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蘑菇大全.ppt

合集下载

毒菌中毒PPT课件

毒菌中毒PPT课件

积极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有肝损害者:给予保肝治疗 有精神症状或有惊厥者给予镇静或抗惊厥 治疗
毒蕈中毒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梁凌霄
蘑菇是一类真菌,又称为蕈,毒蕈乃指有毒 的野生蘑菇。毒蕈种类繁多,世界上约有毒蕈 200余种,我国已发现有190多种,食用后能致死 的达30多种,其中引起人严重中毒的约有10种。 烟威地区鹅膏属的毒蘑菇最多,常见的毒蘑 菇有簇生沿丝伞、毒粉褶菌、格纹鹅膏菌、灰鹅 膏菌、小毒蝇鹅膏菌、赭盖鹅膏菌和锥鳞白鹅膏 菌等。
有毒,不可食。 误食中毒后,潜伏 期短的约半小时, 有时长达6小时,发 病后出现强烈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 心跳减慢、呼吸困 难、尿中带血,中 毒症状往往近似含 有毒伞肽的毒伞。



神经精神型 多由毒蝇伞、豹斑毒伞等引起 潜伏期:食后10余分钟至2小时, 临床表现:除出现胃肠炎型症状外,尚有 瞳孔缩小、多汗、唾液增多、流泪、兴奋、 幻觉、步态蹒跚、心率缓慢等。少数病情 严重者可有谵妄、幻觉、呼吸抑制等表现, 个别病例可因此而死亡。 此型多预后良好。
大鹿花菌







多脏器损伤型 在各种毒蕈中毒最严重,病程长且重,病死率50%-90%,占全部毒蕈中毒 死亡人数90%以上,多为误食毒伞、白毒伞、鳞柄毒伞等所引起。 潜伏期:在食后数小时至30小时,—般无任何症状。 胃肠炎期:可有吐泻,但多不严重,常在1天内自愈。 假愈期:此时病人多无症状,或仅感轻微乏力、不思饮食等。实际上肝脏损 害已经开始。轻度中毒病人肝损害不严重,可由此进入恢复期。 内脏损害期:此期内肝、脑、心、肾等器官可有损害,但以肝脏的损害最为 严重。可有黄疽、转氨酶升高、肝肿大、出血倾向等表现。 精神症状期:部分病人呈烦躁不安或淡漠,嗜睡,甚至昏迷、惊厥。可因呼 吸、循环中枢抑制或肝昏迷而死亡。 恢复期:经过积极治疗的病例一般在2~3星期后进入恢复期,各项症状、体 征渐次消失而痊愈。 此外,有少数病例呈暴发型经过,出现多功能脏器衰竭竭,l~5日内死亡。

毒蘑菇大全.ppt

毒蘑菇大全.ppt

无条纹,
❖ 菌盖初期近卵园形至钟形,开伞后近平展,表 面灰褐绿色、
❖ 烟灰褐色至暗绿灰色,往往有放射状内生条纹。 菌肉白色。
❖ 菌褶白色,离生,稍密,不等长。菌柄白色, 细长,
❖ 圆柱形,长5-18cm,粗0.6-2cm,表面光滑或 稍有纤毛状鳞片及花纹,基部膨大成球形,内 部松软至空心。菌托较大而厚,呈苞状,白色。 菌环白色,生菌柄之上部。 夏秋季在阔叶 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 粉红枝瑚菌
❖ 又称珊瑚菌、扫帚菌、刷把菌
❖ (四川)、鸡爪菌、则梭校
❖ (西藏)、粉红丛枝菌
❖ 子实体浅粉红色或肉粉色,
❖ 由基部分出许多分枝,形似海
❖ 中的珊瑚。子实体高达10-5cm,宽5-10cm,干 燥后呈浅粉灰色。每个分枝又多次分叉,小枝顶 端叉状或齿状。菌肉白色。
❖ 多生于阔叶林中地上,一般成群丛生在一起。 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甘肃、 四川、西藏、安徽、云南、福建等地。
❖ 臭黄菇 ❖ 又称鸡屎菌(广西)、油辣菇 ❖ (四川)、黄辣子、牛犊菌 ❖ (广西)、牛马菇(福建)。 ❖ 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土黄至浅 ❖ 黄褐色,表面粘至粘滑,边缘 ❖ 有小疣组成的明显的粗条棱。 ❖ 菌盖直径7-10cm,扁半球形, ❖ 平展后中部下凹,往往中部土褐色。菌肉污白色,质脆,具腥臭味,
❖ 分布于我国吉林、江苏、安徽、台湾、 河南、河北、黑龙江等地区。

介味滑锈伞
❖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表面光滑,粘,初期扁 平球形,后期中部稍突起,深蛋壳色至深肉桂色, 直径一般5-12cm,边缘平滑。菌肉白色。菌褶 浅锈色,稍密。菌柄柱形,长约10cm,粗12cm,污白色或带锈黄色。 夏秋季常生在针 阔叶混交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于

毒蘑菇中毒汇报ppt课件

毒蘑菇中毒汇报ppt课件

康复期管理建议
01
02
03
04
观察病情变化
在康复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 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
能出现的并发症。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给予合 理的营养支持,促进身体康复

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如焦虑、抑郁等,给予相应
的心理干预和治疗。
定期随访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评估其 身体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提
促进社会支持
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更多 的社会支持,如家庭、朋友、社 区等的关心和支持,有利于患者 更好地应对中毒事件带来的心理
创伤。
提高公众认知度和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社区、学校等 途径加强毒蘑菇中毒的宣 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毒蘑 菇的认知度和识别能力。
普及自救知识
向公众普及毒蘑菇中毒的 自救知识,如催吐、洗胃 等应急处理措施,以及及 时就医的重要性。
建立毒蘑菇中毒的应急处理机制,确 保在发生中毒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 进行救治和处理。
05
实验室检测技术应用
毒素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免疫分析技术
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荧光免疫分析等方法检测毒 蘑菇中的毒素。
色谱技术
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 相色谱(GC)等,可用于分离和 检测毒蘑菇中的多种毒素。
在毒蘑菇中毒中的应用
某些特定的生物标志物,如特定的酶、蛋白质或代谢产物,可用于指示毒蘑菇中 毒的发生和发展,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多组学技术的应用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的发展,未来可以 进一步探索毒蘑菇中毒的分子机制和生物标志物的发现。

毒蘑菇PPT课件

毒蘑菇PPT课件
对未发生腹泻的患者可用盐水或肥皂水高 位灌肠。每次200-300ml,连续2-3次。
早期可采用大量输液,以使毒素从尿中大量 排出。输液可用10%葡萄糖、生理盐水等, 同时应用静脉注射利尿剂,一般用速尿 20~40mg或20%甘露醇250ml静注,必要 时可多次重复注射。但要注意进入液体平衡, 还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和对低钾病人补充 氯化钾。
中毒症状:这种中毒发病很快,食后

10多分钟到2小时左右发作。主要症状
是胃肠机能紊乱、剧烈恶心、呕吐、腹
痛、腹泻,有的疲倦、昏厥、说胡活。
一般病程短,恢复快,愈后较好,但中
毒严重的也会引起死亡。
神经致幻型(60余种)
豹斑毒伞
哈蟆菌
返回本 节
毒蘑菇 的中毒 类型
神 经 精 神 型
种类:毒蝇伞、小毒蝇伞、豹斑毒伞、 裂丝盖伞、黄丝盖伞、花褶伞等60种 毒蘑菇。
的事。有关方面曾做了大量的科普知识宣传工作,
但误食中毒者仍屡有发生。因为鉴别毒菌并不容
易,所以唯一的办法,在野外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不认识的蘑菇,同时不偏听偏信。必须在分辨清
楚或请教有实践经验者之后,证明确实无毒时方
可食用。如果吃了蘑菇发生了身体不舒服的感觉,
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千万不可大意。
毒蘑菇 的中毒 类型 1.胃肠炎型
毒蘑菇 的辨识
大 鹿 花 菌
毒蘑菇 的辨识
白 毒 鹅 膏 菌
毒蘑菇 的辨识
毒 蝇 鹅 膏 菌
毒蘑菇 的辨识
细 褐 鳞 蘑 菇
毒蘑菇 的辨识
毛 头 乳 菇
毒蘑菇 的应用
医学用
有些毒蕈已被证实具有抗癌、 抗肿瘤作用, 如
开 细网牛肝菌 、 亚稀褶黑菇 发 、 毒红菇、 毒粉褶菌对艾氏腹水癌和肉瘤 S-180的抑制率

急性毒蕈中毒ppt课件

急性毒蕈中毒ppt课件

mmo/ , lL 尿胆 原( ++) 予甘利欣 4 静滴 , 曰一次. 给 0 m] 每 垃 用利尿 剂, 口服 中药茵陈蒿洒加减 。经 以上积极抢救 , 并 病情 逐渐好转 , 症状 相 继 消 失 ,0 1年 8月 2 日复 查 心 肌 酶 、 20 5 心 电图 、 肝功 能 、 肾功能等各项指标 均在正 常范 围 , 病愈出院 讨论 毒蕈粥称毒蘑 菇 , 目前在 我 国已发 现约 8 o余种 ,
心动过速 , 左柬 支阻滞 呈“ 图形 . 心室率 1 0次I d :使 用 ’ 9 tn  ̄ L
律 平 7 m .2分 钟 后 恢 复 窦 性 律 , 电 监 护 显 示 : 性 心 0 g1 心 窦 动 过 缓 . 发 室性 期前 收 缩 , 前 收 缩 形 态 与心 动 过 建 发作 时 频 期
参考文献 :
[ : 胨 国伟 , 宗锷 现代心脏内科学[ 长沙: 1 部 M 湖南科 # 术i觊 挂 b
杜 .9 7 79 80 1 9 9 —0
[ ] 赵群兴 , 2 曾武博. 查房选录_]新医学.0 13 ( )3 8 J 2 0 .2 7 :8
牧 稿 同期 :0 卜1 9 编 辑 : 茹 菩 20 01 王
蔓 】 堂 舅~ Z 8
功 能 不 全 、 律 失 常 :诊 断 主要 依 靠 超 声心 动 图 、 射 性 核 枣 心 放 和 心 肌 活 检 J 。 右 室 心 肌 病 可 伴 有 或 不 伴 有 心 律 失常 习惯 卜将 伴 有 心 律 失 常 者 静 为 致 心 律 失 常 性 右 室 心 肌 病 。 本 病 反 复 发作 性 右 室 源 性 心 动 过 速 为 主 要 特 点 一劳 累厦 情 绪 激 动 等 常 为 其 诱
急性 毒 蕈 中毒 抢 救成 功 1例

《毒蕈中毒》幻灯片PPT

《毒蕈中毒》幻灯片PPT
精品文档
预防
1.无识别毒蕈经历者,不要自采蘑菇食用。 2.有毒野生菇〔菌〕类常具备以下特征:色泽鲜艳 度高;伞形等菇〔菌〕外表呈鱼鳞状;菇柄上有 环状突起物;菇柄底部有不规那么突起物;野生
菇〔菌〕采下或受损,其受损部流出乳汁。
精品文档
谢谢!!!
精品文档
官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精品文档
检查
1.化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 等。
2.检测毒蕈的毒物成分。
精品文档
诊断
1.有食毒蕈的病史及相应的临床表现。 2.胃内容物、剩余食物行毒物鉴定结果是毒
蕈。
精品文档
治疗
1.催吐、洗胃、导泻 神志清醒者及时催吐,尽快给予洗胃,洗胃后成 人灌入活性炭,吸附30~60分钟后用硫酸钠或硫
精品文档
3.溶血型
潜伏期6~12小时。除胃肠道病症外,有溶血性贫血、黄 疸、血红蛋白尿、肝脾肿大等,严重者导致急性肾衰竭。 局部病例出现血小板减少,皮肤紫癜,甚至呕血或便血
等。
精品文档
4.中毒性肝炎型
潜伏期6~48小时,以中毒性肝损害为突出临床表 现,肝肿大、黄疸、转氨酶升高,严重者伴全身 出血倾向,常并发DIC、肝性脑病。还可发生中毒 性心肌炎、中毒性脑病或肾损害等,导致相关器
予镇静或抗惊厥治疗。
精品文档
3.解毒剂治疗
阿托品或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适用于含毒蕈 碱的毒蕈中毒,出现胆碱能病症者应早期使用。 巯基络合剂〔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丁二钠〕对 肝损害型毒蕈中毒有一定疗效。细胞色素C可降低
毒素与蛋白结合,加速毒素去除。
精品文档
4.透析疗法
适用于危重症肾衰竭者,或对大多数毒蕈生 物碱的去除有一定作用。
毒蕈中毒

毒蘑菇中毒护理查房课件

毒蘑菇中毒护理查房课件

患者信息
女性,50岁,因长期食用毒蘑菇导致慢性中毒,出现乏力、头晕、恶心
、失眠等症状。
02
诊断与治疗
患者被送往医院,医生根据其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毒蘑菇慢性中
毒。治疗以去除病因、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为主。
03
护理措施
护士对患者进行饮食调整,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避
免刺激性食物。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和休息,促进身体恢复。
抗休克
对于出现休克的患者,需 给予抗休克治疗,如输血 、输液等。
特殊毒蘑菇中毒的药物治疗
鹅膏菌毒素中毒
使用甘露醇、利尿剂等促 进毒素排出。
环柄菇毒素中毒
使用巯基解毒剂如二巯基 丙磺酸钠等,降低毒素毒 性。
马鞍菌毒素中毒
使用抗组胺药、皮质类固 醇等减轻过敏反应。
04 毒蘑菇中毒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宣传教育
04
03
1.谢谢聆 听
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 心率、呼吸、血压等。
检查患者的皮肤、眼睛、口腔等 是否有异常变化。
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如意识状 态、感觉功能、运动功能等。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检查,了解白细 胞计数和分类。
进行尿常规检查,了解尿液 成分和比重。
进行肝功能检查,了解肝脏 功能状况。
进行肾功能检查,了解肾脏 功能状况。
毒蘑菇的分类:毒蘑菇属于真菌界, 分为有毒和无毒两大类。其中有毒蘑 菇又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如鹅膏菌 、马鞍菌、鬼笔菌等。
毒蘑菇中毒的流行病学
01
毒蘑菇中毒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尤其是在气候湿润 、植被丰富的地区更为常见。
02
中毒原因多为误食,如将毒蘑菇误认为是可食用的蘑菇 ,或者在采摘、购买过程中未能正确识别毒蘑菇。

毒蘑菇中毒的预防与控制 (1)(共21张PPT)

毒蘑菇中毒的预防与控制 (1)(共21张PPT)
2、及时就医:催吐、洗胃、导泻、灌肠非 常重要,早期可大量输液,使病人排尿,排 除毒素。同时住院监测各项生理指标。
3、胃肠炎患者应积极纠正脱水、酸中毒及 电解质平衡紊乱,按一般中毒处理。
五、发生中毒后救治
4、神经病症者应用阿托品、镇静剂,对病人进行良好 监护。
5、溶血者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一般状态斋戒或出 现黄疸的,尽里使用大量氢化可的松,同时保肝治疗 。
6、对毒伞、白毒伞造成的肝肾型中毒早期可使用含巯 基的解毒药,如二巯基丙磺酸钠等。
五、发生中毒后救治和处理
紫灵芝药理实验说 明,它具有强心、 保肝、鎭静作用, 可以作为治疗各种 毒蘑菇中毒的首选 药物。
二、毒蘑菇中毒病症分型
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一般分为五种类型。
1、胃肠类型。多数在食后2小时左右发病,快的10多分钟,病症是剧烈 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水样便腹泻,不发热。这种类型病程短, 恢复较快,一般不引起死亡。毒粉褶菌、臭黄菇和毛头乳菇,黄粘盖 牛肝菌和粉红枝瑚菌等毒蘑菇可引起此类型中毒,有80余种。
前言
蘑菇肉质细嫩,味美可口,营养丰富,且具有一定的医 疗价值。然而,有毒蘑菇和可食蘑菇往往混生,形态相 似,区分困难,导致误食中毒现象屡见不鲜。今年我县 已上报13起25人中毒,其中一半以上为严重中毒,已 死亡2人。因此,人们应掌握毒蘑菇的根本形态特征, 防止误采误食,中毒后及时到医院抢救治疗,就可有效 降低中毒的发生和死亡危险。
三、常见毒蘑菇鉴别的五个误区
误区五:民间流传很多毒蘑菇的区分方法,如与大蒜、灯芯、银器共 煮,能使之变黑;样子不好看的或破损不变色的可食用等等。经调查 与试验证实这些方法均不可靠。
五、发生中毒后救治
治疗原那么是:
1、自我救护:及时催吐,尽早迅速排除 毒素〔浓茶、温开水〕。保存样本,便于 为救治提供参考。

教你辨认几十种常见毒蘑菇

教你辨认几十种常见毒蘑菇

教你辨认⼏⼗种常见毒蘑菇教你辨认⼏⼗种常见毒蘑菇(图)常引起中毒的毒蘑菇有:毒伞、⽩毒伞、鳞柄⽩毒伞、包脚⿊摺伞、⾓鳞灰伞、毒红菇、褐鳞环柄菇等。

毒蘑菇引起⼈们中毒的物质是其中含有的毒素,常引起中毒的蘑菇含有以下毒素:?毒肽,主要为肝毒,毒性强,作⽤缓慢。

?毒伞肽,肝肾毒性,作⽤强。

?毒蝇碱,作⽤类似于⼄酰胆碱。

?光盖伞素,引起幻觉和精神症状。

?⿅花毒素,导致红细胞破坏。

1、致命⽩毒伞致命⽩毒伞外形与⼀些传统的⾷⽤蘑菇较为相似,极易引起误⾷,喜欢在黧蒴树的树荫下群⽣,⼀般与树根相连,中毒者死亡率⾼达90%以上。

黧蒴树在⼴州地区⽩云⼭、天麓湖、华南植物园等⼭地均有分布。

2、铅绿褶菇铅绿褶菇是我市近年毒蘑菇中毒事件的祸⾸之⼀。

多于⾬后长在草坪、草地及蕉林地上。

本菌有较多的相似种,特别是与可⾷的⾼⼤环柄菇相混淆,具有很强的欺骗性。

3、⽹孢⽜肝菌⽜肝菌属中的某些种类含有神经精神毒素,降低⾎压、减慢⼼率、引起呕吐和腹泻,还可致瞳孔缩⼩。

另外,⽜肝菌属中的某些种类含有致幻素,中毒后表现为幻觉、谵忘,特别是⼩⼈国幻觉为其特征,还可以有精神异常。

4、⼤⿅花菌⼦实体较⼩⾄中等⼤,呈不明显的马鞍形,稍平坦,微皱,黄褐⾊。

在针叶林中地上靠近腐⽊单⽣或群⽣。

可能有毒,毒性因⼈⽽异,不可⾷⽤。

5、赭红拟⼝蘑(⼜称赭红⼝蘑)⼦实体中等或较⼤。

菌盖有短绒⽑组成的鳞⽚。

浅砖红⾊或紫红⾊,甚⾄褐紫红⾊,往往中部浮⾊。

夏秋季⽣于针叶树腐⽊上或腐树桩上,群⽣或成丛⽣长。

此菌有毒,误⾷此菌后,往往产⽣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病症。

6、⽩毒鹅膏菌⼦实体中等⼤,纯⽩⾊。

内部实⼼或松软,菌托肥厚近苞状或浅杯状,菌环⽣柄之上部。

夏秋季分散⽣长在林地上。

此蘑菇极毒。

毒素为毒肽和毒伞肽。

中毒症状主要以肝损害型为主,死亡率很⾼。

7、毒鹅膏菌⼜称绿帽菌、⿁笔鹅膏、蒜叶菌、⾼把菌、毒伞。

⼦实体⼀般中等⼤。

此菌极毒,菌体幼⼩的毒性更⼤。

中毒后潜伏期长达24⼩时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条纹,
❖ 菌盖初期近卵园形至钟形,开伞后近平展,表 面灰褐绿色、
❖ 烟灰褐色至暗绿灰色,往往有放射状内生条纹。 菌肉白色。
❖ 菌褶白色,离生,稍密,不等长。菌柄白色, 细长,
❖ 圆柱形,长5-18cm,粗0.6-2cm,表面光滑或 稍有纤毛状鳞片及花纹,基部膨大成球形,内 部松软至空心。菌托较大而厚,呈苞状,白色。 菌环白色,生菌柄之上部。 夏秋季在阔叶 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 分布于我国吉林、江苏、安徽、台湾、 河南、河北、黑龙江等地区。

介味滑锈伞
❖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表面光滑,粘,初期扁 平球形,后期中部稍突起,深蛋壳色至深肉桂色, 直径一般5-12cm,边缘平滑。菌肉白色。菌褶 浅锈色,稍密。菌柄柱形,长约10cm,粗12cm,污白色或带锈黄色。 夏秋季常生在针 阔叶混交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于
毒蘑菇大全

毒蘑菇的危害
中国的毒蘑菇(毒菌)种类多,分布广泛,资源丰富。 在广大山区农村和乡镇,误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例比 较普遍,几乎每年都有严重中毒致死的报告。曾经 被作为多发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因此,长期以 来鉴别毒蘑菇是人们十分关心的事。有关方面曾做 了大量的科普知识宣传工作,但误食中毒者仍屡有 发生。因为鉴别毒菌并不容易,所以唯一的办法, 在野外最好不要轻易尝试不认识的蘑菇。必须在分 辨清楚或请教有实践经验者之后,证明确实无毒时 方可食用。如果吃了蘑菇发生了身体不舒服的感觉, 应该及时到医院诊治,千万不可大意。
❖ 主要分布在南方的江苏、江西、湖北、安徽、 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等地区。

毒蝇鹅膏菌
❖ 又称哈蟆菌、捕蝇菌、毒蝇菌、毒蝇伞。
❖ 子实体较大。菌盖宽6-20cm。边缘有明显的短 条棱,表面
❖ 鲜红色或桔红色,并有白色或稍带黄色的颗粒 状鳞片。菌
❖ 褶纯白色,密,离生,不等长。菌肉白色,靠 近盖表皮处
❖ 夏秋季生林中地上。
❖ 分布于河北、香港等。
❖ 毒粉褶菌
❖ 又称土生红褶菌。 子实体较大。菌盖一 般污白色,直径可达20cm,初期扁半球 形,后期近平展,中部稍凸起,边缘波 状,常开裂,表面有丝光,污白色至黄 白色,有时带黄褐色。菌肉白色,稍厚。 菌褶初期污白,老后粉或粉肉色,直生 至近弯生,稍稀,边缘近波状,长短不 一。菌柄白色至污白色,往往较粗壮, 长9-11cm,粗1.5-3.8cm,上部有白粉末, 表面具纵条纹,基部有时膨大。 夏 秋季在混交林地往往大量成群或成丛生 长,有时单个生长。
毒蘑菇中毒类型
❖ 我们可以把蘑菇中毒病例分成6种类型: ❖ (1)胃肠中毒型:通常的中毒症状是强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毒粉褶
菌、臭黄菇和毛头乳菇,黄粘盖牛肝菌和粉红枝瑚菌等毒蘑菇可引起此类型中毒, 已知有80余种。 ❖ (2)神经精神型:已知有60余种。中毒症状是精神兴奋,精神错乱或精神抑制 等神经性症状。如毒蝇鹅膏菌、半卵形斑褶菇中毒后可引起幻觉反应。 ❖ (3)溶血型:主要症状是在1-2天内发生溶血性贫血,症状是突然寒战,发热, 腹疼头疼,腰背肢体疼,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全身虚弱无力,烦躁不安和气促。 此类中毒症状主要由鹿花菌引起。 ❖ (4)肝脏损害型:引起这类中毒有关的种约20余种。除上述已提到含毒肽、毒 伞肽的种类外,如环柄菇属的某些种。 ❖ (5)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引起这种类型的毒蘑菇主要是亚稀褶黑菇。死亡率较 高。 ❖ (6)光过敏性皮炎型:我国目前发现引起此类症状的是叶状耳盘菌。
❖ 红色。菌柄较长,直立,纯白,长12-25cm, 粗1-2.5cm,
❖ 表面常有细小鳞片,
❖ 基部膨大呈球形,并有数圈白色絮状颗粒组成 的菌托。菌
❖ 柄上部具有白色腊质菌环。 地上成群生
夏秋季在林中
❖ 长。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四川、西藏、 云南等地。
❖ 细褐鳞蘑菇
❖ 菌盖顶部不呈四方形,菌盖鳞片细小。

赭红拟口蘑
❖ 又称赭红口蘑。 子实体中等或较大。菌盖有短绒毛组成的鳞
❖ 片。浅砖红色或紫红色,甚至褐紫红色,往往中部浮色。菌盖直
径4-15cm。菌褶带黄色,弯生或近直生,密,不等长,褶缘锯齿
状。菌肉白色带黄,中部厚。菌柄细长稍暗具红褐色或紫红褐色小鳞片,内部松软后变空心,
❖ 基部稍膨大。 夏秋季生于针叶树腐木上或腐树桩
❖ 上,群生或成丛生长。 分布于我国台湾、甘肃、陕
❖ 西、广西、四川、吉林、西藏、新疆等地区。 此菌有毒,误食此菌后,
❖ 往往产生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病症。但也有人
❖ 无中毒反应。

白毒鹅膏菌
❖ 子实体中等大,纯白色。菌盖初期卵圆形,开伞后近平展,直径 7-12cm,表面光滑。菌肉白色。菌褶离生,梢密,不等长。菌 柄细长圆柱形,长9-12cm,粗2-2.5cm,基部膨大呈球形,内部 实心或松软,菌托肥厚近苞状或浅杯状,菌环生柄之上部。
夏秋季分散生长在林地上。 分布于我国河北、吉林、江苏、
福建、安徽、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山西、广西、广东、四 川、云南、西藏等地。 此蘑菇极毒。毒素为毒肽和毒伞肽。
中毒症状主要以肝损害型为主,死亡率很高。
❖ 毒鹅膏菌
❖ 又称绿帽菌、鬼笔鹅膏、蒜叶菌、高把菌、毒 伞。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表面光滑,边缘
毒蘑菇的种类及其特征
大鹿花菌 子实体较小至中等大,菌盖直径8.9-15cm。呈不明 显的马鞍形,稍平坦,微皱,黄褐色。菌柄长5-10cm ,粗1-2.5 cm,圆柱形,较盖色浅,平坦或表面稍粗糙 ,中空。在针叶林中地上靠近腐木单生或群生。 分 布于我国吉林、西藏等地区。可能有毒,毒性因人而 异,不可食用。
❖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菌盖直径5-10cm,初期 半球形,后期近平展,中部平或稍凸,表面 污白色,具有带褐色、黑褐色纤毛状小鳞片, 中部鳞片灰褐色,边缘有少量菌幕残物。菌 肉白色,稍厚。菌褶初期灰白至粉红色,最 后变黑褐色,较密,不等长,离生。菌柄圆 柱形,长6-12cm,粗0.81cm,污白色,表 面平滑或有白色的短细小纤毛,基部膨大, 伤处变黄色,内部松软。菌环薄膜质,双层, 生柄的上部,白色,上面有褶纹,下面有白 色短纤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