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
钱穆中国思想史读后感
钱穆中国思想史读后感《中国思想史》是钱穆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精辟的文笔、独到的见解,全面而深刻地介绍了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和主要思想家的思想。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中国传统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首先,钱穆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中对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做了清晰的梳理,使我对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他从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不同思想流派入手,系统地介绍了这些思想的渊源、核心观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在他的介绍中,我对这些思想流派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明白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其次,钱穆先生在书中对一些重要的思想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使我对这些思想家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他对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思想家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使我对这些思想家的思想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通过他的介绍,我对这些思想家的思想特点、核心观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他们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最后,钱穆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精髓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使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使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通过他的介绍,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传统美德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更加珍惜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总的来说,钱穆先生的《中国思想史》是一部思想精深、见解独到的著作,它不仅使我对中国传统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惜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我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也会更加珍惜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思想史》读后感
《中国思想史》读后感《中国思想史》是一本对中国思想史发展深入探索的著作,作者谢祥瑞以纵贯古今的角度,系统梳理中国思想史的演变,力图展示一个鲜活而多元的中国思想国度。
本书以严密的历史考据为依据,清晰地勾画了中国思想发展的轨迹,是我国思想史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
本书对中国思想史的演变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从先秦时期到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的思想发展进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其中,对先秦儒、道、墨等思想流派的形成、发展和变异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从中揭示出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在讲述汉代儒学发展的过程中,作者谢祥瑞特别强调了儒学的复兴和文化传统的重要性。
此外,本书还较详细地论述了唐代佛教的盛行及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以及宋代程朱理学的创立和发扬。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还在末尾的几章中讨论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思想转型。
通过介绍震惊世界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等历史事件,展示了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的衰落和对西方文明的学习与接受,思想的多元化和批判性也逐渐增强。
此外,本书还介绍了新思潮、四二现象和“文革”等有关当代中国思想史的问题,指出了这些事件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和教训。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思想史的演变,还在于提供了对中国古代思想的新视角。
作者认为,中国古代思想需要通过当代文化的重新阐释,才能产生新的生命力。
例如,本书中讨论的文化自觉、文化整体性等概念,强调了文化的超越性和复合性,阐释了中西文化冲突与整合的思想。
此外,对于“儒道合一”、“性命分理”等理论的深入分析,为对中国古代哲学的新认识提供了新的途径。
总之,《中国思想史》是一本值得深入研究的经典著作。
作者鲜明的思想独立性和严谨的研究方法,为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
读完这本书,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思想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此外,通过对中国思想史的深入了解,还可以从中发现与当代中国发展相关的思想话题,增加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深刻认识。
中国思想史读后感葛兆光
中国思想史读后感葛兆光《中国思想史读后感葛兆光》篇一读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就像是一场穿越千年的思想之旅,只不过这旅程可不像旅游观光那么轻松惬意,倒像是在荆棘丛中摸索前行,时而被扎得“龇牙咧嘴”,但又欲罢不能。
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就直犯嘀咕,思想史?那得多枯燥啊,估计就像老学究在那儿絮絮叨叨地念着天书。
可没想到,葛兆光先生就像一个神奇的导游,一下子把我拉进了那个遥远而又神秘的思想世界。
我记得书中讲到先秦诸子百家的时候,那简直就是一个超级大舞台。
儒家就像一个端庄的长者,穿着长袍马褂,一本正经地跟你说什么“仁、义、礼、智、信”,就像家里那爱唠叨的长辈,老是告诉你这个不能做,那个要做好。
道家呢,则像是个洒脱的隐士,穿着破布衣裳,住在深山老林里,嘴里念叨着“道可道,非常道”,感觉就像那种很酷的街头艺术家,行事全凭心情,对世俗的东西不屑一顾。
墨家就像是一群热血青年,高喊着“兼爱”“非攻”,就像现在那些充满正义感的志愿者,到处奔走,想要拯救世界。
这时候我就在想,哎呀,要是这些学派的人都在一个群里,那不得天天吵翻天啊?但是呢,越往后读,我就越觉得有点“懵圈”了。
到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一下子就像被皇帝老儿捧成了超级明星。
这时候的儒家就像是被包装过度的网红,虽然还是那个儒家,但总感觉有点变味了。
我就有点搞不懂了,这到底是儒家的幸运呢,还是悲哀呢?也许都有吧。
它得到了官方的认可,能广泛传播,可又失去了那种百家争鸣时的活力。
再到后来,佛教传入中国。
这就像一场外来文化的“入侵”,刚开始的时候,本土文化就像被吓了一跳,觉得这是什么奇怪的东西。
可是慢慢地,佛教就像一颗种子,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还和本土的思想文化融合起来。
这就好比一个外来的小孩,在新的家庭里逐渐适应,还和家里的孩子打成一片,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反思自己。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思想就像潮水一样涌来。
《中国思想史》笔记
《中国思想史》笔记考试复习资料先秦篇夏商周(宗教)春秋战国(先秦子学)先秦子学: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1、商周宗教思想①、夏商周的异同共同点:上帝是元神异:夏:忠义商:遵命遵神周:道德②、夏商周宗教思想的发展原始宗教(原始社会)→上帝一元神(夏商西周)→宗教思想的动摇(西周末年)祖先一元神祖先即上帝(夏商)A、祖先与上帝分离B、天命可以转移C、敬天保民以配天命→春秋时期重人、重民思想—人文理性(西周)A、早期五行说与阴阳说B、民众的呼声,对上帝与祖先神的责问③、早期五行说与阴阳说早期五行说:A《尚书·洪范》五行说B、史伯和同说论“五行”与百物的关系五行说考源:1、源于生产实践。
生产工艺五材属性2、占星术五大行星之号3、甲骨卜辞卜辞中的五方说东西南北中为五行之滥觞④、西周史伯“和同说”论五行与百物的关系史伯最早提出“和同说”,将五行视为产生百物的物质元素“和实生物”,突出了“和”在万物产生中的作用,认为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第一个完整、简略、朴素的唯物辩证的世界观“和”《说文解字》本意相应也。
从口,禾声,即对一句话、一声歌响应的回应。
五行既是物象,又是意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符号,非自然界纯粹的物象,相反,作为古代思想家认识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所使用的一些隐喻,是通过类比,比喻等直觉思维得到的哲学概念。
和而不同①君子之修养境界,为人准则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②“和而不同”的文化启发多元互补早期阴阳说:A、《易经》的阴阳八卦说B、伯阳父以阴阳论地震提出“气”及“阴阳”观念《易经》阴阳爻,阴阳卦是阴阳思想的符号化,阴阳鱼太极图对待统一,消长流行、互根互动理念。
2、春秋时代的思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士子救国儒——文士墨——武士道——隐士法——谋士先秦诸子思想兴起的条件内因:思想家个人因素外因: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生产力发展、领主经济大崩溃、动荡的诸侯政治、士阶层的形成、学术发展的逻辑必然。
中国思想史的读书笔记
中国思想史的读书笔记中国思想史的读书笔记篇1中国思想史是一门深入探讨中国历史上的哲学、宗教、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影响的学科。
这本书是中国思想史的经典之作,作者是著名的历史学家钱穆。
本书以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和思想流派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从先秦时期一直到近代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和思想流派的分析,揭示了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规律。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思想史的独特魅力。
作者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和思想流派的分析,揭示了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规律。
同时,作者也指出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和思想流派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其中,我特别关注了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作者通过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的分析,揭示了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同时,作者也指出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除此之外,我还关注了佛教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影响。
作者通过对佛教思想的发展历程的分析,揭示了佛教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同时,作者也指出了佛教思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总之,这本书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中国思想史著作。
它不仅揭示了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规律,同时也指出了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和思想流派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思想史的独特魅力和重要性。
中国思想史的读书笔记篇2《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背景介绍:《中国思想史》是由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所著,这本书不仅全面介绍了中国思想史的演变过程,同时也提出了很多独特的历史观点。
这本书以思想为线索,通过深入研究历史上的各个思想流派,揭示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各种思想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深入分析:在《中国思想史》中,陈寅恪通过对各个思想流派的分析,揭示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各种思想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例如,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思想主张和政治实践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篇1中国思想史是一门研究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哲学、宗教、文学等领域的学科。
它不仅关注思想的发展历程,还关注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对思想的影响。
在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中,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和著作值得关注。
在中国的思想史研究中,儒家思想是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道德、伦理、礼仪等方面。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思想被后来的儒家学者所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和流派。
其中,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宋明理学的“格物致知”思想等都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
道家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另一个重要流派。
道家思想强调个人内心、自由、无为而治等方面,认为自然是最重要的,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
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包括老子、庄子等。
墨家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又一重要流派。
墨家思想强调兼爱、非攻、尚贤等方面,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平等、互爱、互助。
墨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包括墨子、孟子等。
佛教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又一重要流派。
佛教思想强调“四谛”、“八正道”等方面,认为人生苦难,应该通过修行来解脱。
佛教思想的代表人物包括释迦牟尼、达摩等。
除了以上几个重要的流派之外,中国思想史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学派和思想,如法家思想、名家思想等。
这些学派和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篇2____题目:____《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与思考____摘要:____这篇读书笔记是对《中国思想史》一书的思考和总结,涵盖了该书的主题、主要内容和观点,以及我对这些内容的个人解读和评价。
____第一章:先秦时期____在第一章中,我们首先回顾了先秦时期中国的思想背景。
这个时期的思想家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观念,如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的创始人。
我特别被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所吸引。
老子的“无为而治”和孔子的“仁义礼智”深深影响了我对古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理解。
中国思想史读后感
中国思想史读后感中国思想史是一本非常经典的历史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和演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本书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和整理,细致地剖析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形成及其对后世影响的研究,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历史学术著作。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古代思想的丰富多样性和深邃哲学性。
从孔子的儒家思想到老子的道家思想,从墨子的墨家思想到荀子的法家思想,这些思想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诞生和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
这些思想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思想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形成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我也感受到中国古代思想的不足之处。
尽管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古代中国社会的需求,并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它们在某些方面也缺乏实用性和科学性。
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往往过于注重对个体的约束和对传统权威的尊崇,忽略了个体的自由和创造力。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古代中国的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使中国社会陷入了长期的落后状态。
此外,我也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对中国古代思想的研究,我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动荡和转变。
这种动荡和转变既源于外部的侵略和战乱,也与内部的社会矛盾和思想冲突密不可分。
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有思想的碰撞和融合,也有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还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中国古代思想强调的礼教、仁爱、中庸等价值观念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这种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人民的性格和社会风貌,为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而言之,读完中国思想史这本书,我对中国思想的历史演变和影响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这本书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和整理,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入的思考,揭示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规律和内在逻辑。
《中国思想史》笔记(一)
《中国思想史》笔记(一)我想是李白2017-08-09写在前面:整理《中国思想史》(作者:钱穆)笔记。
因为是笔记,所以有些方面的的知识比较零散,只是从书中摘录出来,但不妨碍整个体系。
也不会按照书上的目录来做更新。
红色字体是自己所补充。
第一讲西方思想的三大体系:宗教、科学、哲学、春秋:叔孙豹:《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记:“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表明的思想是:人应该是活在其他人心里。
而在西方,人应该活在上帝心里。
中国人思想里,只有一个世界,即人生界。
此时,孔子三岁婴孩时期。
(说明孔子的思想不是凭空得来的)子产:《左传》昭公七年,有记: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魄。
古人不信人在生之前有一个灵魂存在,认为有肉体才有灵魂,此时对人生不做灵、肉分异的二元看法。
看轻了人生前与死后,更看重人之生命实际的过程,换言之,就是看重了人生论,忽略了宇宙论。
其名言为:天道愿,人道弥。
时年孔子十七岁。
(可对应上述,在孔子的少年与青年时代,当时的社会思想便是重人生实际问题)孔子:其思想承续春秋思想。
认为,人生在宇宙间的节制是命;个人在人生中的节制是礼;个人在人生与宇宙中的尽量自由是仁。
而死生之际的推广,便是天人之际。
孔门言仁必言孝,言礼必言葬与祭。
活人对死人打交道是绝对无功利可图的,不图功利,才是人情之醇化,才见其为仁。
子产要探索到鬼神之由来及其情状,孔子则只就人之内心之情感方面着想,更不深究鬼神之情状,死生之际,天人之际,也如人与人相交般,只要自尽我心,自竭我情。
战国:墨子:讲兼爱,其反面是别爱;主张无差别之爱,即“视人之父若其父”。
墨子从天的立场,天的标准来讲人道,主张兼爱。
--------从宇宙论孔子从人的立场,人的标准来讲人道,主张仁。
-----------从人生界立论在墨子看来,礼是生活中的一种奢侈,剥夺活人的生活资料来供奉死人是不可取的;其主张爱要平等无差别,但实际上,在外,为经济条件所限;在内,为自己的心情能量所限,不能平等加厚,只能平等减薄。
钱穆《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转)
钱穆《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转)思想无非就是看法和认识。
思想的产生不外乎困惑与辩驳两个方面,一是遇到疑问,产生困惑,便有了思想,所谓遇事有疑则思,思而有所得,则为思想。
二是对别人的观点不赞同,回过头来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有观点,有支撑,亦可以成为思想。
思想的特点首先就是针对性,没有凭空产生的思想,要么针对事,要么针对别人的观点,两者必择其一。
二是承续性,社会发展有延续,有继承,环环相扣,决不可能跳跃。
三是开创性,思想不仅要承上,更要启下,领导一时代向前发展,绝不是简单地堆砌和整理。
(自序)真理,一位超越而外在,绝对而自存,一为内在于人生,而为人生中之普遍与共同的。
探讨真理则成为思想,西方思想,大体上可分为宗教、科学、哲学。
宗教与科学是外在的,而哲学则导源于宗教,或依傍于科学,主理性,主经验。
宗教所信仰属宇宙观,而宗教信仰本身则属于人生界,是一种人文心理。
科学真理包括不尽人生真理。
故钱穆以体用二字来套宗教与科学。
哲学本意为爱智,则与儒家之仁智兼尽有别。
综合西方宗教、科学、哲学三大思想,仍不能得人类所探求之真理大全。
中国思想是主就人生内在之普遍共同部分之真理而推扩融通及于宇宙界自然界。
追求自然真理与人文真理的汇通合一。
情感与理智的平等重视。
即人情、物理、天心常求能一以贯之,成为三位一体。
中国人以自我为中心,非是个人主义,而是以我为中,推己及人,其过程则为道。
一、思想和思想史二、中国思想史三、春秋时代四、子产“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
魄是生理,魂是心理。
“天道远,人道迩”。
五、叔孙豹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
六、孔子孔子重“仁”。
要自尽我心,自竭我情,求仁得仁,当下圆满。
七、战国时代八、墨子孔子从人生界立论,墨子从宇宙界立论,墨子节葬思想终归为人所用。
九、杨朱十、孟子性善论十一、庄子有限的知与无限的不知。
死生与物我,智识上此时空之两大限界,庄子归纳称之曰“彼是”。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篇一:《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古代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和外来文明的融合及碰撞——读中国思想史有感在葛兆光老先生所著的中国思想史一书中,上卷主要阐述了从上古时代开始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形成与逐步构建,其中主要从礼和秩序的构建来叙述君主如何确立自己权威的统治地位,以及如何利用话语权来垄断和控制人们的思想。
知识文化在经历了百家争鸣的繁盛时代随着国家一统的趋势而逐渐融合归一。
最终,儒家通过不断吸收各种知识,完善自身体系使得自身的知识话语能够符合国家统治的需要,确立了自己国学的身份。
而四世纪初,佛教的传入为中国带来了不一样的信仰世界,对中国自有的道教形成了一定冲击。
在下卷中,从隋代开始,由于国家专制主义集权的逐渐强化,对知识思想的控制也日趋加强,统一的国家往往倾向于形成统一的思想与文化,而知识在统一束缚下缺乏批判力趋于平庸,且旧的知识系统伦理道德很难解释和运用于一些实际问题,人们开始对以往的知识文化质疑不断。
到了宋代,面临内忧外患,国家统治不断遭到质疑,重建国家权威和秩序变得棘手,进而对思想秩序的构建也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
到了唐朝随着外来文明的不断涌进,世人传统的的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不同文明之间既有融合也有对抗。
(一)佛教征服中国?大概在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一开始在人们心目中只是类似于道教的一种宗教,佛教的故事、仪式以及观念主要是通过一些很世俗的方式在下层人民当中渗透,其之所以能够在民众中迅速流传是因为他们信仰背后隐含的对现实生活、自身命运、家庭前程的关心,促使他们通过遵循佛教的道德与伦理规范来为自己和家人甚至是国家祈福。
到了四世纪初,佛教开始进入上层社会,虽然看上去是佛教征服中国,但实际上是由于佛教教义理论的传播使得老庄思想中某些精神凸显,而经过提炼的老庄玄学初步具备了一种形而上的哲理系统,它的内容最接近佛教所以成了最初理解佛教的语境。
人们借助老庄对佛教进行解释,使佛教在不断翻译解释中加入了中国的玄思系统,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也征服了佛教。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康有为出生于一个新儒学家庭。
从小立志要成为圣人。
他在1891年所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1897年发表的《孔子改制考》在19世纪的最后十年动摇了中国学者和士绅的思想基础,它们所造成的思想反响分别被比作一场飓风和火山喷发,读后感《中国思想史读后感》。
康有为认为真正的汉学应该在西汉占支配地位的今文经学派中寻找。
他为今文经学派辩护,反对古文经学派。
试图摧毁那些作为经验主义研究学派依据古文经学的阵地,从而确立今文经学为孔子教义的真正宝库。
揭示今文经学派的主要理想为经世致用,以及儒家思想实际上是倾向制度改良而非维护传统教义和制度。
康有为认为孔子是一个圣明的政治家和制度革新者,宣称经世理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经世理想的实现需要制度的改革。
与19世纪的许多具有改革思想的学者一样,康有为把富强理想作为中国目前历史阶段的首要政治目标。
不同的是,康有为为实现这一共同目标而设计了全面和大胆的改革方案,梁启超指出为什么仁的概念成了康氏人生观的核心。
认为新儒学氏康有为的仁有机思想的一个基本来源。
康氏思想体系不仅对思想界有广泛的影响,而且成为政治改良运动的根源。
梁启超亦受其极大的影响。
经过一系列的改良运动及维新变法的失败,使梁启超在改良和革命之间犹豫。
他曾倾向于与孙中山的革命派合作,但最终因各种原因终告失败。
梁启超在日本流亡期间吸收了大量的传统日本思想和西方思想,这在梁启超许多实际考虑的层面上发挥了作用。
从这一角度来看,在从传统到现代中国文化的转变中,19世纪90年代最初十年里发生的思想变化应被看成是一个比五四时代更为重要的分水岭。
在这一过渡时期,梁启超是一个关键的人物,他继承了晚清思想中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同时将这一传统固有的关切转变为以他著名的国民形象为标志的新的人格和社会理想,其思想成为20世纪中国意识形态运动的一个重要的和永久的组成部分。
今天起开始阅读钱穆先生的《中国思想史》一书(版本为九州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
中 国思想史读后感
中国思想史读后感《中国思想史读后感》最近读了一本关于中国思想史的书,这可真是给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我对咱们国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更独特的认识。
要说中国思想史,那可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大剧。
从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争鸣,到汉代的儒家独尊,再到魏晋南北朝的玄学兴起,唐宋的佛学融入,明清的心学发展,每一个阶段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中国思想的天空。
就拿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来说吧,那简直就是一个思想的大爆炸时代!儒家提倡仁爱,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和礼仪规范来实现社会的和谐;道家追求自然无为,倡导人们顺应自然,回归内心的宁静;墨家则强调兼爱非攻,希望建立一个平等、互助的社会;法家则以严刑峻法为手段,追求国家的富强和统一。
那时候的思想家们,就像是一群超级英雄,各自拿着自己独特的思想武器,在历史的舞台上大展身手。
我还记得书中提到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
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一路上风餐露宿,历经艰险。
有时候连饭都吃不饱,还经常被人误解和驱逐。
但孔子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他坚信通过教育和道德的力量,可以改变这个乱世。
他的坚持和执着让人敬佩不已。
想象一下,他们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孔子那坚定的眼神,弟子们虽然疲惫但依然充满希望的神情,真的让人感慨万千。
还有庄子,那个梦到自己变成蝴蝶的奇人。
他的思想就像是一阵清风,让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丝清凉。
他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这是多么宏大的视野和超脱的境界啊!我有时候就在想,如果我能像庄子那样,看淡功名利禄,自由自在地遨游在精神的世界里,那该有多好。
再说说汉代的儒家独尊。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从此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这一转变可不得了,儒家的伦理道德、政治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但这也不是说其他思想就消失了,它们其实在民间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就像隐藏在地下的溪流,时不时地冒出来,给中国思想的花园增添几分别样的色彩。
中国思想史读后感
中国思想史读后感中国思想史是一部宏大的历史,它记录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和演变,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在读完中国思想史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思想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各种思想学派相继兴起,各自提出了不同的社会理想和道德观念。
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观念,主张以仁爱之心治国平天下;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提倡顺应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舒适;墨家则提出了“兼爱”、“非攻”等理念,主张以爱国主义和和平主义来解决社会问题;法家则强调法制和秩序,主张以法治国。
这些思想学派各有千秋,为中国古代思想的多元化和丰富性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儒家思想提出了“仁者爱人”、“礼者治国”、“忠臣孝子”等理念,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价值观念。
儒家思想的影响不仅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广泛传播,而且在东亚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传播不仅是中国思想史的一大亮点,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在中国思想史的演变中,佛教、道教等外来思想也逐渐融入到中国古代思想中。
佛教强调“解脱”,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道教则主张顺应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舒适。
这些外来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丰富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在读完中国思想史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
中国古代思想不仅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东亚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精神支撑。
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不仅是对中国古代思想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思想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传统。
中国思想史论李泽厚读书笔记
中国思想史论李泽厚读书笔记本书是李泽厚关于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的一个文集。
首先分析的是先秦诸子百家,并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了排序,之后讨论了秦汉思想、庄子的思想以及宋明理学,最后简单地谈了谈经世观念以及他对于中国智慧的理解。
再谈孔子是本书中的第一篇。
作者还是通过传统的仁、礼、中庸顺序来谈论孔子的思想。
首先是周礼,周礼是什么?周礼是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的晚期民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与系统化。
周礼作为原始的利益,其原型本应当有社会功能与政治意义,其能够维系社会的生存与活动。
字啊一定程度上,也就相当于未成文的习惯法。
孔子之时,社会上开始礼崩乐坏。
其原因就在于不断有氏族国家被消灭,氏族消失,另一个原因就在于很多氏族开始扩张其经济实力,并且伴随着经济实力的上升必然会要求更多关于政治权力。
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时候,孔子主张维持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以免破坏原有的氏族社会制度。
反对聚敛损害父子君臣既定秩序与氏族贵族的人格尊严。
但是事实上,历史就是那么残酷,社会的前进,生产力提高,财富的增加必然是以多数人付出沉重的牺牲为代价的。
历史、现实、人物往往是矛盾、复杂的。
孔子维护周礼这是一种违背历史潮流的行为,但是其又具有民主、人民性。
所以我们在看待一种政治思想的时候,不能够那么简单的对待。
第二部分讲的是仁。
在孔子的思想之中,礼是因循的而仁是孔子自己的原创。
在这里,李泽厚总结出了仁学的四个因素,这四个因素之间相互依存、渗透或制约;从而具有自我调节、相互转化和相对稳定的适应功能。
这四个因素分别是血缘、心理、人道主义和个体人格以及这些合在一起之后具有的实践理性的特点。
孔子的学说中,具有一种用“仁”来解释“礼”的倾向。
古代社会通过孝悌一横一纵将社会联系在了一起。
这是礼的第一个特点。
礼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外作。
礼是对个体成员有外在约束力的一套习惯法规。
但是礼仪的意义在孔子的时代开始被质疑。
孔子在捍卫“礼”的时候,就认为礼不应当只是一套盲目遵守的外在仪式,也应当具有其自己的本质。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119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世纪初是近代中国思想转变的一个关键时期,中国思想史读后感。
而梁启超的思想在19世纪90年代初趋于成熟,梁启超通过其文章著述对这一时期思想气候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梁启超与中国思想史的过渡》一书中,作者将其作为探讨这一时期思想变化的切入点。
通过对梁启超的思想变化过程及相关事物的研究来研究这一时期的思想变化。
在梁启超的思想形成的过程中,“西方的冲击”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对此,作者特地提醒我们在强调外部影响的时候不能够忽视中国传统内涵。
虽然晚清不像思想鼎盛的南宋或晚明时代,但晚清传统领域里的思想仍然在继续发展。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从生活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人的角度来思考其思想变化的内在动力。
对于19世纪末的学者们来说,儒家思想是一个巨大复杂、学派林立、彼此竞争的思想天地,所以对研究晚清思想的者来说,注意儒家传统的内部问题并探索其含义是十分重要的。
努力设想自己处在儒家文学士的地位,弄清楚儒家思想作为富有活力的个人信仰在实践中向他们提出问题。
以历史的观点看待这些问题及其发展来理解晚清儒家思想内在的变化动力。
再根据传统固有的多样性和内在发展动力对西方的冲击作出回应,以理解中国对西方的回应。
作者认为在19世纪的最后十年里,收改良运动的影响,思想变化的速度急剧加快,而这场运动巨大的思想意义却常被人们所忽视了。
关于思想背景,作者主要是从儒学的内在变化上来分析的。
在儒家思想的实践者眼里,儒家思想从来就不只是一种哲学体系,或一种知识研究。
还有实用主义动机和作为一种人生信仰的本质。
学术研究从内部对儒家思想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在对儒家思想中的“内圣外王”的理想的争议中,形成了各种流派的新儒学。
中国古代思想史读书笔记
中国古代思想史读书笔记
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可以说,汉代发展出最完整的思想体系,不仅表现在各个思想派别上,也表现在各类文献、历史记录上。
西周时期以及之前,思想研究集中在儒家学派上,儒家理论讲究“仁爱”,主张“天人合一”,且有强烈的伦理色彩。
其伦理价值贯穿至历代,成为中国传统价值观中最主要的学说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度大幅提升,并发展出各种思想分支,如儒家、道家、法家、左史、农家等。
其中,道家学说强调道德感,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重视“天道”,且其创始人李杜是第一个提出“应礼即仁”观念的思想家;而法家则强调以法制来规范社会,其观点影响深远;左史则倾向于以历史论来解释社会秩序,且强调政治“封建”的伦理价值;农家则提出“务虚”、“心端”和“修养”的农耕文明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思想界又迎来巨变,新的思想出现了,其中,佛家、道教进入中国,与儒家、道家混淆在一起,构成了新的思想体系;在佛教思想中,文艺思想渐渐成形,著名思想家司马光等也被评价为“文臣”;而以张衡为代表的天文学、即水俱乐部派为科学思想,他们认为必须研究水利来得到国家富强。
随着南宋、元朝出现、宋明理学及明清圆满完成,中国古代思想史则形成结构完整并具有特色的文化体系,儒家、道家、佛
家、天文学等学科的思想完整的融合,形成了中国思想史的完备度及深度,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史的一个好的研究典范。
总之,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历经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并决定了中国传统价值观。
古代思想家以仁义礼智为指导,结合自身历史时期的格局将其体现,贡献出了时代文化价值观以及思想精神。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书笔记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读书笔记中国古代思想史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巨大的篇章,它涵盖了从先秦到清代的至少2500多年的历史,被公认为是中国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和特有成果。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一书汇集了这段精彩的历史,从古代中国各个时期提供了大量关于国家、宗教、文化、经济、哲学、道德和政治的宝贵资料,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史的核心主题和特点。
本书的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基本概念,包括太极侯时期的思想、儒家学说、法家学说、其他思想流派、墨家学说以及儒家文化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还有其他重要的思想流派,如道教、佛教以及释教等。
其次,本书介绍了古代中国思想史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思想家,包括孔子、孟子、荀子、庄子、老子和韩非子等名人,以及他们的思想,以及思想家们之间的不同观点,比如儒家和法家的分歧。
此外,本书还从政治和法律方面介绍了古代中国的政治架构和政治制度,以及早期皇室所面临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问题,以及当时提出的解决方案,从而展示出古代中国思想史是如何起作用的。
同时,本书还介绍了古代中国法律、法律思想和司法程序,其中有许多有关我们今天仍重视的现代法律精神的内容,例如公平与正义、均等对待等。
最后,本书还探讨了古代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一些重要问题,如思想史是如何在中国文化史中发挥作用以及思想史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一书的概述,它提供了关于古代中国思想史的宝贵信息,便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从各种角度,本书解释了古代中国思想史的重要性,这使我们可以为今日学习者提供一份有意义、有价值和有趣的阅读体验。
了解古代中国思想史的宝贵研究历史,能够帮助我们在未来研究、教学和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灵感,从而更好地开展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中国思想史笔记
《中国思想史》葛兆光一、对经典和精英思想的反思:根据我自己的体会,隐隐觉得有些疑问。
第一:因为思想史的时间顺序并不完全与历法意义上的时间顺序想吻合,思想史上会有天才笼罩一个时代,也会有天才如流星一样稍纵即逝,有的超越时代的思想并不按照后人想想中的轨迹按部就班,也有潜藏的思想引资在若干实际以后才重新被阐发传播。
我想仅仅由思想精英和经典文本构成的思想似乎未必一定有一个非常清晰地延续的必然脉络,导师那种实际存在于普遍生活中的知识与思想却在缓缓地接续和演进着,让人看清它的理路。
第二:因为静音和经典的思想未必真的在生活世界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支持这对实际事物与现象的理解,解释与处理的知识与思想,常常并不是这个时代最精英的人写的最经典著作。
第三:实施上,某些精英和经典在那个时代究竟是否想思想史著作中所说的影响如此巨大和深远,是否应该在思想的历史顺序上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实在很有疑问。
像明清思想史上习惯的顾、黄、王并称(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可是我们应当注意到在人们生活的实际的世界中,还有一种近乎平均值的思想、知识与信仰,作为底色或基石而存在。
(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全文强调的核心之一)我总是在想一个问题,就是真正思想史的延续性,是否更多地深藏在平静的缓缓的延伸着的一般只是、思想与信仰之中。
二、对思想史书写材料范围的反思首先要做的也许是重新检讨传统的思想史所依据的文献或资料范围。
传统的思想史依据的是怀有某种意图的官方或控制着知识和思想话语权力的精英的历史记述。
像马王堆帛书、汉代铜镜铭文、简牍、佛教石刻、文书、“民间意识”:家训、族规、童蒙读本、宝卷等等。
无意识的史料并不向人们“叙述”只是给人们“陈列”。
叙述还有叙述者的意识,而陈列却只是呈现。
一般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其构成与影响大体在三个方面:1、启蒙教育的内容;2、生活知识的来源(图像、印刷品)3、思想传播的途径(宣传品,唱词。
)三、关于“学术”和“思想”我不赞成适之先生把记载老子孔子墨子等等之书称作哲学史,中国本没有所谓的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篇一:《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古代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和外来文明的融合及碰撞——读中国思想史有感在葛兆光老先生所著的中国思想史一书中,上卷主要阐述了从上古时代开始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形成与逐步构建,其中主要从礼和秩序的构建来叙述君主如何确立自己权威的统治地位,以及如何利用话语权来垄断和控制人们的思想。
知识文化在经历了百家争鸣的繁盛时代随着国家一统的趋势而逐渐融合归一。
最终,儒家通过不断吸收各种知识,完善自身体系使得自身的知识话语能够符合国家统治的需要,确立了自己国学的身份。
而四世纪初,佛教的传入为中国带来了不一样的信仰世界,对中国自有的道教形成了一定冲击。
在下卷中,从隋代开始,由于国家专制主义集权的逐渐强化,对知识思想的控制也日趋加强,统一的国家往往倾向于形成统一的思想与文化,而知识在统一束缚下缺乏批判力趋于平庸,且旧的知识系统伦理道德很难解释和运用于一些实际问题,人们开始对以往的知识文化质疑不断。
到了宋代,面临内忧外患,国家统治不断遭到质疑,重建国家权威和秩序变得棘手,进而对思想秩序的构建也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
到了唐朝随着外来文明的不断涌进,世人传统的的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不同文明之间既有融合也有对抗。
(一)佛教征服中国?大概在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一开始在人们心目中只是类似于道教的一种宗教,佛教的故事、仪式以及观念主要是通过一些很世俗的方式在下层人民当中渗透,其之所以能够在民众中迅速流传是因为他们信仰背后隐含的对现实生活、自身命运、家庭前程的关心,促使他们通过遵循佛教的道德与伦理规范来为自己和家人甚至是国家祈福。
到了四世纪初,佛教开始进入上层社会,虽然看上去是佛教征服中国,但实际上是由于佛教教义理论的传播使得老庄思想中某些精神凸显,而经过提炼的老庄玄学初步具备了一种形而上的哲理系统,它的内容最接近佛教所以成了最初理解佛教的语境。
人们借助老庄对佛教进行解释,使佛教在不断翻译解释中加入了中国的玄思系统,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也征服了佛教。
从公元五世纪到七世纪这两三百年间的思想史,往往被看作是儒、道、佛三种思潮纷争角立与彼此融合的历史过程,只是思想与文化的融合并不都是那么简单平和的,在最初的时段和最表面层次并不能直接引起对抗,但是,由于这些外来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刺激,在不断的磨合中,本土潜在的思想为确定自身的价值和意义被激发出来,从而引起冲突,其中存在三个主要突出的问题,比如宗教团体是否能够与世俗国家利益共处并拥有独立存在的可能;宗教信仰是否可以优先于社会的伦理信条和道德规范拥有绝对的地位以及宗教理想是否可以消泯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而拥有普遍性。
从五至七世纪的思想史进程中看,并不是佛教征服了中国而是中国使佛教思想发生了转化,在佛教教团与世俗政权,佛教戒律与社会道德伦理、佛教精神与民族立场三方面,佛教都在发生着静悄悄的立场挪移。
在中国这个拥有相当长的历史传统的文明区域中生存,在中国的专治集权主义统治下,他们只有无条件地承认传统的合理性,政权的合法权威性,才能够得以在皇权下存在,在中国的汉民族本位立场及其强烈的情势中,佛教也常常需要委婉地说明佛教与中国的因缘,用种种比附的或比喻的理由回避民族情绪的强烈对抗,于是,佛教在慢慢融入中国思想世界,其思想也汉化了。
(二)西洋新知的入侵(1)从“天下”到“万国”虽然古代中国与异域的交往并不少,可除了佛教进入中国那一次以外,外来文明对于中国只是思想和信仰世界的震撼都不是很大,直到明清两代西洋知识、思想与信仰逐渐有一个加速度进入中国,中国才又一次真正地感受到了根本性的文化震撼。
古代中国一直有“天朝”和“中央的感觉”,到了唐代这种感觉有所动摇,而中国人自认为的自己的文明高于四夷的自信一旦丧失,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就将出现裂缝甚至崩溃。
于是从北宋起,中国政府开始了闭关锁国的政策,特别禁止只是向外扩散同时也限制知识的向内传播。
然而。
门是关不住的,当西洋人开始凭借其航海技术,远渡重洋来到大明帝国,中国知识与思想的语境就已经逐渐进入“万国时代了”,一些来自异域的关于世界地理空间、西洋思想方法、国家秩序以及实用技术的著作进入到中国的传统知识世界中,使人们隐患的感觉到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似乎正处在融入“万国”与固守“中国”的两难处境中。
(2)中国古代秩序遭遇西洋天学明清两代中国的知识阶层在最初遭遇西洋文明时,涉及国家、社会与个人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涉及宇宙、自然与人的科学的态度是有所不同的。
因为前者能够被中国人以自己的知识体系消化和理解,而后者的知识系统所包含的精确性和实用性很难被解释并纳入传统知识体系中。
尤其中国根据自己理解的天圆地方所构建的皇权,在遭遇了西洋天学的地心说和日心说后,不仅是中国天文学的变革也是整个社会,知识、想象与信仰的变革。
从实用层面上,接受西法的“天”,没有触动到中国宇宙论的根基,中国民众还尚能接受,但是要在意识形态上接受西洋的“天”,在中国思想世界中已存的“理”与“事”,“道”与“器”、“体”与“用”这样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圈子中,西洋天学无论对哪方面的撼动都会引起整体的剧烈反抗。
到了晚清时代,已经不能不变的时候,人们往往对西洋天学的考虑莫过于两种,一是把西学纳入中国传统思想之中进行重新解说,一是干脆把西学从中国思想中清除出去,这两种策略都是出于“不得已”而为之的心理。
到了16世纪,地图的绘制和引入中国,改变了中国人自己心目中以认知的的地域作为“世界空间”的观念,和以自身为圆心以自己视野为半径的“中国中心”观念。
随着地理观念变化而来的,还有历史观念的变化,而历史观念的变化也隐含着关于文明的传统观念的崩坏和转型,人们开始认识到西洋历史与中国历史同样悠久、西洋文明并不亚于中国文明的观念。
随着西洋新知的不断进入中国并开始缓慢的渗透到中国知识系统中,尽管使原本自成体系的中国知识世界开始处于捉襟见肘的被动应付地位,但直到十九世纪以前,并没有真的对传统思想世界造成致命的损伤。
到了十九世纪中叶,魏源的《海国图志》和徐继畲的《瀛环志略》的相继问世才象征着传统知识世界的转型。
文明比较中价值的评判标准也开始发生了变异,在传统中国知识、思想和信仰中,人们总以伦理的合理性、道德的自觉性、国家政治与家族伦理的同一性以及社会秩序的有序和谐为标准,然后后来人们发现西方国家其成熟的伦理道德系统,且尤其维持社会秩序的合理构建,中国在这一点上未必有优势,在越来越多的人见识了西洋人和感受到世界的变化,开始从以伦理道德为中心的文明优劣观转变到以强弱为中心的文明优劣观。
(3)西洋入侵带来的天崩地裂到了1894年,一贯以天朝大国自居的,处于文明输出位置的大清帝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被认为是虾夷的日本打败,沮丧,愤怒、激动的复杂心情纠缠着很多关心中国命运的世人,比起鸦片战争的耻辱来更加明显和剧烈。
国人从容和自信的心理一旦被击溃,紧张和焦虑的反应也必然导致人们反思和质疑现存的体制,并导致后来一系列激烈改革甚至革命思路和策略的出现。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一个深刻的曲折,从明末清初不同知识分子面对西洋新学天文算学的重视和对西洋学术的习惯蔑视,到一些人试图在算学上超越西洋学问,无论是冯桂芬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还是张之洞等人的“中体西用”,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都坚持在“传统中变”,但是到了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
《中国思想史》读后感历史在无情的轮回,我们又在重演谁的谁?《中国思想史》,作者:韦政通,台湾人,著于上世纪70年代末。
恰逢文革结束,我们这边的知识分子,死的死、残的残,大多心灰意冷,不愿再著书立说。
文革造成了文化的严重脱节和思想的禁锢,这不仅是当时社会和文人的灾难,更是今后文化的一种悲哀和无奈;而那边却将中华文化的精髓演绎到极致,一步步走向辉煌的顶端,这不能不说是不幸中的万幸!诚如作者所说,写一部思想史,无论是对知识和意志,还是对体能都是一次严厉的考验。
起跑后,我们无法知道何时到达终点,心里些许仍存有半途而废的恐惧,但作者坚持下来了,前后20多年,千辛万苦,终成巨著。
抛开书的内容和思想,它本身就是一次令人生畏的征程。
在大学能读一读这样的书,真是好事,每读一次,心灵便会多接受一次洗礼,人生的思考便会更深一层。
纵观《中国思想史》,我最欣赏的时代还是先秦的诸子百家,那个时候思想的束缚很少,大家畅所欲言,纷纷创立自己的学派,虽有相互攻击之意,但整体呈并存之态,特殊的历史背景,兼容了所有的思想。
那时中国思想的黄金时代,可惜太久远了,远得来那一捆捆写满人生哲理与治国大略的竹简早已被蛀虫噬空,只剩下一群墨守前言的“学者”,在政治的舞台上断章取义,思想成了他们的统治工具。
辉煌之后何时再辉煌?我知道不是现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历史的必然,车轮碾过,只留下两行印记。
中国思想史、中国历史,孔子绝对是那最耀眼的一颗明星。
自汉以来,儒学一直是社会的主导思想,而孔子被冠以圣人的名号。
我们敬他、拜他、学他,用他的思想定位人生,用他的礼仪约束人生,用他的言行激励人生。
他举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旗,指引中国——这个天朝圣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步步前行,他成了封建社会的精神图腾,成了中华文化的代表。
然而,近代中国在遭遇到耻辱之后,却将他推向万恶的深渊:有了他,我们没有民主;有了他,我们没有科学。
他是中国落后挨打的始作俑者!新文化运动,是近代思潮的开端,却以全面反对孔子这样极端的方式出现,不能不让人惊愕。
可能是强烈的自尊心和长期的耻辱感,汇集在一起,才促成了大家当时的偏执。
从敬畏、崇拜、偶像到憎恨、嘲讽、口水,我们把“孔子”两个字反反复复的写,写的来失去了他本身的精髓与意义。
我们灌注【篇二: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下篇)】古代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和外来文明的融合及碰撞——读中国思想史有感在葛兆光老先生所著的中国思想史一书中,上卷主要阐述了从上古时代开始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形成与逐步构建,其中主要从礼和秩序的构建来叙述君主如何确立自己权威的统治地位,以及如何利用话语权来垄断和控制人们的思想。
知识文化在经历了百家争鸣的繁盛时代随着国家一统的趋势而逐渐融合归一。
最终,儒家通过不断吸收各种知识,完善自身体系使得自身的知识话语能够符合国家统治的需要,确立了自己国学的身份。
而四世纪初,佛教的传入为中国带来了不一样的信仰世界,对中国自有的道教形成了一定冲击。
在下卷中,从隋代开始,由于国家专制主义集权的逐渐强化,对知识思想的控制也日趋加强,统一的国家往往倾向于形成统一的思想与文化,而知识在统一束缚下缺乏批判力趋于平庸,且旧的知识系统伦理道德很难解释和运用于一些实际问题,人们开始对以往的知识文化质疑不断。