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上文言文重点虚词及一词多义分册完全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实词归纳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世说新语》二则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委: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引: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门外: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论语》十二章1、通假释义吾十有五而至于学(“有”同“又”)2、古今异义不亦君子..乎(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是两个词。
今义:表示可能、许可。
)学而不思则罔.(古义: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今义:蒙蔽,没有)思而不学则殆.(古义:有害。
今义:危险,几乎。
)饭疏.食饮水(古义:粗劣。
今义:疏通,疏散。
)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
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包括冷、热水。
)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普通的人,男子汉。
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有朋.自远方来(古义:志同道合的人。
今义:朋友。
)3、一词多义为:可以为.师矣当、做为.人谋而不忠乎替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懂得而: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温故而.知新表顺承博学而.笃志表并列其:仁在其.中矣它的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4、词类活用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按时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传.不习乎传: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饭.疏食饮水饭:名词作动词,吃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名词-意动。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两则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 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 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 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 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 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 非:不,不是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部编版上下册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
9.可
不可不学(《孙权劝学》)
可以
可爱者甚蕃(《爱莲说》)
值得(引申义/语境)
10.去
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离开
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距离(引申义/语境)
意与日去(《诫子书》)
消失(引申义/语境)
11.引
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牵,拉
引喻失义(《出师表》)
说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失义,不合道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完成
部编版七年级上下册古文一词多义梳理
一词多义,指古文中的字词含义由本义、比喻义和引申义组成。
(一)注音
文言实词
读音
释义
例句
1.舍
shě
舍弃
太丘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停留
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shè
房屋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文言实词
具体语境
释义
1.顾
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
回头看
顾野有麦场(《狼》)
看,视
2.治
险躁则不能治性(《诫子书》)
修养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孙权劝学》)
研究
3.方
方欲行(《狼》)
才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代称面积的用语
4.就
蒙乃使就学(《孙权劝学》)
表动作趋向性,此处可以译为“开始从事”
7.数
shǔ
数数,点算
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
佛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shù
文言文复习资料(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二则1、通假字尊君在不:“不”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2、一词多义日(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日子(2)期日中:太阳3、词类活用友人惭: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惭愧4、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多指儿子和女儿(2)未若柳絮因风起古义:趁、乘;今义:因为,因此。
(3)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4)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5)下车引之古义:拉,牵拉;今义:带领。
(6)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5、特殊句式省略句(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应为“(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省略主语。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不至”和“乃至”前面省略了主语“友”;译时要补上。
应为过中(友)不至,太丘舍去,去后(友)乃至。
(3)待君久不至,已去。
应为“(家父)待君久不至,已去。
”省略主语。
判断句(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
(2)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4)非人哉!“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宾语前置句白雪纷纷何所似?(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原顺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状语后置句撒盐空中差可拟。
(即“(于)空中撒盐差可拟”,将状语置于谓语之后,处于补语的位置。
)《论语》十二章【讲解】1、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2.一词多义知(1)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2)温故而知新:得到。
而(1)学而时习之:顺接连词,然后。
(2)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但是。
(3)博学而笃志:并列连词,可不译。
之(1)学而时习之:代词,指学过的东西。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前者):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七年级上册语文言文所有一词多义
七年级上册语文言文所有一词多义一、概述语文学习是中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语文言文中的词语多义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七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涉及到了大量的一词多义的词语,这些词语的多义使得语文学习更加丰富多彩。
本文将对七年级上册语文言文中出现的一词多义的词语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解析,以期对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词语的使用。
二、一词多义概述1. 什么是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语具有多种不同的意义或用法。
在语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些多义词语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也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定的语言学习挑战。
2. 一词多义的分类一词多义的分类是根据词语的用法和意义进行划分的。
可以分为词义的多义和句法的多义两种。
词义的多义是指一个词语具有多种不同的意义,而句法的多义是指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具有不同的句法功能。
三、七年级上册语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在七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涉及到了大量的一词多义的词语,下面将以部分例词为例进行解析。
1. 风(1) 风的自然现象:“呼风唤雨”、“风和日丽”等用法。
(2) 风的性质:“风度翩翩”、“轻风拂面”等用法。
(3) 风的指示方向:“东风西风”、“风向”等用法。
2. 花(1) 花的植物:“鲜花盛开”、“百花齐放”等用法。
(2) 花的图案:“花纹艳丽”、“绣花”等用法。
(3) 表示时间:“岁岁平安春常在,花香四溢岁岁春”等用法。
3. 水(1) 自然界的水:“江水滔天”、“水乳交融”等用法。
(2) 活动的水:“玉液琼浆”、“水晶球”等用法。
(3) 抽象的水:“波澜不惊”、“琴瑟合鸣”等用法。
4. 明(1) 表示清楚:“明了事理”、“辨日可明”等用法。
(2) 表示光亮:“明媚阳光”、“明星”等用法。
(3) 联想其他意义:“明智”、“明珠”等用法。
5. 路(1) 表示道路:“道路坎坷”、“大道通明”等用法。
(2) 表示方向:“东奔西走”、“左右为难”等用法。
(3) 比喻其他事物:“求学之路”、“通向成功之路”等用法。
部编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部编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部编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次:1、编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总结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总结一、重点实词1.XXX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3.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4.白雪纷纷何所似(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5.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体;拟,相比)6.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7.XXX舍去(丢下(他)而离开)8.门外戏(玩耍)9.相委而去(委,舍弃;去,离开)10.下车引之(拉,牵拉)11.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12.学而时之(按时)13.不亦说乎(同“悦”,愉快)14.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15.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省,自我检查、反省)1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17.传不乎(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18.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19.学而不思则罔(罔然无所得,即没有收获)20.思而不学则殆(疑惑)21.静以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22.俭以养德(培养品德)23.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达到远大目标)24.非学无以广才(增长才干)25.非志无以成学(达成,成就)26.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懈怠)27.意与日去(消失,逝去)28.险躁则不能治性(轻薄浮躁)29.多不接世(接触社会)30.将XXX及(来得及)31.一狼径去(径直)32.XXX起(突然)33.缀行甚远(连接、紧跟) 34.屠自后断其股(大腿)35.苫蔽成丘(覆盖、遮盖) 36.目似瞑(闭上眼睛)37.狼亦黠矣(猾)38.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39.一狼仍从(跟从)40.XXX(处境困迫,难堪)41.顾野有麦场(看,视)42.积薪其中(柴草)43.又数刀毙之(杀死)44.一狼洞其中(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 45.止露尻尾(屁股)46.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47.止有剩骨(仅,只)48.两狼之并驱如故(并,一起;故,原来的) 49.恐前后受其敌(这里指攻击)50.弛担持刀(弛,解除,卸下;持,拿起) 51.有人忧天地崩坠(倒塌坠落)52.天果积气(果然、果真)53.只使坠(纵使,即使)54.充塞四虚(四方)55.及其家穿井(待,等到)56.国人道之(讲述)二、重点虚词1.之2.而3.盖:盖以诱敌(表示推测,大约,原先是)4.其5.以6.乃三、通假字1.尊君在不(同“否”,读fǒu,相当于“吗”)2.不亦说乎(同“悦”,愉快)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4.其人舍然大喜(同“释”,消弭、消弭)四、词类活用1.友人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2.学而时之(名词作状语,定时)3.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4.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故,学过的知识;新,新的理解和体会)5.传不乎(动词作名词,老师教授的知识)6.饭疏食(名词作动词,吃)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康乐)8.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作动词,增长)9.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10.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11.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挖洞)1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13.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似的)14.苫蔽成丘(名词作状语,盖上)15.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户)16.一屠晚归(名词作状语,傍晚)17.弛担持刀(形容词作动词,解除,卸下)五、一词多义1.日2.为3.知4.学5.止6.意7.敌8.前9.积薪六、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XXX:指子女2.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文章的义理XXX:文章的意思3.去后致使古义:离开今义:到、往4.相委而去古义:舍弃今义:委曲、委托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XXX:照顾6.与人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日期7.下车引之古义:拉,牵拉今义:引用8.不亦君子乎古义:有才德的人XXX:泛指品德高尚的人9.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10.饭疏食,饮水古义:粗劣今义:疏通、疏散11.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12.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XXX:无学识、无智谋的人13.吾日三省吾身古义:多次今义:数词,三14.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义:精力集中今义:安静、不喧闹15.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轻薄今义:危险、不安全16.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懈怠今义:速度迟钝17.少时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小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19.止增笑耳古义:古文言文呈现在句尾时,平日说明为“罢了”XXX:耳朵20.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21.身亡所寄古义:依附,依托今义:寄托22.因往XXX古义:告知,开导XXX:晓得7、文言句式1.省略句。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各课文言文知识点分类汇总
部编七上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世说新语》两则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 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 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 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 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 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 非:不,不是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部编七年级上册文言知识汇总
七年级上册文言知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虚词)一、通假字《陈太丘与友期》:尊君在不《论语》:1.不亦说乎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杞人忧天》:其人舍然大喜二、古今异义与儿女讲论文义相委而去古义:古义:有朋自远方来饭疏食,饮水古义:古义:三军可夺帅也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古义:古义:屠自后断其股国人道之古义:古义:可以为师矣吾日三省吾身古义:古义: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身亡所寄古义:古义:亦不能有所中伤古义:三、词类活用1.友人惭2.传不习乎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4.饭疏食,饮水5.温故而知新6.吾日三省吾身7.学而时习之8.非学无以广才9.非宁静无以致远10.其一犬坐于前11.一狼洞其中12.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13.闻之于宋君四、虚词(一)其1.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乐亦在其中矣4.仁在其中矣5.恐前后受其敌6.屠乃奔倚其下7.一狼洞其中8.场主积薪其中9.将隧入以攻其后10.屠自后断其股11.及其家穿井12.其人舍然大喜(二)乃1.去后乃至2.屠乃奔倚其下3.奈何忧其坏(三)之《咏雪》: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友人惭,下车引之《论语》:1.学而时习之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曲肱而枕之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诫子书》:1.夫君子之行《狼》:1.复投之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久之,目似瞑4.又数刀毙之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穿井得一人》:1.宋之丁氏 2.有闻而传之曰3.国人道之4.闻之于宋君5.得一人之使 5.求闻之若此《杞人忧天》1.又有忧彼之所忧 2.因往晓之4.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4.晓之者亦舍然大喜(四)于1.于我如浮云2.其一犬坐于前3.闻之于宋君4.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5.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五)则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完整word版)七年级语文文言文虚词分类及归类梳理
初一文言虚词用法归类一、之1、代词,译成:他(她、它)们一老河兵闻之人皆吊之2、翻译成:的其反激之力其邻人之父亦云然则天下之事二、其1、代词,翻译成:他的(她的、它的)们的弗食,不知其旨也其子曰大亡其财而折其髀2、表语气:表推测,翻译成“大概”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三、以1、作介词,可解释为:“用、靠、凭(凭借)、因为、拿、把、根据”等。
例:可以为师矣(凭借)2、“以”和“为”组合,翻译成“认为”以为顺流下矣(认为)四、而l.表示并列,相当于“并且”、“又”、“和”或不译。
如:学而时习之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可是”、“却”。
例: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学而不思则罔。
3、而疑邻人之父五、虽1、译成:“即使”例:虽有嘉肴六、然1、代词:这样的意思。
例: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则天下之事2、在形容词尾,翻译成“……的样子。
(单个字翻译,整个句子不翻译)例:公欣然曰七、为1、介词“对、向、为了、因为、给替”例:为人谋而不忠乎(给、替)2、介词(相当于“被”,也可以与所连用):如: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动词:翻译时候,根据上下文翻译成动词,如:成为做如:可以为师矣(做)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成为、形成)4、是如:众服为确论九、乎语气词“吗”(一般用在句未):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十、尔你,你们。
例:①尔辈不能究物理十一、乃1、译成:“就”“才”“这个”“于是”如:去后乃至十二、“于”的用法1.引进动作的对象,译“对”“对于”“给”“与”“跟”。
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地点,译“在”“在……方面”“到”“从”“自”。
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对)②果得于数里外(在)③山门圮于河(在)七年级上文言文知识重点归类梳理一、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翻译1、尊君在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__3、吾十有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兑命》曰:“学学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5、曳铁钯______________________6、沿河求之,不亦颠乎?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一词多义过中不至( ) 弗学,不知其善也( )1、不2、学尊君在不( ) 学学半( )如是再啮( ) 宋有富人()3、如4、富如其言( ) 家富良马()暮而果大亡其财()大雪纷纷何所似()5、亡6、何马无故亡而入胡()此何遽不为福乎(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不亦乐乎()8、乐回也不改其乐()7、将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不筑必将有盗()9、故温故而知新()如是再啮()故曰()10、是则是无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是非木杮()11、善择其善者而从()有善术者()12、耳渐沉渐深耳()不知其善也()六十耳顺()三、古今异义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古义()今义()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今义()不能究物理物理古义()今义()其邻人之父亦云古义()今义()死者十九古义()今义()天雨墙坏古义()今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省吾身古义()今义()盖石性坚硬古义()今义()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义()今义()是非木杮古义()今义()四、词类活用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 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棹数小舟__________ 岂能暴涨携之去__________智子疑邻__________ 饭疏食饮__________然后能自强也______________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但只其一__________五、重要句子翻译1、白雪纷纷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车引之,元芳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虽有嘉肴,弗学,不知其旨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
部编版七上文言文重点虚词及一词多义分册完全归纳
部编版七上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世说新语》两则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 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 2 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 4聚:急速 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 7拟:相比 8未若:不如比作9 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 2期行:相约同行 3 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 6时:当时 7 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 非:不,不是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15日中:正午时分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实词归纳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世说新语》二则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委: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引: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门外: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论语》十二章1、通假释义吾十有五而至于学(“有”同“又”)2、古今异义不亦君子..乎(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是两个词。
今义:表示可能、许可。
)学而不思则罔.(古义: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今义:蒙蔽,没有)思而不学则殆.(古义:有害。
今义:危险,几乎。
)饭疏.食饮水(古义:粗劣。
今义:疏通,疏散。
)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
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包括冷、热水。
)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普通的人,男子汉。
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有朋.自远方来(古义:志同道合的人。
今义:朋友。
)3、一词多义为:可以为.师矣当、做为.人谋而不忠乎替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懂得而: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温故而.知新表顺承博学而.笃志表并列其:仁在其.中矣它的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4、词类活用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按时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传.不习乎传: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饭.疏食饮水饭:名词作动词,吃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名词-意动。
七年级上册和下册文言文的虚词实词一词多义
七年级上册和下册⽂⾔⽂的虚词实词⼀词多义第⼀册⼀、《论语⼗则》通假字: 不亦说乎(“说”通“悦”,读yuè,愉快) 是知也(“知”通“智”,读zhì,智慧) 诲⼥知之乎(“⼥”通“汝”,读rǔ,你) 词类活⽤: 温故⽽知新(形容词做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知识”) 不耻下问(形容词意动⽤法,“以……为耻”) 学⽽时习之(名词做状语,“按⼀定的时间”)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意动⽤法,“以……为安乐”) ⼆、扁鹊见蔡桓公《韩⾮⼦》通假字: 扁鹊望桓侯⽽还⾛(“还”通“旋”,读xuán,回转、掉转) 汤熨之所及也(“汤”通“烫”,读tàng,⽤热⽔焐) ⽕齐之所及也(“齐”通“剂”,读jì,药剂) 词类活⽤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形容词作名词,没病的⼈) 三、狼通假字: ⽌有剩⾻(“⽌”通“只”,读zhǐ,只) 词类活⽤: ⼀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户) 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其⼀⽝坐于前(名词做状语,像狗⼀样) ⼀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 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四、短⽂两篇《两⼩⼉辩⽇《乐⽺⼦妻》通假字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读zhì,智慧) 当⽇知其所亡(“亡”同“⽆”,读wú,没有) 词类活⽤孔⼦东游(名词做状语,到东⽅) ⽇知其所亡(名词做状语,每天,天天) ⽺⼦尝⾏路(名词做状语,在路上) 五、诗五⾸通假字茅檐长扫静⽆苔(“静”通“净”,读jìng,⼲净) 词类活⽤开轩⾯场圃(名词⽤作动词,⾯对) 把酒话桑⿇(名词⽤作动词,说、谈) 乱花渐欲迷⼈眼(动词使动⽤法,使……迷乱) ⼀⽔护⽥将绿绕(形容词⽤作名词,绿⾊的农⽥) 两⼭排闼送青来(形容词⽤作名词,青翠的⼭⾊) 拄杖⽆时夜叩门(名词作状语,在夜⾥) 六、为学彭端淑通假字屏弃⽽不⽤(“屏”通“摒”,读bǐng,摒弃,排除) 词类活⽤为之,则难者亦易矣(形容词作动词,变得容易)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形容词作动词,变得困难) 吾数年来欲买⾈⽽下(名词作动词,顺流⽽下) 七、⽊兰诗通假字对镜帖花黄 (“帖”能“贴”,读tiē,粘上的意思) 出门看⽕伴 (“⽕”能“伙”,读huǒ,伙伴,同伴) 词类活⽤愿为市鞍马 (名词作动词,买)策勋⼗⼆转(名词作动词,记下) 但闻燕⼭胡骑鸣啾啾(动词作名词,读jì,战马) ⼋、卖油翁欧阳修《卖油翁》选⾃《欧阳⽂忠公⽂集?归⽥录》。
部编版七上语文文言虚词汇总
部编版七上语文文言虚词汇总
1.乎:用于构成问句或感叹句,表示疑问或强调。
例如:何乎哉?(怎么会呢?)斯乎(这真是)
2.兮:用于表示感叹或补充说明。
例如:何其美兮!(多么美啊!)
3.而:用于连接两个并列的词或句子,表示转折或并列关系。
例如:且行且思而毋暇(一边走一边思考,都来不及了)
4.不知:表示不知道。
例如:不知其名(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5.又:表示再次的意思。
例如:又哭又笑(既哭又笑)
6.夫: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强调。
例如:夫穷虽不致饥,而乏便不能治愈(如果贫穷虽不至于挨饿,但缺乏便无法医治)
7.何:用于构成疑问句,表示疑问或强调。
例如:何时可见?(什么时候可以见面?)
8.如:表示比较,相当于“像”、“如同”。
例如:人如龙兮(人像龙一样)
9.从:表示原因、出发点或动作的方向。
例如:从前(以前)从来(一直)从良(改过自新)
10.所:用于构成被动语态。
例如:所识小人处,即是不值人之地(所认识的坏人所在之处,即不
值得人待的地方)
11.皆:表示全部。
例如:朝令夕改,人怠事皆(早上发布新命令,晚上就改,所以人做
事都心灰意冷)
12.者:用于一些成语或句子的结束。
例如:来者弗善(你做的不好),而去者尚愈(你走了我更加舒服了)
13.与:表示和、同、以及。
例如:亲人与我同在一起(亲人和我在一起)
这些是部编版七上语文中常见的文言虚词,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虚词
会在课文中出现。
总之,文言虚词的用法较为繁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不少同学期末考都结束了,大家一定发现了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一些问题,接下来一定要做好查漏补缺。
如果下面的这些文言文实词虚词还不会,那你要抓紧了。
一、文言文实词古汉语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一)古今异义在文言文中,有些古今相同时词,由于演变的结果,词的含义表现出以下几种差异:①词义扩大。
如“江”和“河”古时专指长江与黄河,现在泛指江河。
②词义缩小。
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子,现在专指男子的配偶。
③词义转移。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指低微而鄙俗〈即地位低见识浅),而现在是品德恶劣、不道德的意思。
④词义交叉。
如“怜”,古今意义都有怜悯的意思,但“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中的“怜”解释为爱怜比较适合文意。
古今异义的单音词集录去汤郭寻…不久)走裙致词(对一一说话)但…只是)赞(传记结尾处的议论文字)曾(还、尚且)谢…道歉)借(即使假设借第令勿斩)比(等到比至陈)间控…拉开)恶…怎么)委池入出发举征…征验)夫或…有的人某人)进退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狱鄙再向…过去的以前的)师(军队取法)古今异义的双音词集录绝境交通妻子无论前途…前面的路程)所以…一一的方法一一的原因)会计(聚会商议)往往经纶(筹划治理)亲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他的成员古意:父母兄弟至亲骨肉)南极(从南面到达某地)排空(冲向天空)卑鄙…低微而鄙俗)痛恨…痛心和遗憾)开张感激…感慨而激动)牺牲于是(介词于和代词是的连用)以为(把一一作为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可以明年几何…多少)(二)词类活用文言文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实词临时改变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当成另一类词使用,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中的“域”意思是限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一)通假字:无(二)古今异义词:儿女:古义: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三)词类活用:无(四)一词多义:无(五)特殊句式:1、倒装句: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2、倒装句:撒盐空中差可拟。
(状语后置)3、判断句:即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六)重点实词虚词: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欣然:高兴的样子(然:……的样子)差:大体未若:不如因:趁、乘即:就是(七)重点句子翻译: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译:谢太傅高兴地说: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2、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3、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4、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谢道韫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八)重点问题梳理: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答:和睦、融洽、欢快、轻松2、为什么“公大笑乐”?答: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
3、“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答:①柳絮团状与雪花在形态和动态上相似,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
②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有深刻的意蕴。
4、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答:对兄女的答案满意。
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表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陈太丘与友期行》(一)通假字:尊君在不?不:“不”同“否”。
(二)古今异义词:陈太丘与友期古:约定今:日期太丘舍去古:离开今:前去,前往下车引之古:拉今:引用元方入门不顾古:回头看今:照顾或顾客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屈、委托(三)词类活用:无(三)一词多义:无(四)特殊句式:无(五)重点实词虚词:期:约定舍去:丢下他而离开去后乃至:才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重点虚词及一词多义分册完全归纳总结整理
部编版七上文言文重点虚词及一词多义分册完全归纳之一、 1 .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格式:名词性短语 + 之 + 名词定语 + 者。
如:夫君子之行2 .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格式:主语 + 谓语 + 名词 + 之如:两狼之并驱如故3 .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4 .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格式:名词 + 之 + 谓语动词 / 介词。
如:何陋之有5 .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格式:名词 + 之 + 形容词。
如: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二、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格式:之 + 地点名词。
“(某人)去某地”。
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三、作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格式:动词+之。
“之”作为前面动词的宾语。
如:曲肱而枕之2.代事,可译作“这件事”。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求闻之若此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有闻而传之者曰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代事,可译作“这件事”。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夫君子之行得一人之使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格式:名词性短语 + 之 + 名词定语 + 者。
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格式:名词 + 之 + 形容词。
因往晓之,晓之者曰复投之又数刀毙之亦毙之下车引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曲肱而枕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左将军王凝之人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音节助词。
用来凑足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于闻之于宋君向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对于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在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在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在【则】(一)连词1 .连词,表示因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上文言文重点虚词及一词多义分册完全归纳(耗尽心血)之一、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格式:名词性短语+之+名词定语+者。
如:夫君子之行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格式:主语+谓语+名词+之如:两狼之并驱如故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格式: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
如:何陋之有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格式:名词+之+形容词。
如: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二、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格式:之+地点名词。
“(某人)去某地”。
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三、作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格式:动词+之。
“之”作为前面动词的宾语。
如:曲肱而枕之2.代事,可译作“这件事”。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求闻之若此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有闻而传之者曰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代事,可译作“这件事”。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夫君子之行得一人之使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格式:名词性短语+之+名词定语+者。
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格式:名词+之+形容词。
因往晓之,晓之者曰复投之又数刀毙之亦毙之下车引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曲肱而枕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左将军王凝之人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音节助词。
用来凑足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于闻之于宋君向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对于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在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在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在【则】(一)连词1.连词,表示因果。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便”“那么”“于是”2.可是、却(表转折)3.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假若”,“如果,那么”(表假设)(二)副词,表示肯定,相当于“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如果……就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如果……就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一、顺接连词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然后”或不译。
如:学而时习之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5.因果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家无井而出溉汲二.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家无井而出溉汲表因果有闻而传之者表承接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表转折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表转折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表转折俄而雪骤表时间短人期行,相委而去表承接学而时习之表承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表转折为人谋而不忠乎表转折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表修饰温故而知新表承接学而不思则罔表转折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表承接不义而富且贵表并列择其善者而从之表承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表并列【以】(一)介词1.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可以为师矣2.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屠惧,投以骨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二)连词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为】1.介词,替。
如:为人谋而不忠乎2.“做、当”根据上下文确定等。
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其】(一)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及其家穿井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场主积薪其中屠乃奔倚其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屠自后断其股择其善者而从之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指示代词,可译为“这”“那”、“那个”、“那些”、“那里”“其中”其人舍然大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乐亦在其中矣仁在其中矣【焉】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于此”“在(从)那里”。
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乃】(一)作副词。
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
如: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世说新语〉三则》)2.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
如: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二)作连词,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于是”。
如: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
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于是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可译为什么。
为什么。
怎么。
怎么样。
哪里。
奈何忧其坏?奈何忧崩坠乎?奈地坏何?奈何忧其坏?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白雪纷纷何所似?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乡书何处达?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观沧海》)【也】语气助词。
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
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用在句末,与“何”等词相应,表示疑问语气的,如:①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3.表示感叹语气的①贤哉,回也!4.表陈述语气,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不若无闻也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5.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引起下文或舒缓语气。
如:回也不改其乐【然】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的样子”“……地”“好像……的样子”。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故】故所以因此、缘故原因、特意故意、原来的、死去、旧识老友、旧知识、本来原来的(故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原来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旧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旧知识若未若柳絮因风起。
比,如若躇步跐蹈你若屈伸呼吸你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像如因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于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趁舍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同“释”解除、消除疑虑过中不至,太丘舍去丢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时光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时间学而时习之按时,名词作状语元方时年七岁当时及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到……时候,等到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来得及闻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传闻,名词/听闻,动词有闻而传之者听说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使……听到,使动词使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使唤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即使有有闻而传之者曰存在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同“又”,正属于领属的连接行终日在天中行止活动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品行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同行,走路陈太丘与友期行同行,出门志非淡泊无以明志志向,名词非志无以成学立志,动词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立志,动词博学而笃志志向,名词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向,名词意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意志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神情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打算,考虑,想止终日在天中行止休息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同“只”,仅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停止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同“只”,仅止增笑耳同“只”,仅敌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名词作动词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对手,敌人,名词积薪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堆积柴草,动词方欲行,转视积薪后柴草堆,名词乐公大笑乐。
快乐,高兴,形容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快乐,形容词回也不改其乐乐趣,名词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乐,意动用法乐亦在其中矣乐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