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枝杆菌检测芯片诊断菌阴肺结核临床应用
蛋白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肺结核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蛋白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肺结核病的临床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fda95de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d.png)
蛋白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肺结核病的临床诊断价值钱东林【期刊名称】《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年(卷),期】2013(020)005【总页数】2页(P352-353)【关键词】蛋白芯片;结核分枝杆菌;肺结核病【作者】钱东林【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吴江215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91+肺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
目前结核病的诊断方法有:痰涂片、结核菌培养、结核菌基因检测、胸部X线和CT等,但这些方法存在特异性差或需要时间长、敏感性低等缺点。
因此,敏感、特异、快速的检测方法对肺结核病的诊断与鉴别十分重要。
对象与方法1 对象2011年9 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感染科肺结核病组患者194例,年龄16~83岁,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关于肺结核诊断标准。
对照组为40名健康体检者,来自体检中心,年龄21~50岁。
2 方法2.1 仪器及试剂 PBT-X4型生物芯片识别仪及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购自南京大渊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2 操作方法取静脉血2mL分离血清,在芯片上编号,在芯片盒窗口滴加200μL 试剂A,使膜表面完全浸湿,待完全渗入后,室温放置1min,加待检血清100μL,待血清完全渗入后,及时滴加300μL试剂B,待试剂B完全渗入后,滴加500μL 了试剂C,待试剂C完全渗入后,最后滴加300μL试剂D,反应完毕后30min内,将芯片和校正光盘分别放入生物芯片识别仪相应位置,按PBT-X4生物芯片识别仪检测操作步骤,在专门软件的支持下对不同抗原点阵的灰度值进行分析,与CUTOFF值比较,大于或等于CUTOFF值为阳性。
结核分枝杆菌3种特异性抗体,即抗结核菌脂阿拉伯甘露糖(LAM)抗体,抗16KDa抗体及抗38KDa抗体,如果任一抗体检测为阳性,结果则判为阳性。
结果1 蛋白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蛋白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结果见表1。
生物芯片在结核分支杆菌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生物芯片在结核分支杆菌抗体检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46d1d5165ce0508763213ff.png)
生物芯片在结核分支杆菌抗体检测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利用生物芯片技术对结核分支杆菌抗体进行快速检测。
方法利用物芯片标本对2 000例确诊为结核的患者血液进行LAM、16- kDa、38- kDa 信号的检测及结果分析。
结果在2 000例结核患者中,结核LAM、16- kDa、38- kDa指标的检出率分别为47.2%(944/2000)、18.2%(364/2000)、23.2%(464/2000)。
结论生物芯片可用作结核病有效的临床诊断手段。
标签:生物芯片;结核;抗体;检测随着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芯片在遗传病及蛋白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人们采用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对结核等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将其做为结核病在细菌学上临床诊断的手段之一,相关的研究也不断的深入。
当前,人们研究中使用的结核抗原主要有三种,包括:①结核致病细菌的细胞壁蛋白,常用的有38- kDa和16- kDa等蛋白;②结核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抗原,产用的有LAM和TBGL等蛋白;③结核细菌的菌体。
我国现阶段的耐多药性结核病的临床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事态,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探讨利用生物芯片技术对结核分支杆菌抗体进行快速检测,该研究以病原体蛋白分子为模型对结合LAM、38- kDa及16- kDa进行检测和分析。
在检测过程中把抗原点在芯片的膜表面,并将其与患者血清样本进行杂交,以CCD 原理对患者样本进行检测。
该研究就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2 000例结核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了测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实验部分1.1 患者样品来源实验收集了确诊的结核病患者2000例的血清样本,并用50例医院健康体检的血清样本作为对照。
对受试着进行空腹取血,将抽取的血液以1500 转的速度进行离心后取上清液,并进行相关的样本的检测。
1.2 测试方法将蛋白与样本杂交后对样品进行编号处理,在蛋白芯片的盒窗口中加入 4 滴试剂A将芯片膜湿润。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613db5e9b89680202d82546.png)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摘要:基因芯片技术,是指将已知核酸序列的DNA或RNA片段作为探针,在芯片上做成点阵,再与待测标本中的DNA或RN;片段,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杂交,经特定软件的分析处理,获取大量相关基因信息的技术。
本文对该技术及其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基因芯片技术;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脏。
在某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结核病患者因为得不到全程,合理的救治而产生结核耐药,这使得控制结核病的发生发展成为世界性难题。
目前,临床实验室采用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主要有抗酸染色法和细菌培养法等 .2001 年康润田[1]等应用抗酸染色、细菌培养、荧光染色、PCRPCR反向探针膜杂交法,检测59例标本(其中,结合组 43例,对照组 16例)中的结核分支杆菌,比较分析后,阳性率( %) 结果如下图:依上图,可以得出的结论为:抗酸染色法简便、实用、快捷 , 但非结核性分枝杆菌亦可出现阳性结果;细菌培养作为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虽优于抗酸染色法,但时间比较长,影响早期用药;荧光染色和PC是可供选择的检测方法,却可能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而依赖于基因芯片的PC杂交梳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是比较准确的检测方法[1]。
1.基因芯片基因芯片 (gene chip) 技术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 (human genome project,HGP) 的进展而发展起来的 , 它是 21 世纪以来影响最深远的重大科技进展之一 , 是分子生物学、微电子学及物理学综合交叉形成的高新技术。
1.1基因芯片的概念基因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
我们将大量的基因片段按一定的顺序固定在特定的载体上,即为基因芯片,它是专门应用于核酸检测的一种生物芯片。
在一块约1cm2大小的芯片上,可固定数千甚至上万的基因片段,由此形成一个密集的基因方阵,方便对多个基因进行同步检测[2]。
结核蛋白芯片在结核病诊断中临床应用
![结核蛋白芯片在结核病诊断中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370723bb90d6c85ec3ac669.png)
关键词: 结核蛋白芯片; 结核病
中图分类号: R446. 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 - 0979( 2012) 03 - 0086 - 02
结核病是当今全球范围对人类最具威胁的感染性疾病之 一。我国现有结核病人约 450 万例,每年病死近 12 万人[1],造
成上述严峻形势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结核病的早期快速诊断技 术不理想,长期以 来,结 核 病 的 实 验 室 诊 断 主 要 依 赖 细 菌 学 涂 片和培养检查,由于方法所限,严重影响了结核病的及时诊断。 我们使用基因工程表达的结核蛋白 16KD 和 38KD 以及脂阿拉 伯甘露聚糖( LAM) 生产的结核蛋白芯片系统进行检测实验,取 得了较理想的快速诊断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 1 标本来源: 实验组为我院确诊的 480 例结核病患者,男 262 例,女 238 例。其中 348 例肺结核患者同时留取痰标本、支 气管灌洗液。肺外结核包括骨结核、肾结核和淋巴结核。对照 组 400 例为肺部其他疾病患者,男 250 例,女 150 例。 1. 2 方法: ①PPD 皮试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卫生部生物药 品鉴定所生产的 PPD( 1: 2500) 稀释液,于左前臂下 1 /3 掌侧处 皮内注入 0. 1ml,72 小时测量局部硬结,平均直径≥5mm 为阳 性。②痰浓缩集抗酸菌,操作方法参见《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 验规程》[2]。③结核菌快速培养法,操作方法参见《结核病诊断 细菌学检验规程》[2],临床标本经常规前处理后,接种于专用液 体培养基,置于 Bactec MGIT960 系统进行培养。④结核蛋白芯 片的操作,结核分枝杆菌 IgG 抗体检测试剂盒和蛋白芯片阅读 仪由南京大渊生物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在芯片盒窗 口内加入 1 滴 A 试剂,使膜完全浸湿,待完全渗入后,室温放置 1 分钟,加入待测血清 100ul,待血清完全渗入后,滴加 B 试剂 1 滴,待完全渗入后,滴加 C 试剂 2 滴,待完全渗入后,最后滴加 D 试剂 2 滴,反应完毕后 30 分钟内,将蛋白检测芯片放入芯片 阅读仪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根据南京大渊生物技术工程有限责 任公司生产的芯片阅读仪设置参数自动判别。 2 结果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及耐药性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及耐药性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d3e72d280eb6294dd886c28.png)
基因芯片技术发展到今天不过短短 十几年时间.虽然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 问题,但其在基闪表达谱分析、基凶诊 断、药物筛选及序列分析等诸多领域已 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研究的不 断深入和技术的更加完善.基因芯片一 会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发挥出其非凡 的作用。尤其在结核病方面,在分枝杆菌 的基阗分型、菌种鉴定和耐药基因的检 测等方面.将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 们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5参考文献 『1] 朱国萍,解俊.DNA芯片一世纪之交的
非接触微机械印刷法r『'0sPOT和软光刻 复制等。主要有两种基本方法.①原位合 成:“3:②合成点样法[,一]:另外一种方法 是合成点样的改进型。除上述3种方法 外,还有以凝胶块为阵点的芯片或者也 可以通过导电的吡咯单体的聚合形成微 阵列。探针的荧光素标记分为间接标记 和直接标记。间接标记是指将生物素连 接在探针上.利用亲和素对生物素有极 高亲和力的原理.进行分子杂交.然后用 偶联有荧光素或链霉亲和素进行检测。 直接标记是通过荧光素直接与探针核苷 或磷酸戊糖骨架共价结合。或掺入荧光 素一核苷三磷酸以标记探针.杂交后,直 接检测荧光信号m】。(2)样品的制备。包 括样品DNA或RNA的分离提纯和用 PCR技术对靶基因片段扩增以及对靶基 因标记。将样品进行提取、扩增,获取其 中的蛋白质或DNA、RNA.然后用荧光标 记。由于目前的检测体系还不能检测出 未扩增的标记样品.所以待测样品在杂 交前一般都要进行PCR反应。在扩增过 程中对靶DNA进行标记。(3)基因探针 的固定化。生物分子探针是与靶分子互 补的序列。基因探针的固定化方法目前 常用的有两种:聚赖氨酸法、醛基一氨基 法。(4)杂交反应。杂交反应是一个复杂 的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选择合适的 反应条件使生物分子问的反应处于最适 状况中。(5)芯片信号的检测与分析。样 品中靶基因与固定在芯片上的探针发生 特异性杂交而结合在芯片上的不同点. 荧光素分子受特定波长的激发光照射出 特定波长的荧光,杂交越完全,得到的信 号也就越强。 2基因芯片技术在结核病研究中的应 用 2.1 基因芯片技术用于分枝杆菌菌种鉴 定 NTM的分离率全国差异很大[-引。 2000年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率平均为 11.1%,耐药率为95.9%,耐多药率为 83.7%[”Ⅲ。NTM具有天然的对抗结核药 物的耐受性。传统的分枝杆菌菌种鉴定 是鉴定结核杆菌复合群和非结核分枝杆 菌,耗时长,步骤繁琐。最近发展起来并 广泛使用的快速培养技术.如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be3ed54d4d8d15abf234eb0.png)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8-01-15T16:36:22.36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8期作者:孙百芹权利[导读]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XDR—TB)感染已经对结核病防控工作构成严峻挑战。
黑龙江省鸡西市传染病医院检验科;邮编158100孙百芹权利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肺结核病患者达500万,占全球总数的1/4。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XDR—TB)感染已经对结核病防控工作构成严峻挑战。
用基因芯片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是临床基因诊断上升一个新的台阶,它能呈现结核病患者耐药信息,实现对结核病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为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实现个体化治疗。
适用于临床长期服用抗结药物者、不规范治疗结核病患者、慢性结核患者(经多次不规则治疗后痰菌仍阳性的肺结核患者)、与耐多药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的涂阳患者、复治涂阳患者(包括复治失败患者)、治疗3个月痰涂片仍阳性的初治涂阳患者的结核耐药检测。
能显著提高耐药结核病早期发现水平,使患者得以及时隔离和治疗,减少耐药菌株的传播,有助于提升医院及科室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增加公共卫生安全,有很高的社会效益。
它具有快速、灵敏度高、性能好、简便等特点。
8小时内可以获得耐药检测结果(常规的药敏培养要4-6周)能检测到的结核分枝杆菌最小为1.0×104copies/mL。
准确性达95%,特异性达98%,重复性达99%上。
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肺结核患者200例,其中男136例,女64例,年龄14~88岁(中位数48岁);为鸡西市传染病院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住院期间确诊的肺结核患者,收集痰液标本进行液化和培养。
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依据为肺结核诊断标准 (WS288—2008)E“。
试剂由深圳亚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基因芯方法结果如下讨论近年来,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方法已有很多报道结核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
基因芯片技术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和结核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及评价
![基因芯片技术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和结核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1c32c0c964bcf84b9d57ba6.png)
前景 。
关键词 : 基 因芯 片 ; 分枝杆菌 ; 结核 ; 检测 ; 符合率 ; 利福平 ; 异 烟肼 中 图分 类 号 : Q 7 8 9 文献标识码 : A
合 率为 8 9 . 5 ( 4 7 0 / 5 2 5 ) , Ka p p a 值为 0 . 7 1 , P >O . 0 5 ; 两种药物药 敏结果总符合 率为 9 2 . 0 ( 9 6 6 / l 0 5 0 ) 。结 论 基 因 芯 片 技术 能 够 准 确 地 筛 选 出 非 结 核 分 枝 杆 菌 ; 对 利 福 平 和 异 烟 肼 耐 药 性 检 测 与 培 养 法 有 很 好 的符 合 率 和 高 度 一 致
b e r c u l o s i s d r u g r e s i s t a n c e LI Xi a o f e i , LI ANG Gu i — l i a n g , PU Do n g , e t a 1 . ( 1 . De p a r t me n t o J Bi o me di c a l En g i
—
—
2 0 4
Ch i n J La b Di a g n, F e b r u a r y, 2 0 1 5, Vo l 1 9, No . 2
文章编号 : 1 0 0 7 —4 2 8 7 ( 2 0 1 5 ) 0 2 —0 2 0 4 0 4
基 因芯 片技 术 在 分 枝 杆 菌 菌 种 鉴 定 和 结 核 耐 药性 检测 中 的应 用 及 评 价
生物芯片在结核分支杆菌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生物芯片在结核分支杆菌抗体检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1954f1fa2161479171128bd.png)
随着基 因技术 的快速发展 ,生 物芯片在遗传 病及蛋 白检测 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2 o世纪 9 o 年 代人 们采用分子生物学的原 理对结核等进 行了相关 的研究 。并将 其做为结 核病在细菌 学上 临床诊断 的手段 之一 , 相关 的研究也不 断的深入 。当前 , 人们研
以上年龄组 。图 1 为患者各年龄段 阳性 的发 生率 。 从图 1 中可以
分子为模 型对结合 L A M 、 3 8 一k D a 及1 6 一k D a 进行检测 和分析 。
在检测过 程中把抗原点在芯 片的膜表面 。并将 其与患者 血清样 本进行杂交 , 以C C D原理对患 者样 本进行检测 。该研究 就 2 0 0 9 年1 月一2 O 1 2年 1 2月 间收治 的 2 0 0 0例结 核患 者 的血清样 本 进 行了测试 , 现将结果报道 如下。
【 摘要】目的 探讨利用生物芯片技术对结核分 支杆 菌抗 体进 行快速检测。方法 利用物 芯片标本对 2 0 0 例 确诊 为结核 的患 者血液进行 L A M、 1 6 一k D a 、 3 8 一k D a信号的检测及结果分析 。结果 在 2 0 0例结核患者 中, 结核 L A M、 1 6 一k D a 、 3 8 一k D a指 标 的检 出率分别为 4 7 . 2 %( 9 4 4 1 2 0 0 0 ) 、 1 8 . 2 %( 3 6 4 1 2 0 0 0 ) 、 2 3 . 2 %( 4 41 6 2 0 0 0 ) 。结论 生物芯片可用作结核病有效的临床诊断手段 。 【 关键词】 生物芯 片; 结核 ; 抗体 ; 检 测
影像与检验
C h i n a & F o r e i g n M e d — c i a l T r e a t m e n t 口固 — ■ ■ 譬 誓 一
基因芯片检测临床标本结核分枝杆菌
![基因芯片检测临床标本结核分枝杆菌](https://img.taocdn.com/s3/m/95d456d8580216fc710afd3d.png)
基因芯片检测临床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目的:评价基因芯片檢测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符合标准的432例进行基因芯片耐药基因技术检测,同时进行传统比例法药物敏感试验,后者作为金标准,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评价。
结果: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菌异烟肼耐药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13%和89.88%,与金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菌利福平耐药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57%和91.95%,与金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菌同时耐异烟肼和利福平(耐多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11%和90.14%,与金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是一种快捷、简便、灵敏度高的方法,对于结核菌耐药性的检测具有很好的效果,但直接用于临床标本检测结核菌的耐药性不够理想。
标签:基因芯片;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曾一度得到控制,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呈现“复燃”的趋势,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出现,耐多药菌株的产生,耐药结核病控制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进一步推进耐药结核病防治工作,医务工作者开展了大量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研究,试图以基因芯片快速检测技术替代耗时的传统检测方法。
本研究以传统的比例法药物敏感试验为金标准,评估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临床各种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了解基因芯片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价值,从而为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抗结核治疗方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住院和门诊患者,收集患者留取的各种标本共计1350份,每份标本直接行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和罗氏培养,剔除了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对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阳性同时罗氏培养阳性的标本共计432份纳入进一步研究。
432份阳性标本直接行基因芯片技术耐药基因检测和比例法药物敏感试验,了解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和利福平的耐药情况。
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法检测对结核病辅助诊断的应用
![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芯片法检测对结核病辅助诊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66b986b5acfa1c7aa00cc3f.png)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T h e p o s i t i v e p r e d i c a t i v e v a l u e a n d n e g a t i v e p r e d i c a t i v e v a l u e o f p r o t e i n c h i p me t h o d we r e 7 0 . 3 %( 1 2 1 / 1 7 2 )a n d
i n c l u d i n g 2 7 9 s a m p l e s f r o m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1 6 0 s e n a m s a m p l e s f r o m p u l mo n a r y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c a s e s a n d 1 1 9 s a m p l e s f r o m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o t h e r d i s e a s e s )a n d 2 7 9 s a mp l e s f r o m h e a l t h y s u b j e c t s . T h e r e s u l t s w e r e c o m p a r e d w i t h t h o s e o b s e r v e d b y mi c r o s c o p y . R e s u l t s T h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a n d s p e c i i f c i t y o f p r o t e i n c h i p me t h o d w e r e 7 5 . 6 %( 1 2 1 / 1 6 0 ) a n d 8 7 . 2 %( 3 4 7/3 9 8 )
蛋白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结果分析(一)
![蛋白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结果分析(一)](https://img.taocdn.com/s3/m/a518dff449649b6648d747c4.png)
蛋白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结果分析(一)〔摘要〕目的:分析结核菌的特异性细胞壁脂阿拉伯甘露糖(LAM)的抗体、16KDa抗体和38KDa 抗体3种特异性抗体的检出率及临床意义。
方法:用PBI型生物芯片识别系统及相应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
结果:在检测的434例标本中,全阴占62.7%,3种抗体均为阳性的占4.1%,LAM抗体和38KDa抗体同时阳性占29.5%,LAM抗体单项阳性的占2.8%,16KDa抗体单项阳性占0.9%。
结论:LAM抗体、16KDa抗体和38KDa抗体的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结核杆菌抗体;蛋白芯片技术检测;结果分析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uintuberculosis)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目前全球有结核患者2000万人,我国目前有4亿人感染过结核菌,现有的传染性核患者达200万人。
利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抗结核菌的特异性细胞壁脂阿拉伯甘露糖(Lipoarabinomannan,LAM)抗原的抗体、16KDa抗体和38KDa抗体3种对结核杆菌诊断具有特异性的3种抗体,对结核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实验方法1.1标本来源2005年6月至2004年6月,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
1.2仪器及试剂PBI型生物芯片识别系统及相应试剂盒,南京大渊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3操作方法取静脉血2ml,分离血清。
按本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2结果2.1试验结果434例血液标本中有162例标本检出3种抗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抗体,阳性率为37.3%。
结果见表1。
表1434例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检出结果(略)3讨论3.1结核分枝杆菌的LAM是细胞壁重要组成成分结核菌的LAM含量比其他分枝杆菌的含量高许,因此许多研究都认为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LAM抗体是诊断结核病的重要标志之一。
LAM要分布于细胞壁表面,组成成分为碳水化合物。
基因芯片快速检测分枝杆菌技术辅助诊断小儿结核病的临床研究
![基因芯片快速检测分枝杆菌技术辅助诊断小儿结核病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ea37bd30b4c2e3f562763a7.png)
基因芯片快速检测分枝杆菌技术辅助诊断小儿结核病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基因芯片快速检测分枝杆菌技术在辅助诊断小儿结核病方面的临床研究。
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住于该院的经临床、放射线疑诊0~14岁肺结核77例为观察对象,采用晶芯@结核病分子诊断系统对观察对象痰标本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最终诊断相比较,并与罗氏痰培养结核菌法、痰涂片找结核菌、DNA检测、PPD试验、结核抗体、对INH\RFP耐药性及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结果进行对比,分别计算各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从而判断基因芯片技术在诊断儿童结核病可行性、敏感、快速。
结果重症结核感染17例,其中有9例(11.69%)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7例(9.09%)合并有结核性脑膜炎,1例(1.3%)合并骨结核。
检测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基因芯片法和罗氏培养法比较χ2 =2.286,P=0.515,Kappa=0.604,检测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基因芯片法和罗氏培养法比较χ2 =58.77,P<0.05,Kappa=0.587。
基因芯片法与罗氏培养法、PPD试验、结核DNA、结核抗体、痰涂片多重比较,χ2 =64.91,P<0.05。
结果基因芯片法可以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与罗氏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拥有中等一致性,其快速、无创,可以用于辅助诊断小儿结核病。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tudy of rapid detec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by gene chip in the diagnosis of pediatric tuberculosis.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clinical,X-ray suspected 0-14 years ol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70 cases in July 2014 to July 2015 live in our hospital as the observation object by Jingxin @ TB molecular diagnostic system of the observed object sputum specimens were detected,test results and final diagnosis was compared,in parallel with Roche sputum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sputum smear,culture on the find tuberculosis bacteria,DNA testing,the PPD test,tuberculosis antibody,on drug resistance of INH\RFP and of non tuberculosis mycobacterium species identific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were calculated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detection method,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gene chip technique in the diagnosis of childhood tuberculosis feasibility,sensitive,rapid. Results 17 cases of severe tuberculosis infection,including 9 cases (11.69%)were blood disseminat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7 cases (9.09%)with tuberculous meningitis,1 cases (1.3%)with bone tuberculosis. Detection of isoniazid resistant related genes and gene chip method and Roche culture method χ2=2.286,P = 0.515,Kappa = 0.604,detection of rifampin resistance related gene,gene chip method and Roche culture method χ2=58.77,P 0.05,说明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于检测利福平耐药方面,基因芯片法和罗氏培养法卡方检验P<0.05,说明两种方法在检测利福平耐药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基因芯片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及结核耐药基因检测的诊断价值
![基因芯片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及结核耐药基因检测的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3616bdb7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9.png)
基因芯片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及结核耐药基因检测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研究基因芯片检测应用在分枝杆菌菌种的鉴定以及结核耐药基因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采集的158例痰涂片检测为阳性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将采集的患者痰液标本进行基因芯片检测鉴定以及使用全自动分枝杆菌检测系统(BD BACTEC MGIT 960,以下简称“MGIT-960”)培养,并实施耐药性检测分析。
对比不同方法的一致性。
结果:RFP检测中,124例患者样本内通过基因芯片法与培养法结果相同均为115例:以MGIT-960培养为参考,基因芯片法准确定为92.7%、灵敏度为79.3%、特异性为96.8%、Kappa为0.790;INH的检测中,124例患者样本内通过基因芯片法与培养法结果相同均为98例,基因芯片法准确定为88.3%、灵敏度为78.1%、特异性为92.4%、Kappa为0.712。
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
结论:利用基因芯片检测能够精准地鉴定出菌种类型以及耐药基因检测,且与MGIT-960培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基因芯片;分枝杆菌;菌种鉴定;耐药基因;肺结核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采集的158例痰涂片检测为阳性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其中男性患者99例、女性患者59例,患者年龄为16~70岁,平均年龄(46.58±11.24)岁。
研究中患者均符合《肺结核诊断》(WS288-2017)中肺结核临床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重大疾病;经过病理检测后确诊为肺结核。
1.2 仪器及试剂基因芯片检测平台及分枝杆菌配套试剂生产厂家为北京博奥生物有限公司,其中包含DNA提取液、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试剂、RNA杂交缓冲液等;MGIT-960培养设备以及试剂生产厂家为美国碧迪公司1.3 方法使用基因芯片检测16种分枝杆菌,结核耐药基因检测为利福平(RFP)耐药性基因rpo上的6个点位(见表1)以及异烟肼(INH)耐药性基因KatG与inhA 启动子的各1个位点(见表2)。
结核生物蛋白芯片在结核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结核生物蛋白芯片在结核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6b177f2524de518964b7d7e.png)
结核 生物 蛋白芯 片在 结核病 早期诊断 中的应用
刘 伟
( 吉林 省白城市 传染病医院 ,吉林 白城 1 3 7 0 0 0 ) 【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结核分枝杆茵 L A M、1 6 K D、3 8 K D抗原的 I g G抗体说明其检 出率和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对 2 0 1 3年 1 月至 2 0 1 3 年
3 . 3 防治措 施
7 ~ 1 O m L 左 右 的血 液 ,进行 送血培养 ,与此 同时要对 呼吸道 、肠道和
泌尿道等方面进行标本采集和培养。对所有患者要及时进行血常规检
查 在 药敏没有 明确之前 ,医护人 员要对患者 的感染途径 、临床症状 以及体 征进行经验 性治疗 ,依 照经验对 患者进行 抗感染治疗 。等培养 结果 出来之后 ,利用结果对 抗生素进 行调整使用 ,本院对2 6 例患者 采 用抗生 素治疗 ,治疗时 间平均 为 ( 1 2 . 5 士5 . 3 )d 。
针对 以上 的几种现象 ,对血液病 院内大肠埃希 菌进行预 防和及早
诊 治是非常重要 的 ,要保 障患 者们的生命安全 ,医护人员必须 要做 到
亡 。在 化疗 之后 , 由于患者 的机体抵 抗力 比较差 ,因此很容 易 出现感 染现象 ,大肠埃希 菌是导致 患者感染 的主要病原 菌之一 。经过研究 中 发现 ,中性粒细胞 的减少 是患者 出现败血症 的主要原 因,另外非 中性 粒细胞减少 主要以不动杆菌 以及 金葡菌 比较常见 。 在 本组 的3 0 0 例血 液患 者当 中 ,发 生感染 的总共有 8 O 例病 患者 , 大肠 埃希菌 败血症感 染者2 6 例 , 占总数 的3 2 . 5 %。在所 有病原 体 当中 排名最 高 ,这与 国外的调查研 究极为 相似 。因此 ,临床治疗 医师一定 要对血 液合并大肠 埃希菌败血 症引起 足够 的重视 ,本次2 6 例 大肠埃希 菌感 染患 者 ,患病 的 时间 均 发生在 联合 化疗 过程 中、造血 干 细胞移 植手 术 、免疫 抑 制剂之 后 。患 者在 出现 感染 的时 候 ,其 中性粒 细胞 均大 量减少 或者 缺乏 ,有2 4 名 患者 的败血症 发生 时候粒 细胞 ≤0 . 1 × l 0 / L ,占总数 的9 2 . 3 %。由此看 来 ,中性粒 细胞 的减少和缺乏 现象 ,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临床价值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临床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eb3b4819da38376bae1fae34.png)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临床价值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685例结核病临床疑似病例的临床资料,采用晶芯结核分枝杆菌生物芯片技术进行检测。
结果本组685例临床疑似病例中,阳性135例,阳性率为19.7%,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结核131例,非结核4例,阳性率为19.1%。
耐药基因检测68例,利福平和异烟肼基因突变12例,总突变率为17.6%,其中11例为利福平和异烟肼均耐药,双重基因突变率为16.2%,另1例只耐利福平。
利福平总突变率为17.6%,异烟肼总突变率为16.2%,耐多药率为16.2%。
结论晶芯结核分枝杆菌生物芯片技术用于临床诊断结核病及其耐药性,能够缩短诊断时间,提高临床时效性,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结核分枝杆菌;基因芯片;结核病诊断国内每年有将近13万人因结核病死亡[1],且有将近12万新发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未来数年内可能出现耐药菌为主的流行态势[2]。
目前,结核病诊断的标准方法主要包括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抗酸菌痰涂片镜检、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等,但是其普遍存在特异性差、灵敏度低或需时长的缺点[3],本院引进国内最新的结核诊断技术——晶芯结核分枝杆菌生物芯片诊断系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进行大规模遗传多态性检测的新方法[4],其应用于临床诊断结核病,提高了时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2013年3月1日~2013年9月30日接受诊治的结核病临床疑似病例共685例,其中男性363例,女性322例;年龄9~76岁,平均(34.51±2.28)岁;其中临床诊断结核病病例681例,包括185例痰结核菌培养阴性肺结核,157例痰结核菌培养阳性肺结核,193例结核性脑膜炎,95例结核性胸膜炎,51例骨结核。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4例。
1.2 试剂与仪器Extractor 36核酸提取仪、BioMixerⅡ芯片杂交仪、Slider Washer芯片洗干仪、LuxScan 10 K-B芯片扫描仪、晶芯分枝杆菌菌种鉴定试剂盒、晶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试剂盒,均购自博奥生物有限公司。
基因芯片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非痰标本检出和耐药性检测的临床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非痰标本检出和耐药性检测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9d48ee3ccbff121dc36833f.png)
基因芯片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非痰标本检出和耐药性检测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基因芯片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非痰标本检出和耐药性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择我院结核科288例涂片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采集样本分别进行基因芯片检测和罗氏培养,分别标本检出情况和耐药情况。
结果:共计检出分枝杆菌240株,检出率为83.33%,其中,MTB复合群176株,NTM64株,NTM中鸟分枝杆菌居多,占73.4%(47/64)。
初治涂片阳性155例,复治涂片阳性85例。
对初治涂片阳性标本进行耐药性检测,异烟肼耐药24例,与金标准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芯片技术的灵敏度为86.67%,特异度为92.14%;kappa值为0.81,为高度一致性。
利福平耐药32例,与金标准相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芯片技术的灵敏度为90.48%,特异度为91.44%;kappa值为0.85,为高度一致性。
结论:基因芯片技术能够迅速、准确的判断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利福平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用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基因芯片技术;结核分枝杆菌;非痰标本;耐药性结核病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着公共健康,至今该病都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
在中国,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1]。
由于治疗的不规范性,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不断增加,有可能会成为将来结核病的主导态势,给治疗增加难度。
目前,临床上用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式有多种,但大部分所需要的检测时间较长,不利于早期诊断[2]。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芯片技术开始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
本文将对基因芯片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非痰标本检出和耐药性检测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分析,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资料选择我院结核科2018年5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涂片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8例,女性40例,年龄23-81岁,平均年龄(48.32±6.7)岁。
利用基因芯片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及其利福平耐药性的分析
![利用基因芯片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及其利福平耐药性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8c5337998fcc22bdd10d8e.png)
利用基因芯片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及其利福平耐药性的分析目的:讨论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应用在结核分支杆菌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利福平耐药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收治治疗的500例结核病患者,通过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结核病患者的结核杆菌以及利福平耐药性实施检测。
结果:对于结核患者来说,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对其结核分支杆菌进行检测的阳性率为80.0%,而细胞培养组与痰涂片组的阳性率分别为36.0%与40.0%,其基因芯片组的阳性率明显的高于细胞培养组与痰涂片组。
结论:应用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结核病患者的结核杆菌以及利福平耐药性实施检测具备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中值得被广泛的推广使用。
标签:基因芯片;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利福平;耐药性结核病是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具有着病例发现率低、高感染率、高耐药率、高患病率、低递减率以及高死亡率等特征,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等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已经逐渐的变成重要的社会问题与公共卫生问题[1]。
因为人口流动的变化、艾滋病病毒和结核菌的双重感染以及耐药结核病的持续蔓延等,导致结核病的病情出现恶化,从而导致结核病的防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难题[2]。
因为基因芯片具备着高度自动化、快速高效、大规模、高通量、高灵敏度以及高度并行性等优势,因此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研究主要讨论分析了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应用在结核分支杆菌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利福平耐药性,其具备着显著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收治治疗的500例结核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280例,其年龄为22~72岁,平均为(45.2±4.5)岁;女性患者为220例,其年龄为21~75岁,平均为(44.9±3.6)岁;全部患者在年龄以及疾病症状等方面进行对比都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对全部患者的晨痰标本进行采集,根据全国结核病检验标准实施药敏试验、分支杆菌培养、痰涂片以及菌种鉴定等操作。
芯片技术在菌阴肺结核诊断中临床应用
![芯片技术在菌阴肺结核诊断中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20ce57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1.png)
芯片技术在菌阴肺结核诊断中临床应用谢良冬;王昱云;曾忠;王艳【摘要】目的:探究芯片技术在菌阴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肺结核患者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40例。
观察组采用芯片技术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实验(PPD)进行诊断,比较2组诊断方式的应用价值。
结果经过临床诊断后,观察组诊断方式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诊断方式的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两种方式联合检测出的阳性者有79例,说明其敏感性为87.8%,明显高于单纯采用蛋白芯片或PPD诊断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菌阴肺结核患者采用结核蛋白芯片进行检测的临床价值较高,与PDD检测方式联用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6(022)029【总页数】2页(P59-60)【关键词】菌阴肺结核;诊断;芯片技术【作者】谢良冬;王昱云;曾忠;王艳【作者单位】江西 341000 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西 341000 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西 341000 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西 341000 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结核病是临床上对患者威胁较大的一类感染性疾病,约有65%~75%的肺结核患者存在痰结核分枝杆菌涂片阴性肺结核,且该类病菌的培养时间较长、阳性率较低,临床上多采用X线胸片、临床症状[1]等作为检测依据,诊断特异性不高,因此,对该类结核病的临床治疗较为困难。
为了寻求更好的临床诊断方法,本次研究对90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并对其中的50例患者采取芯片技术进行临床诊断,旨在探究该诊断技术在菌阴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为疾病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现将统计资料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呼吸科门诊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2]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核分枝杆菌检测芯片诊断菌阴肺结核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7-06-14T15:41:14.72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下第8期作者:牛丽梅李秀芳张力童李迪[导读] 所以说以上五种抗原在特异性以及敏感性方面存在着互补,联合检测既能保证特异性又能提升诊断敏感性。
(齐齐哈尔市结核病防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2)
[摘要]目的探究对菌阴肺结核患者采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芯片来进行检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痰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30例病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非肺结核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别使用蛋白芯片技术来对结核杆菌里的CFP10、ESAT-6和LAM并38KD以及16KDa五种成分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
结果结核组患者阳性检出率为73.3%,非结核组阳性检出率是1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菌阴性非结核患者采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芯片进行诊断较为方便有效,而且特异性较好,能够对快速诊断结核病起到辅助的作用。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检测芯片;菌阴肺结核;结核抗体
肺结核病属于慢性传染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严重的危害,现今世界上感染肺结核的患者大约有20亿人,且以每年90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而中国的结核患者总数约占世界全部患者人数的15%[1]。
此外,肺结核的传播性较大、治疗所需的时间长、治疗的费用偏高等共同造成了感染肺结核的人数增加快,管理的难度大,这增加了结核防治工作的难度。
所以,尽早的发现肺结核是当前控制结核发展和传播的最重要方式。
本文采用结核分支杆菌检测芯片对肺阴性结核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来齐齐哈尔结核病防治院接受治疗的30例痰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28岁,平均(49.6±4.7)岁。
同期选取30例非肺结核的常人作为对照组,包括15例男性和15例女性,年龄在29岁至60岁之间,平均(48.3±4.2)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仪器和试剂
结核分枝杆菌芯片检测系统试剂盒以及芯片阅读仪,美国强生2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肺功能分析仪,全自动酶标仪和洗板机,血气分析仪,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奥林巴斯P60纤维支气管镜等。
1.2.2痰涂片、痰培养以及鉴定菌型
严格遵照《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进行操作。
1.3判定标准
对结核杆菌中的五种成分进行检测即CFP10、ESAT-6以及LAM、38KDa和16KDa,其中有一抗体检测呈阳性,则结果评定呈阳性;五项结果全是阴性,则结果评为阴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核组患者检出阳性22例(73.3%),阴性8例(26.7%),阳性检出率为73.3%,非结核组患者检出阳性4例(13.3%),阴性26例(86.7%),阳性检出率13.3%。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结核蛋白芯片检测技术是最近几年新研发出来的新型的诊断结核病的一种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芯片技术以及免疫渗滤技术同时检测多种结核的特异性抗体[2]。
一般发生重症感染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以后机体的免疫力产生抑制和下降,使患者机体内部的抗体水平显著的较检测下限低,导致结核菌素检测的相关结果呈现阳性的概率显著降低,此外,在患者免疫力较低的时候,往往会缺少典型的症状以及影像等。
故而,如果一些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疑似患有结核病且胸部影响结果不具典型特征的时候,可以利用结核蛋白芯片检测来进一步的对患者进行诊断。
在临床上常用的结合蛋白芯片检测技术包括抗酸染色以及结核菌培养和结合杆菌PCR等,能够更加快速的,更加灵敏的进行诊断,和胸部影像学检查相互结合能够有效的降低临床中对结核病的漏诊概率。
本研究结果表明,结核蛋白芯片对结核患者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的检测中阳性检出率是73.3%,特异性是86.7%,这与以往国内的一些报道相符合[3]。
结核菌入侵到机体以后,会大量的进行繁殖,同时会产生较多的抗原,特别是释放的结核蛋白抗原会对机体产生刺激,使之产生出大量的IgG抗体[4]。
一般而言,接触抗原的数量愈大频率愈高,更强的IgG抗体就会愈多。
正生长的结核菌会大量的产生出一种和结核分枝杆菌形成细胞壁有关系的复合糖脂类--脂阿拉伯甘露糖LAM抗原。
被结核菌感染的人中有四分之三的人会产生LAM的特异性抗体。
而结核分枝杆菌中的38kD以及16kD的抗原是其特有的两种抗原,此二者和非结核的或者其他类型分枝杆菌之间无交叉反应,在诊断中具有极高的特异性[5]。
所以说对LAM以及38kD和16kD蛋白这三种抗原的抗体联合检测在进行结核菌感染的血清学诊断中有非常高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
ESAT-6是一种早期具有分泌性的低分子量抗原6kD抗原靶,而CFP10即培养滤液蛋白10,这两种物质都能够特异性的区分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TB)的患者和接种卡介苗(BCG)的患者以及分枝杆菌中非致病性的感染者。
所以说以上五种抗原在特异性以及敏感性方面存在着互补,联合检测既能保证特异性又能提升诊断敏感性。
总之,采用结核分枝杆菌芯片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作为诊断结核病的一种辅助方式,不仅快速而且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对菌阴性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杜秀然;李春霞;刘锐;李振生;王显雷;李幸彬.结合生物蛋白芯片技术队肺结核的诊断价值[J].河北医药,2015,37(1):40-42.
[2]吴友根;李朝金;杨兴萍;刘红兵;余碧;肖舒元;张丽;罗菊华;侯松高.结合蛋白芯片检测对结核病诊断的价值[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8):1317-1319.
[3]张仁卿;邓长国.结核蛋白芯片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J].四川医学,2016,37(10):1140-1143.
[4]米晓燕;刘春燕;李小谋;张琳.蛋白芯片法检测结核抗体在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2011,32(31):6545-6546.
[5]竺澎波;陈虹;高鸣.结核蛋白芯片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5):2593-2595.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FZD-201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