训练小儿分辨各种声音。

当然,不要突然使用过大的声音,以免婴儿受惊吓。

3、触觉训练:婴儿面颊、口唇、眉弓、手指头或脚趾头等处对触压觉很敏感。

可利用手或各种形状、质地的物体进行触觉练习。

光滑的丝绸围巾、粗糙的麻布、柔软的羽毛、棉花、头梳齿、粗细不同的毛巾或海绵、几何形状的玩具均可让小儿产生不同的触觉感,有助于发展小儿的触觉识别能力。

4、味、嗅、温度等感知觉训练:利用日常生活,发展婴儿各种感觉。

如吃饭时,用筷子蘸莱汁给婴儿尝尝;吃苹果时让婴儿闻闻苹果香味、尝尝苹果味道;洗澡时,让小儿闻闻肥皂香味,用奶瓶喂奶时,让孩子用手感受一下奶瓶的温度等等,均有助于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二、动作能力的培养1、抬头练习关于育儿知识和育儿经验的育儿网,提供孕期护理,婴幼护理,婴儿早教,幼儿早教,亲子游戏交流的育儿论坛(1)俯卧抬头:使小儿俯卧,两臂屈肘于胸前,成人在小儿头侧引逗小儿抬头,开始训练每次30秒钟,以后可根据小儿训练情况逐渐延长至3分钟左右。

育儿#Be (2)坐位竖头:将婴儿抱坐在成人一只前臂上,婴儿的头背部贴在成人前胸,成人一只手抱住婴儿的胸部,使小儿面前呈现广阔的空间,能注视到周围更多新奇的东西,这可激发小儿兴趣,使小儿主动练习竖头。

高级育婴师课程:0-3岁幼儿教养ppt课件

高级育婴师课程:0-3岁幼儿教养ppt课件

宝出绪;
一种是饥饿、寒冷、尿布潮湿等所引起的不愉快情绪;
四、0-1岁
0~1个月
大动作
心理发展测评表
躯体不能自由移动 四肢不由自主地乱动 仰卧时头稍稍抬一下
手基本握拳,很少张开 哭是新生儿的一种特殊语言 用哭来表达饥饿、难受等一些体验 目光能瞬间跟随移动着的红绒球转动一下 喜欢看人脸 听到声音有皱眉、受惊吓、呼吸节奏变化或哭等表现 有了最初的情绪反应 吃饱了、睡足了,表现得愉快、安静 饥饿、身体不适是,表现出哭闹、消极、不愉快的情绪
四、0-1岁
2~3个月

教养活动方案举例: “躲猫猫” 目标:感受妈妈暂时“失去”的奇怪、期待重新出现
的心情和重新出现时的喜悦,体会亲子游戏的快乐。
准备:大手帕或餐巾纸、有颜色的大纸、妈妈参与活动
四、0-1岁
3~4个月

教养建议: 游戏对宝宝来说越来越重要,他们开始用双手一起加入
到游戏中。 从这个月起,宝宝开始学着记住物体的名称了,从宝宝身
高级育婴师 课程:0-3岁 幼儿教养
培训课程表:
主题一:0-3岁婴幼儿教养 主题二:绘本阅读启示: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 主题三:婴幼儿营养与配餐 主题四:婴幼儿动作、情感和社会性训练方案 主题五:婴幼儿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 主题六:婴幼儿生活照料、高级育婴师实操技能 主题七:婴幼儿认知、语言训练方案
【关键词】:绝对服从;保护监督;冷漠忽视;
惩罚严厉; 【影响】:焦虑、退缩、不快乐;易生敌对反应; 自我调节、适应性较差;反社会行为较少;
(四)忽视型教养方式

忽视型教养方式——父母对子女缺少爱的 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要求和控制的一 种教养方式。
【关键词】:亲子互动少;厌烦;

0到3岁亲子活动方案

0到3岁亲子活动方案

0到3岁亲子活动方案【篇一:03岁亲子活动方案】03岁亲子活动方案这篇文章是资料站为大家准备的亲子活动方案,平常更多时候,父母们都在为各自的事情在忙碌,很少有时间陪宝宝玩耍,可以借此机会来个亲密的亲子活动。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活动时间:2014年08月27日活动地点:xx幼儿园托班教室及走廊参与对象:社区3岁及以下的孩子、家长,团员教师活动目的:1、通过亲子游戏,让家长了解该年龄段孩子应该发展的一些动作。

2、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适合3岁及以下的的游戏若干及相应的器具活动过程:一、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二、进行游戏1、乌龟妈妈背宝宝2、过小桥3、抬轿子4、丢沙包活动反思:因为今天下雨,所以来参加活动的家长和孩子非常少,一共只有28个,但是我们的老师始终以非常热情和积极地的态度来对待本次活动,他们按照原下安排好的预先将游戏所需要的器具全部摆放好,然后非常认真、非常投入的指导着孩子游戏,来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家长和孩子都非常开心,有许多孩子时间到了还是不想走,家长们表示以后这样的活动应该多举行,他们的孩子通过两次的活动以后,对幼儿园熟悉了许多。

游戏方案:亲子活动方案: 过小桥xx幼儿园 xx活动目标: 提高幼儿身体的平衡能力,体验克服胆怯的喜悦.活动准备: 小椅子若干排成两排,玩具若干活动过程:一: 情景导入:今天有许多小动物去树林里摘果子,但是它们一定要过这座小桥,我们宝宝和它们一起来摘果子,好吗?看谁摘的又快又好.二: 1排成两排小椅子宝宝排成两队2家长先把宝宝抱到小椅子上,一手扶着宝宝,宝宝从椅子上走,看谁走的又快又好.3家长鼓励宝宝大胆的往前走.反思: 幼儿年龄小,部分幼儿不敢走上去,但是胆子大的幼儿还是比较喜欢这个游戏,家长配合的也不错.亲子活动方案: 乌龟妈妈背宝宝xx幼儿园 xx活动目标: 1能双脚分开套圈快速向前走2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塑料圈若干活动过程:一: 情景导入:今天有小乌龟要和妈妈出去玩了,但是妈妈走路不太方便,腿上受伤了,要套一条圈在膝盖上。

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

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

0—36个月宝宝年龄特征胚胎期:1、在7周时胎儿有了自发的运动:抬腿、伸手、翻跟头、游泳2、12——16周左右中枢神经系统形成,开始胎动。

3、16—19个周胎儿听力形成,母亲心脏的跳动、血液的流动和身体中各种声音成为他们的听力练习,然而这个时候孩子最喜欢的还是母语和她的歌声。

4、胎儿逐渐长大,具有记忆和与外界沟通能力。

5、当胎儿要剥离出母体时,其向母体发出一种激素,促使母亲宫缩,最后降生。

1个月龄宝宝特征1、初生的婴儿就会游泳:他们在水中,通过鼻子呼吸,肺关闭。

2、初生时具有的行为都属于反射:如抓握、行走(6天)、呼吸等3、出生10分钟时爸爸做鬼脸她也做,但不叫模仿只是找寻类似行为。

4、用啼哭来学习,和引起关注5、3周时:视觉仍在1米以内(两侧的视网膜不能将物体合而为一,因此看到的物体是双影)喜欢对比强烈和移动的物体;在看人脸时较清晰,因为大脑自动设计成看人脸学习的模式:能看到母亲的头发和嘴巴。

6、听觉能力很强,和成人相似。

喜欢有规律,重复的声音。

如同胎儿时母亲的心跳等声音。

喜欢成人的声音,并能记忆长串的词语。

婴儿出生4天后就能区别一种语言和另一种语言的差别。

2个月龄宝宝特征1、做任何事都要哭,哭声代表不同的需求,除了基本以外的需要产生。

2、喂奶空闲时母子之间的交谈可以帮助孩子了解语言的规则。

3、6周时婴儿的喉咙放松,可以在吃饭时呼吸。

4、2个月会笑,但刚开始的微笑不代表友好,只是一种面部表情的练习。

但很快成为一种情绪的代表。

5、2个月时大脑由皮层接管,代表婴儿的“思维”开始发展。

6、视网膜形成三维画面,宝宝看世界时更清晰了。

终于看清了母亲的细部特征。

3个月龄宝宝特征1、腿部力量练习:学习爬行和走之前要练习肌肉的力量。

2、学习抬头:可以控制自己的头部(虽然头很重)趴着抬头。

3、学会滚动,这是爬行的先兆(婴儿逐渐学会了控制上半身的力量)开始了第一次移动。

4、尝试抓握:做到双手抓在一起,逐渐的伸到物体所在的有效位置,可以碰触,但不会用手主动抓握。

0-3岁宝宝家庭早教实施方案设计(3)

0-3岁宝宝家庭早教实施方案设计(3)

0-3岁宝宝家庭早教实施方案设计(3)0-3岁宝宝家庭早教的意义与方法一、早期教育的意义一提到早期教育,大家可能会担心,一个人的一生漫长,有没有必要在0-6岁就进行教育,这么小的孩子能学吗?关于这些问题有专家已做调查与研究。

1.脑发育水平脑科学研究发现:1岁幼儿的脑重量(即脑物质重量)已经接近成人脑重量的60%,6岁幼儿的脑重量是成人的80%。

这些数字表明:幼儿本身已经具备了接受早期教育的物质基础,2~6岁幼儿入园接受科学的早期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2.智力发展情况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经过20年对1500名婴幼儿进行追踪调查发现:人的智能开发呈递减趋势。

如果把17岁定为人的智能开发的最高值100,那么,0-17岁的智能是这样分布的:0-4岁开发了50%,5-8岁开发30%,剩下的 20%是在9-17岁完成的。

3.关键期理论提出关键期理论的是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滋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小鸭认母的关键期是在出生后0-7小时,在这段时间小鸭能认鸭妈妈,如果出生7小时以后,才把小鸭和鸭妈妈放在一起,小鸭永远不认鸭妈妈。

老鼠挖洞的关键期是在出生后1个月,如果剥夺了挖洞的条件,比方说把它放在泥地板上或用笼子吊起来养,1个月后再把它放到泥地上,它永远不会挖洞。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天生会打洞) 对此最有力的例证是狼孩的故事:根据一些科学家的统计,迄今为止世界上共发现了30余个野生孩子,其中5个是熊"抚育"大的,两个是豹"养"的,14个是狼"带"大的,结果如何?比如四肢着地走路,白天睡觉晚上精神,不会说话,到晚上就象狼一下嚎叫,为什么这样?是因为从小与狼在一起,他只会学狼会的东西!那么孩子是怎么学会走路的呢?同样是孩子,都有人类,都有着人类的大脑,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都会,而狼孩不会呢?很简单,因为婴儿天天看着我们因为婴儿天天看着我们走路,这样到他身体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就去模仿你!就这么简单。

锻炼幼儿手部粗大与精细动作的游戏

锻炼幼儿手部粗大与精细动作的游戏

适合年龄:1~3岁准备:瓶子5个。

在每个瓶身上分别贴1~5个圆点,在相应的瓶盖上贴l~5的数字,黄豆1小碗。

玩法:妈妈说:“天黑了,黄豆宝宝要回家了,这些瓶子就是黄豆宝宝的家,瓶身上有几个圆点就能住几个黄豆宝宝,我们一起来送黄豆宝宝回家吧。

”说完,妈妈和孩子各自拿一个瓶子,数数瓶身上面有几个圆点,放入相同数量的黄豆。

如果黄豆宝宝的数量不对,妈妈要引导孩子进行调整,直至全放对为止。

为了增加活动兴趣,妈妈可故意放错,引导孩子检查纠正。

在理解掌握5以内数的基础上,可增加难度,进行10以内数的操作。

另外,除了黄豆宝宝外,妈妈还可以准备蚕豆宝宝、花生宝宝等,给孩子以新鲜感。

中国早教网知名专家温馨提醒:小宝宝很容易将豆子放进嘴里或耳朵里,妈妈需格外注意。

宝宝年龄不同,手的精细动作发育也会不同,所以妈妈可以适当替换材料或者调整游戏难度。

5个月:在宝宝面前悬挂一些颜色鲜艳的玩具,让宝宝去抓握。

开始放在宝宝一伸手就能抓到的地方,然后慢慢移到远一点的地方。

可以时常更换不同质地的玩具,使宝宝在抓摸过程中接受不同刺激。

每次的训练时间不宜过长。

6个月:教宝宝撕纸,培养他的手眼协调,锻炼手的精细动作;有意连续向某只手传递玩具或食物,大人示范将手中的东西从一只手传到另一只手,让宝宝反复练习,学会“倒手”;继续训练宝宝够取小物体,物体从大到小,从近到远。

6个月后:如果宝宝扔玩具,你可以拾起来给他继续玩,让他积极地探索;让宝宝练习用拇指配合其他手指抓起积木;训练宝宝用一只手的玩具对击另一只手的玩具,发出声音时,给予奖励,这样能促进手-眼-耳-脑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9~12月精细动作发育9个月:精细动作进一步复杂化,最大的进步是宝宝能用拇指和食指对捏拿起小物品了,如黄豆、花生米等,这种对捏的动作难度很高,标志着大脑的发展水平。

10个月:宝宝拇指、食指的动作已经相当熟练,学会了自己松手放下东西,能主动放弃手中现有的东西,选择其他物品玩。

《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与指导》0—3岁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与指导

《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与指导》0—3岁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与指导
一、 0—3岁特殊儿童的分类 (二) 特殊儿童的分类
美国的特殊教育对象是比较广泛的,包括学习障碍、言语及语言损害、弱智、严重情绪障碍、听力损害(重听和聋)、视力损害、 盲聋、矫形损害、其他健康损害和多重障碍(以上为1975年美国通过的《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中第94—142页中的规定)、自闭 症、脑损伤(1990年修订了的《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中第101—476页中增加的)、天才和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初等及中等教 育法案》,1988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1973年《职业康复法》504项中保护的学生)和风险学生(Students at risk,指慢学习 者、处境不利或比其他学生更多体验到失败的学生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具体分类和名称虽不统一,但均未超出这一分类范围。 英国、瑞典等国一些教育家、心理学家和法律工作者认为,在儿童发展早期就冠之以“智力落后”“聋”“盲”等名称,不利于其身心的 健康成长和正常社会生活,故对特殊儿童不加分类而以“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概括 中国在1990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将残疾儿童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 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等8类
特殊儿童的特殊或与一般儿童的差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 第一,个别差异特别显著的儿童。 • 第二,有特殊困难或特殊需要的儿童。 • 第三,得天独厚或得天独薄的儿童。
狭义的特殊儿童:生理或心理上有缺陷的儿童,也称身心障碍儿童或者残疾儿童。 广义的特殊儿童:除残疾儿童外,还包括超常儿童。
第一节 有关0—3岁特殊儿童的概述
第三节 0—3岁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策略
五、 0—3岁各类特殊儿童的特点及家庭教育指导 (三) 肢体障碍儿童 1. 肢体障碍的定义 2. 肢体障碍的分级 3. 肢体障碍儿童的特点 :对外界刺激敏感,遭受挫折时,易产生自卑感;学习生活上面临较多的困难,因长期受到照顾

如何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方案]

如何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方案]

如何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一、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儿童身体健康。

(一)良好的饮食习惯1、组成“平衡饮食”。

家庭中给儿童调配饮食的原则是饭菜多样化,组成“平衡饮食”。

平衡饮食是指食物供应的营养物质,基本上能满足儿童对各种营养的需要。

儿童的平衡饮食应包括:a、谷类(大米、面粉等)。

b、肉类和蛋类。

c、豆类或豆制品。

各种豆制品的营养价值都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

d、蔬菜。

蔬菜主要含钙、铁及多种维生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

蔬菜含大量粗纤维,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肠子的蠕动,有助于调整消化系统的功能。

e、水果。

水果所含营养物质与蔬菜差不多,但维生素C含量比蔬菜多。

不同水果含维生素C的数量也不等,鲜桔含维生素C最多,平果含维生素C极少,柿子含维生素C比梨多。

当前父母是重视给孩子吃水果的,但也不要过量。

水果淡季,也可给儿童吃“心里美”萝卜、胡萝卜,这些营养都很丰富。

除了以上五类食物外,儿童每天要吃一定数量脂肪和食糖。

食糖不宜过多,每天两千左右即可。

总之,父母为孩子准备饮食时,应注意全面,养成儿童从小吃杂事,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

同时,也应该考虑经济实惠,并不是食物越贵营养价值就越高。

2、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a、儿童一日三餐要定时,不吃或少吃零食。

食物在胃内消化过程大约需三至四小时,每餐的食物间隔三小时左右才能在胃部消化完毕,胃部才能稍事休息。

如果不停地送下零食,胃就要不停的蠕动,容易引起疲劳,造成消化液分泌紊乱,导致疾病。

b、教会儿童细嚼慢咽,不催促孩子过程进食,也不允许拖延进餐时间。

咀嚼时,一方面将食物磨碎,一方面使唾液中的淀粉酶与食物拌和,使淀粉转化为葡萄糖,让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等分解,食物进入胃肠内,再消化分解成能被吸收到血液中的物质。

细嚼慢咽便于消化和吸收。

3、儿童进餐时应保持愉快情绪,不在饭前和吃饭时训斥孩子。

情绪愉快能增加食欲,当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引起中枢神经兴奋时,可以促进消化器官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处于接受食物消化最佳兴奋状态,并使肠胃道进行有规律的蠕动。

婴幼儿听说能力训练

婴幼儿听说能力训练

(3)用恰当的方式激发婴儿说话的需求
2
2、1-2岁
(1)帮助婴幼儿增加词汇
(2)指导时注意示范发音 成人要多听婴幼儿发音和说话,用规范的语言作出示范, 但不要刻意纠正婴幼儿不正确的发音,避免婴幼儿出现 语言障碍
(3)运用游戏进行语言训练 (4)选择与婴幼儿年龄相匹配的故事和儿歌进行训练
3
3、2-3岁 (1)丰富婴幼儿的生活
5
婴幼儿阅读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1、0-6个月是阅读行为发生准备阶段
(1)出生后,给予适宜的视听刺激 (2)3个月时,看到黑白的男孩、女孩图片时,会微笑 (3)4个月时,给宝宝看婴儿大卡片,能注视较长的时间 (4)5个月时,当听见“苹果在哪里”的声音,会出现定向寻找的姿势 (5)6个月时,听到名称会用眼睛看卡片或物,出现最初的视听联系行为
6
2、7个月至1岁是阅读行为发生阶段 随着婴儿手的动作的发展,会用手指出听到名称的物和卡 片起先是由大人握着宝宝的手被动的指物、指卡片,逐渐的 过渡到宝宝听名称能用手指出物或卡片,“阅读”的行为便开 始产生了。
7
3、1岁1个月到1岁6个月是阅读行为称名意义阶段 当幼儿会走路时,探索欲望日益增强,会主动进行卡片和 实物的联系。此时大人应提供相匹配的卡片和实物让婴儿去 对应配对,使卡片与实物建立意义联系。 4、1岁7个月至2岁是阅读行为含混概念阶段 此时婴幼儿已会说出许多卡片和实物的名称,很有成就感, 并对卡片的名称进行联想。
13
游戏1:拉大锯 目标:学习用动作表示词的意义 准备:让宝宝面对着妈妈坐在妈妈的膝盖上 游戏方法: (1)妈妈拉住宝宝的小手,边念边摇:“拉大锯、拉大锯,外 婆家,唱大戏,妈妈去,爸爸去,小宝宝,也要去!”念到最后 一个字时将手一松,让宝宝身体向后倾斜。 (2)每次都这样,到以后,念到最后一个字,宝宝自己会将 身体倾斜。开始会听儿歌做动作了。

1岁1—2个月

1岁1—2个月

1岁1—2个月幼儿的家庭训练方案1、大运动训练J2D201独走稳目的:训练儿童下肢的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扩大活动范围,增加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促进智力发育。

方法:(1)训练者站在儿童的对面牵拉能发出响声的玩具小鸭,边走边说:“宝宝追上小鸭了”,或叫儿童的名字,让他走过来,并能追上小鸭。

使孩子能独走10步以上。

(2)让宝宝自己拉着玩具小鸭在前面走,训练者在后面边追边喊:“小鸭,小鸭,等等我!”。

(3)儿童与训练者并行走,边走边念儿歌:“乖宝宝,学走路,一二、一二、迈大步”,训练孩子能够独立行走。

注意点:(1)训练场地要空旷,将放在地上的危险物品拿走,如热水瓶、清洁剂、老鼠药、电源插板等,防止意外事故。

(2)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行走的距离,有进步时应及时给予鼓励。

J2D202扶拦上楼梯,两步一级目的:训练腿部肌肉的运动协调功能及身体平衡功能,学习攀登能力。

方法:(1)扶着儿童的腰部,让他两手扶栏杆上楼梯,二步一级。

扶时不要用太大的力,逐步过渡到牵着小儿一只手上楼梯。

(2)让儿童自己扶着楼梯扶手上楼,二步一级,两足站稳后,再向上迈步。

在阶梯上放一些食物或玩具,让儿童上楼梯后能拿到,作为奖励。

注意点:(1)走稳后才开始训练上楼梯,先边爬边扶着走,二步一级。

上楼梯是能走之后的提高训练。

如果宝宝还不会独走,要先练习走路,再学习上楼梯。

(2)注意安全保护。

J2D203滑滑梯目的:锻炼手脚及全身的动作协调能力和平衡功能,培养意志和勇敢精神。

方法:让儿童爬上几级不太高的矮滑梯台阶,然后手扶着两边,从滑梯上面滑下来。

开始时训练者给予扶持、保护,滑下来后要鼓励、称赞。

注意点:(1)滑梯时要注意安全保护。

(2)滑梯时要穿封档裤,以免皮肤擦伤。

J2D204抛球目的:训练手部运动和四肢的协调功能以及眼手协调能力。

方法:(1)让儿童站在训练者对面,训练者先示范将球抛出,然后把球给儿童,鼓励他模仿抛球动作,逐步能把球抛出1m以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岁(第12个月)幼儿的家庭训练方案1.大运动训练J2D101自己独立行走目的:独立行走是婴儿运动发育的重要标志,独走使婴儿活动范围扩大,对外界接触的内容更加丰富及精彩,对智力发育有很大的意义。

方法:(1)宝宝还未能放手自己走时,可以让他推小车或在两个大人之间学走。

(2)婴儿靠墙站着,训练者蹲在婴儿前面1—2m距离,用玩具逗引,鼓励婴儿独走2—3步。

注意点:(1)不要利用学步车学走路,因为学步车把宝宝围住,使宝宝身体有了依靠而不必自己站稳,影响了保持身体站稳的练习,许多孩子在车内走得很快,离开它就寸步难行。

(2)在12—14个月学会独走都是正常的。

J2D102蹲下站起目的: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的训练。

方法:(1)训练者与小儿对面站立,双手握住小儿的双手,让小儿慢慢地屈膝蹲下或坐在地上。

逐步减少扶助,让他自己从站位蹲下。

(2)宝宝坐在地上,训练者以玩具或食物逗引,使他能转成蹲位,然后伸直膝盖,使身体的重心提高,站立起来。

开始时训练者可以轻扶宝宝的双手或单手,给以帮助。

注意点:训练时要及时纠正姿势,下蹲时宝宝先屈膝,使身体的重心降低,站立时要先伸直膝盖,使身体的重心提高。

反复训练才能使宝宝行动自如。

J2D103站立踢静止不动的球目的:站立踢球需要有良好的身体平衡能力和眼、脚的协调能力,站立稳定并能短时间的单脚站立,能摆动膝盖和足关节,对小儿来讲,这是一个高难度的大肌肉运动训练。

方法:(1)小儿背靠墙壁或扶着椅子,训练者把大皮球放在小儿脚的前面,训练者示范提起脚踢球,让小儿模仿踢球。

如果他不会,训练者可以摆动他的膝盖和足关节,把球踢出去。

当小儿能扶手把球踢动时,训练者拍手表扬。

逐步训练小儿能不扶手把球踢动。

(2)将4—5个易拉罐或空矿泉水瓶排在离小儿1m远的地上,让小儿将球踢向前方,使易拉罐或矿泉水瓶倒在地上,增加训练的兴趣。

注意点:(1)开始训练前可以先训练小儿有节奏地踏脚和踢脚,不踢球。

然后再让小儿靠墙或扶着椅子用脚踢大的东西如塑料筒、泡沫块等。

待掌握了基本动作后再训练小儿踢皮球。

(2)可以把踢球的动作分解成几个动作分别训练,如站立提脚、摆动膝盖、踢大的物体、踢皮球、踢倒矿泉水瓶子等。

J2D104爬台阶4—5级目的:训练手足协调和身体的平衡能力,锻炼四肢的肌肉力量。

方法:(1)训练者在台阶的第5—第6级处放上玩具或食物,让小儿看到,逗引小儿手足并用爬上台阶去取。

开始时可以先把玩具或食物放在第2—第3级处,让孩子容易拿到,逐步提高台阶让小儿能够爬上4—5级台阶。

(2)训练者站在台阶顶上,用绳子拉着玩具从台阶一级一级地拉上来,逗引小儿爬上台阶追拿玩具。

注意点:(1)爬行的姿势要正确,手脚要协调动作。

(2)爬高练习时一定要有大人保护,防止摔跋。

J2D105与大人相互滚球目的:与大人一起玩球,在愉快的游戏中训练儿童行走、下蹲或爬行的运动功能,同时锻炼小儿的空间、方向、距离概念,训练眼手的协调能力。

在相互滚球的活动中,还可以让孩子懂得与朋友合作做游戏的乐趣,培养他以后能与其他小朋友一同游戏的兴趣。

方法:(1)训练者与小儿相距1m左右的距离,训练者先把皮球滚向小儿,要他把球滚来,如果小儿把球推到旁边,要他把球拣回来。

(2)让小儿拿着球,训练者距小儿1m左右距离,对他说:“把球给我!”鼓励小儿把球抛给训练者,或由地上滚给训练者,如能做到应该给以称赞。

注意点:(1)本项训练需要小儿能够独立行走或爬行、下蹲和站起的能力。

(2)在训练中小儿往往不能把球准确地滚向训练者,或用力过小,球到不了训练者面前,但他已能与大人一起玩了,有了合作的意识,都是进步的表现。

反复训练后,小儿就能玩得愈来愈好。

2.精细动作训练J2J101搭积木2—3块目的:训练儿童的观察力和手部肌肉的活动能力,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和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方法:(1)先把一块积木让小儿玩耍,然后又给他一块积木,再拿第三块给他玩,使儿童能够把三块积木放在桌子上一起玩。

(2)训练者示范着把一块积木搭在另一块上,再把第三块积木搭上,让小儿模仿搭积木。

如没有成功,大人可以扶着他的手帮助儿童搭积木。

逐步减少帮助,让孩子能够搭2—3块积木不倒下。

注意点:(1)在训练中要让小儿多观察,启发他理解物体之间的关系,看到可以把2块积木叠在一起而加高。

(2)开始时可以先用较大一点的积木,或把大积木放在下面,小积木搭在上面,使训练容易成功,并增加兴趣。

以后慢慢地换成边长2.5cm的小积木。

J2J102向不同方向翻书,每次2—3页目的:训练手的抓握能力和眼手的协调能力,锻炼手腕活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方法:(1)先进行一些基本能力训练,如翻手动作,用手把一边的东西拿到另一边,用前三指抓物等。

(2)把撕不烂的儿童图书给他看,训练者示范用手翻书,鼓励小儿模仿着翻书,可以几页一翻,‘慢慢地能2—3页一翻。

可以向左边翻,也可以向右边翻。

(3)给小儿看自己的相片本或图片,让他自己用手去翻页。

注意点:(1)刚开始时不要求小儿把书拿正,倒着拿也无妨。

(2)用哪一只手翻书不要限制,随小儿自己的选择。

要引导他能向两侧翻书。

J2J103插孔板5根目的:训练手的精细动作和观察、分析能力及眼手的协调能力。

方法:训练者在小儿面前把插孔板的圆棍,一根一根地插进孔板的孔中,告诉他圆棍可以插进孔里去,鼓励小儿模仿插棍。

先给儿童一根圆棍,插进一根后再给一根,要求能插进5根以上。

如果小儿拿着圆棍不能对准圆孔时,训练者可以扶着他的手教他插。

逐步减少帮助,鼓励小儿自己插棍,要多鼓励,多表扬,使他更有兴趣插孔板。

圆棍的高矮和颜色不论。

注意点:(1)握圆棍的动作要正确,一般用前三指或食指握棍,不能全掌握棍。

(2)插棍不要求分圆棍的高低或颜色,也不要求按孔的顺序插棍,只要能把圆棍插进孔中就行。

J2J104将方形板放入形板中目的:训练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的抓握、释放能力,锻炼儿童认识物体与空间的关系以及观察、分析能力。

方法:(1)一般情况下,小儿先能放圆形板。

把圆形板放在儿童面前,让他把圆形板放进圆形孔中,在能放圆形板的基础上,再训练放方形板。

(2)把方形块和方形板放在小儿面前,训练者示范把方形块拿起,放进方形孔中。

然后把方形块给小儿,鼓励他把方形块放进方形孔中。

注意点:训练放方形块时要把其他形板拿走,只有方形块和方形板放在桌子上,避免分散小儿的注意力。

J2J105小丸进瓶、倒出目的:训练于的精细动作和抓握能力,提高眼手协调能力和对空间方位、距离的认识及判断能力,培养儿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理解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对儿童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有意义。

方法:(1)训练者将一个大的透明软塑瓶和几粒玻璃弹子放在小儿面前,玻璃瓶的瓶口5—6cm大小。

训练者将弹子拾起放进瓶中,再摇动瓶子,使之发出响声,又把弹子倒出来,引起小儿注意,然后把玻璃弹子给儿童,让他模仿把弹子放进瓶中,再倒出来。

训练几次后把瓶子换成小瓶口(2.5mm)的透明瓶,弹子换成维生素C片或小糖丸,让小儿继续将小九放进瓶中,再倒出。

能做到时训练者要给以称赞。

(2)训练者与小儿各拿一只小口瓶子和一盘小糖丸,比赛谁把小糖丸放进瓶子里得多,训练者边放边说“1个”、“2个”、“3个”,然后把糖丸倒出来,最后让小儿得胜,得到鼓励和奖赏。

注意点:(1)儿童用手抓握小丸的姿势要正确,应该用前三指或拇、食指抓握。

(2)瓶子离开儿童身体之间的距离要适当,方便小儿双手能够自如地进行活动。

J2J106握笔乱画目的:发展手指的灵活性,培养对色彩的认识能力和握笔的能力。

方法:(1)让小儿坐在小桌前,训练者先用蜡笔在纸上慢慢画一个娃娃脸或小动物,色彩要鲜艳,以引起他的兴趣,然后再把蜡笔给他,教他用全手掌或前三指握笔,并扶住他的手在纸上涂画,画出彩色线条来。

(2)把一张纸和一支蜡笔给儿童,让他在纸上随意乱画,要求能画出线条,形状不论,给予表扬鼓励。

注意点:(1)不管孩子画成什么样子,都要夸奖他,使他兴趣更浓。

(2)先要求能握住笔随意乱画,逐步指导儿童用前四指或前三指握笔。

3.语言能力训练J2Y101有意识地发单音字目的: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要求或指出一个特定的物体或一个动作,’表示语言发育已进人口语表达阶段。

这个时期是儿童语言发育的快速期,及时地进行语言训练,可以促进儿童的语言发育,加速进入语言的口语表达阶段。

方法:家长或训练者利用游戏、对话、儿歌等形式,结合具体的事物或动作,与孩子对话,引导儿童用单字音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或一个特定的动作,如“走”、“要”、“拿”、“坐”“等”等。

注意点:儿童口语表达需要结合实物进行反复训练,才能有意识地一个一个音发出来,经过反复强化后变成自己的语言。

J2Y102回答几岁了目的:训练儿童理解简单句,并用手势语言或单字语回答,能够与人进行语言交流。

方法:(1)训练者和家长经常告诉小儿“宝宝1岁了1”并伸出食指来表示1岁。

(2)训练者问小儿:“你几岁了?”扶住小儿的手,伸出食指表示。

反复训练,逐步减少帮助,让小儿能自己伸出食指表示1岁。

(3)训练者问小儿:“宝宝几岁了?”鼓励小儿说出“1”字来,能用单字音表示。

如果不能说出,可以反复训练他说“1——”。

注意点: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需要反复训练,经常重复、强化,才能使小儿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知道用固定的手势或语音来回答。

J2Y103听口令开始动作目的:理解口令二、二、三,培养听到口令声开始进行动作的能力,同时熟悉数字,为以后学习数数做准备。

方法:训练者在与小儿游戏、活动中,结合“一、二、三——开始!”的口令和手势进行,待口令完了才能开始活动,例如踢球、翻书、游戏等。

开始时可以给以帮助和限制,逐步减少帮助,让儿童能够听到口令后再开始动作。

注意点:不要求小儿会说口令,但要求能听懂口令,并按照口令行动,需要反复多次的训练,才能达到要求。

J2Y104发多个双音目的:这是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儿童的语言发育是由用一个单音,到用一个词重复的双音来表示事物,以后再进展为双词句表达,这样儿童的语言就很丰富了。

方法:训练者和家长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或动作,用双音表示,如“灯灯”、“饭饭”、“打打”、“衣衣”、“尿尿”、“车车”等,训练儿童看到事物也能用双音表示。

J2Y105有音乐节奏感目的:利用音乐的节奏,训练和促进儿童听觉和语言的发育。

方法:(1)播放节奏鲜明、有强弱变化的儿童音乐。

让儿童坐在训练者的腿上,从他的背后握住他的前臂做“指挥”,合着音乐节奏打拍子,变化手臂动作幅度的大小,当音乐停止时动作也停止。

逐渐减少帮助,使婴儿能配合音乐的节奏,自己做动作。

(2)训练者与儿童面对面坐着,合着音乐的节拍,拍桌子或拍手、踏脚。

注意点:乐曲可以反复播放,在平时训练时也播放,使小儿逐步熟悉音乐曲子,反复练习,当他听到音乐时就会做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